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2617A -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2617A
CN110372617A CN201910733044.8A CN201910733044A CN110372617A CN 110372617 A CN110372617 A CN 110372617A CN 201910733044 A CN201910733044 A CN 201910733044A CN 110372617 A CN110372617 A CN 110372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form
prothioconazoles
disease
rot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30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2617B (zh
Inventor
赵永长
孙自培
刘明杰
汪春华
乔振
郑亚彬
潘俊辛
李丹
李辛夷
谢亚琼
田庆海
王卫华
陈伯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LONG CHEMICALS CO Ltd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LONG CHEMICALS CO Ltd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LONG CHEMICALS CO Ltd, Beijing Nutri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LONG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30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261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4442 priority patent/WO202102260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2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2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2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2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A01N43/653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24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9/08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 C07D249/101,2,4-Triazoles; Hydrogenated 1,2,4-triazole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49/12Oxygen or sulfur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13Crystalline forms, e.g. polymorph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杀菌剂领域。丙硫菌唑的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6个。以上丙硫菌唑的晶型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且生物活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杀菌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是一种杀菌剂,其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
通常化合物分子的不同的晶型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研究丙硫菌唑的新的晶型将会是有益尝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以替代已有晶型的丙硫菌唑。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丙硫菌唑的晶型。
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六个。
可选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10.1±0.2、12.1±0.2、12.6±0.2、22.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
可选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10.1±0.2、12.1±0.2、12.6±0.2、22.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并且进一步包括由17.6±0.2、8.7±0.2、24.4±0.2、18.2±0.2、20.4±0.2、5.7±0.2、28.9±0.2和11.4±0.2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衍射峰。
可选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7个。
可选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8个。
可选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9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晶型具有如图1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晶型的熔点为131.0至134.5℃。
可选地,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如图2A所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晶型具有下述晶胞参数的单晶:
轴长轴长轴长
轴角α=90°,轴角β=99.817(3)°,轴角γ=90°。
可选地,单晶的体积为密度为1.466g/cm3、单胞分子数Z=8。
可选地,单晶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药用组合物。
药用组合物包括辅料和丙硫菌唑的晶型。
可选地,药用组合物的剂型包括溶液、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种衣剂、缓释剂或气雾剂。
可选地,药用组合物的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药用组合物包括杀虫剂、杀病原生物剂、植物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辅料包括赋形剂、载体、稀释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着色剂、粘合剂以及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丙硫菌唑的晶型的制备方法。丙硫菌唑的晶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使溶解有丙硫菌唑的溶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发生结晶。
其中,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甲苯,氯苯,二甲苯,石油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醚,丁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丙酮,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使溶解有丙硫菌唑的溶液中的溶剂挥发是在负压或常压条件下进行的。
可选地,压强为0至-0.101MPa。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丙硫菌唑在防治动植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具有相比于无定型的丙硫菌唑通常更优的稳定性,从而能够用于长期地保存,且其还具有理想的生物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XRD图谱;
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
图2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和丙硫菌唑晶型I混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图;
图2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单晶图;
图3A为无定型的丙硫菌唑晶型的XRD图谱;
图3B为丙硫菌唑晶型I的XRD图谱;
图3C为丙硫菌唑晶型II的XRD图谱;
图3D为丙硫菌唑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的XRD图谱;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在室温下保存9个月后进行测试获得的XRD衍射图谱;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保存17天后进行测试获得的XRD衍射图谱对照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在60℃温度条件下保存17天后进行测试获得的DSC衍射图谱;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晶型X)的在40℃、70%RH温度条件下保存17天后进行测试获得的DSC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以下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丙硫菌唑
丙硫菌唑的化学式为C14H15Cl2N3OS,英文名为prothioconazole,CAS号为178928-70-6。丙硫菌唑是一种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从而抑制甾醇的合成,进而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丙硫菌唑是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发现、开发并生产的三唑硫酮类杀菌剂。1995年,拜尔公司首先公开报道了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并公开了用甲苯结晶得到丙硫菌唑的晶体(晶型I),其熔点为138-139℃。2003年拜尔公司公开了丙硫菌唑的晶型II。其颗粒密度为1.47Mg/m3(1.47克/立方厘米)。晶型II的单晶熔点为138.3℃,单晶的晶胞参数为α=90°;β=92.651(6)°;γ=90°。其中,晶型I在室温下是亚稳态的,晶型II在室温下是热力学稳定的。
马克特辛姆公司在2009年公开了丙硫菌唑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合物——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该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的熔点为104℃至109℃。该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具有7.5、10.15、15.45、15.95、16.75、18.15、19.40、21.30、22.75、24.25、24.85、31.35、34.6的2θ值。该XRD图谱是在室温(20至25℃)条件下使用Cu-Kα辐射记录的,且波长为
已知的无定型丙硫菌唑、晶型I、晶型II、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的X射线衍射图谱罗列于图3A、图3B、图3C、图3D中。
其中,晶型I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化合物,然后通过萃取、浓缩、冷却重结晶获得。
其中,晶型II通过将晶型I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加热搅拌溶解为溶液,然后冷却至室温而沉淀出结晶产物。
其中,第三种二甲基亚砜合物晶型通过将丙硫菌唑(晶型I或晶型II)在二甲基亚砜中热溶,冷却至出现浑浊物出现后,滴加环己烷、随后滴加冷水,再继续冷却、真空过滤获得。
而公知地,众多化合物通常存在不同的晶型,且其制备方法和制剂工艺通常也存在不同。此外,不同晶型在外观、硬度、稳定性、溶解性、吸湿性、熔点、颗粒密度和流动性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并因此对制剂的质量和效力产生强大影响。然而,迄今为止,仍无法根据已有的信息预测确定的化合物的晶型数目及其对应的物化性质,例如难以事先预测热力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效力。
在生物活性方面,丙硫菌唑能够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1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从而抑制甾醇的合成,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其能够用于防治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豆类、甜菜和大田蔬菜等作物上的众多病害。如小麦和大麦上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例如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另外,丙硫菌唑对使用者、作物和环境是相对安全的。
第二、丙硫菌唑的新晶型(晶型X)。
有鉴于此,发明人在实践中制备并据此提出一种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命名为晶型X。该晶型X为非溶剂合物(非溶剂化物),也非水合物。
晶型X的XRD衍射图谱罗列于图1中。
本申请示例中的晶型X是在室温(20至25℃)条件下使用Cu-Kα辐射记录的,且波长为在XRD谱图中2θ出峰的峰位置包括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中的至少六八、至少七个、至少八个、至少九个或更多,乃至于全部。
例如,晶型X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10.1±0.2、12.1±0.2、12.6±0.2、22.9±0.2、以及32.0±0.2处的衍生峰。
或者,其衍射图谱中包括6.1±0.2、10.1±0.2、12.1±0.2、12.6±0.2、22.9±0.2、以及32.0±0.2处的衍生峰,并且还进一步包括由17.6±0.2、8.7±0.2、24.4±0.2、18.2±0.2、20.4±0.2、25.7±0.2、28.9±0.2和11.4±0.2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前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一个且为17.6±0.2,因此,其衍射图谱中包括6.1±0.2、10.1±0.2、12.1±0.2、12.6±0.2、22.9±0.2、32.0±0.2以及17.6±0.2处的衍生峰。前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二个且为17.6±0.2和8.7±0.2,因此,其衍射图谱中包括6.1±0.2、10.1±0.2、12.1±0.2、12.6±0.2、22.9±0.2、32.0±0.2、17.6±0.2以及8.7±0.2处的衍生峰。前述“组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是三个且为17.6±0.2、8.7±0.2以及24.4±0.2,因此,其衍射图谱中包括6.1±0.2、10.1±0.2、12.1±0.2、12.6±0.2、22.9±0.2、32.0±0.2、17.6±0.2、8.7±0.2以及24.4±0.2处的衍生峰。
在另一些示例中,晶型X的衍射图谱中包括6.1±0.2,8.7±0.2,10.1±0.2,8.7±0.2,10.1±0.2,12.6±0.2;或8.7±0.2,20.0±0.2,22.8±0.2,32.1±0.2、14.5±0.2、17.6±0.2处的衍射峰;或者,晶型X的2θ出峰的峰位置包括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或者,晶型X的2θ出峰的峰位置包括10.1±0.2,12.1±0.2,12.6±0.2,14.5±0.2;22.8±0.2,25.7±0.2,28.8±0.2,32.1±0.2。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衍射峰位不代表丙硫菌唑的晶型X所显示衍射峰的详尽情况。X射线粉末衍射图的2θ值是可以随着机器以及随着样品制备中的变化和批次间变化而轻微变化,所引用的值不视为绝对值。还应理解的是,峰的相对强度可能随取向效应而变,因此附图1所含的XRD衍射图谱中所示的峰强度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绝对比较。
在加热速度为5.00℃/min的条件下,差热扫描量热分析法(DifferentialScanning Calorimeter,DSC)的检测谱图罗列于图2A中。差示扫描量热曲线的积分量为-468.00mJ、归一化量为-79.86Jg-1。图2A中,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显示出127.2℃为起始温度、132.1℃的吸热峰。该丙硫菌唑的多晶混合物质(晶型I和晶型X)的DSC曲线如图2B所示。
丙硫菌唑的晶型X的单晶参数如下表1,单晶图如图2C所示。
表1晶型X的单晶参数
如图2C所示的丙硫菌唑的晶型X的单晶图的主要键角和键长如下列各表,其中,键长如表2所示、键角如表3所示。
表2晶型X的键长
表3晶型X的晶胞键角
第三、丙硫菌唑的晶型X的制备
示例中,给出了该晶型X的制备方法,即利用挥发结晶的方式进行制备。其中挥发结晶时,挥发的方式例如选择常压挥发,或减压挥发。作为常压挥发的一种示例,丙硫菌唑(无定型,或晶型I、晶型II、第三种溶剂合物晶型)被溶解于溶剂中,室温、常压下,通过搅拌使溶剂挥发。在挥发过程中,结晶物产生并析出。作为减压挥发的一种示例,丙硫菌唑被溶解溶剂中,保持某一指定温度范围下比如15-25℃下,在0至-0.101MPa之间(例如-0.05MPa)使溶剂缓慢脱出。当少量晶体析出时,压强继续减少至例如负0.03MPa,持续脱出溶剂直至固体大量出现。对于减压挥发的方案,其压强在0至负0.101MPa之间任选的压强。另外,无论是常压挥发和减压挥发的方案,在结晶过程中,整个溶液体系的温度在不同示例中被选择为恒温或者变温。一些示例中,变温依据溶液体系进行适当的变化(升高或者降低)。在部分的示例中,晶型X的产生主要依靠丙硫菌唑的溶液体系中的溶剂减少而析出晶体。
以上用于通过挥发结晶制作晶型X的溶液体系中,溶剂被选择为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其中的混合溶剂包括两种物质,或三种物质,或四种物质,或更多种物质。当所使用的溶剂为多种物质时,各物质之间的用量比例并无特别的限定,实际使用时根据丙硫菌唑的溶解程度做出选择。示例性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甲苯,氯苯,二甲苯,石油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醚,丁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优选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乙酸乙酯。
第四、丙硫菌唑的晶型X的应用
在对以上获得和确认的晶X进行应用研究时,发明人意外地发现晶型X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作为活性化合物,以晶型X形式存在的三唑类化合物本身及其制剂(药用组合物)均表现出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潜力。另外,晶型X与其它化合物混配、桶混等,能够增加活性和/或扩大防治谱、维护植物健康、调节生长、保护工业材料免于不需要的微生物感染和损坏等。
上述的“其他化合物”通常包括杀虫剂、杀病原生物剂、植物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杀虫剂如杀螨剂、杀软体动物剂等。杀病原生物剂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抗病毒剂、杀寄生性植物剂、杀线虫剂、杀原生生物剂等。在使用方法上,例如茎叶喷雾、土壤喷雾、土壤浇灌、种子处理(拌种、包衣)、种浸渍法、苗浸渍法、蘸根、涂抹、注射等传统施药;或者,如航空施药、精准施药等现代施药技术施药。对于应用丙硫菌唑的处置对象,既可以处理植物或菌物的个体、种群,也可以处理不同器官、组织、部位,或环境、工业材料。
制剂中的混配物
其中的杀虫剂包括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甲拌磷、马拉硫磷、毒死蜱、乐果、氧化乐果、特丁磷、二嗪磷、杀螟硫磷、杀扑磷、丙溴磷、喹硫磷、丁基嘧啶磷、噻唑磷、灭线磷、久效磷、三唑磷、硫线磷、乙硫磷、亚砜磷、亚胺硫磷、磷虫威、吡氟硫磷、辛硫磷、敌敌畏、敌百虫、哒嗪硫磷、倍硫磷、稻丰散、硝虫硫磷、水胺硫磷、氟虫腈、乙虫腈、硫丹、林丹(γ-六氯环己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七氟菊酯、氟氯氰菊酯、己体氯氰菊酯、醚菊酯、除虫菊素、滴滴涕、氯菊酯、氰戊菊酯、氟胺氰菊酯、甲氰菊酯、乙氰菊酯、溴氟醚菊酯、氟氰戊菊酯、四溴菊酯、γ-氯氟氰菊酯、丙氟菊酯、甲氧苄氟菊酯、四氟醚菊酯、甲萘威、灭多威、克百威、涕灭威、硫双威、丙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杀线威、甲硫威、仲丁威、唑蚜威、苯氧威、苯硫威、抗蚜威、恶虫威、棉铃威、伐虫脒、异丙威、呋线威、灭杀威、乙硫苯威、残杀威、混灭威、灭多威、杀螟丹、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杀虫胺、多噻烷、甲氧滴滴涕、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氯噻啉、尼古丁、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甲维盐、烯虫乙酯、烯虫炔酯、苯氧威、吡丙醚、甲基溴、氯化苦、硫酰氟、吐酒石、吡蚜酮、烟碱、四螨嗪、噻螨酮、依杀螨、苏云金芽孢杆菌、弥拜菌素、蔗糖八羧酯、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虱螨脲、氟虫脲、除虫脲、氟酰脲、氟苯脲、氟啶脲、杀铃脲、氟铃脲、灭幼脲、噻嗪酮、丁醚脲、灭蝇胺、甲氧虫酰肼、虫酰肼、抑食肼、杀虫隆、伏虫隆、啶虫隆、啶蜱脲、三氯杀螨醇、乐杀螨、哒螨灵、炔螨特、四螨嗪、三唑环锡、甲氰菊酯、溴螨酯、单甲脒、双甲脒、氟蚁腙、灭螨醌、嘧螨酯、螺螨酯、螺甲螨酯、三唑锡、苯丁锡、石硫合剂、松脂合剂、三磷锡、三环锡、唑螨酯、唑虫酰胺、浏阳霉素、螺虫乙酯、乙螨唑、丁氟螨酯、喹螨醚、联苯肼酯、三氯杀螨砜、灭螨猛、啶虫丙醚、4,6-二硝基邻甲酚(DNOC)、鱼藤酮、茚虫威、氰氟虫腙、螺虫乙酯、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印楝素、苦参碱、氯硝柳胺、氯硝柳乙醇胺盐、丁蜗锡、杀虫丁、四聚乙醛、灭梭威、杀螺胺等。
其中,杀病原生物剂包括:苯霜灵、精苯霜灵、呋霜灵、甲霜灵、精甲霜灵、恶霜灵、呋酰胺、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乙嘧酚、恶霉灵(商品名为土菌消,Tachigaren)、辛噻酮、喹菌酮、苯菌灵、多菌灵、麦穗宁、硫菌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苯酰菌胺、赛唑菌胺、戊菌隆、氟吡菌胺、氟嘧菌胺、唑虫酰胺、麦锈灵、氟酰胺、灭锈胺、isofetamid、氟吡菌酰胺、甲呋酰胺、萎锈灵、氧化萎锈灵、噻呋酰胺、苯并烯氟菌唑、联苯吡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吡菌胺、氟唑环菌胺、吡唑萘菌胺、戊苯吡菌胺、吡噻菌胺、啶酰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嘧菌酯、丁香菌酯、烯肟菌酯、氟菌螨酯、啶氧菌酯、唑菌酯、mandestrobin、吡唑醚菌酯、唑菌胺酯、醚菌酯、肟菌酯、氯啶菌酯、氰烯菌酯、醚菌胺、烯肟菌胺、苯氧菌胺、肟醚菌胺、恶唑菌酮、氟嘧菌酯、咪唑菌酮、pyribencarb、吡菌苯威、氰霜唑、吲唑磺菌胺、乐杀螨、硝苯菌酯、二硝巴豆酸酯、氟啶胺、嘧菌腙、三苯基乙酸锡、三苯锡氯、三苯基氢氧化锡、硅噻菌胺、辛唑嘧菌胺、敌磺钠、嘧菌环胺、嘧菌胺、嘧霉胺、灭瘟散、春雷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噻枯唑及铜锌盐、苯氧喹啉、丙氧喹啉、拌种咯、咯菌腈、乙菌利、异菌脲、腐霉利、乙烯菌核利、敌瘟磷、异稻瘟净、吡菌磷、稻瘟灵、联苯、地茂散、氯硝胺、五氯硝基苯、四氯硝基苯、甲基立枯磷、土菌灵、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霜霉威、硫菌威、解淀粉芽孢杆菌(QST713、FZB24、MB1600、D747)、白千层属灌木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嗪氨灵、啶斑肟、氟苯嘧啶醇、抑霉唑、噁咪唑、稻瘟酯、咪鲜胺、氟菌唑、氟环唑、联苯三唑醇、糠菌唑、环丙菌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氟环唑、乙环唑、腈苯唑、氟硅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醇、三唑酮、抑芽唑、二甲基吗啉、灭菌唑、十二吗啉、十二环吗啉、丁苯吗啉、十三吗啉、苯锈啶、粉病灵、螺环菌胺、胺苯吡菌酮、环酰菌胺、稗草丹、萘替芬、特比萘芬、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烯酰吗啉、氟吗啉、丁吡吗啉、苯噻菌胺、缬霉威、异丙菌胺、双炔酰菌胺、四氯苯酞、咯喹酮、三环唑、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稻瘟酰胺、活化酯、烯丙苯噻唑、噻酰菌胺、异噻菌胺、昆布多糖、虎杖提取物、霜脲氰、三乙膦酸铝、磷酸及盐类、teclofetalam、咪唑嗪、磺菌胺、哒嗪酮、磺菌威、环氟菌胺、噻唑菌胺、环氟菌胺、苯菌酮、十二烷基胍醋酸盐、矿物油、有机油、重碳酸钾、生物原材料、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氧氯酸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氨基酸络合铜、硫磺、福美铁、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联、丙森锌、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克菌丹、敌菌丹、灭菌丹、百菌清、苯氟磺胺、甲苯氟磺胺、双胍辛乙酸盐、双胍辛胺、敌菌灵、二氰蒽醌等。
其中,植物营养物质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尿素、氰氨化钙,脲甲醛、尿异丁醛、草酰胺、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硝酸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磷酸三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窑灰钾肥、钾钙肥、钾镁肥、钾石盐、光卤石、草木灰、有机钾肥、硫酸镁、氯化镁、磷酸镁铵、白云石、菱镁矿、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石膏、硫磺、液态二氧化硫、硫铵、多硫化铵、硫磺包膜尿素、有机硅、硼酸、硼砂、硼镁肥、硼泥、硫酸锌、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钼酸铵、钼酸钠、钼渣、硫酸锰、氯化锰、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态铁、尿素铁、有机肥、绿肥、微生物菌剂等植物营养物质。
其中,生物刺激素包括:腐植酸、复合有机物质、有益化学元素、无机盐、海藻提取物、甲壳素和壳聚糖衍生物(壳寡糖等)、抗蒸腾剂、游离氨基酸等。
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包括: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丁酸、2,4-滴、6-苄基氨基嘌呤、增产灵、增产素、萘乙酸甲酯、乙烯利、乙二膦酸、丁酰肼、增甘膦、抑芽丹、丁酰肼、矮壮素、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甲哌嗡、整形醇、杀木膦、吲熟酯、4-氯苯氧乙酸、萘氧乙酸、乙烯利、甲基肿酸盐、S-诱抗素、整形醇、抑芽丹、脱叶磷、脱叶亚磷、促叶黄、氯酸镁、氯酸钠、亚硫酸氢钠、2,3-环氧丙酸、几丁聚糖、芸苔素内酯、噻苯隆、缩节胺、氯吡脲、氟节胺、赤霉酸、抗倒酯、复硝酚钠、仲丁灵、丙酰芸苔素内酯、烯效唑、1-甲基环丙烯、胺鲜酯、单氰胺、氯化血红素、三十烷醇、2-(乙酰氧基)苯甲酸、硅丰环、氯化胆碱、氯苯胺灵、糠氨基嘌呤、调环酸钙、羟烯腺嘌呤、苄氨基嘌呤、对氯苯氧乙酸钠、14-羟基芸苔素甾醇、苯肽胺酸等。
制剂中的处置对象
其中的,“处理对象”例如是各种适用于被处理而预防、缓解或治愈病害的生命体。例如,处理对象为植物。其包括野生植物品种和栽培作物。栽培作物包括杂交、自交、诱变育种、原生质融合等常规育种手段、单/多倍体育种、无性繁殖、转基因、基因调控、基因编辑等方式获得的植物)。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谷类植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料种子作物、果实植物(苹果、梨、柑橘属水果及葡萄)、蔬菜、药用作物等。尤其是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料种子作物以及果实植物。丙硫菌唑晶型X与植物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混用后可以用于:水稻、小麦、大麦、黑麦、荞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甘薯、马铃薯、木薯、大豆、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棉花、烟草、甜菜、苹果、梨、葡萄、樱桃、杏、李、枣、柿、山楂、核桃、板栗、猕猴、草莓、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茄子、辣(甜)椒、冬瓜、节瓜、黄瓜、南瓜、甜瓜、葱类、大蒜、韭菜、胡萝卜、山药、芋、莲藕、芦笋、黄花菜、苋菜、蕹菜、落葵、绿豆、豇豆、蚕豆、豌豆、菜豆、芹菜、姜、亚麻、刀豆、芫荽等。
晶型X的丙硫菌唑中通过在植物中形成毒素而增加植物对昆虫的抵抗力,比如通过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遗传物质而在作物中形成的CryIA(a)、CryIA(b)、CryIA(c)、CryIIA、CryIIIA、CryIIIB2、Cry9c、Cry2Ab、Cry3Bb、CryIF及它们的组合(以下均成为“Bt植物”)。同样亦包括通过系统获得抗性(SAR)、系统素和抗性基因及相应表达的蛋白和毒性进而提高植物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耐受性。同样亦包括使植物对除草活性化合物(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草甘膦等)的耐受性增加。比如上述提及的“Bt植物”有玉米品种、棉花品种、马铃薯品种和大豆品种,商品名为YIELD(如玉米、棉花、大豆)、(如玉米)、(如玉米)、(棉花)、(棉花)、(马铃薯);耐除草剂植物的有玉米品种、棉花品种和大豆品种,商品名为(耐草甘膦作物,如玉米、棉花、大豆)、Liberty(耐phosphinotricin,如油料种子作物)、(耐磺酰脲类,如玉米)、的品种(如玉米)ProvisiaTM(如水稻)和洁田系列作物。当然亦适用于具有这种遗传特性或仍然会发展的遗传特性的栽培作物。
丙硫菌唑晶型X与杀虫剂混用后可以用于防治的动物为: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根蛆、麦根蝽、砂潜、蟋蟀、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害螨、麦叶峰、麦秆蝇、黑森瘿蚊、麦茎谷蛾、秀夜蛾、小麦皮蓟马、水稻螟虫、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弄蝶、稻蝗、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蓟马、稻摇蚊、黏虫、玉米螟、二点委夜蛾、飞蝗、马铃薯瓢虫、二点螟、条螟、高粱蚜、甘薯天蛾、甘薯麦蛾、麦蛾、玉米象、谷蠹、豆象、印度谷螟、赤泥谷盗、锯谷盗、大谷盗、长角扁谷盗、腐食酪螨、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红铃虫、烟蓟马、棉盲蝽、棉大卷叶螟、棉小造桥虫、大豆蚜、大豆食心虫、油菜蚜虫、花生蚜、豆荚螟、豆秆黑潜蝇、黄条跳甲、向日葵斑螟、甜菜象甲、草地螟、桃蚜、烟夜蛾、土蝗、烟草潜夜蛾、麻天牛、麻跳甲、菜粉蝶、菜蛾、菜蚜、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潜叶蝇、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苹果黄蚜、苹果瘤蚜、苹果绵蚜、梨二茬蚜、梨黄粉蚜、梨卷绵蚜、星天牛、金缘吉丁、桑天牛、云斑天牛、梨眼天牛、顶斑瘤筒天牛、苹果舟蛾、山楂粉蝶、美国白蛾、舞毒蛾、天幕毛虫、金毛虫、草地贪夜蛾、桃蛀野螟、桃蚜、桃瘤头蚜、桃粉大尾蚜、葡萄根瘤蚜、李短尾蚜、红腹缢管蚜、大青叶蝉、桃一点叶蝉、葡萄斑叶蝉、桑斑叶蝉、斑衣蜡蝉、蚱蝉、桑盾蚧、康氏粉蚧、梨圆蚧、草履硕蚧、东方盔蚧、朝鲜球坚蜡蚧、桃红茎天牛、葡萄脊虎天牛、葡萄透翅蛾、杏仁蜂、杏虎、桃蛀果蛾、苹果小卷蛾、柑橘矢尖蚧、吹绵蚧、褐缘蚧、糠片蚧、红蜡蚧、橘绵蚧、多角绵蚧、草履蚧、黑点蚧、红圆蚧、柑橘全爪螨、柑橘始叶螨、六点始叶螨、柑橘裂爪螨、侧多食附线螨、柑橘锈螨、柑橘瘤螨、柑橘吉丁虫、黑刺粉虱、柑橘木虱、橘蚜、柑橘潜叶蛾、柑橘恶性叶甲、拟小黄卷叶蛾、柑蕾瘿蚊、柑橘大实蝇、核桃举肢蛾、核桃果象甲、桃蛀果蛾、柿举肢蛾、栗象、栗实蛾、板栗雪片象、枣步曲、枣镰翅小卷蛾、枣飞象、核桃瘤蛾、木橑尺蠖、柿星尺蠖、枣瘿蚊、栗瘿蜂、核桃小吉丁、黄须球小蠹、核桃鞍象、云斑天牛、柿绒粉蚧、柿星尺蛾、核桃长足象、核桃扁叶甲、板栗透翅蛾、灰巴蜗牛、薄球蜗牛、同型巴蜗牛、非洲大蜗牛、野蛞蝓、黄蛞蝓、网纹蛞蝓、高突足襞蛞蝓、福寿螺、琥珀螺、细钻螺、椭圆萝卜螺等。
丙硫菌唑晶型X与杀病原生物剂混用后可以用于防治的植物、环境、化工材料的不需要的微生物为:引起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绵腐病、立枯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胡麻斑病、水稻条叶枯病、水稻叶黑粉病、水稻粒稻黑粉病、水稻叶鞘腐败病、水稻云形病、水稻恶苗病、水稻霜霉病、水稻苗疫霉病、水稻菌核秆腐病、水稻叶鞘网斑病、水稻谷枯病、水稻一炷香、水稻紫鞘病、水稻褐纹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水稻干尖线虫病、水稻普通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黄矮病、水稻黄萎病、水稻赤枯病、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黑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小麦包囊线虫病、小麦病毒病、小麦霜霉病、小麦颖枯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粒线虫病、小麦白杆病、麦角病、小麦叶鞘枯萎病、小麦黄斑叶枯病、小麦眼斑病、小麦蓝色矮病、小麦红矮病、小麦蜜穗病、小麦秆枯病、大麦叶锈病、大麦条纹病、大麦网斑病、大麦云纹病、大麦白粉病、大麦细菌性条斑病、大麦坚黑穗病、大麦条纹花叶病、大麦黄化花叶病、燕麦冠锈病、燕麦散黑穗病、燕麦细菌性条纹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班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病毒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鞘腐病、玉米疯顶病、玉米圆斑病、玉米霜霉病、玉米穗腐病、玉米顶腐病、玉米根腐线虫病、玉米根结线虫病、玉米全蚀病、高梁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高粱炭疽病、高粱紫斑病、高粱粗斑病、高粱大斑病、高粱轮斑病、高粱纹枯病、高粱细菌性条纹病、高粱细菌性条斑病、高粱长粒黑穗病、谷子线虫病、谷子红叶病、谷子白发病、谷子瘟病、谷子粒黑穗病、谷子锈病、谷子胡麻斑病、谷子叶锈病、谷子纹枯病、谷子从矮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病毒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储藏期冻害、甘薯软腐病、甘薯干腐病、甘薯灰霉病、甘薯茎腐病、甘薯碳腐病、甘薯紫纹羽病、甘薯病毒病、甘薯瘟病、甘薯枯萎病、甘薯黑痣病、甘薯斑点病、甘薯菌核病、甘薯拟黑斑病、甘薯白绢病、甘薯白锈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茎线虫病、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茎腐病、马铃薯黑心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菟丝子、花生叶斑病、花生茎腐病、花生白绢病、油料作物菌核病、向日葵列当、油菜霜霉病、油菜白锈病、油菜白粉病、油菜病毒病、油菜萎缩不实病、油菜黑斑病、油菜黑腐病、油菜根肿病、花生青枯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花叶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病、花生斑驳病毒病、花生芽枯病毒病、花生锈病、花生炭疽病、花生枯斑病、花生灰霉病、花生立枯病、花生纹枯病、花生冠腐病、花生碳腐病、花生紫纹羽病、花生根腐病、花生疮痂病、花生果腐病、花生丛枝病、花生黄化病、芝麻茎点枯病、芝麻疫病、芝麻叶枯病、芝麻叶斑病、芝麻黑斑病、芝麻褐斑病、芝麻轮纹病、芝麻白粉病、芝麻立枯病、芝麻白绢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黄花叶病、芝麻普通花叶病、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白粉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黑茎病、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向日葵细菌叶斑病、向日葵细菌茎腐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立枯病、棉花红腐病、棉花炭疽病、棉铃疫病、棉花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花红粉病、棉花黑果病、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生理型萎蔫病、棉花轮纹斑病、棉花褐斑病、棉苗猝倒病、棉花黑色根腐病、棉花软腐病、棉花曲霉病、棉花茎枯病、棉花曲叶病、棉花细菌性烂铃病、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野火病和角斑病、甜菜根腐病、甜菜褐斑病、烟草低头黑病、烟草根黑腐病、烟草炭疽病、烟草猝倒病、烟草白粉病、烟草蛙眼病、烟草白绢病、烟草早疫病、烟草镰孢枯萎病、烟草灰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空茎病、烟草剑叶病、烟草丛枝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烟草胞囊线虫病、烟草根结线虫病、甜菜白粉病、甜菜立枯病、甜菜匍柄霉叶斑病、甜菜蛇眼病、甜菜软腐病、甜菜黄化病毒病、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霉心病、苹果套袋果实斑点病与苦痘病、梨黑星病、锈病、苹果病毒病、苹果白绢病、苹果根朽病、苹果紫纹羽病、苹果白纹羽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苹果根癌病、苹果白粉病、梨白粉病、苹果/梨褐腐病、苹果/梨疫腐病、苹果圆斑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黑星病、苹果锈病、梨褐斑病、苹果银叶病、苹果/梨煤污病、苹果/梨蝇粪病、苹果/梨青霉病、苹果/梨红粉病、苹果/梨软腐病、苹果/梨溃疡病、苹果/梨干枯病、苹果赤衣病、木腐病、苹果粗皮病、苹果黄叶病、苹果小叶病、苹果旱斑病和缩果病、苹果/梨水心病、梨树腐烂病、梨轮纹病、梨霉心病、梨黑斑病、梨顶腐病、梨黑心病、苹果锈病、苹果/梨虎皮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葡萄穗褐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根癌病、葡萄轮斑病、葡萄锈病、葡萄黑腐病、葡萄日烧病、葡萄房枯病、葡萄扇叶病、葡萄毛毡病、葡萄白粉病、葡萄苦腐病、葡萄蔓枯病、葡萄灰斑病、葡萄轮纹病、葡萄大房枯病、葡萄煤点病、葡萄煤污病、葡萄褐腐病、葡萄芽枯病、葡萄枝枯菌核病、葡萄立枯病、葡萄叶斑病、葡萄圆斑根腐病、葡萄紫纹羽病、葡萄白纹羽病、葡萄白绢病、葡萄根朽病、葡萄青霉病、桃/杏/李褐腐病、桃穿孔病、桃缩叶病、桃树流胶病、桃根癌病、枣疯病、枣缩果病、枣黑斑病、草莓灰霉病、猕猴桃溃疡病、桃/樱桃/李炭疽病、桃/樱桃/杏木腐病、桃/樱桃软腐病、桃/杏菌核病、桃/樱桃灰霉病、桃实腐病、桃黑斑病、桃白腐病、桃白锈病、桃褐腐病、桃褐锈病、桃/樱桃/杏/李腐烂病、桃紫纹羽病、桃白纹羽病、桃白绢病、桃根朽病、桃银叶病、桃/杏黑星病、桃/樱桃/杏白粉病、桃/樱桃褐斑病、桃叶斑病、桃灰色膏药病、桃植枯病、桃枝壳格孢癌肿病、桃枝朱红丛赤壳癌肿病、桃芽腐病、桃曲霉病、桃红粉病、桃皮腐病、桃潜隐花叶病、桃/樱桃坏死环斑病、桃根结线虫、桃/李/杏日灼病、杏肿叶病、杏疔病、杏黑粒枝枯病、杏/李轮纹病、杏/李疮痂病、杏果实斑点病、杏紫轮纹斑病、杏斑点病、杏白霉病、杏芽癌病、杏焦边病、李红点病、李膏药病、李袋果病、枣锈病、炭枣疽病、枣褐斑病、枣黑腐病、枣花叶病、枣腐烂病、枣根腐病、枣根朽病、枣根癌病、柿角斑病、柿圆斑病、柿炭疽病、柿黑星病、柿白粉病、柿叶枯病、柿红叶枯病、柿疯病、山楂白粉病、山楂枯鞘病、山楂锈病、山楂腐烂病、山楂干腐病、山楂叶点病、山楂花腐病、核桃白粉病、核桃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枝枯病、核桃腐烂病、板栗干枯病、猕猴桃疫霉病、猕猴桃根结线虫病、草莓白粉病、草莓叶斑病、草莓革腐病、草莓丛枝病、草莓病毒病、草莓芽枯病、草莓根腐病、草莓枯萎病、草莓青枯病、草莓芽线虫病、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白锈病、根黑粉病、黑胫病、青枯病、细菌性黑斑病、丝核菌叶腐病、根结线虫病、白斑病、炭疽病、茄科蔬菜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沤根)、茄科蔬菜病毒病、茄科蔬菜灰霉病、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溃疡病、辣椒疫病、茄子绵疫病、茄子褐纹病、茄子黄萎病、番茄疮痂病、番茄菌核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斑枯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脐腐病、番茄炭疽病、番茄绵疫病、番茄枯萎病、茄子早疫病、茄子菌核病、茄子褐色圆星病、茄子炭疽病、茄子枯萎病、茄子根结线虫病、茄子病毒病、辣椒早疫病、辣(甜)椒根腐病、辣(甜)椒白腐病、辣(甜)椒白星病、辣(甜)椒绵腐病、辣(甜)椒软腐病、辣(甜)椒细菌性叶斑病、辣(甜)椒日灼病、辣椒疮痂病、黄瓜霜霉病、瓜类枯萎病、瓜类白粉病、瓜类炭疽病、黄瓜黑星病、黄瓜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瓜类病毒病、瓜类根结线虫病、瓜类灰霉病、黄瓜疫病、黄瓜菌核病、瓜类蔓枯病、黄瓜猝倒病、黄瓜立枯病、黄瓜靶斑病、黄瓜沤根病、黄瓜叶点霉叶斑病、黄瓜红粉病、黄瓜花腐病、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枯萎病、冬瓜/节瓜灰斑病、黄瓜叶斑病、南瓜白绢病、甜瓜大斑病、芹菜软腐病、芹菜菌核病、葱类霜霉病、葱类灰霉病、葱锈病、葱类黄矮病、大蒜叶枯病、大蒜病毒病、大蒜白腐病、韭菜灰霉病、胡萝卜叶斑病、山药褐斑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芋疫病、芋灰斑病、芋污斑病、莲藕腐败病、芦笋茎枯病、黄花菜锈病、苋菜白锈病、蕹菜白锈病、落葵蛇眼病、菜豆角斑病、菜豆轮纹病、豆类炭疽病、豆类枯萎病、豆类花叶病、菜豆根腐病、菜豆灰霉病、豆类尾孢菌叶斑病、豇豆靶斑病、豆类白霉病、豇豆疫病、蚕豆赤斑病、蚕豆轮纹病、蚕豆根腐病、豌豆白粉病、豌豆霜霉病、菜豆细菌性疫病、豆类锈病、豆类炭疽病、芹菜斑枯病、芹菜早疫病、姜瘟病等的病原微生物。
制剂中的辅料
在实际应用中,晶型X通常被加工为不同形式(剂型)的制剂。因此,制剂通常需要晶型X与其它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意指所选择的成分与其它组分可适配并且对其接受者无害。其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溶液、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油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种衣剂、缓释剂、气雾剂等。对于不同的制剂,在部分的示例中采用适当的辅料进行加工。辅料例如包括表面活性剂、防冻剂、着色剂、增塑剂、赋形剂、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或其他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表面活性剂包括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乳化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快渗剂T、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磺酸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癸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二卞联苯基聚氧乙烯醚、油酸聚乙二醇400酯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丙烯酸甲酯、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分散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分散剂NNO)、烷酰胺基牛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湿润剂包括烷基萘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其中,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硫酸铵、甘油或尿素等。
其中,着色剂包括若丹明B,C.1.颜料红112和C.1.溶剂红1、颜料蓝15:4、颜料蓝15:3、颜料蓝15:2、颜料蓝15:1、颜料蓝80、颜料黄1、颜料黄13、颜料红48:2、颜料红48:1、颜料红57:1、颜料红53:1、颜料橙43、颜料橙34、颜料橙5、颜料绿36、颜料绿7、颜料白6、颜料棕25、碱性紫10、碱性紫49、酸性红51、酸性红52、酸性红14、酸性蓝9、酸性黄23、碱性红10、碱性红108等。其中,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和纤基乙酸钠、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丁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胺、聚乙烯酰胺、聚酯、聚醚酯、聚酣、聚酯聚氨酯、聚酯酰胺、纤维素酯、纤维素醚酯、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淀粉衍生物和改性淀粉、糊精、麦芽糖糊精、藻酸盐和脱乙酰壳多糖,此外还有脂肪,油,蛋白质,包括酪蛋白、明胶和玉米醇溶蛋白,阿拉伯胶,紫胶等。
其中,增塑剂为低聚聚亚烷基二醇,甘油,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邻苯二甲酸烷基·苄基酯,二醇苯甲酸酯和类似化合物等。
其中,助剂包括增稠剂、助悬剂、消泡剂、溶剂、助溶剂、囊材、保护剂、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溶剂包括有机溶剂、植物油、矿物油、溶剂油或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癸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糠醇、磷酸三丁酯、二甲苯、1,4-二氧六环或环己酮等。植物油为环氧大豆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蓖麻油、玉米油或松籽油等。矿物油为液蜡、机油、煤油或润滑油等。溶剂油为溶剂油100号、150号、180号或200号等。上述溶剂也可以作为助溶剂使用。
其中,增稠剂包括黄原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白炭黑、海藻酸钠、硅酸铝镁、硅酸铝钠、羧甲基纤维素、硅藻土、高岭土或有机膨润土。其中,助悬剂为胶体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其中,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磷酸三丁酯或硅酮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晶型X的丙硫菌唑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取100g丙硫菌唑(晶形Ⅰ),用800ml二甲苯搅拌升温溶解,控温25-35℃,-0.05MPa缓慢脱出溶剂,当有少量晶体析出时,将真空度减少到约-0.04MPa,继续脱出溶剂使体系持续析出产物直至体系中的固体含量较高时停止溶剂的脱除。然后将过滤,得到晶型Ⅹ产物69g。
实施例2
在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0g丙硫菌唑(晶型I)和50mlushui乙醚溶解,室温下缓慢搅拌,敞口挥发溶剂,直到有较多产物析出,过滤得到11g的晶型Ⅹ产物。
实施例3
在250ml烧瓶中加入20g丙硫菌唑(晶形Ⅰ)和80ml乙酸乙酯溶解,缓慢搅拌,敞口放置,直到有较多产物析出,过滤得到11g晶型Ⅹ产物。
实施例4
在250ml烧瓶中加入20g丙硫菌唑(无晶型)和80ml二氯甲烷溶解,控温5-15℃,真空度-0.03MPa,缓慢脱去二氯甲烷直到有较多产物析出,过滤得到7g晶型Ⅹ产物。
实施例5
在250ml烧瓶中加入20g丙硫菌唑(晶形Ⅱ)和80ml丙酮和20ml水,缓慢搅拌,室温敞口放置,直到有较多产物析出,过滤得到14g晶型Ⅹ产物。
实施例6
在1000ml烧瓶中加入100g丙硫菌唑(晶形Ⅱ)和400ml甲苯,加热至全部溶解,缓慢降温,在有晶体析出之前加入1g实施例1得到晶型Ⅹ产物,再缓慢降温到5℃,过滤得到87g晶型Ⅹ产物。
以下通过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试验例1
丙硫菌唑的晶型X(本申请产品)的稳定性测试。
实验一、取适量的晶型X置于室温(25℃)的封闭容器内,9个月后取出并进行XRD测试,以考察样品对温度的晶型X的稳定性,XRD衍射图谱如图4A所示。结构表明:晶型X在室温下条件下稳定。
实验二、将晶型X样品放入60℃密闭干燥箱与40℃密闭干燥箱中,其中40℃密闭干燥箱中放有饱和NaCl盐溶液,用来制造70%的相对湿度。静置17天,取样分析,各样品的XRD衍射图谱如图4B;DSC衍射图谱如图4C(60℃)和图4D(40℃、70%RH)所示。
因此,根据以上实验及图4A、图4B、图4C以及图4D可以确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丙硫菌唑的晶型X在干燥条件下的室温和高于室温环境中的长时间保存和短时间保存均表现稳定,且在60℃的相对湿度环境中仍表现出稳定性。
试验例2
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试验(蚕豆叶片法)。
试材准备:
青皮蚕豆室温(23℃~26℃)浸泡1天后,转移至培养皿催芽,将露白的蚕豆种子均匀点播于装有育苗基质的白色塑料盒内并覆土2cm,压实,置于人工气候室培养。昼夜温度设定为25℃/20℃,光照:黑暗=16h:8h,湿度60%。待蚕豆长至6~8片真叶,自上而下剪取第1对充分展开、叶龄一致的叶片,装入塑封袋保湿备用。将水稻纹枯病菌接种于PDA平板中部,置于霉菌培养箱(25℃,黑暗)培养48~72h备用。
30.25%丙硫菌唑晶型Ⅰ悬浮剂、29.51%丙硫菌唑晶型Ⅱ悬浮剂、30.9%丙硫菌唑晶型X悬浮剂,分别简称为晶型Ⅰ、晶型Ⅱ、晶型X。
试验设计:
表4不同晶型丙硫菌唑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注:试验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
试验步骤:
接种与培养
用一簇大头针对供试叶片正面中央进行轻微机械损伤,用接种针将直径5mm菌饼有菌丝的一面倒置接种到机械损伤部位。接种后置于人工气候箱,昼夜温度28℃/26℃、相对湿度90%、光照:黑暗=8h:16h(光照强度12000Lux)的条件下培养24h后备用。
药剂处理与调查
将蚕豆叶片在预先配置好的药液中充分浸润5s,每处理30片叶。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将各处理叶片正面向上置于不锈钢托盘中,标记并覆盖保鲜膜,置于人工气候箱培养。处理后3d后,对各处理的病叶拍照,并使用GIM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病斑面积比对,计算病斑占比。
数据处理方法
按以下公式计算防治效果,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防治效果%=×100;D0:空白对照病斑占比;Dt:药剂处理病斑占比。试验结果和结论:SPSS处理结果见表5。
表5不同丙硫菌唑晶型样品对水稻纹枯病菌毒力测定结果。
本试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3个丙硫菌唑样品对供试水稻纹枯病菌均具有良好的离体活性,对供试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分别为6.9003mg/L、5.5136mg/L、4.9408mg/L。其中晶型X的活性高于晶型Ⅱ和晶型Ⅰ。
试验例3
丙硫菌唑的3个晶型对小麦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材准备: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济麦17,盆栽培养,每盆10株,试验时每株有3-4个叶片。供试小麦白粉病菌菌种由温室盆栽小麦扩繁,菌种采自山东省曲阜麦田。30.25%丙硫菌唑晶型Ⅰ悬浮剂、29.51%丙硫菌唑晶型Ⅱ悬浮剂、30.9%丙硫菌唑晶型X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分别简称为晶型Ⅰ、晶型Ⅱ、晶型X、戊唑醇。
试验设计
将发病小麦叶片上24h内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抱子均匀抖落接种于3-4叶期盆栽小麦苗上。每处理4盆,每盆10株。接菌后,试材置于人工气候箱,在每天连续光照/黑暗(16h/8h)交替,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培养。于接菌后24h,按下表浓度设计用喷雾法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小麦苗上,自然晾干,置于与接菌后相同条件下培养。
表6丙硫菌唑的3个晶型对小麦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调查与结果计算方法
调查方法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4部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盆栽法,接种培养7天后,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以叶片为调查单位,调查全部叶片。
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l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按下式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
结果统计与分析
以药剂浓度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防治效果的几率值为因变量y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
结果与分析
表7丙硫菌唑三个不同晶型样品对小面白粉病菌毒力测定结果。
本试验结果表明,3个晶型的丙硫菌唑、戊唑醇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EC50分别为9.913mg/L、8.312mg/L、7.348mg/L和13.702mg/L。晶型X和晶型Ⅱ的活性较晶型Ⅰ和戊唑醇高。
试验例4
3个晶型丙硫菌唑与戊唑醇混配方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条件
作物:水稻,栽培品种:浙粳88。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浦镇,地势平坦,土壤类型:黄化青紫泥;有机质含量(%):2.7;pH值:6.8。该地块历年均有水稻纹枯病发生。
试验设计和安排
试验药剂为:60%丙硫菌唑晶型Ⅰ·嘧菌酯悬浮剂、60%丙硫菌唑晶型Ⅱ·嘧菌酯悬浮剂、60%丙硫菌唑晶型X·嘧菌酯悬浮剂、30.25%丙硫菌唑晶型Ⅰ悬浮剂、29.51%丙硫菌唑晶型Ⅱ悬浮剂、30.9%丙硫菌唑晶型X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
表8试验设计表
小区排列
3 2 4 1 5
5 1 2 3 4
1 2 3 4 5
4 5 1 2 3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重复次数为4次。
施药方法
兑水675L/ha后使用浙江台州市广丰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3WBS-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工作压力为0.2-0.3MPa。
施药时期和容量:于水稻分蘖末期到拔节初期,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施药一次;水稻破口前2~7天施药一次,共计施药2次。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在施药后14天调查一次最终防效,共调查一次。
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规定进行,每试验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的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病害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第一剑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均未见药害发生,也未发现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结果与分析
表9丙硫菌唑不同晶型与戊唑醇混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
药剂处理 药后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1 0.41 71.7
2 0.33 77.1
3 0.28 81.0
4 0.38 73.6
5 1.44 -
注:上表中的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
由上表田间试验结果可知,施药后14天,供试药剂50%丙硫菌唑晶型Ⅰ·戊唑醇悬浮剂、50%丙硫菌唑晶型Ⅱ·戊唑醇悬浮剂、50%丙硫菌唑晶型X·戊唑醇悬浮剂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依次为71.7%、77.1%、81.0%和73.6%。除50%丙硫菌唑晶型Ⅰ·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与对照单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相当外,其它处理的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本申请示例提供的丙硫菌唑晶型X与戊唑醇复配而成的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丙硫菌唑晶型I与戊唑醇的复配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也优于丙硫菌唑晶型II与戊唑醇复配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因此,结合上述试验例2和试验例3,前述丙硫菌唑的3种晶型(I、II、X)的单剂及与戊唑醇复配后均可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6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10.1±0.2、12.1±0.2、12.6±0.2、22.9±0.2以及32.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10.1±0.2、12.1±0.2、12.6±0.2、22.9±0.2和32.1±0.2,以及由17.6±0.2、8.7±0.2、24.4±0.2、18.2±0.2、20.4±0.2、25.7±0.2、28.9±0.2和11.4±0.2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在室温条件下通过Cu-Kα辐射测量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包括2θ值为6.1±0.2、8.7±0.2、10.1±0.2、11.4±0.2、12.1±0.2、12.6±0.2、14.5±0.2、17.6±0.2、18.2±0.2、20.4±0.2、22.9±0.2、24.4±0.2、25.7±0.2、28.9±0.2以及32.1±0.2的衍射峰中的至少7个、至少8个或至少9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具有如图1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熔点为131.0至134.5℃;
可选地,所述晶型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如图2A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型具有下述晶胞参数的单晶:
轴长轴长轴长
轴角α=90°,轴角β=99.817(3)°,轴角γ=90°;
可选地,所述单晶的体积为密度为1.466g/cm3、单胞分子数Z=8;
可选地,所述单晶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可选地,所述单晶具有如表2所示的键长或表3所示的键角。
8.一种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辅料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
可选地,所述药用组合物的剂型包括溶液、粒剂、粉剂、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种衣剂、缓释剂或气雾剂;
可选地,所述药用组合物的剂型包括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组合物还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病原生物剂、植物营养物质、生物刺激素、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赋形剂、载体、稀释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着色剂、粘合剂以及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溶解有丙硫菌唑的溶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发生结晶;
可选地,所述使溶解有丙硫菌唑的溶液中的溶剂挥发是在负压和常压条件下进行的;
可选地,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甲苯、氯苯、二甲苯、石油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醚、丁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丙酮、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硫菌唑的晶型在防治动植物病虫害中的应用。
CN201910733044.8A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0372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044.8A CN110372617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CT/CN2019/104442 WO2021022604A1 (zh) 2019-08-08 2019-09-04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044.8A CN110372617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2617A true CN110372617A (zh) 2019-10-25
CN110372617B CN110372617B (zh) 2021-03-12

Family

ID=6825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3044.8A Active CN110372617B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2617B (zh)
WO (1) WO2021022604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869A (zh) * 2020-04-10 2020-06-23 郑州博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
CN111983223A (zh) * 2020-08-19 2020-11-24 北京测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农产品中氟唑环菌胺药物残留的试剂盒
CN113331217A (zh) * 2021-07-03 2021-09-03 陕西谷润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日灼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7118A (zh) * 2021-05-14 2021-09-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中国肉桂精油的用途
CN113444053A (zh) * 2021-06-04 2021-09-28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晶型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4532342A (zh) * 2022-03-17 2022-05-27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与杀虫环的抗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088547A (zh) * 2022-07-08 2022-09-23 烟台大为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乔砧苹果树高产培育方法
CN115316171A (zh) * 2022-09-01 2022-11-11 湖南新丰果业有限公司 一种酥脆枣果树防止鸟虫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0395B (zh) * 2021-12-16 2022-12-06 河北安格诺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药肥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71152A (zh) * 2021-12-21 2022-04-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及方法
CN115281205B (zh) * 2022-06-28 2024-02-27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治桃树桃小食心虫的杀虫组合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2C (zh) * 1994-11-21 2000-11-22 拜尔公司 杀微生物三唑基衍生物
CN1681390A (zh) * 2002-07-22 2005-10-12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4-二氢-3h-1,2,4-三唑-3-硫酮的晶形ⅱ
CN102083802A (zh) * 2008-06-17 2011-06-01 马克特辛姆化学工厂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的结晶变体
CN108546251A (zh) * 2018-04-02 2018-09-18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的新晶型
CN110903256A (zh) * 2019-04-23 2020-03-24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2C (zh) * 1994-11-21 2000-11-22 拜尔公司 杀微生物三唑基衍生物
CN1681390A (zh) * 2002-07-22 2005-10-12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4-二氢-3h-1,2,4-三唑-3-硫酮的晶形ⅱ
CN102083802A (zh) * 2008-06-17 2011-06-01 马克特辛姆化学工厂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的结晶变体
CN104478814A (zh) * 2008-06-17 2015-04-01 马克特辛姆化学工厂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的结晶变体
CN108546251A (zh) * 2018-04-02 2018-09-18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丙硫菌唑的新晶型
CN110903256A (zh) * 2019-04-23 2020-03-24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6869A (zh) * 2020-04-10 2020-06-23 郑州博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精准调控方法
CN111983223A (zh) * 2020-08-19 2020-11-24 北京测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农产品中氟唑环菌胺药物残留的试剂盒
CN113367118A (zh) * 2021-05-14 2021-09-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中国肉桂精油的用途
CN113444053A (zh) * 2021-06-04 2021-09-28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晶型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3331217A (zh) * 2021-07-03 2021-09-03 陕西谷润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日灼病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2342A (zh) * 2022-03-17 2022-05-27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丙硫菌唑与杀虫环的抗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088547A (zh) * 2022-07-08 2022-09-23 烟台大为苗木有限公司 一种乔砧苹果树高产培育方法
CN115316171A (zh) * 2022-09-01 2022-11-11 湖南新丰果业有限公司 一种酥脆枣果树防止鸟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2617B (zh) 2021-03-12
WO2021022604A1 (zh)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2617A (zh) 一种药用组合物、丙硫菌唑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310083A (zh) 用于植物的纳米制剂
JP6748735B2 (ja) 植物病害の防除能を有する微生物
CN106535636A (zh) 杀真菌组合物
CN107318839A (zh) 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
EA017373B1 (ru) Пестицидные комбинации
TW200936048A (en) Methods of improving plant growth
CN105308025A (zh) 杀真菌吡唑的固体形式
EA017238B1 (ru) Пестицидные комбинации
CN106689202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4650064A (zh) 一类氨基噻唑羧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685034A (zh) 有害生物防除混合组合物
CN104650061B (zh) 一类噻唑醛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7129113A1 (zh) 一类溴代六氢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649996B (zh) 一类异噻唑肟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67252A (zh) 一种含有对伞花烃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CN107226812A (zh) 一类哌啶噻唑肟醚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1139625A (en) Use of propineb for physiological curative treatment under zinc deficiency
CN105766924A (zh) 一种含杀菌剂或杀细菌(病毒)剂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5503708B (zh) 一类含二氟乙基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19125A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7602547A (zh) 一类杂环三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221159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WO2017129121A1 (zh) 一类噻二唑肟醚甲氧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480103A (zh) 一类含3,4-二氯异噻唑的香豆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