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5869A - 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5869A
CN107145869A CN201710322031.2A CN201710322031A CN107145869A CN 107145869 A CN107145869 A CN 107145869A CN 201710322031 A CN201710322031 A CN 201710322031A CN 107145869 A CN107145869 A CN 107145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protective layer
poi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20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严
朱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xi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Luo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uo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uo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uo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220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5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5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5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下方;点状背光源,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且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侧边,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所述保护层。所述显示模组集成光学指纹识别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是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系统里的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正确与否,进而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由于其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公安局、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等。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光学成像、电容成像、超声成像等多种技术。相对来说,光学指纹成像技术,其成像效果相对较好,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现有技术中,已有在显示模组中集成指纹识别功能,但其通常是采用电容式指纹识别原理。更多有关显示模组中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的内容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602483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现有集成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模组结构有待改进,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以更好地实现将指纹识别功能集成在显示模组中,从而在显示的同时,得到清晰的指纹图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下方;点状背光源,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且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侧边,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二透光基板以及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所述自发光电路层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具有滤光层。
可选的,所述点状背光源与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透光胶,所述透光胶覆盖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和所述保护层的部分下表面,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所述透光胶,再从所述透光胶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透光胶的至少部分下表面有吸光层。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透光胶相邻。
可选的,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前面具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减小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保护层的发散角,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先进入所述聚光透镜,再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下表面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区域还包括增透膜,所述增透膜能够增加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保护层的比例。
可选的,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棱镜,再从所述导光棱镜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弧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下表面为连接上表面和入光面的斜面。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斜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为与所述增厚层侧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粘贴,所述导光棱镜的竖直侧面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粘贴。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弧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为与所述增厚层侧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粘贴,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粘贴。
可选的,所述导光棱镜的下表面具有吸光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导光棱镜相邻。
可选的,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下表面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区域被遮光层覆盖,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进入所述增厚层,再从所述增厚层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增厚层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侧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斜面,斜面顶部与所述遮光层相邻,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增厚层的斜面进入所述增厚层,再从所述增厚层进入所述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一个LED灯;或者,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两个以上LED灯。
可选的,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两个以上LED灯,所述两个以上LED灯均匀分布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同一侧边。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一个所述LED灯对应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局部触控区域。
可选的,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三个以上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所述LED灯数目少于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数目;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三个以上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局部触控区域。
可选的,每一个所述LED灯对应多个相邻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且相邻的两个所述LED灯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部分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从上到下设置保护层、自发光显示面板和光学指纹传感器。其中,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同时,显示模组还具有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且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侧边的点状背光源,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又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所述保护层。在此结构中,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不需要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和光学指纹传感器,就进入保护层,在保护层与手指的接触界面处,光线进行了相应的反射和折射等光学现象,再返回相应的反射光线于保护层下方的自发光显示面板,这些反射光线穿过自发光显示面板后到达光学指纹传感器,被光学指纹传感器接收,从而使得光学指纹传感器得到相应的指纹图像,整个过程即利用显示模组实现对手指指纹图像的采集,并且,采集到的指纹图像清晰,最终使显示模组集成有良好的指纹识别功能。
同时,这种结构的显示模组能够在使用时,通过控制与光学指纹传感器对应的显示区域在指纹图像时,停止显示工作或显示特定画面,而其它区域则可以显示与指纹图像采集工作相关联的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显示功能和指纹识别功能相互配合起来,实现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多采用电容式指纹成像技术与自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模组进行集成。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中,将光学指纹传感器与自发光显示面板集成在一起,从而在实现显示的同时,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并且,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使得显示模组能够采集到清晰的指纹图像,实现显示功能和指纹识别功能相互配合,使得用户对显示模组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除图11和图12的部分内容外,其它内容中的上下关系,均是以将显示模组放置在用户眼睛下方,并且令保护层位于最上方的方位来进行定义的。也就是说,如果说一个结构位于另一个结构的上方,则说明当显示模组放置在用户眼睛下方且保护层位于最上方时,这个结构比另一个结构更加靠近用户眼睛,在此一并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1。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110、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和点状背光源140。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位于保护层1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点状背光源140位于保护层1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1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侧边,点状背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110,所述光线如图1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1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为便于显示,各实施例的各图中,均忽略光线在不同光介质结构之间的折射,在此一并说明。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可以是位于保护层110正下方,并且可以是直接层叠于保护层110下表面,即两者直接接触。其它情况下,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也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在保护层110下表面。采用光学胶粘贴,可以使得保护层110和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之间避免存在空气,进一步提高模组的光学性能。
前面提到,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其中,“从上到下”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竖直向下、斜向下或者曲折向下。总之,光线能够从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上方向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并继续向下传播。同时,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在其它方向(如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则不要求透光,并且这些方向上不透光更好。
为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自发光显示面板120的一种具体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21、第二透光基板1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123。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22下方。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还包括密封结构(未标注)。密封结构也位于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之间。密封结构与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一起,将自发光电路层123密封在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之间。
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的材料可以为透光材料,具体材料可以为无机玻璃或者有机玻璃,也可以是有机玻璃以外的其它塑料制品。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1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1231。图1中用虚线框示意出显示像素单元1231所在区域,及各个显示像素单元1231相邻关系。需要注意,虽然虚线框包括了部分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但这只是为了便于显示,显示像素单元1231并不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21和第二透光基板122。其它实施例采用相同的虚线框显示方式,在此一并说明。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此时自发光电路层123的显示像素单元1231可以包括阳极层、空穴注入层(HIL)、发光层(EML)、电子注入层(EIL)和阴极层等结构,还可以具有空穴传输层(HTL)和电子传输层(ETL),还可以包括驱动OLED的TFT、驱动金属线和存储电容等结构。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原理为: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层和阳极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发光分子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或其它光线)。
每个显示像素单元1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上述发光层等结构可以位于相应的非透光区中。而在非透光区周边,显示像素单元1231具有相应的透光区。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显示像素单元的透光区还可以与另一个显示像素单元的透光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透光区,此时,这两个显示像素单元通常是相邻的,并且,两个显示像素单元相邻之间的区域也是一个透光区,从而能够使得三个透光区连接为一个大的透光区。
本实施例设置透光区的高度等于自发光电路层123的高度,如图1所示,从而保证光线能够从透光区穿过自发光电路层123(需要说明的是,自发光电路层123的各位置高度可能略有差别,但是至少部分位置的自发光电路层123的高度与透光区的高度相等)。而光线能够从透光区穿过自发光电路层123,保证了光线能够从下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进而保证显示模组能够进行指纹图像采集。由上述内容可知,光线在斜向下穿过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120时,通常包含穿过第一透光基板121、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基板122。
显示像素单元1231的发光层和驱动OLED的TFT、驱动金属线和存储电容等结构需要有金属层,因此,构成了相应非透光区。而他们之间的间隙均可以设置为透光区,即在保证相应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显示像素单元1231的其它结构都可以尽量采用透光结构制作,从而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穿过OLED显示面板(此穿过通常指从显示像素单元1231的高度穿过,高度通常也可称为厚度)。
显示像素单元1231的非透光区中,并不是整个区从上到下都是非透光的。而是,这些区的底部具有非透光结构(图1中以各显示像素单元1231中的斜底纹部分示意)。即在非透光区发光层等结构上方的结构仍然是透光的,例如,发光层上方的结构透光,因此,发光层发出的光线才能够向上到达用户眼睛,从而保证OLED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可以包括指纹感测电路层(未示出)和衬底基板(未示出)。在一种情况下,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22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此时,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可以为基于玻璃或塑料基板的以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工艺制作的图像传感器,即衬底基板可以为玻璃或塑料,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也可以是基于硅衬底且采用CMOS工艺制作的光学传感器,即衬底基板为硅衬底;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基板122和所述指纹感测电层之间,此时,所述衬底基板为透光材质,例如玻璃或塑料基板,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可以为基于玻璃或塑料基板、TFT工艺的背照式图像传感器。
光学指纹传感器130的所述指纹感测电路层包括多个感光像素单元(感光像素单元前已提及,未示出)。每个所述感光像素单元包括感光二极管或其他光敏器件,相应的指纹反射光线能够被感光元件接收。
点状背光源140可以为一个LED灯。所述LED灯的光可以为近紫外光、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黄色光、红色光、近红外光或白色光。点状背光源14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LED灯,LED灯均匀分布在自发光显示面板120的不同侧边。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和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可以是直接层叠,“直接层叠”指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和自发光显示面板120至少有部分接触,当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和自发光显示面板120总体呈上下平坦的扁平结构时,两者可以恰好是如图1中所示层叠形态。
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与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之间也可以采用光学胶进行粘贴。光学胶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之间尽量避免存在空气,进一步提高模组的光学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光学指纹传感器和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可以具有滤光层,所述滤光层能够至少部分透过点状背光源(例如LED灯)发出的光线,同时所述滤光层滤光层能够吸收或反射其他波长的光线,以便阻止其他光线(例如环境光或自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光线)对指纹识别产生不利影响。
保护层110可以是扁平基板,或者是具有扁平部分的其它形状。保护层11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材料,具体材料可以为无机玻璃或者有机玻璃,也可以是有机玻璃以外的其它塑料制品。
如图1所示,点状背光源140与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侧边之间可以具有间隔(未标注),通过调整此间隔的大小,可以调整点状背光源140光线到保护层110下表面的入射角度。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点状背光源140与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侧面直接接触而没有间隔。
如图1所示,点状背光源140与保护层120下表面之间可以具有间隔(未标注),通过调整此间隔的大小,同样可以调整点状背光源140光线到保护层110下表面的入射角度。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点状背光源140和保护层110下表面直接接触。
本实施例中,点状背光源140发出的光线斜向上进入保护层110,在到达保护层110上表面后,会在手指指纹与保护层110上表面所形成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等光学现象,产生相应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斜向下返回保护层110,并穿过保护层110而到达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因此,反射光线最终能够到达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并被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中的感光像素单元(感光像素单元参考后续内容)接收,从而能够实现指纹图像采集,实现指纹识别功能。
本实施例将点状背光源140设置在保护层110下方,并且是设置在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侧边,而光学指纹传感器130设置在自发光显示面板120下方,因此,点状背光源140也是位于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外侧(侧边)的。在点状背光源140同时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和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侧边的前提下,又设置点状背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110,此时,点状背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不必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0和光学指纹传感器130就进入了保护层110,从而用于手指指纹图像的采集,即实现对手指指纹图像的采集,相应光线的利用率提高,提高了最终光学指纹传感器130能够接收到的信号量,采集到的指纹图像清晰,因此,显示模组集成有良好的指纹识别功能。
本实施在点状背光源140与保护层110之间不增加任何结构,此时,整个显示模组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
相比于现有采用导光板的面光源而言,点状背光源140能够使得光线沿同一个方向偏移,距离点状背光源140位置相近的光线偏移量相近,光线角度差异小,避免了光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相互影响,因此,点状背光源140进入保护层110的光线最终基本以相近的角度进入光学指纹传感器130,从而使得所采集的指纹图像畸变较小,指纹图像更加清楚(即能够得到清晰的指纹图像),提高显示模组所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质量,提高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可以通过相应的使用方法,实现在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内采集指纹图像,从而能够减小应用这种显示面板的电子产品外观尺寸,提高电子产品的屏占比,提高电子产品的外观美观度(例如可以提高手机产品的屏占比,提高手机产品的外观美观度)。例如,将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中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相对的显示区域定义为第一显示区域,其它部分的显示区域定义为第二显示区域;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图像采集工作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停止显示工作或显示特定画面。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图像采集工作时,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与指纹图像采集工作相关联的信息。这种使用方法能够使得显示功能和指纹识别功能相互配合起来,实现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
所述使用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开拓指纹识别功能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光学指纹传感器未进行工作之前,令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显示图标,指示用户将手指放入图标内。当用户将手指放入显示图标的区域后,可利用现有的显示面板自身或外带的触控功能,感知用户已经将手指放入了第一显示区域,从而可以控制光学指纹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此时,按压指纹的指纹图像会被第一显示区域下方的光学指纹传感器采集,完成指纹图像采集功能,并且,可以进一步运用于与内部储存的已有指纹图像进行识别,进一步运用进行加密/解锁等功能。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2。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210、自发光显示面板220、光学指纹传感器230和点状背光源240。自发光显示面板220位于保护层2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穿过自发光显示面板220。点状背光源240位于保护层2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2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220侧边,点状背光源2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210,所述光线如图2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2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2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221、第二透光基板2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221和第二透光基板2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223。光学指纹传感器2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2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2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2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2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2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220,如图2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220。
如图2所示,在点状背光源240与保护层210之间具有透光胶250,透光胶250覆盖点状背光源240的出光面和保护层210的部分下表面,点状背光源240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透光胶250,再从透光胶250进入保护层210。
当不存在透光胶时,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常需要经过空气环境再进入保护层,此时光会发生反射等现象,造成进入保护层的光线的减少,而且光线从空气再进入保护层会有较明显的折射现象,折射会减小入射光的照射面积(可以对比参考图1和图2,图1中光线在保护层上表面上照射面积显然小于图2中光线在保护层上表面上照射面积)。而通过增加透光胶250,使光线不需要经过空气,增加入射光量,同时,透光胶250的折射率与保护层210的折射率通常较为接近,因此,可以增加入射光在保护层上表面的照射面积(增加纵向深度),从而增加指纹成像面积。
如图2所示,透光胶250下表面具有吸光层260。透光胶250通常有一部分直接覆盖到点状背光源240(被覆盖的通常包括点状背光源240出光面),透光胶250位于其所覆盖到的点状背光源240下方的表面均属于透光胶250的下表面。点状背光源240通常为LED灯,LED灯的出射光角度较大,会有部分光斜向下照射到透光胶250下表面。此部分光会在透光胶250的下表面发生反射和散射,重新产生斜上方进入保护层210的次级光线。但是这些次级光线的已经属于杂散光,如果和原来直接斜向上进入保护层210的光线有交叉,则指纹图像成像会错位,即会使得指纹图像受到干扰而变模糊。所以,通过在透光胶250的下表面增加吸光层260,消除这些杂散光,从而进一步提高指纹图像质量。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指纹图像已经达到要求,也可以省略透光胶下表面的吸光层。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3。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310、自发光显示面板320、光学指纹传感器330和点状背光源340。自发光显示面板320位于保护层3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穿过自发光显示面板320。点状背光源340位于保护层3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3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320侧边,点状背光源3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310,所述光线如图3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3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3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321、第二透光基板3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321和第二透光基板3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323。光学指纹传感器3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3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3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3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3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3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320,如图3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320。
如图3所示,点状背光源340的出光面前面具有聚光透镜350,聚光透镜350能够减小点状背光源340的光线进入保护层310的发散角,点状背光源340的光线先进入聚光透镜350,再进入保护层310。此时聚光透镜350达到提高光线利用率的功能,实现了提高图像信号强度的作用。而如果因为采用聚光透镜350,相应可以采用功率较低的点状背光源340时,那么聚光透镜350则起到了降低模组功耗的作用。
如图3所示,保护层310下表面与点状背光源340相对的区域(这部分区域亦即保护层310下表面用于接收入射光的区域)还包括增透膜360,增透膜360能够增加点状背光源的光线进入保护层310的比例。提高光线进入保护层310的比例能够进一步提高指纹图像质量,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指纹图像识别能力。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4。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410、自发光显示面板420、光学指纹传感器430和点状背光源440。自发光显示面板420位于保护层4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420。点状背光源440位于保护层4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4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420侧边,点状背光源4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410,所述光线如图4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4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4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421、第二透光基板4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421和第二透光基板4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423。光学指纹传感器4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4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4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4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4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4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220,如图4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420。
如图4所示,点状背光源440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450,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440的出光面进入导光棱镜450,再从导光棱镜450进入保护层410。
导光棱镜450在图4所示的剖面中为直角三角形(其立体形状为三棱柱形,具有未在图4中显示的端面)。其中,三角形的其中一边对应导光棱镜450的竖直侧面,竖直侧面作为导光棱镜450的入光面,光线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棱镜450。三角形的斜边对应导光棱镜450的下表面,本实施例中为斜下表面。
其它实施例中,导光棱镜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导光棱镜450与保护层410之间可以采用光学胶(未示出)粘贴。
导光棱镜450的作用与图2所示透光胶250类似,即减小点状背光源440出射光的折射,使得点状背光源440能够照射的保护层上表面面积更大,即用于获取手指指纹图像的区域更大。
如图4所示,导光棱镜450的下表面具有吸光层460,吸光层460的作用原理与图2中吸光层260的作用原理相同,即能够消除相应的杂散光。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指纹图像已经达到要求,也可以省略导光棱镜下表面的吸光层。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5。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510、自发光显示面板520、光学指纹传感器530和点状背光源540。自发光显示面板520位于保护层5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穿过自发光显示面板520。点状背光源540位于保护层5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5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520侧边,点状背光源5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510,所述光线如图5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5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5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521、第二透光基板5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521和第二透光基板5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523。光学指纹传感器5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5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5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5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5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5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520,如图5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520。
如图5所示,点状背光源540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550,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540的出光面进入导光棱镜550,再从导光棱镜550进入保护层510。
导光棱镜550减小点状背光源540出射光的折射,使得点状背光源540能够照射的保护层上表面面积更大。
如图5所示,导光棱镜550的入光面为面向背光源540的弧面,所述弧面可以为圆柱的侧面或者球面,例如图5中以圆柱侧面为例。导光棱镜550上表面为与保护层510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导光棱镜550的下表面为连接上表面和入光面的斜面。
由于导光棱镜550的入光面为面向背光源540的弧面,因此,相比于图4的显示模组而言,图5中的显示模组中,能够利用弧面更多地汇聚光线,减小光线进入保护层510的发散角,进一步提高点状背光源540的光线利用率。
如图5所示,导光棱镜550的下表面具有吸光层560,吸光层560的作用原理也与图2中吸光层260的作用原理相同,即能够消除相应的杂散光。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指纹图像已经达到要求,也可以省略导光棱镜下表面的吸光层。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6。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610、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光学指纹传感器630和点状背光源640。自发光显示面板620位于保护层61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穿过自发光显示面板620。点状背光源640位于保护层6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6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620侧边,点状背光源6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610,所述光线如图6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6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621、第二透光基板6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621和第二透光基板6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623。光学指纹传感器6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6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6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6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6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6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如图6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620。
如图6所示,在点状背光源640与保护层610之间还具有透光胶650,透光胶650覆盖点状背光源640的出光面和保护层610的部分下表面,点状背光源640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透光胶650,再从透光胶650进入保护层610。
如图6所示,透光胶650下表面具有吸光层680。吸光层680的作用与图2中吸光层260的作用相同,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指纹图像已经达到要求,也可以省略透光胶下表面的吸光层。
如图6所示,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和保护层610之间还具有增厚层660。增厚层660层叠于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和保护层610之间。
如图6所示,保护层610下表面具有遮光层670,遮光层670与透光胶650相邻,透光胶650除了与遮光层670相邻,还与增厚层660的侧面和部分自发光显示面板620的侧面相邻。
通过在自发光显示面板620和保护层610之间增加增厚层660,从而增加了进入保护层610的光线的入射角度范围(增厚层660的侧面也可以入射光线),从而能够使保护层610接收光线区域的宽度增大,进而能够提高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
通过设置遮光层670,可以防止其它光线从保护层610下表面进入保护层,进一步有助于提高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
图6中,点状背光源640发出的光线分两部分进入保护层610:一部分从透光胶650穿过后,再从保护层610下表面进入保护层610;另一部分则从透光胶650穿过后,进入增厚层660的侧面,在穿过增厚层660之后,再从保护层610下表面进入保护层610。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7。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710、自发光显示面板720、光学指纹传感器730和点状背光源740。自发光显示面板720位于保护层710下方。点状背光源740位于保护层7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7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720侧边,点状背光源7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710,所述光线如图7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7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7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721、第二透光基板7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721和第二透光基板7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723。光学指纹传感器7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7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7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7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7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7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720,如图7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720。
点状背光源740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750,点状背光源740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740的出光面进入导光棱镜750,再从导光棱镜750进入保护层710。
自发光显示面板720和保护层710之间具有增厚层760,导光棱镜750的入光面(未标注)为面向点状背光源740的斜面,导光棱镜750上表面为与保护层710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导光棱镜750的侧面为与增厚层760侧面相平行的平面,导光棱镜750的上表面与保护层710下表面粘贴,导光棱镜750的竖直侧面与增厚层760的侧面粘贴。导光棱镜750的上表面与保护层710下表面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导光棱镜750的竖直侧面与增厚层760的侧面之间也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
保护层710下表面具有遮光层770,遮光层770与导光棱镜750相邻。通过遮光层770,能够充分保证点状背光源740进入保护层710的光线均是先经过导光棱镜750的,同时,遮光层770还可以减少其它光线进入保护层。导光棱镜750的作用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如图7所示,导光棱镜750的斜面顶部与遮光层770相邻,导光棱镜750的竖直侧面还同时与自发光显示面板720的部分侧面相邻。
图7中,点状背光源740发出的光线分两部分进入保护层710:一部分从导光棱镜750穿过后,再从保护层710下表面进入保护层710;另一部分则从导光棱镜750穿过后,进入增厚层760的侧面,在穿过增厚层760之后,再从保护层710下表面进入保护层710。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8。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810、自发光显示面板820、光学指纹传感器830和点状背光源840。自发光显示面板820位于保护层810下方。点状背光源840位于保护层8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8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820侧边,点状背光源8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810,所述光线如图8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8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8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821、第二透光基板8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821和第二透光基板8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823。光学指纹传感器8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8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8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8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8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8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820,如图8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820。
点状背光源840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850,点状背光源840发出的光线从点状背光源840的出光面进入导光棱镜850,再从导光棱镜850进入保护层810。
自发光显示面板820和保护层810之间具有增厚层860,导光棱镜850的入光面(未标注)为面向点状背光源840的弧面,导光棱镜850上表面为与保护层810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导光棱镜850的侧面为与增厚层860侧面相平行的平面,导光棱镜850的上表面与保护层810下表面粘贴,导光棱镜850的竖直侧面与增厚层860的侧面粘贴。
由于导光棱镜850的入光面为弧面,导光棱镜850还具有汇聚光线的作用,使光线更加集中,减小入射光的进入保护层810发散角,更加有助于手指指纹的识别。
导光棱镜850的上表面与保护层810下表面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导光棱镜850的竖直侧面与增厚层860的侧面之间也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
保护层810下表面具有遮光层870,遮光层870与导光棱镜850相邻。通过遮光层870,能够充分保证点状背光源840进入保护层810的光线均是先经过导光棱镜850的,同时,遮光层870还可以减少其它光线进入保护层810。导光棱镜850的作用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9。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910、自发光显示面板920、光学指纹传感器930和点状背光源940。自发光显示面板920位于保护层910下方。点状背光源940位于保护层9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9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920侧边,点状背光源9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910,所述光线如图9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9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9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921、第二透光基板9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921和第二透光基板9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923。光学指纹传感器9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9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9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9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9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9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920,如图9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920。
自发光显示面板920和保护层910之间具有增厚层950。同时,保护层910下表面与点状背光源940相对的区域被遮光层960覆盖,点状背光源940发出的光线从增厚层950的侧面进入增厚层950,再从增厚层950进入保护层910。
通过遮光层960完全覆盖保护层910下表面与点状背光源940相对的区域,并控制点状背光源940的出光位置和出光角度等条件,本实施例使得进入保护层910的点状背光源940光线全部都是从增厚层950侧面进入的,此时,这些光线角度更加一致,传播路径也更加统一,有助于提高所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即有助于提高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10。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1010、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光学指纹传感器1030和点状背光源1040。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位于保护层1010下方。点状背光源1040位于保护层10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10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侧边,点状背光源10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1010,所述光线如图10中斜向上的箭头所示。图10中斜向下的箭头则表示相应的反射光线。
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包括第一透光基板1021、第二透光基板1022以及第一透光基板1021和第二透光基板1022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1023。光学指纹传感器1030位于第二透光基板1022下方。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10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10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10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这种结构使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如图10所示,上述反射光线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
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1023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10231。每个显示像素单元10231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
自发光显示面板1020和保护层1010之间具有增厚层1050。同时,保护层1010下表面具有遮光层1060,增厚层1050与点状背光源1040相对的侧面为面向点状背光源1040的斜面,斜面顶部与所述遮光层相邻,如图10所示。在这种结构下,通过控制点状背光源1040,可以使得点状背光源1040发出的光线从增厚层1050的侧面进入增厚层1050,再从增厚层1050进入保护层1010。
通过遮光层1060完全覆盖保护层1010下表面与点状背光源1040相对的区域,同样通过点状背光源1040的控制,保证进入保护层1010的点状背光源1040光线均是从增厚层1050侧面进入的,同样使是这些光线角度更加一致,传播路径也更加统一,有助于提高所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即有助于提高模组的指纹识别性能。
相对于图9实施例,图10实施例中,增厚层1050的侧面呈斜面,因此,当增厚层1050的侧斜面做为入光面时,更大角度范围的点状背光源1040的光能够通过增厚层1050的侧斜面进入保护层1010,所以可以增加入射光在保护层1010上表面的照射面积(增加指纹成像宽度),从而增加指纹成像面积。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11。与图1至图10不同的,图11是仰视示意图,即图11为了显示出保护层下方的结构,显示的是从保护层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看的示意图,这样,能够看到相应的点状背光源、光学指纹传感器、自发光显示面板和保护层等结构。因此,图11的剖面结构可以参考图1至图10,反过来,图1至图10的仰视结构可以参考图11。
图11所示仰视结构中: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1110、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光学指纹传感器1130和点状背光源1140,保护层1110位于最下方,保护层1110上方是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上方是光学指纹传感器1130,而点状背光源1140同样位于保护层1110上方,并且点状背光源11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和光学指纹传感器1130旁边。
当对图11所示的仰视结构进行剖切,并且按图1至图10那样摆放时,同样可以看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位于保护层1110下方;光学指纹传感器113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点状背光源1140位于保护层1110下方,且点状背光源114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侧边,点状背光源1140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1110。
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可以包括第一透光基板(未示出)、第二透光基板(未示出)以及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未示出)。自发光显示面板11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未示出)。每个显示像素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点状背光源1140为四个LED灯(未区分标注),四个所述LED灯均匀分布在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同一侧边。光学指纹传感器对应包括四个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在图11所示平面中,采用三条虚线将光学指纹传感器分为四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一个LED灯对应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同时,图11中虽未显示,但是,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四个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局部触控区域(同时,一个局部触控区域也对应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在图11所示的仰视平面内,如果局部触控区域进行显示,则相应的局部触控区域和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完全重合。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可以利用一个LED灯作为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光源,同时,利用相应的局部触控区域判断手指是接触在具体哪个局部触控区域,进而控制相应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和LED灯进行工作,实现对手指指纹图像的采集。这种方式中,由于每次只使用其中的某一个LED灯及某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因此,不需要同时使用全部LED灯,也不需要整个光学指纹传感器都进行指纹采集,不仅提高了指纹图像的采集速度,而且减小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触控结构可以是电容式触控结构,电容式触控结构可以是位于保护层与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例如贴合或制作在保护层下表面,又例如贴合或者制作在自发光显示面板上表面),电容式触控结构也可以是集成在自发光显示面板内部。
其它实施例中,点状背光源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五个以上LED灯,这些LED灯均匀分布在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同一侧边。相应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和局部触控区域的个数均与LED灯的个数相等,并且具体的对应方式也是一一对应。可参考上述相应内容。
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也可以对应于多个局部触控区域,从而提高检测手指按压的位置的精度,提高定位手指按压的准确度。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模组,请参考图12。与图1至图10不同的,图12是仰视示意图,即图12为了显示出保护层下方的结构,显示的是从保护层下表面向上表面方向看的示意图,这样,能够看到相应的点状背光源、光学指纹传感器、自发光显示面板和保护层等结构。因此,图12的剖面结构可以参考图1至图10,反过来,图1至图10的仰视结构可以参考图12。
图12所示仰视结构中:显示模组包括保护层1210、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和点状背光源(点状背光源未单独标注,点状背光源包括后续六个LED灯),保护层1210位于最下方,保护层1210上方是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上方是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而所述点状背光源同样位于保护层1210上方,并且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和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旁边。
当对图12所示的仰视结构进行剖切,并且按图1至图10那样摆放时,同样可以看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位于保护层1210下方;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下方;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保护层1210下方,且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侧边,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保护层1210。
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可以包括第一透光基板(未示出)、第二透光基板(未示出)以及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未示出)。自发光显示面板1220中的自发光电路层可以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未示出)。每个显示像素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点状背光源为六个LED灯,分别为LED灯a、LED灯b、LED灯c、LED灯d、LED灯e和LED灯f,六个LED灯均匀分布在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的同一侧边。
而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对应包括十四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分别为局部光学感应区域1-14。在图12所示平面中,采用十三条虚线将光学指纹传感器1230分为十四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一个LED灯对应四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同时,图12中虽未显示,但是,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十四个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局部触控区域,即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和局部触控区域一一对应。在图12所示的仰视平面内,如果局部触控区域进行显示,则相应的局部触控区域和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完全重合。利用局部触控区域可以控制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工作状态(例如工作与非工作的两种状态的切换),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中,LED灯数目少于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数目,多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LED灯,每一个所述LED灯对应多个相邻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且相邻的两个所述LED灯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部分相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LED灯a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1-4,LED灯b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3-6,LED灯c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5-8,LED灯d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7-10,LED灯e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9-12,LED灯f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11-14。LED灯a至LED灯f对应区域的宽度如图12中Ra至Rf所示,这些宽度可以证明上述LED灯与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对应关系,即一个LED灯对应连续的四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此时,以相邻的LED灯a和LED灯b为例,它们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部分相同,即它们都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3-4。同时,“部分相同”说明它们各自还对应不同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例如LED灯a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1-2,LED灯b对应局部光学感应区域5-6。
本实施例之所以进而上述结构和区域的对应设置,是因为由本发明的成像原理可知:显示模组在指纹成像时,每次只能使用一个LED灯发光(如果同时使用两个LED灯则会有干扰,使图像变模糊);而如果相邻两个LED灯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不存在部分相同时,如果手指按压在两个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分界处时,则通常需要进行两次成像,获得不同的局部指纹图像,再将它们合成在一起。但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较多个LED灯,从而减小LED灯间的距离。同时,通过进一步细分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增加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数目,从而达到:多个相邻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LED灯,且相邻的两个所述LED灯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部分相同。此时,根据手指按压位置,每次只需要打开与手指按压位置最接近的LED灯进行指纹图像采集,并且总能利用最合适的某一个LED灯进而指纹图像采集,因此,能够实现一次成像就能采集到相应的指纹图像。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采集效率和采集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还可以使LED灯之间的间距远小于手指的按压覆盖宽度(例如可以使LED灯的间距小于5mm)。
更多有关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模组的结构、性质和优点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相应内容。
本说明书各实施例多有可以相互替换和相互补充之处。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保护层;
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
其特征在于,光线能够从上到下透过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下方;
点状背光源,所述点状背光源位于所述保护层下方且位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侧边,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以斜向上的角度进入所述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光基板、第二透光基板以及第一透光基板和第二透光基板之间的自发光电路层,所述自发光电路层包括多个显示像素单元;每个所述显示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非透光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和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之间具有滤光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背光源与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透光胶,所述透光胶覆盖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和所述保护层的部分下表面,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所述透光胶,再从所述透光胶进入所述保护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胶的至少部分下表面有吸光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透光胶相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前面具有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能够减小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保护层的发散角,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先进入所述聚光透镜,再进入所述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区域还包括增透膜,所述增透膜能够增加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保护层的比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前面具有导光棱镜,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出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棱镜,再从所述导光棱镜进入所述保护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弧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下表面为连接上表面和入光面的斜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斜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为与所述增厚层侧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粘贴,所述导光棱镜的竖直侧面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粘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所述导光棱镜的入光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弧面,所述导光棱镜上表面为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为与所述增厚层侧面相平行的平面,所述导光棱镜的上表面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粘贴,所述导光棱镜的侧面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粘贴。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棱镜的下表面具有吸光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导光棱镜相邻。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层之间具有增厚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区域被遮光层覆盖,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增厚层的侧面进入所述增厚层,再从所述增厚层进入所述保护层。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下表面具有遮光层,所述增厚层与所述点状背光源相对的侧面为面向所述点状背光源的斜面,斜面顶部与所述遮光层相邻,所述点状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增厚层的斜面进入所述增厚层,再从所述增厚层进入所述保护层。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一个LED灯;或者,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两个以上LED灯。
19.如权利要求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背光源为两个以上LED灯,所述两个以上LED灯均匀分布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同一侧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两个以上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一个所述LED灯对应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局部触控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三个以上的局部光学感应区域,所述LED灯数目少于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的数目;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三个以上的局部触控区域,一个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对应一个所述局部触控区域。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LED灯对应多个相邻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且相邻的两个所述LED灯对应的所述局部光学感应区域部分相同。
CN201710322031.2A 2017-05-09 2017-05-09 显示模组 Pending CN107145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2031.2A CN107145869A (zh) 2017-05-09 2017-05-09 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22031.2A CN107145869A (zh) 2017-05-09 2017-05-09 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5869A true CN107145869A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77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2031.2A Pending CN107145869A (zh) 2017-05-09 2017-05-09 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586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2767A (zh) * 2018-02-07 2018-08-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18205124A1 (zh) * 2017-05-09 2018-11-15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WO2019051705A1 (zh) * 2017-09-14 2019-03-2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WO2019051702A1 (zh) * 2017-09-14 2019-03-2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508577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9564629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WO2019127062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0164922A (zh) * 2019-04-16 2019-08-23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
CN110175493A (zh) * 2018-07-13 2019-08-27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感测装置
JP2022529272A (ja) * 2019-04-16 2022-06-2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指紋認識モジュール、スクリーン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073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6552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3079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598081A (zh) * 2013-10-30 2015-05-06 李娜 基于全反射光波技术实现的触摸屏及采用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装置
CN105184282A (zh) * 2015-10-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6022325A (zh) * 2016-08-05 2016-10-1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620340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6295611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205942207U (zh) * 2016-05-17 2017-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29487A (zh) * 2016-11-18 2017-03-2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4073A (zh) * 2007-10-17 2009-04-2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65526A (zh) * 2011-12-16 2013-06-1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3079A (zh) * 2013-08-23 2015-03-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598081A (zh) * 2013-10-30 2015-05-06 李娜 基于全反射光波技术实现的触摸屏及采用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装置
CN105184282A (zh) * 2015-10-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及显示设备
CN205942207U (zh) * 2016-05-17 2017-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022325A (zh) * 2016-08-05 2016-10-1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6295611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620340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6529487A (zh) * 2016-11-18 2017-03-2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5124A1 (zh) * 2017-05-09 2018-11-15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WO2019051705A1 (zh) * 2017-09-14 2019-03-2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WO2019051702A1 (zh) * 2017-09-14 2019-03-21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9508577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WO2019127062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8462767A (zh) * 2018-02-07 2018-08-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19154323A1 (zh) * 2018-02-07 2019-08-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175493A (zh) * 2018-07-13 2019-08-27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感测装置
US11194986B2 (en) 2018-10-15 2021-12-07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WO2020077507A1 (zh) * 2018-10-15 2020-04-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09564629A (zh) * 2018-10-15 2019-04-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CN110164922A (zh) * 2019-04-16 2019-08-23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
WO2020211619A1 (zh) * 2019-04-16 2020-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
JP2022529272A (ja) * 2019-04-16 2022-06-2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指紋認識モジュール、スクリーン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US11625944B2 (en) 2019-04-16 2023-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odul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371117B2 (ja) 2019-04-16 2023-10-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指紋認識モジュール、スクリーン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869A (zh) 显示模组
CN107145868A (zh) 显示模组
CN107273808A (zh) 显示模组
CN108415188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解锁方法
CN106203408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6773273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WO2018103194A1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22325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WO2021174842A1 (zh) 指纹识别装置、显示面板、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09215604A (zh) 显示装置及其纹路识别方法、实现该方法的产品、纹路识别器件
CN108614983A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04640A (zh) 具有被至少光传感器覆盖的显示器的移动装置
CN108369471A (zh) 具有被至少光传感器覆盖的显示器的移动装置
CN10713361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2882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6951816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8614982A (zh) 显示模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96004A (zh) 检测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物体接近距离测量方法
CN107480661A (zh) 一种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光路和具有其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207937986U (zh) 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47925A (zh) 显示模组
CN108255356A (zh) 自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使用方法
CN108021845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91469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11383A (zh) 非接触输入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