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3574A -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3574A
CN110353574A CN201910502256.5A CN201910502256A CN110353574A CN 110353574 A CN110353574 A CN 110353574A CN 201910502256 A CN201910502256 A CN 201910502256A CN 110353574 A CN110353574 A CN 110353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dle
protective cover
charging terminal
sweeping robot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22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会会
周亚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22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3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3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3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该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设置于充电座本体上的第一充电端子,第一充电端子用于和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保护罩,保护罩与充电座本体之间形成可开合的腔体;第一充电端子设置在腔体内;传动部件和驱动部件;传动部件的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保护罩连接;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使得传动部件带动保护罩打开腔体,驱动部件还用于驱动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使得传动部件带动保护罩闭合腔体。该充电座,通过在第一充电端子上设置保护罩,将第一充电端子与外界隔离开,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提升充电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上了扫地机器人。
目前,扫地机器人在工作完毕后会自行找到充电座进行充电。扫地机器人充电座的充电端子通常采用外露式触点,在扫地机器人工作或者未放在充电座时,触点裸露,容易进水,使得充电座脏污或者漏电,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解决了充电座易脏污、漏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第一充电端子,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用于和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充电座本体之间形成可开合的腔体;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传动部件和驱动部件;其中,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打开所述腔体,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闭合所述腔体。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通过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上设置保护罩,将第一充电端子与外界隔离开,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提升充电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轴,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保护罩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由此,可以通过转轴旋转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左右开合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竖直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第二保护罩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由此,通过设置2个保护罩,控制更加灵活。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平移运动,带动所述保护罩平移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由此,可以通过连杆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前后运动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竖直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气缸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丝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装设有第一螺母支架,所述保护罩装设在所述第一螺母支架上;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保护罩沿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由此,可以通过第一丝杆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升降运动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水平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驱动部件和第二丝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装设有第二螺母支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装设在所述第二螺母支架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第二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缩回所述凹槽内。由此,可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一充电端子升降运动以伸出或缩回凹槽中,使得第一充电端子在使用状态下伸出,在非使用状态下隐藏,不占用充电座的表面空间,进一步保护盖第一充电端子,且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部件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驱动部件。由此,可以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扫地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红外接收器和设置在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预设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确定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驱动部件。由此,可以选择红外传感器获取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信息,更加准确、高效。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后,判断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若是,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若否,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由此,充电座本体可以根据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信息控制保护罩的打开和闭合,无需人工发送指令,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充电座,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第二充电端子,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充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电连接,并进行充电。由此,采用上述充电座,能有效保护第一充电端子在非使用过程不被脏污、水渍等异物污染,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安全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在确定所述充电座位置后,将机器人本体导向至所述充电座位置,与所述充电座进行连接。由此,便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回充。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导向装置的缺口。由此,使得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连接进行充电时,连接更加稳固,受到外力后不容易使得连接出现偏移,同时,使得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进行连接时,占用的地方更加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充电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充电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充电座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扫地机器人包括:充电座100和扫地机器人本体200,当充电座100与扫地机器人本体200进行连接时,该充电座100可以为扫地机器人本体200充电。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设置于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第一充电端子103,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用于和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
所述充电座本体包括:底座101和用于固定所述底座的固定座102,所述底座101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02底部。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充电端子103的位置不做限制。该第一充电端子103可以设置在底座101的水平面上,或设置在固定座102的侧面上。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设置在底座101上。扫地机器人本体200充电时,会回到所述充电座的底座101上,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第二充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连接。
充电时,扫地机器人本体位于该底座101上,该第二充电端子和第一充电端子103为垂直接触,在扫地机器人本体200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充电端子103和第二充电端子接触良好。
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包括:第一触点1031和第二触点1032。所述第一触点1031和所述第二触点1032设置在底座101上,且朝向上方。
该第一触点1031和第二触点1032例如为金属弹片,充电时,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第二充电端子压接在该金属弹片上,充电状态更加稳定。
然而,扫地机器人本体200工作或者未放在充电座时,第一充电端子103会裸露在外,易使得第一充电端子脏污或漏电,造成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被损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避免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被损坏,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上方还设有保护罩104,所述保护罩104与所述充电座本体之间形成可开合的腔体,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保护罩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充电端子。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保护罩104的结构不做限制。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罩104包括:支架1043和顶板1040,所述支架1043环绕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设置,所述顶板1040位于所述支架1043上方,所述支架1043和所述顶板1040共同围设成所述保护罩104。其中,所述支架1043和所述顶板104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别成型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由此,该保护罩盖合在充电座本体上时,所述充电端子位于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充电座本体围设的腔体中,可以将第一充电端子与外部环境隔离,避免外界水渍浸入造成第一充电端子被脏污或产生漏电,提高了用户体验。
所述保护罩104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也可以通过铰接或滑动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充电底座连接,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或闭合所述保护罩。例如,当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离开所述充电座时,用户可以手动闭合所述保护罩。当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靠近所述充电座时,用户可以手动打开所述保护罩。
上述手动打开和闭合保护罩的操作方式十分繁琐,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打开和闭合的保护罩。
其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传动部件和驱动部件。
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打开所述腔体,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闭合所述腔体。所述驱动部件例如包括控制器,使用时,可以向该控制器发送指令,进而控制所述保护罩的打开和闭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上设置保护罩,并使得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103处于非使用状态时闭合,将第一充电端子103与外界隔离开,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提升充电系统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驱动部件和该传动部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轴,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其中,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转轴带动所述保护罩打开所述腔体,所述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转轴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转轴带动所述保护罩闭合所述腔体。
其中,所述转轴的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转轴的第一运动能够带动所述保护罩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或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以打开所述腔体。所述转轴的第二运动能够带动所述保护罩按相反的方向旋转,以闭合所述腔体。
由此,可以通过转轴旋转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左右开合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竖直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对该保护罩的数量不做限制,所述保护罩可以是1个或1个以上,每个保护罩与一个转轴连接,当驱动部件驱动转轴转动时,所述保护罩随之转动。若所述保护罩为1个,则1个保护罩能完全覆盖第一充电端子,当所述保护罩偏离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上方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裸露,当所述保护罩回到第一充电端子上方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被隔离。若所述保护罩为2个,则2个保护罩可以相向靠近运动或相互远离。当2个保护罩相向靠近并接触时,正好位于第一充电端子上方,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被隔离,当2个保护罩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裸露。
图3中示出的是保护罩为2个时的情况。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罩104包括:设于第一触点1031上方的第一保护罩1041,以及设于第二触点上方的第二保护罩1042。所述转轴包括:与第一保护罩1041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051、与第二保护罩1042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1052;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1051连接的第一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转轴1052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第二保护罩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
其中,第一转轴105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二端沿远离第一驱动部件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一保护罩1041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第二转轴105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二端远离第二驱动部件的方向延伸,且与第二保护罩1042的安装孔固定连接。
图4为图3中充电座的工作状态图,如图4所示,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105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一保护罩1041沿顺时针方向打开,使得第一触点1031裸露,同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10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第二保护罩1042沿逆时针方向打开,使得第一触点1031和第二触点1032裸露,当扫地机器人本体回到充电座时,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一触点1031和该第二触点1032充电。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罩为一块,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106,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107,所述气缸包括:活塞杆1071,所述活塞杆107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连杆106的一端与所述气缸107的活塞杆107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104连接。
所述气缸107用于驱动所述连杆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保护罩104打开所述腔体,所述气缸107还用于驱动所述连杆106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连杆106带动所述保护罩104闭合所述腔体。
其中,所述连杆106的第一运动和第二运动为平移运动,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连杆106的第一运动能够带动所述保护罩向靠近所述气缸的方向平移,以打开所述腔体。所述转轴的第二运动能够带动所述保护罩向靠近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的方向平移,以闭合所述腔体。
图6为图5中充电座的工作状态图,如图6所示,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缸套内,使得连杆沿水平方向平移,带动保护罩104向气缸所在位置靠近,使得第一触点1031和第二触点1032裸露,当扫地机器人本体回到充电座时,可以直接通过该第一触点1031和该第二触点1032充电。
由此,可以通过连杆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前后运动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竖直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气缸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丝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
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装设有第一螺母支架,所述第一螺母支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罩装设在所述第一螺母支架上。
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保护罩打开所述腔体,所述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第一丝杆带动所述保护罩闭合所述腔体。
所述第一丝杆的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杆的第一运动可以使所述第一螺母支架带动所述保护罩沿所述第一丝杆上升,以打开所述腔体,所述第一丝杆的第二运动可以使所述第一螺母支架带动所述保护罩沿所述第一丝杆下降,以闭合所述腔体。
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充电座并穿设于所述螺母支架,且所述导向杆间隔所述丝杆设置,所述保护罩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由此,可以通过第一丝杆带动保护罩在第一充电端子上方升降运动以打开或闭合腔体,不占用充电座的水平空间,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凹槽108,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活动设置在所述凹槽108内,所述凹槽108内还设有第二丝杆和如上所述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装设有第二螺母支架,所述第二螺母支架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装设在所述第二螺母支架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第二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缩回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二丝杆的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的第一运动可以使所述第二螺母支架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沿所述第二丝杆上升,以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丝杆的第二运动可以使所述第二螺母支架带动所述保护罩沿所述第二丝杆下降,以缩回所述凹槽中。
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充电座并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母支架,所述第二导向杆间隔所述丝杆设置,所述第二螺母支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图8为图7中充电座的工作状态图,如图8所示,第二丝杆转动,使得第二螺母支架带动第一充电端子103上升伸出所述凹槽108,使得第一充电端子103裸露,当扫地机器人本体回到充电座时,可以直接通过该第第一充电端子充电。
由此,可以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一充电端子升降运动以伸出或缩回凹槽中,使得第一充电端子在使用状态下伸出,在非使用状态下隐藏,不占用充电座的表面空间,进一步保护盖第一充电端子,且使用方便。
上述充电座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指令,控制保护罩的打开和闭合。在本申请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充电座例如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部件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例如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后,判断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保护罩远离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使得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裸露,由此,当扫地机器人本体靠近所述充电座时,所述充电座可以控制所述保护罩打开,方便扫地机器人本体充电。扫地机器人本体回到所述充电座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03和所述第二充电端子连接,从而对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若否,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保护罩靠近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使得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被隔离。由此,当扫地机器人本体离开所述充电座后,所述充电座可以控制所述保护罩闭合,将第一充电端子与外部隔离,保护第一充电端子在非使用过程不被脏污、水渍等异物污染,提高了用户体验。
其中,若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所述凹槽。若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驱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缩回所述凹槽中。
由此,通过设置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确定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信息,进而可以根据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信息控制保护罩的打开或闭合,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或缩回凹槽中,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传感器的结构不做限制。该传感器例如为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例如包括:设置在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红外发射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对外发射预先设置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对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识别,以及位置确认。
本申请实施例对红外发射器的数量、以及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的频率、强度、发送信号的规律均不做限定,只需要满足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被红外接收器接收,并且对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识别,以及位置确认即可。
扫地机器人本体上例如设有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器,充电座本体上例如设有一个或多个红外接收器。设置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红外发射器例如和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红外接收器相对。
扫地机器人工作时,当扫地机器人本体需要确定充电座位置时,红外发射器可以不断对外发射出预先设置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可以被充电座上本体的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对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识别,以及位置确认,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并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进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控制保护罩打开或闭合腔体,以及可以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或缩回所述凹槽。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扫地机器人本体上例如还设置有激光雷达,该充电座上例如设有激光条码。该激光雷达可以发出激光对周围区域进行扫描,当激光雷达通过激光扫描到充电座的激光条码区时,激光条码会反射光信号,该激光雷达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对充电座进行识别和位置确认。
在本申请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扫地机器人本体上例如还设置有导向装置。当扫地机器人本体根据激光雷达获取的位置信息确定充电座的位置后,导向装置能够将扫地机器人本体导向至充电座的位置并进行连接,使得充电座本体上的第一充电端子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第二充电端子进行连接,进而使得充电座能够为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扫地机器人工作时,扫地机器人本体可以对充电座进行识别以及确认充电座的位置。当充电座的位置确定后,扫地机器人本体能够启动导向装置,将扫地机器人本体导向至充电座的位置,并与充电座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向装置的具体结构、材质、数量均不作限定。该导向装置可以是滑轮、履带等,只需要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能够进行移动即可。
如图1所示,充电座上例如设置有用于容纳导向装置的缺口109。
当扫地机器人本体完成对充电座的识别以及位置确认后,导向装置能够将扫地机器人本体导向至充电座的位置,并与充电座进行连接,充电座的缺口109用于容纳该导向装置,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连接更加稳固,受到外力后不容易使得连接出现偏移,同时,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进行连接时,占用的空间更少。
本申请实施例对缺口的形状、大小均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中,缺口只需满足能够容纳导向装置,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连接稳定即可。
当扫地机器人本体确定充电座的位置后,扫地机器人本体能启动导向装置,将扫地机器人本体导向至充电座的位置,并与充电座进行连接,使得充电座上的第一充电端子与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第二充电端子进行连接,使得充电座能够为扫地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并且充电座上的缺口可以容纳导向装置,使得扫地机器人本体与充电座的连接更加稳定,更加节省空间。并且利用红外发射接收及雷达扫码两者相结合的功能,可以提高扫地机器人回充的成功率,减少误判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本体;
设置于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第一充电端子,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用于和扫地机器人本体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充电座本体之间形成可开合的腔体;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传动部件和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打开所述腔体,所述驱动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保护罩闭合所述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轴,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保护罩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第二保护罩转动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平移运动,带动所述保护罩平移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丝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装设有第一螺母支架,所述保护罩装设在所述第一螺母支架上;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为转动,带动所述保护罩沿所述第一丝杆升降打开或闭合所述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驱动部件和第二丝杆,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上装设有第二螺母支架,所述第一充电端子装设在所述第二螺母支架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一运动,使得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电机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做第二运动,使得所述第二丝杆带动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缩回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驱动部件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驱动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座本体上的红外接收器和设置在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上的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发射预设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红外信号确定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位置,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驱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后,判断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值;
若是,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一运动;
若否,则驱动所述传动部件做第二运动。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包括:第二充电端子,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充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充电端子电连接,并进行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本体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在确定所述充电座位置后,将机器人本体导向至所述充电座位置,与所述充电座进行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导向装置的缺口。
CN201910502256.5A 2019-06-11 2019-06-11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Pending CN110353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256.5A CN110353574A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2256.5A CN110353574A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3574A true CN110353574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2256.5A Pending CN110353574A (zh) 2019-06-11 2019-06-11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357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583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站及清洁装置
CN111449584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站及清洁设备
CN112168081A (zh) * 2020-01-02 2021-01-05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扫地机补给系统及用于扫地机的补给站
CN112450087A (zh) * 2019-12-31 2021-03-09 丰疆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清粪机和其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2754361A (zh) * 2021-01-13 2021-05-07 由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口防尘的扫地机器人
CN112956958A (zh) * 2021-02-26 2021-06-15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洁系统
WO2022012571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尘仓、充电基座和扫地系统
CN114256895A (zh) * 2020-09-23 2022-03-29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及吸尘器系统
WO2023108883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设备和扫地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3104A (ja) * 1992-06-10 1993-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装置
CN105496316A (zh) * 2015-11-27 2016-04-20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系统以及清除扫地机器人滚刷上异物的方法
CN205835357U (zh) * 2016-06-03 2016-12-28 杭州艾米机器人有限公司 服务机器人的充电座
CN106655328A (zh) * 2016-10-24 2017-05-10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
CN206651803U (zh) * 2017-01-05 2017-11-21 湖北视贝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节电和防止触电的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08226607U (zh) * 2018-04-03 2018-12-11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装置
CN109510254A (zh) * 2018-10-18 2019-03-22 苏州瑞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43104A (ja) * 1992-06-10 1993-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装置
CN105496316A (zh) * 2015-11-27 2016-04-20 苏州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扫地机器人系统以及清除扫地机器人滚刷上异物的方法
CN205835357U (zh) * 2016-06-03 2016-12-28 杭州艾米机器人有限公司 服务机器人的充电座
CN106655328A (zh) * 2016-10-24 2017-05-10 北京灵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伸缩接触式自动充电装置
CN206651803U (zh) * 2017-01-05 2017-11-21 湖北视贝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节电和防止触电的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08226607U (zh) * 2018-04-03 2018-12-11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装置
CN109510254A (zh) * 2018-10-18 2019-03-22 苏州瑞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0087A (zh) * 2019-12-31 2021-03-09 丰疆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清粪机和其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2168081A (zh) * 2020-01-02 2021-01-05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扫地机补给系统及用于扫地机的补给站
CN111449583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站及清洁装置
CN111449584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站及清洁设备
CN111449584B (zh) * 2020-04-17 2021-10-08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站及清洁设备
WO2022012571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尘仓、充电基座和扫地系统
CN114256895A (zh) * 2020-09-23 2022-03-29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及吸尘器系统
CN112754361A (zh) * 2021-01-13 2021-05-07 由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口防尘的扫地机器人
CN112754361B (zh) * 2021-01-13 2022-02-15 由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插口防尘的扫地机器人
CN112956958A (zh) * 2021-02-26 2021-06-15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清洁系统
WO2023108883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设备和扫地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3574A (zh) 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
CN106093948B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被困检测方法
CN105314300B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
CN113661369B (zh) 具有布置在门中的摄像机的家用器具
CN107334424B (zh) 一种新型飞行式扫地机器人
CN207449645U (zh) 自动充电系统
CN204618113U (zh) 监控清洁机器人
CN108139082B (zh) 油烟机自动清洗装置和方法
CN107923219B (zh) 关闭或遮阳保护用的家用设备以及用于这种设备的蓄电池的再充电方法
CN107948690A (zh) 一种新型机顶盒
CN210300883U (zh) 一种地面蒸汽清洁装置
CN103565237B (zh) 激光遥控窗帘系统
CN110294243A (zh) 收纳机器人
CN112971648A (zh) 一种清洁系统、清洁基站及其作业对接方法
CN112726113B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2745809U (zh) 一种野外用的摄像头
CN108927544A (zh) 一种零件钻孔机
CN109413787A (zh) 自动开关门装置、具有该装置的微波炉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99849U (zh) 带有无线控制器的水槽清洗机
CN214297633U (zh) 具有防夹手功能的智能垃圾箱
CN207395754U (zh) 一种具有室内可见光定位功能的装置
US10100814B1 (en) Energy harvesting wind sensor
CN110742563A (zh) 带有无线控制器的水槽清洗机
CN216416792U (zh) 一种智能养生壶
CN220254155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泳池清洁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