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796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7963A
CN108667963A CN201810368842.0A CN201810368842A CN108667963A CN 108667963 A CN108667963 A CN 108667963A CN 201810368842 A CN201810368842 A CN 201810368842A CN 108667963 A CN108667963 A CN 108667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transparent cover
electronic equipment
guide part
sonic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88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7963B (zh
Inventor
吴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88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7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7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7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796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3488 priority patent/WO2019206048A1/zh
Priority to EP19791526.7A priority patent/EP3739855B1/en
Priority to US16/935,806 priority patent/US11417138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09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 G01S15/8913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separate transducer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09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 G01S15/8915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a transducer array
    • G01S15/8918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a transducer array the array being linea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透明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所述第二侧面一侧,且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相对的两端,所述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声波,所述声波自所述透明盖板的一端进入所述透明盖板并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多次反射后经由所述透明盖板的另一端出射,以被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电子设备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占比。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已越来越重要,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存储了人们大量的私人信息,因此,手机对用户的身份识别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具有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度高的特点,指纹识别成为了手机等电子设备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透明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所述第二侧面一侧,且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相对的两端,所述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声波,所述声波自所述透明盖板的一端进入所述透明盖板并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多次反射后经由所述透明盖板的另一端出射,以被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从透明盖板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并在透明盖板的另一端射出透明盖板且被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多次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形成指纹识别区,当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区时,超声波在指纹的脊和沟位置的反射效果不同,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息不同,从而识别指纹信息,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设置于透明盖板的一侧,不占用透明盖板的表面面积,对应的,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未被挤占,电子设备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波传播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电子书、便携式播放站(Play Station Portable,PSP)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设备。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电子设备通过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判断用户的身份,从而进行屏幕解锁、手机支付、数据传输等操作,提高手机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透明盖板10、声波发生器22、声波接收器24及显示面板32。具体到图1,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具体的,透明盖板10的第一侧面102为透明盖板10面向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的一侧的表面,第二侧面104为透明盖板10面向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的一侧的表面。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10为玻璃材料,例如钢化玻璃等,可以提供较好的光线透过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护位于透明盖板10下的器件,例如显示面板32等。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10也可以为塑料等其他透明度高的材料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位于透明盖板10的第二侧面104一侧,且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分别位于透明盖板10的相对的两端。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用于发出声波,声波接收器24用于接收声波,一种实施方式中,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声波为超声波,声波接收器24可接收超声波,超声波无法被人耳识别,一方面可以避免电子设备100进行指纹识别时发出噪声,另一方面使用超声波可以避免声波发生器22与扬声器或受话器发出的声音混合而影响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功能。具体到图2,本实施例中,声波发生器22的发声口220正对透明盖板10,以便于声波发生器22的发声口220发出的超声波直接向透明盖板10传播,减少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在传播至透明盖板10的过程中的损耗。声波接收器24的接收口240亦正对透明盖板10,以便于从透明盖板10流出的超声波直接向声波接收器24的接收口240传播,减少从透明盖板10流出的超声波在传播至声波接收器24的过程中的损耗。
请参阅图3,声波发生器22向透明盖板10发射声波,声波在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之间多次反射后经由声波接收器24接收。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从透明盖板10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10,并在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射出透明盖板10且被声波接收器24接收,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4多次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102形成指纹识别区130,当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区130时,超声波在指纹的脊和沟位置的反射效果不同,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息不同,从而识别指纹信息。本实施例中,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上的反射次数决定了第一侧面102上形成的指纹识别区130的数量,具体的,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的反射的次数越多,第一侧面102上形成的指纹识别区130越多,一种实施方式中,改变超声波进入透明盖板10的角度可以改变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的反射次数。换言之,增大进入透明盖板10的超声波与第一侧面102的夹角,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的反射次数增加,指纹识别区130的数量增多,指纹识别区130的排布更密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时,指纹识别的实用性、便捷性更佳;减小进入透明盖板10的超声波与第一侧面102的夹角,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的反射次数减少,超声波在透明盖板10内的传播路径更短,超声波的损耗减少,指纹识别的精确度更高。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盖板10的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为平面,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也可以为曲面,当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均为曲面时,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4的弧度相同,以保持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4各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变,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反射形成的指纹识别区130的间距相同,指纹识别区130均匀分布在第一侧面102上,有利于用户在电子设备100上识别指纹识别区130,从而提高解锁电子设备100的效率。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2位于透明盖板10与声波发生器22之间,即显示面板32位于透明盖板10与声波接收器24之间。显示面板32用于显示图像,具体的,显示面板32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液晶显示面板32(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iginal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32。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2的显示面面向透明盖板10,以向电子设备100外显示图像。
结合图1和图2,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设置于透明盖板10的一侧,即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图示Z向),不占用透明盖板10的表面面积,即透明盖板10在图示X-Y平面的面积。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与透明盖板10的面积对应,显示面板32的显示面积未被挤占,电子设备100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占比。
请参阅图1和图2,透明盖板10包括互连为一体的主体部12和导向部14,导向部14位于主体部12的边缘,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2与导向部14一体成型。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设置于主体部12,即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设置于主体部12相对的两侧,第一侧面102向导向部14延伸形成导向面140,导向面140倾斜于第一侧面102,导向面140用于反射超声波以将超声波导入主体部12,或将超声波导出主体部12。具体到图1,导向部14的数量为两个,导向部14形成于主体部12的两端,并且导向部14正对声波发生器22或声波接收器24。结合图3,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以垂直于透明盖板10的方向从透明盖板10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10,在导向面140上发生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之间多次反射并向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传播,当超声波传播到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后,经过导向面140的反射,超声波以垂直于透明盖板10的方向从透明盖板10射出。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面140为倾斜与第一侧面102的平面,以将传播至导向面140的超声波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向面140为曲面,通过设计导向面140的形状可以控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进一步的,曲面的导向面140具有光滑、圆润的外观线条,可以美化电子设备100的外观。
请参阅图1和图2,导向部14包括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对称设置于主体部12的相对的两端,声波发生器22正对第一导向部14a,声波接收器24正对第二导向部14b。结合图3,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以垂直于透明盖板10的方向从透明盖板10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10,在第一导向部14a的导向面140上发生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102和第二侧面104之间多次反射并向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传播,当超声波传播到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后,经过第二导向部14b的导向面140的反射,超声波以垂直于透明盖板10的方向从透明盖板10射出。具体到图2,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换言之,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设置在主体部12的图示X方向的两端。当用户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图示X方向为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图示Y方向为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沿Y方向延伸,即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与主体部12的长度方向相同。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相对设置,声波发生器22对应第一导向部14a,声波接收器24对应第二导向部14b。
请参阅4,一种实施方式中,声波发生器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声波发生器22沿第一导向部14a的长度方向分布,声波接收器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声波接收器24沿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声波发生器22对应一个声波接收器24工作。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沿Y方向分布,并且声波发生器22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导向部14a的范围内,多个声波发生器22等间距排列,每个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一导向部14a后在第一导向部14a的导向面140反射,从而进入主体部12。声波接收器24沿Y方向分布,并且声波接收器24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导向部14b的范围内,多个声波接收器24等间距排列,主体部12射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二导向部14b,超声波被第二导向部14b的导向面140反射后射出第二导向部14b,并被声波接收器24接收。本实施例中,每个声波发生器22与一个声波接收器24对应设置,以使声波发生器22与声波接收器24对应工作,具体的,一个声波发生器22与一个声波接收器24对应工作形成一个器件组,每个器件组对应在透明盖板10上形成多个沿X方向分布的指纹识别区130,多个器件组沿Y方向分布,从而使指纹识别区130布满X-Y平面,即指纹识别区130布满透明盖板10的第一侧面102。一种实施方式中,减小个器件组的间距,即减小声波发生器22的间距及声波接收器24的间距,可以增大指纹识别区130的分布密度,用户可以更快捷的触碰到指纹识别区130,从而提高指纹识别的效率。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增大指纹识别区130的密度,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2位于透明盖板10与声波发生器22之间,显示面板32正对主体部12,声波发生器22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32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声波发生器22的发声口220正对第一导向部14a,显示面板32避开声波发生器22的发声口220,以便于声波发生器22的发声口220发出的超声波直接向透明盖板10传播,减少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在传播至透明盖板10的过程中的损耗,声波发生器22的其他部分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与显示面板32重叠,以减小声波发生器22与显示面板32在X方向上的尺寸之和,从而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宽度尺寸。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声波接收器24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32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具体到图2,声波接收器24的接收口240正对第二导向部14b,显示面板32避开声波接收器24的接收口240,以便于从透明盖板10流出的超声波直接向声波接收器24的接收口240传播,减少从透明盖板10流出的超声波在传播至声波接收器24的过程中的损耗声波接收器24的其他部分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Z方向)上与显示面板32重叠,以减小声波接收器24与显示面板32在X方向上的尺寸之和,从而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宽度尺寸。
请参阅图1,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触摸面板34,触摸面板34设置于第二侧面104上。具体的,触摸面板34可以为形成于透明盖板10上的透明导电层,例如氧化铟锡(ITO)等。本实施例中,触摸面板34在透明面板的正投影位于主体部12,触摸面板34避开导向部14,以避免触摸面板34影响超声波进入或流出导向部1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面板34也可以为集成有触控功能的面板,所述触摸面板34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04的一侧,所述透明盖板10用于对所述触摸面板34形成保护。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壳体36,显示面板32、触摸面板34及透明盖板10依次层叠设置形成显示屏模组,显示屏模组盖合于壳体36上并形成收容空间360,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收容于收容空间360内。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36可以为金属壳体36等,以起到保护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器件的作用,壳体36同时还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外观件,以美化电子设备100的外观形貌。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声波发生器22为长条状,且声波发生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部14a的长度方向相同,声波接收器24为长条状,且声波发生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相同。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沿Y方向设置,声波接收器24沿Y方向设置。长条状的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一导向部14a,超声波在主体部12反射后从第二导向部14b射出,并由声波接收器24接收。长条状的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覆盖主体部12,形成于第一侧面102上的指纹识别区130覆盖第一侧面102,从而实现全屏指纹识别。
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从透明盖板10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10,并在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射出透明盖板10且被声波接收器24接收,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4多次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102形成指纹识别区130,当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区130时,超声波在指纹的脊和沟位置的反射效果不同,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息不同,从而识别指纹信息,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设置于透明盖板10的一侧,不占用透明盖板10的表面面积,对应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未被挤占,电子设备100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占比。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换言之,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设置在主体部12的图示Y方向的两端。当用户竖屏握持电子设备100时,图示X方向为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图示Y方向为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沿Y方向延伸,即第一导向部14a和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与主体部12的长度方向相同。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相对设置,声波发生器22对应第一导向部14a,声波接收器24对应第二导向部14b。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受话器或扬声器可以用作声波发生器22。
请参阅图7,一种实施方式中,声波发生器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声波发生器22沿第一导向部14a的长度方向分布,声波接收器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声波接收器24沿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声波发生器22对应一个声波接收器24工作。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沿X方向分布,并且声波发生器22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导向部14a的范围内,多个声波发生器22等间距排列,每个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一导向部14a后在第一导向部14a的导向面140反射,从而进入主体部12。声波接收器24沿X方向分布,并且声波接收器24在透明盖板1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导向部14b的范围内,多个声波接收器24等间距排列,主体部12射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二导向部14b,超声波被第二导向部14b的导向面140反射后射出第二导向部14b,并被声波接收器24接收。本实施例中,每个声波发生器22与一个声波接收器24对应设置,以使声波发生器22与声波接收器24对应工作,具体的,一个声波发生器22与一个声波接收器24对应工作形成一个器件组,每个器件组对应在透明盖板10上形成多个沿Y方向分布的指纹识别区130,多个器件组沿X方向分布,从而使指纹识别区130布满X-Y平面,即指纹识别区130布满透明盖板10的第一侧面102。一种实施方式中,减小个器件组的间距,即减小声波发生器22的间距及声波接收器24的间距,可以增大指纹识别区130的分布密度,用户可以更快捷的触碰到指纹识别区130,从而提高指纹识别的效率。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增大指纹识别区130的密度,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的效果。
请参阅图8,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声波发生器22为长条状,且声波发生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向部14a的长度方向相同,声波接收器24为长条状,且声波发生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向部14b的长度方向相同。具体的,声波发生器22沿X方向设置,声波接收器24沿X方向设置。长条状的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进入第一导向部14a,超声波在主体部12反射后从第二导向部14b射出,并由声波接收器24接收。长条状的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覆盖主体部12,形成于第一侧面102上的指纹识别区130覆盖第一侧面102,从而实现全屏指纹识别。
声波发生器22发出的超声波从透明盖板10的一端进入透明盖板10,并在透明盖板10的另一端射出透明盖板10且被声波接收器24接收,超声波在第一侧面102与第二侧面104多次反射,从而在第一侧面102形成指纹识别区130,当用户手指触摸指纹识别区130时,超声波在指纹的脊和沟位置的反射效果不同,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信息不同,从而识别指纹信息,声波发生器22和声波接收器24设置于透明盖板10的一侧,不占用透明盖板10的表面面积,对应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积未被挤占,电子设备100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占比。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盖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所述第二侧面一侧,且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相对的两端,所述声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声波,所述声波自所述透明盖板的一端进入所述透明盖板并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多次反射后经由所述透明盖板的另一端出射,以被所述声波接收器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包括互连为一体的主体部和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侧面向所述导向部延伸形成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倾斜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反射声波以将声波导入所述主体部,或将声波导出所述主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相对的两端,所述声波发生器正对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声波接收器正对所述第二导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声波发生器沿所述第一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声波接收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声波接收器沿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声波发生器对应一个所述声波接收器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生器为长条状,且所述声波发生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声波接收器为长条状,且所述声波发生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长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透明盖板与所述声波发生器之间,所述显示面板正对所述主体部,所述声波发生器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接收器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透明盖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及所述透明盖板依次层叠设置形成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盖合于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声波发生器和所述声波接收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CN201810368842.0A 2018-04-23 2018-04-23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667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842.0A CN1086679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电子设备
PCT/CN2019/083488 WO2019206048A1 (zh) 2018-04-23 2019-04-19 电子设备
EP19791526.7A EP3739855B1 (en) 2018-04-23 2019-04-19 Electronic device
US16/935,806 US11417138B2 (en) 2018-04-23 2020-07-22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8842.0A CN1086679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7963A true CN108667963A (zh) 2018-10-16
CN108667963B CN108667963B (zh) 2019-04-16

Family

ID=6378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8842.0A Active CN108667963B (zh) 2018-04-23 2018-04-2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7138B2 (zh)
EP (1) EP3739855B1 (zh)
CN (1) CN108667963B (zh)
WO (1) WO201920604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704A (zh) * 2018-10-17 2019-0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09598233A (zh) * 2018-12-04 2019-04-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0320973A (zh) * 2019-06-2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19206048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65440A (zh) * 2021-03-25 2021-07-0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62318A4 (en) * 2019-11-19 2023-01-25 Fingerprint Cards Anacatum IP AB BIOMETRIC ULTRASOUND IMAGING DEVICE WITH REFLECTION REDUCT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1659A (ja) * 2005-07-29 2007-02-15 Takashi Kurokawa 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CN10403562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感应键、触摸屏、指纹采集设备、电子设备
CN104751121A (zh) * 2015-03-05 2015-07-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光栅结构的光波导式指纹识别系统
CN105184248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系统
CN105844233A (zh) * 2016-03-21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
TWM545308U (zh) * 2016-08-05 2017-07-11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裝置
CN107665068A (zh) * 2017-09-20 2018-02-06 成都睿联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触摸屏系统
CN107918450A (zh) * 2016-10-05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生物测量学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93372B1 (ko) * 1994-08-22 1999-06-15 가시오 가즈오 휴대형 스캐너
DE10229239A1 (de) * 2002-06-28 2004-01-15 Robert Bosch Gmbh Regensensor,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775023B2 (en) * 2009-02-15 2014-07-08 Neanode Inc. Light-based touch controls on a steering wheel and dashboard
CN102006739A (zh) * 2009-09-03 2011-04-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壳体
KR100988204B1 (ko) * 2010-07-26 2010-10-18 에스지피코리아 (주) 바 형 휴대용 전자기기 케이스
KR101275983B1 (ko) * 2010-09-01 2013-06-14 현대카드 주식회사 메탈 결제카드 및 그 제작 방법
DE102011081638A1 (de) * 2011-08-26 2013-02-28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häuseteil für ein Gehäuse eines Sensors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Gehäuse für einen Sensor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Sensor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ensors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US8849357B2 (en) * 2012-10-10 2014-09-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Mobile terminal
JP6210320B2 (ja) * 2014-03-27 2017-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保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CN204028936U (zh) 2014-05-16 2014-12-17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超薄型指纹采集装置、可采集指纹的显示设备
US9984271B1 (en) * 2014-09-30 2018-05-29 Apple Inc. Ultrasonic fingerprint sensor in display bezel
FR3030750B1 (fr) * 2014-12-22 2017-01-13 Finsecur Detecteur optique d'une valeur d'une grandeur physique de l'atmosphere representative d'un danger
CN105184282B (zh) * 2015-10-14 2019-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6127101A (zh) 2016-02-24 2016-11-16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156581A (zh) 2016-02-24 2016-11-2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156582A (zh) 2016-02-24 2016-11-2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20180060635A1 (en) * 2016-08-31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int spread function estimation and deconvolution-based distortion removal
CN113253879B (zh) * 2016-09-09 2023-08-15 Agc株式会社 罩盖构件、具有该罩盖构件的便携信息终端及显示装置
US10235552B2 (en) * 2016-10-12 2019-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apacitive and ultrasonic sensing
US10127425B2 (en) * 2017-01-12 2018-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mode capacitive and ultrasonic fingerprint and touch sensor
US10275634B2 (en) * 2017-03-16 2019-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sonic fingerprint sensor with acoustic shielding
US20180373913A1 (en) * 2017-06-26 2018-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sonic fingerprint sensor for under-display applications
CN107463900B (zh) * 2017-08-03 2020-1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CN107563306A (zh) 2017-08-11 2018-01-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终端设备
US10775500B2 (en) * 2017-09-14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sonic transducer pixel readout circuitry and methods for ultrasonic phase imaging
US10705656B2 (en) * 2017-09-29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ltrasonic sensing
CN107832599A (zh) * 2017-11-16 2018-03-2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指纹解锁方法
CN108667963B (zh) * 2018-04-23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1659A (ja) * 2005-07-29 2007-02-15 Takashi Kurokawa カメラ付き電子機器
CN104035620A (zh) * 2014-06-20 2014-09-10 深圳印象认知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感应键、触摸屏、指纹采集设备、电子设备
CN104751121A (zh) * 2015-03-05 2015-07-01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光栅结构的光波导式指纹识别系统
CN105184248A (zh) * 2015-08-28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指纹识别系统
CN105844233A (zh) * 2016-03-21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装置及显示装置
TWM545308U (zh) * 2016-08-05 2017-07-11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裝置
CN107918450A (zh) * 2016-10-05 2018-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生物测量学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CN107665068A (zh) * 2017-09-20 2018-02-06 成都睿联创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触摸屏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6048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417138B2 (en) 2018-04-23 2022-08-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58704A (zh) * 2018-10-17 2019-0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09598233A (zh) * 2018-12-04 2019-04-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9598233B (zh) * 2018-12-04 2021-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0320973A (zh) * 2019-06-20 2019-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320973B (zh) * 2019-06-20 2021-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3065440A (zh) * 2021-03-25 2021-07-02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9855B1 (en) 2022-10-05
EP3739855A1 (en) 2020-11-18
US20200349333A1 (en) 2020-11-05
WO2019206048A1 (zh) 2019-10-31
US11417138B2 (en) 2022-08-16
EP3739855A4 (en) 2021-04-07
CN108667963B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7963B (zh) 电子设备
CN204631406U (zh) 移动终端
CN109740496B (zh) 移动终端及识别方法
CN107180599A (zh) 显示屏幕、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622135B (zh) 红外线在屏体内部传输的触摸屏及其识别触摸点的方法
CN10993737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屏下光学指纹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03574405B (zh) 具有密排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显示器背光
CN110213416A (zh) 超声波传感器模组、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881753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309738A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TW201224602A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back light module
CN103672741A (zh) 导光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004555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57470A (zh) 电子装置
CN204925914U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8232404A (zh) 电子装置
CN10303517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222618A (zh) 一种屏幕指纹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7561626A (zh) 一种导光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11857435U (zh) 发光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1147820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812989A (zh) 扬声器
WO2021135868A1 (zh) 背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15006455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