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2767A -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2767A
CN108462767A CN201810123733.2A CN201810123733A CN108462767A CN 108462767 A CN108462767 A CN 108462767A CN 201810123733 A CN201810123733 A CN 201810123733A CN 108462767 A CN108462767 A CN 108462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itive device
mobile terminal
display screen
photosensitive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37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雪荣
欧阳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37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2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2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27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4411 priority patent/WO201915432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其中光敏组件包括:第一光敏器件,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内,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之间,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显示屏,第一光敏器件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光敏器件用于感应穿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就可以接收穿过显示屏和触摸屏投射到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上的光线,以感应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的强弱。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一侧而非显示屏设置区域,不占用显示屏的分布区域,进而减少光敏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造成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使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亮度能够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移动终端一般都设置有光敏器件(semiconduct-photosensitive element)。由于光敏器件需要接收环境光线,传统的方式是将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显示模组所在的区域,环境光线通过该显示模组上的触控盖板透射至光敏器件上。
当前,移动终端朝着屏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发展,上述光敏器件的设置方式较大地限制了移动终端屏占比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中的光敏组件设置于移动终端显示模组所在的区域导致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敏组件,包括:
第一光敏器件,所述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用于感应穿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投射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显示屏、电路板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包括第一光敏器件;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光敏组件的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内,显示屏位于触摸屏和第一光敏器件之间,并且将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显示屏。这样,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就可以接收通过显示屏和触摸屏投射到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上的光线,以感应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的强弱。由于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一侧而非显示屏设置区域,光敏组件也不会占用显示屏的分布区域,进而减少了光敏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造成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包括:
第一光敏器件110,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所述显示屏220位于所述触摸屏210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所述显示屏220,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用于感应穿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10和所述显示屏220投射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的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环境光线依次穿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110内,从而实现第一光敏器件110接收环境光线的目的;
最后,第一光敏器件110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从而使电路板230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对移动终端的显示屏220亮度进行控制和调节。
第一光敏器件110设置于显示屏220远离触摸屏210的一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光敏组件设置于显示屏220的分布位置的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不占用显示屏220的分布,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所述显示屏220位于所述触摸屏210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所述显示屏220,用于接收经由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光线。可以将所述显示屏22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设为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显示屏220的第一面为显示屏220与触摸屏210贴合的侧面,所述显示屏220的第二面为显示屏220远离触摸屏210的侧面,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所述显示屏220的第二面。
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在朝向所述显示屏220设置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装配,保证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能朝向显示屏220,接收到经由显示屏220投射的光线即可。优选的,为了提高光线接收率,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在装配时,可以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平行所述显示屏220的第二面设置。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平行朝向所述显示屏220的第二面设置,可以达到较高的光线接收率,提高第一光敏器件110的感光灵敏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胶粘层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固定粘贴在显示屏220的第二面。所述胶粘层可以为不透光胶,仅将第一光敏器件110的边缘粘贴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胶粘层也可以为透光胶,可以将第一光敏器件110的整个入光面粘贴到第二面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移动终端内的中框270将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显示屏220的第二面固定设置。可以通过胶粘层将第一光敏器件110固定在中框270对着显示屏220第二面的位置,也可以将第一光敏器件110通过柔性电路板230等其他辅助结构固定在移动终端内对着显示屏220第二面的位置。其他能实现将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显示屏220的第二面固定的方案均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经由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后投射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光损耗。为补偿光损耗,电路板230接收第一感光器件转换的电信号,可以结合预设的补偿算法对电信号进行补偿处理,再根据补偿处理后的电信号对显示屏220的亮度进行控制和调节。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通过将光敏组件的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内,具体将显示屏位于触摸屏和第一光敏器件之间。这样,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就可以接收通过显示屏和触摸屏投射到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上的光线,以感应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的强弱。由于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一侧而非显示屏设置区域,光敏组件也不会占用显示屏的分布区域,进而减少了光敏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造成的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所述显示屏220之间可以具有第一间隙。考虑到第一光敏器件110为易碎元件,在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显示屏220之间,具体为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与所述显示屏220的出光面之间保留第一间隙,以避免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显示屏220直接接触时可能造成的损伤,延长了第一光敏器件11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2毫米至0.4毫米,具体的,可以优选为0.3毫米,既能保证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显示屏220之间的安全预留间隙,又不至于保留过宽的间隙而占用移动终端过多的内部空间。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区别在于:增设第二光敏器件120和导光器件130。如图2所示,一种光敏组件,包括:
第一光敏器件110,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所述显示屏220位于所述触摸屏210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朝向所述显示屏220,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电连接;
第二光敏器件120和导光器件130,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
所述导光器件130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表面,所述导光器件130的出光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且朝向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入光面;
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用于感应穿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10和所述显示屏220投射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的光线;
所述导光器件130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外的光线传导至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入光面上;
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用于感应经由所述导光器件130投射到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入光面的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包括第一光敏器件110和第二光敏器件120,通过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和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分别感应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工作原理可以包括:
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依次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110内,从而实现第一光敏器件110接收环境光线的目的;
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通过导光器件130的入光面131入射至导光器件130内,光线在导光器件130内传导,并从导光器件的出光面132射出。然后,从导光器件130的出光面132射出的光线通过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入光面继续入射至第二光敏器件120内,从而实现第二光敏器件120接收环境光线的目的;
最后,第一光敏器件110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第二光敏器件120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移动终端根据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和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控制和调节显示屏220的亮度。
移动终端根据所接收的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和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控制和调节显示屏220的亮度的方式可以有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可以分别根据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和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所表示的环境光线的强弱,对显示屏220亮度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还可以综合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和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获得标准电信号,根据所述标准电信号控制和调节显示屏220的亮度。电路板230可以将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和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中,表示环境光线较强或者较弱的电信号作为标准电信号。电路板230还可以预设标准电信号计算逻辑,根据预设计算逻辑,以及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转换的电信号以及第二光敏器件120转换的电信号,计算所述标准电信号,进而实现对显示屏220亮度的调节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设置第一光敏器件和第二光敏器件,通过第一光敏器件感应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并且通过第二光敏器件感应经由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设置的导光柱传导至第二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这样,光敏组件可以通过两个视角投射的环境光线感应环境光线的强弱,增大了进光视角,有效避免部分光敏器件被阻挡时的感光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感光效果。第一光敏器件和第二光敏器件的设置均为占用显示屏的分布区域,减少了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可以与所述导光器件130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考虑到第二光敏器件120为易碎元件,在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和所述导光器件130之间,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入光面与所述导光器件的出光面132之间可以保留第二间隙,以避免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与导光器件130直接接触时可能造成的损伤,延长了第二光敏器件120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范围可以为0.2毫米至0.4毫米,具体的,可以优选为0.3毫米,既能保证第二光敏器件120与导光器件的入光面131之间的空间,又不至于保留过宽的间隙而占用移动终端过多的内部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第二光敏器件120的感光性能,所述导光器件130的透光率可以大于或者等于10%,且小于100%。所述导光器件130的导光率设置为大于或者等于10%时,可以保证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能接收到经由所述导光器件130传导至第二感光器件的入光面的环境光线,以保证第二光敏器件120良好的感光性能。优选的,导光器件130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12%。
在上述实例的基础上,导光器件130的材料可以是透光率能够满足光敏器件工作性能的任何导光材料。例如,玻璃、有机玻璃或PPSU(Polyphenylene sulfone resins,聚亚苯基砜树脂)等导光材料。导光器件130的外观形态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导光器件130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上的具体方式也可以是通过背胶方式固定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上,也可以是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4注塑成型(例如普通模内注塑或纳米注塑,等等)。将所述导光器件130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注塑成型,节省了制作流程,增强了导光器件130的装配稳定性。
可选的,导光器件的入光面131为半透光的表面。
该实施方式中,在导光器件130的透光率能够满足光敏器件工作性能的前提下,为了使移动终端内部的器件不被看见,导光器件的入光面131可以做成半透光的表面,以使得导光器件的外观不受内部器件影响。另外,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整体外观的要求,将导光器件130的颜色设置成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相匹配的颜色。
进一步的,导光器件的入光面131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表面形成连续的平滑表面。
该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导光器件130与移动终端的外壳240在视觉和触觉上形成连续的整体,从而提高移动终端整体的外观效果和使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220为自发光显示屏220。环境光经由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光损耗,为尽力减弱光损耗,可以优选所述显示屏220为自发光显示屏220,例如Amoled显示屏220。自发光显示屏220可以本体发光执行显示功能,不需要在显示屏220朝向第一光敏器件110的侧面上设置背光组件,使得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可以直接与显示屏220的发光玻璃接触,进一步提高光敏组件的感光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可以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25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连接,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可以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26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连接。设置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60,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电连接,通过所述的二柔性的电路板230将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和第二柔性电路板260实现第一光敏器件110和第二光敏器件120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之间的电连接,既可以实现基本的光敏器件与电路板230之间的电信号传输,柔性电路板230的延伸性能又能保证光敏器件和电路板230的相对位置不受限制,提升了光敏组件装配位置的自由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固定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上,再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将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固定到所述的二柔性电路板230上,再将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柔性电路板230既能实现光敏器件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之间的电连接,又能实现光敏器件固定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上,使得第一光敏器件110不会与显示屏220发生相对移动,第二光敏器件120不会与导光柱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提升了元件装配和感光功能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固定到所述中框270的方式,以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将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固定到所述中框270的方式有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简称SMT),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通过焊锡固定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上,将第二光敏器件120通过焊锡固定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上,即可完成光敏器件与柔性电路板230的相对固定。柔性电路板230与中框270的固定方案可以为: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均通过胶粘层固定到所述中框270。通过胶粘层实现光敏器件所在柔性电路板230与中框270的稳定连接,连接稳定性较强,成本较低。
于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固定到所述中框270的过程可以为:将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设置于所述中框270远离所述显示屏220的侧面。在所述中框270的底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位置开设通孔,使得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可以通过该通孔朝向所述显示屏220设置,进而使得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可以接收经由触摸屏210、显示屏220和中框270底板上的通孔投射的光线,保证第一感光器件的感光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连接的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和所述第二光敏器件120连接的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为同一柔性电路板230。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50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60选择为同一柔性电路板230,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230实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和第二光敏器件120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一光敏器件110和第二光敏器件120与移动终端的中框270的相对固定。节省移动终端内部的装配空间和制作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270的材质为金属时,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240上设置有天线断点装饰条,所述天线断点装饰条由导光材料制成,所述天线断点装饰条形成所述导光器件130。利用天线断点装饰条作为第二光敏器件120的导光材料,节省了制作流程、成本和装配空间,且减少了对移动终端外壳240的布局影响。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中,光敏元件可以为用于感应环境光强弱的元件,也可以为其它具有导光需求的元件,例如接近光传感器等。接近光传感器可以以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或者第二光敏器件120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进行对应采光区域的光信号收发操作。其他具有导光需求的光敏组件的设置方案均可适用于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屏210、显示屏220、电路板230以及光敏组件,所述触摸屏210、所述显示屏220、所述电路板230和所述光敏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所述光敏组件可以为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光敏器件110;
所述显示屏220位于所述触摸屏210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220远离所述触摸屏210的一侧,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入光面111相对所述显示屏220设置,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电连接。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环境光线穿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210和显示屏220投射到第一光敏器件110内,从而实现第一光敏器件110接收环境光线的目的;
最后,第一光敏器件110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至移动终端的电路板230,从而使电路板230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对移动终端的显示屏220亮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显示屏220可以为自发显示屏220,以保证所述第一光敏器件110的感光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将光敏组件的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内,具体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远离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一侧,并且将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相对显示屏设置。这样,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就可以接收通过显示屏和触摸屏投射到第一感光器件的入光面上的光线,以感应移动终端外的环境光线的强弱。由于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显示屏一侧而非显示屏设置区域,光敏组件也不会占用显示屏的分布区域,进而减少了光敏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屏占比造成的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光敏组件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敏器件,所述第一光敏器件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内部,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用于感应穿过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投射到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组件还包括第二光敏器件和导光器件;
所述第二光敏器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
所述导光器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表面,所述导光器件的出光面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且朝向所述第二光敏器件的入光面;
所述导光器件用于将所述移动终端外的光线传导至所述第二光敏器件的入光面上;
所述第二光敏器件用于感应经由所述导光器件投射到所述第二光敏器件的入光面的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敏器件与所述导光器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器件的透光率大于或者等于10%,且小于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器件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光敏器件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器件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第二光敏器件通过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固定到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均通过胶粘层固定到所述中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材质为金属,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上设置有天线断点装饰条,所述天线断点装饰条由导光材料制成,所述天线断点装饰条形成所述导光器件。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显示屏、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敏组件,所述光敏组件包括第一光敏器件;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之间,所述第一光敏器件的入光面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光敏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自发光显示屏。
CN201810123733.2A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462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733.2A CN108462767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PCT/CN2019/074411 WO2019154323A1 (zh) 2018-02-07 2019-02-01 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733.2A CN108462767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2767A true CN108462767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3733.2A Pending CN108462767A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2767A (zh)
WO (1) WO2019154323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4093A (zh) * 2018-08-30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封装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618025A (zh) * 2018-11-20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9154323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138931A (zh) * 2019-03-25 2019-08-16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083253A (zh) * 2019-10-31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EP3691230A1 (en) * 2019-01-31 2020-08-0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CN111510522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CN111726433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移动终端
WO2023130209A1 (zh) * 2022-01-04 2023-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后视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968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3076089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感应传感器及触摸屏终端
US20130147762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and lens for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CN106843398A (zh) * 2017-01-26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145869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70649U (zh) * 2017-01-26 2017-09-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462767A (zh) * 2018-02-07 2018-08-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968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30147762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and lens for optical navigation module
CN103076089A (zh) * 2012-12-27 2013-05-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感应传感器及触摸屏终端
CN106843398A (zh) * 2017-01-26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7145869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4323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20042824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封装组件及移动终端
US11552201B2 (en) 2018-08-30 2023-01-10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ptical package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244093A (zh) * 2018-08-30 2019-01-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封装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244093B (zh) * 2018-08-30 2020-09-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封装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618025A (zh) * 2018-11-20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1419183B2 (en) * 2019-01-31 2022-08-16 Ben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CN111511131B (zh) * 2019-01-31 2023-02-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外框、终端外壳和终端
EP3691230A1 (en) * 2019-01-31 2020-08-0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CN111510522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边框、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CN11151113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外框、终端外壳和终端
CN111726433A (zh) * 2019-03-21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移动终端
CN110138931A (zh) * 2019-03-25 2019-08-16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083253A (zh) * 2019-10-31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3130209A1 (zh) * 2022-01-04 2023-07-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后视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4323A1 (zh) 2019-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2767A (zh)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040155A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314005B (zh) 显示装置
CN112217965B (zh) 摄像头盖板、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致变色方法
CN10543012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533491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4298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626839U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586026B (zh) 终端设备
CN108873148B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493796B2 (en)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CN108600446B (zh) 移动终端
EP43070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ousing assembly
CN209105240U (zh) 电子设备
CN108600445B (zh) 移动终端
CN11188033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83330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850632A (zh) 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638700U (zh) 一种导光组件、导光件、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11343307A (zh) 电子设备
US11789308B2 (en) Module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7508812U (zh) 终端设备
CN214846161U (zh) 一种新型液晶屏显示模组
CN210986130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