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4630A -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4630A
CN109564630A CN201880002303.3A CN201880002303A CN109564630A CN 109564630 A CN109564630 A CN 109564630A CN 201880002303 A CN201880002303 A CN 201880002303A CN 109564630 A CN109564630 A CN 109564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light
photo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23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4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4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包括显示模组、指纹光源及指纹传感器;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背光源,导光板的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的一面;第二凸起部背离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指纹传感器。本申请可实现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逐渐向全面屏发展,越来越高的屏占比,这使得目前主流的电容式指纹模组无处放置,屏下光学指纹应运而生。
目前,屏下光学指纹方案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OLED显示屏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通过利用OLED显示屏本身的透光性以及屏幕自身的光照射手指后检测指纹。
然而,对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由于其透光性差等确定,无法实现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包括:显示模组、指纹光源及指纹传感器;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
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膜材、导光板、第二膜材和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本体、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本体朝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本体位于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设置有所述背光源;
所述第一膜材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
所述第二膜材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所述导光板入射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液晶显示指纹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所述手指是否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感应二极管与所述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识别模块,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所述手指是否按压;
检测模块,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感应二极管与所述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任一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适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模组下方以进行屏下光学指纹检测,所述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光源和指纹传感器;
所述指纹光源用于提供指纹检测的光线,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按压在所述液晶显示模组上方的手指的指纹图像,且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导光板,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之内,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形成在返回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入射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可包括:显示模组、指纹光源及指纹传感器;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该液晶面板位于该背光模组的上方;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背光源,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本体、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该导光本体的侧端设置有该背光源;该第一凸起部延伸至该液晶面板背离该盖板的一面;该第二凸起部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该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该导光板入射至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该液晶显示模组可通过设置指纹光源为指纹检测提供光源,并通过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凸起部将经手指反射后的光线入射至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继而在该感光面生成用以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图像,实现了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背光源和指纹光源与导光板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四;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四;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三;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提供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家电设备等任一具有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中。LCD的屏下光学指纹可以在LCD中预设的局部区域实现。
如下结合多个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可包括:显示模组1、指纹光源2及指纹传感器3;其中,显示模组1包括:液晶面板12、背光模组13。
液晶面板12位于背光模组13的上方。显示模组1还可包括:盖板11,液晶面板12便可位于盖板11和背光模组13之间。背光模组13包括:第一膜材、导光板131、第二膜材和背光源132。导光板131包括导光本体1311、第一凸起部1312及第二凸起部1313。该第一膜材位于导光本体1311朝向液晶面板12的一侧,该第二膜材位于导光本体1311位于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侧。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设置有背光源132。
该第一膜材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312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该第二膜材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朝向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视场角31对应的视场范围。
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导光板131入射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可称为LCD的显示模组,盖板11可以为玻璃盖板。背光模组13中的背光源132可为液晶面板12提供光线,液晶面板12可在背光源132发出的光线照射下,实现显示功能。背光源132位于导光板131的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用以将光线,通过导光板131入射至液晶面板12。背光源132可以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
由于导光板131具有第一凸起部1312和第二凸起部1313,则该导光板131可称为异形导光板。
指纹光源2为用于生成指纹图像的光源,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经过按压在盖板11上的手指的反射后,可依次通过盖板11、液晶面板12、第一凸起部1312以及第二凸起部1313,入射至设置于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面的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以在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生成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图像数据。其中,指纹传感器3可以称为光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学指纹传感器、光学感应器或指纹检测感应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可包括:显示模组、指纹光源及指纹传感器;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该液晶面板位于该背光模组的上方;该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膜材、导光板、第二膜材和背光源,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本体、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该第一膜材位于该导光本体朝向该液晶面板的一侧,该第二膜材位于该导光本体位于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侧;该导光本体的侧端设置有该背光源;该第一膜材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一凸起部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该液晶面板的一面;该第二膜材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二凸起部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该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该导光板入射至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该液晶显示模组可通过设置指纹光源为指纹检测提供光源,并通过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凸起部将经手指反射后的光线入射至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继而在该感光面生成用以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图像,实现了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一。参见图2可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具有显示区域160和非显示区域170。
显示区域160指的是,显示屏中盖板11的下方布局有液晶面板12的区域。显示区域160可显示有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和第三虚拟按键113。该第一虚拟按键111可以为虚拟的返回键,第二虚拟按键112可以为虚拟的主屏键,第三虚拟按键113可以为虚拟的任务键。该返回键可用于退出应用,该主屏键可用于回到主屏幕的界面,该任务键可用于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图2中,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和第三虚拟按键113可位于显示区域的下巴区域,又称下部分区域。
若该第二虚拟按键112位于显示区域160中的下巴区域的中间位置,该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可具有上述图1所示指纹传感器。其区域各叠层的设计可参见上述图1,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区域112中显示有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和第三虚拟按键113,而指纹传感器3位于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可使得第二虚拟按键作为指纹按压区域的指示,同时还降低指纹按压区域显示的补光要求。
非显示区域170为显示屏中盖板11的下方未布局液晶面板12的区域。电子设备顶部的非显示区域170中,还具有听筒180及光线感应器190。在电子设备的边框上还具有音量键150和电源键140。
需指出的是,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和第三虚拟按键113的相对位置、音量键150、电源键140、光线感应器190以及听筒180等的位置仅为一种可能的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二。图3与上述图2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如图3可知,在显示区域160中,显示有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以及第三虚拟按键113的区域可称为指纹检测区域114。在一些对显示需求较高的场合,如视频或图像的显示场景中,可将该指纹检测区域114设置为非显示区域,即在该指纹检测区域内仅显示第一虚拟按键111、第二虚拟按键112以及第三虚拟按键113,而不显示该视频或图像等内容。如此,可降低对该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显示补光要求,降低补光成本。
在本申请上述图1所提供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中,指纹光源2可才采用任一方式设置,主要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可入射至手指,并在由手指反射后,可通过导光板131入射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即可。
如下通过示例对指纹光源2的设置进行说明。
在一种方式中,该指纹光源2可位于电子设备的下巴区域的盖板11下方。即该指纹光源2可位于盖板11朝向液晶面板12一侧的空缺位置。
指纹光源2可通过光学胶以平贴方式或斜贴方式贴合在盖板11朝向液晶面板12一侧的空缺位置的表面,即下表面。
该光学胶的折射率可与盖板11相同,或者,光学胶的折射率与盖板11的折射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可降低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在盖板11的下表面被反射掉的光线占比,提高指纹光源2的利用率,如此,可使得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地照射至手指,实现指纹识别,保证了指纹识别的准确度。
上述图1示出了指纹光源2的平贴方式,参照图1,该指纹光源2可通过光学胶4,以平贴方式与盖板11上该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该指纹光源2的出光面可与盖板11的下表面平行。采用该平贴方式贴合指纹光源2,其装配更方便,可使得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结构公差更好控制。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二。该图4示出了指纹光源2的斜贴方式,参照图4,指纹光源2可通过光学胶4,以斜贴方式与盖板11上该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指纹光源2的出光面与盖板11存在预设的夹角。采用该斜贴方式贴合指纹光源2与盖板11,可使得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以预设的夹角,出射至盖板11,避免光线以背离指纹传感器3的方向出射,提高了光线利用率。
在另一种方式中,指纹光源2还可位于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由于背光源132也位于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因而,在该示例中,指纹光源2可通过导光板131向手指发出光线,用以进行指纹识别。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背光源和指纹光源与导光板的位置关系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可将指纹光源2也设置在导光板131的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指纹光源2可与背光源132均分布在该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使得指纹光源2可借助导光板131的导光性将光线入入射至手指。例如,在该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的对称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指纹光源2,可保证了手指在LCD屏上不同角度按压下的指纹检测效果。
无论指纹光源是位于盖板11下方,还是导光本体1311的侧端,为保证手指在LCD屏上不同角度按压下的指纹检测效果,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多种指纹光源2的布局示例,以使得指纹光源2可对称分布。该指纹光源2可以为一个独立的光源,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光源,还可以为多个光源组成的带状光源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一。若设置一个独立的指纹光源2,如图6所示,指纹光源2可为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位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二。若设置两个独立的指纹光源2,如图7所示,两个指纹光源2可分别位于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位置的两个对称位置。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三。若设置三个独立的指纹光源2,如图8所示,三个指纹光源2可分别位于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位置、以及该下方位置的两个对称位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的一种具有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布局示意图四。若设置多个光源组成的带状的指纹光源2,如图9所示,带状的指纹光源2可位于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区域,该带状的指纹光源2的两端位置对称,即距离第二虚拟按键112对应的显示屏的下方位置的距离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增加指纹光源2的数目提高指纹检测信号量,提高指纹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如上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指纹光源2可以为红外光源,采用该红外光源作为指纹光源2可避免显示屏的可见光对指纹检测干扰,保证指纹检测的准确度。并且,红外光源不可见,不会对显示屏的显示造成影响,即在保证指纹检测准确度的情况下,还可保证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该红外光源例如可以为红外LED光源、红外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简称VCSEL)、红外的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
为避免环境中的强光对指纹检测的干扰,例如用户在室外的太阳底下,为了解决该问题,可通过对指纹光源2进行调制,对指纹传感器3检测的信号进行解调后传输给控制处理单元。例如,可采用预设的调制频率对指纹光源2进行开启或关闭,实现了指纹光源2发出光线的调制。由于环境中的光线绝大部分可视为频率不变的或频率非常缓慢的光信号,采用对指纹光源2进行调制,可以很好的屏蔽环境中强光的影响。
该调制后的指纹光源2发出的光线具备特定的频率即预设的调制频率,因而指纹传感器3所采集的信号也会包含该预设的调制频率的信号,为了获得最终有效的指纹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解调电路将对指纹传感器3所采集的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指纹信号,继而将该指纹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单元,用以进行指纹识别。该控制处理单元可以为指纹识别芯片的处理单元,也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三。在上述图1或图4的基础上,该第一膜材包括:复合膜133。复合膜133位于该导光本体1311朝向液晶面板12的一侧;复合膜133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312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例如可以为图10中所示的视场角31对应的视场范围。该第一凸起部1312可穿过该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该实施例中,在复合膜133上开设通孔,可避免复合膜133对指纹检测所需的光线的约束特征,保证指纹检测。
将第一凸起部1312通过该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实现了通孔的填充,避免了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对应的显示位置的光损失,保证显示效果。
继续参照图10,可选的,第一膜材还包括:增光膜134;增光膜134位于复合膜133与导光本体1311之间。
增光膜134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312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例如可以为图10中所示的视场角31对应的视场范围。该第一凸起部1312可依次穿过增光膜134上的通孔、该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增光膜134上开设通孔,可避免增光膜134的物理棱镜对指纹检测中的光线的阻碍,保证有效的指纹检测。
将第一凸起部1312依次通过增光膜134上的通孔、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实现了通孔的填充,避免了增光膜134上的通孔和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对应的显示位置的光损失,还可保证显示效果。
继续参照上述图10,可选的,第一膜材包括:扩散膜135;扩散膜135位于增光膜134与导光本体1311之间。
扩散膜135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一凸起部1312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例如可以为图10中所示的视场角31对应的视场范围。该第一凸起部1312可依次穿过扩散膜135上的通孔、增光膜134上的通孔、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扩散膜135上开设通孔,可避免扩散膜135对指纹检测光线的雾化,以有效检测经过手指反射的光线,保证有效的指纹检测。
将第一凸起部1312依次通过扩散膜135上的通孔、增光膜134上的通孔、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膜材靠近液晶面板12的一面,实现了通孔的填充,避免了扩散膜135上的通孔、增光膜134上的通孔和复合膜133上的通孔对应的显示位置的光损失,还可保证显示效果。
继续参照上述图10,可选的,第二膜材包括:第一反射膜136。第一反射膜136位于导光本体1311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侧。
第一反射膜136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反射膜136开设通孔,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通过该第一反射膜136上的通孔,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可保证了指纹检测的信号通过第二凸起部1313传输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避免第一反射膜136对指纹检测的影响,保证了有效地指纹检测。
可选的,背光模组13还包括:支撑板137;支撑板137位于第一反射膜136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侧。支撑板137可以为钢板,用以对背光模组13以及盖板11、液晶面板12进行支撑。
支撑板137在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撑板137开设通孔,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背离液晶面板12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反射膜136上的通孔、撑板137上的通孔,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可保证了指纹检测的信号通过第二凸起部1313传输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避免支撑板137对指纹检测的影响,保证了有效地指纹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叠层示意图四。在上述图1、图4或图10的基础上,液晶显示指纹模组还包括:补光组件;补光组件可包括:补光光源5;补光光源5位于第二凸起部1313的侧面。补光光源5例如可通过光学胶贴合在第二凸起部1313的侧面。
通过在第二凸起部1313的侧面设置补光光源5可弥补背光模组13中各叠层开孔造成的光损失,保证显示效果。
该第二凸起部1313平行于背光模组13中各低层表面的截面可以为预设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若该第二凸起部131的截面为多边形,则第二凸起部131在多边形的各个边对应的侧面可均匀具有补光光源5。为保证补光光线的均匀,例如,在每个侧面上可设置有一个补光光源5。
如下分别以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六边形为第二凸起部1313的截面形状对补光光源5的布局进行说明。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一。如图12可知,若导光板131的第二凸起部1313的截面为三角形,则可在三角形的每个侧面可设置一个补光光源5。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二。如图13可知,若导光板131的第二凸起部1313的截面为四边形,则可在四边形的每个侧面可设置一个补光光源5。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第二凸起部的各侧面的补光光源的布局示意图三。如图14可知,若导光板131的第二凸起部1313的截面为六边形,则可在六边形的每个侧面可设置一个补光光源5。
可选的,如上所示的补光光源5可以为与背光源132相同的光源,例如均为同一种白光的LED。
采用与背光源132相同的补光光源,可使得补光光线与背光模组的背光光线一直,保证了显示屏的补光效果。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出厂前,可对背光源和补光光源的光线及色度进行校准,使得补光光源的控制电流与背光源的控制电流同步控制,使得不同背光亮度下,补光光线与背光光源保证一致,从而保证补光效果,提高显示效果。
继续参照上述图11,可选的,补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反射膜6;第二反射膜6位于第二凸起部1313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的一侧。
第二反射膜6可采用分离的方案,其与第二凸起部1313互为独立的部分。第二反射膜6还可通过在第二凸起部1313朝向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的一侧,采用镀膜方式,涂布反射材料,以形成反射膜。
第二反射膜6上指纹传感器3的视场范围内,可具有通孔,用以使得第二凸起部1313射出的光线,可穿过该通孔,传输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
在第二反射膜6上开设通孔,可避免第二反射膜6对指纹检测的光线传输的影响,保证有效的指纹检测。
继续参照上述图11,可选的,补光组件还包括:滤光片7;滤光片7位于第二反射膜6与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之间。
该实施例中,在第二反射膜6与指纹传感器3的感光面之间设置滤光片7,可对可见光进行滤除,以避免背光模组的可见光以及环境可见光对指纹检测的干扰,保证指纹检测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外壳151和液晶显示指纹模组152。液晶显示指纹模组152位于外壳151内。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152可以为上述图1-图15中任一所示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
该电子设备可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由于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可实现LCD的屏下光学指纹,可使得电子设备实现LCD的屏下光学指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可适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模组下方以进行屏下光学指纹检测,该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光源和指纹传感器;
该指纹光源用于提供指纹检测的光线,该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按压在该液晶显示模组上方的手指的指纹图像,且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位于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
其中,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设置在该液晶面板背面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导光板,该第一凸起部设置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之内,该第二凸起部朝向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该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形成在返回光通过该导光板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入射至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背光模组还可包括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该第一膜材位于该导光板朝向该液晶面板的一侧,该第二膜材位于该导光板位于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侧,其中,该第一膜材和该第二膜材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分别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一凸起部延伸至该第一膜材靠近该液晶面板的一面;该第二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二凸起部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端延伸至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背光模组还可包括背光源,且该导光板还包括导光本体,该第一凸起部和该第二凸起部从该导光本体两侧延伸而成,该背光源设置在该导光本体的侧端。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膜材包括复合膜、增光膜和扩散膜中的至少一个,其设置在该导光板和该液晶面板之间,并且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分别具有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一凸起部延伸至该第一膜材靠近该液晶面板的一面。
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膜材包括第一反射膜;该第一反射膜位于该导光板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侧,且其在该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该第二凸起部背离该液晶面板的一端延伸至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在再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还包括补光组件;该补光组件包括补光光源;该补光光源位于该第二凸起部的侧面。
在再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补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反射膜;该第二反射膜位于该第二凸起部朝向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一侧。
在再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补光组件还包括滤光片;该滤光片位于该第二反射膜与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之间。
在再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该指纹光源位于该盖板朝向该液晶面板一侧的空缺位置;其中,该指纹光源通过平贴方式与该盖板上该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该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盖板的下表面平行;或者,该指纹光源通过斜贴方式与该盖板上该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该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该盖板的下表面存在预设的夹角。
可选的,该指纹光源设置在该导光本体的侧端,且该指纹光源为红外光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可通过设置指纹光源为指纹检测提供光源,并通过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的凸起部将经手指反射后的光线入射至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继而在该感光面生成用以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图像,实现了LCD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
为提高锁屏下指纹检测速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下述各指纹识别方法,以先确定手指是否按压,在手指按压的情况下,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的数据还可称为指纹图像,或者指纹数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可适用于具有上述图1-图15中任一所示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以提高锁屏状态下LCD的屏下指纹识别速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还可适用于具有其它的指纹模组的电子设备,以提高锁屏状态下其它类型的屏下指纹识别速度。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一,该方法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或者指纹识别芯片的处理单元如控制处理单元,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6所示,该指纹识别方法可包括如下:
S1601、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该第一预设区块例如可以为该感光面上的部分区块,如该感光面的中心区块和/或周边区块。其中,该周边区块可均匀分布在该感光面的四周。
示例地,该方法中,可根据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该第一预设区块中被按压的区块个数,确定该手指是否按压。例如,若该被按压的区块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个数,则可确定该手指按压;反之,若该被按压的区块个数小于预设个数,则可确定该手指未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继续执行下述S1602。若手指未按压,则返回执行上述S1601。
S1602、若手指按压,则根据该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该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该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该第二预设区块例如可以为该感光面上的所有区块。当然,也可以为部分区块,只要该第二预设区块的个数大于该第一预设区级的个数即可。
如下以上述图1-图15中任一所示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7所示,控制处理单元可通过调制电路对指纹光源2的电流信号进行调制,并由该驱动电路根据该调制后的电流信号对该指纹光源2进行驱动,使得指纹光源2发出该调制电路所采用的预设的调制频率的光信号。该指纹光源2发出的该预设的调制频率的光信号,经手指反射后,可依次通过盖板11、液晶面板12、导光板13的第一凸起部1312、导光板13的第二凸起部1313等入射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该指纹识别方法中,可采用该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上的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并由该调制电路根据预设的调制频率对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解调,并将该解调后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单元,由该控制处理单元根据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其中,该第一预设区块例如可以包括:图17所示的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上的中心区块34、周边区块31、周边区块32、周边区块33以及周边区块34。周边区块31、周边区块32、周边区块33以及周边区块34可位于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的四周。
在控制处理单元确定手指按压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单元可通过解调电路,获取该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的第二预设区块如所有区块的数据,并根据该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中,可在根据该感应面上的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在手指按压的情况下,根据该感应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减少了数据处理量,提高了指纹识别速度。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18所示,该方法在上述图16所示的方法中S1602中根据该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还可包括:
S1801、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
该方法中,可获取光线传感器检测的光强信息,并根据该光强信息确定该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例如,若该光强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可确定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反之,若该光强信息小于预设值,则可确定该光线传感器被遮挡。
若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继续执行下述S1802。若该光线传感器被遮挡,则返回执行上述S1801。
则上述S1602中根据该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可包括:
S1802、若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该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在确定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有效避免例如电子设备在口袋中手指的误触,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19所示,该方法在上述图16或图18所示的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包括:
S1901、确定该第一预设区块中的区块按压顺序。
该方法中,可根据该第一预设区块中各区块的时间信息,确定该区块按压顺序。
S1902、根据该区块按压顺序,确定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
假设,若该区块按压顺序为上述图17中所示的周边区块35、中心区块34及周边区块32,则可确定该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为从下至上的滑动方向。
若该区块按压顺序为上述图17中所示的周边区块32、中心区块34及周边区块35,则可确定该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为从上至下的滑动方向。
若该区块按压顺序为上述图17中所示的周边区块31、中心区块34及周边区块33,则可确定该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为从左至右的滑动方向。
若该区块按压顺序为上述图17中所示的周边区块33、中心区块34及周边区块31,则可确定该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为从右至左的滑动方向。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1903、若指纹识别通过,则根据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执行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所对应的软件功能。
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所对应的软件功能例如可以为返回上级界面、返回主菜单等任一软件功能。不同的滑动操作的方向,可对应不同的软件功能。
该方法中,可在指纹识别通过,则根据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执行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所对应的软件功能,在实现指纹识别的基础上,实现软件功能的导航,提高了操作效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可选的,该方法在上述图16或图18所示的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包括:
根据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的按压力度;
根据该手指的按压力度,确定执行该按压力度对应的软件功能。
该方法中,可根据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的大小,确定该手指的按压力度。例如,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手指的按压力度为重按压。若该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小于预设值的情况下,确定该手指的按压力度为轻按压。
该按压力度对应的软件功能例如可以为返回上级界面、返回主菜单等任一软件功能。不同的按压力度,可对应不同的软件功能。
该方法中,可在指纹识别通过,则根据该手指的按压力度,执行该按压力度所对应的软件功能,在实现指纹识别的基础上,实现软件功能的导航,提高了操作效率。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一,该方法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或者指纹识别芯片的处理单元如控制处理单元,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20所示,该指纹识别方法可包括如下:
S2001、根据感应二极管(Photo Diode)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该手指是否按压。
在一种示例中,若该光强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可确定该手指未按压。反之,若该光强信息小于预设值,则可确定该手指按压。
在另一种示例中,可确定光强信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该光强信息在该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按压;若该光强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未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继续执行下述S2002。若手指未按压,则返回执行上述S2001。
S2002、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该感应二极管与该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如下以上述图1-图15中任一所示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为例进行说明。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实现过程中的各部件的工作示意图。如图21所示,控制处理单元可通过调制电路对指纹光源2的电流信号进行调制,并由该驱动电路根据该调制后的电流信号对该指纹光源2进行驱动,使得指纹光源2发出该调制电路所采用的预设的调制频率的光信号。该指纹光源2发出的该预设的调制频率的光信号,经手指反射后,可依次通过盖板11、液晶面板12、导光板13的第一凸起部1312、导光板13的第二凸起部1313等入射至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及感应二极管36
该感应二极管36可与指纹传感器3位于同一感应器或芯片上。
该方法中,可通过该控制处理单元获取该感应二极管获取的光强信息,并确定该光强信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该光强信息在该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按压;若该光强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未按压。
在控制处理单元确定手指按压的情况下,该控制处理单元可通过解调电路,获取该指纹传感器3的感应面如所有区块的数据,并根据该感光面上的所有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中,可在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手指是否按压,在手指按压的情况下,根据该感应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减少了数据处理量,提高了指纹识别速度。
需指出的是,在感应二极管检测光强信息的过程中,该感应二极管可不采集心率数据,提高了识别速度,从而提高了指纹检测速度。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可在上述图20所示的方法中S2002中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还包括:
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若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检测该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的实现可参见上述S18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在确定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的情况下,根据该感应面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有效避免例如电子设备在口袋中手指的误判,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2所示,该方法在上述S2002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还可包括:
S2201、获取该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心率数据。
该方法中,可在确定手指按压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二极管采集心率数据,并获取该感应二极管所检测到的心率数据。
S2202、根据该心率数据,确定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是否为活体指纹数据。
结合上述图21,该方法中,控制处理单元在获取到该心率数据后,还可通过放大和滤波电路对心率数据进行放大滤波,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该心率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继而根据该数字信号的心率数据,确定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是否为活体指纹数据。
则上述S2002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可包括:
S2203、若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为活体指纹数据,则根据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包括:
S2204、输出该心率数据。
该方法中,可在确定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为活体指纹数据的情况下,根据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同时,输出该心率数据可用户获知当前心率数据。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指纹识别装置可应用于具有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位于该显示屏的下方。该指纹识别装置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可集成在该电子设备内部。如图23所示,该指纹识别装置2300包括:
确定模块2301,用于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识别模块2302,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该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该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该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可选的,该第一预设区块包括:该感光面的中心区块和/或周边区块;该周边区块均匀分布在该感光面的四周。
可选的,该指纹识别装置2300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
识别模块2302,具体用于若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该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确定模块2301,还用于确定该第一预设区块中的区块按压顺序;根据该区块按压顺序,确定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
可选的,该指纹识别装置2300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若指纹识别通过,则根据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执行该滑动操作的方向所对应的软件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可执行上述图16至图19中任一所示的指纹识别方法,其具体实现及有效效果,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指纹识别装置可应用于具有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位于该显示屏的下方。该指纹识别装置可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可集成在该电子设备内部。如图24所示,该指纹识别装置2400包括:
确定模块2401,用于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该手指是否按压。
识别模块2402,具体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该感应二极管与该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可选的,确定模块2401,具体用于确定该光强信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该光强信息在该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按压;若该光强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该手指未按压。
可选的,该指纹识别装置2400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
识别模块2402,具体用于若该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该指纹识别装置2400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心率数据。
确定模块2401,还用于根据该心率数据,确定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是否为活体指纹数据。
识别模块2402,具体用于若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为活体指纹数据,则根据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的,该指纹识别装置2400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该心率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可执行上述图20至图22中任一所示的指纹识别方法,其具体实现及有效效果,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5包括:存储器2501和处理器2502。存储器2501通过总线与处理器2502连接。
存储器25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2502,用于调用存储器2501存储的该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图16-图22中任一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上述图25所述的处理器2502执行实现上任一实施例上述图16-图22中任一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具体实现及有效效果,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指纹光源及指纹传感器;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
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上方;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膜材、导光板、第二膜材和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本体、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本体朝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本体位于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设置有所述背光源;
所述第一膜材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二膜材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通过所述导光板入射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材包括:复合膜;所述复合膜位于所述导光本体朝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复合膜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材还包括:增光膜;所述增光膜位于所述复合膜与所述导光本体之间;
所述增光膜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材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增光膜与所述导光本体之间;
所述扩散膜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材还包括:第一反射膜;所述第一反射膜位于所述导光本体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反射膜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材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反射膜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
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指纹模组还包括: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包括:补光光源;所述补光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反射膜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和所述背光源为同一种白光的发光二极管LED。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指纹光源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液晶面板一侧的空缺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光源通过平贴方式与所述盖板上所述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所述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光源通过斜贴方式与所述盖板上所述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所述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存在预设的夹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光源为红外光源。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指纹模组。
17.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区块包括:所述感光面的中心区块和/或周边区块;所述周边区块均匀分布在所述感光面的四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
所述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包括:
若所述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预设区块中的区块按压顺序;
根据所述区块按压顺序,确定手指的滑动操作的方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指纹识别通过,则根据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执行所述滑动操作的方向所对应的软件功能。
22.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所述手指是否按压;
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感应二极管与所述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强信息,确定所述手指是否按压,包括:
确定所述光强信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所述光强信息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手指按压;
若所述光强信息不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所述手指未按压。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被遮挡;
所述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包括:
若所述光线传感器未被遮挡,则根据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心率数据;
根据所述心率数据,确定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是否为活体指纹数据;
所述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包括:
若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为活体指纹数据,则根据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所述心率数据。
27.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第一预设区块的数据,确定手指是否按压;
识别模块,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所述感光面上的第二预设区块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第一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区块的区块个数。
28.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感应二极管检测到的光强信息,确定所述手指是否按压;
检测模块,用于若手指按压,则根据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上的数据进行指纹识别;所述感应二极管与所述指纹传感器位于同一感应器内。
2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2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2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
31.一种屏下指纹识别系统,适用于具有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模组下方以进行屏下光学指纹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光源和指纹传感器;
所述指纹光源用于提供指纹检测的光线,所述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按压在所述液晶显示模组上方的手指的指纹图像,且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导光板,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之内,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所述指纹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形成在返回光通过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入射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所述第一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膜材位于所述导光板位于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分别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二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且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导光本体,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从所述导光本体两侧延伸而成,所述背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材包括复合膜、增光膜和扩散膜中的至少一个,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并且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分别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延伸至所述第一膜材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材包括第一反射膜;所述第一反射膜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侧,且其在所述指纹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具有通孔,用以使得所述第二凸起部背离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
36.根据权利要求3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指纹识别系统还包括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包括补光光源;所述补光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侧面。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第二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一侧。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反射膜与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光面之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指纹光源位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液晶面板一侧的空缺位置;其中,所述指纹光源通过平贴方式与所述盖板上所述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所述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平行;或者,所述指纹光源通过斜贴方式与所述盖板上所述空缺位置处的下表面贴合,使得所述指纹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存在预设的夹角。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本体的侧端,且所述指纹光源为红外光源。
CN201880002303.3A 2018-11-09 2018-11-09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5646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4757 WO2020093355A1 (zh) 2018-11-09 2018-11-09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4630A true CN109564630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303.3A Pending CN109564630A (zh) 2018-11-09 2018-11-09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4630A (zh)
WO (1) WO2020093355A1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2618A (zh) * 2019-05-29 2019-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指纹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0320973A (zh) * 2019-06-2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376797A (zh) * 2019-08-05 2019-10-25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cd指纹识别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28736A (zh) * 2019-07-29 2019-1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458150A (zh) * 2019-07-29 2019-11-1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99988A (zh) * 2019-04-30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55083A (zh) * 2019-09-30 2020-04-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066030A (zh) * 2019-10-29 2020-04-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95276A (zh) * 2019-11-19 2020-05-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及导光膜
CN111399271A (zh) * 2020-04-20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186623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110904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采集装置、lcd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13361298A (zh) * 2020-03-02 2021-09-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744765B (zh) * 2019-11-08 2021-11-01 大陸商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滑動式指紋識別方法及螢幕下光學指紋識別元件
EP4080403A4 (en) * 2019-12-16 2022-12-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0782B (zh) * 2020-06-29 2022-08-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934A (zh) * 2016-03-07 2016-08-24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462756A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装置及方法、终端设备及屏幕亮灭的控制方法
CN107798229A (zh) * 2017-09-29 2018-03-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与终端
CN108710241A (zh) * 2018-08-10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761924A (zh) * 2018-08-14 2018-11-06 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的指纹识别背光模组
CN209312045U (zh) * 2018-11-09 2019-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电子设备及屏下指纹识别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8592A (zh) * 2016-01-18 2016-04-27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扫描和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873849B (zh) * 2017-01-06 2020-06-0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屏幕误触发的检测方法、装置和一种移动终端
CN107864264A (zh) * 2017-09-20 2018-03-3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装置、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46677A (zh) * 2018-05-03 2018-08-24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
CN108761923A (zh) * 2018-08-10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761922A (zh) * 2018-08-10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3934A (zh) * 2016-03-07 2016-08-24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462756A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装置及方法、终端设备及屏幕亮灭的控制方法
CN107798229A (zh) * 2017-09-29 2018-03-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与终端
CN108710241A (zh) * 2018-08-10 2018-10-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761924A (zh) * 2018-08-14 2018-11-06 厦门弘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屏的指纹识别背光模组
CN209312045U (zh) * 2018-11-09 2019-08-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电子设备及屏下指纹识别系统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623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799988B (zh) * 2019-04-30 2023-09-1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99988A (zh) * 2019-04-30 2020-02-1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22618A (zh) * 2019-05-29 2019-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指纹组件及终端设备
WO2020238352A1 (zh) * 2019-05-29 2020-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屏幕指纹组件及终端设备
US11830279B2 (en) 2019-05-29 2023-11-28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creen fingerprint component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320973A (zh) * 2019-06-2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428736A (zh) * 2019-07-29 2019-11-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458150A (zh) * 2019-07-29 2019-11-15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28736B (zh) * 2019-07-29 2021-04-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376797A (zh) * 2019-08-05 2019-10-25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cd指纹识别的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955083A (zh) * 2019-09-30 2020-04-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066030B (zh) * 2019-10-29 2024-03-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66030A (zh) * 2019-10-29 2020-04-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44765B (zh) * 2019-11-08 2021-11-01 大陸商敦泰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滑動式指紋識別方法及螢幕下光學指紋識別元件
CN111095276B (zh) * 2019-11-19 2023-09-26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及导光膜
CN111095276A (zh) * 2019-11-19 2020-05-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及导光膜
WO202110904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采集装置、lcd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EP4080403A4 (en) * 2019-12-16 2022-12-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34945B2 (en) 2019-12-16 2023-08-22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61298A (zh) * 2020-03-02 2021-09-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21213005A1 (zh) * 2020-04-20 2021-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1399271A (zh) * 2020-04-20 2020-07-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3355A1 (zh) 2020-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630A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9312045U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电子设备及屏下指纹识别系统
CN109716352A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9625238U (zh) 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09564628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9784307B (zh) 终端设备
EP3716253A1 (en) Terminal device
CN109271057A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3414704U (zh) 电子设备
CN110062932A (zh) 一种背后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09901313A (zh) 检测模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58150A (zh) 一种屏下感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09289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88519A (zh) 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873429A (zh) 显示组件的制造方法、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121110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10308591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710449B (zh) 电子装置
CN10838804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543382U (zh) 一种背后光学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装置
CN209625231U (zh)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8400148U (zh) 一种隐藏于屏幕下方的导光调光一体式指纹识别模组
CN110287908A (zh) 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7851A (zh) 检测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71058A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