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1236A - 舷侧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舷侧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1236A
CN110371236A CN201910695890.5A CN201910695890A CN110371236A CN 110371236 A CN110371236 A CN 110371236A CN 201910695890 A CN201910695890 A CN 201910695890A CN 110371236 A CN110371236 A CN 110371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side
groove
plat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sw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58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平
茆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58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1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1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1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00Hu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parts
    • B63B3/14Hull par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舷侧加强结构,设置在舷侧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包括压筋板,压筋板包括两个侧边及相对设置的顶边和底边,两个侧边分别与内壳和外壳连接,压筋板上设置有若干沟槽,沟槽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边上。本发明的舷侧加强结构采用压筋板代替焊接结构,通过压筋板上的沟槽结构带来的强度增加代替常规的在金属板上焊接加强筋的加强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工焊接及打磨作业,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压筋板还具有长度方向上的可拉伸属性,使压筋板可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微调,便于装配到位。

Description

舷侧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舷侧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舷侧是指连接船底和甲板的侧壁部分,它要承受水压力、波浪冲击力、甲板负荷、舱内负荷、总纵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等外力的作用,是保证船体的纵向强度、横向强度、船体几何形状和水密的重要结构。
舷侧抗撞击和冲击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安全,为了提高舷侧的强度,通常在舷侧内外壳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加强板并在加强板上焊接水平设置的加强筋的加强结构。由于舷侧内外壳之间的间距较小,造成焊缝较短且数量多,自动焊接机难以完成焊接任务,需要大量采用人工焊接,焊接效率低。此外,为了满足漆面要求,后续的焊缝打磨工序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侧加强结构,采用压筋板代替焊接结构,大大减少了人工焊接及打磨作业,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舷侧加强结构,设置在舷侧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包括压筋板,所述压筋板包括两个侧边及相对设置的顶边和底边,两个所述侧边分别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压筋板上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边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上均设置有纵骨,两个所述侧边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纵骨穿过的第一贯穿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连续设置在所述压筋板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沟槽的槽口面向不同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的槽底为平面,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在所述沟槽的槽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压筋板上,所述沟槽使所述压筋板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沟槽的槽口面向同一侧或不同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边和/或所述底边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加筋板,所述加筋板连接在所述底边上,所述加筋板包括面板和加筋条,所述加筋条焊接在所述面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筋板由金属板材一体压制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舷侧加强结构采用压筋板代替焊接结构,通过压筋板上的沟槽结构带来的强度增加代替常规的在金属板上焊接加强筋的加强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工焊接及打磨作业,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压筋板还具有长度方向上的可拉伸属性,使压筋板可在长度方向上进行微调,便于装配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舷侧加强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的剖视图。
图1-7中:
1、压筋板;11、侧边;111、第一贯穿孔;12、顶边;121、第二贯穿孔;13、底边;14、沟槽;141、槽底;142、槽壁;15、连接板;2、加筋板;3、外壳;4、内壳;5、纵骨;6、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舷侧加强结构设置在舷侧的内壳3和外壳4之间,包括压筋板1和加筋板2,压筋板1包括两个侧边11及相对设置的顶边12和底边13,两个侧边11分别与内壳3和外壳4连接,压筋板1上设置有若干沟槽14,沟槽14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侧边11上,加筋板2连接在底边13上。
现有的舷侧加强结构通常采用在金属面板上焊接加强筋制成的加筋板2作为内壳3和外壳4之间的加强结构,虽然加筋板2具有很强的抗压和抗弯性能,但焊接的劳动强度很大,且后续的焊缝打磨工序也会耗费大量人力和工时,造成施工成本高、效率低。
优选的,压筋板1由金属板材一体压制成型,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本实施例的舷侧加强结构的压筋板1取代部分加筋板2作为内壳3和外壳4之间的加强结构,由于压筋板1通过沟槽14来提升其抗压和抗弯性能,无需焊接操作,因此节省了大量人力和工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压筋板1安装在加筋板2上方,顶边12与甲板6连接。
优选的,压筋板1的安装范围位于船舶吃水线以上或者吃水线附近,此处船舷的内壳3和外壳4受到的压力较小,因此可采用压筋板1代替加筋板2作为加强结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压筋板1完全取代加筋板2作为内壳3和外壳4之间的支撑结构,对于舷侧承受压力不太大的船舶,压筋板1的结构强度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
内壳3和外壳4上通常设置有纵骨5,优选的,两个侧边11上均开设有供纵骨5穿过的第一贯穿孔111。由于纵骨5的数量较多,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误差的存在,第一贯穿孔111时常发生与纵骨5发生一定错位的情况,由于压筋板1上设置有沟槽14,因此通过调整沟槽14的形状,压筋板1在垂直于沟槽14的开设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若发生第一贯穿孔111与纵骨5错位的情况,压筋板1可以通过改变第一贯穿孔111的位置实现与纵骨5的对准。
优选的,沟槽14连续设置在压筋板1上且相邻两个沟槽14的槽口面向不同侧,沟槽14包括槽底141和两个槽壁142,连续设置的沟槽14使单个沟槽14具有较大的尺寸,由于压筋板1具有一定的厚度,较大尺寸的沟槽14在压制时需要的压力较小,因此方便进行压制,容易成型。
进一步的,槽底141为平面,第一贯穿孔111开设在槽底141上。由于槽壁142为斜面,且面积较小,因此难以在槽壁142上开设第一贯穿孔111,将第一贯穿孔111开设在平整的且面积较大的槽底141上,难度小且不易造成开口处变形,对压筋板1的强度影响较小。
优选的,顶边12与甲板6连接,顶边12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1,甲板6上设置的纵骨5穿过第二贯穿孔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边13与船底连接,船底上设置有船底纵骨,底边13上开设有供船底纵骨穿过的贯穿孔。
压筋板1上的沟槽14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设置方式,以实现最佳的效费比,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为不同种类的沟槽14设置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4为梯形槽,沟槽14间隔设置在压筋板1上,沟槽14使压筋板1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5,沟槽14的槽口朝向一致。
进一步的,第一贯穿孔111开设在连接板15上。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4为梯形槽,沟槽14间隔设置在压筋板1上,沟槽14使压筋板1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5,沟槽14的槽口朝向不一致。
进一步的,第一贯穿孔111开设在连接板15上。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4为圆弧形槽,沟槽14间隔设置在压筋板1上,沟槽14使压筋板1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5,沟槽14的槽口朝向一致。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4为圆弧形槽,沟槽14间隔设置在压筋板1上,沟槽14使压筋板1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5,沟槽14的槽口朝向不一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案,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舷侧加强结构,设置在舷侧的内壳和外壳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筋板,所述压筋板包括两个侧边及相对设置的顶边和底边,两个所述侧边分别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压筋板上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上均设置有纵骨,两个所述侧边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纵骨穿过的第一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连续设置在所述压筋板上且相邻两个所述沟槽的槽口面向不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槽底为平面,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在所述沟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间隔设置在所述压筋板上,所述沟槽使所述压筋板上形成若干段间隔设置的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在所述连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槽口面向同一侧或不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和/或所述底边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筋板,所述加筋板连接在所述底边上,所述加筋板包括面板和加筋条,所述加筋条焊接在所述面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舷侧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板由金属板材一体压制成型。
CN201910695890.5A 2019-07-30 2019-07-30 舷侧加强结构 Pending CN110371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5890.5A CN110371236A (zh) 2019-07-30 2019-07-30 舷侧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5890.5A CN110371236A (zh) 2019-07-30 2019-07-30 舷侧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1236A true CN110371236A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57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5890.5A Pending CN110371236A (zh) 2019-07-30 2019-07-30 舷侧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12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713A (zh) * 2020-07-01 2020-10-09 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10550A (en) * 1913-05-05 1914-04-30 Samuel Holmes Improvements i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for Steam Steel Ships.
JPH08230775A (ja) * 1995-02-28 1996-09-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耐衝突型二重船側構造
JP3885064B2 (ja) * 2004-04-21 2007-02-21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ケミカル・プロダクトタンカーの立式波形隔壁構造
KR20120068207A (ko) * 2010-12-17 2012-06-2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산적화물선의 화물 탱크
KR20130052941A (ko) * 2011-11-14 2013-05-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액체화물 탱크용 단열박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863516A (zh) * 2014-03-18 2014-06-18 谢合清 船舶压槽型实肋板
CN203753354U (zh) * 2014-03-18 2014-08-06 谢合清 船舶压槽型实肋板
JP2015514044A (ja) * 2012-04-11 2015-05-18 ホカン・ロセン 船舶船体および船舶
CN204895758U (zh) * 2015-07-28 2015-12-23 江苏幸运彩虹船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310550A (en) * 1913-05-05 1914-04-30 Samuel Holmes Improvements i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for Steam Steel Ships.
JPH08230775A (ja) * 1995-02-28 1996-09-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耐衝突型二重船側構造
JP3885064B2 (ja) * 2004-04-21 2007-02-21 株式会社新来島どっく ケミカル・プロダクトタンカーの立式波形隔壁構造
KR20120068207A (ko) * 2010-12-17 2012-06-2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산적화물선의 화물 탱크
KR20130052941A (ko) * 2011-11-14 2013-05-2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액체화물 탱크용 단열박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5514044A (ja) * 2012-04-11 2015-05-18 ホカン・ロセン 船舶船体および船舶
US20150344107A1 (en) * 2012-04-11 2015-12-03 Zf Friedrichshafen Ag Marine hull and marine vessel
CN103863516A (zh) * 2014-03-18 2014-06-18 谢合清 船舶压槽型实肋板
CN203753354U (zh) * 2014-03-18 2014-08-06 谢合清 船舶压槽型实肋板
CN204895758U (zh) * 2015-07-28 2015-12-23 江苏幸运彩虹船舶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舷侧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713A (zh) * 2020-07-01 2020-10-09 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结构
CN111746713B (zh) * 2020-07-01 2021-02-05 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舷侧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5596B (zh) 用于轨道车辆-车厢的外壁和制造方法
CN105015300B (zh) 组合拉杆轴和用于制造扭转型材的方法
CN110422274A (zh) 舭部分段及其制造方法
CN209241180U (zh) 顶盖前横梁总成
CN110371236A (zh) 舷侧加强结构
CN111268052A (zh) 船舶型材贯穿结构
CN105083804B (zh) 集装箱用拼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集装箱
CN112124526B (zh) 一种连接桥分段的制作方法
CN112896424A (zh) 一种舷窗开孔结构及船舶
CN109911104A (zh) 船舶壁板贯穿孔及其开设方法及船舶分段建造工艺
CN110937080B (zh) 一种集装箱船横隔舱顶板组立的建造方法
CN212332870U (zh) 一种船舶艏柱结构
KR101177614B1 (ko) 각 형상 캔
CN111319713A (zh) 一种船舶艏柱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15128B (zh) 新能源汽车的车门框架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CN114313097B (zh) 钢质海船强力甲板下舷侧大开口区域的结构型式
CN210235235U (zh) 一种水密舱壁底部的加强筋连接结构
CN110745208A (zh) 一种新型纵骨贯穿孔
CN206749477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4729451U (zh) 滚装船关键节点抗疲劳结构
JP3693662B2 (ja) タンカーのビルジホッパー部と波形隔壁との組立て方法
CN219158088U (zh) 一种幕墙铝单板阳角构造
CN210706833U (zh) 汽车天窗安装框
CN221091138U (zh) 一种船舶上建甲板结构
CN214689762U (zh) 一种分体式侧围外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