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9169B -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9169B
CN106979169B CN201610035231.5A CN201610035231A CN106979169B CN 106979169 B CN106979169 B CN 106979169B CN 201610035231 A CN201610035231 A CN 201610035231A CN 106979169 B CN106979169 B CN 1069791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olving speed
temperature threshold
speed
temperature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5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9169A (zh
Inventor
李晓辉
王雯婷
练开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352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9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9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9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D2270/303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D2270/304Spool rotational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在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系统风机的转速,降低由于风机转动所产生的噪音,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降低了系统噪音过大所导致的可能对用户造成干扰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调速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电源(如户外通信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为了使用便利、维护方便等,常会在居住宅小区的楼顶,甚至居住宅小区内的居民窗边等安装相应的户外通信电源,以为用户提供较为良好的通信环境。
具体地,由于通信电源在正常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的散热装置来实现散热。其中,业界常用的散热方式主要有热交换方式和强迫风冷方式等。但是,不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风机的转动来实现散热,即,为了实现散热,需要通过对风机进行相应调速来实现。
具体地,以热交换方式为例,与该方式相对应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案可如图1以及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其为热交换系统内风机组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由图1可知,当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如25℃时,内风机以第一转速,如半速运行(即,内风机转速为内风机全速的50%);当柜内温度从第一温度阈值25℃升高到第二温度阈值,如45℃时,内风机转速可从第一转速,如半速线性升高到第二转速,如全速(即,从内风机全速的50%线性升高至内风机全速的100%);当柜内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45℃后,内风机以第二转速,如全速运行;当柜内温度从第二温度阈值45℃降低到第一温度阈值25℃时,内风机转速将从第二转速,如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如半速;例如,以柜内温度从第二温度阈值45℃降低到第三温度阈值,如35℃为例,内风机转速将从第二转速,如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如全速的75%。
如图2所示,其为热交换系统外风机组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由图2可知,当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如35℃时,外风机启动并以接近半速(如外风机全速的57.5%)的第四转速运行;当柜内温度从第四温度阈值35℃升高到第五温度阈值,如45℃时,外风机转速可从第四转速,如全速的57.5%线性升高到第五转速,如全速,而当柜内温度从第四温度阈值35℃下降到第六温度阈值,如25℃时,外风机转速可从第四转速,如全速的57.5%线性降低至第六转速,如全速的15%;另外,当柜内温度超过第五温度阈值45℃时,外风机以第五转速,如全速运行;当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25℃时,外风机停止运行。
进一步地,以强迫风冷方式为例,与该方式相对应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案可如图3(图3为强迫风冷风机组1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以及图4(图4为强迫风冷风机组2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所示。
由图3可知,强迫风冷风机组1调速控制方案同图2所示的热交换系统外风机的控制方案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另外,由图4可知,强迫风冷风机组2的调速控制方案也和热交换系统外风机的控制方案相一致,只是启动点不同(具体地,图4中风机组风机的启动点为40℃),此处也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由于强迫风冷的调速控制方案(图3、图4)同热交换系统外风机的调速控制方案(图2)类似。因此,上述四种控制方案可以归结为热交换系统内风机和外风机两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案。
具体地,由图1至图4可知,在夜间时刻,当环境温度较高,导致柜内温度也较高时,如为35℃~40℃等时,内风机、外风机的转速相对较高,由于风机的转动势必会带来相应的噪音,进而使得当通信电源的选址距离居民区较近,如建在居住宅小区的楼顶,甚至建在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窗边等时,所带来的系统噪音比较高,影响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正常休息。
例如,假设在夜间时刻,柜外环境温度为30℃,柜内发热量为300W,如果风机全速运行(假设全速运行时的换热能力为80W/K),则温升可为300/80=3.75℃,即,此时柜内温度为33.75℃。但是,由图1、图2可知,在这个温度下,风机并没有达到全速运行的温度点,因此,其换热能力不会达到全速运行时的换热能力80W/K,也就是说,柜内实际温升会超过3.75℃。假设经过实测得到柜内实际温升为6℃,即,柜内温度可以达到36℃,则由于由图1、图2可知,柜内温度达到36℃时,内风机转速为77.5%,外风机转速为61.75%,即,内风机转速、外风机转速均较高,从而使得系统的噪音较大,可能会遭到客户的投诉。
也就是说,现有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存在夜晚时风机运行转速较高,导致系统噪音较大的问题,可能会给用户造成较大的干扰、存在被用户投诉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夜晚时风机运行转速较高,导致系统噪音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系统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可包括: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系统柜内温度;
调速控制模块,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可包括: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系统柜内温度;
调速控制模块,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通过降低热交换系统风机的转速,降低了由于风机转动所产生的噪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可能对用户造成的干扰、解决了可能被用户投诉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热交换系统内风机组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热交换系统外风机组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强迫风冷风机组1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
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强迫风冷风机组2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风机调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降低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时的内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仅降低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时的内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仅降低第一转速和第二转速时的内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另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降低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时的外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仅降低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时的外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仅降低第四转速和第五转速时的外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另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优选值下内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优选值下外风机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内风机静音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外风机静音调速控制方案的一种可能的控制示意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风机调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结构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二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存在夜晚时风机运行转速较高,导致系统噪音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具体地,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风机调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判断散热系统是否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若是,则执行步骤502。
可选地,当确定热交换系统或强迫风冷系统等散热系统的工作时段处于夜晚时段(如6:00pm~6:00am、或者,10:00pm~6:00am等)和/或确定散热系统的安装位置距离居民住宅区域较近(小于设定距离阈值)等时,可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主要可应用于夜晚场景和/或散热系统的安装位置距离用户较近的场景,而对于其他场景,仍可使用现有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对各风机进行控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其他场景,也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对各风机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502:确定系统柜内温度,并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3,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需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4,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超过第二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5,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需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6,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需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507;其中,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
步骤503: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
步骤504: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
步骤505: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
步骤506: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
步骤507: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涉及到的内风机可指的是相应的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机的内风机机组。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内风机通常是一直运行的,其转动所导致的噪音也会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夜晚,内风机转动所带来的噪音很可能会影响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休息,可能会遭到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投诉。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在确定夜晚时刻来临等使得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内风机的转速,如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和/或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使得同一温度点处的内风机的转速相对现有风机控制方式中的转速来说较低,从而降低了其所产生的噪音。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案中,在柜内发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柜内外的温差变大,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内风机夜间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夜晚噪音过大所导致的可能对用户造成干扰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以仅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为例(即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一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1所述:
表1:内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一
进一步地,以仅降低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为例(即将第二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2所述:
表2:内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二
此时,如图6可知,当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B1上升至第二温度阈值B2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不再由第一转速A1直接线性升高至全速,而是,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一个相对于内风机全速来说较小的转速A2,从而为内风机提速设置了一段缓冲区,避免内风机直接将转速线性提升至全速,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一旦柜内温度超过了第二温度阈值,如45℃时,内风机的转速将直接上升至全速,换热能力也会瞬间提升到最大,随着柜内外温差的缩小,内风机转速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点上。也就是说,此时,该控制方案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所示的B3指的即为第三温度阈值,A3指的即为与该第三温度阈值相对应的第三转速。
进一步地,以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为例(即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一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将第二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3所述:
表3:内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三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二转速不小于第一转速,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时,系统的降噪效果较好,因而,为了提高降噪效果,针对内风机,通常可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
例如,可将所述第一转速的取值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二转速的取值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60%等。此时,如图7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内风机转速从77.5%降低到了44.25%,实现了系统降噪的目的;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内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达到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例如,可将所述第一转速A1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二转速A2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等。此时,如图8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内风机转速从全速的77.5%降低到了全速的25%,系统噪音很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内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一中,可针对内风机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25℃,和/或,将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45℃。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二温度阈值不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对此不作赘述。
优选地,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通常可同时增大所述内风机第一温度阈值以及第二温度阈值。例如,可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40℃,将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设置为50℃等。
进一步地,假设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一温度阈值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均发生了相应调整,则调整后的各参数取值可如表4所示:
表4:内风机参数取值可能四
参数 优选值 可能范围
第一转速A1 25% (0,50%)
第二转速A2 60% (0,100%)
第一温度阈值B1 40℃ (25,50℃]
第二温度阈值B2 50℃ (45,6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表,如表4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相同于或者不同于以上的取值范围设置,例如将第一转速的取值范围设为[10%,50%)、将第二转速的取值范围设置为[10%,100%)、将第一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30℃,50℃]或者将第二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50℃,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在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除了可调整内风机之外,还可调整外风机。
可选地,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外风机进行相应调整: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涉及到的外风机可指的是相应的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机的外风机机组;另外,由于强迫风冷系统中的第一风机组(风机组1)以及第二风机组(风机组2)的控制方案与热交换系统中的外风机组类似,因此,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将强迫风冷系统中的第一风机组以及第二风机组也看作为相应的外风机组,并采用与外风机组相同的控制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旦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外风机将会启动并以第四转速开始运行,如果第四转速较高,系统就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可通过降低第四转速来降低了外风机的启动转速,从而降低了系统噪音,即使柜内温度达到了第四温度阈值,外风机的转速也相对较低,其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较小。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案中,在柜内发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柜内外的温差变大,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外风机夜间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夜晚噪音过大所导致的可能对用户造成干扰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以仅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为例(即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四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5所述:
表5:外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一
进一步地,以仅降低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为例(即将第五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6所述:
表6:外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二
此时,如图9可知,当柜内温度由第四温度阈值D1上升至第五温度阈值D2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不再由第四转速C1直接线性升高至全速,而是,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一个相对于外风机全速来说较小的转速C2,从而为外风机提速设置了一段缓冲区,避免外风机直接将转速线性提升至全速,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一旦柜内温度超过了第五温度阈值,如45℃时,外风机的转速将直接上升至全速,换热能力也会瞬间提升到最大,随着柜内外温差的缩小,外风机转速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点上。也就是说,此时,该控制方案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所示的D3指的即为第六温度阈值,C3指的即为与该第六温度阈值相对应的第六转速。
进一步地,以同时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为例(即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四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将第五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此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如下表7所述:
表7:外风机参数取值可能三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五转速不小于第四转速,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针对外风机,通常可同时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
例如,可将所述第四转速C1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42.5%,且,将所述第五转速C2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60%等。此时,如图10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外风机转速从61.75%降低到了44.25%,实现了系统降噪的目的;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外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够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例如,可将所述第四转速C1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五转速C2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25%等。此时,如图11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外风机转速从61.75%降低到了25%,系统降噪很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外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够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一中,可针对外风机将所述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35℃,和/或,将所述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45℃。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五温度阈值不小于第四温度阈值,对此不作赘述。
优选地,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通常可同时增大所述外风机第四温度阈值以及第五温度阈值。例如,可将所述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45℃,将所述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50℃等。
进一步地,假设第四转速、第五转速、第四温度阈值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均发生了相应调整,则调整后的各参数取值可如表8所示:
表8:外风机参数取值可能四
参数 优选值 可能范围
第四转速C1 42.5% (0,57.5%)
第五转速C2 60% (0,100%)
第四温度阈值D1 45℃ (35,55℃]
第五温度阈值D2 50℃ (45,6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表,如表8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相同于或者不同于以上的取值范围设置,例如将第四转速设置为[10%,57.5%),将第五转速设置为[10%,100%)、将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40℃,55℃]或者将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50,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确定散热系统无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定,如可设置为如下表9所示的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表9:内外风机参数取值可能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设定以上各参数,以适应通信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用户的需求。如,对系统的散热性能要求较高、离居住宅小区较远的场景等,可设定较高的转速参数,来实现系统的快速降温及散热的目的,而不必降低风机转速来降低其产生的噪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将第一转速A1设置为50%,第二转速A2设置为100%,将第一温度阈值B1设置为25℃,第二温度阈值B2设置为45℃,第四转速C1设置为57.5%,第五转速C2设置为100%,第四温度阈值D1设置为35℃,第五温度阈值D2设置为45℃时,则和优化前的现有风机控制方案是一样的,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以具体实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外风机的控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假设,当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可按照表4中所述的优选值对内风机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将所述第一转速A1设定为所述内风机全速的25%、将所述第二转速A2设定为所述内风机全速的60%、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B1设定为40℃、所述第二温度阈值B2设定为50℃,则可得到图12所示的内风机调速控制示意图。
类似地,假设可按照表8中所述的优选值对外风机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将所述第四转速C1设定为所述外风机全速的42.5%、将所述第五转速C2设定为所述外风机全速的60%、将所述第四温度阈值D1设定为45℃、将所述第五温度阈值D2设定为50℃,则可得到图13所示的外风机调速控制示意图。
此时,若假设晚上的环境温度还是30℃,柜内的发热量还是300W,且,假设根据实测结果,得到温升为15℃,即柜内温度为45℃,则由图12、图13可知,此时内外风机转速均为42.5%,相较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内外风机的转速都有明显的降低,也就是说,噪音也比背景技术中的方案有所降低。
另外,如果环境温度继续升高,或柜内发热量持续增大,导致柜内温度达到50℃时,风机转速可直接变为全速,换热能力也会瞬间提升到最大,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再有,随着柜内外温差的缩小,风机转速将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点上。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在柜内发热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允许柜内外温差的变大,以牺牲相应的换热能力来获取降低噪音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本发明所述实施例还可通过灵活设置以上各个参数,得到相应的静音调速控制方案。
例如,具体地,针对内风机:可将A1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将A2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将B1设置为40℃、将B2设置为50℃;针对外风机:可将C1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25%、将C2设置为所述外风机全速的25%、将D1设置为45℃、将D2设置为50℃。此时,内、外风机静音调速控制方案的控制示意图可分别如图14、图15所示。
具体地,由图14可知,由于在柜内温度小于50℃时,内风机都是以全速25%的转速低速运行的,产生的噪音很小,基本不会影响用户正常休息,一旦柜内温度持续上升超过了50℃,内风机转速会瞬间达到全速,从而会导致柜内外温差的下降,系统的转速会重新稳定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仍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
类似地,由图15可知,当柜内温度达到45℃时,外风机才会启动,并且启动转速只有全速的25%,因而可较大程度地降低外风机转动带来的噪音。同样,如果环境温度升高,当柜内温度达到50℃时,风机转速立即变化到全速,系统的换热能力也会瞬间达到最大,从而会导致柜内外温差的下降,系统的转速会重新稳定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系统风机的转速,降低了由于风机转动所产生的噪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可能对用户造成的干扰、解决了可能被用户投诉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具体地,如图16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风机调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601:判断散热系统是否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若是,则执行步骤1602。
可选地,当确定热交换系统或强迫风冷系统等散热系统的工作时段处于夜晚时段(如6:00pm~6:00am、或者,10:00pm~6:00am等)和/或确定散热系统的安装位置距离居民住宅区域较近(小于设定距离阈值)等时,可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主要可应用于夜晚场景和/或散热系统的安装位置距离用户较近的场景,而对于其他场景,仍可使用现有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对各风机进行控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其他场景,也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风机调速控制方式对各风机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1602:确定系统柜内温度,并若确定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3,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需由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4,若确定柜内温度需由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5,若确定柜内温度超过了第五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6,若确定柜内温度需由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四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7,若确定柜内温度需由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8,若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则执行步骤1609;其中,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
步骤1603:控制系统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
步骤1604: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
步骤1605: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
步骤1606: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
步骤1607: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
步骤1608: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
步骤1609: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涉及到的外风机可指的是相应的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机的外风机机组。另外,由于强迫风冷系统中的第一风机组(风机组1)以及第二风机组(风机组2)的控制方案与热交换系统中的外风机组类似,因此,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可将强迫风冷系统中的第一风机组以及第二风机组也看作为相应的外风机组,并采用与外风机组相同的控制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一旦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外风机将会启动并以第四转速开始运行,如果第四转速较高,系统就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可通过降低第四转速来降低了外风机的启动转速,从而降低了系统噪音,即使柜内温度达到了第四温度阈值,外风机的转速也相对较低,其产生的噪音也会相对较小。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方案中,在柜内发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允许柜内外的温差变大,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外风机夜间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夜晚噪音过大所导致的可能对用户造成干扰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参见表5、表6,可仅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即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四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或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即将第五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仅降低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时,所得到的外风机调速控制示意图可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当柜内温度由第四温度阈值D1上升至第五温度阈值D2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不再由第四转速C1直接线性升高至全速,而是,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一个相对于外风机全速来说较小的转速C2,从而为外风机提速设置了一段缓冲区,避免外风机直接将转速线性提升至全速,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一旦柜内温度超过了第五温度阈值,如45℃时,外风机的转速将直接上升至全速,换热能力也会瞬间提升到最大,随着柜内外温差的缩小,外风机转速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点上。也就是说,此时,该控制方案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
进一步地,参见表7,还可同时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即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四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将第五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五转速不小于第四转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针对外风机,通常可同时降低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
例如,可将所述第四转速C1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42.5%,且,将所述第五转速C2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60%等。此时,如图10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外风机转速从61.75%降低到了44.25%,实现了系统降噪的目的;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外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够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例如,可将所述第四转速C1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五转速C2的取值设置为外风机全速的25%等。此时,如图11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外风机转速从61.75%降低到了25%,系统降噪很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外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够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二中,可针对外风机将所述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35℃,和/或,将所述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45℃。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五温度阈值不小于第四温度阈值,对此不作赘述。
优选地,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通常可同时增大所述外风机第四温度阈值以及第五温度阈值。例如,可将所述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45℃,将所述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50℃等。
进一步地,假设第四转速、第五转速、第四温度阈值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均发生了相应调整,则调整后的各参数取值可如表8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表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相同于或者不同于以上的取值范围设置,例如,将表8中的第四转速设置为[10%,57.5%),第五转速设置为[10%,100%)、第四温度阈值设置为(40℃,55℃]或者将第五温度阈值设置为[50,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在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除了可调整外风机之外,还可调整内风机。
可选地,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内风机进行相应调整: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涉及到的内风机可指的是相应的包括一个或多个风机的内风机机组。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内风机通常是一直运行的,其转动所导致的噪音也会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夜晚,内风机转动所带来的噪音很可能会影响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休息,可能会遭到居住宅小区内居民的投诉。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在确定夜晚时刻来临等使得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内风机的转速,如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和/或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使得同一温度点处的内风机的转速相对现有风机控制方式中的转速来说较低,从而降低了其所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如表1、表2所示,可仅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即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一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或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即将第二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仅降低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时,所得到的内风机调速控制示意图可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当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B1上升至第二温度阈值B2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不再由第一转速A1直接线性升高至全速,而是,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一个相对于内风机全速来说较小的转速A2,从而为内风机提速设置了一段缓冲区,避免内风机直接将转速线性提升至全速,产生较大的噪音。且,一旦柜内温度超过了第二温度阈值,如45℃时,内风机的转速将直接上升至全速,换热能力也会瞬间提升到最大,随着柜内外温差的缩小,内风机转速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平衡点上。也就是说,此时,该控制方案仍然可以满足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需求,其中,图6中所示的B3指的为第三温度阈值,A3指的为与该第三温度阈值相对应的第三转速。
进一步地,如表3所示,还可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即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一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将第二温度阈值处的所述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二转速不小于第一转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时,系统的降噪效果较好,因而,为了提高降噪效果,针对内风机,通常可同时降低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
例如,可将所述第一转速A1的取值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二转速A2的取值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60%等。此时,如图7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内风机转速从77.5%降低到了44.25%,实现了系统降噪的目的;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内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达到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例如,可将所述第一转速A1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且,将所述第二转速A2设置为内风机全速的25%等。此时,如图8所示,当柜内温度为36℃时,内风机转速从77.5%降低到了25%,系统噪音很低,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当柜内温度超过45℃时,内风机会立即将转速调至最大,全速运行,仍然能满足散热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二中,可针对内风机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25℃,和/或,将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设置为高于45℃。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仍需要保证第二温度阈值不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对此不作赘述。
优选地,为了达到较高的降噪效果,通常可同时增大所述内风机第一温度阈值以及第二温度阈值。例如,可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40℃,将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设置为50℃等。
进一步地,假设第一转速、第二转速、第一温度阈值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均发生了相应调整,则调整后的各参数取值可参见表4所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表中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可相同于或者不同于以上的取值范围设置,例如可将表4中的第一转速的取值范围设为[10%,50%)、第二转速的取值范围设置为[10%,100%)、第一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30℃,50℃]或者将第二温度阈值的取值范围设置为[50℃,60℃]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当确定散热系统无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时,各较为关键的控制参数的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定,如可设置为如表9所示的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风机调速控制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设定以上各参数,以适应通信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用户的需求。如,对系统的散热性能要求较高、离居住宅小区较远的场景等,可设定较高的转速参数,来实现系统的快速降温及散热的目的,而不必降低风机转速来降低其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系统风机的转速,降低了由于风机转动所产生的噪音,以牺牲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系统降噪的目的,从而减少了可能对用户造成的干扰、解决了可能被用户投诉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该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具体地,如图17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结构图,所述风机调速控制设备主要可包括以下模块:
温度监测模块171,用于监测系统柜内温度;
调速控制模块172,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根据温度监测模块171的监测结果,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进一步地,所述调速控制模块172还可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根据温度监测模块171的监测结果,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60%;
所述第四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42.5%,所述第五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60%。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或者,还可同时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7.5%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即,所述第二转速可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所述可第二转速等于所述第一转速;
所述第五转速可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所述第五转速可等于所述第四转速。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
所述第四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五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25%。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可高于25℃,和/或,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可高于45℃;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可高于35℃,和/或,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可高于45℃。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可为40℃,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可为50℃;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可为45℃,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可为50℃。
进一步地,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二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了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该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关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具体地,该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结构图可如图18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二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的结构图,由图18可知,该风机调速控制设备主要可包括以下模块:
温度监测模块181,用于监测系统柜内温度;
调速控制模块182,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根据温度监测模块181的监测结果,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进一步地,所述调速控制模块182还可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根据温度监测模块181的监测结果,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系统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可选地,所述第四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42.5%,所述第五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60%。
所述第一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60%;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静音效果,以适用于用户负载更小、夜间环境温度更低的场合,还可同时将第四温度阈值处的第四转速以及第五温度阈值处的第五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7.5%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或者,还可同时将第一温度阈值处的第一转速以及第二温度阈值处的第二转速设置为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的一较小的值、且将二者的取值设置为相同,以允许柜内外温差更大,将夜间系统运行的噪音降到最低。
即,所述第二转速可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所述可第二转速等于所述第一转速;
所述第五转速可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所述第五转速可等于所述第四转速。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可为内风机全速的25%;
所述第四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五转速可为外风机全速的25%。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中,除了可通过降低设定温度点处的转速来降噪之外,还可通过将设定温度点延后(即增大一个或多个低、高转速分界点所对应的温度阈值),来达到降噪的效果。
即,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可高于25℃,和/或,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可高于45℃;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可高于35℃,和/或,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可高于45℃。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可为40℃,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可为50℃;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可为45℃,所述第五温度阈值可为50℃。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的风机调速控制设备,可以牺牲系统一定的换热能力来实现系统降噪,从而降低了系统噪音过大所导致的可能对用户造成干扰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各参数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得可适用于对噪音要求更低的应用场景,和/或对散热性能要求更高的场景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风机调速控制方案同样适用于强迫风冷型系统的风机控制,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所述第二转速等于所述第一转速;
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所述第五转速等于所述第四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速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为内风机全速的60%;
所述第四转速为外风机全速的42.5%,所述第五转速为外风机全速的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速为内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二转速为内风机全速的25%;
所述第四转速为外风机全速的25%,所述第五转速为外风机全速的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高于25℃,和/或,所述第二温度阈值高于45℃;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高于35℃,和/或,所述第五温度阈值高于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40℃,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50℃;
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为45℃,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为50℃。
6.一种风机调速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系统柜内温度;
调速控制模块,用于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内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内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第一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的第二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一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二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三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第三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第三温度阈值下降至第一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由第三转速线性下降至第一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和/或,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中间值,所述第三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与所述第二转速的中间值;
所述调速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确定散热系统需以低噪音的方式运行,则针对外风机,执行以下操作:
若确定系统柜内温度达到第四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外风机启动并以第四转速运行;并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上升至不低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第五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升高至不低于第四转速的第五转速,在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降低至不高于所述第四转速的第六转速;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超过所述第五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以全速运行;以及,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四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全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四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由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下降至所述第六温度阈值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外风机的转速由所述第四转速线性下降至所述第六转速;在确定柜内温度低于第六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外风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四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和/或,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且,所述第六温度阈值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等于所述第四温度阈值与所述第五温度阈值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六转速与所述第四转速之间的转速差等于所述第四转速与所述第五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内风机全速的50%,且所述第二转速等于所述第一转速;
所述第五转速低于所述外风机全速的57.5%,且所述第五转速等于所述第四转速。
CN201610035231.5A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6979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5231.5A CN106979169B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5231.5A CN106979169B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9169A CN106979169A (zh) 2017-07-25
CN106979169B true CN106979169B (zh) 2018-12-25

Family

ID=5933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5231.5A Active CN106979169B (zh) 2016-01-19 2016-01-19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91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5044A (zh) * 2018-01-02 2018-06-22 深圳市富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风机的优化控制方法
JP7204180B2 (ja) * 2018-09-20 2023-01-16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ジフード
CN110304502B (zh) * 2019-07-12 2021-10-22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别墅电梯控制柜的散热器风扇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6768U (zh) * 2010-12-01 2011-07-13 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风扇调速装置
US20120136502A1 (en) * 2010-11-30 2012-05-31 Inventec Corporation Fan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fan speed read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54130A (zh) * 2011-03-01 2012-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CN103790847A (zh) * 2013-12-31 2014-05-14 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风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36502A1 (en) * 2010-11-30 2012-05-31 Inventec Corporation Fan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fan speed reading method thereof
CN201896768U (zh) * 2010-12-01 2011-07-13 成都昊普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风扇调速装置
CN102654130A (zh) * 2011-03-01 2012-09-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温度控制的方法和计算机
CN103790847A (zh) * 2013-12-31 2014-05-14 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风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9169A (zh)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5604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38177B (zh) 一种空调器静音模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805590B2 (en) Fan speed control of rack devices where sum of device airflows is greater than maximum airflow of rack
JP6106177B2 (ja) 暖房、換気および空調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8151250B (zh) 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21039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6979169B (zh) 一种风机调速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0567086B (zh)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CN110567088B (zh) 一种空调器的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WO2021031663A1 (zh) 空调器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74905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79185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79183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03277873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2675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economizers
CN109945391A (zh) 空调器及其高温保护方法和装置
US10671036B2 (en)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900195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2198979A1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592325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7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16242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0285536A (zh) 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606726B (zh) 空调器噪音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01760B (zh) 调节方法、调节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Applicant after: Vitam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Applicant before: Aimosheng Network Energy Sourc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