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0973A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0973A
CN110320973A CN201910536364.4A CN201910536364A CN110320973A CN 110320973 A CN110320973 A CN 110320973A CN 201910536364 A CN201910536364 A CN 201910536364A CN 110320973 A CN110320973 A CN 110320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ver board
board edge
mould group
finger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63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0973B (zh
Inventor
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63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0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0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0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0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0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显示模组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固定在所述显示屏的外侧的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包括盖板主体以及与所述盖板主体固定相连的盖板边沿;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内侧;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所述盖板边沿的内侧,所述盖板边沿设置有反射部,所述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经检测体和所述反射部反射至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中。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由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实现。随着大屏幕终端设备越来越受欢迎,当前的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越来越大。
为了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显示屏的下方,从而避免对显示屏面积的影响。由于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感应光线来形成指纹影像,若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显示屏的下方,则需要显示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基于此,目前的终端设备通常配置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 )屏,OLED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能够不影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正常工作。我们知道,OLED屏的制造成本较高,这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模组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固定在所述显示屏的外侧的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包括盖板主体以及与所述盖板主体固定相连的盖板边沿;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内侧;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所述盖板边沿的内侧,所述盖板边沿设置有反射部,所述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经检测体和所述反射部反射至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中。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透光盖板设计成包括盖板边沿的结构,由于盖板边沿外伸至显示屏的边缘之外,因此不会受到显示屏的影响,从而能够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盖板边沿的内侧,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的反射后,能够投射至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中,从而实现指纹识别。此种结构在实现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模组下方的同时,又不会受到显示屏透光性能的影响,因此能够使得终端设备采用一些透光率较差的显示屏,进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在指纹识别过程的示意图,图2中的虚线箭头示意的是显示屏110发射的光线,图2中的实线箭头示意的是光源300发射的光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模组、110-显示屏、120-透光盖板、121-盖板主体、122-盖板边沿、123-反射部、
200-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10-基板、220-支架、230-感光芯片、240-镜片、250-金属导线、260-滤光片、
300-光源、
400-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显示模组100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
显示模组100安装在终端设备的壳体上,显示模组100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显示功能。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屏110和透光盖板120,显示屏110为显示模组100的显示主体,透光盖板120由透光材料制成,透光盖板120固定在显示屏110的外侧,透光盖板120在不影响显示屏110显示的前提下,能够对显示屏110提供防护。透光盖板120通常为玻璃盖板、树脂盖板等透光结构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透光盖板120的具体材质。
透光盖板120通常可以通过光学胶层粘接在显示屏110的外侧表面上,从而实现与显示屏110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透光盖板120包括盖板主体121和盖板边沿122,显示屏110位于盖板主体121的内侧,从而对显示屏110实施防护。具体的,盖板主体121可以通过光学胶层实现与显示屏110的连接,进而实现整个透光盖板120与显示屏110之间的装配。盖板边沿122与盖板主体121固定相连,盖板边沿122外伸至显示屏110的边缘之外。为了方便装配及制造,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盖板边沿122和盖板主体1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固定在盖板边沿122的内侧。具体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可以直接固定在盖板边沿122的内侧表面上。盖板边沿122设置有反射部123,反射部123用于反射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
在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工作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经检测体和反射部123之后,被反射至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从而供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进行识别。具体的,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依次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的反射后,投射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由于终端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光线,可以借助终端设备发生的光线作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工作光线,从而进行指纹识别。
透光盖板120包括触摸区,触摸区用于功能检测体触摸,从而实现对指纹的采集。具体的,触摸区可以位于盖板主体121上,也可以位于盖板边沿122上。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盖板主体121包括触摸区,由于盖板主体121的面积较大,而且较为平整,有利于用户的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以形成多种光学路径,而最终投射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具体的,反射部123和检测体的位置不同,光学路径会有所不同,只要能够使得光线被反射后能够进入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的光路设计,均可以满足本申请的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对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反射的光线进行感应并识别用户指纹的过程及原理,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光学的基本常识对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盖板边沿122进行光学设计,从而能够确保光线在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反射后投射至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具体的,检测体通常为手指。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透光盖板120设计成包括盖板边沿122的结构,由于盖板边沿122外伸至显示屏的边缘之外,因此不会受到显示屏110的影响,从而能够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安装在盖板边沿122的内侧,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的反射后,能够投射至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从而实现指纹识别。此种结构在实现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设置在显示模组100下方的同时,又不会受到显示屏110透光性能的影响,因此能够使得终端设备采用一些透光率较差的显示屏110,进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
盖板边沿122能够遮挡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当然,在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安装在盖板边沿122的前提下,盖板边沿122还可以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提供安装位置。
盖板边沿12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盖板边沿122的内侧边缘可以与盖板主体121连接,盖板边沿122可以为曲面边沿,进而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外观性能。
盖板边沿122可以仅仅是凸出于盖板主体121边缘的凸起,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盖板边沿122可以围绕盖板主体121分布,从而有利于提高透光盖板120的外观性能。具体的,盖板边沿122的外侧表现可以为曲面,从而使得整个显示模组100形成曲面显示结构,此种情况下,不但能够提高终端设备的外观性能,而且还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反射部123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反射部123可以设置在盖板边沿122的内部,在制备透光盖板120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反射部123成型于盖板边沿122的内部。为了方便调整以及维修,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反射部123可以为设置在盖板边沿122的外侧表面的反射膜,反射膜朝向盖板边沿122的表面可以为反射面。具体的,反射膜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设置在盖板边沿122的外侧表面。
如上文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可以设置在盖板边沿122的内侧,为了避免用户直接透过盖板边沿122看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同时也避免环境光线透过盖板边沿122对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反射部123可以为遮光部,反射部123覆盖在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上。
如上文所述,终端设备发出光线作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工作光线。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终端设备的显示屏110会发光进行内容的显示,基于此,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10可以发射光线,进而使得该光线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的反射后进入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
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单独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配置光源300,基于此,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源300,光源300可以设置在盖板边沿122的内侧表面上,光源300发射的光线可以经过用户的检测体和反射部123的反射后投射至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此种情况下,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专门配置光源300,无疑能够提高光线采集效果,同时,相比于显示屏110的位置已经固定,光源300可以灵活地设置,从而更容易调节指纹识别光路。
具体的,光源300可以为可见光源,也可以为非可见光源,通常情况下,透光盖板120上放置检测体的触摸区位于盖板主体121上,而显示屏110位于盖板主体121的内侧,因此为了避免光源300投射的光线对显示屏110的显示产生影响,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光源300可以是非可见光源,非可见光源发出的光线为非可见光,从而能够避免对显示屏110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的,盖板边沿122的内侧表面可以贴设有导光板400,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与导光板400固定相连,光线经过导光板400后投射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中,有利于提高光线质量,进而提高感应效果。同时,导光板400的导光作用,有利于实现指纹识别光路更灵活地调节。
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种类及结构可以有多种。请参考图3,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体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所公开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可以包括基板210、支架220、感光芯片230、镜片240和金属导线250。
其中,基板210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基础构件,基板210能够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同时还可以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用电构件提供电源。基板210可以为硬质电路板,也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在基板210包括柔性电路板的情况下,基板210通常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与柔性电路板相连,从而确保基板210的整体强度。
感光芯片230固定在基板210上,感光芯片230通过金属导线250与基板210电连接。支架220围绕感光芯片230设置,支架220通常为遮光结构件,能够避免杂散光投射到感光芯片230上。支架220可以固定在基板210中。优选的方案中,支架220可以注塑在基板210上,从而实现与基板210之间的固定连接。支架220上与感光芯片230相对的部位可以开设有安装孔,镜片240安装在支架220上,具体的,镜片240固定在支架220的安装孔中,镜片240与感光芯片230相对设置,终端设备发出的光线经过检测体和反射部123的反射后通过镜片240投射到支架220内的感光芯片230上,从而实现感光芯片230的感光。
采用金属导线250连接感光芯片230与基板210,存在工艺简单、方便操作的问题。但是,在装配的过程中,较容易导致金属导线250发生断开,从而影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稳定性。基于此,在优选的方案中,金属导线250可以塑封在支架220中,支架220在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将金属导线250塑封在其内部,从而能够起到防护金属导线250的作用,避免金属导线250发生断线的风险。当然,相比于目前金属导线250外露与支架220与感光芯片230之间的结构而言,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整体尺寸。
为了实现更好的感光,在优选的方案中,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还可以包括滤光片260,滤光片260能够起到滤光的作用。滤光片260可以设置在感光芯片230与镜片240之间,从而对透过镜片240的光线进行滤光。为了方便装配,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滤光片260设置在感光芯片230朝向镜片240的表面上,具体的,滤光片260可以采用光学胶粘贴在感光芯片230上,上述装配方式有利于提高滤光片260安装的稳定性。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感光芯片230的边缘可以塑封在支架220中,此种结构不但能够提高感光芯片230安装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使得支架220与感光芯片230的部分区域重合,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整个光学指纹识别模组200的尺寸,很显然,这也能有利于减小盖板边沿122的尺寸。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显示屏110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式显示屏,也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显示屏,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显示屏110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和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固定在所述显示屏的外侧的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包括盖板主体以及与所述盖板主体固定相连的盖板边沿;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盖板主体的内侧;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固定在所述盖板边沿的内侧,所述盖板边沿设置有反射部,所述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可经检测体和所述反射部反射至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边沿为曲面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边沿围绕所述盖板主体分布,且所述盖板边沿的外侧表面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设置在所述盖板边沿的外侧表面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朝向所述盖板边沿的表面为反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遮光部,所述反射部覆盖在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发射所述光线;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盖板边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光源发射所述光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非可见光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边沿的内侧表面贴设有导光板,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导光板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包括触摸区,所述触摸区用于供所述检测体触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TFT式显示屏。
CN201910536364.4A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320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364.4A CN110320973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6364.4A CN110320973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0973A true CN110320973A (zh) 2019-10-11
CN110320973B CN110320973B (zh) 2021-07-16

Family

ID=6812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6364.4A Active CN110320973B (zh) 2019-06-20 2019-06-20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09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530A (zh) * 2019-11-25 2020-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396A (zh) * 2017-05-22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637122U (zh) * 2017-11-30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8491833A (zh) * 2018-05-22 2018-09-04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614982A (zh) * 2016-12-09 2018-10-0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67963A (zh) * 2018-04-2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196522A (zh) * 2018-08-24 2019-01-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64630A (zh) * 2018-11-09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4307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09891432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982A (zh) * 2016-12-09 2018-10-0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57396A (zh) * 2017-05-22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7637122U (zh) * 2017-11-30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8667963A (zh) * 2018-04-2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491833A (zh) * 2018-05-22 2018-09-04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96522A (zh) * 2018-08-24 2019-01-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屏下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64630A (zh) * 2018-11-09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91432A (zh) * 2019-01-22 2019-06-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系统、液晶显示屏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84307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8530A (zh) * 2019-11-25 2020-03-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868530B (zh) * 2019-11-25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0973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4307B (zh) 终端设备
CN108615749B (zh) 发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642745U (zh) 摄像头及终端设备
CN107438852B (zh) 一种传感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918546A (zh) 包括电容透镜的手指传感器及其相关方法
CN108040155A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297322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897712B (zh) 指纹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108462767A (zh)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066946A (zh) 指纹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2681726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EP42711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US11881046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320973A (zh) 终端设备
CN110286793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6026A (zh) 终端设备
CN110738939B (zh) 电子设备
CN21131925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03039A (zh)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50276A (zh) 光学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924304B (zh) 电子设备
CN214138245U (zh) 薄型化的车载触控背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9413233B (zh) 终端
CN109244093B (zh) 一种光学封装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723943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