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9841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9841B
CN110379841B CN201910677106.8A CN201910677106A CN110379841B CN 110379841 B CN110379841 B CN 110379841B CN 201910677106 A CN201910677106 A CN 201910677106A CN 110379841 B CN110379841 B CN 110379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insulating layer
metal line
bump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7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9841A (zh
Inventor
刘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71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9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9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9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驱动器以及连接显示区和驱动器的扇出区,扇出区包括基底、多条第一金属线、绝缘层、多条第二金属线以及层间介质层,其中:多条第一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基底的上方,绝缘层覆盖多条第一金属线;多条第二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绝缘层的上方,每一条第二金属线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金属线之间,层间介质层覆盖多条第二金属线,相邻的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中,第二金属线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正上方的绝缘层上,第二金属线的其它部分和第一金属线之间在扇出区变窄时形成狭缝,而搭接位置形成凸起,使得狭缝不能连通显示区和驱动器,以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导致显示区和驱动器之间短路。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有机发光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机发光显示技术领域,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具有低功耗、高亮度、自发光、高色饱和度、广视角、薄厚度、能实现柔性化等优异性能,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终端设备、穿戴设备等显示装置中。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大众对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已经不满足于现有显示装置的观赏效果,对视觉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示屏的边框变窄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现在作为高端手机的显示屏,窄边框成为未来必然的客户需求。而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减小显示屏的边框的各种新技术不断被推出,比如GIP(gate driverin panel,简称:门面板)结构、减小封装阴影、弱化切割热影响等技术。
现有的显示面板中扇出区走线采用第一金属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交错设置,由于边框变窄,数据线所需要的信号线走线越来越密集,第一金属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层间空间变窄,容易在第一金属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交错的地方形成一个狭缝,在扇出区走线上后续设置的其它金属层容易在此狭缝中残留,导致短路问题,影响电连接的可靠性,导致产品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扇出区上方存在其他金属残余导致走线短路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区和驱动器的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基底、多条第一金属线、绝缘层、多条第二金属线以及层间介质层,其中:
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上方,所述绝缘层覆盖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
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每一条所述第二金属线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所述层间介质层覆盖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中,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一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线正上方的绝缘层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线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突出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且沿多个所述第一金属线排布的方向向着所述第二金属线延伸,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线宽大于或等于2μm,所述第一本体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出部为两个第一凸块,其中:
两个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或,
所述第一凸出部为两个第一凸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二金属线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面、且沿多个所述第二金属线排布的方向向着所述第一金属线延伸,所述第二凸出部和相邻的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的线宽大于2μm,所述第二本体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出部为两个第二凸块,其中:
两个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或,
所述第二凸出部为两个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线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二金属线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且沿多个所述第一金属线排布的方向向着所述第二金属线延伸,所述第四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三凸块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凸块和所述第三凸块所朝向的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有交叠,所述第四凸块和所述第四凸块所朝向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有交叠。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三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所述第四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异层且交替设置,由于第二金属线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正上方的绝缘层上,第二金属线的其它部分和第一金属线之间形成层间间隙,以使得对应的层间介质层形成凹陷,该凹陷在扇出区变窄时形成狭缝,而搭接位置使得该位置正对的层间介质层形成凸起,该凸起使得狭缝不能连通显示区和驱动器,在扇出区上方其它金属层制备时,狭缝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导致显示区和驱动器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他金属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他金属层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他金属层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附图标记:
01-扇出区;011-基底;012-第一金属线;013-绝缘层;014-第二金属线;
015-层间介质层;016-其它金属层残余;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附图标记:
100-显示区;200-驱动器;300-扇出区;310-基底;320-第一金属线;330-绝缘层;340-第二金属线;350-层间介质层;360-狭缝;400-其他金属层残余;321-第一本体;322-第一凸出部;323-第一凸块;324-第三凸块;341-第二本体;342-第二凸出部;343-第二凸块;344-第四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扇出区01包括设置在基底011上的第一金属线012、绝缘层013、第二金属线014以及层间介质层015,由于第一金属线012和第二金属线014之间具有层间间隙,使得位于第一金属线012和第二金属线014之间的层间介质层015向下凹陷,形成狭缝,当有其它金属层残余时,其它金属层残余016遗留在层间介质层015的凹陷内,也就是位于第一金属线012和第二金属线014之间的狭缝内,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目前,为了解决扇出区走线短路的问题,现有的显示面板中通过在扇出区的上方设置一层平坦层,填平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的狭缝,以使得整个扇出区表面平坦,从而避免其它金属层残余导致短路,但是这种解决方式需要增加一道掩模工序,使得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为了解决扇出区走线短路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的设置方式,以将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的狭缝断开,使得其他金属层残余不连续,进而防止短路情况的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驱动器200以及扇出区300三部分。其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扇出区300连接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在具体设置时,扇出区300包括基底310、多条第一金属线320、绝缘层330、多条第二金属线340以及层间介质层350,其中:多条第一金属线320间隔且平行设置在基底310的上方,绝缘层330覆盖多条第一金属线320;多条第二金属线340间隔且平行设置在绝缘层330的上方,每一条第二金属线340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层间介质层350覆盖多条第二金属线340,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中,第二金属线340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正上方的绝缘层330上。
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第一金属线320导通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进行一信号传输,通过第二金属线340导通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进行另一信号传输,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异层且交替设置,由于第二金属线340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正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第二金属线340的其它部分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形成层间间隙,以使得对应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凹陷,该凹陷在扇出区300变窄时形成狭缝,而搭接位置使得该位置正对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该凸起使得狭缝不能连通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在扇出区300上方其它金属层制备时,狭缝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进而使狭缝内金属层残余断开,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实现第二金属线340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正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金属线320包括第一本体32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凸出部322,第一凸出部322突出于第一本体321的侧面、且沿多个第一金属线320排布的方向向着第二金属线340延伸,第一凸出部322和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在具体设置时,第一凸出部32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上述显示面板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凸出部322和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每一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具有第一凸出部322,使得位于第一凸出部322上方的第二金属线340相对于其余部分第二金属线340被抬起,使得第二金属线340搭接在第一凸出部322所对应的绝缘层330的上方,该搭接位置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第二金属线340的其它部分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形成层间间隙,以使得对应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凹陷,该凹陷在扇出区300变窄时形成狭缝360,而搭接位置使得该位置正对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该凸起使得狭缝360不能连通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在扇出区300上方其它金属层制备时,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他金属层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狭缝36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第一本体322为两个第一凸块323,两个第一凸块323设置于第一本体321的两侧,且沿第一本体321的延伸方向两个第一凸块323一前一后错位设置。
上述显示面板中,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具有第一凸块323,第一凸块323将位于其上方的绝缘层330以及第二金属线340抬起,使得第二金属线340有一部分搭接在第一凸块323所对应的绝缘层330的上方,搭接位置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沿第一本体321的延伸方向,两个第一凸块323一前一后错位设置,以使得位于同一第一本体321两侧的第一凸块323所形成的两个凸起交错排布,使得两个凸起之间的层间介质层350不会形成凹槽,避免在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形成连续的狭缝360,进而避免形成连续的其它金属层残余。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3,第一本体321的线宽大于或等于2μm,第一本体321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第一本体322为两个第一凸块323,两个第一凸块323对称设置于第一本体321的两侧。
上述显示面板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具有第一凸块323,第一凸块323将位于其上方的绝缘层330以及第二金属线340抬起,使得第二金属线340有一部分搭接在第一凸块323所对应的绝缘层330的上方,搭接位置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两个第一凸块323对称设置于第一本体321的两侧,以便于第一金属线320的制备,两个第一凸块323对称设置于第一本体321的两侧,使得位于同一第一本体321两侧的第一凸块323所形成的两个凸起对称排布,使得两个凸起之间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凹槽,该凹槽的宽度对应于第一本体321的线宽,但是由于第一本体321的线宽大于或等于2μm,使得该凹槽不能形成深度远大于宽度的狭缝360(狭缝360的宽度小于1μm),位于该凹槽内的其它金属层能够被刻蚀,以避免其它金属层残余连续,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
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设定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二金属线340的外边缘相接触,以保证第一凸块323将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60刚好被填平,在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6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时,该其它金属层残余不连续,进而不会发生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在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二金属线340的外边缘相接触时,第一凸块323刚好能够填平狭缝360,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小,设定每一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大,而最大值位于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内,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根据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具体设计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和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之间相交叠的面积,以保证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很小,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更具体地,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
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设定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二金属线340的外边缘相接触,以保证第一凸块323将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30刚好被填平,在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3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时,该其它金属层残余不连续,进而不会发生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通过设定每一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以保证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内,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延伸至第二金属线340内的面积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情况确定,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可以延伸至第二金属线340的线宽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以及完全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第二金属线340时,相邻的第二凸块322相互错开。在具体设置时,通过设定每一第一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的线宽的一半,以保证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很小,该电容对第一金属线320以及第二金属线340的信号传输影响较小,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实现第二金属线340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正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金属线340包括第二本体341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凸出部342,第二凸出部342突出于第二本体341的侧面、且沿多个第二金属线340排布的方向向着第一金属线320延伸,第二凸出部342和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第二凸出部34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上述显示面板中,第二凸出部342和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相邻的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具有第二凸出部342,该第二凸出部342下方具有绝缘层330、第一金属线320,相对于第二本体341该第二凸出部342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第二凸出部342处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它金属层时的结构示意图。狭缝36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具体地,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凸出部342为两个第二凸块343,两个第二凸块343设置于第二本体341的两侧,且沿第二本体341的延伸方向,两个第二凸块343一前一后错位设置。
上述显示面板中,第二凸块343处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沿第二本体341的延伸方向,两个第二凸块343一前一后错位设置,以使得位于同一第二本体341两侧的第二凸块343所形成的两个凸起交错排布,使得两个凸起之间的层间介质层350不会形成凹槽,避免在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形成连续的狭缝330,进而避免形成连续的其它金属层残余。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7,第二本体341的线宽大于2μm,第二本体341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第二凸出部342为两个第二凸块343,两个第二凸块343对称设置于第二本体341的两侧。
上述显示面板中,上述显示面板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二凸块343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两个第二凸块343对称设置于第二本体341的两侧,以便于第二金属线340的制备,两个第二凸块343对称设置于第二本体341的两侧,使得位于同一第二本体341两侧的第二凸块343所形成的两个凸起对称排布,使得两个凸起之间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凹槽,该凹槽的宽度对应于第二本体341的线宽,但是由于第二本体341的线宽大于或等于2μm,使得该凹槽不能形成深度远大于深度的狭缝330(狭缝330的宽度小于1μm),位于该凹槽内的其它金属层能够被刻蚀,以避免其它金属层残余连续。
更具体地,继续参考图7、图8以及图9,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
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设定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一金属线320的外边缘相接触,以保证第二凸块343将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的狭缝330刚好被填平,在相邻的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的狭缝33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时,该其它金属层残余不连续,进而不会发生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在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一金属线320的外边缘相接触时,第二凸块343刚好能够填平狭缝360,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小,设定每一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大,而最大值位于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内,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根据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具体设计第二凸块32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和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之间相交叠的面积,以保证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的电容很小,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延伸至第一金属线320内的面积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情况确定,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可以延伸至第一金属线320的线宽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以及完全覆盖第一金属线320,在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金属线320时,相邻的第二凸块343相互错开。在具体设置时,通过设定每一第二凸块343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一金属线320的线宽的一半,以保证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内,该电容对第一金属线320以及第二金属线340的信号传输影响较小,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实现第二金属线340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正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的结构形式具有多种,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金属线320包括第一本体321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凸块324,第二金属线340包括第二本体341以及至少一个第四凸块344,第三凸块324突出于第一本体321的侧面、且沿多个第一金属线320排布的方向向着第二金属线340延伸,第四凸块344突出于第二本体341的侧面、且与第三凸块324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第三凸块324和第三凸块324所朝向的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有交叠,第四凸块344和第四凸块344所朝向的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有交叠。第三凸块324和第四凸块34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上述显示面板中,相邻的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具有第三凸块324,第三凸块324将位于其上方的绝缘层330以及第二金属线340抬起,第三凸块324使得第二金属线340有一部分搭接在第三凸块324所对应的绝缘层330的上方,搭接位置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相邻的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具有第四凸块344,该第四凸块344下方具有绝缘层330、第一金属线320,相对于第二本体341该第四凸块344搭接在第一金属线320上方的绝缘层330上,第四凸块344处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扇形区上方具有其它金属层时的结构示意图。狭缝36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400,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12,沿第一本体321的延伸方向,第三凸块324和第四凸块344一前一后错位设置。
上述显示面板中,第三凸块324对应的搭接位置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第四凸块344处的层间介质层350形成凸起,而沿第一本体321的延伸方向,第三凸块324和第四凸块344一前一后错位设置,以使得位于同一第二本体341两侧的第三凸块324和第四凸块344所形成的两个凸起交错排布,使得两个凸起之间的层间介质层350不会形成凹槽,避免在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形成连续的狭缝330,进而避免形成连续的其它金属层残余。
更具体地,继续参考图11以及图12,第三凸块32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第四凸块34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
上述显示面板中,通过设定第三凸块32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二金属线340的外边缘相接触,第四凸块34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一金属线320的外边缘相接触,以保证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30刚好被填平,在相邻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狭缝330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400时,该其它金属层残余不连续,进而不会发生其他金属层残余400导致显示区100和驱动器200之间短路的情况;在第三凸块32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二金属线340的外边缘相接触时,第三凸块324刚好能够填平狭缝360,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小,在第四凸块34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与第一金属线320的外边缘相接触时,第四凸块344刚好能够填平狭缝360,此时的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最小,设定每一第三凸块32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二金属线34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每一第四凸块344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至多覆盖第一金属线320在绝缘层330上的投影的一半,以保证第二金属线340和第一金属线320之间的电容很小,并在第一金属线320和第二金属线340之间的电容可允许范围内,不会造成信号干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器件以及包括OLED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书、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该显示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一中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功能及实现可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由于显示面板中,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异层且交替设置,由于第二金属线的一部分搭接在第一金属线正上方的绝缘层上,第二金属线的其它部分和第一金属线之间形成层间间隙,以使得对应的层间介质层形成凹陷,该凹陷在扇出区变窄时形成狭缝,而搭接位置使得该位置正对的层间介质层形成凸起,该凸起使得狭缝不能连通显示区和驱动器,在扇出区上方其它金属层制备时,狭缝内存在其他金属层残余,而凸起无其他金属层残余,进而防止其他金属层残余导致显示区和驱动器之间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显示面板的电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量产良率。因此,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产品量产良率较高。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驱动器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区和驱动器的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基底、多条第一金属线、绝缘层、多条第二金属线以及层间介质层,其中:
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基底的上方,所述绝缘层覆盖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
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上方,每一条所述第二金属线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所述层间介质层覆盖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中,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一部分搭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线正上方的绝缘层上;
所述第一金属线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突出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侧面、且沿多个所述第一金属线排布的方向向着所述第二金属线延伸,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线宽大于或等于2μm,所述第一本体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为两个第一凸块,其中:
两个所述第一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或,
所述第一凸出部为两个第一凸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线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面、且沿多个所述第二金属线排布的方向向着所述第一金属线延伸,所述第二凸出部和相邻的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分别有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线宽大于2μm,所述第二本体的线宽小于或等于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为两个第二凸块,其中:
两个所述第二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二本体的延伸方向,两个所述第二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或,
所述第二凸出部为两个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为一个第三凸块,所述第二金属线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第四凸块,所述第四凸块突出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三凸块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凸块和所述第三凸块所朝向的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有交叠,所述第四凸块和所述第四凸块所朝向的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有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凸块和第四凸块一前一后错位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所述第四凸块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外边缘相接触、且至多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投影的一半。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677106.8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79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106.8A CN110379841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106.8A CN110379841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841A CN110379841A (zh) 2019-10-25
CN110379841B true CN110379841B (zh) 2021-08-13

Family

ID=68255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7106.8A Active CN110379841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98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7129A (zh) * 2020-04-09 2020-07-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扇出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11580313B (zh) * 2020-06-16 2022-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5830995A (zh) * 2022-12-29 2023-03-2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4921B (zh) * 2017-09-01 2019-09-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84994B (zh) * 2017-11-29 2021-04-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49169B (zh) * 2018-12-06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33993B (zh) * 2019-01-18 2023-08-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68054B (zh) * 2019-02-25 2020-11-1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841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98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6266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0104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515336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wire break of array substrate
US1008872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107949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83130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917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30421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21516767A (ja) アレイ基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WO2021023175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1127811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layered transmission pads in non-display are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47018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制作方法
CN10491506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2629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44197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87499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62593B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1428430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31790A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及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1061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5180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5408268U (zh) 柔性电路板
CN10864903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0242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