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2677B -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2677B
CN110332677B CN201910770274.1A CN201910770274A CN110332677B CN 110332677 B CN110332677 B CN 110332677B CN 201910770274 A CN201910770274 A CN 201910770274A CN 110332677 B CN110332677 B CN 110332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supply
target
air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02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2677A (zh
Inventor
古正荣
曾庆和
彭裕辉
曾俊杰
杨乐
郑丹平
吴明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7702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2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26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5463 priority patent/WO202103166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2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2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品质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空调领域,空调的送风方式直接影响着空调的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通常情况下空调无法针对不同的区域所需的不同风量进行差异性送风,无法满足各种用户对空调器送风风量的需求。同时,相关技术中的空调无法对送风区域进行差异性划分,对无论是有人存在的区域还是无人存在的区域,其送风量并没有不同,在空调器的节能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优化。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进一步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进一步地,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并依据第一阈值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和第三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四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值,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四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进一步地,当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进一步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进一步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
进一步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进一步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进一步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最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通过本申请,采用以下步骤: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空调器智能送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依据热释电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划分的目标送风区域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可以适用于各种空调设备,其中,本发明中对于空调的类型不做限定,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挂壁机空调、立式空调、变频空调、柜机空调、天花机空调、窗机、移动式空调、嵌入式空调。
下述实施例中空调可以设置在多种环境中,包括但不限于:办公区、会议室、家庭卧室、客厅、厂区等,本发明中对于空调的具体适用环境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对应的送风区域被划分开多个送风区域,送风区域的划分依据为设置在空调器上的或在设置在空调器侧面的墙壁或者参照物上的热释电传感器,其中,热释电传感器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调器上,有两个热释电传感器对称的设置在空调器的两侧,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依据热释电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划分的目标送风区域的示意图,通过热释电传感器可以辐射的区域确定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并按照方位布局划分为相同面积的送风区域,热释电传感器通过检测室内的人体所处的位置来确定目标送风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热释电传感器除了可以检测人体的存在还可以检测家里宠物的存在。
上述地,空调器在进入差异性送风控制模式下,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着重送风的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和数量。
步骤S102,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的两边都设置有风道,分为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侧风道可独立控制。在确定了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后,分别独立的确定左风道的出风风档和右风道的出风风档。
步骤S103,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上述地,在确定了了左风道和右风道的出风风档后,控制空调器依据两个风道的风档进行风道的差异性风量送风。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上述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左右两个风道的风档进行独立设定,进行差异性送风时,需要确定空调器进入的模式,其中,送风模式分为第一送风模式、第二送风模式和第三送风模式,第一送风模式为“智能送风”模式,第二送风模式为“强劲风随”,第三送风模式为“舒适风随”模式。
具体地,在空调器进入“智能送风”模式时,还需要获取空调设定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记录为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的所处温度区间,这里的温度区间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多个,具体情况下温度区间的设定不同。
可选地,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并依据第一阈值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和第三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四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值,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四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上述地,在确定温度区间时,首先需要获取决定温度区间的阈值温度。
优选地,包括三个阈值温度,三个阈值温度分别为1℃、2℃和3℃,在获取的阈值温度为3℃的情况下,可以将温度区间划分为两个。在温度区间为两个的情况下,实施例参数如下所示:|T设定-T内环|≤3℃和|T设定-T内环|>3℃。
同样地,在获取的阈值温度为1℃和3℃的情况下,可以将温度区间划分为三个。在温度区间为两个的情况下,实施例参数如下所示:|T设定-T内环|≤1℃,1℃<|T设定-T内环|≤3℃,|T设定-T内环|>3℃。
同样地,在获取的阈值温度为1℃、2℃和3℃的情况下,可以将温度区间划分为四个。在温度区间为两个的情况下,实施例参数如下所示:|T设定-T内环|≤1℃,1℃<|T设定-T内环|≤2℃,2℃<|T设定-T内环|≤3℃和|T设定-T内环|>3℃。
可选地,当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优选地,将空调器的送风区域分为三个送风区域,如图2所示,其从左到右的位置排布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因此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主要包括送风区域相对于空调器的左右排布。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温度区间也为多个,其具体数量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温度区间分为三个,包括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如下表表1所示。一般空调器的送风档位包括超强风档、高风档、中风档、低风档和静音档,因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设置有两个出风风道,因此,基于不同的出风风档,两个出风风道的出风强度也不同。
在空调器处于“智能送风”的模式下时,依据存在人体或者动物的位置,判断出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时,需要判定目标送风区域具体为哪个送风区域,并且需要判断获取的温度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进而来确定左风道和右风道控制出风强度的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对应表1中的超强风档,第二级风档对应表1中的高风档,第三级风档对应表1中的中风档,第四级风档对应表1中的低风档。
在“智能送风”模式下,当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时,左右风道的风档的设定情况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071
(一)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人体活动区域为单独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一送风区域时。当|T设定-T内环|>3时,左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高风档;当3≥|T设定-T内环|>1时,左侧风道风档为高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当|T设定-T内环|≤1时,左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
(2)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二送风区域时。当|T设定-T内环|>3时,左右两侧均为超强风档;当3≥|T设定-T内环|>1时,左右两侧均为中风档;当|T设定-T内环|≤1时,左右两侧均为低风档。
(3)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三送风区域时。当|T设定-T内环|>3时,左侧风道风档为高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当3≥|T设定-T内环|>1时,左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高风档;当|T设定-T内环|≤1时,左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
可选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优选地,温度区间还是三个的情况下。当空调器还处于“智能送风”模式时,依据热释电传感器的检测可知,存在人体的需要送风的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时,说明人体处于活动中,或者说明室内存在的人体较多并同时散布在多个送风区域内,这种情况下,确定左右风道的风档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081
(二)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当|T设定-T内环|>3时,左右两侧均为超强风档;当3≥|T设定-T内环|>1时,左右两侧均为中风档;当|T设定-T内环|≤1时,左右两侧均为低风档。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
上述地,在空调器处于第二送风模式下时,即空调器处于“强劲风随”模式时,且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时,空调器的左右风道的风档设定情况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091
(一)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为单独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一送风区域时。左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
(2)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二送风区域时。左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
(3)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三送风区域时。左侧风道风档为超强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
可选地,依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具体地,在空调器依然处于“强劲风随”模式下时,当目标送风区域为多个时,空调器左右风道的风档的设定情况如下表4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092
(二)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左右两侧风档均为超强风档。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第三送风模式时,也即空调器处于“舒适风随”模式时,通过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送风区域为一个时,空调器的左右风道的风档设定如下表5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101
(一)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为单独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一送风区域时。左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
(2)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二送风区域时。左右两侧风档均为低风档。
(3)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在第三送风区域时。左侧风道风档为中风档,右侧风道风档为低风档。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最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上述地,在空调器处于“舒适风随”模式时,通过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的目标送风区域为多个时,空调器的左右风道的风档设定如下表6所示:
Figure BDA0002173338200000102
(二)当人感热释电检测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
(1)当人感热释电检测到人体活动区域为多区域时。左右两侧风档均为低风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通过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空调器智能送风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在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的情况下,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控制单元303,用于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控制单元303,用于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空调器智能送风的效果。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并依据第一阈值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第五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和第三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四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值,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四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可选地,当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第二确定单元302包括:第一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第二确定单元302还包括:第二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第二确定单元302还包括:第三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八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第九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
可选地,第二确定单元302还包括:第十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第二确定单元302还包括:第四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第十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十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第十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第二确定单元302还包括:第十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最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所述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确定单元301、第二确定单元302和控制单元303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只有一个风道用于送风,无法满足在室内不同区域所需风量不同的情况下,依据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送风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可选地,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并依据第一阈值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和第三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四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值,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四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可选地,当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
可选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最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目标送风区域为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空调器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两个风道;依据确定出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控制空调器送风。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可选地,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并依据第一阈值温度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和第二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或者,获取第一阈值温度、第二阈值温度和第三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四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和第四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值,第二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大于第四温度区间的最大值。
可选地,当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如果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
可选地,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可选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二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如果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三送风区域时,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可选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最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右风道两个风道;
依据确定出的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控制所述空调器送风;
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所述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目标绝对值为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在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所述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
当所述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所述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送风区域和所述第三送风区域,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判定所述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所述温度区间;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所述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所述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所述第二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所述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所述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三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所述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所述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判定所述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所述温度区间;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所述第一级风档;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所述第二级风档;如果所述目标绝对值处于所述第三温度区间,则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所述第四级风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所述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送风区域和所述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一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所述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所述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二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所述第一级风档;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三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所述第三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所述第一级风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二送风模式时,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其中,所述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高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所述第一送风区域、所述第二送风区域和所述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判定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一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所述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二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所述第四级风档;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第三送风区域时,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所述第三级风档,将所述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所述第四级风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三送风模式时,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将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所述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低于其余级别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6.一种空调器送风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空调器进入到目标送风模式时,确定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送风区域为所述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中存在目标对象的区域,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位置信息和数量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右风道两个风道;
控制单元,用于依据确定出的所述左风道的风档和所述右风道的风档,控制所述空调器送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模式为第一送风模式时,在依据目标送风区域的信息,确定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之前, 获取目标绝对值,并确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其中,目标绝对值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阈值温度和第二阈值温度,并确定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分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大温度值,第二温度区间中的最小温度值大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最大温度值;
温度区间的数量为三个时,空调器的送风区域至少分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空调器的送风区域从左到右的排布情况为:第一送风区域、第二送风区域和第三送风区域,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一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一个,且目标送风区域为第一送风区域的情况下,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一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其中,第一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二级风档,将右风道的风档确定为第三级风档,其中,第二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大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其中,第四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小于第三级风档控制的出风强度;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包括:第二判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送风区域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判定目标绝对值所处的温度区间;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一级风档;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则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二级风档;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目标绝对值处于第三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左风道的风档和右风道的风档都确定为第四级风档。
CN201910770274.1A 2019-08-20 2019-08-20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ctive CN110332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0274.1A CN110332677B (zh) 2019-08-20 2019-08-20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CT/CN2020/095463 WO2021031663A1 (zh) 2019-08-20 2020-06-10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0274.1A CN110332677B (zh) 2019-08-20 2019-08-20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2677A CN110332677A (zh) 2019-10-15
CN110332677B true CN110332677B (zh) 2020-11-10

Family

ID=6814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0274.1A Active CN110332677B (zh) 2019-08-20 2019-08-20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2677B (zh)
WO (1) WO2021031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77B (zh) * 2019-08-20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736230B (zh) * 2019-10-29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控制系统
CN110887181A (zh) * 2019-11-08 2020-03-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043722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97160A (zh) * 2020-03-04 2020-07-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设备的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17167926A (zh) * 2022-05-27 2023-12-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31344A (ja) * 1985-04-04 1986-10-15 Matsushita Refrig Co 風量自動制御付空気調和機
JP2000111135A (ja) * 1998-09-30 2000-04-18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KR101012397B1 (ko) * 2010-03-04 2011-02-09 주식회사 스윙공조 증속호퍼와 회전식 토출구를 갖춘 천장 4방향 냉난방 실내기
JP2012013261A (ja) * 2010-06-29 2012-01-19 Toyotomi Co Ltd サーキュレ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5546713A (zh) * 2015-12-08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档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47552B (zh) * 2016-08-12 2019-05-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6352470B (zh) * 2016-08-12 2019-05-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741082A (zh) * 2016-08-12 2018-02-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514685A (zh) * 2017-08-01 2017-12-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00470B (zh) * 2018-06-29 2021-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9323429A (zh) * 2018-11-02 2019-02-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0332677B (zh) * 2019-08-20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2677A (zh) 2019-10-15
WO2021031663A1 (zh)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2677B (zh)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597075B (zh) 一种检测控制冲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45081B2 (en) Building management HVAC control using user voice feedback
US20140277765A1 (en) Human-building interaction framework for personalized comfort driven system operations in buildings
US20190353378A1 (en) Building management autonomous hvac control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occupant feedback
US7693809B2 (en) Control interface for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s
US109691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160069585A1 (en) User interface with adaptive extent of user control based on user presence information
US9519731B2 (en) Determining 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odel for a building
US10498877B2 (en) Personalizing interaction with a structure
US20180245809A1 (en) Determin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an hvac system
CN109708259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202203732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imate control
CN103954003A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空调
CN108917088B (zh) 一种体感风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US11408782B2 (en)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110081556B (zh) 空调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WO2019119471A1 (zh) 风量调控方法和装置
US202000185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occupancy detection
CN106979169B (zh)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195036B (zh) 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845082B2 (en) Operat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ing occupancy sensing systems
EP3671056B1 (en) Operat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ing occupancy sensing systems
US10969130B2 (en) Operat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ing occupancy sensing systems
CN104764113A (zh) 空调器中功率器件的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