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1145A -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1145A
CN110371145A CN201910812233.4A CN201910812233A CN110371145A CN 110371145 A CN110371145 A CN 110371145A CN 201910812233 A CN201910812233 A CN 201910812233A CN 110371145 A CN110371145 A CN 110371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run
vehicle
chann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22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1145B (zh
Inventor
王松
杜慧勇
祁世屹
王淑荣
广德强
徐继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R Dali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R Dali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R Dali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22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1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1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1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1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1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43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6End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20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包括车端门安装部、后端墙连接部和贯通道安装部,其中,所述后端墙连接部连接在车体后端墙的开口内,所述车端门安装部和所述贯通道安装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后端墙连接部的两端。本发明集成了贯通道与车端入口门的安装接口,在保证车端连接器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进行了两种设备安装方案整合,减少了焊缝,轻量化效果明显;通过使用胶层粘接技术,避免焊接变形带来的密封不严造成的渗漏。

Description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端连接器以及采用这种车端连接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铁路机车多次提速和高铁、动车的高速发展,未来国内铁路干线客运的生力军----动力集中动车组应运而生。动力集中动车组与高铁、动车不同,牵引动力集中在位于动车组端部的动力车上。动力车前端为司机室,后端与载客车辆连接。动力车车体后端墙与动力车底架、侧墙、顶盖形成封闭结构,完成动力车车端连接的任务。需要通过车体后端墙进行车端门和贯通道的连接。
现有技术中,HXD2八轴货运电力机车后端门与橡胶风挡安装方案采用车体后端墙钢结构上安装门框及后端门;在车体后端墙上焊接风挡安装框,用于橡胶风挡的安装。CRH5型高铁后端部车门安装在铝合金后端墙上,贯通道的安装使用了玻璃钢安装框,玻璃钢安装框一端连接于车体后端部,另一端用于折棚风挡的安装。然而这两种安装方式存在结构重复,重量大,焊接量大,易产生焊接变形,造成橡胶风挡与安装框密封不严,或者玻璃钢安装框结构复杂,预埋件多,成型难等技术问题。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结构重复、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车端连接器,包括:车端门安装部、后端墙连接部和贯通道安装部,
其中,所述后端墙连接部连接在车体后端墙的开口内,所述车端门安装部和所述贯通道安装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后端墙连接部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墙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后端墙左侧板和后端墙右侧板,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的外壁分别连接所述开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端门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一框体的车端门左侧板、顶板、车端门右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框体用于安装门组件;
其中,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向车体内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门组件包括门板、门上梁和门下梁,其中,所述门板焊接在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上,所述门上梁和所述门下梁分别安装在所述门板的上方和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位于车体内的一端具有分别向对侧弯折的车端门左弯折部和车端门右弯折部;所述车端门左弯折部和所述车端门右弯折部与所述门板均通过第一角钢连接;
所述第一角钢的其中一个边的边缘连接门板,另一个边与所述左弯折部或右弯折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道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二框体的贯通道左侧板、顶梁、贯通道右侧板和底梁,所述第二框体用于安装贯通道;
所述贯通道左侧板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向车体外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贯通道左侧板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在所述车体外的一端具有分别向所述第二框体外弯折的贯通道左弯折部和贯通道右弯折部,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和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与所述车体后端墙均通过第二角钢连接;
所述第二角钢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后端墙,另一端连接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或贯通道右弯折部,并且,所述第二角钢为多个且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车体后端墙连接,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或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胶层周边具有R3mm-R5mm的弧。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端连接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集成了贯通道与车端入口门的安装接口,在保证车端连接器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进行了两种设备安装方案整合,减少了焊缝,轻量化效果明显;通过使用胶层粘接技术,避免焊接变形带来的密封不严造成的渗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端连接器的安装在车体后端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端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视图;
图5为图4中C向的车端连接器的第二角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端连接器立体图;
图7A,图7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端连接器的总左侧板和总右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I部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端连接器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端连接器7,如图所示,包括:车端门安装部1、后端墙连接部2和贯通道安装部3,其中,所述后端墙连接部2连接在车体后端墙6的开口内,所述车端门安装部1和所述贯通道安装部3分别连接在所述后端墙连接部2的两端。本实施例集成了贯通道与车端入口门的安装接口,在保证车端连接器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进行了两种设备安装方案整合,减少了焊缝,轻量化效果明显。
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7,图8所示,所述后端墙连接部2包括对称设置的后端墙左侧板201和后端墙右侧板202,所述后端墙左侧板201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202的外壁分别连接所述开口的两侧。通过将后端墙连接部2连接在开口处,使得车端门安装部1和贯通道安装部3分别位于车体后端墙6的两侧,可以有效实现三者的集成。
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车端门安装部1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一框体的车端门左侧板101、顶板102、车端门右侧板103和底板104,所述第一框体用于安装门组件;
其中,所述车端门左侧板101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103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201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202向车体内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车端门左侧板101和后端墙左侧板201一体式设计,车端门右侧板103和后端墙右侧板202一体式设计,不需要进行焊接,也不需要设置多个组件进行连接,减少了焊缝,实现了车端连接的轻量化。
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门组件包括门板105、门上梁106和门下梁107,其中,所述门板105焊接在所述车端门左侧板101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103上,所述门上梁106和所述门下梁107分别安装在所述门板105的上方和下方。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门板105、门上梁106和门下梁107,与车端门左侧板101和车端门右侧板103结合,形成车端门的安装位置。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图7A,图7B所示,所述车端门左侧板101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103位于车体内的一端具有分别向对侧弯折的车端门左弯折部108和车端门右弯折部109;所述车端门左弯折部108和所述车端门右弯折部109与所述门板105均通过第一角钢110连接;所述第一角钢110的其中一个边的边缘连接门板105,另一个边与所述左弯折部或右弯折部连接。本实施例在在车端入口门侧,车端门左、右侧板与门板105组焊,组焊后的结构与压型角钢(第一角钢110)、门上梁106及门下梁107组焊成一个供车端门入口安装的平面。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通道安装部3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二框体的贯通道左侧板301、顶梁302、贯通道右侧板303和底梁304,所述第二框体用于安装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左侧板301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303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201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202向车体外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贯通道左侧板301和后端墙左侧板201一体成型设置,贯通道右侧板303和后端墙右侧板202一体成型设置,不需要进行焊接,也不需要设置多个组件进行连接,减少了焊缝,实现了车端连接的轻量化。
较佳地,本实施例与上面的实施例相结合,贯通道左侧板301、后端墙左侧板201和车端门左侧板101一体成型,贯通道右侧板303,后端墙右侧板202和车端门右侧板103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减少了焊缝,车端连接轻量化效果更佳。
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贯通道左侧板301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303在所述车体外的一端具有分别向所述第二框体外弯折的贯通道左弯折部305和贯通道右弯折部306,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305和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306与所述车体后端墙6均通过第二角钢307连接;所述第二角钢307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后端墙6,另一端连接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305或贯通道右弯折部306,并且,所述第二角钢307为多个且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贯通道左侧板301和贯通道右侧板303的端部设置弯折部,并通过第二角钢307实现了贯通道左侧板301、贯通道右侧板303与车体后端墙6之间的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
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所公开的车端连接器中,贯通道左弯折部305、贯通道左侧板301、后端墙左侧板201、车端门左侧板101、车端门左弯折部108一体成型,形成总左侧板4;贯通道右弯折部306、贯通道右侧板303、后端墙右侧板202、车端门右侧板103、车端门右弯折部109一体成型,形成总右侧板5,总左侧板4和总右侧板5优选采用板状材料压制成型。彼此之间不需要焊接,且牢固性强,即避免了焊接所带来的重量、焊接所产生的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又保证了受力,牢固性得以保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例所公开的车端连接器,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车体后端墙连接,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或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连接。角钢两端采用弹性密封胶分别粘接于车体后端墙于贯通道安装板内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胶层周边具有R3mm-R5mm的弧。本实施例的第二角钢的粘接方案有效避免了焊接给车体后端墙蒙皮及贯通道安装平面造成的焊接变形,解决了贯通道安装后密封不好而形成的渗漏的问题;角钢粘接方案还有效减轻了风挡对钢结构的冲击,延长了风挡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
如图9,图10所示,以总左侧板4、总右侧板5为主体,总左、右侧板兼顾车端门安装及贯通道安装;在贯通道安装侧,总左、右侧板与顶梁,底梁组焊成一个供贯通道安装的平面;在车端入口门侧,总左、右侧板与门板组焊,组焊后的结构与压型角钢、门上梁及门下梁组焊成一个供车端门入口安装的平面;设有12个封端角钢(第二角钢)用于贯通道安装平面的支撑,第二角钢一端与车体后端墙蒙皮粘接接,另一端与总左、右侧板粘接;设置的顶板对司乘人员通过车端连接器时的必要防护。
具体地,总左侧板剖面结构如图7所示,右侧板与之对称。总左、右侧板为4mm厚钢板压型而成,折弯长度120mm的边用于贯通道安装,折弯长度20mm的用于车端入口门安装。距离贯通道安装折弯边49mm处设置了用于贯通道安装的通孔,若贯通道安装螺栓为M8的,则开φ9.5mm的孔,为贯通道安装的螺栓连接周边留有0.75mm的余量,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二角钢(封端角钢)粘接位置如图8所示,第二角钢为压型角钢,角钢两端焊有4mm厚封端钢片,角钢两端采用弹性密封胶分别粘接于车体后端墙于贯通道安装板内侧(如图4所示),粘接方案为:胶层厚度为4mm,胶层周边留有R3~R5的弧。第二角钢的粘接方案有效避免了焊接给车体后端墙蒙皮及贯通道安装平面造成的焊接变形,解决了贯通道安装后密封不好而形成的渗漏的问题;粘接方案还有效减轻了风挡对钢结构的冲击,延长了风挡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经有限元分析,封端角钢粘接位置,沿车端连接器垂向均布,角钢布置间距为440mm,受力力状态良好,角钢与贯通道安装平面钢板边缘留有5mm间隙,有利于增大粘接面积,改善胶层受力状况,延长胶层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车端连接器及车辆,将车端连接器通过总左侧板和总右侧板焊接在车体后端墙上,集成了贯通道与车端入口门的安装接口,在保证车端连接器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最大限度的对贯通道安装部与车端入口门安装部的整合,进行轻量化钢结构设计,用少的材料,少的焊缝,通过使用粘接技术,避免焊接变形带来的密封不严,造成的渗漏,最终实现车端连接的任务。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或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形成的组合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但是应当注意,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端门安装部、后端墙连接部和贯通道安装部,
其中,所述后端墙连接部连接在车体后端墙的开口内,所述车端门安装部和所述贯通道安装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后端墙连接部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墙连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后端墙左侧板和后端墙右侧板,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的外壁分别连接所述开口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门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一框体的车端门左侧板、顶板、车端门右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框体用于安装门组件;
其中,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向车体内延伸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组件包括门板、门上梁和门下梁,其中,所述门板焊接在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上,所述门上梁和所述门下梁分别安装在所述门板的上方和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门左侧板和所述车端门右侧板位于车体内的一端具有分别向对侧弯折的车端门左弯折部和车端门右弯折部;所述车端门左弯折部和所述车端门右弯折部与所述门板均通过第一角钢连接;
所述第一角钢的其中一个边的边缘连接门板,另一个边与所述左弯折部或右弯折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安装部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第二框体的贯通道左侧板、顶梁、贯通道右侧板和底梁,所述第二框体用于安装贯通道;
所述贯通道左侧板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分别由所述后端墙左侧板和所述后端墙右侧板向车体外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左侧板和所述贯通道右侧板在所述车体外的一端具有分别向所述第二框体外弯折的贯通道左弯折部和贯通道右弯折部,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和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与所述车体后端墙均通过第二角钢连接;
所述第二角钢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后端墙,另一端连接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或贯通道右弯折部,并且,所述第二角钢为多个且均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车体后端墙连接,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胶层与所述贯通道左弯折部或所述贯通道右弯折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周边具有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端连接器。
CN201910812233.4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Active CN110371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233.4A CN1103711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2233.4A CN1103711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1145A true CN110371145A (zh) 2019-10-25
CN110371145B CN110371145B (zh) 2020-07-07

Family

ID=6826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2233.4A Active CN110371145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1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1650B1 (fr) * 2021-04-12 2023-04-14 Alstom Transp Tech Partie de structure d’un véhicule ferroviaire adaptée pour former une face arrièr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7084A (en) * 1939-09-22 1941-09-23 Budd Edward G Mfg Co End construction for rail cars
CN201198310Y (zh) * 2008-08-05 2009-02-25 铁道部运输局 分体式端墙结构
RU2434770C1 (ru) * 2010-04-19 2011-11-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верской ваго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ОАО "ТВЗ") Торцевая стена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вагона
WO2014006389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Coventry University Railway carriag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N10642806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端部通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7084A (en) * 1939-09-22 1941-09-23 Budd Edward G Mfg Co End construction for rail cars
CN201198310Y (zh) * 2008-08-05 2009-02-25 铁道部运输局 分体式端墙结构
RU2434770C1 (ru) * 2010-04-19 2011-11-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верской ваго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ОАО "ТВЗ") Торцевая стена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вагона
WO2014006389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Coventry University Railway carriag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N106428063A (zh) * 2016-10-31 2017-02-2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端部通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1145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3732U (zh) 车门以及装设有该车门的汽车
CN101565051A (zh) 中心横梁连接式铰接构架
KR20010066475A (ko) 자동차의 후방필러 보강구조
CN204774508U (zh) 一种车门窗框结构
CN110371145A (zh) 一种车端连接器及车辆
US20190047627A1 (en) Vehicle body upper section structure
CN101791938B (zh)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结构
JP2607124Y2 (ja) 車両用窓ガラスの取付け構造
CN107264236A (zh) 一种后侧蝶形窗玻璃弹片支承结构
CN206297620U (zh) 一种驾驶室a柱安装结构总成
CN215096944U (zh) 一种门板组件结构
CN210063138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suv顶盖总成
CN209365868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汽车车门密封胶条
CN208867972U (zh) 一种用于车身钣金件空腔的隔音降噪结构
CN206797486U (zh) 一种轿车c柱结构
CN109178002A (zh) 窗体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5970781U (zh) 一种提升模态频率的汽车天窗
CN215153837U (zh) 一种具有升降窗的中小型客车司机门
CN201169298Y (zh) 侧围加强型车辆装置
CN200995710Y (zh) 工程车用空腔柱式结构驾驶室框架
CN219790111U (zh) 一种客车用司机包围结构
CN208813078U (zh) 一种汽车组合后灯的安装结构
CN204801802U (zh) 一种led显示器结构及车辆用led显示器安装结构
CN211918345U (zh) 车辆用天窗面板
JPH10181352A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パーティションサッシュの下部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