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0100A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0100A
CN110350100A CN201910481110.7A CN201910481110A CN110350100A CN 110350100 A CN110350100 A CN 110350100A CN 201910481110 A CN201910481110 A CN 201910481110A CN 110350100 A CN110350100 A CN 110350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white
transmissivity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11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0100B (zh
Inventor
铃木守
卢星煕
中村雅人
甚田诚一郎
泉岳
寺口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50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0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0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与各色像素相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与白色像素相对应的白色滤色器。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ND)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ND透射率。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显示装置中的外部光反射最小化并理想地控制反射的外部光的颜色。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8月7日、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申请号为201410386855.2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最近,分别用于显示视频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EL)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已得到使用。由于大量的反射的外部光使这种显示装置中的显示质量恶化,所以优选地减小外部光反射。通常的显示面板的外部光反射成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面板的最外表面的部件与空气之间的界面处的菲涅尔(Fresnel)反射的成分,且另一种是光进入并然后离开面板的反射成分。
通常的有机EL面板各自具有通过堆叠透明电极而形成的发光体、有机发光层以及透明基板上的金属电极。由于这个原因,进入有机EL面板的光在金属电极上被反射并然后离开面板。此外,滤色器之外的部件的高透射率阻止了光被充分地吸收并使光离开面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反射成分。因此,有机EL面板具有大量的作为上述第二成分的反射成分的问题。
特别地,具有无色透明的白色像素的有机EL面板具有少量的被滤色器吸收的成分,并于是具有显著地增加的外部光反射的问题。另外,进入每个有机EL面板的外部光在离开有机EL面板时具有变化的波长光谱,且于是有机EL面板具有看起来如同彩色光的反射的外部光的问题。
在作为上述第一成分的外部光反射中,可例如通过在面板表面上执行抗反射(Anti-Reflective,AR)涂布或通过插入防眩光(Anti-Glare,AG)膜来减少外部光反射。
对于用于减少作为第二成分的外部光反射的对策,如JP H10-48752A和JP 2010-243769A中所述,存在如下方法,通过该方法,在有机EL面板的表面上设置圆偏正板。然而,圆偏正板传输从有机EL元件发出的光(在下文中,在某些情况下被称为有机EL固有光(intrinsic light)),且于是与没有圆偏正板的情况相比,有机EL固有光的亮度被减小至一半。这引起了功耗增加的问题。
如JP 2013-97287A中所述,还存在如下方法,在该方法中,仅白色像素的开口率减小或每个白色像素设置有中性密度(Neural Density,ND)滤色器。然而,在此方法中不可能防止反射光的颜色的变化,且于是仍存在反射光的色调(hue)变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期望使显示装置中的外部光反射最小化,并且理想地控制反射的外部光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与各色像素相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与白色像素相对应的白色滤色器。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ND)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ND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与各色像素相对应的发光元件以及与白色像素相对应的白色滤色器。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ND)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ND透射率。
可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所述白色滤色器来使所述特定波长带中的所述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所述ND透射率。
所述ND透射率可以为50%以上。
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的范围为400nm~700nm。
所述白色滤色器可被着色成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互补色之一。
在所述白色滤色器中,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光谱透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可以为0.44以上。
色差Δu'v'是0.02以下,所述色差Δu'v'是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且穿过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与穿过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之间的色差,其中所述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在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具有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不同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低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高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使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所述外部光反射最小化,并理想地控制所述反射的外部光的颜色。
注意,上述有利效果不是必须地限定的,且包括上述有利效果在内或代替上述有利效果,可以实现说明书所述的任何有利效果或从说明书中得知的其他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有机EL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了进入具有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滤色器的有机EL面板的光如何离开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了用于计算的外部光的波长光谱的特性图;
图4是分别图示了红色、绿色和蓝色滤色器的光谱透射率的特性图;
图5是图示了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以及计算结果的详情(breakdown)的特性图;
图6是图示了外部光和反射的外部光的xy色度的特性图(色度图);
图7是图示了白色滤色器的分别地设定为100%、80%、60%、40%、20%和0%的ND(中性密度)透射率的特性图;
图8是图示了外部光的各个ND透射率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
图9是图示了在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元件时有机EL固有光的标准亮度的特性图。
图10是图示了外部光反射的每个ND透射率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11是图示了通过将六种通常的着色剂与均具有80%的ND透射率的白色滤色器(A)~(F)混合在一起来设定白色滤色器(A)~(F)的光谱透射率的示例的特性图;
图12是图示了在使用具有图11中的光谱透射率的白色滤色器(A)~(F)时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13是图示了在使用白色滤色器(A)~(F)时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
图14是图示了六种类型的白色滤色器(1)~(6)中的对应的一个的波长与其透射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其中白色滤色器(1)~(6)各自以如下方式进行制备:图11中的白色滤色器(F)的着色剂具有增加的密度;
图15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1)~(6)时反射光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16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1)~(6)时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
图17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1)~(6)时仅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18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1)~(6)中的每者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与在使用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之间的色差Δu'v'的特性图;
图19是图示了在改变图11中所示的各个白色滤色器(A)~(F)的着色剂的密度时各自导致0.02以下的色差Δu'v'的光谱透射率的特性图;
图20是图示了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中的每者的开口率被固定在32%且无色透明的白色像素(ND透射率为100%)的开口率比被设定为100%、80%、60%、40%、20%和0%的情况下的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21是图示了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中的每者的开口率被固定在32%且无色透明的白色像素(ND透射率为100%)的开口率比被设定为100%、80%、60%、40%、20%和0%的情况下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
图22是图示了外部光的分别相对于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和ND透射率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
图23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1中所示的白色滤色器(F)(ND透射率为80%)时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为80%的情况下的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24是图示了开口率比、ND透射率和外部光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25是图示了通过对白色滤色器进行着色而获得的光谱透射率的特性图;
图26是图示了第四实施例中的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图27是图示了包括有机EL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电路构造的示意图;及
图28是像素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在此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注意,将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例
1.1.有机EL面板的结构示例
1.2.外部光反射的绝对反射率以及反射光的颜色
1.3.通过添加着色剂的色调控制
1.4.颜色变化的允许范围
2.第二实施例
3.第三实施例
4.第四实施例
5.第五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1.1.有机EL面板的结构示例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机EL面板1000的横截面图。注意,下面通过将有机EL面板1000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仅适用于有机EL面板1000,还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LCD)。如图1所示,有机EL面板1000从最上层依次包括玻璃板100、滤色器200、树脂层300、保护层400、透明电极500、有机EL元件600以及金属电极700。滤色器200包括红色(R)的滤色器200R、绿色(G)的滤色器200G、蓝色(B)的滤色器200B以及白色(W)的滤色器200W。滤色器200R、200G、200B和200W设置成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像素。
图2是图示了进入具有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的滤色器200R、200G、200B和200W的有机EL面板1000的光如何离开的示意图。由于进入有机EL面板1000的外部光穿过滤色器200两次,光的强度近似地变为滤色器透射率的二次方。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200R、200G和200B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光,而滤色器200W吸收非常少量的光并由于它的高透射率而引起大量的外部光反射。
另外,不仅存在外部光反射的增加的问题,还存在反射的外部光看起来如同彩色光的问题。具体地,根据有机EL面板1000的结构或材料,进入有机EL面板1000的外部光具有极有可能被吸收的特定波长成分,并于是在离开有机EL面板1000时具有变化的波长光谱。
1.2.外部光反射的绝对反射率以及反射光的颜色
这里,设定图1中的结构中的各层的厚度,且在具有开口率均为32%的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像素的有机EL面板中计算外部光反射的绝对反射率以及反射光的颜色。玻璃层的厚度为1mm,滤色器(RGBW)的厚度为3μm,树脂层的厚度为3μm,保护层的厚度为3μm,透明电极的厚度为0.2μm,有机EL元件的厚度为0.3μm,且铝层的厚度为0.01μm。注意,开口率表示一个像素中的有效发光的区域的百分比。可例如通过使用有机EL面板1000的窗口或滤色器的黑色矩阵(black matrix)来控制开口率。
图3是图示了用于计算的外部光的波长光谱的特性图。后述的计算还使用具有图3所示的波长光谱的外部光以作为参考外部光。图4图示了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200R、200G和200B的光谱透射率,且后述的计算还使用这些值。在图4中,Red-CF表示滤色器200R的光谱透射率,Green-CF表示滤色器200G的光谱透射率,且Blue-CF表示滤色器200B的光谱透射率。
图5是图示了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以及计算结果的详情的特性图。图6是图示了外部光和反射外部光的xy色度的特性图(色度图)。
如图5所示,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为11%,且详情如下。最上层的玻璃表面上的菲涅尔反射的成分的绝对反射率为3.5%,进入并然后离开红色像素的外部光的成分的绝对反射率为0.7%,进入并然后离开绿色像素的外部光的成分的绝对反射率为1.1%,进入并然后离开蓝色像素的外部光的成分的绝对反射率为0.1%,且进入并然后离开白色像素的外部光的成分的绝对反射率为5.7%。据此获悉,在白色像素上反射的光是外部光反射成分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时,根据如图6所示的xy色度图,反射光在黄色的方向上从外部光移位。这是因为有机EL面板1000通常包括大量的吸收在短波长带中的很多成分的材料,且于是反射光在作为蓝色的互补色的黄色的方向上移位。
本发明实施例侧重于上述的第二反射光成分的减少。在使对有机EL面板1000中的固有光的影响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来自于白色像素的外部光反射,且控制外部光的色调。因此,通过减小滤色器200W(白色滤色器)的ND透射率来减小外部光的反射率,且通过对滤色器200W进行着色来将反射光的颜色改变为期望的颜色。
注意,以下列方式定义ND透射率。ND透射率表示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地减小的透射率,并不对色调产生影响。例如,70%的ND透射率意味着透射率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400~700nm)中为70%。
在下文中,将依次对滤色器200W的最佳光谱特性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将滤色器200W的ND透射率分别设定为100%、80%、60%、40%、20%和0%,且将外部光(图3中的特性)射向有机EL面板1000。图8是图示了此时外部光对于各个ND透射率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图9是图示了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元件600时的有机EL面板1000中的固有光(有机EL固有光)的标准亮度的特性图。图10是图示了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
如图8所示,ND透射率越低,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越低。绝对反射率相对于ND透射率以指数方式减小。相比之下,如图9所示,ND透射率越低,有机EL固有光的标准亮度越低。亮度以与ND透射率成比例的方式减小。如上所述,外部光反射中的光在进入并然后离开滤色器200时总共穿过滤色器200两次,并从而被减弱为大致具有ND透射率的二次方。相比之下,有机EL固有光在离开时仅穿过滤色器200一次,且于是亮度降低被减小至ND透射率的一次方。这意味着减小滤色器200W(白色滤色器)的ND透射率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光反射。因此,为减少外部光反射,可优选地减小滤色器200W的ND透射率。这能够在不牺牲有机EL固有光的亮度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外部光反射。
同时,如图10所示,通过改变滤色器200W的ND透射率来改变反射光的色度。如参考图5所示,外部光反射由面板的最上层的表面上的菲涅尔反射以及来自于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像素的光反射构成,且上述类型的反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光谱。由于这个原因,当通过改变ND透射率来改变来自于白色像素的反射光的量时,也改变了总的外部光反射的波长光谱,从而改变了色调。
ND透射率优选地为50%以上。在上述的安装有圆偏正板的方法(JP H10-48752A和JP 2010-243769A)中,安装圆偏正板引起了透射率的减小,且于是难以确保50%的透射率。因此,将ND透射率设定为50%以上可以确保透射率高于安装圆偏正板的情况下的透射率,且于是可以防止有机EL固有光的亮度降低,从而可以减小功率消耗。
1.3.通过添加着色剂的色调控制
接下来,通过将滤色器200W的ND透射率为80%的情况作为示例,对通过添加着色剂来控制外部光反射的色调的方法进行说明。注意,将要添加的着色剂仅引起在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的减小,并不会引起在其他不相干的波长带中的透射率的减小。换句话说,ND透射率被用于将整个波长带中的透射率减小至80%,且着色剂被用于仅减小在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
假定如下情况:将六种通常的着色剂与均具有80%的ND透射率的滤色器200W(A)~(F)混合在一起,使得滤色器200W(A)~(F)可以获得如图11所示的光谱透射率。滤色器200W(A)~(F)分别具有如下颜色:(A)通过减小400~5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黄色;(B)通过减小500~6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品红色;(C)通过减小600~7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青色;(D)通过减小400~6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红色;(E)通过减小400~500nm波带和600~7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绿色;以及(F)通过减小500~700nm波带的透射率而获得的淡蓝色。由于ND透射率为80%,所以在滤色器200W(A)~(F)中的每者中,400~700nm波带中的最大透射率的值为80%。
图12是图示了在使用具有这些光谱透射率的滤色器200W((A)~(F))时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作为参考数据,图12示出了外部光的xy色度(白色圆圈)以及使用具有80%的ND透射率的无色的滤色器200W(未添加着色剂)时的结果(黑色圆圈)。图13是图示了在使用滤色器200W((A)~(F))时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作为参考数据,图13示出了使用具有80%的ND透射率的无色的滤色器200W(未添加着色剂)时的结果(没有着色剂)。如图12所示,据此获悉,可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滤色器200W来自由地控制反射光的颜色,且使反射光的色调在着色剂的颜色的方向上移位。
此外,如图13所示,据此获悉,将滤色器200W设定为具有(B)、(D)和(F)中的各个光谱透射率导致了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的减小。这是因为如图11所示,着色剂引起了具有高光谱照明效能(spectral luminous efficacy)的550nm波长带周围的透射率的减小。通常的有机EL面板常常由吸收短波长(蓝色成分)的光的材料制成,并具有如下特性:外部光反射倾向于在蓝色的互补色(即黄色)的方向上移位。由于这个原因,可以通过使用将要添加的蓝色着色剂来在蓝色的方向上恢复反射光的色调。另外,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光反射。
图14是图示了六种类型的滤色器200W((1)~(6))中的对应的每者的波长与其透射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其中每个滤色器200W((1)~(6))以如下方式进行制备:图11中的白色滤色器200W(F)(1)的着色剂(淡蓝色)具有按照从(2)、(3)、(4)、(5)到(6)的顺序增加的密度。
图15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滤色器200W((1)~(6))时反射光的xy色度的特性图。如图15所示,通过增加对应的着色剂的密度来使反射光的色调在着色剂的方向上移位。图16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1)~(6)时外部光的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如图16所示,通过增加对应的着色剂的密度来使每个绝对反射率减小。
1.4.颜色变化的允许范围
图17示出了使用图14中的滤色器200W((1)~(6))时来自于仅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的xy色度。使用通常的有机EL的发射光谱来计算图17中的色度。通常,Δu'v'≤0.02的颜色变化量的差异据说是人眼所允许的,并被广泛地用作显示器的色度视角特性的指标。因此,期望的是,在滤色器200W是无色透明的情况下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与在将着色剂添加到滤色器200W中的情况下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之间的色差应当满足Δu'v'≤0.02。
这里,u'v'颜色空间是xy颜色空间被改变成视觉上均匀并以如下公式表示的颜色空间。注意,xy色度图不是视觉上均匀的。u'v'颜色空间中的距离被称为色差Δu'v'。例如,具有相同的Δu'v'的值意味着人使用眼睛几乎感知不到颜色之间的区别。
图18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4中的白色滤色器200W((1)~(6))中的每者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与在使用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之间的色差Δu'v'的特性图。如图18所示,当使用白色滤色器(5)时,色差Δu'v'超过0.02,且当使用白色滤色器(4)时,色差Δu'v'处于不高于0.02的范围内。因此,着色剂的密度优选地不高于白色滤色器(4)的密度与白色滤色器(5)的密度之间的范围。
图19是图示了在改变图11中所示的各个白色滤色器200W((A)~(F))中的着色剂的密度时分别导致0.02以下的色差Δu'v'的光谱透射率的特性图。更具体地,图19图示了在改变每个白色滤色器200W的着色剂的密度的情况下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与在使用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200W的情况下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之间分别导致0.02以下的色差Δu'v'的光谱透射率。
如图19所示,在改变(A)~(F)中的对应的白色滤色器200W((A)~(F))的着色剂的密度时400~700nm波长带中的最大透射率与最小透射率的比值如下:(A)为74%;(B)为76%;(C)为44%;(D)为61%;(E)为82%;以及(F)为85%。
在图19所示的六种通常的颜色中的白色滤色器200W((A)~(F))中,400~700nm波长带中的最大透射率与最小透射率的比值的最小值为(C)中的44%。因此,在400~700nm波长带中,最大透射率与最小透射率的比值优选地为44%以上。这使色差Δu'v'在使用对应的滤色器200W时为0.02以下。由于仅白色像素必须点亮,从而以此方式显示白色,所以可以减小功率消耗。另外,即使以辅助的方式点亮白色像素之外的像素,以校正白色信号的颜色变化,也可以使功率消耗的增加最小化。
另外,白色滤色器的光谱透射率取决于有机EL面板1000的结构或发射光谱。即使该光谱透射率不在上述范围内(最大透射率与最小透射率的比值为44%以上),在使用着色的滤色器200W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与在使用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时仅点亮白色像素的有机EL固有光之间的色差也可处于色差Δu'v'≤0.02的范围内。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可以有效地控制外部光反射的绝对反射率和色调,同时使对有机EL面板1000中的固有光的亮度和色调的影响最小化。
<2.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减小有机EL面板1000的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来调整白色像素的亮度。这使得能够减小外部光反射。
图20是图示了在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各自的开口率被固定在32%、并且无色透明的白色像素(ND透射率为100%)的开口率比被设定为100%、80%、60%、40%、20%和0%的情况下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同样地,图21是在图示了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各自的开口率被固定在32%、并且无色透明的白色像素(ND透射率为100%)的开口率比被设定为100%、80%、60%、40%、20%和0%的情况下绝对反射率的特性图。这里,开口率比表示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32%)的比值。例如,在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为32%的情况下,50%的开口率比意味着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为16%。如图21所示,可以通过仅减小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来减小外部光的反射率。相比之下,如图20所示,通过仅改变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来改变反射光的量,且于是改变外部光反射的色调。然而,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着色剂来控制反射光的颜色。
这里,假定白色像素的开口率被设定为低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32%)以获得100%以下的开口率比,并且假定滤色器200W的ND透射率减小。图22示出了外部光各自相对于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以及ND透射率的绝对反射率(纵轴上)。如图22所示,据此获悉,可以通过以最佳的方式改变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以及ND透射率来获得期望的绝对反射率。
图23是图示了在使用图11所示的白色滤色器200W(F)(ND透射率为80%)时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为80%的情况下的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在图23中,黑色圆圈示出了白色滤色器200W(F)上的外部光反射的特性,且黑色三角形示出了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白色滤色器200W(F)来对其进行着色的情况。如图23所示,还在改变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以及ND透射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白色滤色器200W进行着色来控制外部光反射的色调。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像素开口率为32%,但不限于32%。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可以通过将白色像素的开口率减小至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来减小外部光反射率。还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白色滤色器200W进行着色来控制外部光反射的色调。
<3.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减小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以及通过减小ND透射率来减少外部光反射。如同图22,图24是图示了开口率比、ND透射率和外部光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24图示了在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被设定为100%、120%、140%、160%、180%和200%的情况下外部光反射的绝对反射率。
可以按照此方式来减小外部光的反射率。具体地,固定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仅增大白色像素的开口率比,且减小ND透射率。还在此情况下,如同第二实施例,当改变开口率比以及ND透射率时,可以通过对白色滤色器200W进行着色来控制反射光的色调。
另外,不仅可以通过设定白色像素的任何开口率来调整外部光的色调和反射率,还可以通过设定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任何开口率来调整外部光的色调和反射率。例如,当期望减少外部光反射的红色的色彩时,可例如相对地减小红色像素的开口率,以控制色调。
<4.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例中,根据装置的结构或材料以最佳的方式控制外部光反射的色调。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可以对外部光反射的色调进行控制,以具有各种颜色,且例如当改变装置的结构或材料时,该控制也是有效的。图26是图示了外部光(白色圆圈)和外部光反射的xy色度的特性图。外部光反射是基于如下情况的:金属电极700的材料为铝(Al)(黑色圆圈);材料为铜(Cu)(黑色三角形);及材料为铜(Cu)且金属电极700的颜色被控制(黑色方块)。例如,假定将金属电极700的材料从铝(Al)改变为铜(Cu)。如图26所示,反射的外部光的颜色在红色方向上移位(黑色三角形)。在此情况下,白色滤色器被着色成获得如图25所示的光谱透射率,且于是反射光的色调可被制成为其在金属电极700的材料为铝(Al)的情况下的近似的色调(黑色方块)。
如上所述,还当根据装置的结构或材料改变反射的外部光的颜色时,可以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滤色器200W来获得期望颜色的反射光。
<5.第五实施例>
图27是图示了包括有机EL面板1000的显示装置2000的电路构造的示意图。在显示装置2000中,以矩阵的形式设置的多个红色像素10R、绿色像素10G和蓝色像素10B以及用于驱动这些像素10R、10G和10B的各种驱动电路形成在驱动面板1100上。像素10R、10G和10B各自包括用于发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中的对应的一者的彩色光的有机EL元件600。有机EL面板1000中所包括的显示区域2200包括分别由这三个像素10R、10G和10B组成的多个像素。在驱动面板1100上,将作为视频显示驱动器的信号线驱动电路2300、扫描线驱动电路2400和像素驱动电路2500设置为驱动电路。将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封装面板粘结至驱动面板1100,这将像素10R、10G和10B以及驱动电路封装进内部。
图28是像素驱动电路2500的等效电路图。像素驱动电路2500是设置有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晶体管Tr1和Tr2的有源驱动电路。电容Cs设置在晶体管Tr1与晶体管Tr2之间,且像素10R(或像素10G或10B)在第一电源线(Vcc)和第二电源线(GND)之间与晶体管Tr1串联连接。在如上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2500中,多个信号线2600A均布置成在列方向上延伸,且多个扫描线2700A均布置成在行方向上延伸。每条信号线2600A与信号线驱动电路2300相连接,且通过信号线2600A将每个图像信号从信号线驱动电路2300提供至晶体管Tr2的源电极。每条扫描线2700A与扫描线驱动电路2400相连接,且通过扫描线2700A将每个扫描信号从扫描线驱动电路2400连续地提供至晶体管Tr2的栅电极。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2000可以安装在诸如电视机、数码相机、笔记本PC、摄像机或移动电话(移动设备)等电子设备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自修改、组合、次组合及改变。
另外,说明书中所述的有利效果仅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并不受限制。换句话说,包括或者替代上述有利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可以产生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说明书的说明中可以清楚地知晓的其他有利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可配置如下。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发光元件,其对应于各色像素;及
白色滤色器,其对应于白色像素,其中,
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ND)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ND透射率。
(2)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所述白色滤色器来使所述特定波长带中的所述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所述ND透射率。
(3)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ND透射率是50%以上。
(4)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的范围是400nm~700nm。
(5)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白色滤色器被着色成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互补色之一。
(6)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白色滤色器中,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光谱透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是0.44以上。
(7)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色差Δu'v'是0.02以下,所述色差Δu'v'是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且穿过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与穿过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之间的色差,其中所述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在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具有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
(8)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不同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9)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低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10)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高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1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其对应于各色像素;及
白色滤色器,其对应于白色像素,其中,
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中性密度透射率。
(12)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所述白色滤色器来使所述特定波长带中的所述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所述ND透射率。
(13)如图(11)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ND透射率是50%以上。
(14)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的范围是400nm~700nm。
(15)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白色滤色器被着色成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互补色之一。
(16)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白色滤色器中,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光谱透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是0.44以上。
(17)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色差Δu'v'是0.02以下,所述色差Δu'v'是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且穿过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与穿过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之间的色差,其中所述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在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具有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
(18)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不同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19)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低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20)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高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本申请要求2013年8月15日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3-168883的权益,在此将该日本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发光元件,其对应于各色像素;及
白色滤色器,其对应于白色像素,其中,
所述白色滤色器的透射率是基于在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且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特定波长带中的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中性密度透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所述白色滤色器来使所述特定波长带中的所述透射率被减小至低于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所述中性密度透射率。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性密度透射率是5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的范围是400nm~7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白色滤色器被着色成红色、绿色和蓝色之一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互补色之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白色滤色器中,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的光谱透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是0.44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色差Δu'v'是0.02以下,所述色差Δu'v'是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并且穿过所述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与穿过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的有机电致发光固有光之间的色差,其中所述无色透明的白色滤色器在所述可见光的整个波长带中具有均匀的中性密度透射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不同于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低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与所述白色滤色器相对应的所述白色像素的开口率高于所述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的开口率。
1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10481110.7A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501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8883A JP2015037062A (ja) 2013-08-15 2013-08-15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168883 2013-08-15
CN201410386855.2A CN104377221B (zh)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6855.2A Division CN104377221B (zh)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0100A true CN110350100A (zh) 2019-10-18
CN110350100B CN110350100B (zh) 2022-08-16

Family

ID=5246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1110.7A Active CN110350100B (zh)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410386855.2A Active CN104377221B (zh)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6855.2A Active CN104377221B (zh) 2013-08-15 2014-08-07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68557B2 (zh)
JP (1) JP2015037062A (zh)
KR (1) KR102292750B1 (zh)
CN (2) CN110350100B (zh)
TW (1) TWI6362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038A (zh) * 2020-03-09 2022-09-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反射偏振器和显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3207B2 (ja) * 2014-10-01 2020-03-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72407B1 (ko) 2015-07-22 2023-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11156826B2 (en) * 2019-12-11 2021-10-26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devices
CN114167639B (zh) * 2020-09-11 2024-02-27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CN115061322B (zh) * 2022-06-17 2023-10-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屏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8629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234734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2013051428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5311B2 (ja) 1996-08-02 2002-06-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用レンチキュラーシート
JP2005317507A (ja) * 2004-03-30 200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US7294959B2 (en) * 2005-10-24 2007-11-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rast
KR20100068074A (ko) * 2008-12-12 2010-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0243769A (ja) 2009-04-06 2010-10-2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円偏光板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1125570B1 (ko) * 2009-12-04 2012-03-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JP2012199231A (ja) * 2011-03-04 2012-10-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WO2012169421A1 (ja) * 2011-06-07 2012-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5862209B2 (ja) 2011-11-04 2016-02-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TWI538193B (zh) * 2014-02-19 2016-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98629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2347348A (zh) * 2010-08-03 2012-0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2013051428A1 (ja) * 2011-10-03 2013-04-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038A (zh) * 2020-03-09 2022-09-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反射偏振器和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20504A (ko) 2015-02-26
US9368557B2 (en) 2016-06-14
US20150048345A1 (en) 2015-02-19
CN110350100B (zh) 2022-08-16
TWI636284B (zh) 2018-09-21
KR102292750B1 (ko) 2021-08-25
CN104377221B (zh) 2019-06-07
TW201506460A (zh) 2015-02-16
JP2015037062A (ja) 2015-02-23
CN104377221A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7221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339920B1 (en) Phot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730763B (zh)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0504534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US8035879B2 (en)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US791624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390001B (zh) 显示装置
EP2453299B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
CN10703949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和包括其的头戴式显示器
CN106200092A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080085211A (ko) 반사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7109617A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681757B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5988243A (zh) 光学构件、背光单元以及显示装置
DE102013114150A1 (de) Organische Leuchtdioden-Anzei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CN108511458A (zh) 显示设备
CN108931864A (zh) 显示装置
CN206618926U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1960377A (zh) 显示装置
CN10942603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7000044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6972041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US2024005737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077085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259219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