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1225B - 打印设备、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1225B CN110381225B CN201910295843.1A CN201910295843A CN110381225B CN 110381225 B CN110381225 B CN 110381225B CN 201910295843 A CN201910295843 A CN 201910295843A CN 110381225 B CN110381225 B CN 1103812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request
- attribute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67—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 H04N1/32272—Encryption or cipher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8—Printing driverless or using generic driv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9—Print job monitoring, e.g. job stat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3—Printer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compu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67—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processing of the image
- H04N1/32283—Has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打印设备、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要从打印设备发送至打印客户端的与认证打印功能有关的能力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经由网络从通信设备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设备。另外,近年来,已知在没有被设计为使用个别打印设备的打印机驱动器(或打印应用)的干预的情况下生成打印数据。例如,已知以下技术。首先,通过作为通信设备的操作系统(OS)的功能而提供的通用打印客户端或者诸如云上的打印服务器等的设备所提供的通用打印客户端来生成打印数据。然后将生成的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设备。这种通用打印客户端具有用于基于网络协议(因特网打印协议(IPP))来进行打印的机制,以使打印设备能够执行打印。打印设备和通信设备基于该协议来进行通信以执行打印。
日本特开2010-171473讨论了基于诸如IPP等的网络协议的打印数据向通过搜索而在网络上找到的图像处理设备的发送。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接收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以及发送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并且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至少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接收控制,以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以及进行发送控制,以响应于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并且进行发送控制,以响应于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至少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操作的程序,所述操作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接收控制,以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以及进行发送控制,以响应于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并且进行发送控制,以响应于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至少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描述,各个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打印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打印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4的(A)和(B)是各自示出能力响应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MFP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MFP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MFP所进行的控制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使用符合因特网打印协议(IPP)的通用打印客户端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打印客户端基于预先从打印设备接收到的能力信息来提供符合打印设备的能力的功能。例如,在使用IPP的打印系统中,定义了进行安全打印的功能(也称为“认证打印功能”)。在使用认证打印功能的情况下,打印客户端将包括诸如用户所设置的个人识别号(PIN)码等的密码的打印作业发送至打印设备。在接收到包括密码的打印数据时,打印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进行打印直到密码被输入打印设备的操作单元中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IPP的认证打印功能的打印设备发送表示支持认证打印功能、并且表示支持认证打印中的密码的散列的算法的信息作为能力信息。
此外,在使用认证打印功能的情况下,一般地,打印客户端基于打印设备所支持的散列算法来对诸如PIN码等的密码进行散列,并发送散列密码。然而,根据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或版本,存在不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的情况。在这种打印客户端中要进行认证打印的情况下,存在未被散列的明文密码可能在通信路径上流动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安全问题。
各个实施例解决了上述问题至少之一。一些实施例涉及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要从打印设备发送至打印客户端的与认证打印功能有关的能力信息。一些实施例还根据通信路径的加密状况以及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来适当地改变要从打印设备发送至该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与认证打印功能有关的能力信息。
一些实施例还通过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来提高安全级别。此外,一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根据通信路径的加密状况和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来适当地改变要从打印设备发送至该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与认证打印功能有关的能力信息的机制。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典型实施例。以下典型实施例不旨在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制所有实施例,并且并非典型实施例中所要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每个实施例中的解决方案都是必需的。
首先,将参考图1来说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系统包括通信设备102a和102b(以下有时统称为通信设备102)、多功能外围设备(MFP)101和接入点(AP)103。在网络100上,MFP 101和AP 103被连接成能够彼此通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打印设备的示例而将说明MFP 101。此外,作为通信设备的示例而将说明通信设备102a和102b中的各通信设备。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通信设备102a和102b中的各通信设备是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终端等的移动终端的情况。通信设备102可以是诸如个人计算机(PC)等的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102a和102b可以各自经由AP 103与网络100上的MFP 101进行通信。在通信设备102是PC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02可以具有用于通过经由局域网(LAN)线缆连接至网络100来与MFP 101进行通信的连接配置。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打印系统的示例说明了上述结构,但是打印系统不限于该结构。仅需要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和打印设备经由网络而连接成能够彼此通信。经由AP103的通信例如是符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系列的无线通信。此外,通信设备102和MFP 101可以经由诸如Wi-Fi直连(Wi-Fi )或Wi-Fi感知(Wi-Fi )等的自组织网络以直接无线通信的方式彼此通信。
首先,将说明MFP 101。MFP 101具有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的读取功能以及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MFP 101可以基于经由网络而接收到的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处理。MFP 101还具有个人识别号(PIN)打印功能。PIN打印功能将在主机侧(通信设备侧)设置了诸如PIN码等的密码的打印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并且等待打印直到经由MFP 101的操作单元输入了诸如PIN码等的密码为止。
图2是示出MFP 10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MFP 101具有读取薄片上的图像的读取功能以及在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MFP 101还具有其它功能,包括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通信设备的文件发送功能。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打印设备的示例说明了MFP 101,但是打印设备不限于该示例。例如,打印设备可以是诸如不具有读取功能的单功能外围设备(SFP)等的打印设备。
控制单元1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1,并且控制整个MFP 101的操作。CPU 111通过读出只读存储器(ROM)112或存储器114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来进行诸如打印控制和读取控制等的各种控制。ROM 112存储CPU 111可以执行的控制程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3是CPU 111的主存储器,并且用作用于执行各种控制程序的工作区或临时存储区。存储器114存储打印数据、图像数据、各种程序以及各种设置信息。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假设存储器114是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等的辅助存储装置,但是可以使用诸如固态驱动器(SSD)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来代替HDD。以这种方式,使用包括CPU 111、ROM 112和RAM 113的多个硬件来配置计算机。
在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MFP 101中,一个CPU 111使用一个存储器(RAM 113)来执行后述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操作,但是可以采用其它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多个CPU、RAM、ROM和存储器的协作来执行后述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操作。此外,可以使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的硬件电路来执行一些操作。
操作单元接口(I/F)115连接操作单元116和控制单元110。操作单元116包括具有触摸面板功能和各种硬件键的液晶显示器,并且操作单元116用作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和用于接收用户的指示的接收单元。
读取单元I/F 117连接读取单元118和控制单元110。读取单元118通过读取原稿来生成读取图像。生成的读取图像存储到存储器114或RAM 113中。读取单元118所生成的读取图像可被发送至通信设备并且用于薄片上的图像打印。
图像处理单元124包括光栅图像处理器(RIP),该光栅图像处理器通过使经由网络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光栅化来生成打印图像。打印单元I/F 119连接打印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10。通过利用图像处理单元124分析打印数据而生成的打印图像经由打印单元I/F 119从控制单元110传送至打印单元120。打印单元120从控制单元110接收控制命令和打印图像数据,并且在从进给盒(未示出)进给的薄片上打印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单元120的打印方法可以是电子照相方法,或者可以是喷墨方法。包括热转印方法的其它打印方法也是适用的。薄片处理单元I/F 121连接控制单元110和薄片处理单元122。薄片处理单元122从CPU 111接收控制命令,并基于该控制命令来对打印单元120所打印的薄片进行后处理。例如,薄片处理单元122执行后处理,诸如使多个薄片对齐、在薄片上穿孔、以及装订多个薄片等。
此外,控制单元110经由通信单元I/F 123而连接至网络100。通信单元I/F 123将图像数据和信息发送至网络100上的通信设备,并且通信单元I/F 123从网络100上的通信设备接收打印数据和信息。
参考回图1,将说明通信设备102a和102b。通信设备102a和102b各自包括符合IPP的打印客户端。打印客户端具有搜索打印设备和接收针对打印数据的打印设置的功能。此外,打印客户端具有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期望打印设备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使用符合IPP的通用打印客户端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打印客户端基于从打印设备预先接收到的能力信息来提供符合诸如MFP 101等的打印设备的能力的功能。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MFP 101具有PIN打印功能,作为用于进行安全打印的功能(也称为“认证打印功能”或“安全打印功能”)。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使用诸如PIN打印功能等的认证打印功能的情况下,打印客户端向打印设备发送包括用户所设置的诸如PIN码等的密码的打印作业。在接收到包括密码的打印数据时,MFP 101进行用于不进行打印直到密码被输入打印设备的操作单元中为止的控制。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支持诸如PIN打印功能等的认证打印功能的打印设备发送表示支持认证打印功能、并且表示支持认证打印中的密码的散列的算法的信息作为能力信息。
此外,在使用PIN打印功能的情况下,一般地,打印客户端基于打印设备所支持的散列算法来对诸如PIN码等的密码进行散列,并发送散列密码。然而,根据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或版本,存在不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的情况。在这种打印客户端中尝试认证打印的情况下,存在未被散列的明文密码可能在通信路径上流动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安全问题。
鉴于这种问题,本典型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要从打印设备发送至打印客户端的与认证打印功能有关的能力信息的机制。以下将具体说明该机制。
以下将说明本典型实施例中的IPP的通信序列。图3是示出通信设备102和MFP 101之间的通信的示例的序列图。这里,将说明通信设备102a中所安装的用以使用未加密通信路径来进行符合IPP的打印的打印客户端。与此相对,将说明通信设备102b中所安装的用以使用加密通信路径来进行符合IPP的打印的打印客户端。加密通信路径表示,通信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之间所建立的用以进行符合IPP的数据通信的通信路径由诸如传输层安全(TLS)或安全套接字层(SSL)等的协议进行加密。以下将使用由SSL或TLS加密通信路径来进行符合IPP的打印称为“IPPS”。
在S301中,通信设备102a的用户经由通信设备102a的操作单元来进行用于启动打印客户端的用户操作。在S302中,在接收到用于启动打印客户端的用户操作时,通信设备102a广播搜索请求以搜索附近的诸如图像形成设备等的打印机。例如,可以使用多播域名服务(mDNS)来进行搜索请求。
在S303中,在接收到搜索请求时,MFP 101发送对搜索的响应。在S304中,在从诸如MFP 101等的打印机接收到响应时,通信设备102a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IPP)来发送用于获取包括打印机的能力的打印机属性信息的请求。通信设备102a能够以如下这样的方式配置:在找到多个打印机的情况下,通信设备102a显示用于确认打印机的选择画面(未示出),并将请求发送至经由该选择画面而选择的打印机。
此时,假设通信设备102a使用IPP预定义的Get-Printer-Attributes命令来将获取请求发送至MFP 101。
在S305中,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作为获取打印机属性信息的请求的Get-Printer-Attributes命令时,MFP 101发送MFP 101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将参考图4的(A)和(B)来说明MFP 101所要发送的属性信息。图4的(A)示出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情况下作为响应而要发送的属性信息的示例。图4的(A)示出作为对304的响应而要发送的打印机属性信息。该打印机属性信息包括表示所支持文件类型的信息、表示不支持PIN打印功能的信息、表示其它打印能力的信息、以及表示后处理能力的信息。以这种方式,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不支持PIN打印功能的能力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响应。图4的(A)和(B)各自所示出的属性信息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示出的示例,并且属性名称和属性值不限于该示例。
参考回图3,在S306中,在接收到属性信息时,通信设备102a更新打印机的属性信息。该处理使通信设备102a的打印客户端处于可以显示打印机的能力中所包括的打印设置画面的状态。
在S307中,通信设备102a随后基于S306中更新后的属性信息来显示打印设置画面。更具体地,通信设备102a的打印客户端基于更新后的属性信息来显示灰化或隐藏与PIN打印功能有关的设置的打印设置画面。因此,在未加密通信路径中进行基于IPP的打印的情况下,可以禁止设置PIN打印功能。
接着,将使用与通信设备102b的通信作为示例来说明要在加密通信路径中进行基于IPP的打印的情况。在S311~S313中,通信设备102b和MFP 101执行与S300~S303中相同的用于搜索MFP 101的处理。随后,在S314中,在从诸如MFP 101等的打印机接收到响应时,通信设备102b经由加密通信路径(IPPS)来发送用于获取包括打印机的能力的打印机属性信息的请求。
在S315中,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作为获取打印机属性信息的请求的Get-Printer-Attributes命令时,MFP 101发送MFP 101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图4的(B)示出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情况下作为响应而要发送的属性信息的示例。图4的(B)示出作为对S314的响应而要发送的打印机属性信息。该打印机属性信息包括表示所支持的文件类型的信息、表示支持PIN打印功能的信息、以及表示所支持的散列方法的信息。该打印机属性信息还包括表示其它打印能力的信息和表示后处理能力的信息。以这种方式,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情况下,发送包括表示支持PIN打印功能的能力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响应。
在S316和S317中,通信设备102b进行与S306和S307中相同的用于更新属性信息的处理以及用于显示打印设置画面的处理。通信设备102b的打印客户端基于更新后的属性信息来显示可以进行与PIN打印功能有关的设置的打印设置画面。用户可以经由打印设置画面(未示出)来使PIN打印功能有效。通信设备102b的打印客户端在经由操作单元设置PIN码之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开始打印的操作而生成打印数据。此时,打印客户端使用MFP 101所支持的散列方法来生成PIN码的散列数据,并将生成的散列数据与打印数据一起发送。
<MFP 101的控制>
将说明MFP 101中的控制。图5和6是示出MFP 101的控制的流程图。CPU 111通过将ROM 112或存储器114中所存储的用于实现各控制模块的程序读出到RAM 113中、并且执行读出程序,来实现图5和6各自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操作(块)。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与用于实现各I/F和各功能的硬件协作来实现包括打印处理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的处理。
图5中的流程图示出与MFP 101中的属性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有关的处理。在S501中,CPU 111判断是否从诸如通信设备102a或102b等的外部终端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如果从外部终端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5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502。如果没有从外部终端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501中为“否”),则CPU 111等待该请求。
在S502中,CPU 111判断在S501中是否经由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如果经由通过诸如TLS/SSL等的协议加密的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5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503。如果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5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S504。
在S503中,CPU 111生成包括表示支持PIN打印功能的信息的属性信息。此时生成的属性信息例如是参考图4的(B)所说明的属性信息。另一方面,在S504中,CPU 111生成包括表示不支持PIN打印功能的信息的属性信息。此时生成的属性信息例如是参考图4的(A)所说明的属性信息。
在S505中,CPU 111发送S503或S504中所生成的属性信息,作为对从外部终端接收到的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响应。在发送完成时,一系列的处理操作结束。
接着,将参考图6中的流程图来说明MFP 101中的打印数据的接收和打印处理。
在S601中,CPU 111判断是否经由网络100接收到打印数据。如果接收到打印数据(S6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602。如果没有接收到打印数据(S6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S606。
在S602中,CPU 111判断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属性中是否包括表示PIN打印的执行的设置。如果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属性中包括表示PIN打印的执行的设置(S6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603。如果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属性中不包括表示PIN打印的执行的设置(S6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S609。
在S603中,CPU 111判断是否维持了与PIN打印有关的安全性。在通过MFP 101所支持的方法对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进行散列的情况下,或者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为维持了与PIN打印有关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打印数据、并且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是明文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为没有维持与PIN打印有关的安全性。如果CPU 111判断为维持了与PIN打印有关的安全性(S6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604。如果CPU 111判断为没有维持与PIN打印有关的安全性(S6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S605。
在S604中,CPU 111将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存储到用于PIN打印的存储区域中。在存储完成时,处理返回至S601。另一方面,在S605中,CPU 111丢弃(例如,删除)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并且处理返回至S601。在未对整个数据进行加密并且以明文形式发送PIN码以供PIN打印的情况下,该处理可以实现基于PIN打印进行打印的控制。
接着,将说明PIN打印的执行。在S606中,CPU 111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执行PIN打印的用户指示。例如,在CPU 111检测到用于从操作单元116上所显示的菜单画面(未示出)选择显示项以进行PIN打印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为接收到用于执行PIN打印的用户指示(S606中为“是”),并且处理进入S607。另一方面,在CPU 111没有检测到用于选择显示项以进行PIN打印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为没有接收到用于执行PIN打印的用户指示(S606中为“否”),并且处理进入S610。
在S607中,CPU 111接收PIN码的输入。更具体地,CPU 111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选择画面,使得用户可以从存储器114的用于PIN打印的存储区域中所存储的打印数据中选择要打印的数据。此外,在接收到用于选择打印数据的用户操作时,CPU 111显示用于输入PIN码的输入画面。当在经由输入画面输入PIN码之后按下“确认”键时,处理进入S608。
在S608中,CPU 111判断作为打印数据的“作业密码”属性而附加的PIN码与S607中所输入的PIN码是否彼此一致。在未对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进行散列的情况下(即,在PIN码是明文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和输入的PIN码是否彼此一致。另一方面,在对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进行散列的情况下,CPU 111判断附加的PIN码的散列值与通过使用诸如SHA-2等的散列算法对在S607中输入的PIN码进行散列所确定的散列值是否彼此一致。基于附加到打印数据的“job-password-encryption”的打印属性来确定散列算法的类型。如果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或PIN码的散列值)与S607中所输入的PIN码(或PIN码的散列值)彼此一致(S6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609。另一方面,如果附加到打印数据的PIN码(或PIN码的散列值)与S607中所输入的PIN码(或PIN码的散列值)彼此不一致(S608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S607,然后,CPU 111等待重新输入PIN码。
在S609中,CPU 111与图像处理单元124和打印单元120相协作地执行打印处理。CPU 111与图像处理单元124相协作地基于打印数据来生成打印图像。将生成的打印图像传送至打印单元120,并且该打印单元120在薄片上执行打印,使得打印产品输出至薄片输出托盘(未示出)。
另一方面,在S610中,CPU 111确定是否接收到电源断开的指示。如果接收到电源断开的指示(S610中为“是”),则一系列处理操作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接收到电源断开的指示(S610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S601,并且CPU 111等待接收打印数据或接收用户操作。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认证打印功能的示例说明了PIN打印功能,但是认证打印功能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可以使用密码代替PIN码。可以例如使用打印机工作组(PrinterWorking Group,PWG)所定义的“job-password-repertoire-supported”的操作来设置用于定义使用密码还是PIN码进行认证的规则。在MFP 101使用PIN码进行认证的情况下,MFP101可以指定“iana_us-ascii_digits”,其表示密码仅由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字符的数字(0x30~0x39)形成。在MFP 101使用密码进行认证的情况下,MFP 101可以指定“iana_us-ascii_complex”。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可以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要通知给客户端的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因此,可以禁止未加密通信路径上的明文密码流,从而可以提高安全级别。
另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以及在未对附加到该打印数据的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进行散列的情况下,该打印数据被丢弃。因此,可以避免基于具有密码被泄露给第三方的可能性的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因此,可以提高安全级别。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用于根据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是否被加密来改变要通知给客户端的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的机制。
除第一典型实施例之外,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MFP 101根据通信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来改变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第二典型实施例关注于不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以及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的存在。在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中,即使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也对用于认证打印的密码进行散列并发送散列密码。换句话说,支持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不会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以明文形式发送密码。鉴于这一点,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除了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控制之外,还进行MFP 101的控制,使得要通知给打印客户端的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基于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或版本而变化。
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各设备的硬件结构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硬件结构相同。将不详细说明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图7是代替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图5的流程图而执行的、示出与MFP 101中的属性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除图5的流程图中的操作之外,还提供了用于判断打印客户端的类型的S710。
在S701中,CPU 111以与S501相同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如果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7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710。如果没有接收到属性信息获取请求(S701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S701。
在S710中,CPU 111判断已发送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打印客户端是否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如果CPU 111判断为已发送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打印客户端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S71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S703。另一方面,如果CPU 111判断为已发送属性信息获取请求的打印客户端不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S71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S702。
此时,IPP中的属性信息获取请求(Get-Printer-Attributes命令)是按照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方法发送的。CPU 111分析用于获取打印机的属性信息的HTTP请求中所包括的HTTP头信息,并且CPU 111获取已经发送HTTP请求的打印客户端的用户代理(User-Agent)信息。基于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或版本而不同的信息被描述为HTTP请求中所包括的用户代理信息。随后,CPU 111基于所获取的用户代理信息来判断已发送请求的打印客户端是否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假设特定类型的打印客户端是满足预先确认为支持认证打印密码的散列的条件的客户端。更具体地,MFP 101的存储器114存储如下的用户代理信息的列表,其中该用户代理信息各自与预先确认为支持认证打印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相对应。如果该列表中包括所获取的用户代理信息,则CPU 111判断为打印客户端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另一方面,如果该列表中不包括所获取的用户代理信息,则CPU 111判断为打印客户端并非特定类型的客户端。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说明了使用白名单的情况,但是本典型实施例不限于该示例。打印客户端是否是特定类型的客户端也可以基于列出如下的用户代理信息的黑名单来判断,其中该用户代理信息各自与预先确认为不支持密码的散列的打印客户端相对应。
S702~S705中所进行的处理分别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说明的S502~S505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会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的第二典型实施例,除了进行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控制之外,还可以根据通信另一端的打印客户端的类型来改变认证打印功能的可用性。因此,如果打印客户端支持要用于认证打印功能的密码的散列,则甚至可以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来使用认证打印功能。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权利要求书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被给予最广泛的理解,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接收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其中打印设置画面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所述通信设备上显示的;以及
发送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基于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并且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基于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还包括判断部件,所述判断部件被配置为判断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是否是经由加密通信路径发送的,并且所述发送控制部件依据所述判断部件的判断结果,对是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还是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经由加密通信路径的来自所述通信设备的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以及表示要用于对密码进行散列的散列算法的信息的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在发送了所述请求的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印客户端是满足特定条件的打印客户端的情况下,即使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也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以及表示要用于对密码进行散列的散列算法的信息的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部件,所述第二判断部件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打印客户端接收到的请求中所包括的用户代理信息,来判断所述通信设备的打印客户端是否是满足特定条件的打印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接收打印数据;以及
控制部件,其被配置为进行控制,以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接收到设置有认证打印的打印数据、并且没有对所述打印数据中所包括的该认证打印的密码进行散列的情况下,禁止执行基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的打印。
7.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接收控制,以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所述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其中打印设置画面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所述通信设备上显示的;以及
进行发送控制,以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8.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操作的程序,所述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接收控制,以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打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请求,其中打印设置画面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所述通信设备上显示的;以及
进行发送控制,以在经由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支持使用密码的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在经由未加密通信路径从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请求的情况下,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至少包括表示不支持所述认证打印的信息的所述属性信息作为对该请求的响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50474.8A CN114885072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打印设备、包括打印设备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77926A JP7059087B2 (ja) | 2018-04-13 | 2018-04-13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8-077926 | 2018-04-1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50474.8A Division CN114885072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打印设备、包括打印设备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1225A CN110381225A (zh) | 2019-10-25 |
CN110381225B true CN110381225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6816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95843.1A Active CN110381225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打印设备、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202210550474.8A Active CN114885072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打印设备、包括打印设备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50474.8A Active CN114885072B (zh) | 2018-04-13 | 2019-04-12 | 打印设备、包括打印设备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02016B2 (zh) |
JP (1) | JP7059087B2 (zh) |
KR (1) | KR102446095B1 (zh) |
CN (2) | CN1103812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634996B2 (ja) | 2021-01-05 | 2025-0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306A (zh) * | 2002-11-06 | 2005-10-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及打印指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6520A (ja) * | 1994-06-30 | 1996-01-19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印刷制御方法 |
US6948070B1 (en) * | 1995-02-13 | 2005-09-20 | Intertrus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transaction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rights protection |
US6829707B1 (en) * | 2000-02-11 | 2004-12-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oading encrypted font scripts to a print server |
JP3840976B2 (ja) * | 2001-12-27 | 2006-11-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印刷管理端末及び端末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
JP2003264661A (ja) | 2002-03-08 | 2003-09-19 | Ricoh Co Ltd | データ通信装置 |
JP4955908B2 (ja) | 2003-10-07 | 2012-06-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532937B2 (ja) * | 2004-03-03 | 2010-08-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リント機能指定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4579597B2 (ja) | 2004-06-30 | 2010-1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6212904A (ja) | 2005-02-03 | 2006-08-17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 |
JP2007034979A (ja) | 2005-07-29 | 2007-02-08 | Oki Data Corp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54499A (ja) * | 2006-05-29 | 2006-09-21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
JP4810318B2 (ja) * | 2006-06-06 | 2011-1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ポートモニタ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
JP4829697B2 (ja) * | 2006-06-20 | 2011-1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009075772A (ja) | 2007-09-19 | 2009-04-09 | Fuji Xerox Co Ltd | 印刷指示装置、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090312094A1 (en) * | 2008-05-30 | 2009-12-17 | Igt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d transaction logging |
KR101324181B1 (ko) | 2008-09-03 | 2013-1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보안인쇄방법 |
JP5113095B2 (ja) | 2009-01-20 | 2013-0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ネットワーク設定通知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JP2011087172A (ja) * | 2009-10-16 | 2011-04-28 | Q Communications Kk | プリンタ、コピー機および複合機のネットワーク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応用 |
JP5640658B2 (ja) * | 2010-11-01 | 2014-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
JP2013008155A (ja) * | 2011-06-23 | 2013-01-10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 |
US9450922B2 (en) * | 2011-08-19 | 2016-09-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eripheral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JP2013054441A (ja) * | 2011-09-01 | 2013-03-21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064209B2 (en) * | 2011-10-01 | 2015-06-23 | Intel Corporation | Printing through physical proximity between printer and print client device |
EP2850801A1 (en) * | 2012-02-21 | 2015-03-25 | ZIH Corp.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mplementing cloud connected printers and an adaptive printer- based application framework |
JP6084066B2 (ja) | 2013-02-25 | 2017-02-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14182599A (ja) | 2013-03-19 | 2014-09-29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9451128B2 (en) * | 2013-04-12 | 2016-09-20 | Canon Information And Imaging Solutions, Inc. | Mobile data processing having secured association with multifunction device |
KR20150114764A (ko) * | 2014-04-02 | 2015-10-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하여 클로닝을 수행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방법 |
JP6491550B2 (ja) * | 2015-06-17 | 2019-03-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5335109B (zh) * | 2015-12-02 | 2018-05-29 | 天津光电安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密码钥匙的文件打印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JP6759655B2 (ja) * | 2016-03-28 | 2020-09-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20180285579A1 (en) * | 2017-03-30 | 2018-10-04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forcing security settings for printing confidential documents |
CN107562392A (zh) * | 2017-08-31 | 2018-01-09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全打印方法及系统 |
-
2018
- 2018-04-13 JP JP2018077926A patent/JP70590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25 US US16/284,853 patent/US10602016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4-05 KR KR1020190039911A patent/KR102446095B1/ko active Active
- 2019-04-12 CN CN201910295843.1A patent/CN110381225B/zh active Active
- 2019-04-12 CN CN202210550474.8A patent/CN1148850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306A (zh) * | 2002-11-06 | 2005-10-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及打印指示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85072A (zh) | 2022-08-09 |
US10602016B2 (en) | 2020-03-24 |
US20190320083A1 (en) | 2019-10-17 |
CN114885072B (zh) | 2024-10-25 |
KR102446095B1 (ko) | 2022-09-22 |
CN110381225A (zh) | 2019-10-25 |
JP7059087B2 (ja) | 2022-04-25 |
KR20190120070A (ko) | 2019-10-23 |
JP2019181865A (ja) | 2019-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12777B2 (en) | Pull prin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9924355B2 (en) |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US1098374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system | |
JP2007323658A (ja) | セキュリティ面で安全な通信を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から行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20160080374A1 (en) | Output system, output method, output data storage apparatus, and output data relay apparatus | |
US20150007279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381783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US20170339312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169752B2 (en) |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llowing serverless pull printing | |
CN110381225B (zh) | 打印设备、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JP7293452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4016674A (ja) | 出力システム、出力制御装置及び出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6035881B2 (ja) | 画像情報の配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9832345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apparatuses | |
JP2008181518A (ja) | 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の設定をクローニング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732677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136031B2 (en) | Function execution system, and function execu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the same | |
US20230007145A1 (en) |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2015176506A (ja) | 権限委譲システム、権限委譲方法及び権限委譲プログラム | |
JP201304153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700073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JP7218525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07262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23082317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7085574A (ja) | 画像情報の配信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