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6556B -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6556B
CN110346556B CN201910637868.5A CN201910637868A CN110346556B CN 110346556 B CN110346556 B CN 110346556B CN 201910637868 A CN201910637868 A CN 201910637868A CN 110346556 B CN110346556 B CN 11034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microspheres
monoclonal antibody
reagent
sub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78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6556A (zh
Inventor
牛海涛
凌健东
许爱红
管志平
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s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s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s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s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78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6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33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35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with enzyme label or co-enzymes, co-factors, enzyme inhibitors or enzym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G01N33/54326Magnetic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83Viru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检测试剂,该试剂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的含量,液体检测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物质B与待测物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通过将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可以构成一种仅凭肉眼就能得出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检测试剂盒,其既能实现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可以有效地在卫生医疗机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诊断试剂,特别是用于辅助疾病诊断的体外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受累组织出现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和抗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代表,常有多系统损伤及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其发病机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或过度活化而自发产生大量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和针对自身组织的自身抗体。皮肤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皮肤损害是促成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也是最有提示意义的临床诊断依据和疗效判断标准。根据损害的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损(如面部蝶形红斑)及关节、肾、肝、心浆膜等损害,以及全血细胞的减少。多见于年轻妇女,男女比为1:6~9,病程迁延反复,预后差。在世界范围内,欧洲SLE每年的新增发病率约为25/10万,北美地区发病率更高。
抗双链DNA(dsDNA)抗体是公认的与SLE病情活动相关的指标,是参与狼疮肾炎发病机制的一种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诊断和病情活动性的评估方面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为40~90%,特异性超过90%,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正常人中极少出现,一般阳性率均低于10%。抗dsDNA抗体和dsDNA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二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而致病。目前已经明确,抗dsDNA抗体有助于判断SLE疾病早期活动,在疾病静止期或治疗好转后可呈阴性,故抗dsDNA抗体可作为监控治疗SLE的依据。
与可以通过检测抗dsDNA抗体来诊断SLE类似,下表1中的各种疾病也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标志物加以诊断。
表1
编号 疾病 标志物
1 类风湿关节炎RA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2 强直性脊柱炎AS 抗HLA-B27抗体
3 破伤风 抗破伤风毒素抗体
4 天疱疮 抗天疱疮抗体
5 甲型H1N1流感 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
6 支原体肺炎 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
7 衣原体肺炎 抗肺炎衣原体(CP)抗体
8 白喉 抗白喉毒素抗体
9 百日咳 抗百日咳毒素抗体
10 麻疹 抗麻疹病毒抗体
11 恙虫病 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
12 狂犬病 抗狂犬病毒抗体
13 梅毒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14 登革热 抗登革热病毒抗体
15 风疹 抗风疹病毒抗体
16 弓形虫 抗弓形虫抗体
17 巨细胞 抗巨细胞病毒抗体
18 单纯疱疹 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体
目前检测抗dsDNA抗体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操作较为繁琐,主要步骤包括:加样→孵育→洗涤→加酶标记物→孵育→洗涤→加底物液→孵育→加终止液→读取OD值→判断结果,耗时长达1~2个小时。另外,该方法还有其他不足之处,例如洗涤步骤受人为影响较大;显色底物稳定性差,易污染变质;终止液含有强酸性物质,易引起皮肤灼伤等。
化学发光法一般在专业配套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上进行,操作步骤通常包括:加样→孵育→洗涤→加发光标记物→发光仪上发光→读取结果。该方法解放了人力,且发光物质发光不需要酶的催化,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检测时间,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价格昂贵,且需专业人员操作,无法在资金和人员短缺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有效开展。
此外,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在加样前,都需要对待测样本进行稀释处理,显色或发光步骤是借助酶的性质起到级联放大效应,因此虽然灵敏度较高,但结果值并不是直观地反映人体内抗原或抗体的实际水平。
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加样→孵育→洗片→加二抗→孵育→洗片→干燥→封片→镜检,该方法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胶体金法操作相对简单,检测步骤主要包括加样→孵育→显色,耗时短,一般在5~15分钟左右。然而,该方法因其固相反应系统的限制,灵敏度较差,易受干扰,准确度低。此外,虽然该方法无需对待测样本进行稀释处理,能够反映机体的实际水平,但只能做定性检测,无法对抗原/抗体的水平做一个直观评价。
由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法等也是表1中各特定标志物的常用检测方法,因此用这些方法进行检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上述缺点和不足。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状况,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液体检测试剂,通过将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可以构成一种仅凭肉眼就能得出检测结果的可视化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其既能实现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可以在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使用,以满足分级诊疗制度下检测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检测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仅需简单仪器、甚至不需要仪器就能实现结果定量或半定量的可视化检测试剂盒中的一种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液体检测试剂,其既能实现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特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检测试剂,该液体检测试剂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的含量,液体检测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该物质B与待测物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
优选地,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该磁性微粒结合有能够与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进一步使用聚集装置,利用磁性将分散的磁性微粒聚集起来从而实现磁性微粒的聚集。
优选地,该聚集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一个容器杯以及至少一个磁铁,容器杯用于容纳液体检测试剂、待测样本以及液体试剂M的混合液,容器杯可拆卸式设于底座上,磁铁设于底座上并且磁铁设于容器杯的下方,用于将磁性微粒吸附至容器杯的底部。
优选地,其中物质B为抗dsDNA单克隆抗体、抗环瓜氨酸肽单克隆抗体、抗HLA-B27单克隆抗体、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抗天疱疮单克隆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抗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抗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抗白喉毒素单克隆抗体、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抗麻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单克隆抗体、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抗梅毒螺旋体单克隆抗体、抗登革热病毒单克隆抗体、抗风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抗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和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单克隆抗体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其中非磁性微球具有选自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的两种颜色,第一种颜色微球与第二种颜色微球的体积比为10:1~1:1。
优选地,其中第一种颜色为蓝色,第二种颜色为红色。
优选地,其中非磁性微球与物质B通过偶联方式结合。
优选地,液体检测试剂用于检测对应于物质B的待测物,该待测物为抗dsDN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HLA-B27抗体、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抗天疱疮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白喉毒素抗体、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麻疹病毒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抗狂犬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登革热病毒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抗弓形虫抗体、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和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体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液体检测试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以及使用一种聚集装置进行磁性微粒的聚集,从而可以通过比色法等快速得到检测结果。
优选地,其中能够与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对应于待测物,为dsDNA抗原、环瓜氨酸肽抗原、HLA-B27抗原、破伤风毒素抗原、天疱疮抗原、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肺炎支原体抗原、肺炎衣原体抗原、白喉毒素抗原、百日咳毒素抗原、麻疹病毒抗原、恙虫病东方体抗原、狂犬病毒抗原、梅毒螺旋体抗原、登革热病毒抗原、风疹病毒抗原、弓形虫抗原、巨细胞病毒抗原和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原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其中磁性微粒与生物配体通过偶联方式结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检测试剂,该试剂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的含量,液体检测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物质B与待测物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通过将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可以构成一种仅凭肉眼就能得出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检测试剂盒,其既能实现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可以有效地在卫生医疗机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可以直接加样,无需对待测样本进行提前处理或稀释。加样过程可缩短至3步,从加样到结果判断可缩短至5~10分钟。
2.显色简单、可半定量:显色仅凭自身实现,无需另外添加其他物质催化,裸眼即可判断颜色变化。通过进一步与比色卡对比,可由比色卡上的数字确定检测的分级结果,能真实、直观地反映机体的实际水平。
3.设备及人员要求低,尤其适合财力和人力不足的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液体检测试剂无需仪器或仅需简单仪器及简单培训即可操作,大大降低了医疗机构成本,尤其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3:本发明测试实施例1的颜色显示结果。
图4~5:本发明测试实施例2的颜色显示结果。
图6:本发明制备实施例1中制作的比色卡。
图7:本发明制备实施例2中制作的比色卡。
图8:本发明聚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聚集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聚集装置的容器杯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缩写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具体含义如下:
BSA(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
MES(2-(N-Morpholino)ethanesulfonic acid):2-(N-吗啉)乙磺酸
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十二烷基硫酸钠
EDC(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NHS(N-Hydroxysuccinimide):N-羟基丁二酰亚胺
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磷酸缓冲盐溶液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物质A”是指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例如抗原、抗体、多肽、蛋白质等;“物质B”是指能够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其可以与待测物相同或不同,例如抗原、抗体、多肽、蛋白质等。
为便于解释及陈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之实施例部分记载的液体试剂1即为本发明之液体试剂M,液体试剂2即为本发明之液体检测试剂。根据一种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含有不同微粒的液体试剂1和液体试剂2。
本发明中记载的磁性微粒可以为磁珠以及磁性多孔微球等含有磁性的微粒。为便于理解及陈述,本发明说明书中部分实施例将以磁珠为例解释本发明。本发明中记载的非磁性微粒可以为胶体微球、荧光微球、胶珠以及胶体多孔微球等不具有磁性的微粒。为便于理解及陈述,本发明说明书中部分实施例将以胶体微球为例解释本发明。
检测原理:本发明采用免疫竞争法原理。以其中一种反应顺序为例具体来说,首先,使物质A以适当浓度结合在磁性微粒上,然后,加入待测样本进行反应,然后再加入结合有物质B的彩色非磁性微球,使待测物与物质B二者竞争性结合磁性微粒上的物质A。待充分反应后通过将液相混合液中分散的磁性微粒聚集起来,聚集磁性微粒后,部分与磁性微粒上物质A发生反应的非磁性微粒被聚集起来了,因此,分散在液相混合液中未与物质A结合的彩色非磁性微球在溶液中的含量会变化,彩色非磁性微球在溶液中的含量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而通过颜色得出检测结果。该溶液颜色与待测样本中待测物的含量水平密切相关,颜色越趋向于结合有物质B的非磁性微球的颜色,待测物的水平越高,从而可以通过比色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在阐明具体测试实施例之前,本发明先阐明试剂1和2的组成及制备。
试剂1:试剂1包含表面结合有物质A的磁性微粒,该磁性微粒悬浮于封闭液中,通常储存在4℃下备用。
试剂1制备:将需要量的磁性微粒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匀,之后分离磁性微粒,弃上清。重复该洗涤步骤2~3次后,将磁性微粒重新分散悬浮于洗涤缓冲液中。即时配制活化缓冲液,将其加入到前述磁性微粒悬浮液中,涡旋混匀后分离磁性微粒,弃上清。再次使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并重复2~3次,最后用洗涤缓冲液重悬磁性微粒,得到活化好的磁性微粒悬液。
用洗涤缓冲液稀释物质A至所需浓度,取适量加入到活化好的磁性微粒悬液中,涡旋混匀后再加入淬灭液,继续混匀后分离磁性微粒,弃上清,加入封闭液,涡旋混匀过夜。分离磁性微粒,弃上清,加入封闭液重悬,重复该步骤几次,最后将磁性微粒重悬于封闭液中,得到试剂1。
试剂1中使用的磁性微粒可以是任何具有顺磁性的市售品,微粒表面的修饰基团可以为一种或多种活性功能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羧基、氨基、对甲苯磺酰基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优选羧基基团,粒径一般在500~5000nm之间,优选1000~5000nm之间;含量一般为1~20mg/mL,优选2~10mg/mL。
物质A只要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其偶联在磁珠上的浓度范围一般在600μg/mL以内。例如,在待测物是抗dsDNA抗体时,物质A为dsDNA抗原。
除了抗dsDNA抗体之外,本发明中的待测物还可以是例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HLA-B27抗体、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抗天疱疮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抗肺炎衣原体(CP)抗体、抗白喉毒素抗体、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麻疹病毒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抗狂犬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登革热病毒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抗弓形虫抗体、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和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体等表1中列出的标志物。
对应于上述这些待测物,物质A可以分别是例如环瓜氨酸肽(CCP)、HLA-B27、破伤风毒素、天疱疮、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白喉毒素、百日咳毒素、麻疹病毒、恙虫病东方体、狂犬病毒、梅毒螺旋体、登革热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II型等抗原。
物质A在磁性微粒表面的结合方式可以包括物理结合和化学偶联,优选偶联方式。
封闭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封闭液,可以包含PBS缓冲液、Tris、吐温-20、蔗糖、BSA、小牛血清等,优选包含0.05~0.5M甘氨酸、0.9%Nacl、0.5~2%BSA、0.02~0.5%Tween-20、0.1~0.5%Proclin 300中的两种或多种,pH值在6~10的范围内。
试剂1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洗涤缓冲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缓冲液,可以包含PBS缓冲液、Tris、吐温-20、MES、SDS等,优选包含20~100nmMES、0.001~0.1%SDS的缓冲液,pH在6~10之间。活化缓冲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缓冲液,可以包含EDC、NHS、SDS等,优选包含100~500nmEDC和100~500nm NHS的缓冲液,淬灭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淬灭液,可以包含2-巯基乙醇、甘氨酸、乙醇胺等,优选乙醇胺、2-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试剂2:试剂2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a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这些非磁性微球悬浮于封闭液中,通常储存在4℃下备用。
试剂2制备:将需要量的第一种颜色a的非磁性微球加入试管中,加入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匀,之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重复该洗涤步骤2~3次后,将非磁性微球重新悬浮于洗涤缓冲液中。即时配制活化缓冲液,将其加入到前述非磁性微球悬浮液中,涡旋混匀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再次使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并重复2~3次,最后用洗涤缓冲液重悬非磁性微球,得到活化好的非磁性微球悬液。
用洗涤缓冲液稀释物质B至所需浓度,取适量加入到活化好的非磁性微球悬液中,涡旋混匀后再加入淬灭液,继续混匀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加入封闭液,涡旋混匀过夜。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加入封闭液重悬,重复该步骤几次,最后将非磁性微球重悬于封闭液中。
当使用具有两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时,将需要量的第二种颜色b的非磁性微球加入试管中,加入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匀,之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重复该洗涤步骤2~3次后,将非磁性微球重新悬浮于洗涤缓冲液中。即时配制活化缓冲液,将其加入到前述非磁性微球悬浮液中,涡旋混匀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再次使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并重复2~3次。
用洗涤缓冲液稀释BSA至所需浓度,取适量加入到活化好的非磁性微球悬液中,涡旋混匀后再加入淬灭液,继续混匀后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加入封闭液,涡旋混匀过夜。分离非磁性微球,弃上清,加入封闭液重悬,重复该步骤2~3次,最后将非磁性微球重悬于封闭液中。
如果需要使用第三种颜色c或更多种颜色,参照第二种颜色b的操作步骤进行。
根据需要的颜色组合,将第一种颜色a的非磁性微球与第二种颜色b、第三种颜色c等的非磁性微球按一定比例混匀,得到试剂2。
试剂2中使用的非磁性微球可以是带有一种或多种活性功能基团,包括但不限于羧基、氨基、对甲苯磺胺基或者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的无磁性的微球,优选带有羧基的非磁性微球,其粒径一般在500~5000nm之间,优选500~2000nm之间;含量一般为1~20mg/mL,优选2~10mg/mL。
微球可以具有任何市售的颜色,包括各种带有荧光的微球,颜色组合方式可以是2种、3种乃至更多种。通过调整具有不同颜色微球的混合比,即可实现待测物不同水平的待测样本呈现不同颜色的效果。根据色彩原理,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这三种基色容易被肉眼识别。另外,考虑到待测的血清样本通常为淡黄色,为了抵消这一背景色,同时使反应后溶液的颜色更容易辨别,本发明优选组合使用三基色中的两种,第一种颜色a微球:第二种颜色b微球的体积比通常为10:1~1:1,优选8:1~4:1。本发明更优选第一种颜色a为蓝色,第二种颜色b为红色。
第一种颜色a微球表面结合的物质B只要能够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物质B可以是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也可以是结合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其浓度范围一般在600μg/mL以内。在待测物是抗dsDNA抗体时,物质B优选抗dsDNA单克隆抗体。
在本发明的待测物是例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HLA-B27抗体、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抗天疱疮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抗肺炎衣原体(CP)抗体、抗白喉毒素抗体、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麻疹病毒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抗狂犬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登革热病毒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抗弓形虫抗体、抗巨细胞病毒抗体、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体等表1中列出的抗体时,物质B优选它们各自对应的单克隆抗体。
物质B在微球表面的结合方式可以包括物理结合和化学偶联,优选偶联方式。
试剂2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封闭液、洗涤缓冲液、活化缓冲液和淬灭液与试剂1制备过程中的各溶液相同。
本发明的试剂盒通过利用试剂1和试剂2的不同加液顺序,可以实现由一个试剂盒同时进行待测物和待测物对应的待测样本内的物质A的检测,由此能够互相验证检测结果,更有利于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需检测待测物,本发明的试剂盒的加样步骤可缩短至3步操作:加试剂1→加待测样本→加试剂2。操作完成后,通过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可以确定待测物的水平。溶液颜色越趋向于第一种颜色a,说明与物质A结合的非磁性微球越少,待测物的水平越高。
如需检测前述待测物对应的待测样本内的物质A,仅需调换试剂1和试剂2的加液顺序,同样缩短至3步操作:加试剂2→加待测样本→加试剂1。操作完成后,如上同样,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确定待测物的水平。
在使用本发明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时,首先加入的试剂1或试剂2的量通常为10~100μL,优选30~80μL。待测样本量与首先加入的试剂等体积,后加入的试剂为待测样本的双倍体积量。
检测的具体操作如下:
将试剂1或试剂2混匀后取一定量加入反应杯中,加入等体积的待测样本混匀反应几分钟,将试剂2或试剂1混匀后取双倍体积量加入反应杯,混匀后放置在聚集装置底座上静置等待显色。显色后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待测物的水平。
特别的,若待测样本颜色较深,可能影响检测效果的,可通过一次洗涤步骤消除该影响。具体来说,试剂1或试剂2与待测样本混匀后,沉淀分离上清,弃上清,用洗涤液重悬,再加入试剂2或试剂1,混匀后放置在聚集装置底座上静置等待显色。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试剂盒还包括比色卡。
比色卡及其制作
比色卡的颜色范围取决于所选非磁性微球的颜色组合及各种颜色微球的比例。在非磁性微球的第一种颜色a为蓝色、第二种颜色b为红色的情况下,比色卡的颜色在粉色到蓝紫色之间变化。
制作:根据临床检测的待测物的检测参考值,使用6个已知浓度范围(需包括临界浓度、阴性浓度、阳性浓度和临床检测最高浓度)的梯度标准品,根据这6个标准品在本发明试剂盒中的显色情况,按照0~10的范围制备每个浓度的标准品所对应的色卡。比色卡上的0~2对应阴性范围,2~4对应临界范围,4~10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阳性范围。
如果反应后溶液颜色对应的数字在0~2的范围内,可判断待测样本中不含待测物或者待测物含量不具有临床意义。如果对应的数字在2~4的范围内,则待测样本为疑似样本,需要再次测试或2~4周后再次取样测试。如果对应的数字在4~10的范围内,则待测样本中待测物含量具有临床阳性意义。溶液颜色越趋向于第一种颜色a,表明待测物的水平越高,比色卡上的数字越大。
此处比色卡的梯度数值为示例,用于解释比色卡的制作原理。
也可以不使用比色卡,通过外接颜色读数仪等仪器来判断本发明的检测结果。为了更精确地获得定量检测结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熟知的方法,利用标准品的浓度和色度值/吸光度值来制作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样本的色度值或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读取待测样本浓度,进行定量判断。仪器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各种仪器,包括全自动或半自动检测仪器。
例如,标准品定值及标准曲线的建立可以如下进行:根据市场上抗dsDNA抗体的检测范围,制定系列标准品,并按照《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方法进行溯源定值,将确定浓度的标准品在本发明的试剂盒上进行测试,将每个标准品对应的颜色色度值在颜色读数仪上读数,根据色度值和标准品的浓度值做标准曲线。
根据又一种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试剂盒还可以包括阳性质控试剂和阴性质控试剂。
阳性质控试剂及制备
将一定量的待测物单克隆抗体加入到基质缓冲液中即可配制阳性质控试剂。基质缓冲液可以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缓冲液,例如PBS、小牛血清、BSA等组成的缓冲液,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
阴性质控试剂及制备
上述基质缓冲液可以直接用作阴性质控试剂,也可以通过向基质缓冲液中加入正常人的血清来配制阴性质控试剂。正常人的血清是指HIV、HBV、HCV检测均为阴性、且不含有待测物的人血清。
为了核验试剂盒的有效性,在检测待测样本时,可以额外另取2个反应杯,分别用阳性质控试剂和阴性质控试剂代替待测样本,进行类似的检测操作。通过比对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的溶液显色是否与比色卡相应的颜色范围一致,来进一步校验试剂盒是否有效。
考虑到操作和使用上的便利性,本发明的试剂盒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磁性分离架、反应杯、封口胶条和使用说明书。
磁性分离架只要具有磁性、有助于试剂1中磁性微粒的分离即可,对其他方面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地,选用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聚集装置的底座作为磁性分离架。
反应杯用于检测待测样本,只要能够安置在磁性分离架上、杯体干净透明、容量适合反应需要即可,对其他方面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地,选用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聚集装置的容器杯作为反应杯。
封口胶条只要在混合反应物时能覆盖杯口,且不对反应物质产生影响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胶条可以为薄膜,有胶纸保护层,且胶条两端的胶纸独立于中间部位的胶纸,方便手持操作,同时避免污染胶条的中间部分。
使用说明书用于披露本发明试剂盒的相关信息、描述其使用方法、保存条件、注意事项等。
下面以检测抗dsDNA抗体为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制备实施例1
1)试剂1的制备
取20μL磁性微粒原液(粒径500nm,10%w/v)装入2mL试管中,加入1mL MES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合后置于磁性分离架上,待磁性微粒沉淀后吸出上清液。重复上述洗涤步骤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 MES洗涤缓冲液重悬磁性微粒。然后向其中加入新鲜配制的12μLEDC和120μL NHS活化缓冲液,涡旋并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30分钟,置于磁性分离架上待磁性微粒沉淀后吸出上清液。加入1mLMES洗涤缓冲液清洗磁性微粒,并重复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850μLMES洗涤缓冲液重悬磁性微粒。
用MES洗涤缓冲液将dsDNA稀释到浓度为100μg/mL,取150μL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1小时,然后加入淬灭液(购自国药集团),继续混匀1小时,用磁性分离架沉淀,收集上清液,用来分析偶联的效率。向沉淀的磁性微粒中加入由1mL0.05M甘氨酸、0.9%Nacl、0.5%BSA、0.02%Tween-20、0.1%Proclin 300组成的封闭液,涡旋混匀并在辊式混合器上室温混合过夜。第2天在磁性分离架上沉淀后弃去上清液。加入上述封闭液清洗磁性微粒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封闭液重悬磁性微粒,得到试剂1。将其储存在4℃备用。
2)试剂2的制备
取20μL蓝色羧基乳胶微球原液(粒径500nm,10%w/v)装入2mL试管中,加入1mLMES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合后以15000rpm离心5分钟,待微球沉淀后吸出上清液。重复上述洗涤步骤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 MES洗涤缓冲液重悬羧基乳胶微球。然后向其中加入新鲜配制的12μL EDC和120μL NHS活化缓冲液,涡旋并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30分钟,离心吸出上清液。加入1mLMES洗涤缓冲液清洗羧基乳胶微球,并重复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850μL MES洗涤缓冲液重悬微球。
用MES洗涤缓冲液将抗dsDNA单克隆抗体稀释到浓度为100μg/mL,取150μL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1小时,然后加入50μL淬灭液(购自国药集团),继续混匀1小时,离心收集上清液,用来分析偶联的效率。向沉淀的微球中加入1mL由0.05M甘氨酸、0.9%NaCl、0.5%BSA、0.02%Tween-20和0.1%Proclin300组成的封闭液,涡旋混匀并在辊式混合器上室温混合过夜。第2天离心沉淀微球,弃去上清液。加入1mL上述封闭液清洗微球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封闭液重悬微球。将其储存在4℃备用。
取20μL红色羧基乳胶微球(粒径500nm,10%w/v),加入1mL MES洗涤缓冲液充分混合后以15000rpm离心5分钟,待微球沉淀后吸出上清液。重复上述洗涤步骤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 MES的洗涤缓冲液重悬微球。然后向其中加入新鲜配制的12μL EDC和120μLNHS活化缓冲液,涡旋并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30分钟,离心吸出上清液。加入1mL MES洗涤缓冲液清洗微球,并重复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850μL MES洗涤缓冲液重悬微球。
用MES洗涤缓冲液将BSA稀释到浓度为100μg/mL,取150μL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在辊式混合器上以100rpm室温混合1小时,然后加入50μL淬灭液(购自国药集团),继续混匀1小时,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1mL由0.05M甘氨酸、0.9%Nacl、0.5%BSA、0.02%Tween-20,0.1%Proclin300组成的封闭液,涡旋混匀并在辊式混合器上室温混合过夜。第2天离心沉淀微球,弃去上清液。加入1mL上述封闭液清洗微球2~3次,洗涤完成后,加入1mL封闭液重悬微球。
将制备好的蓝色羧基乳胶微球和红色羧基乳胶微球悬液按照8:1的体积比均匀混合,作为试剂2,储存在4℃备用。
3)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的制备
阳性质控:将抗dsDNA单克隆抗体用含5%BSA的PBS溶液稀释至500μg/mL,混匀作为阳性质控。
阴性质控:将含5%BSA的PBS溶液作为阴性质控。
4)比色卡的制作
使用抗dsDNA抗体浓度分别为0、30、100、200、400、800IU/mL的6个梯度标准品,根据这6个标准品在本发明试剂盒中的显色情况,按照0、2、4、6、8、10制作每个浓度的标准品所对应的色卡。
制备实施例2
方法如制备实施例1记载,不同之处在于:
采用的磁性微粒粒径为5000nm,用量为100μL,偶联的dsDNA抗原浓度为500μg/mL,
采用的羧基乳胶微球粒径为2000nm,蓝色微球用量为100μL,偶联的抗dsDNA抗体浓度为500μg/mL,红色微球用量为50μL。
蓝色微球和红色微球的体积比为4:1,
该封闭液由0.5M甘氨酸、0.9%NaCl、2%BSA、0.5%Tween-20,0.5%Proclin 300组成,pH为10。
取29个经临床确认结果的血清样本,用制备实施例1和2制得的试剂盒分别进行检测。
测试实施例1
取编号为1~18的18个待测样本,分别检测各待测样本中的抗dsDNA抗体。
取18个反应杯,将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试剂1混匀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50μL,然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50μL待测样本,混匀2分钟。将制备的试剂2混匀,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100μL,用封口胶条封口,混匀后将反应杯放置在磁性分离架上静置2分钟。观察每个反应杯中的颜色,结果如图1~3所示,其中1号为略带紫的粉色,2号为粉色,3号为紫色,4号为略带蓝的紫色,5~6号为蓝紫色,7~8号为粉色,9号为略带紫的粉色,10号为紫色,11号为蓝紫色,12号为更深的蓝紫色,13~15号为粉色,16~18号为蓝紫色。由于本实施例中包括粉色、蓝色两种色彩,为便于区分并符合专利文本的撰写要求,本发明以斜线条代表红色、圆点代表蓝色。
本实施例中,蓝色羧基乳胶微球上偶联抗dsDNA单克隆抗体,由于蓝色羧基乳胶微球分散的蓝色液相因参与特异性反应,不同样品的混合液相中,蓝色羧基乳胶微球的量不同,因此本发明以圆点代表蓝色,通过反应杯液相三角形区域的圆点填充图案代表蓝色的深浅;红色羧基乳胶微球上没有偶联抗dsDNA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以斜线条代表红色羧基乳胶微球分散的粉色液相。当测试结果倾向于粉色时,反应杯液相三角形区域的圆点填充图案代表蓝色的愈加浅;当测试结果倾向于蓝色时,反应杯液相三角形区域的圆点填充图案代表蓝色的愈加深。
实际反应过程中,蓝色羧基乳胶微球和红色羧基乳胶微球均匀分散在混合液相中,如图不同比例的蓝色、红色混合,直接形成直观的色彩变化。由于专利文本仅能通过黑白两色表达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线条、圆点解释技术方案,注意的是,这种解释不能限制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
见图1~3,通过与制备实施例1中制作的比色卡对比,判断1~18号待测样本的结果如下:
1:临界,2:阴性,3:弱阳性,4阳性,5:中阳性,6:阳性
7:阴性;8:阴性;9:临界;10:弱阳性;11:中阳性;12:阳性
13:阴性;14:阴性;15:阴性;16:阳性;17:阳性;18:阳性
测试实施例2
取编号为19~29号的11个待测样本,分别检测各待测样本中的dsDNA抗原。
取11个反应杯,将制备实施例2中制备的试剂2混匀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30μL,然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30μL待测样本,混匀2分钟。将制备的试剂1混匀,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60μL,用封口胶条封口,混匀后将反应杯放置在磁性分离架上静置2分钟。观察每个反应杯中的颜色,结果如图4~5所示,19号为粉色微紫,20号为粉紫色,21号为紫色,22号为略带蓝的紫色,23~24号为蓝色,25~26号为蓝紫色,27号为紫色,28号为粉色微蓝,29号为粉色。
见图4~5,通过与制备实施例2中制作的比色卡对比,判断19~29号待测样本的结果如下:
19:阴性,20:临界,21:弱阳性,22:中阳性;23:强阳性,24:强阳性,
25:中阳性,26:中阳性,27:弱阳,28:阴性,29:阴性。
对比以上29个待测样本的临床确认结果和测试实施例1~2测得的结果,发现二者是一致的。
对比实施例
分别用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本发明试剂盒、胶体金试剂盒(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以及ELISA试剂盒(北京市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对30个经临床确认的抗dsDNA抗体阳性待测样本、50个正常人的体检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下表2从七个方面对使用三种试剂盒进行检测的情况做了汇总和比较。
表2
Figure BDA0002130876100000181
虽然以上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待测物为抗dsDNA抗体的检测试剂盒的制备过程和检测结果,但基于抗原抗体之间的反应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很容易理解,待测物也可以是除抗dsDNA抗体的其他抗体,例如表1中列出的各种抗体,并可以预测到本发明的试剂盒用于检测其他抗体也将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原因在于:抗体的大小均在100~200KDa之间,改变抗体的种类并不会对其偶联效率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由于检测试剂中所用微球的球体性质,物质B可以偶联到微球表面上的任何位点。即使是在某个待测物分子量较大、存在空间位阻的极端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增加微球的用量来达到需要的偶联量。物质A的情况与物质B同理,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检测试剂,该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物质B与待测物相同或不同,二者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本发明也提供了上述液体试剂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液体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配合使用,以及使用一种聚集装置进行磁性微粒的聚集。
该聚集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一个容器杯以及至少一个磁铁,容器杯用于容纳液体检测试剂、待测样本以及液体试剂M的混合液,容器杯可拆卸式设于底座上,磁铁设于底座上并且磁铁设于容器杯的下方,用于将磁性微粒吸附至容器杯的底部。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例解释本发明聚集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如何与液体检测试剂配合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液体试剂,该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物质B与待测物可以相同或不同,二者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通过将该液体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配合使用,以及使用一种聚集装置,可以构成一种仅凭肉眼就能得出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检测试剂盒,其既能实现快速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直观、准确,可以有效地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使用。
其中,聚集装置包括底座、至少一个容器杯以及至少一个磁铁,容器杯用于容纳液体检测试剂、待测样本以及液体试剂M的混合液,容器杯可拆卸式设于底座上,磁铁设于容器杯的下方,用于将磁珠吸附至容器杯的底部。其中,带磁珠的混合液可为表面结合有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的磁珠及待测样本液,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物质B与待测物相同或不同,二者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
本申请的聚集装置包括底座、容器杯以及磁铁,底座可重复使用,容器杯优选为一次性使用,容器杯内的磁珠可被磁铁吸附,非磁性微球不被磁铁吸附,从而实现分离。本申请的聚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分离效率高。
请结合参阅图8~图10,图8是本申请的聚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的聚集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聚集装置的容器杯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聚集装置包括底座10、容器杯组件20以及磁铁30。
底座10包括隔板101、侧板102以及封装板103,隔板101为水平状板体,隔板101的下方设有多个容置槽104,用于容纳磁铁30,多个容置槽104沿隔板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每一磁铁30与容器杯组件20的容器杯对应。优选地,容置槽104呈方形,磁铁30为方形磁铁30,是一种表面镀锌的钕铁硼,等级为N35,尺寸为7mm×10mm×10mm。优选地,底座10为白色ABS材料形成,在液相混合液中分散磁珠因使用聚集装置引入磁场后聚集在杯底后,便于观察余下液相的颜色。
隔板101的上方设有与隔板101垂直的导板组件,导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板105和第二导板106,导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板105和第二导板106。
侧板102设于隔板101的一侧,并与隔板101以及导板组件垂直,侧板102上设有限位孔107。
封装板103与侧板102平行,用于封装磁铁30。当磁铁30装入容置槽104后,即可用封装板103封住,避免磁铁30掉出,封装板103可粘接或卡接在容置槽104的开口一面。
容器杯组件20用于容纳带磁珠的混合液体,容器杯组件20可拆卸式设于底座10上,磁铁30与容器杯组件20底部的容器杯一一对应。其中,带磁珠的混合液体可为偶联有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的磁珠及待测样本液,磁珠的直径优选为500~5000纳米。容器杯组件20能够使得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的磁珠被牢牢吸附在容器杯组件20的底部。具体而言,容器杯组件20由相邻的两个容器杯结合而成,容器杯组件20优选一体成型。容器杯组件20包括第一容器杯201、第二容器杯202以及衔接第一容器杯201和第二容器杯202的衔接块203,衔接块203呈倒V型,衔接块203分别与第一容器杯201和第二容器杯202的衔接处设有第一卡接槽204和第二卡接槽205,第一卡接槽204与第一导板105卡接,第二卡接槽205与第二导板106卡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器杯201、第二容器杯202以及衔接块203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容器杯组件20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增加结构稳定性及封闭性。衔接块203向外突设有限位杆206,限位孔107与限位杆206适配。第一卡接槽204和第一导板105的配合以及第二卡接槽205和第二导板106的配合能够使得容器杯组件20在隔板101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限位孔107和限位杆的配合能够使得底座10和容器杯组件20整体倒置的时候不分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卡接或粘接的方式将容器杯组件20和底座10可拆卸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杆206也可设置在第一容器杯201和/或第二容器杯202上,在侧板102上的限位孔107与限位杆206一一对应。本实施例的这种三点定位结构能够平稳地将容器杯组件20固定于底座10上。容器杯底相对紧密的固定在底座上,减少了磁铁与磁珠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磁珠与磁铁的之间的磁力,从而加快了磁珠的聚集,同时还增加了容器杯与底座的稳定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磁铁的一端对应容器杯的杯底,这样的排列可以较好的利用磁铁的磁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想到以上定位结构的等同实施方式,该等同实施方式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如在侧板102设置限位杆,在衔接块203上设置限位孔。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磁铁30采用可取出或置入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磁铁30与底座10一体成型,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容器杯组件20的侧面均呈平面状,第一容器杯201和第二容器杯202的底部呈平面状以与隔板101抵接。平面与平面的接触能够使得容器杯组件20更平稳地卡置在隔板101上。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杯组件20为透明PC材料,透明PC材料有利于对容器杯内的混合液体进行观察,优选每个容器杯的容量为1mL。
优选地,第一导板105和第二导板106的上端面均经过导圆角处理,第一卡接槽204和第二卡接槽205均通过导圆角处理。通过导圆角处理能够使得卡接槽与导板更好地配合,并且减小加工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三个容器杯组件20,共六个容器,一次可进行六组测试。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组容器杯组件20,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的聚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容器杯组件呈类W型,磁铁可将吸附有能够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的磁珠牢牢吸附在容器杯底部,从而快速与非磁性微粒分离。
2.底座可重复使用,容器杯一次性使用,成本低。
3.若待测样本颜色较深,可增加洗涤步骤,在该装置中操作时,可以快速倾倒洗涤液,缩短检测时间。
4.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清洁和消毒。
例如本发明记载的测试实施例1,取编号为1~18的18个待测样本,分别检测各待测样本中的抗dsDNA抗体。首先,需要取18个反应杯,将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试剂1混匀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50μL,此时,可以使用聚集装置的容器杯组作为反应杯;然后,再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50μL待测样本,此时,采用聚集装置的容器杯在装入试剂1、待测样本后混匀反应3~5分钟;最后,将制备的试剂2混匀后,分别向各反应杯中加入100μL后混匀试剂1、待测样品、试剂2的混合液,优选地,可以用封口胶条封口,混匀后将反应杯放置在磁性分离架上静置3~5分钟,观察每个反应杯中的颜色,此时,可以使用聚集装置的底座代替磁性分离架,将装有混合液的容器杯放置在底座上进行磁性聚集分离。当然,优选同时使用本发明的容器杯作为反应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将相邻的两个容器杯进行组合形成容器杯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三个或四个容器杯进行组合,相应的设置多个导板组件进行卡接配合,只要是在容器杯呈V型设置的范畴内,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下简单说明三个容器杯结合形成容器杯组件的情况。
相邻的三个容器杯结合形成容器杯组件,容器杯组件一体成型。
底座包括隔板,隔板的下方设有多个容置槽,用于容纳磁铁,隔板的上方设有与隔板垂直的第一导板组件和第二导板组件,第一导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第二导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容器杯组件包括第一容器杯、第二容器杯、第三容器杯、第一衔接块和第二衔接块,第一衔接块衔接于第一容器杯和第二容器杯之间,第二衔接块衔接于第二容器杯和第三容器杯之间,第一衔接块和第二衔接块均呈倒V型,第一衔接块分别与第一容器杯和第二容器杯的衔接处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与第一导板卡接,第二卡接槽与第二导板卡接,第二衔接块分别与第二容器杯和第三容器杯的衔接处设有第三卡接槽和第四卡接槽,第三卡接槽与第三导板卡接,第四卡接槽与第四导板卡接。
由以上这些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试剂盒在实现了快速检测的同时,又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特异性,而且不需要检测设备就能实现检测结果的分级,有望为医疗机构的检测技术带来质的飞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说明,并非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限定。基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不经过创造性劳动,仅通过常规技术手段的简单替换、更改、变形等获得的其它所有技术方案,都仍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检测试剂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的待测物的含量,所述液体检测试剂包含具有多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其中第一种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结合有物质B,其余颜色的非磁性微球表面未结合物质B,通过调整不同颜色的非磁性微球混合比,能够使所述液体检测试剂具有不同的颜色效果;所述物质B与所述待测物竞争性地结合能够与所述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生物配体;
所述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所述磁性微粒结合有所述生物配体,进一步使用聚集装置利用磁性将分散的所述磁性微粒聚集起来从而实现磁性微粒的聚集;
所述聚集装置包括底座、容器杯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磁铁,所述容器杯组件由相邻的两个容器杯结合而成,所述容器杯用于容纳所述液体检测试剂、所述待测样本以及所述液体试剂M的混合液,所述容器杯组件可拆卸式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且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容器杯的下方,用于将所述磁性微粒吸附至所述容器杯的底部;
所述底座包括隔板、侧板以及封装板,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多个容置槽,用于容纳磁铁,多个容置槽沿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隔板垂直的导板组件,所述导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并与所述隔板以及所述导板组件垂直,所述侧板上设有限位孔;
所述容器杯组件包括第一容器杯、第二容器杯以及衔接第一容器杯和第二容器杯的衔接块,衔接块呈倒V型,衔接块分别与第一容器杯和第二容器杯的衔接处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第一卡接槽与第一导板卡接,第二卡接槽与第二导板卡接,所述容器杯组件一体成型,衔接块向外突设有限位杆,限位孔与限位杆适配,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导板的配合以及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导板的配合能够使得容器杯组件在隔板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B为抗dsDNA单克隆抗体、抗环瓜氨酸肽单克隆抗体、抗HLA-B27单克隆抗体、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抗天疱疮单克隆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抗肺炎支原体单克隆抗体、抗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抗白喉毒素单克隆抗体、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抗麻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单克隆抗体、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抗梅毒螺旋体单克隆抗体、抗登革热病毒单克隆抗体、抗风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抗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和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单克隆抗体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微球具有选自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的两种颜色,第一种颜色微球与第二种颜色微球的体积比为10: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颜色为蓝色,第二种颜色为红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微球与物质B通过偶联方式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检测对应于物质B的待测物,该待测物为抗dsDN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HLA-B27抗体、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抗天疱疮抗体、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白喉毒素抗体、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麻疹病毒抗体、抗恙虫病东方体抗体、抗狂犬病毒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登革热病毒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抗弓形虫抗体、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和抗单纯疱疹病毒I/II型抗体中的任一种。
7.一种液体检测试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的液体检测试剂与另一种含有磁性微粒的液体试剂M配合使用,并进一步使用聚集装置利用磁性将分散的所述磁性微粒聚集起来从而实现磁性微粒的聚集。
CN201910637868.5A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346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868.5A CN110346556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868.5A CN110346556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6556A CN110346556A (zh) 2019-10-18
CN110346556B true CN110346556B (zh) 2023-02-17

Family

ID=68176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7868.5A Active CN110346556B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65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5295B (zh) * 2020-04-23 2021-04-16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竞争性单克隆抗体的旋毛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9011102A1 (en) * 1988-05-04 1989-11-16 Angenics, Inc. Capillary flow device and double capture assay method
US4895650A (en) * 1988-02-25 1990-01-23 Gen-Probe Incorporated Magnetic separation rack for diagnostic assays
WO2001049419A1 (en) * 2000-01-04 2001-07-12 Siddiqi Iqbal 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xing and separation employing magnetic particles
CN102253193A (zh) * 2010-05-20 2011-11-23 上海医脉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磁性荧光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401832A (zh) * 2011-08-31 2012-04-04 宋慧君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液相芯片检测试剂盒及其制法
CN103667049A (zh) * 2013-11-30 2014-03-26 成都欣华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磁性分离工具
CN205528702U (zh) * 2016-03-08 2016-08-31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珠分离装置
CN207452088U (zh) * 2017-11-10 2018-06-05 广州奕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0343B2 (en) * 1995-02-21 2002-12-31 Iqbal W. Siddiqi Method for mixing and separation employing magnetic particles
GB201208547D0 (en) * 2012-05-15 2012-06-27 Life Technologies As Sample hold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95650A (en) * 1988-02-25 1990-01-23 Gen-Probe Incorporated Magnetic separation rack for diagnostic assays
WO1989011102A1 (en) * 1988-05-04 1989-11-16 Angenics, Inc. Capillary flow device and double capture assay method
WO2001049419A1 (en) * 2000-01-04 2001-07-12 Siddiqi Iqbal 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xing and separation employing magnetic particles
CN102253193A (zh) * 2010-05-20 2011-11-23 上海医脉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磁性荧光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401832A (zh) * 2011-08-31 2012-04-04 宋慧君 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液相芯片检测试剂盒及其制法
CN103667049A (zh) * 2013-11-30 2014-03-26 成都欣华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磁性分离工具
CN205528702U (zh) * 2016-03-08 2016-08-31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珠分离装置
CN207452088U (zh) * 2017-11-10 2018-06-05 广州奕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6556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6557B (zh) 一种检测试剂盒
CN105308458B (zh) 用于进行过敏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测定的自动化免疫分析系统
US8580531B2 (en) Detection of antigens carried by erythrocytes and of anti-erythrocyte antibodies
TW297094B (zh)
EP0471792B1 (en) Methods, reagents and test kits for determination of subpopulations of biological entities
AU201422617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bined detection of viral and bacterial infections
US7888053B2 (en) Making encoded ghost cells for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anti-red cell alloantibodies
CN101711361B (zh) 检测感染的多元方法
JP5223676B2 (ja) 特に血液型の抗体/抗原複合体の存在の証明のための磁気的免疫診断方法
JP4554766B2 (ja) 血液の分析方法および血液分析キット
US20220137036A1 (en) Control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x analysis methods
CN110346556B (zh) 一种液体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86592A (zh) 一种多类型靶标联合检测的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CN110346558B (zh) 一种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US20140371090A1 (en) Method and kit for determining- antibody sensitivity and clone cell strain
CN109142743A (zh) 一种自免肝抗体的多项检测试剂盒
JPH0580052A (ja) 生体内物質の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S6281566A (ja) 微粒子の螢光強度測定による定量方法
WO2024038863A1 (ja) 免疫分析方法及び試薬
CN114563578A (zh) 人膜性肾病诊断试剂盒
JPH04348277A (ja) 生体内物質の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CN114689857A (zh) 一种人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试剂盒
Gabel Banerj ee
JPH0326966A (ja) ポリアクロレインラテックス、免疫検査用ラテックス試薬及び梅毒抗体検査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