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3426A -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3426A
CN110363426A CN201910635724.6A CN201910635724A CN110363426A CN 110363426 A CN110363426 A CN 110363426A CN 201910635724 A CN201910635724 A CN 201910635724A CN 110363426 A CN110363426 A CN 110363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server
real
law
punis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57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生
张龙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oft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oft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oft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oft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57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3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3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3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包括:控制终端监控设备获取基于预设区域的一张或多张第一图像;控制所述边缘设备基于AI识别所述一张或多张第一图像中是否包括待执法事件;若是,则控制所述边缘设备识别所述待执法事件的类型;根据所述待执法事件的类型执行预设执法操作;其中,所述待执法事件的类型包括实时事件和非实时事件。本发明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控违法事件,实现对违法事件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处罚方法,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物联网城市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城市管理执法基本依靠管理人员,需要管理人员对不文明事件进行日常巡查、现场处理,不仅覆盖面积有限、巡查耗费时间长,也容易发生肢体冲突,同时耗费大量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非接触式监管不文明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包括如下步骤:
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一张或多张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若是,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进行现场警告;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进一步地,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之后,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实时事件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实时事件是否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
若是,则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所述城市管理平台获取现场处理反馈并进行分析,以判断本次执法流程是否结束;
若否,则服务器生成第一个人征信记录,将所述第一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包括:
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判断所述非实时事件是否达到告警处罚阈值;
若所述非实时事件没有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服务器生成警告通知,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将所述警告通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
若所述非实时事件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记录为待处罚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罚事件存入告警处罚临时库,同时将所述待处罚事件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城市管理平台对待处罚事件的反馈信息,确认待处罚事件是否为误判;
若待处罚事件为误判,则服务器从所述告警处罚临时库中删除所述待处罚事件;
若待处罚事件为非误判,则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罚事件从所述告警处罚临时库转存入告警处罚库。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记录为待处罚事件之后,还包括:
服务器对所述待处罚事件进行识别,生成所述待处罚事件的处理建议,将所述处理建议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
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所述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待处罚事件的处理结果,判断获取的处理结果中是否有黑名单;
若有,则服务器生成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将所述第二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平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
若是,则更新所述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判断模块,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一张或多种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控制模块,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向违规人员进行现场警告;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能够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
本发明通过云平台的终端进行非接触式监管,远程识别城市不文明行为,并发出对应的处罚或警告。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降低城市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替代实施例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另一替代实施例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模块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等,但这些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与另一个方向、动作、步骤或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速度差值为第二速度差值,且类似地,可将第二速度差值称为第一速度差值。第一速度差值和第二速度差值两者都是速度差值,但其不是同一速度差值。术语“第一”、“第二”等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批量”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提及的边缘设备、服务器、终端设备含义如下:
边缘设备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计算装置,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边缘计算处于物理实体和工业连接之间,或处于物理实体的顶端。
服务器具备云端计算能力,仍然可以访问边缘计算的历史数据,可生成指令发送至边缘设备或终端设备;服务器在云端,不仅能对边缘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流,还能够通过网络连接接入其他数据平台,形成数据交流及数据同步,在下述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接入警务平台的数据中心、管理部门平台的数据中心、政府个人征信平台等数据库,从以上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反馈。
终端设备为云平台系统中获取实际发生的数据的部分,在实际中一般指的是广播、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终端设备可实时监控预设区域的事件,生成事件信息并发送至边缘设备或服务器,也能接收服务器的指令,作出对应的执行动作。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通过对待执法事件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待执法事件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实现了非接触式高效执法,减少人力,节约城市管理的成本。
本实施例步骤如下:
S101、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该步骤中,终端设备接收到服务器的监控指令,在预设区域进行监控,每隔预设时间向边缘设备发送获取到的一张或多张图像。其中,一张或多张图像可以是图片或视频信息,获取的图像临时存储在边缘设备中。
可选的,当系统被应用于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的区域时,终端设备可以是红外传感器,终端设备每隔预设时间获取预设区域的红外反馈信号;可选地,当系统被应用于需要保持安静、禁止鸣笛的区域时,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分贝检测仪,此时终端设备每隔预设时间获取预设区域的声音信号。
S102、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一张或多张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该步骤中的待执法事件指的是预设区域内的不文明行为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在本发明中,服务器及边缘设备均具备算力,服务器具备云端算力,能够处理较为复杂的信息,但所耗费的时间较长。边缘设备具备简单算力,一般用于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为保证时效性,使预设时间内一张或多张图像信息能够被及时识别,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图像发送至边缘设备进行识别,以判断是否出现待执法事件。示例性地,待执法事件包括:占道经营,打架斗殴,违章停车,乱丢垃圾,进入禁止区域和/或在居民区鸣笛等。
S103、若是,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包括实时事件和非实时事件。示例性地,在待执法事件中,占道经营,打架斗殴、进入禁止区域和/或在居民区鸣笛等属于实时事件,需要进行立刻处理。违章停车,乱丢垃圾等,属于非实时事件,可以进行延后处理。应当注意的是,边缘设备对待执法事件的识别规则可以被用户预先定义,也可以被用户修改,因此识别结果根据用户定义的识别规则有所变化,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中的分类。
为了保证时效性,及时进行执法操作,边缘设备获取待执法事件进行智能识别,快速识别出实时事件和非实时事件。当识别出实时事件时,执行步骤S104,当识别出非实时事件时,执行步骤S105。
S104、若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进行现场警告;
现场警告指令是系统通过终端设备向违规人员发出的警告或驱离等指令。根据终端设备和/或用户的预先定义,现场警告指令可以是闪烁警示灯和/或广播警示。示例性地,根据用户的预先定义,当检测到有人闯入禁止越界的区域,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终端设备警示灯发生闪烁,同时进行广播驱离。可选地,现场警告指令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短信、邮件、APP及微信小程序进行提醒。
S105、若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非实时事件指的是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或不需要立刻出警处理的事件,为得到更准确的识别结果,边缘设备会将非实时事件发送至服务器数据库进行存储,同时使用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智能识别,以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对应执法操作。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获取预设区域事件数据,对不同的待执法事件类型执行不同的执法操作,减少人力,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执法效率,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当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之后,还需要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理的步骤,具体如下:
S201、若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进行现场警告;
S202、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实时事件的识别结果,判断实时事件是否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系统通过终端设备向违规人员发出广播、警示灯等警告,但有可能会出现违规人员不接受警告,继续进行违规违法操作。因此边缘设备需要继续识别实时事件是否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示例性地,当边缘设备在预设时间内连续接收到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实时事件信息,表明该区域出现违法违规事件;或在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后仍然接收到相同的实时事件信息,则表明现场警告效果不佳;或实时事件较为严重,如打架斗殴、具有保密性质的区域被闯入等,上述情况都需要执法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可选地,用户可通过登陆系统平台,对实时事件的识别规则进行设置和修改操作。
S203、若是,则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
若需要现场处理,则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现场处理请求一般包括事件发生区域、发生时间和事件内容。城市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心根据接收到的内容判断该事件的管辖部门,将现场处理请求转发至对应管辖部门的信息接收终端,以使对应的城市管理人员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S204、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现场处理反馈并进行分析,以判断本次执法流程是否结束;
该步骤中,城市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后,将现场处理反馈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现场处理反馈包括执法过程和/或执法结果等。
在本发明中,执法系统平台与城市管理平台具有数据连接功能,每隔预设时间进行一次数据同步,包括执法系统平台将待执法事件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和/或城市管理平台将现场处理反馈同步至执法系统平台。
其中,现场处理反馈包括城市管理人员现场处理结果,以及违规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对应管辖部门缴纳罚款或扣分等。
该步骤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城市管理人员上传的现场处理反馈,当城市管理人员成功制止违规事件,且违规人员在规定内完成缴纳罚款或扣分行为,则可判断为执法流程结束。
S205、若否,则服务器生成第一个人征信记录,将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系统。
执法流程未结束,一般指的是违规人员在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完成缴纳罚款或接受扣分的情况,需要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个人征信记录包括了违规人员身份信息、违规事件类别和失信原因等。其中,可选的,违规人员身份信息能够从城市管理平台的数据中心获取。
个人征信系统是管理部门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个人征信系统能够接收云平台远程执法系统的服务器上传的个人征信记录,并能够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实时事件进行处理的执法方法,只有经过警告无效的实时事件才需要通知城市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增强了执法方法的可操作性,节省人力成本。同时通过将未完成执法流程的违规人员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使执法方法能够跟踪执法事件的完成情况,提升执法效果。
实施例三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的情况。具体地,本实施例将实施例一中的非实时事件的处理步骤进行了细化。
具体步骤如下:
S301、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判断非实时事件是否达到告警处罚阈值;
告警处罚规则是根据数据库中已解决的事件数据,建立的对非实时事件的识别规则。该告警处罚规则由城市管理人员事先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用户可根登录系统平台进行更新或修改。
S302、若非实时事件没有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服务器生成警告通知,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将警告通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
该步骤中,非实时事件未达到告警处罚阈值,表明非实时事件不严重,示例性地,如流动商贩违规占道、违章停车等,则服务器生成警告通知,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将警告通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
该步骤中,执法系统与城市管理平台和对应管辖部门的数据平台均具有数据连接,也和移动终端服务器具有数据连接。服务器可从城市管理平台或对应管辖部门的数据平台获取违规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发送警告通知,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示例性地,当获取到违章停车事件,服务器从交管局获取车辆信息及车主身份信息,生成违章停车警告通知,将警告通知发送至移动终端服务器,以将警告通知发送至车主的移动终端。
S303、若非实时事件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将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记录为待处罚事件。
告警处罚库用于保存较严重的非实时事件,需要转送至对应的管辖部门进行处理。为保证执法精确性,服务器将超过告警处罚阈值的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以进行进一步识别。
S304、服务器对待处罚事件进行识别,生成待处罚事件的处理建议,将处理建议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
处理建议指的是服务器识别得到待处罚事件的归属管辖部门。可选的,处理建议也包括服务器获取以往管辖部门对类似事件的处理结果,对归属管辖部门生成执法建议。
S305、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待处罚事件的处理结果,判断获取的处理结果中是否有黑名单。
管辖部门对待处罚事件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服务器获取处理结果并进行识别。处理结果包括待处罚事件信息、违规人员身份信息、处理结果。同时,当违规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接连违规违法和/或造成严重后果,则管辖部门在处理结果中加入违规人员黑名单。示例性地,某车主在一段时间内接连出现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则管辖部门可将该车主纳入黑名单。
S306、若有,则服务器生成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将第二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平台。
当处理结果中有黑名单,则服务器生成对应违规人员的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并上传至个人征信平台。其中,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包括了违规人员身份信息、违规事件类别、失信原因和黑名单等。
如图4所示,在替代实施例中,S301之前还包括:
S311、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
城市管理人员能够登录云平台执法系统,根据实际中的执法体验,对服务器存储的告警处罚规则进行更新,以得到更符合实际需求的非实时事件的阈值判断结果。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在每次调用告警处罚规则之前判断是否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也可以每隔固定时间间隔判断是否接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
S312、若是,则更新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
若服务器判断收到了新的告警处罚规则,则更新服务器数据,使用新的告警处罚规则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
如图5所示,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S304之前还包括:
S314、服务器将待处罚事件存入告警处罚临时库,同时将待处罚事件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根据城市管理平台对待处罚事件的反馈信息,确认待处罚事件是否为误判;
事件纳入告警处罚库,则表明该事件属于严重违规或违法,会对该事件的违规人员采取较为严厉的惩罚措施。为了避免出现误判,在该替代实施例中,服务器会先将待处罚事件临时存入告警处罚库,同时将待处罚事件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城市管理人员通过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待处罚事件,对待处罚事件进行人工确认,将判断得到的反馈信息上传至城市管理平台。
S324、若待处罚事件为误判,则服务器从告警处罚临时库中删除待处罚事件;
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反馈信息,当人工识别结果表明该事件为误判,则向服务器数据库生成误报日志并保存,方便用户获取误报日志,对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进行修改。
S334、若待处罚事件为非误判,则服务器将待处罚事件从告警处罚临时库转存入告警处罚库。
城市管理人员经过人工识别,确认待处罚事件不是误判,则将待处罚事件从临时库转存入告警处罚库,
本实施例中对实时性不高的事件,调用云端算力进行计算,根据其是否达到告警处罚阈值采取不同的执法措施,使执法过程能够与城市管理平台数据同步,同时增加了黑名单系统,使严重违规违法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记录,增强了执法效果。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模块4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判断模块402,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一张或多张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实时事件的识别结果,判断实时事件是否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现场处理反馈并进行分析,以判断本次执法流程是否结束;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判断非实时事件是否达到告警处罚阈值;服务器将待处罚事件存入告警处罚临时库,同时将待处罚事件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根据城市管理平台对待处罚事件的反馈信息,确认待处罚事件是否为误判;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待处罚事件的处理结果,判断获取的处理结果中是否有黑名单;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
识别模块403,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控制模块404,若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向违规人员进行现场警告;若实时事件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则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若本次执法流程未结束,则服务器生成个人征信记录,将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系统。若非实时事件没有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服务器生成警告通知,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将警告通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若非实时事件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将待处罚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若待处罚事件为误判,则服务器从告警处罚临时库中删除待处罚事件;若待处罚事件为非误判,则服务器将待处罚事件从告警处罚临时库转存入告警处罚库。服务器对待处罚事件进行识别,生成待处罚事件的处理建议,将处理建议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若有黑名单,则服务器生成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将第二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平台。若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数据,通过云端算力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若服务器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则更新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
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服务器中处理器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中以一个处理器50为例;设备/终端/服务器中的处理器50、存储器51、输入装置52和输出装置5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题更新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中的监控模块401和判断模块402等)。处理器5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终端/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云平台执法方法。
存储器5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终端/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终端/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选择预先制作好的模块生成可视化界面,提高了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可视化界面背景图案配置的时间。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平台执法方法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一张或多张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若是,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若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进行现场警告;
若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一张或多种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若是,则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进行现场警告;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之后,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实时事件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实时事件是否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处理;
若是,则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向城市管理平台发送现场处理请求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所述城市管理平台获取现场处理反馈并进行分析,以判断本次执法流程是否结束;
若否,则服务器生成第一个人征信记录,将所述第一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包括:
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判断所述非实时事件是否达到告警处罚阈值;
若所述非实时事件没有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服务器生成警告通知,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器将所述警告通知发送至违规人员的移动终端;
若所述非实时事件达到告警处罚阈值,则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记录为待处罚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罚事件存入告警处罚临时库,同时将所述待处罚事件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根据所述城市管理平台对待处罚事件的反馈信息,确认待处罚事件是否为误判;
若待处罚事件为误判,则服务器从所述告警处罚临时库中删除所述待处罚事件;
若待处罚事件为非误判,则服务器将所述待处罚事件从所述告警处罚临时库转存入告警处罚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非实时事件存入告警处罚库,记录为待处罚事件之后,还包括:
服务器对所述待处罚事件进行识别,生成所述待处罚事件的处理建议,将所述处理建议发送至城市管理平台;
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服务器从所述城市管理平台获取待处罚事件的处理结果,判断获取的处理结果中是否有黑名单;
若有,则服务器生成第二个人征信记录,将所述第二个人征信记录上传至个人征信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器基于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对所述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之前,还包括:
服务器判断是否收到新的告警处罚规则;
若是,则更新所述预设的告警处罚规则。
8.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获取终端设备对预设区域进行监控并获取一张或多张图像;
判断模块,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一张或多张图像的识别结果,判断所述一张或多种图像中是否包含待执法事件;
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边缘设备对所述待执法事件的识别结果;
控制模块,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实时事件,则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现场警告指令,以向违规人员进行现场警告;
若所述待执法事件为非实时事件,则服务器获取所述边缘设备发送的非实时事件,通过云端算力对非实时事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执法操作。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
CN201910635724.6A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363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724.6A CN110363426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724.6A CN110363426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3426A true CN110363426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9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5724.6A Pending CN110363426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342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7286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北京软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案件派遣处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86199A (zh) * 2021-01-07 2021-04-20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加密后的图像进行安全告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91130A (zh) * 2021-03-16 2021-06-18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治理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39434A (zh) * 2021-03-29 2021-07-2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管理事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71572A (zh) * 2024-02-02 2024-03-08 深邦智能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多平台联动的道路图像模型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7286A (zh) * 2020-12-11 2021-04-02 北京软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案件派遣处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86199A (zh) * 2021-01-07 2021-04-20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加密后的图像进行安全告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91130A (zh) * 2021-03-16 2021-06-18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治理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139434A (zh) * 2021-03-29 2021-07-2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管理事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71572A (zh) * 2024-02-02 2024-03-08 深邦智能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多平台联动的道路图像模型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3426A (zh) 一种云平台远程执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Joh Policing the smart city
JP74447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0427432A (zh) 基于区块链的违章事件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0537262A (ja) 自動監視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32575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车辆违章监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79126B (zh) 载客运营车辆监管系统及设备、介质
CN106982319A (zh) 一种违规违章违法抓拍举报系统
CN108765921A (zh) 基于视觉语意分析应用于巡逻机器人的智能巡逻方法
US20220159430A1 (en)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in transports
CN112381677A (zh) 一种社区管理方法、社区管理装置及物联网智能盒子
CN108648487A (zh) 一种提醒及时挪车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CN11224169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9322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速交通事故监管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37901A1 (en) Traffic manager transports
CN111163288A (zh) 一种智能移动警务系统及警务办公方法
CN113240920A (zh) 车辆通行方法及装置、认证服务器和紧急救援系统
CN108305476A (zh) 一种获取违法车辆信息的方法、系统及救护车
CN10903496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单车监管方法
CN112509197A (zh) 访客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070748A (zh) 应用于开放式停车位的停车管理系统
CN112995342B (zh) 基于公安内外网传输的举报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9190422A (zh) 终端防盗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5019546A (zh) 停车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6013A (zh) 巡逻机器人生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