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848B -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848B
CN110391848B CN201810350975.5A CN201810350975A CN110391848B CN 110391848 B CN110391848 B CN 110391848B CN 201810350975 A CN201810350975 A CN 201810350975A CN 110391848 B CN110391848 B CN 110391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cc
rru
module
transmission wavelength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0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1848A (zh
Inventor
杨巍
田洪亮
陈爱民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3509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18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473 priority patent/WO2019201100A1/zh
Priority to EP19788851.4A priority patent/EP3783815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39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1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72Wavelength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3Groups of channels or wave band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56Optical medium access at the optical channel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72Transmission of OAMP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7Monitoring or measur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所述AMCC装置包括:AMCC模块,用于通过预定信息的发送调整所述DU与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Description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uxiliaryManagement channel control,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技术的发展,无线基站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不断升高,无线接入领域迎来新的挑战。4G时代,基站到基带单元(Building Base bandUnit,BBU)的距离不远,基站到BBU使用铜线或点对点光纤接入。5G每个基站的数据量增加,时延要求降低,分布式单元(Distribution Unit,DU)距离基站更远,因此使用光纤接入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如果使用点对点光纤接入,需要许多长距离主干光纤,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对每个RRU实现光接入,每个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单独占用一个波长通道,可以实现大带宽,低时延的接入需求,同时可以节约主干光纤。
图1所示为一种波分复用接入的结构框图。DU和RRU之间通过n个波长通道进行通信,n个波长由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进行合分波,使得主干光纤仅有一根。图1中DU插有n个光模块(图1中示例为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 pluggable,sfp)封装光模块,实际情况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封装),每个光模块对应一对收发波长,RRU插一个光模块,收发波长与DU上的一个光模块对应。
为了实现RRU侧光模块统一,部署灵活,降低成本,RRU侧的光模块需要实现发射可调。但是由于一开始RRU的光模块并不知道被接在AWG的哪个端口上,因此就不知道应该发射哪个通道的波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不占用带内带宽,可以使用辅助通道管理控制技术(Auxiliary Management channel control,AMCC)由DU向RRU发送波长信息。AMCC可以通过顶调制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RRU收到AMCC消息后将发射波长调到相应波长。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
一:DU端光模块使用的必须是固定波长,无法是可调波长,因为如果DU端光模块的波长也可调,则一开始DU端也不知道自己被连接到AWG哪一个端口,无法确定发射波长;
二:这种方法需要DU具有AMCC的功能(一些厂家的光模块自带AMCC功能,但是需要设备控制开启该功能),而实际上不同厂家的DU不一定都具有这种功能;这就导致网络中各种设备混杂,设备管理困难等问题。与此同时,DU设备自身配置有AMCC功能,需要改造DU设备结构,需要引入对应的软硬件资源,且一个DU设备自身的AMCC功能仅可供自身使用,使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MCC装置,独立于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包括:AMCC模块,用于通过预定信息的发送调整所述DU与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波长调控方法,包括:
独立于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的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MCC装置,根据期望传输波长生成预定信息,
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所述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调整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该AMCC装置可以独立于DU和RRU中设置,能够通过AMCC信号或AMCC消息等预定信息的传输调整DU与RRU之间的传输波长。如此,即便为设置有AMCC功能的DU的传输波长也可以灵活配置,可以根据当前需求或者各波长的负载量,选择传输信息的波长;此外,DU自身不用配置AMCC功能,就无需对现有的DU设备等光网络设备进行改造,与现有技术兼容性强;与此同时,独立于DU和/或RRU设备的AMCC装置,可以用于多个光网络设备所共用,从而有效使用率高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波长调整方法;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二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三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四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五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六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七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八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九种AMCC装置、DU及RRU的链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AMCC装置,独立于DU和RRU,包括:
AMCC模块,用于通过预定信息的发送调整所述DU与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AMCC装置是一个可独立于DU和RRU的AMCC装置,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AMCC模块,所述壳体上可设置有开口,所述AMCC装置的端口可以通过所述开口外露,该AMCC模块通过AMCC装置的端口可以分别与DU或RRU进行连接。例如,该端口可为光纤端口,AMCC装置与DU和/或RRU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CC装置还包括受控端口,该受控端口可与控制设备连接,可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控制指示,所述AMCC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示向DU和/或RRU传输所述预定信息,来控制DU和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MCC模块,用于根据预定信息的发送来调整DU及RRU之间的传输波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波长通常为DU和RRU之间的光信号的光波长。在本实施例中,调整DU与RRU之间传输波长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传输波长从第一波长切换到第二波长,实现传输波长的切换;
若检测到实际传输波长并非期望传输波长时,指示校正传输波长;例如,指示校正传输波长的方式又可以有多种:直接仅向DU和/或RRU发送校正指令,DU和/或RRU接收到校正指令之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期望传输波长进行校正,在校正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自动确定调整量等调整参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AMCC模块预先检测DU和RRU之间的传输波长与期望传输波长之差,就知道了调整量等调整参数,故所述AMCC模块可以向DU和/或RRU单独发送调整参数,或同时发送调整指令和调整参数。DU和/或RRU接收到AMCC模块发送的调整信息之后,就进行传输波长的调整。这里的调整信息包括:调整指令及调整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例如,所述AMCC装置可为设置DU侧的AMCC装置,所述AMCC装置中的AMCC模块可以通过在DU与RRU之间传输的信号上加入与所述预定信息对应的AMCC信号或AMCC消息等,控制DU与RRU之间的传输波长的调整,例如,调整RRU向DU发送光信号的光波长,和/或,调整DU向RRU发送光信号的光波长;如此,AMCC装置可以使得DU也具有调整传输波长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独立于DU和RRU的AMCC装置,如此即便已经设置的DU和/或RRU设备自身未配置有进行传输波长调整的AMCC结构,也可以引入这种独立的AMCC装置进行传输波长的动态切换和/或动态校正,确保传输波长的灵活部署及调整成本的降低;此外,该AMCC装置还具有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强的特点。
例如,所述AMCC模块可以在DU和RRU传输的光信号中增加指示调整波长。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AMCC装置还可包括:
第一AWG,与所述AMCC模块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耦合到一路发射信号,和/或,将一路接收信号解耦成多路接收信号传输给所述DU或RRU。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MCC装置还包括第一AWG,该AWG与AMCC模块连接,若AMCC装置位于DU侧,则还可用于与DU连接;若AMCC装置位于RRU侧,则还可用于与RRU连接。例如,所述第一AWG主要用于将DU或RRU的多路光信号耦合成路由发射信号,该发射信号为多路光信号的复合信号,可在DU和RRU之间的主光纤上传输,或者,是将从主光纤上接收的一路接收信号拆成多路发送给DU内不同端口的光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路接收信号同样为复合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DU内的端口可为spf的端口,可以用于发射及接收光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AWG可一端与DU连接,另一端与所述AMCC模块连接,即所述第一AMG位于所述DU及所述AMCC模块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AMCC模块位于所述DU和所述第一AWG之间;所述第一AWG通过所述AMCC模块与所述DU连接。在图2中第一AWG和第二AWG都属于AWG,可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耦合成一路光信号,也可以将一路光信号解耦拆分成多路光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CC模块,包括:
AMCC信号模块,用于产生指示传输波长的AMCC信号。
在本实施中所述AMCC模块包括AMCC信号模块,该AMCC信号模块直接就产生AMCC信号,此时,这里的AMCC信号可为可以直接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的一种,可直接用于发送给DU和/或RRU进行传输波长的切换和/或校正。
例如,所述AMCC信号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顶调制所述DU和/或RRU发送的已调制信号,形成所述AMCC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顶调制可以不用占用DU和RRU之间的额外的传输带宽,就可以产生所述AMCC信号。所述顶调制可包括:在DU和RRU之前传输的已调制信号上,在根据需要传输的调整信息,进行已调制信号的幅度再次调制,使得已调制信号不仅携带DU和RRU之间需要传输的预定数据,还携带所述调整信息。例如,在已调制信号上加上预设比例值的幅度,DU和/或RRU在接收到通过顶调制的光信号之后,若检测到光信号的幅度值满足预设条件,例如,在某几个波长内的幅度值大于预设的最大幅度值,可认为该光信号不仅携带有DU和RRU治安的预定数据,还携带有调整信息,解码该光信号时,基于该预设比例值进行光信号的拆分,解调出进入到AMCC信号模块之间的已调信号,从而可以解调出预定数据,并根据接收到光信号和进入到AMCC信号模块之间的已调信号之间的差异,可以解调出所述调整信息,进而可以根据所述调整信息进行DU及RRU之间的传输波长的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AMCC模块通过顶调制的方式在不额外占用DU和RRU之间的带宽的情况下,完成了AMCC信号的传输。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U和RRU之间为了实现信号同步可能会在传输数据时设置固定的初始相位进行同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AMCC模块可以改变固定的初始相位,从而通过相位再调制,也可以实现不额外占用带宽的情况下进行AMCC信号的传输。例如,若仅传输预定数据的已调信号中携带有同步信号,该同步信号的初始相位为第一相位,在本实施例中AMCC模块可以改变部分同步信号的相位(例如,改变同步信号的载波的初始相位),改变的相位的多少与需要传输的调整信息相适配,若DU接收到同步信号中有部分的初始相位发生了变化,可认为该部分变化的同步信号实质上是AMCC信号。
可选地,所述AMCC模块,包括:
AMCC消息模块,用于产生AMCC消息,其中,所述AMCC消息,用于供所述DU和/或所述RRU形成并发送与所述AMCC消息对应的AMCC信号,其中,所述AMCC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MCC模块本身并不直接产生AMCC信号,而是形成AMCC消息,该AMCC消息传输给DU或RRU,由DU或RRU根据AMCC消息形成AMCC信号,这样在DU和RRU在传输预定数据的光信号的同时,传输AMCC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MCC模块包括:DU AMCC模块,用于调整所述DU的发射波长;和/或,RRU AMCC模块,用于调整所述RRU的发射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DU连接的AMCC模块,以及与RRU连接的AMCC模块。在本实施例中DU AMCC模块用于调整DU的发射波长,而RRU AMCC模块用于调整RRU的发射波长。利用不同的AMCC模块分别调整DU和RRU的发射波长,可以实现DU和RRU的分别独立控制。
如图20中DU AMCC模块及RRU AMCC模块位于同一个AMCC装置,该AMCC装置可安装在DU侧,当AMCC装置安装在DU侧时,AMCC装置与DU之间的距离,一般较AMCC装置与RRU之间的距离更近。
如图3所示,所述AMCC模块,包括:
共用AMCC模块,通过所述第一AWG与所述DU或RRU连接,用于形成AMCC信号或AMCC消息;所述AMCC信号,为基于所述AMCC消息形成的且用于控制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用AMCC模块可被DU或RRU的多个端口所共用。例如,第一AWG连接在共用AMCC模块及DU之间,DU的多个端口与第一AWG的一端的多个端口连接,第一AWG的另一端的一个端口连接有所述AMCC模块,该共用AMCC模块可用于DU上至少两个端口的传输波长的调整,例如,可用于一个DU上所有端口的传输波长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AMCC模块,包括
独立AMCC模块,位于所述DU和所述第一AWG之间,用于形成与所述DU的端口对应的AMCC信号或AMCC消息;所述AMCC信号,为基于所述AMCC消息形成的且用于控制所述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AMCC模块为独立AMCC模块,一个所述独立AMCC模块用于DU上一个端口的传输波长。一般此时,若DU有N个端口,若每一个端口的传输波长都可调,则所述AMCC装置必须设置不少于N个独立AMCC模块。独立AMCC模块是连接在DU的端口与第一AWG之间的。
可选地,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AMCC装置还包括:
光探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RU的传输波长;
所述AMCC模块,与所述光探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探测模块检测的当前传输波长,生成调整所述传输波长的预定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探测模块可为各种能够检测RRU中当前传输波长的器件,例如,光探测器(Optical Detector,PD),PD可以检测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功率,若某一个光信号的功率低于期望传输波长的预定功率值,可认为传输波长进行了偏移,或者低于特定功率值,可认为当前传输波长并非预定波长。
所述光探测模块可以作为所述AMCC装置的组成部分,可以位于所述AMCC装置位于同一个壳体内。光探测模块也可以是与AMCC模块分离设置的,在使用时光探测模块可通过导线与AMCC模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光探测模块包括:
独立光探测模块,用于检测DU或RRU的一个端口的传输波长,通常位于DU的一个端口与AWG之间,例如,位于所述DU与RRU的配对的一组端口形成的分支传输路径上,用于探测所述分支传输路径上的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的独立光探测模块为连接到DU与RRU的一对端口的分支传输路径上,即一个独立的光探测模块,用于一对传输端口的传输波长的探测。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光探测模块可包括:
共用光探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DU或RRU的至少两个端口的传输波长。
共用光探测模块,可以用于DU和RRU的主传输路径上,可以用于DU和RRU多对传输端口的传输波长的探测。主传输路径通常为两个AWG之间的传输路径,主传输路径传输的并非单一波长的光信号,通常是多种波长的光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DU和RRU均通过AWG将多个端口耦合成一个总端口,主传输路径为DU和RRU的总端口之间传输路径。分支传输路径可为总端口与DU的单一端口或RRU的单一端口之间的传输路径。总之,通过AWG可以将DU内的多个分支传输路径汇总形成所述主传输路径;和/或,通过AWG可以将RRU内的多个分支传输路径汇总形成所述主传输路径。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波长调控方法,包括:
步骤S110:独立于DU和RRU的AMCC装置,根据期望传输波长生成预定信息;
步骤S120: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所述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调整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AMCC装置,该AMCC装置可以用于自身不能配置有AMCC功能或未设置有对应的AMCC硬件的DU和/或RRU的传输波长的切换和/或校正,具有实现简便、实现成本低及与现有技术兼容性强,可以灵活配置所述DU和RRU之间的传输波长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指示传输波长的AMCC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信息直接为AMCC信号,是由所述AMCC装置内的AMCC模块自动形成的AMCC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MCC信号可以直接在DU和RRU之间传输的光信号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U和RRU之前可以设置专门的传输所述AMCC信号的专用带宽,也可以复用DU和RRU之前的传输预定数据的带宽。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DU和/或RRU发送的已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对所述已调制信号进行顶调制并生成所述AMCC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占用额外带宽进行AMCC信号的传输,在DU和/或RRU发送的已调制信号的基础上通过顶调制等方式进行再次调整,可以产生一个复合光信号,同时携带有DU和RRU之前传输的预定数据,还携带有调整传输波长的预定信息。
可选地,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AMCC消息,其中,所述AMCC消息,用于供所述DU和/或所述RRU形成并发送与所述AMCC消息对应的AMCC信号,其中,所述AMCC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MCC装置是仅向DU和/或RRU发送AMCC消息,由DU和/或RRU基于AMCC消息形成对应的AMCC信号,再直接在DU和RRU之间发送传输波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探测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当前传输波长;
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所述AMCC装置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波长及所述期望传输波长生成所述预定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PD等光探测模块探测DU和RRU之间的当前传输波长,例如,当前传输波长并非是期望传输波长,则可以通过AMCC信号或AMCC消息的发送,促使DU和RRU之间调整传输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AMCC装置,放在DU侧,通过在信号中加入AMCC消息,或者额外加入信号控制光模块的AMCC功能,来管理DU和RRU的发射波长。该AMCC装置可用于不具有控制光模块AMCC功能的DU,并且DU端也可以使用可调光模块,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在以下示例中,从DU到RRU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从RRU到DU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
示例1:
DU端光模块采用固定波长,AMCC装置通过再次调制每路DU发射信号,在信号带宽外加入AMCC通道管理消息,管理RRU发射波长。
如图8,虚线框中为本示例提出的AMCC装置,包含AMCC模块和AWG。DU的一个通道的信号经过AMCC模块后,被再次调制,加入AMCC消息,这个消息不在通信带宽以内,因此不占用通信带宽。
AMCC模块可以使用可调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VOA)来实现,在已调制的光信号上加上幅度不大于10%的顶调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连接至AWG的某一个端口的RRU接收这个信号,解调出AMCC消息,将自身发射波长调整至AMCC消息指定波长,向DU发射信号,实现DU和RRU之间的通信。
同时AMCC模块可以实时监测每个通道上行由RRU发射的光信号通过AWG后的光功率,如果RRU发射光波长发生偏移,则信号光经过AWG后光功率会减弱,此时AMCC模块再次在下行信号光中加入AMCC消息,控制RRU上行发射光波长回到正确波长。
示例2:
DU端采用固定波长,AMCC装置使用额外的光信号控制DU的光模块向RRU发送AMCC通道管理消息,管理RRU发射波长。
虚线框中为本示例的AMCC装置,包含AMCC模块和AWG,如图9,AMCC模块中可以发射上行所有n路信号光波长,也可发射可通过AWG各个端口的非上行光波段的n个波长。
该包括AMCC模块可以用阵列激光器实现,也可以使用可调激光器实现,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
AMCC装置需要配置某一路通道时,比如第i路,则AMCC模块向DU发射第i路上行光信号,这个光信号首先耦合入主干光纤,然后从AWG第i个端口出来,由DU的第i路对应的光模块接收。该光信号通知DU的第i路光模块开启AMCC功能,并向下发送AMCC消息,这可以通过写入修改控制光模块寄存器值实现,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
RRU接收到来自DU的AMCC消息后,将自身发射波长调到相应通道,从而与DU建立通信链路。这种方法利用DU内光模块自身的AMCC功能,AMCC模块本身不产生AMCC消息,只是通知DU端光模块发送AMCC消息。
在AMCC装置中AWG与DU连接的每个端口分出一部分光监控上行光功率,可以达到监控RRU发射波长的目的。如果某个RRU发射波长有偏移,则相应的光探测器(PhotoDetector,PD)接收光功率会变小,PD将这个消息传给AMCC模块,AMCC模块控制相应通道的DU光模块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使该路PD值达到最大,RRU发射正确波长光信号。
图9使用一个AMCC模块将控制光模块的信息加入主干光纤然后经过AWG到达DU上的光模块。也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结构,在AWG后每一路光纤上加入一个AMCC模块,如此,AMCC模块不需要是多波长发射的,只需要发射对应通道的波长即可,如果DU光模块接收是广谱的,每个AMCC发射的波长可以是一致的。
如图10及图12所示,在AMCC装置中AWG与DU连接的每个端口分出一部分光监控上行光功率,可以达到监控RRU发射波长的目的。如果某个RRU发射波长有偏移,则相应的光探测器(PD)接收光功率会变小,PD将这个消息传给AMCC模块,AMCC模块控制相应通道的DU光模块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使该路PD值达到最大,RRU发射正确波长光信号。在图12中PD包括PD1至PDn,具体实现时PD的个数可根据PD的类型及独立AMCC模块的个数来确定。图12中所示的PD为独立光探测模块的一种;图12所示的AMCC模块可为独立AMCC模块的一种。
示例3:
在本示例中,DU端采用固定波长,AMCC装置使用额外的光信号给RRU提供AMCC通道信息。
在图13中虚线框内为本示例提出的AMCC装置,包含AMCC模块和AWG,AMCC模块可以发射下行所有n路信号光波长,也可发射可通过AWG各个端口的非下行波段的波长。该AMCC模块可以用阵列激光器实现,也可以使用可调激光器实现。
需要管理某一路通道,比如第i路时,AMCC模块向下发送第i路AMCC消息,AMCC信号首先耦合进入主干光纤,再经过AWG,由AWG的第i个端口进入RRU的光模块,RRU接收此信号后将光模块调整到第i路对应的发射波长。
如同图10及图14中AMCC装置中AWG与DU连接的每个端口分出一部分光监控上行光功率,可以达到监控RRU发射波长的目的。如果某个RRU发射波长有偏移,则相应的光探测器(PD)接收光功率会变小,PD将这个消息传给AMCC模块,AMCC模块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使该路PD值达到最大,RRU发射正确波长光信号。
图13使用一个AMCC模块将AMCC消息加入主干光纤然后经过AWG到达RRU上的光模块。也可以采用图15所示的结构,在DU与AWG之间每一路光纤上加入一个AMCC模块,如此,AMCC模块不需要是多波长发射的,只需要发射对应通道的波长即可。
如同图14及图16所示,在AMCC装置中AWG与DU连接的每个端口分出一部分光监控上行光功率,可以达到监控RRU发射波长的目的。如果某个RRU发射波长有偏移,则相应的光探测器(PD)接收光功率会变小,PD将这个消息传给AMCC模块,AMCC模块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使该路PD值达到最大,RRU发射正确波长光信号。
示例4:
DU端也采用可调光模块,AMCC装置先配DU发射波长,再通过再调制DU下行信号加入AMCC消息配RRU发射波长。
如图17所示,DU的AMCC模块可以发射所有通过AWG端口波长的光,可以是上行信号光波段,也可以不是上行信号光波段。AMCC模块可以是激光器阵列,也可以是可调激光器。DU的AMCC模块首先配DU各个光模块的发射波长,配置完毕后,DU发射下行光,AMCC模块再次调制各个下行光,加入AMCC消息,配置RRU的发射波长。
DU AMCC模块除了可以给DU光模块发送光信号配置波长,还可以在主干光纤分出一部分下行光监测DU的各个通道是否发生波长漂移。DU AMCC模块内部可以集成一个AWG,将下行光分开由n个PD分别监测。若某一路光功率变小,则说明相应通道发生波长漂移,DUAMCC模块向DU发送AMCC消息,调节那一路波长值回到正确位置。
下行信号光波长监测还可以通过RRU光模块来实现,RRU光模块监测接收光功率,如果接收光功率变小,则该路下行光发生波长漂移。RRU光模块向上发送AMCC消息,调节DU端光模块波长回到正确位置。
图18中AMCC装置中AWG与DU连接的每个端口分出一部分光监控上行光功率,可以达到监控RRU发射波长的目的。如果某个RRU发射波长有偏移,则相应的光探测器(PD)接收光功率会变小,PD将这个消息传给AMCC模块,AMCC模块将调节信息加入下行信号中,调节RRU发射波长,使该路PD值达到最大,RRU发射正确波长光信号。
示例5:
DU端也采用可调光模块,AMCC装置通过光信号分别配置DU和RRU发射波长。
如图19所示,DU中各个光模块均为可调发射模块,虚线框中为AMCC装置,包含AWG,DU AMCC模块,RRU AMCC模块。DU AMCC模块可以向上发送AMCC信号,配置DU的各个光模块的发射波长。RRU AMCC模块可以向下发送AMCC信号,配置RRU光模块的发射波长。两种AMCC模块都可以通过激光器阵列或可调激光器实现向上或向下的n路波长信号发射。
配置DU某一路信号波长时,比如第i路,则DU AMCC模块向DU发射第i路上行AMCC信号,这个光信号首先耦合入主干光纤,然后从AWG第i个端口出来,由DU的第i路对应的光模块接收。该光模块将发射波长调到AMCC指定的波长。
同理,配置某个RRU发射波长时,比如第j路时,RRU AMCC模块向下发送第j路AMCC消息,AMCC信号首先耦合进入主干光纤,再经过AWG,由AWG的第j个端口进入RRU光模块,RRU此信号后将光模块调整到第j路对应的发射波长。
DU AMCC模块除了可以给DU光模块发送光信号配置波长,还可以在主干光纤分出一部分下行光检测DU的各个通道是否发生波长漂移。DU AMCC模块内部可以集成一个AWG,将下行光分开由n个PD分别监测。若某一路光功率变小,则说明相应通道发生波长漂移,DUAMCC模块向DU发送AMCC消息,调节那一路波长值回到正确位置。同理,RRU AMCC模块也具有相同的波长监测功能。图19使用两个AMCC信号模块将AMCC的信息加入主干光纤然后经过AWG到达DU和RRU上的光模块。也可以采用图20所示的结构,在DU和AWG之间每一路光纤上加入两个AMCC模块,如此,AMCC模块不需要是多波长发射的,只需要发射对应通道的波长即可。
图21所示结构可用于图20所示系统检测上下行波长是否漂移。对于上行,DU和AWG之间每个通道的光纤分出一部分光来由各个PD检测光功率,如果某一路光功率变小,则表明这一通道发生波长漂移,RRU AMCC模块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使PD接收光功率最大。对于下行,AWG之后有一个DU AMCC PD,可以检测下行各个通道的光功率,如果某一个通道光功率变小,则相应通道的DU AMCC模块调节DU对应通道光模块波长到正确位置。
DU和RRU都具有AMCC功能的条件下,当通信链路建立好以后,可以通过DU和RRU光模块自身来检测上下行波长。对于下行,当RRU检测到接收光功率变小以后,向上发送AMCC消息,调节DU发射波长;对于上行,DU检测到接收光功率变小以后,向下发送AMCC消息,调节RRU发射波长。
示例6:
DU端也采用可调光模块,AMCC装置通过光信号先配置DU发射波长,然后通知DU再配置RRU发射波长
本示例与示例2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示例2DU端模块发射波长是事先固定好的,而本示例需要先将DU端波长配置好。示例2中AMCC模块的作用是激活DU光模块的AMCC功能,使光模块发送AMCC消息。而本示例不同之处在于AMCC模块除了具有示例2的功能,还具有首先发送AMCC消息配置DU端发射波长的功能。
示例7:
DU端也采用可调光模块,AMCC装置通过光信号先配置RRU发射波长,然后通过RRU再配置DU发射波长
本示例与示例3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示例中RRU光模块也具有发射AMCC消息的功能。本示例中AMCC模块除了具有示例3中发送AMCC消息配置RRU发射波长的功能,还具有激活RRU光模块AMCC的功能,同时可以发送AMCC消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端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MCC装置,其特征在于,独立于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包括:
AMCC模块,所述AMCC模块通过AMCC装置的端口连接到DU或RRU,包括AMCC信号模块或AMCC消息模块,用于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预定信息来调整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调整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所述预定信息由期望传输波长确定;
其中,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预定信息,包括:
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所述AMCC信号模块产生的AMCC信号,所述AMCC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或者,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所述AMCC消息模块产生的AMCC消息,所述AMCC消息,用于供所述DU和/或所述RRU形成并发送与所述AMCC消息对应的AMCC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阵列波导光栅,与所述AMCC模块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耦合到一路发射信号,和/或,将一路接收信号解耦成多路接收信号传输给所述DU或RR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MCC信号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顶调制所述DU和/或RRU发送的已调制信号,形成所述AMCC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MCC模块包括:
DU AMCC模块,用于调整所述DU的发射波长;
和/或,
RRU AMCC模块,用于调整所述RRU的发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MCC模块,包括:
共用AMCC模块,通过第一阵列波导光栅与所述DU或RRU连接,用于形成AMCC信号或AMCC消息;所述AMCC信号,为基于所述AMCC消息形成的且用于控制传输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MCC模块,包括
独立AMCC模块,位于所述DU和第一阵列波导光栅之间或位于所述RRU和所述第一阵列波导光栅之间,用于形成AMCC信号或AMCC消息;所述AMCC信号,为基于所述AMCC消息形成的且用于控制所述传输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MCC装置还包括:
光探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RU的传输波长;
所述AMCC模块,与所述光探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探测模块检测的当前传输波长,生成调整所述传输波长的预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探测模块包括:
独立光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所述DU和/或RRU一个端口的传输波长;
或,
共用光探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DU或RRU的至少两个端口的传输波长。
9.一种传输波长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独立于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的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MCC装置,根据期望传输波长生成预定信息,
通过所述AMCC装置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所述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调整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其中,向所述DU和/或RRU发送所述预定信息,包括:
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AMCC信号,所述AMCC信号用于控制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传输波长;
或者,向所述DU和/或所述RRU发送AMCC消息,所述AMCC消息用于供所述DU和/或所述RRU形成并发送与所述AMCC消息对应的AMCC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DU和/或RRU发送的已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预定信息,对所述已调制信号进行顶调制并生成所述AMCC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探测所述DU和所述RRU之间的当前传输波长;
所述独立于分布式单元DU和射频拉远单元RRU的辅助通道管理控制AMCC装置,根据期望传输波长生成预定信息,包括:
所述AMCC装置根据所述当前传输波长及所述期望传输波长生成所述预定信息。
CN201810350975.5A 2018-04-18 2018-04-18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Active CN110391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975.5A CN110391848B (zh) 2018-04-18 2018-04-18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PCT/CN2019/081473 WO2019201100A1 (zh) 2018-04-18 2019-04-04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EP19788851.4A EP3783815B1 (en) 2018-04-18 2019-04-04 Amcc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wavelength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0975.5A CN110391848B (zh) 2018-04-18 2018-04-18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848A CN110391848A (zh) 2019-10-29
CN110391848B true CN110391848B (zh) 2024-03-22

Family

ID=6823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0975.5A Active CN110391848B (zh) 2018-04-18 2018-04-18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83815B1 (zh)
CN (1) CN110391848B (zh)
WO (1) WO20192011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4841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有源模块、移动通信前传系统和移动通信前传管控方法
CN110798280B (zh) * 2019-11-08 2022-02-18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长锁定方法、装置、光模块及波分复用光网络
CN113872690B (zh) * 2021-09-29 2022-10-2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wdm系统中无tec dml光模块波长自动监控调整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343A (zh) * 2009-11-16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1832B2 (en) * 2001-02-28 2004-05-04 Lambda Opticalsystems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module insertion/removal in a modular optical network,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1594241B1 (en) * 2003-02-13 2018-11-14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US9882336B2 (en) * 2015-09-29 2018-01-30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Optical module
CN107147513B (zh) * 2016-03-01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长无源光网络的管理方法及光模块
US10624107B2 (en) * 2016-03-10 2020-04-1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trolled dynamic small cell management
CN107359939A (zh) * 2016-05-09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调顶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343A (zh) * 2009-11-16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长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uxilia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hannel Superimposition for Mobile Fronthaul in DWDM-PON System;Nakagawa et al;《Conference on Metro and Data Center Optical Networks and Short-Reach Links》;20180131;第1056006-1至1056006-5页和图1-9 *
Kazuaki Honda et al.Wavelength Adjustment of Upstream Signal using AMCC with Power Monitoring for WDM-PON in 5G Mobile Era.《2018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18, *
Nakagawa 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uxilia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hannel Superimposition for Mobile Fronthaul in DWDM-PON System.《Conference on Metro and Data Center Optical Networks and Short-Reach Links》.2018, *
Wavelength Adjustment of Upstream Signal using AMCC with Power Monitoring for WDM-PON in 5G Mobile Era;Kazuaki Honda et al;《2018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180315;第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3815B1 (en) 2024-04-03
CN110391848A (zh) 2019-10-29
EP3783815A1 (en) 2021-02-24
EP3783815A4 (en) 2022-01-19
WO2019201100A1 (zh)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3339B2 (en) Sleep control method and dynamic wavelength allo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322689C (zh) 光导纤维固定接入网和光导纤维无线电接入网的集成
CN203251299U (zh) 基于光纤的分布式通信系统
CN110391848B (zh) Amcc装置及传输波长调控方法
US10567082B2 (en) Optical terminal device, optical terminat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1139942A1 (en) Providing digital data services in optical fiber -based distributed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76386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ly transmitting signals between node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56292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JP5137906B2 (ja) 光アクセス網、光加入者装置および光アクセス網の通信設定方法
CN102104812A (zh) 一种波长自动选择的方法和光模块
JP2014110574A (ja) 光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11316589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etting wavelength thereof
JP2017103504A (ja)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12019262B (zh) 通信站点、光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KR20220065471A (ko) 광통신 모듈의 광파워 조절 방법
EP3812888B1 (en)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f optical transceiver
US20240022346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wavelength thereof
US2023020852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KR20160107866A (ko) 동적 파당 할당 기능을 갖는 중앙 기지국 장치
CN112054868B (zh) 一种光模块、管控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JP469627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H05235867A (ja) 加入者端末と通信網の分局との光接続システム
JP6958172B2 (ja) 局側装置、光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及び、帯域割当方法
US10763959B2 (en) Auxiliary device for setting wavelength and method for setting optical wavelength of optical network unit
JP2016010036A (ja) 局側光終端装置、光中継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光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