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2417B - 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02417B CN110402417B CN201880017555.3A CN201880017555A CN110402417B CN 110402417 B CN110402417 B CN 110402417B CN 201880017555 A CN201880017555 A CN 201880017555A CN 110402417 B CN110402417 B CN 1104024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less
- toner particles
- electrostatic latent
- m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5—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non-homogenu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83—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调色剂,其包括粘合树脂、脱模剂和电荷控制剂,其中调色剂包括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小于20数量%并且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
背景技术
单组分显影方式通过如下进行:将供应辊等压接显影辊以在显影辊上供应调色剂,使调色剂静电保持在显影辊上,通过调节(规制)刮板将调色剂成形为薄层,使调色剂摩擦生电,和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体以通过调色剂进行显影。与双组分显影方式或磁性单组分显影方式相比,单组分显影方式可实现重量变轻和成本节省。
而且,为了改善图像品质,不断在减小通过粉碎获得的调色剂粒子的尺寸,并且因此,对于将着色剂、电荷控制剂或脱模剂均匀地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存在需要。当分散不足时,加入到调色剂的着色剂、电荷控制剂或脱模剂在粉碎过程中出现在调色剂粒子的外表面处。结果,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极细粉末区域中产生具有低平均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而且,当按照单个粒子观察调色剂粒子时,存在问题例如调色剂粒子中包含的原材料的量变化和暴露到调色剂粒子的表面的原材料的量增多。因此,由于调色剂粒子的不均性而发生调色剂带电不良,并且发生诸如输送不良和由于背景模糊引起的图像品质劣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提出:将具有低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比率或具有不同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丰度比调节到某一范围,将具有4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的丰度控制到某一值或更低,和控制在上述调色剂粒径区域中的调色剂粒子的形状。
例如,PTL 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07517)公开了具有3.00微米或更大的等效圆直径的调色剂粒子的平均圆度为0.920或更大但是小于0.950,在具有3.00微米或更大的等效圆直径的调色剂粒子内具有0.960或更大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数量的累积频率值为40%或更小,在具有3.00微米或更大的等效圆直径的调色剂粒子内具有0.920或更小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数量的累积频率值为30%或更小,并且丰度A(具有0.60微米或更大但是小于3.00微米的等效圆直径的调色剂粒子相对于所有调色剂粒子的数量%)满足如下。
[数学式1]
0.1≤A<15.0
PTL 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85975)公开了一种调色剂,其包括圆度大于0.93但是1.00或更小的调色剂粒子A和圆度为0.85或更大但是0.93或更小的调色剂粒子B,其中调色剂粒子A和调色剂粒子B满足以下关系。
[数学式2]
70(%)≤(调色剂中调色剂粒子A的含量)≤95(%)
[数学式3]
5(%)≤(调色剂中调色剂粒子B的含量)≤30(%)
[数学式4]
0.014≤(所有调色剂粒子A的圆度的标准偏差)≤0.025
[数学式5]
0.940≤(所有调色剂粒子B的包络度(面积)的平均值)≤0.950
PTL 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8950)公开了混合有第一调色剂粒子和第二调色剂粒子的调色剂,其中第一调色剂粒子通过对粉碎的产物进行分级以除去过度粉碎的调色剂粒子而获得,并且第二调色剂粒子包括具有1微米或更大但是4微米或更小的体均粒径的小粒径粒子并且通过对具有比第一调色剂粒子的体均粒径小的体均粒径的过度粉碎的调色剂粒子进行球形化而获得。还公开了,在调色剂粒子整体的累积数量分布中来自大粒度的累积数量分别为50%和84%之处的粒径D50p和D84p满足下式(1),第二调色剂粒子中包括的小粒径粒子具有0.940或更大但是0.960或更小的平均圆度,并且具有0.850或更小的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粒子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而且,PTL 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8950)的权利要求3公开了第二调色剂粒子中包括的小粒径粒子以相对于所有调色剂粒子20数量%或更大但是50数量%或更小的比例被包括。
[数学式6]
1.43≤D50p/D84p≤1.64 (1)
PTL 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03767)公开了一种调色剂,其中具有小于4微米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的平均圆度为0.940或更大但是0.960或更小,并且具有小于4微米的粒径和0.850或更小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率为10数量%或更小。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5-107517
[PTL 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85975
[PTL 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8950
[PTL 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0376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具有如下问题:图像品质由于具有低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的存在而劣化(背景模糊)。而且,存在如下问题:调色剂粘附到调节刮板,从而导致背景模糊,并且清洁性质因调色剂粒子的圆度提高而变差,所述调节刮板配置成在显影单元中调节调色剂层的厚度。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抑制对调节刮板的粘附、可确保足够的清洁性质、可给出背景模糊较少的优异图像品质、并且具有优异的定影性。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调色剂包括粘合树脂、脱模剂和电荷控制剂。调色剂包括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小于20数量%,并且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能够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可抑制对调节刮板的粘附、可给出背景模糊较少的优异图像品质、并且具有优异的定影性。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显示由调色剂的圆度测量获得的累积频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表。
[图2]图2为描绘本公开的处理卡盒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3]图3为描绘本公开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4]图4为描绘本公开的成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5]图5为描绘本公开的成像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6]图6为描绘成像单元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更具体地描述本公开的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具有将粒径小于3微米的细粉末区域中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的比例控制在某一范围中的特征。
具体而言,本公开的调色剂包括粘合树脂、脱模剂和电荷控制剂。调色剂包括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小于20数量%,并且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
注意,在本申请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比例和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比例为相对于所有调色剂粒子的数量%。
当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20数量%或更大时,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载体例如感光体的非静电粘附增多。非静电粘附增多的原因是因为与更加球形的调色剂相比,在感光体和调色剂粒子之间的表面接触增大,从而使调色剂和感光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调色剂原材料(例如脱模剂和电荷控制剂)在调色剂母粒子表面上的露出面积由于外添加剂对调色剂母粒子的不均匀沉积而增大。而且,因为加入到调色剂的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脱模剂等在粉碎时作为表面露出,所以当按单个粒子观察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时,在各调色剂粒子中包括的原材料的总量变化,并且露出表面的量增大。因此,发生调色剂带电不良并且脱模剂因调色剂的非均一性而渗出,并且因此由于背景模糊或调色剂对调节刮板的粘附可发生图像品质的下降。
而且,甚至当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大于10数量%时,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载体例如感光体的非静电粘附由于上述原因而增多,调色剂带电不良和脱模剂的渗出由于调色剂的不均性而发生,并且此外,由于背景模糊和调色剂对调节刮板的粘附而发生图像品质的劣化。
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优选为5数量%或更小。而且,例如,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数量%或更大。
而且,当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比例小于10数量%时,因调色剂整体的平均圆度的提高而在清洁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如上所述,通过适当地设定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的比例,防止调色剂对调节刮板的粘附,确保足够的清洁性质,并且可获得背景模糊较少的优异图像品质。
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更优选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15数量%或更小。
图1为显示通过调色剂的圆度测量获得的累积频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表。图1的横轴表示平均圆度而纵轴表示累积频率(调色剂的数量%)。图1中的(A)标明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并且通过控制该丰度比可实现背景模糊的改善、对调节刮板的粘附的抑制、和清洁性质。图1中的(B)标明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并且通过控制该丰度比可实现背景模糊的改善和对调节刮板的粘附的抑制。
而且,本公开的调色剂优选地包括10质量%至40质量%量、和更优选地30质量%至40质量%量的不溶于四氢呋喃(THF)的组分。
在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获得的分子量分布中,调色剂优选地具有在10,000和16,000之间的主峰,并且该主峰的半宽的分子量优选为60,000至90,000。
在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内,通过GPC测定的具有2,000或更小的分子量的组分优选为15.0质量%至25.0质量%并且通过GPC测定的具有100,000或更大的分子量的组分优选为10.0质量%或更小。
因为以10质量%或更大的量包括不溶于THF的组分,所以可防止定影性劣化和调色剂在粉碎或打印期间的碎裂或破裂,可防止在极细粉末区域中产生具有低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并且因此可防止背景模糊或调色剂对刮板的粘附。由于以40质量%或更小的量包含不溶于THF的组分,因此可改善低温定影性。
因为在通过GPC获得的能溶于THF的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中主峰为10,000或更大,可防止定影性劣化和调色剂在粉碎或打印期间的碎裂或破裂,可防止在极细粉末区域中产生具有低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并且因此可防止背景模糊或调色剂对刮板的粘附。因为所述主峰为16,000或更小,所以可改善低温定影性。
而且,因为所述主峰的半宽为60,000或更大的分子量,所以可防止调色剂在粉碎或打印期间的碎裂或破裂,电荷控制剂或脱模剂的分散性得以改善,并且可防止由带电低导致的背景模糊、调色剂对调节刮板的粘附、或调色剂成膜到感光体上。而且,可防止在极细粉末区域中产生具有低圆度的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粒子,并且可防止背景模糊或调色剂对刮板的粘附。由于所述主峰的半宽为90,000或更小的分子量,因此低温定影性得以改善。
因为在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内,通过GPC测定的具有2,000或更小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5质量%-25质量%并且通过GPC测定的具有100,000或更大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0.0质量%或更小,所以低温定影性得以改善。
而且,在本公开的调色剂中,电荷控制剂相对于粘合树脂的表面露出比率优选为0.02%至0.07%、和更优选地为0.02%至0.05%。
因为所述表面露出比率为0.07%或更小,所以可防止调色剂在粉碎或打印期间的碎裂或破裂,因此可防止破裂表面上存在的树脂、蜡、电荷控制剂等对调节刮板或感光体的粘附并且可防止调色剂对刮板的粘附或调色剂对感光体的成膜的发生。而且,可防止由带电不良导致的背景模糊。
因为所述表面露出比率为0.02%或更大,所以可发挥作为电荷控制剂的原始功能,并且可防止在打印期间的调色剂-输送不良或由于带电不良引起的背景模糊。
而且,在本公开的调色剂中,脱模剂相对于粘合树脂的表面露出比率优选为0.02%至0.10%、和更优选为0.02%至0.06%。
因为该表面露出比率为0.10%或更小,所以表面上存在的脱模剂不可能粘附到调节刮板或感光体,因此可防止对刮板的粘附或在感光体上的成膜的发生。
因为该表面露出比率为0.02%或更大,所以可发挥作为脱模剂的原始功能,可防止在打印期间的冷偏移或低温定影的劣化。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本公开的调色剂的材料。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粘合树脂优选为聚酯树脂。该聚酯树脂典型地通过醇和羧酸之间的缩聚而获得。
醇的实例包括:二醇类,例如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丙二醇;醚化双酚,例如1.4-双(羟甲基)环己烷和双酚A;其它二元醇单体;以及三元或更多元的醇单体。
而且,羧酸的实例包括:二元有机酸单体,例如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和丙二酸;和三元或更多元的羧酸单体,例如1,2,4-苯三羧酸、1,2,5-苯三羧酸、1,2,4-环己烷三羧酸、1,2,4-萘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和1,2,7,8-辛烷四羧酸。
在热储存稳定性方面,所述聚酯树脂优选为具有55摄氏度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酯树脂、更优选为具有60摄氏度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酯树脂。
而且,考虑到粉碎,优选的是,调色剂包括10质量%至40质量%、优选地30质量%至40质量%量的不溶于四氢呋喃(THF)的组分,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的分子量分布具有在10,000和16,000之间的主峰,该主峰的半宽为60,000至90,000,并且在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内,通过GPC测定的具有2,000或更小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5.0质量%至25.0质量%并且通过GPC测定的具有100,000或更大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0.0质量%或更小。
如上所述,聚酯树脂优选地用作调色剂中的树脂组分。可组合使用其它树脂,只要这样的树脂没有不利地影响调色剂性能。
除了聚酯树脂之外的可用树脂的实例包括以下树脂。
即,可用树脂的实例包括:基于苯乙烯的树脂(包括苯乙烯或苯乙烯取代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氯代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氯代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酸苯基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代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树脂;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松香改性的马来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子键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基酯共聚物;二甲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基于石油的树脂;和基于氢化石油的树脂。
以上列举的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悬浮液聚合的任一种。
而且,与聚酯树脂类似,考虑到热储存稳定性,所述树脂的任一种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5摄氏度或更高、和更优选为60摄氏度或更高。
作为在本公开的调色剂中使用的脱模剂,可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任意脱模剂。具体而言,可单独地或组合使用游离脂肪酸巴西棕榈蜡、褐煤蜡和氧化米蜡。
巴西棕榈蜡适宜地为微晶巴西棕榈蜡。巴西棕榈蜡优选为具有5或更小的酸值的巴西棕榈蜡并且当将巴西棕榈蜡分散在调色剂粘合剂中时得到1微米或更小的粒径。
褐煤蜡意指,典型地从矿物中精炼的基于褐煤的蜡。与巴西棕榈蜡类似,褐煤蜡优选是微晶的并且优选地具有5至14的酸值。
氧化米蜡为通过将米糠蜡在空气中氧化而获得的蜡并且优选地具有10至30的酸值。
作为其它脱模剂,可组合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脱模剂的任一种,例如固态有机硅清漆、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基于褐煤的酯蜡和低分子量聚丙烯蜡。
例如,脱模剂的量为1质量份至20质量份、和更优选为2质量份至1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
作为本公开中使用的电荷控制剂,可单独地或组合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任意电荷控制剂,例如苯胺黑染料、金属络合物盐染料和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电荷控制剂优选为可具有6-配位结构的具有三价或更高价金属的金属络合物。金属的实例包括Al、Fe、Cr和Zr。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具有Fe作为中心金属的金属络合物是优选的。Fe是无毒的。在本公开中,电荷控制剂的量优选为0.5质量份或更大但是3.0质量份或更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当电荷控制剂的量小于0.5质量份时,电荷控制剂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电荷控制剂的量大于3.0质量份时,影响调色剂的研磨性,因此可导致刮板粘附或在感光体上的成膜。而且,可导致带电不良,并且这样的带电不良可为图像品质低下(例如调色剂供应不良和背景模糊)的原因。电荷控制剂的更优选的量为0.5质量份或更大但是2.0质量份或更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合树脂。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电荷控制剂优选为由以下结构式(1)和/或以下结构式(2)表示的偶氮-铁染料。
[化学式1]
在结构式(1)中,A+为铵离子。
[化学式2]
在结构式(2)中,J+为碱金属阳离子、铵离子、烷基铵离子、或者以上列举的离子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优选地使用由结构式(1)表示的偶氮铁染料,其具有适度的带电性和高的改善背景模糊的效果。
由结构式(1)表示的偶氮铁染料可作为T-77获得,并且由结构式(2)表示的偶氮铁染料可作为T-159获得,均来自Hodogaya Chemical Co.,Ltd.。
其它优选的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水杨酸锆。水杨酸锆可从Hodogaya ChemicalCo.,Ltd.获得。
作为在本公开的调色剂中使用的着色剂,可单独地或组合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任意染料和颜料。染料和颜料的实例包括炭黑、灯黑、铁黑、苯胺蓝、酞菁蓝、酞菁绿、汉萨黄G、罗丹明6C色淀、Calco油蓝、铬黄、喹吖啶酮、联苯胺黄、玫瑰红和基于三烯丙基甲烷的染料。调色剂可作为黑色或全色调色剂使用。
例如,所加入的着色剂相对于粘合树脂的量为1质量%至30质量%、和优选为3质量%至20质量%。
对于本公开的调色剂,可使用多种添加剂。例如,作为流动性改进剂,可单独地或组合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任意流动性改进剂。流动性改进剂的实例包括氧化硅、氧化钛、碳化硅、氧化铝和钛酸钡。
例如,流动性改进剂的用量为0.1质量份至5质量份、和优选为0.5质量份至2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调色剂。
<物理性质测量方法>
通过以下方式测量上述多种物理性质。
-体均粒径-
借助具有50微米的孔径(光圈直径)的粒度分析仪(“Multisizer III”,其可获自Beckman Coulter,Inc.)实施测量。在测量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和数量之后,计算体积分布和数量分布。可由获得的分布计算体均粒径。
-细粉末量和平均圆度的测量-
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数量%)、和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数量%)可借助FPIA-3000(其可获自SYSMEXCORPORATION)而测量。
形状的测量方法优选为光学检测区方法,其中使包括调色剂的悬浮液体在平板上通过成像单元的检测区,对粒子图像通过CCD照相机进行光学检测以分析调色剂粒子的形状。通过将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具有相同投影面积的等效圆的周长除以实际粒子的周长而获得的值为平均圆度。
注意,FPIA-3000(其可获自SYSMEX CORPORATION)测量来自所述图像的形状,因此可同时测量调色剂粒子的粒径和圆度。因此,借助FPIA-3000(其可获自SYSMEXCORPORATION),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可测定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数量%)和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数量%)。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向容器中的100mL至150mL的已经除去杂质固体的水中加入0.1mL至0.5mL界面活化剂、优选地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并进一步加入约0.1g至约0.5g量的测量样品。借助超声分散机其中分散有样品的悬浮液体进行分散处理约1分钟至约3分钟以制备具有3,000个粒子/微升至10,000个粒子/微升的浓度的分散液体。然后借助上述装置对分散液体进行调色剂粒子的形状和分布的测量。
-分子量测量(GPC)-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在以下条件下测量分子量。
装置:GPC-150C(其可获自WATERS)
柱:KF801至807(其可获自SHODEX)
温度:40摄氏度
溶剂:四氢呋喃(THF)
流速:1.0mL/分钟
样品:注入0.1mL量的具有0.05%至0.6%的浓度的样品。
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是使用由单分散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制作的分子量校准曲线由该树脂在上述条件下测量的分子量分布而计算的。
对于用于制作所述校准曲线的聚苯乙烯标准样品,使用可获自SHOWA DENKO K.K.的Showdex STANDARD Std.No.S-7300、S-210、S-390、S-875、S-1980、S-10.9、S-629、S-3.0和S-0.580以及甲苯。作为检测器,使用折射率(RI)检测器。
-能溶于THF的组分和不溶于THF的组分-
称取约50mg调色剂。向该调色剂加入10g的THF以制备充分溶解的调色剂溶液。在通过离心分离之后,将上清液干燥并计算上清液的固体含量。该结果被测定为能溶于THF的组分。通过从全部调色剂的固体含量减去能溶于THF的组分而获得的值被测定为不溶于THF的组分。
-电荷控制剂的表面露出比率-
将调色剂(50mg)加入到20g 90%乙醇的水溶液并将所得混合物搅拌2分钟,随后施加超声波5分钟。将所得溶液进行过滤并将所得物借助紫外-可见光谱仪(UV-2550,其可获自Shimadzu Corporation)以200nm至400nm的测量波长范围进行测量。由获得的吸光度计算所述溶液中电荷控制剂的量。当表面上存在的全部电荷控制剂溶解时,所述量的值对应于电荷控制剂的表面露出量。而且,饱和吸光度可通过随搅拌时间实施上述吸光度的测量而计算测定。
计算式于下。
每单位重量调色剂的电荷控制剂-露出量(重量%)=电荷控制剂的表面露出量(g)/调色剂重量(g)×100
电荷控制剂的表面露出比率(重量%)=电荷控制剂的表面露出量(g)/调色剂中电荷控制剂的量(g)×100
-脱模剂的表面露出比率-
将解释脱模剂的表面露出比率的测量方法。
脱模剂的表面露出比率是使用通过以6吨按压1分钟而制备的调色剂盘状物、经由根据ATR方法(使用Ge晶体)通过可获自PerkinElmer的FT-IR测量该盘状物的表面而测量的。
通过所述吸光度,将2,850cm-1峰强度(蜡组分)对828cm-1峰强度(树脂组分)的相对强度比率测定为脱模剂的表面露出比率。
本公开的调色剂可通过包括如下的已知制造方法而制造:包括在熔融的情况下捏合调色剂材料的熔融-捏合步骤、包括将获得的熔融-捏合的产物粉碎的粉碎步骤、和包括将通过粉碎获得的粉碎的产物分级的分级步骤。
在熔融-捏合中,将调色剂材料混合,向熔融捏合机装填该混合物以实施熔融捏合。例如,作为熔融捏合机,可采用单螺杆或双螺杆连续捏合机、或者使用辊磨机的间歇式捏合机。例如,可适宜地使用可获自Kobe Steel,Ltd.的KTK双螺杆挤出机、可获自TOSHIBAMACHINE CO.,LTD.的TEM双螺杆捏合机、可获自KCK的双螺杆挤出机、可获自IKEGAI的PCM双螺杆挤出机、和可获自BUSS的共捏合机。熔融捏合优选地在不切断粘合树脂的分子链的适当条件下进行。具体而言,按照粘合树脂的软化点确定熔融-捏合温度。当熔融-捏合温度过度地高于软化点时,断链显著地发生。当熔融-捏合温度过低时,分散可进行不下去。
在粉碎步骤中,将通过捏合而获得的捏合的产物进行粉碎。在粉碎中,优选的是,对捏合的产物首先进行粗粉碎和然后进行细粉碎。在粉碎时,其中粉碎通过使捏合的产物在射流中碰撞到冲击板上进行、使粒子在射流中彼此碰撞而粉碎、或通过在机械旋转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窄辊隙使捏合的产物粉碎的系统。
分级步骤为将通过粉碎获得的粉碎的产物进行分级以调节到具有预定粒径的粒子。所述分级可经由通过旋风分离器、滗析器或离心分离器除去细粒子组分而进行。
在完成粉碎步骤和分级步骤之后,将粉碎的产物在气流中通过离心力等进行分级,从而制造具有预定粒径的调色剂母粒子。随后,任选地将外添加剂加入到调色剂母粒子。通过混合机将调色剂母粒子和外添加剂混合和搅拌以在使外添加剂破裂的同时将调色剂母粒子的表面用外添加剂覆盖。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特征“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小于20数量%并且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存在其中在粉碎步骤和分级步骤之间进行使用涡轮磨机等的已知球形化步骤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实施。
典型地,单组分显影方式趋于容易地对调色剂施加应力,并且因此导致由于背景模糊引起的图像品质低下的上述问题。本公开的调色剂能够解决由于背景模糊引起的图像品质低下的问题,并且因此调色剂可特别地作为用于单组分显影方式的调色剂使用。
(成像方法和成像设备)
本公开的成像方法包括通过单组分显影方式形成图像。成像方法至少包括静电潜像-形成步骤和显影步骤,并按需可进一步包括其它步骤例如除电步骤、清洁步骤、回收步骤和控制步骤。
本公开的成像设备至少包括静电潜像载体(其在下文中可称为“感光体”)、配置成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和配置成用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单元。成像设备按需可进一步包括其它单元,例如除电单元、清洁单元、回收单元和控制单元。
成像方法优选地通过成像设备实施。静电潜像-形成步骤可优选地通过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实施,显影步骤优选地通过显影单元实施,并且上述的其它步骤优选地通过上述的其它单元实施。
-静电潜像-形成步骤和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静电潜像-形成步骤为包括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步骤。
静电潜像载体(其也可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或“感光体”)的材料、形状、结构、尺寸等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从本领域中知晓的材料、形状、结构、尺寸等中适当地选择。感光体的形状的一种优选实例为鼓状。感光体材料的实例包括:无机感光体例如无定形硅和硒,以及有机感光体(OPC)例如聚硅烷和酞菁聚甲川(phthalopolymethine)。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有机感光体(OPC)因可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而是优选的。
例如,静电潜像的形成可通过使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地带电、随后将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以成像的方式曝光而实施。静电潜像的形成可通过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实施。
例如,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至少包括配置成使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均匀地带电的充电单元(充电器)、和配置成将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以成像的方式曝光的曝光单元(曝光装置)。
例如,充电可通过使用充电器对静电潜像载体表面施加电压而实施。
充电器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取决于预期意图可适当地选择。充电器的实例包括本身在本领域中知晓的装备有导电或半导电的辊、刷、膜或橡胶刮板的接触充电器,以及利用电晕放电的充电器例如电晕器和栅格。
充电器优选为布置成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或不接触的并且配置成将DC电压和AC电压重叠以使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带电的充电器。
而且,充电器优选为经由辊隙带布置在静电潜像载体旁边而不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充电辊,其中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通过对充电辊施加重叠的DC和AC电压而带电。
曝光可通过使用曝光装置将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以成像的方式曝光而实施。
曝光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曝光装置可将通过充电器带电的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以将要形成的图像的形状曝光。曝光装置取决于预期意图可适当地选择。曝光装置的实例包括多种曝光装置例如复制光学曝光装置、棒状透镜阵列曝光装置、激光光学曝光装置和液晶快门光学装置。
在本公开中,可使用其中从静电潜像载体的背面以成像的方式实施曝光的背光系统。
-显影步骤和显影单元-
显影步骤为包括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视图像的步骤。
例如,可视图像的形成可通过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而实施并且可通过显影单元实施。
例如,显影单元优选为收容调色剂并且至少包括能够将调色剂施加到静电潜像的与静电潜像接触或不与静电潜像接触的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更优选为装备有调色剂收容容器的显影装置。
显影装置可为单色显影装置或多色显影装置。显影装置的优选实例包括包含配置成搅拌调色剂以导致摩擦而使调色剂带电的搅拌器和可旋转磁辊的显影装置。
例如,在显影装置内部,将调色剂和载运体混合并搅拌以导致摩擦,调色剂通过摩擦而带电,并且带电的调色剂以刷的形式保持在旋转着的磁辊的表面上,从而形成磁刷。由于磁辊布置在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的旁边,通过电吸引力将构成在磁辊表面上形成的磁刷的调色剂的部分转印到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的表面上。结果,通过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而在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由调色剂形成的可视图像。
-转印步骤和转印单元-
转印步骤为包括将可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步骤。转印步骤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使用中间转印部件并且包括将可视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随后将可视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转印步骤的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为使用两种或更多种颜色的调色剂、优选地全色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并且具有包括将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以形成复合转印图像的一次转印步骤、和包括将复合转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步骤的步骤。
转印可通过使用转印充电器使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上的可视图像带电而实施。转印可通过转印单元实施。转印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包括配置成将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以形成复合转印图像的一次转印单元和配置成将复合转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单元的转印单元。
注意,中间转印部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取决于预期意图可从本领域中知晓的转印部件中适当地选择。中间转印部件的优选实例包括转印带。
转印单元(一次转印单元或二次转印单元)优选地至少包括配置成使在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上形成的可视图像带电以使可视图像脱模到记录介质一侧的转印装置。所布置的转印装置的数量可为一个或2个或更多个。
转印装置的实例包括利用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装置、转印带、转印辊、加压-转印辊和粘附-转印装置。
注意,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从本领域中知晓的记录介质(记录纸)中适当地选择。
-定影步骤和定影单元-
定影步骤为包括使用定影装置将转印的可视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步骤。定影步骤可每次当将每种颜色的显影剂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时进行,或者可当将所有颜色的显影剂叠加时一次性进行。
定影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取决于预期意图可适当地选择。定影装置优选为热压单元。热压单元的实例包括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以及加热辊、加压辊和环形带的组合。
定影装置优选为如下单元:其包括装备有热产生器的发热体、与发热体接触的膜、和经由膜压接发热体的加压部件,并且配置成使未定影的图像形成在其上的记录介质在膜和加压部件之间通过,以将图像热定影到记录介质上。通过热压单元实施的加热通常在8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下实施。
在本公开中,例如,取决于预期意图,可与定影步骤和定影单元组合地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光定影装置,或者可使用本领域中知晓的光定影装置替代定影步骤和定影单元。
-其它步骤和其它单元-
除电步骤为包括通过对静电潜像载体施加除电偏压以消除静电潜像载体的电荷的步骤。除电步骤优选地通过除电单元实施。
除电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只要除电单元能够对静电潜像载体施加除电偏压。除电单元可从本领域中知晓的除电器中适当地选择。除电单元的实例包括除电灯。
清洁步骤为包括除去在静电潜像载体上残留的调色剂的步骤。清洁步骤优选地通过清洁单元实施。
清洁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清洁单元能够除去在静电潜像载体上残留的调色剂。清洁单元从本领域中知晓的清洁器中适当地选择。清洁器的优选实例包括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刷清洁器和网清洁器。
回收步骤为包括将由清洁步骤除去的调色剂回收到显影单元的步骤。回收单元优选地通过回收单元实施。回收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回收单元的实例包括本领域中知晓的输送单元。
控制步骤为包括控制上述步骤的每一个的步骤。控制步骤优选地通过控制单元实施。
控制单元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控制单元能够控制上述单元的每一个的操作。控制单元取决于预期意图可适当地选择。控制单元的实例包括装置,例如定序器和计算机。
本公开的成像设备的第一实例在图3中说明。成像设备100A包括感光体鼓10、充电辊20、曝光装置、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带50、包括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0、和除电灯70。
中间转印带50为通过布置在中间转印带50内侧的三个辊51支撑的环形带。中间转印带50可在图3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上移动。三个辊51的部分还起到作为能够对中间转印带50施加转印偏压(一次转印偏压)的转印偏压辊的作用。而且,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90布置在中间转印带50的旁边。此外,转印辊80布置成面向中间转印带50。转印辊能够施加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95的转印偏压(二次转印偏压)。
在中间转印带50的周围区域中,配置成对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电荷的电晕充电装置58相对于中间转印带50的旋转方向布置在感光体鼓10与中间转印带50的接触面积和中间转印带50与转印纸95的接触面积之间。
显影装置40包括显影带41,以及布置在显影带41的周围区域中的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注意,每种颜色的显影单元包括显影剂收容单元42K、42Y、42M或42C,显影剂供应辊43K、43Y、43M或43C,以及显影辊(显影剂载体)44K、44Y、44M或44C。而且,显影带41为由多个带辊支撑的环形带并且可在图3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上旋转。而且,显影带41的部分与感光体鼓10接触。
接下来,将解释使用成像设备100A形成图像的方法。首先,使用充电辊20使感光体鼓10的表面均匀地带电,随后使用曝光装置(未示出)将曝光用光L施加到感光体鼓10以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通过供应自显影装置40的调色剂使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而且,通过由辊51施加的转印偏压将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上、通过由转印辊80施加的转印偏压将调色剂图像转印(二次转印)到转印纸95上。同时,通过清洁装置60除去残留在已经将调色剂图像从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的感光体鼓1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随后使用除电灯70从所述表面消除电荷。
在图4中说明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成像设备的第二实例。除了如下之外,成像设备100B具有与成像设备100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不布置显影带41,并且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布置成直接面向感光体鼓10的周界。
在图5中说明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成像设备的第三实例。成像设备100C为串列式彩色-成像设备并且包括影印机主体150、供纸台200、扫描仪300和自动文件供给器(ADF)400。
布置在影印机主体150的中心区域处的中间转印带50为由三个辊14、15和16支撑的环形带。中间转印带50可在用图5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上旋转。清洁装置17布置在辊15的旁边,清洁装置17具有配置成除去残留在已经将调色剂图像从其转印到记录纸的中间转印带50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刮板。黄色-成像单元10Y、青色-成像单元10C、品红色-成像单元10M和黑色-成像单元10K布置成沿着输送方向是平行的、以及面向由辊14和15支撑的中间转印带50。
而且,曝光装置21布置在成像单元120的旁边。此外,二次转印带24布置在中间转印带50的与布置成像单元12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处。注意,二次转印带24为由一对辊23支撑的环形带,并且可使在二次转印带24和中间转印带50运送的记录纸在辊16和23之间彼此接触。
而且,定影装置25布置在二次转印带24的旁边。定影装置25包括作为由一对辊支撑的环形带的定影带26、和布置成压接定影带26的加压辊27。注意,配置成当在记录纸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翻转记录纸的纸张翻转器28布置在二次转印带24和定影装置25的旁边。参考数字22表示二次转印装置。
接下来,将解释使用成像设备100C形成全色图像的方法。首先,将彩色文件放置在自动文件供给器(ADF)400的文件台130上。替代地,启动自动文件供给器400,将彩色文件放置在扫描仪300的接触玻璃32上,并然后关掉自动文件供给器400。在将文件放置在自动文件供给器400上的情形中,一旦按下启动开关(未示出),则文件被运送到接触玻璃32上,并然后驱动扫描仪300以通过装备有光源的第一滑架33和装备有镜子(镜面)的第二滑架34扫描文件。在将文件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的情形中,以所述相同方式直接地驱动扫描仪300。发射自第一滑架33的光从文件表面反射并且反射的光被第二滑架34反射,并然后,反射的光经由成像透镜35被读取传感器36接收以读取文件,从而获得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图像信息。
将每种颜色的图像信息传输到对应成像单元120的对应成像单元18以形成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如图6中所示,每种颜色的成像单元120包括感光体鼓10、配置成使感光体鼓10均匀地带电的充电辊160、配置成基于每种颜色的图像信息将曝光用光L施加到感光体鼓10以形成每种颜色的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配置成通过每种颜色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61、配置成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上的转印辊62、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3、和除电灯64。
将通过上述颜色的成像单元120形成的单色调色剂图像顺序地转印(一次转印)到在由辊14、15和16支撑的情况下运动的中间转印带50上以重叠所述单色调色剂图像,从而形成复合调色剂图像。
同时,选择性地旋转供纸台200的供纸辊142之一以从安置在纸库143中的竖直堆放的供纸盒144之一供纸。将纸张通过分离辊145彼此分离。分离的纸张供给通过供纸路径146,然后通过用输送辊147的输送供给通过影印机主体150中的供纸路径148,并且在对位辊49处停下。替代地,旋转供纸辊以供给在手动送纸盘54上的纸张。所述纸张通过分离辊52彼此分离。分离的纸张供给通过手动送纸路径53,并且在对位辊49处停下。
注意,对位辊49在使用时通常接地,但是为了除去记录纸的纸屑,对位辊49可在施加偏压的状态下使用。接下来,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50上的复合调色剂图像的运动同步地旋转对位辊49,从而将记录纸送至中间转印带50和二次转印带24之间。将复合调色剂图像转印(二次转印)在记录纸上。注意,通过清洁装置17除去残留在已经将复合调色剂图像从其转印的中间转印带50上的调色剂。
通过二次转印带24输送已经将复合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记录纸,并且然后通过定影装置25将复合调色剂图像定影。接下来,通过切换爪55改变记录纸的行进路径并且通过排出辊56将记录纸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替代地,通过切换爪55改变记录纸的行进路径并且通过纸张翻转器28翻转记录纸。在以相同方式在记录纸的背面上形成图像之后,通过排出辊56将记录纸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
在本公开中,调色剂收容单元为具有收容调色剂的功能并且将调色剂收容在其中的单元。调色剂收容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实例包括调色剂收容容器、显影装置和处理卡盒。
调色剂收容容器为收容调色剂的容器。
显影装置为包括收容调色剂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
处理卡盒至少包括静电潜像载体和配置成用显影剂使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单元。处理卡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上述的显影剂为本公开的调色剂。处理卡盒可进一步包括选自充电单元、曝光单元和清洁单元的至少一个。
接下来,在图2中说明处理卡盒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卡盒包括处理卡盒内部的静电潜像载体101,包括充电装置102、显影装置104和清洁单元107,并且按需可进一步包括其它单元。在图2中,参考数字103表示来自曝光装置的曝光,且参考数字105表示记录纸。
作为静电潜像载体101,可使用与上述的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静电潜像载体类似的静电潜像载体。而且,对于充电装置102,使用任意充电部件。
通过图2中所示的处理卡盒进行的成像过程于下。在顺时针旋转静电潜像载体101的同时,通过由充电装置102实施充电和由曝光单元(未示出)实施曝光103而在静电潜像载体10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曝光图像的静电潜像。
用调色剂通过显影装置104使静电潜像显影,并且将调色剂-显影的图像通过转印辊108转印到记录纸105上,随后打印出记录纸。随后,通过清洁单元107清洁在图像转印之后的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而且,静电潜像载体表面的电荷通过除电单元(未示出)消除,并且然后再次重复成像过程的上述操作。
因为图像形成是使用本公开的调色剂通过将收容本公开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单元安装在成像设备中实施的,抑制了调色剂对调节刮板的粘附,足够地确保清洁性质,并且可获得没有背景模糊的优异图像品质。
实施例
将通过以下实施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应解释为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注意,在各实施例或对比例中提到的“份”是指“质量份”,除非另外说明。
<聚酯的制造>
向具有1L体积并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四颈回收烧瓶中装填表1和2中列出的酸组分和醇组分。将烧瓶放置在加热套中,并且在通过氮气引入管将氮气引入到烧瓶中以将烧瓶的内部气氛维持为惰性气氛的状态下加热烧瓶。随后,加入0.05质量份二丁基氧化锡并使烧瓶内部的混合物在将温度维持到200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反应,从而获得各聚酯。各聚酯的多种物理性质也在表1和2中列出。注意,在表1和2中,酸组分和醇组分的数值以“质量份”表示,“Mw”表示重均分子量,并且不溶于THF的组分的数值以“%”计。而且,“峰顶分子量”的数值为分子量的主峰值。
[表1]
[表2]
(实施例1)
在借助亨舍尔混合机(FM20B,其可获自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将具有以下组成的混合物以3,000rpm旋转速度搅拌和混合5分钟之后,借助双螺杆挤出捏合机(TEM-18SS,其可获自TOSHIBA MACHINE CO.,LTD.)将所得混合物在100摄氏度至160摄氏度的机筒温度下以600rpm旋转速度进行熔融捏合。通过辊将获得的捏合的产物滚压至1.7mm的厚度,随后将滚压的产物冷却到室温。其后,借助喷射磨机(IDS-2,其可获自NIPPONPNEUMATIC MFG.CO.,LTD.)和转子式分级器(100TTSP,其可获自HOSOKAWA MICRONCORPORATION)将滚压的产物粉碎和分级,从而获得具有8微米的体均粒径的调色剂母粒子,其中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5.8数量%并且具有小于0.70的平均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2.8数量%。
-组成-
聚酯树脂 A-1:50份
聚酯树脂 B-1:50份
米蜡(TOWAX-3F16,其可获自TOA KASEI CO.,LTD.):3份
炭黑(#44,其可获自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10份
偶氮铁化合物(可获自Hodogaya Chemical Co.,Ltd.的T-77,其记为“CCA1”):1.8份
向100质量份获得的调色剂母粒子加入2质量份具有12nm平均粒径的经HMDS处理的疏水二氧化硅(RX200,其可获自NIPPON AEROSIL CO.,LTD.)以获得调色剂1。
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2-5)
各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
所述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6)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并且将亨舍尔混合机(FM20B,其可获自NIPPON COKE&ENGINEERINGCO.,LTD.)的旋转速度改变为2,500rpm。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7)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并且将CCA1的量改变为0.9质量份。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8)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并且将机筒温度的范围改变为80摄氏度至110摄氏度的范围。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9)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并且将蜡的量改变为2.0质量份。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实施例10)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并且将电荷控制剂改变为由结构式(2)表示的偶氮铁化合物(可获自Hodogaya Chemical Co.,Ltd.的T-159,称为“CCA2”)。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对比例1-2)
各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调色剂组成改变为表3中列出的调色剂组成。
所述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对比例3)
调色剂除了如下之外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将亨舍尔混合机(FM20B,其可获自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的旋转速度改变为1,500rpm。该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在表3中列出。
[表3]
(评价方法)
对以上获得的调色剂进行以下评价。
<背景模糊的评价>
对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C220进行改造。向改造的装置装填13.5g以上获得的调色剂,并且将透明胶带(SCOTCH TAPE)粘附到感光体的露出区域的全部表面,该操作在空白纸张的打印期间暂停。将剥离的透明胶带粘附到可获自Ricoh CompanyLimited的Type 6000T纸并然后将其储存。通过X-rite(其可获自Videojet X-Rite K.K.)测量所述胶带上的L*值。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评价标准)
A:L*为92.0或更大
B:L*为91.0或更大但是小于92.0
C:L*为90.0或更大但是小于91.0
D:L*小于90.0
<刮板-耐粘附性的评价>
向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C220的显影单元装填20g以上获得的调色剂的每一种,并且借助外部空转机实施刮板-粘附评价。每隔5分钟通过目测观察源自在显影辊在图像形成区处的区域中粘附的线来确认刮板粘附,其中各区域为从显影辊的各边缘到距离该边缘5cm的位置。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评价标准)
A:刮板粘附发生的时间为120分钟或更长
B:刮板粘附发生的时间为60分钟或更长但是短于120分钟
C:刮板粘附发生的时间为30分钟或更长但是短于60分钟
D:刮板粘附发生的时间短于30分钟
<定影性评价>
-低温定影性-
对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C220进行改造并向改造的装置装填调色剂。所述装置以在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Type 6000T纸上的调色剂沉积量为10g/m2的方式设定,并且准备在其上形成具有40mm边长的未定影的正方形实心图像的纸。
接下来,将所准备的未定影的实心图像通过将系统速度设定为240mm/秒的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4510SF的改造的定影单元,从而将所述图像定影。测试通过以2摄氏度将定影温度从120摄氏度改变至160摄氏度而实施。目测观察输出的图像,并且将在白色背景区域上不发生无意中的(非故意的)调色剂转印的温度测定为最低定影温度。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评价标准)
A:最低定影温度低于130摄氏度
B:最低定影温度为130摄氏度或更高但是低于140摄氏度
C:最低定影温度为140摄氏度或更高但是低于150摄氏度
D:最低定影温度为150摄氏度或更高
-高温脱模性-
对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C220进行改造。向改造的装置装填调色剂。通过将所述装置以沉积量将为10g/m2的方式设定在可获自Ricoh CompanyLimited的Type 6000T上打印具有40mm边长的未定影的正方形实心图像。
接下来,将所准备的未定影的实心图像通过将系统速度设定为240mm/秒的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4510SF的改造的定影单元,从而使所述图像定影。测试通过以2摄氏度将定影温度从160摄氏度改变至200摄氏度而实施。目测观察输出的图像,并且将在白色背景区域上不发生无意中的调色剂转印的温度测定为最大定影温度。
(评价标准)
A:最大定影温度为210摄氏度或更高
B:最大定影温度为190摄氏度或更高但是低于210摄氏度
C:最大定影温度为170摄氏度或更高但是低于190摄氏度
D:最大定影温度低于170摄氏度
<清洁性质的评价>
对可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的IPSiO SP C220的显影单元装填20g的以上获得的调色剂。充电辊表面上的调色剂涂污(模糊)通过按照一定的纸张数(具有5%成像面积率的图表在1,000张上的图像输出作为标准)粘附和剥离胶带而收集并且目测判断或通过测量密度而判断所沉积的调色剂涂污。在该测试中,使用通过目测观察判断。评价标准于下。
(评价标准)
B:没有调色剂涂污并且对图像没有不利影响。
C:略微观察到调色剂涂污。
D:确认调色剂涂污并且在图像上形成调色剂线。
作为综合评价,当所有评价项目的结果为“B”或更高时判断为“I”,当所有评价项目的结果为“C”或更高时判断为“II”,并且当至少一个项目的结果为“D”时判断为“III”。在综合评价中,“III”为不合格水平,“II”和“I”为合格水平,并且“I”表示比“II”更好的结果。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评价结果在表4中列出。
[表4]
从表4中列出的结果发现:相较于对比例的调色剂,本公开的调色剂可抑制对调节刮板的粘附、可确保足够的清洁性质、可给出较少的背景模糊、和具有优异的定影性质。
参考标记列表
10: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鼓)
10K:黑色静电潜像载体
10Y:黄色静电潜像载体
10M:品红色静电潜像载体
10C:青色静电潜像载体
14:辊
15:辊
16:辊
17:清洁装置
18:成像单元
20:充电辊
21:曝光装置
22:二次转印装置
23:辊
24:二次转印带
25:定影装置
26:定影带
27:加压辊
28:纸张翻转器
32:接触玻璃
33:第一滑架
34:第二滑架
35:成像透镜
36:读取传感器
40:显影装置
41:显影带
42K:显影剂收容单元
42Y:显影剂收容单元
42M:显影剂收容单元
42C:显影剂收容单元
43K:显影剂供应辊
43Y:显影剂供应辊
43M:显影剂供应辊
43C:显影剂供应辊
44K:显影辊
44Y:显影辊
44M:显影辊
44C:显影辊
45K:黑色显影单元
45Y:黄色显影单元
45M:品红色显影单元
45C:青色显影单元
49:对位辊
50:中间转印带
51:辊
52:分离辊
53:手动送纸路径
54:手动送纸盘
55:切换爪
56:排出辊
57:排纸托盘
58:电晕充电装置
60:清洁装置
61:显影装置
62:转印辊
63:清洁装置
64:除电灯
70:除电灯
80:转印辊
90:清洁装置
95:转印纸
100A、100B、100C:成像装置
101:静电潜像载体
102:充电装置
103:来自曝光装置的曝光
104:显影装置
105:记录纸
107:清洁单元
108:转印辊
120:成像单元
130:文件台
142:供纸辊
143:纸库
144:供纸盒
145:分离辊
146:供纸路径
147:输送辊
148:供纸路径
150:影印机主体
160:充电辊
200:供纸台
300:扫描仪
400:自动文件供给器(ADF)
Claims (9)
1.调色剂,其包括:
粘合树脂;
脱模剂;和
电荷控制剂,
其中调色剂包括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
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0.70或更大但是0.85或更小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大但是小于20数量%而且具有小于0.70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10数量%或更小,
其中所述调色剂包括10质量%至40质量%的量的不溶于THF的组分,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获得的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具有在10,000和16,000之间的主峰,并且
在调色剂的能溶于THF的组分内,通过GPC测定的具有2,000或更小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5.0质量%至25.0质量%并且通过GPC测定的具有100,000或更大的分子量的组分为10.0质量%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
其中在具有3微米或更小的粒径的调色剂粒子中,具有小于0.70的圆度的调色剂粒子在所有调色剂粒子中的比例为5数量%或更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
其中电荷控制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树脂的量为0.5质量份或更大但是3.0质量份或更小,并且电荷控制剂相对于粘合树脂的表面露出比率为0.02%或更大但是0.07%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
其中脱模剂相对于100质量份粘合树脂的量为1.0质量份或更大但是6.0质量份或更小,并且脱模剂相对于粘合树脂的表面露出比率为0.02%或更大但是0.10%或更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
其中所述主峰的半宽为60,000至90,000的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
其中电荷控制剂为偶氮铁染料。
7.成像方法,其包括: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通过单组分显影方式形成图像。
8.成像设备,其包括:
静电潜像载体;
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其配置成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和
显影单元,其包括显影剂并且配置成用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视图像,
其中所述显影剂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9.处理卡盒,其包括:
静电潜像载体;和
显影单元,其包括显影剂并且配置成用显影剂使在静电潜像载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视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卡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和
所述显影剂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47242 | 2017-03-13 | ||
JP2017047242 | 2017-03-13 | ||
PCT/JP2018/006323 WO2018168373A1 (en) | 2017-03-13 | 2018-02-21 |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02417A CN110402417A (zh) | 2019-11-01 |
CN110402417B true CN110402417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6162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17555.3A Active CN110402417B (zh) | 2017-03-13 | 2018-02-21 | 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36152B2 (zh) |
EP (1) | EP3596550A1 (zh) |
JP (1) | JP7069820B2 (zh) |
CN (1) | CN110402417B (zh) |
WO (1) | WO2018168373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6545A (zh) * | 2004-02-26 | 2007-01-31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显影方法及显影装置 |
CN101258450A (zh) * | 2005-11-08 | 2008-09-03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105840A (zh) * | 2008-08-04 | 2011-06-22 | 佳能株式会社 | 磁性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 |
CN103105747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制备方法 |
CN103376679A (zh) * | 2012-04-16 | 2013-10-3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12783B2 (ja) | 2000-11-15 | 2011-0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JP4498078B2 (ja) | 2003-09-12 | 2010-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トナー、及び、該カラートナーを用いた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5189755A (ja) | 2003-12-26 | 2005-07-14 | Kyocera Mita Corp | 静電像現像トナー |
JP2006098825A (ja) | 2004-09-30 | 2006-04-1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非磁性一成分トナー |
US20070275315A1 (en) | 2006-05-23 | 2007-11-29 | Tsuneyasu Nagatomo |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the toner, and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
JP5085246B2 (ja) | 2006-09-15 | 2012-1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
JP5085248B2 (ja) | 2006-11-17 | 2012-1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2008225393A (ja) | 2007-03-15 | 2008-09-25 | Ricoh Co Ltd | 非磁性一成分トナー |
JP4358261B2 (ja) | 2007-06-28 | 2009-11-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トナー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2成分現像剤、現像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99052A (ja) | 2007-09-12 | 2009-09-03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法 |
JP5224114B2 (ja) | 2007-09-13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5410033B2 (ja) | 2007-10-09 | 2014-02-05 | 花王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
JP4966813B2 (ja) | 2007-10-19 | 2012-07-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222956A (ja) | 2008-03-17 | 2009-10-01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用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JP2009249580A (ja) | 2008-04-09 | 2009-10-29 | Sharp Corp | 非球形粒子、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60482A (ja) * | 2008-12-12 | 2010-07-22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トナー |
EP3095009B1 (en) | 2014-01-17 | 2019-08-07 | Ricoh Company, Ltd. |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
JP6353356B2 (ja) | 2014-12-16 | 2018-07-04 | 花王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
JP6511882B2 (ja) | 2015-03-13 | 2019-05-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8
- 2018-02-21 US US16/492,986 patent/US1103615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CN CN201880017555.3A patent/CN110402417B/zh active Active
- 2018-02-21 EP EP18710547.3A patent/EP359655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02-21 WO PCT/JP2018/006323 patent/WO2018168373A1/en unknown
- 2018-02-23 JP JP2018030870A patent/JP7069820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6545A (zh) * | 2004-02-26 | 2007-01-31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显影方法及显影装置 |
CN101258450A (zh) * | 2005-11-08 | 2008-09-03 | 佳能株式会社 |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105840A (zh) * | 2008-08-04 | 2011-06-22 | 佳能株式会社 | 磁性载体和双组分显影剂 |
CN103105747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制备方法 |
CN103376679A (zh) * | 2012-04-16 | 2013-10-3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68373A1 (en) | 2018-09-20 |
EP3596550A1 (en) | 2020-01-22 |
JP2018151623A (ja) | 2018-09-27 |
US20200019076A1 (en) | 2020-01-16 |
CN110402417A (zh) | 2019-11-01 |
JP7069820B2 (ja) | 2022-05-18 |
US11036152B2 (en) | 202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901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4737997B2 (ja) |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
EP1248158A1 (en) |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JP2007206097A (ja) |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18151558A (ja) | トナー、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 |
EP3172625B1 (en) | To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 |
US20190011847A1 (en) | Toner, toner store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504245B2 (ja) |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 |
JP2007178551A (ja) | トナーキット、並びに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3268811B1 (en) | Toner, toner store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0431490B (zh) | 调色剂,调色剂的制作方法,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卡盒 | |
JP2011002557A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10160234A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CN110402417B (zh) | 调色剂、成像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卡盒 | |
JP4472903B2 (ja) |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US20230109052A1 (en) | Toner,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926974B2 (ja) |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324388B2 (en) | Toner, toner stored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
JP2002304023A (ja) | イエロー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73661A (ja) |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H09244408A (ja) |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乾式トナー | |
JP2007178549A (ja) | 粉砕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107087A (ja) |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