CN110414078B -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14078B CN110414078B CN201910610553.1A CN201910610553A CN110414078B CN 110414078 B CN110414078 B CN 110414078B CN 201910610553 A CN201910610553 A CN 201910610553A CN 110414078 B CN110414078 B CN 1104140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profile
- driven wheel
- gear
- line
- driving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步骤二,建立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为圆柱螺旋线,根据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以及空间曲线共轭啮合理论得出内啮合形式的从动轮轮齿接触线;步骤三,根据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求解主、从动轮齿廓中心线;步骤四,构建圆弧截面齿廓方程;步骤五,建立主、从动轮齿面。该方法构建的内啮合形式的线齿轮能实现微型机构平行轴的连续稳定传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对机电产品的需求趋向小型化、轻量化。但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传动装置(齿轮、链条、带等等)其主要目的是传递大功率、大动力、大传动比。对于微型机电产品而言小空间内的连续传动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微型机械传动装置的发展。一种区别于传统工业齿轮的线齿轮理论被提出。相比于传统工业齿轮受限于复杂的齿面设计、制造过程中的根切现象的缺点,线齿轮具有无根切、设计简单等优点,其最小齿数可为1,是一种齿轮占用空间最小的优化设计。早期的线齿轮,采用钩杆作为轮齿,一对钩杆进行啮合,无论是安装条件还是设计方法,都很难实现内啮合形式的传动。这也导致现阶段线齿轮机构在轮系装置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线齿轮还未运用于行星轮系中。为了实现线齿轮的内啮合形式传动,本发明在空间曲线啮合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该方法构建的内啮合形式的线齿轮能实现微型机构平行轴的连续稳定传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
步骤二,建立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为圆柱螺旋线,根据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以及空间曲线共轭啮合理论得出内啮合形式的从动轮轮齿接触线;
步骤三,根据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求解主、从动轮齿廓中心线;
步骤四,构建圆弧截面齿廓方程;
步骤五,建立主、从动轮齿面。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一中建立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首先建立夹具坐标系S0和Sp,建立分别与主、从动轮固连的坐标系S1和S2,在啮合的初始时刻,S1和S2分别与S0和Sp重合,主、从动轮分别以角速度ω1、ω2绕Z0、Zp轴匀速运动,其转向相同,经过t步长,转动角度为θ1和θ2,线齿轮中心距为l。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二中在与主动轮固联的坐标系S1中,主动轮轮齿接触线参数方程为
式中:m—主动轮轮齿接触线的螺旋半径
n—为节距系数
t—圆柱螺旋线的变参数
i1,j1,k1—坐标系S1的基矢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参数方程在与从动轮固联的坐标系S2中,表示为
式中:i2,j2,k2—坐标系S2的基矢量
l—线齿轮中心距。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三中主动轮齿廓为圆弧,根据主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求解主动轮齿廓中心线,其参数方程在S1可表示为
式中:r1—为主动轮轮齿半径;γ—为压力角。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三中根据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正反转工作齿廓,求解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中心线,从动轮齿廓由两段相同半径的圆弧组成,其中圆弧a是正转工作齿廓,b是反转工作齿廓,正反转工作齿廓关于主动圆弧圆心对称,其参数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四中主动轮齿廓的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r1—为主动轮轮齿半径;μ1—为主动轮齿廓方程的变参数。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四中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的参数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式中:r2—为从动轮轮齿半径;μ2—为从动轮正转工作齿廓方程的变参数;μ3—为从动轮反转工作齿廓方程的变参数。
优选的方案中,步骤五中,从动轮齿廓中心线的所有点作为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的原点,联合从动轮正反转齿廓中心线和齿廓方程可得到转齿面方程,从动轮正转工作齿面方程为:联合从动轮反转工作齿廓中心线和齿廓方程,可得到从动轮反转工作齿面方程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选用圆柱螺旋线作为共轭啮合曲线,并选用圆弧截面作为齿廓构建凸凹接触形式的啮合齿面,实现平行轴内啮合形式的平稳传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基于线齿轮理论。在继承线齿轮大传动比、小体积、无根切等优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区别线齿轮钩杆啮合的凸凹接触齿面,降低了啮合点的接触应力,进而提高接触性能和承载能力。
2、根据不同的转向,设计了正转和反转工作齿面,实现了正反转平稳传动且传动无干涉。
3、依据线齿轮理论,可以建立主从动轮的齿面方程以及齿轮副模型,为增材制造技术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4、内啮合形式的线齿轮相对于外啮合线齿轮,齿轮副的空间占用被进一步减小。
5、解决了现有线齿轮由于安装条件和设计方法无法实现内啮合传动的缺点,为后面线齿轮在行星轮系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建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构建的主、从动轮齿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齿面方程构建的齿轮副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如图1所示,首先建立夹具坐标系S0和Sp,建立分别与主、从动轮固连的坐标系S1和S2,在啮合的初始时刻,S1和S2分别与S0和Sp重合,主、从动轮分别以角速度ω1、ω2绕Z0、Zp轴匀速运动,其转向相同,经过t步长,转动角度为θ1和θ2,线齿轮中心距为l。
步骤二,建立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为空间圆柱螺旋线,其参数方程在坐标系S1表示为
式中:m—为主动轮轮齿接触线的螺旋半径;n—为节距系数;t—为圆柱螺旋线的变参数;i1,j1,k1—为坐标系S1的基矢量。
在上述坐标系中,由空间曲线啮合原理相关知识可得:
为啮合点的单位主法矢,在X、Y、Z轴的分量分别为
式(6)为:求解主动轮轮齿接触线方程二阶导数的模;
根据式(1)—(6)可解得转角θ与t之间的关系
通过坐标变换,可得到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在坐标系S2下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M21是坐标系S1到S2的变换矩阵:
步骤三,根据主、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如图2所示,求解主、从动轮轮齿廓中心线,主动轮齿廓是圆弧,从动轮齿廓由两段相同半径的圆弧组成,其中圆弧a是正转工作齿廓,b是反转工作齿廓,γ为压力角,正反转工作齿廓关于主动圆弧圆心对称。
根据主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求解主动轮齿廓中心线,其参数方程在S1可表示为
根据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正反转工作齿廓,求解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中心线,其参数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步骤四,建立主、从动轮齿廓方程:
以主动轮齿廓中心线上的点做为坐标原点,夹具坐标系S0的基矢量作为X、Y、Z轴建立主动齿廓坐标系δ1。主动轮齿廓在坐标系δ1下的参数方程为
式中:r1—为主动轮轮齿半径;μ1—为主动轮齿廓方程的变参数。
以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中心线上的点为坐标原点,夹具坐标系Sp的基矢量作为X、Y、Z轴建立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坐标系δf2和δr2。从动轮正反转工作齿廓的参数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式中:r2—为从动轮轮齿半径;μ2—为从动轮正转工作齿廓方程的变参数;μ3—为从动轮反转工作齿廓方程的变参数。
步骤五,建立主、从动轮齿面:
联合主动轮齿廓中心线和齿廓方程,即式(9)和(12),可得到主动轮齿面方程
变换矩阵M中的元素是关于t的函数,故矩阵方程可化简为
联合从动轮正转工作齿廓中心线和齿廓方程,即式(10)和(13),可得到从动轮正转工作齿面方程
可简化为
联合从动轮反转工作齿廓中心线和齿廓方程,即式(11)和(14),可得到从动轮反转工作齿面方程
可化简为
依据上文所述方法,根据表1参数进行建模。
表1主动轮相关参数表1主动轮相关参数
按照表1参数计算可得到主、从动轮齿面参数方程。
主动轮齿面方程:
从动轮正转工作齿面方程:
从动轮反转工作齿面方程:
根据上述方程可构建主动轮圆柱基体、齿廓和齿面,从动轮圆柱基体、正反转工作齿廓和齿面。按表1相关参数,对建模的线齿轮副进行安装,安装情况如图3所示。
对装配的线齿轮副进行运动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给主动轮提供恒定转速的条件下,从动轮可得到平稳的转速。机构的瞬时传动比和平均传动比稳定。实验说明依据该方法构建的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啮合传动,这表明根据本方法构建的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传动切实可行。
其啮合传动分为以下阶段:啮合初期,一对齿开始进入啮合;在一对齿接触线上的所有点相互啮合后,下一对接触线上的点进入啮合;为保证传动的连续性,线齿轮机构重合度应大于等于1,使一对齿即将脱离啮合,但未完全脱离时,相邻轮齿紧接着进入啮合。在这样的循环啮合条件下,该齿轮机构可实现连续稳定的传动。
本发明可以实现微型空间的连续啮合传动;内啮合的传动形式拓宽了线齿轮的应用范围,为后续线齿轮轮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Claims (7)
1.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内啮合平行轴线齿轮坐标系,首先建立夹具坐标系S0和Sp,建立分别与主、从动轮固连的坐标系S1和S2,在啮合的初始时刻,S1和S2分别与S0和Sp重合,主、从动轮分别以角速度ω1、ω2绕Z0、Zp轴匀速运动,其转向相同,经过t步长,转动角度为θ1和θ2,线齿轮中心距为l;
步骤二,建立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为圆柱螺旋线,根据主动轮轮齿接触线以及空间曲线共轭啮合理论得出内啮合形式的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在与主动轮固联的坐标系S1中,主动轮轮齿接触线参数方程为
式中:m—主动轮轮齿接触线的螺旋半径
n—为节距系数
t—圆柱螺旋线的变参数
i1,j1,k1—坐标系S1的基矢量;
所述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参数方程在与从动轮固联的坐标系S2中,表示为
式中:i2,j2,k2—坐标系S2的基矢量
l—线齿轮中心距;
步骤三,根据主动轮和从动轮轮齿接触线和齿廓形状求解主、从动轮齿廓中心线;
步骤四,构建圆弧截面齿廓方程;
步骤五,建立主、从动轮齿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10553.1A CN110414078B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10553.1A CN110414078B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4078A CN110414078A (zh) | 2019-11-05 |
CN110414078B true CN110414078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68360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10553.1A Active CN110414078B (zh) | 2019-07-08 | 2019-07-08 |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140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3158B (zh) * | 2020-07-14 | 2022-10-04 | 三峡大学 | 锥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及其构建方法和模拟仿真验证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62292A (ja) * | 2008-01-07 | 2009-07-23 | Minoru Hirata | 円弧歯形を使用した歯車及び歯車伝達装置 |
CN103075493A (zh) * | 2012-12-29 | 2013-05-01 | 重庆大学 | 基于共轭曲线的锥齿轮及其啮合副 |
CN107345567A (zh) * | 2017-08-31 | 2017-11-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以圆锥螺旋线构造主动线齿的同平面轴线齿轮机构 |
CN108533685A (zh) * | 2018-06-12 | 2018-09-1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用于交叉轴传动的凸-凹啮合纯滚动螺旋锥齿轮机构 |
CN109241670A (zh) * | 2018-10-08 | 2019-01-18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圆弧齿廓双弧形螺旋齿轮真实齿面创成方法 |
-
2019
- 2019-07-08 CN CN201910610553.1A patent/CN1104140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62292A (ja) * | 2008-01-07 | 2009-07-23 | Minoru Hirata | 円弧歯形を使用した歯車及び歯車伝達装置 |
CN103075493A (zh) * | 2012-12-29 | 2013-05-01 | 重庆大学 | 基于共轭曲线的锥齿轮及其啮合副 |
CN107345567A (zh) * | 2017-08-31 | 2017-11-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以圆锥螺旋线构造主动线齿的同平面轴线齿轮机构 |
CN108533685A (zh) * | 2018-06-12 | 2018-09-1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用于交叉轴传动的凸-凹啮合纯滚动螺旋锥齿轮机构 |
CN109241670A (zh) * | 2018-10-08 | 2019-01-18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圆弧齿廓双弧形螺旋齿轮真实齿面创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一种平行轴圆截面线齿轮齿廓的构建方法;何恩义;《机械传动》;20171015(第10期);第60-64页 * |
交叉轴线齿轮无侧隙齿廓构建机理研究;何恩义;《机械传动》;20170915(第09期);第47-50页 * |
共轭曲线齿轮齿面的构建;陈兵奎等;《机械工程学报》;20131114(第03期);第24-3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14078A (zh) | 2019-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41247B2 (en) |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103717943B (zh) | 齿轮传动系统 | |
CN107341313B (zh) | 基于adams的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 | |
CN110414078B (zh) | 一种平行轴凸凹圆弧截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构建方法 | |
CN111625758A (zh) | 一种基于齿形修正法的行星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 |
JP4949248B2 (ja) | Cadシステムを用いた歯車の設計方法及び歯車 | |
CN107882950A (zh) | 一种谐波传动的渐开线齿廓修形方法 | |
CN210821790U (zh) | 一种两级减速同轴式电驱动装置 | |
CN109190214A (zh) |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3277464B (zh) | 一种纯滚动类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 | |
CN104156516B (zh) | 一种考虑啮合相位差的正常单级周转轮系唯象建模方法 | |
CN202883889U (zh) | 一种空间交错轴齿轮机构 | |
CN105844078A (zh) | 低脉动齿轮泵的主动设计方法 | |
CN104504196B (zh) | 一种优化nw型定轴齿轮系统效率的方法 | |
CN211333895U (zh) | 一种小间距大扭矩旋拧装置 | |
CN114110136A (zh) | 复波式活齿减速器内齿廓设计方法及两级减速器 | |
CN104500661B (zh) | 复合高阶摆线型行星传动装置 | |
CN111853158B (zh) | 锥形内啮合线齿轮机构及其构建方法和模拟仿真验证方法 | |
CN106122378A (zh) | 一种转动‑移动转换的线齿轮机构 | |
CN110195775A (zh) | 一种凸凹圆截面点接触的圆锥螺旋线齿轮构建方法 | |
CN113673053B (zh) | 回转时间约束驱动的最小转动惯量非圆齿轮节曲线设计方法 | |
WO2011091676A1 (zh) | 空间曲线啮合传动副及多面体空间曲线啮合变速器 | |
CN110953314A (zh) | 多齿啮合变速机构 | |
CN201461878U (zh) | 双输入速度合成减速器 | |
CN206092856U (zh) | 一种基于行星轮系3d打印机驱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