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9082A - 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19082A CN110319082A CN201910124958.4A CN201910124958A CN110319082A CN 110319082 A CN110319082 A CN 110319082A CN 201910124958 A CN201910124958 A CN 201910124958A CN 110319082 A CN110319082 A CN 1103190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resin component
- connecting member
- nut
- fixed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749 polyuretha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两个板状树脂构件的加工仅为形成透孔的板状树脂构件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使用具有螺栓部(7)的凸肩螺栓(1)和具有螺母部(19)的翻孔螺母(2)进而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固定结构。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被配置在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侧,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被配置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侧,通过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进而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被固定在凸肩螺栓(1)的头部(5)和翻孔螺母(2)之间,且通过粘接剂(22)将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固定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固定两个树脂构件的结构,已知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树脂构件的安装部结构。所述安装部结构为通过凸肩螺栓(30)和螺母(4)将第1树脂构件(10)和第2树脂构件(20)紧固在安装构件(1)的结构。由此,第1树脂构件(10)和第2树脂构件(20)被固定。
形成有能够使凸肩螺栓(30)的阶梯部(31)嵌合的结合孔(28)的第1结合孔形成部(13)被切口成型在第1树脂构件(10),压纹状的安装部部分(22)和第2结合部(24)被成型在第2树脂构件(20)。另外,第2结合孔成型部(26)被切口成型在第2结合部(24)。而且,将第1树脂构件(10)的端面(12)和第2树脂构件(20)的端面(25)进行抵接,进而形成结合孔(28)。凸肩螺栓(30)的阶梯部(31)和头部(33)被配置在该结合孔(28)内和安装部部分(22)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1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安装部结构中,存在着为了形成结合孔(28),则需要第1树脂构件(10)的端面(12)和第2树脂构件(20)的端面(25)那样能够进行抵接的面,进而导致所固定的树脂构件的端面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受限的问题。另外,虽然在第2树脂构件(20)的成型时能够容易地形成第2树脂构件(20)的第2结合部(24),但在第2树脂构件(20)成型后则难以形成其第2结合部(24)。因此,在固定使用已被成型为板状的树脂构件的情况下,则难以采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安装部结构。
在此,为解决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树脂构件的加工仅为形成透孔的树脂构件的固定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使用具有螺栓部的第一连结部件和具有螺母部的第二连结部件,进而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一侧面侧,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侧,通过螺合所述螺栓部和所述螺母部,进而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之间,通过粘接剂,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阶梯部;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具有能够插通所述阶梯部的插通孔;所述阶梯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的厚度长。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具有平坦的平板部和透孔以及被直立设置在所述透孔的周缘部的周壁部,所述周壁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所述另一侧面,所述螺母部被形成在所述透孔的内表面和所述周壁部的内表面。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所述一侧面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阶梯部。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具有能够插通所述阶梯部的插通孔。将所述阶梯部插通在所述插通孔,将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之间,且通过粘接剂将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螺合所述螺栓部和所述螺母部,并在所述阶梯部已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弹性构件被配设在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之间。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具有平坦的平板部和透孔以及被直立设置在所述透孔的周缘部的周壁部,且所述周壁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
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一侧面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的硬度比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的硬度低。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凸肩螺栓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翻孔螺母的另一侧面侧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金属垫圈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橡胶垫圈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在已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的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凸肩螺栓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翻孔螺母的另一侧面侧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金属垫圈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橡胶垫圈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在已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的状态下的纵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凸肩螺栓(第一连结部件),2-翻孔螺母(第二连结部件),3-第一板状树脂构件,4-第二板状树脂构件,5-头部,7-螺栓部,15-另一侧面,19-螺母部,22-粘接剂,101-凸肩螺栓(第一连结部件),102-翻孔螺母(第二连结部件),103-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4-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5-头部,106-阶梯部,107-螺栓部,111-平板部,112-周壁部,113-透孔,114-一侧面,115-另一侧面,116-另一侧面侧周缘部,119-螺母部,121-橡胶垫圈(弹性构件),122-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附的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所有构成并不限定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
实施例1
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该实施列1中,通过使用作为第一连结部件的凸肩螺栓1和作为第二连结部件的翻孔螺母2,从而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
如图1和图5所示那样,凸肩螺栓1由头部5、阶梯部6以及螺栓部7所构成。头部5由六棱柱形的工具卡定部8和比工具卡定部8的直径大的凸缘部9所构成。工具卡定部8为使工具(未图示,例如扳手等)卡定的部分,其工具为在将凸肩螺栓1螺合至翻孔螺母2时和在从翻孔螺母2卸下凸肩螺栓1时用于转动凸肩螺栓1的工具。阶梯部6的直径比凸缘部9的直径小,且被形成为圆柱形。平坦的抵接部10被形成在阶梯部6的螺栓7侧的端面。螺栓部7被形成为比阶梯部6的直径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头部5虽被形成为六棱柱形,但只要在转动凸肩螺栓1时能够使工具与头部5卡定,该头部5也可被形成为其它的形状。例如,该头部5可被形成为圆柱形的同时,并具有六角孔(未图示),进而能够将六角扳头(未图示)插入在该六角孔去转动凸肩螺栓1。
如图2和图5所示那样,翻孔螺母2由金属所形成,且由矩形板状的平板部11和周壁部12所构成。穿透翻孔螺母2的圆形的透孔13被贯穿设置在翻孔螺母2的中心部。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被形成为平坦。周壁部12为圆筒状,其被形成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具体说来被形成在为透孔13的周缘部的另一侧面侧周缘部16。能够与凸肩螺栓1的螺栓7部进行螺合的螺母部19被形成在透孔13的内表面17和周壁部12的内表面1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翻孔螺母2的平板部11虽被形成为矩形板状,但也可被形成为圆形板状等的其它的形状。
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为由纤维强化塑料(FRP)所形成的例如挡泥板(未图示)、中网(未图示)以及保险杠(未图示)等的构成车辆(未图示)的一部分的构件。
除此之外,如图3~图5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使用了金属垫圈20和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垫圈21以及粘接剂22。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的阶梯部6的螺栓孔23被穿透设置在金属垫圈20。另外,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的阶梯部6的螺栓孔24被穿透设置在橡胶垫圈21。橡胶垫圈21的外径被形成为比金属垫圈20的外径略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粘接剂22,若能够可靠地粘接固定翻孔螺母2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可使用各种粘接剂。
在此,对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固定方法加以说明。首先,将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的圆形的插通孔25、插通孔26穿透设置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成型时形成插通孔25、插通孔26。其次,对准翻孔螺母2的周壁部12和插通孔26的位置,通过粘接剂22粘接固定翻孔螺母2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由于插通孔26的直径被形成为比周壁部12的外径略大,从而能够将周壁部12收容在插通孔26内,因此能够使定位变得容易。依其这些,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能够被固定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的平板部11。
接下来,将凸肩螺栓1的阶梯部6插通在金属垫圈20、橡胶垫圈21以及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使金属垫圈20抵接于凸缘部9,并使橡胶垫圈21抵接于金属垫圈20,且使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抵接于橡胶垫圈21。而且,从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侧将凸肩螺栓1的螺栓部7插通在透孔13,同时将其螺合在螺母部19。在使螺栓部7螺合于螺母部19的过程中,则阶梯部6的抵接部10将与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抵接。在该状态下,金属垫圈20和橡胶垫圈21以及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被夹持在凸肩螺栓1的凸缘部9和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4之间。阶梯部6的抵接部10与为一侧面14的透孔13的周缘部的一侧面侧周缘部27抵接。由于周壁部12被形成在一侧面侧周缘部27,该一侧面侧周缘部27为被形成为比平板部11厚的部分,且相对于在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时的夹紧负荷,其一侧面侧周缘部27为比平板部11具有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阶梯部6的长度L1为5.0mm(毫米),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的板厚被设计为2.3mm,金属垫圈20的板厚被设计为1.6mm,橡胶垫圈21的板厚被设计为2.0mm。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金属垫圈20以及橡胶垫圈21的板厚之和为5.9mm,且比阶梯部6的长度L1长。因此,在抵接部10已与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抵接的状态下,橡胶垫圈21产生弹性变形,进而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与金属垫圈20和橡胶垫圈21被一同牢固地夹持。若能够可靠地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也可以选择其它的尺寸的阶梯部6的长度L1、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的板厚、金属垫圈20的板厚以及橡胶垫圈21的板厚。另外,也可以选择所希望的尺寸的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板厚。
由于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在已被夹持在凸肩螺栓1和翻孔螺母2之间的状态下被固定,且由于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通过粘接剂22被固定在翻孔螺母2,因此,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在夹着翻孔螺母2的状态下被固定。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与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抵接,且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与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被固定。因此,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以隔开翻孔螺母2的平板部11的厚度,严格说来以隔开平板部11的厚度和粘接剂22的厚度的程度被固定。因此,通过调节平板部11的厚度进而能够调节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间隔。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为使用作为具有螺栓部7的第一连结部件的凸肩螺栓1和作为具有螺母部19的第二连结部件的翻孔螺母2去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固定结构。上述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配置在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将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配置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进而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被固定在凸肩螺栓1的头部5和翻孔螺母2之间,且通过粘接剂22,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被固定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进而将插通孔25、插通孔26贯穿设置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由此仅用凸肩螺栓1和翻孔螺母2以及粘接剂22就能够简单地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由于凸肩螺栓1具有能够与翻孔螺母2抵接的阶梯部6,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具有能够插通阶梯部6的插通孔25,且阶梯部6的长度比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的厚度长,即通过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进而不进行所需要以上的加压也能够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所导致的对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的损伤。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由于翻孔螺母2具有平坦的平板部11和透孔13以及被直立设置在作为透孔13的周缘部的另一侧面侧周缘部16的周壁部12,由于周壁部12被形成在翻孔螺母2的另一侧面15,且由于螺母部19被形成在透孔13的内表面17和周壁部12的内表面18,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的距离为平板部11的板厚,进而能够使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彼此靠近地进行固定。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由于凸肩螺栓1具有能够与翻孔螺母2抵接的抵接部10,且通过抵接部10与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抵接,进而不会发生凸肩螺栓1的头部5和翻孔螺母2的一侧面14之间的距离比阶梯部6的长度L1狭窄之事。因此,在连结凸肩螺栓1和翻孔螺母2的情况下,在螺合螺栓部7和螺母部19时不进行所需要以上的加压也能够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
图6~图1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在该实施列2中,通过使用作为第一连结部件的凸肩螺栓101和作为第二连结部件的翻孔螺母102,从而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
如图6和图10所示那样,凸肩螺栓101由头部105、阶梯部106以及螺栓部107所构成。头部105由六棱柱形的工具卡定部108和比工具卡定部108的直径大的凸缘部109所构成。工具卡定部108为使工具(未图示,例如扳手等)卡定的部分,其工具为在将凸肩螺栓101螺合至翻孔螺母102时和在从翻孔螺母102卸下凸肩螺栓101时用于转动凸肩螺栓101的工具。阶梯部106为比凸缘部109的直径小,且被形成为圆柱形。平坦的抵接部110被形成在阶梯部106的螺栓107侧的端面。螺栓部107被形成为比阶梯部106的直径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头部105虽被形成为六棱柱形,但只要在转动凸肩螺栓101时能够使工具与头部105卡定,该头部105也可被形成为其它的形状。例如,该头部105可被形成为圆柱形的同时,并具有六角孔(未图示),进而能够将六角扳头(未图示)插入在该六角孔去转动凸肩螺栓101。
如图7和图10所示那样,翻孔螺母102由金属所形成,且由矩形板状的平板部111和周壁部112所构成。穿透翻孔螺母102的圆形的透孔113被贯穿设置在翻孔螺母102的中心部。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被形成为平坦。周壁部112为圆筒状,其被形成在翻孔螺母102的另一侧面115,具体说来被形成在为透孔113的周缘部的另一侧面侧周缘部116。能够与凸肩螺栓101的螺栓107部进行螺合的螺母部119被形成在透孔113的内表面117和周壁部112的内表面11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翻孔螺母102的平板部111虽被形成为矩形板状,但也可被形成为圆形板状等的其它的形状。
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由纤维强化塑料(FRP)所形成。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为例如挡泥板(未图示)、中网(未图示)以及保险杠(未图示)等的构成车辆(未图示)的一部分的构件。
除此之外,如图8~图10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使用了金属垫圈120和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垫圈121以及粘接剂122。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01的阶梯部106的螺栓孔123被穿透设置在金属垫圈120。另外,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01的阶梯部106的螺栓孔124被穿透设置在橡胶垫圈121。橡胶垫圈121的外径被形成为比金属垫圈120的外径略小。需要说明的是,若能够可靠地粘接固定翻孔螺母102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作为粘接剂122可使用各种粘接剂。
在此,对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固定方法加以说明。首先,将能够插通凸肩螺栓101的阶梯部106的圆形的插通孔125、插通孔126穿透设置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成型时形成插通孔125、插通孔126。其次,通过粘接剂22将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粘接固定在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此时,以对准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插通孔126的中心和翻孔螺母102的透孔113的中心的方式进行粘接。接下来,将凸肩螺栓101的阶梯部106插通在金属垫圈120、橡胶垫圈121以及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使金属垫圈120抵接于凸缘部109,并使橡胶垫圈121抵接于金属垫圈120,且使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抵接于橡胶垫圈121。而且,将凸肩螺栓101的阶梯部106插通在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进而能够将螺栓部107螺合在翻孔螺母102的螺母部119。在使螺栓部107螺合于螺母部119的过程中,则阶梯部106的抵接部110将与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抵接。在该状态下,金属垫圈120、橡胶垫圈121、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以及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被夹持在凸肩螺栓101的凸缘部109和翻孔螺母102的另一侧面114之间。阶梯部106的抵接部110与为一侧面114的透孔113的周缘部的一侧面侧周缘部127抵接。由于周壁部112被形成在一侧面侧周缘部127,该一侧面侧周缘部127被形成为比平板部111厚的部分,且相对于在螺合螺栓部107和螺母部119时的夹紧负荷,其一侧面侧周缘部127为比平板部111具有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阶梯部106的长度L2为10.0mm(毫米),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的板厚被设计为4.0mm,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板厚被设计为2.3mm,金属垫圈120的板厚被设计为1.6mm,橡胶垫圈121的板厚被设计为2.0mm。另外,粘接剂122被涂布为1.0mm的厚度。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金属垫圈120、橡胶垫圈121以及粘接剂122的厚度之和为10.9mm,且该厚度之和比阶梯部106的长度L2长。因此,在抵接部110已与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抵接的状态下,橡胶垫圈121产生弹性变形,进而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与金属垫圈120和橡胶垫圈121被一同牢固地夹持。若能够可靠地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也可以选择其它的尺寸的阶梯部106的长度L2、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的板厚、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板厚、金属垫圈120的板厚以及橡胶垫圈121的板厚。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为使用作为具有螺栓部107的第一连结部件的凸肩螺栓101和作为具有螺母部119的第二连结部件的翻孔螺母102去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固定结构。由于凸肩螺栓101具有能够与翻孔螺母102抵接的阶梯部106,且由于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具有能够插通阶梯部106的插通孔125、插通孔126,将阶梯部106插通在插通孔125、插通孔126,且将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配置在凸肩螺栓101的头部105和翻孔螺母102之间,通过粘接剂122,将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固定在翻孔螺母102,并螺合螺栓部107和螺母部119,在阶梯部106已与翻孔螺母102抵接的状态下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进而将插通孔125、插通孔126贯穿设置在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由此仅用凸肩螺栓101和翻孔螺母102以及粘接剂122就能够简单地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通过将作为弹性构件的橡胶垫圈121配置在头部105和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之间,由于在螺合螺栓部107和螺母部119时橡胶垫圈121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不进行所需要以上的加压也能够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螺合螺栓部107和螺母部119所导致的对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损伤。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由于翻孔螺母102具有平坦的平板部111和透孔113以及被直立设置在作为透孔113的周缘部的另一侧面侧周缘部116的周壁部112,且周壁部112被形成在翻孔螺母102的另一侧面115,阶梯部106与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抵接,进而不会发生凸肩螺栓101的头部105和翻孔螺母102的一侧面114之间的距离比阶梯部106的长度L2狭窄之事。因此,在连结凸肩螺栓101和翻孔螺母102的情况下,在螺合螺栓部107和螺母部119时,进而不进行所需要以上的加压也能够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
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由于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的硬度比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的硬度低,因此在将螺栓部107拧进螺母部119时,其由凸肩螺栓101的头部105向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所施加的负荷被低硬度的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所吸收,进而能够防止高硬度的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受到强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第一板状树脂构件3、第一板状树脂构件103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4以及第二板状树脂构件104也可以为被用于车辆的部件以外的部件等。
Claims (9)
1.一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有螺栓部的第一连结部件和具有螺母部的第二连结部件进而固定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第二板状树脂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一侧面侧,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侧,
通过螺合所述螺栓部和所述螺母部,进而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之间,
通过粘接剂,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被固定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阶梯部,
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具有能够插通所述阶梯部的插通孔,
所述阶梯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的厚度长。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具有平坦的平板部和透孔以及被直立设置在所述透孔的周缘部的周壁部,
所述周壁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所述另一侧面,
所述螺母部被形成在所述透孔的内表面和所述周壁部的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抵接部,且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所述一侧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阶梯部,
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具有能够插通所述阶梯部的插通孔,
将所述阶梯部插通在所述插通孔,将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的头部和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之间,且通过粘接剂将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螺合所述螺栓部和所述螺母部,并在所述阶梯部已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抵接的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弹性构件被配设在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结部件具有平坦的平板部和透孔以及被直立设置在所述透孔的周缘部的周壁部,且所述周壁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另一侧面,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第二连结部件的一侧面抵接。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状树脂构件的硬度比所述第二板状树脂构件的硬度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69579A JP6599500B2 (ja) | 2018-03-30 | 2018-03-30 | 固定構造 |
JP2018-069690 | 2018-03-30 | ||
JP2018069690A JP6649425B2 (ja) | 2018-03-30 | 2018-03-30 | 固定構造 |
JP2018-069579 | 2018-03-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9082A true CN110319082A (zh) | 2019-10-11 |
CN110319082B CN110319082B (zh) | 2022-01-04 |
Family
ID=6811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24958.4A Active CN110319082B (zh) | 2018-03-30 | 2019-02-19 | 固定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1908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929A (zh) * | 1997-04-01 | 1998-10-0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罩支承构造 |
US20030235465A1 (en) * | 2002-05-17 | 2003-12-25 | Steyr-Daimler-Puch Spezialfahrzeug Ag & Co. Kg | System for mounting flanged part to hardened plate |
CN1892055A (zh) * | 2005-06-30 | 2007-01-10 |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树脂制镶板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
JP2013024405A (ja) * | 2011-07-26 | 2013-02-04 | Nojima Kakusei Seisakusho:Kk | 吊ボルト連結具 |
JP2013133025A (ja) * | 2011-12-27 | 2013-07-08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自動二輪車の樹脂部品取付構造 |
CN103422960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装置 |
CN105284195A (zh) * | 2013-06-11 | 2016-01-2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控制板到金属壳体的紧固结构 |
-
2019
- 2019-02-19 CN CN201910124958.4A patent/CN1103190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929A (zh) * | 1997-04-01 | 1998-10-0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罩支承构造 |
US20030235465A1 (en) * | 2002-05-17 | 2003-12-25 | Steyr-Daimler-Puch Spezialfahrzeug Ag & Co. Kg | System for mounting flanged part to hardened plate |
CN1892055A (zh) * | 2005-06-30 | 2007-01-10 |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用树脂制镶板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
JP2013024405A (ja) * | 2011-07-26 | 2013-02-04 | Nojima Kakusei Seisakusho:Kk | 吊ボルト連結具 |
JP2013133025A (ja) * | 2011-12-27 | 2013-07-08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自動二輪車の樹脂部品取付構造 |
CN103422960A (zh) * | 2012-05-18 | 2013-12-0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装置 |
CN105284195A (zh) * | 2013-06-11 | 2016-01-2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控制板到金属壳体的紧固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19082B (zh) | 2022-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21759B2 (ja) | クリップ、及びクリップ装置 | |
RU2700954C2 (ru) | Соединение, содержащее застопоренную крепежную шпильку | |
US20150377276A1 (en) | Fastener assembly associated with a mounting surface of such as an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or battery tray, the mounting surface incorporating a flexur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configured receiving aperture profile for reliably seating and retaining an associated mounting fastener with low insertion force in comparison to higher extraction force and with minimal loss of material | |
US9599140B2 (en) | Plastic serviceable screw grommet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20160069364A1 (en) | Captured fastener device | |
KR102091715B1 (ko) | 판형 부재용 체결 장치 | |
CN110319082A (zh) | 固定结构 | |
US8162578B2 (en) | Adjustable fastener | |
CN106211742B (zh) | 用于面板安装的电子模块或其它设备的夹具 | |
CN109654092B (zh) | 用于零件的固定装置 | |
US20090074505A1 (en) | Integrated Joiner | |
US10465738B2 (en) | Lock threaded assembly | |
JP2014020504A (ja) | ナット | |
US11867221B2 (en) | Stud | |
US20180115091A1 (en) | Battery cla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clamp | |
US20140017029A1 (en) | Locking assembly providing attachment between canted workpieces | |
CN204194850U (zh) | 三爪夹具 | |
KR20150135982A (ko) | 카운터싱크 와셔 | |
CN211501266U (zh) | 防拆卸螺纹件及其安装工具 | |
JP6599500B2 (ja) | 固定構造 | |
US20170146181A1 (en) | Shaft and pivot device | |
US20160327083A1 (en) | Quick release fastener | |
JP6649425B2 (ja) | 固定構造 | |
CN110325284B (zh) | 喷嘴装置以及喷嘴单元 | |
JP3210870U (ja) | 取付部品及び物品固定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