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7200A -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7200A
CN110317200A CN201810266886.2A CN201810266886A CN110317200A CN 110317200 A CN110317200 A CN 110317200A CN 201810266886 A CN201810266886 A CN 201810266886A CN 110317200 A CN110317200 A CN 110317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halogenated
base
aryl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68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7200B (zh
Inventor
李义涛
林健
徐俊星
肖玉
姚文强
刘新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yangguang pesticide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68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7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7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7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7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7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嘧啶鎓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其盐,以及包含该类化合物的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上的用途。

Description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虫剂领域,涉及一类嘧啶鎓化合物以及含有其作为活性组分的农业或园艺杀虫剂。
背景技术
在PCT专利申请WO2012092115中,揭示了一种具有下式结构的防治无脊椎害虫的介离子嘧啶鎓化合物:
其中R1为取代的苯基或吡啶基。该专利文献中并未揭示本发明的化合物。
在农业领域中人们一直高度关注新农药化合物的应用,同样人们高度关注使用比已知化合物活性更高的新颖化合物,目标在于降低所使用的活性化合物的量,与此同时维持至少与已知化合物相当的效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效果或优点的新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嘧啶鎓化合物、其氮氧化物、盐及其组合物,该类化合物用于农业或园艺杀虫剂。
具体地说: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氮氧化物及其盐:
其中:
R1为氢、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3烷氧基-C1-3烷基、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烯基、卤代C2-6炔基、C6-14芳基-C1-3烷基、C3-8环烷基、C3-8环烷基-C1-3烷基、C1-6烷基羰基、C3-8环烷基羰基、C1-6烷基-O-C(=O)-、C1-6烷基氨基羰基或C3-8环烷基氨基羰基;
或R1为C6-14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2独立地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2-6烯基、卤代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炔基、C3-8环烷基、C3-8环烷基-C1-6烷基、C1-6烷基羰基、C1-6烷基-C(=O)-O-、C1-6烷基-O-C(=O)-、C1-6烷基-S(O)m-、C1-6烷基-O-C(=O)-O-、R2aR2bN-C(=O)-、R2cR2dN-或R2eR2fN-SO2-;
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氧代(=O)、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烯基、卤代C2-6炔基、C6-14芳基、卤代C6-14芳基、C6-14芳基-C1-6烷基、C6-14芳基-O-、C6-14芳基-S(O)m-、C6-14芳基-O-C1-6烷基、5-10元杂芳基、3-10元杂环基、C1-6烷基羰基、C1-6烷基-O-C(=O)-、C1-6烷基-S(O)m-、C1-6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其中,R2a、R2b、R2e、R2f、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
其中,R2c、R2d、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6烷基、C1-6烷基羰基或C1-6烷基-S(O)m-;
其中,n为0、1、2、3、4或5;m为0、1或2;
条件是:式(I)不包含以下化合物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R1为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3烷氧基-C1-3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C1-3烷基、C3-6环烷基、C3-6环烷基-C1-3烷基、C1-4烷基羰基、C3-6环烷基羰基、C1-4烷基氨基羰基或C3-6环烷基氨基羰基;
或R1为C6-10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3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卤代C6-10芳基、C6-10芳基-C1-4烷基、C6-10芳基-O-、C6-10芳基-O-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其中,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4烷基;
其中,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烷基羰基或C1-4烷基-S(O)m-。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R1为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炔基、C3-6环烷基或C6-10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3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或C3-6环烷基。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R1为氢、-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CH2、-CH2CH=CH2、-CH=CHCH3、-CH2CH2CH=CH2、-CH2CH=CHCH3、-C≡CH、-CH2-C≡CH、-CH2-C≡CCH3或-CH2CH2-C≡CH;
或R1为以下子结构式: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3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2F、-CHF2、-CF3、-CH2Cl、-CHCl2、-CCl3、-CH2CH2F、-CH2CHF2、-CH2CF3、-CH2CH2CH2F、-CH2CH2CHF2、-CH2CH2CF3、-CH2CF2CF3、-CH(CF3)2、-CF(CF3)2、-CH2CH2CH2CH2F、-CH2CH2CH2CHF2、-CH2CH2CH2CF3、-CH2CH(CF3)2、-C(CF3)3、-OCH3、-OCH2CH3、-OCH2CH2CH3、-OCH(CH3)2、-OCH2CH2CH2CH3、-OCH2CH(CH3)2、-OC(CH3)3、-OCF3、-OCH2CF3、-OCF2CF3或-OCF(CF3)2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各R2独立地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4烷基、卤代C1-4烷氧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炔基、C3-6环烷基、C3-6环烷基-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C(=O)-O-、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O-C(=O)-O-、R2aR2bN-C(=O)-、R2cR2dN-或R2eR2fN-SO2-;
其中,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4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卤代C6-10芳基、C6-10芳基-C1-4烷基、C6-10芳基-O-、C6-10芳基-O-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其中,R2a、R2b、R2e、R2f、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4烷基;
其中,R2c、R2d、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烷基羰基或C1-4烷基-S(O)m-。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各R2独立地为氢、卤素、硝基、氰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或卤代C1-4烷氧基;
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其中,各R4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或C3-6环烷基。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各R2独立地为氢、氟、氯、溴、碘、氰基、硝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2F、-CHF2、-CF3、-CH2Cl、-CHCl2、-CCl3、-CH2CH2F、-CH2CHF2、-CH2CF3、-CH2CH2CH2F、-CH2CH2CHF2、-CH2CH2CF3、-CH2CF2CF3、-CH(CF3)2、-CF(CF3)2、-CH2CH2CH2CH2F、-CH2CH2CH2CHF2、-CH2CH2CH2CF3、-CH2CH(CF3)2、-C(CF3)3、-OCH3、-OCH2CH3、-OCH2CH2CH3、-OCH(CH3)2、-OCH2CH2CH2CH3、-OCH2CH(CH3)2、-OC(CH3)3、-OCF3、-OCH2CF3、-OCF2CF3或-OCF(CF3)2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I)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氮氧化物及其盐:
其中R1、R2、n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
其中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II)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II)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氮氧化物及其盐:
其中R1、R2、n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
其中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V)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V)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氮氧化物及其盐:
其中R1、R2、n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其为具有下列之一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下列之一结构化合物的氮氧化物及其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包含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所述化合物或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性或预防性控制植物或作物害虫的方法,将本发明所述化合物或本发明所述组合物施用到种子、植物或植物果实或者施用到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植物的土壤中。
式(I)所示的化合物可能以不同的立体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或互变异构形式存在。本发明包含所有此类异构体和互变异构体及其各种比例的混合物,以及同位素形式例如含重氢的化合物。
当本发明的化合物能以互变异构体的形式存在时,在适用时,上文和下文中的所述化合物应理解为也包括相应的互变异构形式,即使这些互变异构形式未在每种情况中明确提及。
同位素富集的化合物具有本发明给出的通式描绘的结构,除了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具有所选择原子量或质量数的原子替换。可引入本发明化合物中的示例性同位素包括氢、碳、氮、氧、磷、硫、氟和氯的同位素,如2H,3H,11C,13C,14C,15N,17O,18O,18F,31P,32P,35S,36Cl和125I。
本发明公开化合物的任何不对称原子(例如,碳等)都可以以外消旋或对映体富集的形式存在,例如(R)-、(S)-或(R,S)-构型形式存在。
前面所述内容只概述了本发明的某些方面,但并不限于这些方面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在下面作更加具体完整的描述。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书
定义和一般术语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本发明涉及的所有专利和公开出版物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发明。
除非另外说明,应当应用本文所使用的下列定义。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化学元素与元素周期表CAS版,和《化学和物理手册》,第75版,1994一致。此外,有机化学一般原理可参考"Organic Chemistry",Thomas Sorrell,University Science Books,Sausalito:1999,和"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by Michael B.Smith and Jerry March,JohnWiley&Sons,New York:2007中的描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术语“任选”或“任选地”是指随后描述的事件或情形可以但不一定出现,即,该描述包括其中所述事件或情形出现的情况以及不出现的情况。例如,“任选地被1、2、3或4个…所取代”包括该基团被1个、或2个、或3个、或4个所述的取代基所取代的情况,以及该基团不被所述取代基取代的情况。进一步地,当该基团被1个以上所述取代基取代时,所述取代基之间是相互独立,即,所述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可以是互不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像本发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如上面的通式化合物,或者像实施例里面特殊的例子,子类,和本发明所包含的一类化合物。一般而言,术语“取代”表示所给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具体取代基所取代。除非其他方面表明,一个任选的取代基团可以在基团各个可取代的位置进行取代。当所给出的结构式中不只一个位置能被选自具体基团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所取代,那么取代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地在各个位置取代。其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表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取代基,具体取代基的个数由被取代基团可被取代的位置的个数所决定。
本发明中,所述的取代基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氢、氘、氧代(=O)、卤素、氰基、硝基、羟基、巯基、氨基、芳氨基、氨基烷基、烷基、烷基硫基、羟基烷基、卤代烷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C(=O)R、-ORa、-COORa、-SO2Ra、-NRbRc、-CONRbRc、-SO2NRbRc、-C(NRbRc)=NRd或=NRd;其中,R、Ra、Rb、Rc和Rd各自独立的为氢、氰基、氨基、烷氨基、芳氨基、烷基硫基、烷氧基、芳氧基、羟基、巯基、烷基、卤代烷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烷基、氨基烷基、烷基酰基或氨基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中的各烷氨基、芳氨基、烷氧基、芳氧基、羟基、巯基、烷基、卤代烷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烷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烷基、氨基烷基、烷基酰基、氨基酰基和烷基硫基具有本发明所描述的含义,且均可进一步被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单取代或相同或不同的多取代。
在本说明书的各部分,本发明公开化合物的取代基按照基团种类或范围公开。特别指出,本发明包括这些基团种类和范围的各个成员的每一个独立的次级组合。例如,术语“C1-6烷基”特别指独立公开的甲基、乙基、C3烷基、C4烷基、C5烷基和C6烷基。“C1-4烷基”特指独立公开的甲基、乙基、C3烷基(即丙基,包括正丙基和异丙基)、C4烷基(即丁基,包括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
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烷基”或“烷基基团”,表示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饱和的直链或支链一价烃基基团,其中,所述烷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除非另外详细说明,烷基基团含有1-20个碳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含有1-12个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含有1-6个碳原子;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含有1-4个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基团含有1-3个碳原子。术语“C1-6烷基”表示包含1-6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烷基基团的实例包含,但并不限于,甲基(Me、-CH3),乙基(Et、-CH2CH3),正丙基(n-Pr、-CH2CH2CH3),异丙基(i-Pr、-CH(CH3)2),正丁基(n-Bu、-CH2CH2CH2CH3),异丁基(i-Bu、-CH2CH(CH3)2),仲丁基(s-Bu、-CH(CH3)CH2CH3),叔丁基(t-Bu、-C(CH3)3),正戊基(-CH2CH2CH2CH2CH3),2-戊基(-CH(CH3)CH2CH2CH3),3-戊基(-CH(CH2CH3)2),2-甲基-2-丁基(-C(CH3)2CH2CH3),3-甲基-2-丁基(-CH(CH3)CH(CH3)2),3-甲基-1-丁基(-CH2CH2CH(CH3)2),2-甲基-1-丁基(-CH2CH(CH3)CH2CH3),正己基(-CH2CH2CH2CH2CH2CH3),2-己基(-CH(CH3)CH2CH2CH2CH3),3-己基(-CH(CH2CH3)(CH2CH2CH3)),2-甲基-2-戊基(-C(CH3)2CH2CH2CH3),3-甲基-2-戊基(-CH(CH3)CH(CH3)CH2CH3),4-甲基-2-戊基(-CH(CH3)CH2CH(CH3)2),3-甲基-3-戊基(-C(CH3)(CH2CH3)2),2-甲基-3-戊基(-CH(CH2CH3)CH(CH3)2),2,3-二甲基-2-丁基(-C(CH3)2CH(CH3)2),3,3-二甲基-2-丁基(-CH(CH3)C(CH3)3),正庚基,正辛基,等等。
术语“烯基”表示含有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一价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碳-碳sp2双键,其中,所述烯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其包括“cis”和“tans”的定位,或者"E"和"Z"的定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包含2-8个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包含2-6个碳原子;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基团包含2-4个碳原子。烯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乙烯基(-CH=CH2)、烯丙基(-CH2CH=CH2)、烯丙基(-CH=CHCH3)等等。
术语“炔基”表示含有2-1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一价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碳-碳sp三键,其中,所述炔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基团包含2-8个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基团包含2-6个碳原子;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基团包含2-4个碳原子。炔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乙炔基、丙炔基等等。
术语“环烷基”是指含有3-12个环碳原子的,单价或多价的非芳香性的饱和单环、双环或三环体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包含3-10个环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包含3-8个环碳原子;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环烷基包含3-6个环碳原子。环烷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所述环烷基基团可以任选的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
术语“芳基”表示含有6-14个环原子,或6-12个环原子,或8-12个环原子,或6-10个环原子的单环、双环和三环的芳基基团,其中所述芳香体系中有一个或多个附着点与分子的其余部分相连。术语“芳基”可以和术语“芳香环”或“芳环”交换使用。所述芳基基团包括芳香环与芳香环、或芳香环与非芳香性的碳环稠合而成的环体系。芳基基团的实例可以包括苯基、萘基、蒽基、1,2,3,4-四氢萘基、2,3-二氢-1H-茚基、二环[4,2,0]辛-1(6),2,4-三烯基。所述芳基基团可以是取代或非取代的,其中取代基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氟、氯、溴、氧代(=O)、氰基、硝基、羧基、羟基、氨基、氨基甲基、氨基酰基、甲氨基、苯氨基、羟基甲基、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乙酰基、甲氧基、苯氧基、三氟甲氧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四氢吡咯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噻吩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咯基、苯基、吡啶基、嘧啶基、-C(=NH)NH2或三氟甲基等。
术语“杂环基”和“杂环”在此处可交换使用,都是指包含3-12个环原子的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双环或三环体系,其中至少一个环原子选自氮、硫和氧原子,且所述杂环体系中任意一个环都是非芳香性的。除非另外说明,杂环基可以是碳基或氮基,且-CH2-基团可以任选地被-C(=O)-替代。环的硫原子可以任选地被氧化成S-氧化物。环的氮原子可以任选地被氧化成N-氧化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为5-12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为5-8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为5-7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为5-6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杂环基还可以是双环杂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是7-12个原子组成的双环杂环基;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是7-10个原子组成的双环杂环基;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是8-10个原子组成的双环杂环基。
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乙烷基、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吡唑烷基、二氢噻吩基、1,3-二氧环戊基、二硫环戊基、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基、哌啶基、1,2-二氢吡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六氢嘧啶基、1,6-二氢嘧啶基、1,2-二氢嘧啶基、1,2-二氢吡嗪基、1,3-噁嗪烷基、哌嗪基、噁唑烷基、二噁烷基、二噻烷基、噻噁烷基、高哌嗪基、高哌啶基、氧杂环庚烷基、硫杂环庚烷基、2-氧杂-5-氮杂双环[2.2.1]庚-5-基。杂环基中-CH2-基团被-C(=O)-取代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氧代吡咯烷-1-基、氧代-1,3-噻唑烷基、2-氧代噁唑烷-3-基、2-氧代哌啶-1-基、3-氧代吗啉基、2-氧代哌嗪-1-基、3,5-二氧代哌啶基、2-氧代四氢嘧啶-1(2H)-基和2-氧代二氢嘧啶-1(2H)-基。杂环基中硫原子被氧化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环丁砜基、1,1-二氧代硫代吗啉基和1,1-二氧代-1,2-硫代吗啉基。所述的杂环基基团可以是取代或非取代的,其中取代基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氟、氯、溴、氧代(=O)、氰基、硝基、羧基、羟基、氨基、氨基甲基、氨基酰基、甲氨基、苯氨基、羟基甲基、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乙酰基、甲氧基、苯氧基、三氟甲氧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四氢吡咯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噻吩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咯基、苯基、吡啶基、嘧啶基、-C(=NH)NH2或三氟甲基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环基为5-6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是指包含5或6个环原子的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其中至少一个环原子选自氮、硫和氧原子。5-6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吡咯烷基,吡咯啉基,吡唑啉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四氢呋喃基,二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噁唑烷基,哌啶基,1,2-二氢吡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六氢嘧啶基,1,6-二氢嘧啶基,1,2-二氢嘧啶基,1,2-二氢吡嗪基,1,3-噁嗪烷基,哌嗪基,1,2,3,6-四氢吡啶基,1,2,3,4-四氢吡啶基,1,2,3,4-四氢嘧啶基,2,5-二氢-1H-吡咯基等。5-6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中的-CH2-基团可以被-C(=O)-取代,或其中的硫原子可以被氧化成S-氧化物。并且,所述的5-6个原子组成的杂环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
术语“杂芳基”表示含有5-12个环原子,或5-10个环原子,或5-6个环原子的单环、双环和三环体系,其中至少一个环是芳香族的,且至少一个环包含一个或多个氮、硫和氧的杂原子,其中所述杂芳体系中有一个或多个附着点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术语“杂芳基”可以与术语“杂芳环”或“杂芳族化合物”交换使用。所述杂芳基包括杂芳环与芳香环、杂芳环与杂芳环、或杂芳环与非芳香性的碳环或杂环稠合而成的环体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5-10个原子组成的杂芳基包含1、2、3或4个独立选自氧、硫和氮的杂原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为7-12个原子组成的杂芳基,其包含1、2、3或4个独立选自O、S和N的杂原子;7-12个原子组成的杂芳基可以是单环体系,也可以是包含两个环的双环体系。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杂芳基为7-10个原子组成的杂芳基,其包含1、2、3或4个独立选自氧、硫和氮的杂原子;7-10个原子组成的杂芳基可以是单环体系,也可以是包含两个环的双环体系。所述杂芳基基团可以是取代或非取代的,其中取代基可以是,但并不限于,氟、氯、溴、氧代(=O)、氰基、硝基、羧基、羟基、氨基、氨基甲基、氨基酰基、甲氨基、苯氨基、羟基甲基、甲基磺酰基、氨基磺酰基、乙酰基、甲氧基、苯氧基、三氟甲氧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四氢吡咯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噻吩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咯基、苯基、吡啶基、嘧啶基、胍基(-NHC(=NH)NH2)、-N=C=S、-C(=NH)NH2或三氟甲基等。
杂芳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呋喃基、咪唑基(如1H-咪唑-1-基)、异噁唑基、噁唑基、吡咯基、1,3,4-噁二唑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哒嗪基(如3-哒嗪基)、噻唑基、2-噻吩基、3-噻吩基、吡唑基(如2-吡唑基、1H-吡唑-1-基)、吡嗪基、1,3,5-三嗪基、三唑基、四唑基等;也包括以下的双环,但绝不限于这些双环:苯并吡咯基、6,7-二氢噻吩[3,2-c]并吡啶-5(4H)-基、1,3-二氧代异吲哚啉-2-基、嘧啶并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如1H-吲哚-1-基)、异吲哚啉-2-基、吲唑基(如1H-吲唑-1-基等)、喹啉基(如2-喹啉基、3-喹啉基、4-喹啉基)、异喹啉基(如1-异喹啉基、3-异喹啉基或4-异喹啉基)、5,6,7,8-四氢喹啉基、3,4-二氢-2H-吡喃并[3,2-b]吡啶基、2,3-二氢-[1,4]二噁英并[2,3-b]吡啶基、2,3-二氢苯并[b][1,4]二噁英基、6,7-二氢-5H-环戊烷并[3,2-b]吡啶基、2,3-二氢呋喃[3,2-b]吡啶、喹啉酮基、二氢喹啉酮基等。
术语“烷氧基”表示烷基基团通过氧原子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氧基基团含有1-6个碳原子;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烷氧基基团含有1-4个碳原子;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烷氧基基团含有1-3个碳原子。所述烷氧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烷氧基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甲氧基(MeO、-OCH3),乙氧基(EtO、-OCH2CH3),1-丙氧基(n-PrO、n-丙氧基、-OCH2CH2CH3),等等。
术语“烷基羰基”表示烷基基团通过羰基(-C(=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烷基羰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烷基羰基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C(=O)CH3,-C(=O)CH2CH3,-C(=O)CH2CH2CH3等等。
术语“环烷基烷基”表示烷基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环烷基基团所取代,其中环烷基和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环烷基烷基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环己基甲基,环丙基乙基等。
术语“环烷基羰基”表示环烷基基团通过羰基(-C(=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环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环烷基羰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环烷基羰基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环丙基羰基,环丁基羰基等。
术语“烷基-O-C(=O)-”表示烷基基团通过-O-C(=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烷基-O-C(=O)-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CH3-O-C(=O)-,CH3CH2-O-C(=O)-等。
术语“烷基-S(O)m-”表示烷基基团通过-S(O)m-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基团和m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烷基-S(O)m-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CH3-S(O)2-,CH3CH2-S-等。
术语“烷基-O-C(=O)-O-”表示烷基基团通过-O-C(=O)-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烷基-O-C(=O)-O-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CH3-O-C(=O)-O-,CH3CH2-O-C(=O)-O-等。
术语“烷基氨基羰基”表示烷基氨基基团通过羰基(-C(=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基氨基基团包括“N-烷基氨基”和“N,N-二烷基氨基”,其中氨基基团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两个烷基基团所取代。其中一些实施例是,烷基氨基是一个或两个C1-6烷基连接到氮原子上的较低级的烷基氨基基团。另外一些实施例是,烷基氨基是C1-3的较低级的烷基氨基基团。合适的烷基氨基基团可以是单烷基氨基或二烷基氨基。
术语“环烷基氨基羰基”表示环烷基氨基基团通过羰基(-C(=O)-)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环烷基氨基基团包括“N-烷基氨基”和“N,N-二烷基氨基”,其中氨基基团分别独立地被一个或两个C3-6环烷基基团所取代。
术语“芳基-烷基”表示芳基基团通过烷基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芳基基团和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芳基-烷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芳基-烷基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苄基,苯乙基,苯丙基等等。
术语“芳基-O-”表示芳基基团通过氧基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芳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芳基-O-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芳基-O-基团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苯氧基等等。
术语“芳基-O-烷基”表示芳基-O-基团通过烷基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芳基基团-O-和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芳基-O-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
术语“芳基-S(O)m-”表示芳基基团通过-S(O)m-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芳基基团和m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芳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
术语“烷氧基-烷基基团”表示烷氧基基团通过烷基与分子其余部分相连,其中烷氧基基团和烷基基团具有如本发明所述的含义。所述烷氧基-烷基基团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描述的取代基所取代。烷氧基-烷基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等等。
术语“卤素”是指氟(F)、氯(Cl)、溴(Br)或碘(I)。
术语“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卤代芳基”、“卤代烷氧基-烷基”、“卤代烯基”或“卤代炔基”分别表示烷基基团、烷氧基基团、芳基基团、烷氧基-烷基基团、烯基基团或炔基基团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基团所取代,这样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CF3,-OCF3-CH2OCF3,等等。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不饱和的”表示基团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度。
术语“杂原子”是指O、S、N、P和Si,包括N、S和P任何氧化态的形式;伯、仲、叔胺和季铵盐的形式;或者杂环中氮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形式,例如,N(像3,4-二氢-2H-吡咯基中的N),NH(像吡咯烷基中的NH)或NR(像N-取代的吡咯烷基中的NR)。
术语“羰基”,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和其他术语连用,如“氨基酰基”或“酰氧基”,表示-(C=O)-。
本发明的“盐”包括酸加成的盐及碱加成的盐,合适的碱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特别是钠、钾、镁、和钙盐,以及铵、具有(C1-C4)-烷基基团的伯、仲和叔胺,(C1-C4)-烷醇的单-、二-、和三烷醇胺、胆碱以及氯化胆碱。
盐可以为与一种无机酸加成的盐,无机酸可以为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或磷酸,或与有机酸加成的盐,有机酸可以为甲酸、碳酸,和烷酸如乙酸、三氟乙酸、三氯乙酸和丙酸,以及乙醇酸、硫氰酸、乳酸、丁二酸、柠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酸、饱和或单不饱和或二不饱和的C6-C20脂肪酸、烷基硫酸单酯、烷基磺酸(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磺酸)、芳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带有一个或两个磺酸基团的芳族基团,例如苯基和萘基)、烷基膦酸(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带有一个或两个膦酸基团的芳族基团,例如苯基和萘基),其中所述烷基和芳基基团可带有其他取代基,例如对甲苯磺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2-苯氧基苯甲酸、2-乙酰氧基苯甲酸等。
式(I)的化合物为介离子内盐。本领域已知为“两性离子”的“内盐”为电中性分子,但根据价键理论,在不同的原子的每个价键结构中携带正电荷和负电荷。为简洁起见,将式(I)的分子结构描述为本文单一价键结构,但是此具体价键结构应被理解为是涉及式(I)的化合物分子内连接的所有如下六种价键结构的代表。因此,除非另外指明,对本文式(I)的引用涉及所有如下六种适用的价键结构以及其它(例如分子轨道理论)结构。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一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包括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阻转异构体和几何异构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当一种立体异构体相对于其他立体异构体富集时,或当其与其他立体异构体分离时,其可能更有活性和/或可能表现出有益的效果。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如何分离、富集和/或选择性地制备所述立体异构体。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作为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单独的立体异构体、或作为旋光活性的形式存在。由于因空间位阻造成键旋转受限,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一种或更多种构象异构体形式存在。本发明包括构象异构体的混合物。此外,本发明包括相对于其它构象异构体富集了一种构象异构体的化合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不是所有的含氮杂环都可以形成氮氧化物,因为氮需要有可氧化为氧化物的可用孤对电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识别出可形成氮氧化物的那些含氮杂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会知道,叔胺可形成氮氧化物。用于制备杂环和叔胺的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包括使用过氧酸(如过乙酸和3-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过氧化氢、烷基氢过氧化物(如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过硼酸钠和双环氧乙烷(如二甲基双环氧乙烷)来氧化杂环和叔胺。制备氮氧化物的这些方法已被广泛描述和综述于文献中,参见例如:T.l.Gilchrist的Comprehensive Organic Synthesis第7卷,第748-750页,S.V.Ley编辑,Pergamon Press;M.Tisler和B.Stanovnik的ComprehensiveHeterocyclic Chemistry第3卷,第18-20页,A.J.Boulton和A.McKillop编辑,PergamonPress;M.R.Grimmett和B.R.T.Keene的Advances in Heterocyclic Chemistry第43卷,第149-161页,A.R.Katritzky编辑,Academic Press;M.Tisler和B.Stanovnik的Advances inHeterocyclic Chemistry第9卷,第285-291页,A.R.Katritzky和A.J.Boulton编辑,Academic Press;以及G.W.H.Cheeseman和E.S.G.Werstiuk的Advances in HeterocyclicChemistry第22卷,第390-392页,A.R.Katritzky和A.J.Boulton编辑,Academic Press。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制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一般可用作组合物即制剂中杀虫剂活性成分,通常还包括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载体可以是固体载体或液体载体。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的或合成的粘土和硅酸盐,例如天然硅石和硅藻土;硅酸镁,例如滑石;硅酸铝镁,例如高岭石、高岭土、蒙脱土和云母;白炭黑、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硫酸钙;石灰石;硫酸钠;铵盐,如硫酸铵、六甲撑二胺。
液体载体包括水和有机溶剂,当用水做溶剂或稀释剂时,有机溶剂也能用做辅助剂或防冻添加剂。有用的液化的气态填充剂或载体是那些在标准温度及标准压力下为气态的液体,例如气溶胶推进剂,如卤代烃,以及丁烷、丙烷、氮气和二氧化碳。
合适的有机溶剂包括芳烃,例如苯、二甲苯、甲苯等;氯代烃,例如氯代苯、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脂肪烃,例如石油馏分、环己烷、轻质矿物油;醇类,例如异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三醇和环己醇等;以及它们的醚和酯;酮类,例如丙酮、环己酮以及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植物油,例如黄豆油和棉籽油。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佐剂、乳化剂、分散剂、保护性胶体、润湿剂和粘合剂)包括所有常见的离子和非离子物质,例如乙氧基化的壬基酚、直链或支链醇的聚亚烷基二醇醚、烷基酚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反应产物、脂肪酸胺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反应产物,以及脂肪酸酯、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醚硫酸盐、烷基醚磷酸盐、芳基硫酸盐、乙氧基化的芳基烷基酚(如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以及乙氧基化的和丙氧基化的芳基烷基酚如硫酸化和磷酸化的芳基烷基酚-乙氧基化物和-乙氧基和-丙氧基化物。其他实例为天然的和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如木素磺酸盐、明胶、阿拉伯胶、磷脂、淀粉、疏水改性淀粉和纤维素衍生物,特别是纤维素酯和纤维素醚,以及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以及被碱金属氢氧化物中和的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以及任选取代的萘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如果所述活性成分之一和/或所述惰性载体之一不溶于水且施用在水中进行时,则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是必要的。
本发明所述的农用化学杀虫剂可由通用的方法制备。例如,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和/或固体载体混合,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还可以加入其它助剂,如粘合剂、消泡剂、起泡剂、抗氧化剂、结晶抑制剂、粘度调节剂、助悬剂、喷雾滴调节剂、色素、中和剂和缓冲剂、缓蚀剂、染料、增香剂、铺展剂、助渗剂、微量营养剂、分散剂、增稠剂、凝固点降低剂、抗微生物剂等。
本发明所述农用化学杀虫剂可以以其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施用,所述使用形式例如气溶胶、胶囊悬浮剂、冷雾浓缩剂(cold-fogging concentrate)、热雾浓缩剂、胶囊化的颗粒剂、细颗粒剂、用于种子处理的流动性浓缩剂(flowable concentrate)、即用型溶液、可撒粉的粉剂、可乳化的浓缩剂、水包油乳剂、油包水乳剂、大颗粒剂、微颗粒剂、油分散性粉末剂、油混溶性流动浓缩剂、油混溶性液体、气剂(在压力下)、产气产品、泡沫剂、糊剂、悬浮浓缩剂、悬乳浓缩剂、可溶性浓缩剂、混悬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粉剂和颗粒剂、水溶性和水分散性的颗粒剂或片剂、用于种子处理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粉剂,可湿性粉剂、经活性物质浸渍的天然产物及合成物质,以及聚合物和种子包衣材料中的微胶囊,以及ULV(ultra low volume)冷雾和热雾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还可以含有其他组分,例如其他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引诱剂、杀螨剂、杀线虫剂、肥料、安全剂等能够与液体肥料或固体、粒状肥料载体比如硝酸铵、尿素等一起配制或与细砂或泥土混合。
利用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对植物和植物部位进行本发明的处理可直接进行或通过常规处理方法作用于其周围环境、生境或存贮空间进行,所述常规处理方法为例如通过浸渍、喷洒、喷雾、灌溉、蒸发、撒粉、弥雾、撒播、发泡、涂抹、涂布、浇水(浇灌)、滴注,对于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对于种子,还可通过干种子处理、湿种子处理、浆液处理、结壳、包被一层或多层包衣等。还可通过超低容量法或将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剂或本发明化合物本身注射到土壤中来有效利用活性物质。
本发明化合物及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所述化合物或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农业或园林中用作杀虫剂的用途,用于控制或防止有用植物受到害虫侵害。
本发明涉及控制或防止有用植物受到的侵害的害虫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
半翅目(Hemiptera):飞虱(飞虱科(Delphacidae))如小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褐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或白背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叶蝉(角顶叶蝉科(Deltocephalidae))如绿稻叶蝉(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和绿稻叶蝉(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virescens));蚜虫(蚜科(Aphididae))如棉蚜(Aphis gossypii)、绿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马铃薯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毛地黄蚜(Aulacorthum sol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褐橘声蚜(Toxoptera citricidus);蝽科(Pentatomidae)如花角绿蝽(Nezara antennata)、豆蜂缘蝽(Riptortus clavetus)、中稻缘蝽(Leptocorisachinensis)、尖角二星蝽(Eysarcoris parvus)、混茶翅蝽(Halyomorpha mista)和美国牧草盲蝽(Lygus lineolaris);粉虱(Aleyrodidae)如温室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和Bemisia argentifolii);蚧(Coccidae)如加州红蚌质蚧(Calformia redscale)(Aonidiella aurantii)、圣琼斯康盾蚧(Comstockaspis perniciosa)、柑橘尖盾蚧(Unaspis citri)、红龟蜡蚧(Ceroplastes rubens)、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网蝽科(Tingidae);木虱(Homoptera,Psyllidea);
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Pyralidae)如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稻纵卷叶野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棉卷叶野螟(Notarcha derogata)、印度谷斑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菜心野螟(Hellula undalis)和兰草螟蛾(Pediasia teterrellus);夜蛾(Noctuidae)如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 litura)、贪夜蛾(Spodoptera exigua)、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小地老虎(Agrotisipsilon)、黑点弧翅夜蛾(Plusia nigrisigna)、粉夜蛾属(Thoricoplusia spp.)、实夜蛾属(Heliothis spp.)和铃夜蛾属(Helicoverpa spp.);粉蝶(Pieridae)如菜粉蝶(Pierisrapae);卷蛾(Tortricidae)如褐带卷蛾属(Adoxophyes)、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日豆小卷蛾(Matsumuraesesazukivora)、棉褐带卷蛾(Adophyes orana fasciata)、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sp.)、东方茶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苹果黄卷蛾(Archips fuscocupreanus)和苹果皮小卷蛾(Cydia pomonella);细蛾(Gracillariidae)如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和苹果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eella);蛀果蛾(Carposinidae)如桃蛀果蛾(Carposinaniponensis);潜蛾(Lyonetiidae)如潜蛾属(Lyonetia spp.);毒蛾(Lymantriidae)如毒蛾属(Lymantria spp.)和黄毒蛾属(Euproctis spp.);巢蛾(Yponomeutidae)如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麦蛾(Gelechiidae)如红铃麦蛾(Pectinophora gossypiella)和马铃薯麦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灯蛾(Arctiidae)如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以及谷蛾(Tineidae)如衣蛾(Tineatranslucens)和幕谷蛾(Tineolabisselliella);
缨翅目(Thysanopter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色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烟蓟马(Thrips tabaci)、丽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马铃薯蓟马(Frankliniella fusca);
双翅目(Diptera):家蝇(Musca domestica)、淡色库蚊(Culex popienspallens)、三膝虻(Tabanus trigonus)、葱蝇(Hylemya anitqua)、灰地种蝇(Hylemyaplatura)、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日本稻潜蝇(Agromyza oryzae)、稻潜蝇(Hydrellia griseola)、稻秆蝇(Chlorops oryzae)、瓜寡鬃实蝇(Dacus cucurbitae)、地中海果实蝇(Ceratitis capitata)和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
鞘翅目(Coleoptera):茄二十八星瓢虫(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黄曲条菜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稻象(Echinocnemus squameus)、稻水象(Lissorhoptrusoryzophilus)、棉铃象(Anthonomus grandis)、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寄生谷象(Sphenophorus venatus)、日本弧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古铜异丽金龟(Anomala cuprea)、根萤叶甲属(Diabrotica spp.)、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decemlineata)、叩甲属(Agriotes spp.)、烟草窃蠹(Lasioderma serricorne)、小圆皮蠹(Anthrenus verbasci)、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褐粉蠹(Lyctus brunneus)、白斑星天牛(Anoplophora malasiaca)和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直翅目(Orthoptera):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非洲蝼蛄(Gryllotalpaafficana)、北海道稻蝗(Oxya yezoensis)和日本稻蝗(Oxya japanica);
膜翅目(Hymenoptera):新疆菜叶蜂(Athalia rosae)、切叶蚁属(Acromyrmexspp.)和火蚁属(Solenopsis spp.);
线虫(Nematodes):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草莓芽线虫(Nothotylenchus acris)、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异常珍珠线虫(Nacobbus aberrans);
蜚蠊目(Blattariae):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nos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褐斑大蠊(Periplaneta brunnea)和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蜱螨目(Acarina):叶螨科(Tetranychidae)(例如,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和小爪螨属(Oligonychusspp.));瘿螨科(Eriophyidae)(例如,橘刺皮瘿螨(Aculops pelekassi));跗线螨科(Tarsonemidae)(例如,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细须螨科(Tenuipalpidae);杜克螨科(Tuckerellidae);粉螨科(Tuckerellidae Acaridae)(例如,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麦食螨科(Pyroglyphidae)(例如,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和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renyssnus));肉食螨科(Cheyletidae)(例如,普通肉食螨(Cheyletus eruditus)、马六甲肉食螨(Cheyletusmalaccensis)和马六甲肉食螨(Cheyletus moorei);以及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有用植物包括以下植物种类:谷物(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稻、玉米、高粱以及相关物种);甜菜(糖萝卜以及饲用甜菜);梨果、核果以及软水果(苹果、梨、李子、桃、扁桃、樱桃、草莓、覆盆子和黑莓);豆科植物(扁豆、宾豆、豌豆、大豆);油料作物(油菜、芥菜、橄榄、向日葵、椰子、蓖麻油植物、可可豆、落花生或大豆);瓜类植物(南瓜、黄瓜、甜瓜);纤维植物(棉花、亚麻、大麻、黄麻);柑橘属水果(桔子、柠檬、葡萄柚、柑橘);蔬菜(菠菜、莴苣、芦笋、甘蓝、胡萝卜、洋葱、番茄、马铃薯、红椒);月桂类植物(鳄梨、樟属、樟脑)或植物,例如烟草、坚果、咖啡、茄子、甘蔗、茶、胡椒、葡萄藤、啤酒花、香蕉以及天然橡胶植物,连同草皮、观赏和森林植物,例如花卉、灌木、阔叶树或常绿树,例如针叶树,以及植物繁殖材料。
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使用方法简单,将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组合物施于所述的害虫或其生长介质上。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施用剂量根据天气条件、剂型、施用时机、施用方法、施用面积、目标虫害、目标作物等变化。
一般合成过程
在本说明书中,如果在化学名称和化学结构间存在任何差异,结构是占优的。一般地,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有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合成方案和实施例1-28用于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所描述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来合适地制备许多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且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其它方法都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例如,根据本发明那些非例证的化合物的合成可以成功地被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修饰方法完成,如适当的保护干扰基团,通过利用其他已知的试剂(除了本发明所描述的),或将反应条件做一些常规的修改。另外,本发明所公开的反应或已知的反应条件也公认地适用于本发明其他化合物的制备。
色谱柱是使用硅胶柱。硅胶(300-400目)购于青岛海洋化工厂。核磁共振光谱数据通过Bruker Avance 400核磁共振谱仪或Bruker Avance III HD 600核磁共振谱仪来测定,以CDCl3,DMSO-d6,CD3OD或丙酮-d6为溶剂(报导以ppm为单位),用TMS(0ppm)或氯仿(7.25ppm)作为参照标准。当出现多重峰的时候,将使用下面的缩写:s(singlet,单峰),d(doublet,双峰),t(triplet,三重峰),m(multiplet,多重峰),br(broadened,宽峰),dd(doublet of doublets,四重峰),dt(doublet of triplets,双三重峰),ddd(doublet ofdoublet of doublets,双双二重峰),ddt(doublet of doublet of triplets,双双三重峰),dddd(doublet of doublet of doublet of doublets,双双双二重峰)。偶合常数,用赫兹(Hz)表示。
低分辨率质谱(MS)数据测定的条件是:Agilent 6120 Quadrupole HPLC-MS(柱子型号:Zorbax SB-C18,2.1x30mm,3.5μm,6min,流速为0.6mL/min,流动相:5%-95%(含0.1%甲酸的CH3CN)在(含0.1%甲酸的H2O)中的比例)),在210/254nm用UV检测,用电喷雾电离模式(ESI)。
下面简写词的使用贯穿本发明: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DMSO-d6 氘代二甲基亚砜
CDCl3 氘代三氯甲烷
THF 四氢呋喃
g 克
mg 毫克
mol 摩尔
mmol 毫摩尔
mL 毫升
N 摩尔每升
mass% 质量百分含量或者质量分数或者质量百分比
TLC 薄层色谱法
PH 酸碱度
下列反应方案描述了制备本发明公开化合物的步骤。其中,R1、R2和n具有本发明所描述的含义。
合成方案
合成方案1
通过合成方案1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式(5)化合物。由式(1)化合物和式(2)化合物反应,得到式(3)化合物;式(3)化合物与吡啶-2-胺反应得到式(4)化合物;式(4)化合物经过还原反应得到式(5)化合物。
合成方案2
通过合成方案2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式(12)化合物。由式(6)化合物和式(7)化合物反应,得到式(8)化合物;式(8)化合物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式(11)化合物;式(11)化合物与三氯苯酚反应得到式(12)化合物。
合成方案3
或通过合成方案3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式(12)化合物。由式(9)化合物经过甲基化反应,得到式(10)化合物;式(10)化合物通过甲酯化反应,得到式(8)化合物;式(8)化合物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式(11)化合物;式(11)化合物与三氯苯酚反应得到式(12)化合物。
合成方案4
通过合成方案4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式(I)化合物;由式(5)化合物与式(12)化合物反应,即可得到式(I)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发明人以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为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1:1-(2-(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苯酚(1.88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下搅拌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2.97g,收率:75%)。
第二步:N-(2-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2-(苯氧基)苯甲醛(1.98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过滤,将残余液在真空下、90℃反应1h;而后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过滤,将残余液在真空下、90℃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6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129mL,v/v=5/124)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反应液,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7: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8g,收率:65%)。
第三步:2-苯基丙二酸的合成
量取2-苯基丙二酸二乙酯(11mL,50.00mmol)于250mL反应瓶,缓慢加入氢氧化钠(20.00g,500.00mmol)的水溶液(100mL),在60℃油浴下搅拌反应3h,待反应完毕后,将反应移至冰浴下搅拌,缓慢加入浓盐酸(30mL),至溶液pH值为1,加入乙酸乙酯(100mL x 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8.18g,收率:91%)。
第四步:双(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的合成
将2-苯基丙二酸(8.18g,45.00mmol)、N,N-二甲基甲酰胺(3mL)和二氯甲烷(150mL)加入到500mL单口瓶中,在冰浴搅拌,慢慢滴加草酰氯(19mL,225.00mmol),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恢复至室温,继续反应6h,向反应液中加入2,4,6-三氯苯酚(17.70g,90.00mmol),继续反应12h,浓缩反应液,加入甲醇(100mL),室温静置3h,反应液中析出了大量白色沉淀,过滤,用甲醇(100mL)洗涤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12.35g,收率:50.64%)。
第五步:1-(2-(4-溴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38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268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00mg,收率:46%)。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0(d,J=5.7Hz,1H),8.23(dd,J1=11.7Hz,J2=4.3Hz,1H),7.61(d,J=7.3Hz,2H),7.59-7.56(m,2H),7.48(dd,J1=14.6Hz,J2=7.5Hz,2H),7.31(t,J=7.7Hz,3H),7.15-7.09(m,4H),6.99(d,J=8.9Hz,3H),5.52(s,2H);
MS(ES-API,pos.ion)m/z[M+1]+:421.2。
实施例2:1-(2-(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将1,4-二氧六环200mL(分子筛除水)加入到两口瓶中,用氮气吹扫10min;加入碘化亚铜(3.809g,20mmol)和1,10-邻菲罗啉(3.96g,20mmol),在室温下搅拌20min;然后依次加入丙二酸二甲酯(14.52g,110mmol)、碳酸铯(35.838g,110mmol)及3-碘三氟甲苯(27.2g,100mmol);加入完毕后,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10℃反应24h,用TLC检测反应进度,反应完全后;将反应降至室温,调节pH值到中性;用乙酸乙酯(100mL x 3)萃取反应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30: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液体,12.57g,收率:45.6%)。
第二步: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的合成
称取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二乙酯(5.52g,20.00mmol)于100mL反应瓶,缓慢加入氢氧化钠(4.00g,100.00mmol)的水溶液(40mL),在60℃油浴下搅拌反应3h,将反应移至冰浴下搅拌,缓慢加入浓盐酸(10mL),使溶液pH值为1,加入乙酸乙酯(50mL x 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4.41g,收率:90%)。
第三步: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的合成
将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4.41g,18.00mmol)、N,N-二甲基甲酰胺(1mL)和二氯甲烷(5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冰浴搅拌,慢慢滴加草酰氯(8mL,95mmol),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恢复至室温,继续反应6h,向反应液中加入2,4,6-三氯苯酚(8g,40.00mmol),继续反应12h,浓缩反应液,加入甲醇(40mL),室温静置3h,反应液中析出大量白色沉淀,过滤,用甲醇(20mL)洗涤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6.64g,收率:61%)。
第四步:1-(2-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38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20mg,收率:49%)。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1(d,J=5.7Hz,1H),8.23(dd,J1=11.7Hz,J2=4.3Hz,1H),7.61-7.58(m,4H),7.48-7.36(m,5H),7.15-7.09(m,4H),7.01-6.90(m,2H),5.50(s,2H);
MS(ES-API,pos.ion)m/z[M+1]+:489.1。
实施例3:1-(3-(4-硝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3-(4-硝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间羟基苯甲醛(2.44g,20.00mmol)、对氟硝基苯(2.82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4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9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激烈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96g,收率:80%)。
第二步:N-(3-(4-硝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3-(4-硝基苯氧)基苯甲醛(3.96g,16mmol)、邻氨基吡啶(1.51g,16mmol)和二氯甲烷(50mL)加入到10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而后降至室温,加入5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3.82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3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456mg,12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35mL,v/v=6: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反应12h,加入3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5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7: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2.3g,收率:44.7%)。
第三步:1-(3-(4-(硝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3-(4-硝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60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90mg,收率:34%)。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0(d,J=5.7Hz,1H),8.22(dd,J1=11.7Hz,J2=4.3Hz,2H),7.68(m,2H),7.59-7.56(m,2H),7.48(dd,J1=14.6Hz,J2=7.5Hz,2H),7.31(t,J=7.7Hz,3H),7.05-6.69(m,3H),6.3(d,J=8.9Hz,1H),5.48(s,2H);
MS(ES-API,pos.ion)m/z[M+1]+:534.2。
实施例4:1-(4-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苯酚(1.88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6g,收率:91%)。
第二步:N-(4-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苯氧基)苯甲醛(1.98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而后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6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7: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6g,收率:56%)。
第三步:1-(4-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38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30mg,收率:52%)。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55(d,J=6.4Hz,1H),8.18(s,1H),8.05(d,J=16.3Hz,2H),7.49(d,J=32.6Hz,3H),7.35(d,J=30.6Hz,7H),7.13(d,J=20.3Hz,1H),7.01(d,J=8.3Hz,3H),5.60(s,2H);
MS(ES-API,pos.ion)m/z[M+1]+:489.2。
实施例5:1-(4-(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氯苯酚(2.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9g,收率:84%)。
第二步:N-(4-(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4-氯苯氧基)苯甲醛(2.3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而后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7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8g,收率:58%)。
第三步:1-(4-(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30mg,收率:52%)。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5(d,J=7.7Hz,1H),8.18(s,1H),8.05(d,J=23.5Hz,2H),7.52(d,J=23.0Hz,2H),7.46(d,J=8.9Hz,1H),7.37(d,J=13.7Hz,1H),7.30(d,J=15.5Hz,4H),6.96(d,J=32.8Hz,4H),5.59(s,2H);
MS(ES-API,pos.ion)m/z[M+1]+:523.1。
实施例6:1-(4-(4-氟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氟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氟苯酚(2.24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2g,收率:74%)。
第二步:N-(4-(4-氟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4-氟苯氧基)苯甲醛(2.16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然后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2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而后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1g,收率:58%)。
第三步:1-(4-(4-氟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氟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47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80mg,收率:31.8%)。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5(d,J=8.1Hz,1H),8.19(s,1H),8.06(d,J=24.1Hz,2H),7.53(d,J=13.9Hz,2H),7.46(d,J=8.9Hz,1H),7.37(d,J=18.3Hz,1H),7.30(d,J=10.5Hz,3H),7.01(d,J=45.6Hz,5H),5.61(s,2H);19F NMR(376MHz,CDCl3):δ(ppm)-62.32(s),-119.31(s);
MS(ES-API,pos.ion)m/z[M+1]+:507.7。
实施例7:1-(4-(4-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甲氧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甲氧基苯酚(2.48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3g,收率:72.3%)。
第二步:N-(4-(4-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
将4-(4-甲氧苯氧基)苯甲醛(2.28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0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1g,收率:36%)。
第三步:1-(4-(4-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3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2]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70mg,收率:31.8%)。
1H NMR(400MHz,CDCl3):δ(ppm)9.35(d,J=8.1Hz,1H),8.20(s,1H),8.05(d,J=24.1Hz,2H),7.50(d,J=14.1Hz,2H),7.43(d,J=8.7Hz,1H),7.37(d,J=18.3Hz,1H),7.30(d,J=10.5Hz,3H),7.01(d,J=45.6Hz,5H),5.52(s,2H),3.82(s,3H);
MS(ES-API,pos.ion)m/z[M+1]+:519.1。
实施例8:1-(4-(4-甲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甲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甲苯酚(2.1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6g,收率:85%)。
第二步:N-(4-(4-甲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4-甲苯基)苯甲醛(2.1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0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5g,收率:51.7%)。
第三步:1-(4-(4-甲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甲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4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3]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30mg,收率:51.8%)。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3(d,J=6.7Hz,1H),8.18(s,1H),8.04(d,J=31.4Hz,2H),7.48(d,J=28.6Hz,4H),7.34(d,J=13.9Hz,1H),7.27(d,J=9.3Hz,2H),7.14(d,J=8.3Hz,2H),6.96(d,J=8.5Hz,2H),6.90(d,J=8.4Hz,2H),5.57(s,3H),2.34(s,3H);
MS(ES-API,pos.ion)m/z[M+1]+:503.7。
实施例9:1-(4-(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叔丁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叔丁基苯酚(3.0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2g,收率:63%)。
第二步:N-(4-(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4-(4-叔丁基苯基)苯甲醛(2.54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1.8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0.9g,收率:27.1%)。
第三步:1-(4-(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66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3]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88mg,收率:32%)。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4(d,J=6.4Hz,1H),8.19(s,1H),8.04(d,J=29.7Hz,2H),7.48(d,J=23.0Hz,3H),7.32(d,J=33.5Hz,5H),6.96(d,J=32.5Hz,4H),5.59(s,2H),1.33(s,9H);
MS(ES-API,pos.ion)m/z[M+1]+:545.7。
实施例10:1-(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三氟甲氧基苯酚(3.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0g,收率:53%)。
第二步:N-(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苯甲醛(2.8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6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9g,收率:52%)。
第三步:1-(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4-三氟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80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3]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88mg,收率:32%)。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6(d,J=6.6Hz,1H),8.19(s,1H),8.05(d,J=20.5Hz,2H),7.49(d,J=32.7Hz,3H),7.34(d,J=43.0Hz,5H),7.20(d,J=8.6Hz,2H),7.01(d,J=14.7Hz,4H),5.61(s,2H);
MS(ES-API,pos.ion)m/z[M+1]+:573.6。
实施例11:1-(4-(3-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3-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间氯苯酚(2.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2g,收率:69%)。
第二步:N-(4-(3-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4-(3-氯苯氧基)苯甲醛(2.3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5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6g,收率:51.6%)。
第三步:1-(4-(3-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3-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78mg,收率:30%)。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5(d,J=6.2Hz,1H),8.19(s,1H),8.05(dd,J=16.5,7.5Hz,2H),7.60–7.41(m,3H),7.35(dd,J=17.6,7.7Hz,3H),7.25(d,J=8.1Hz,1H),7.10(d,J=8.0Hz,1H),7.07–6.94(m,3H),6.89(d,J=8.2Hz,1H),5.60(s,1H);
MS(ES-API,pos.ion)m/z[M+1]+:523.7。
实施例12:1-(4-(2-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2-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邻氯苯酚(2.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3.1g,收率:68%)。
第二步:N-(4-(2-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4-(2-氯苯氧基)苯甲醛(2.3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3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3g,收率:42%)。
第三步:1-(4-(2-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2-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2]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00mg,收率:40%)。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2(d,J=6.6Hz,1H),8.18(s,1H),8.03(d,J=30.5Hz,2H),7.48(d,J=33.2Hz,4H),7.29(d,J=55.5Hz,3H),7.12(d,J=14.2Hz,1H),6.96(d,J=22.8Hz,3H),5.58(s,2H);
MS(ES-API,pos.ion)m/z[M+1]+:523.6。
实施例13:1-(4-(2,4-二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2,4-二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2,4-二氯苯酚(3.32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4.1g,收率:77%)。
第二步:N-(4-(2,4-二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2,4-二氯苯氧基)苯甲醛(2.65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9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2.1g,收率:61%)。
第三步:1-(4-(2,4-二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2,4-二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72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2]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100mg,收率:40%)。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5(d,J=6.8Hz,1H),8.19(s,1H),8.05(d,J=23.3Hz,2H),7.49(d,J=45.1Hz,4H),7.34(d,J=42.6Hz,4H),7.21(d,J=11.2Hz,1H),6.94(d,J=16.9Hz,2H),5.60(s,2H);
MS(ES-API,pos.ion)m/z[M+1]+:557.6。
实施例14:1-(4-(3-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3-甲氧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00mmol)、间甲氧基苯酚(2.48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2.4g,收率:52.5%)。
第二步:N-(4-(3-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3-甲氧苯氧基)苯甲醛(2.28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固体2.2g。
将以上黄色固体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0.9g,收率:29.5%)。
第三步:1-(4-(3-甲氧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4-(3-甲氧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3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2]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50mg,收率:22.7%)。
1H NMR(400MHz,CDCl3):δ(ppm)9.43(d,J=8.4Hz,1H),8.18(s,1H),8.06(d,J=23.6Hz,2H),7.52(d,J=14.1Hz,2H),7.39(d,J=8.7Hz,1H),7.35-7.30(m,4H),7.01(d,J=45.6Hz,5H),5.58(s,2H),3.78(s,3H);
MS(ES-API,pos.ion)m/z[M+1]+:519.2。
实施例15:1-(2-(3-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3-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间氯苯酚(2.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棕色固体,3.1g,收率:68%)。
第二步:N-(2-(3-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2-(3-氯苯氧基)苯甲醛(2.3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0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3]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0g,收率:32%)。
第三步:1-(2-(3-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3-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80mg,收率:31%)。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1(d,J=6.4Hz,1H),8.18(s,1H),8.04(d,J=29.0Hz,2H),7.53(d,J=18.3Hz,3H),7.31(d,J=16.7Hz,4H),7.16(d,J=18.3Hz,2H),7.01(d,J=10.0Hz,2H),6.90(d,J=7.6Hz,1H),5.65(s,2H);
MS(ES-API,pos.ion)m/z[M+1]+:523.1。
实施例16: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4-氯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氯苯酚(2.56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60℃油浴下反应18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棕色固体,3.6g,收率:77.6%)。
第二步:N-(2-(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2-(4-氯苯氧基)苯甲醛(2.3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6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5g,收率:48.4%)。
第三步: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62mg,收率:23.6%)。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2(d,J=6.7Hz,1H),8.18(s,1H),8.04(d,J=28.9Hz,2H),7.60–7.47(m,3H),7.33(d,J=33.9Hz,6H),7.13(d,J=14.9Hz,1H),6.97(d,J=13.1Hz,2H),5.67(s,2H);
MS(ES-API,pos.ion)m/z[M+1]+:523.1。
实施例17: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3-甲基苯乙酸甲酯的合成
将3-甲苯乙酸(3.0g,20mmol)溶于60mL甲醇中,加入浓硫酸2mL,再将反应温度升至60℃,反应10h,将反应体系浓缩,得到的残留物用100mL乙酸乙酯溶解;而后用水洗涤(30mL x 3),无水硫酸钠干燥1h,过滤,将滤液浓缩并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30:1]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无色液体,3.0g,收率:91.4%)。
第二步:2-(3-甲苯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将对(3.0g,18mmol)3-甲苯乙酸甲酯溶于四氢呋喃40mL中,而后室温下分5批加入氢化钠(mass%=60%,1.75g,43mmol),加入完毕后室温下反应30min;而后将碳酸二甲酯(8.1g,90mmol)滴入到反应中,滴入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18h,而后加入15mL氯化铵饱和溶液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干燥1h,过滤,将滤液浓缩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1]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无色液体,3.2g,收率:80%)。
第三步:2-(3-甲苯基)丙二酸的合成
称取2-(3-甲苯基)丙二酸二甲酯(2.22g,10.00mmol)于100mL反应瓶,缓慢加入氢氧化钠(2.00g,50.00mmol)的水溶液(20mL),在60℃油浴下搅拌反应3h,将反应移至冰浴下搅拌,缓慢加入浓盐酸(5mL),使溶液pH值为1,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1.8g,收率:92.7%)。
第四步:双(2,4,6-三氯苯基)2-(3-甲苯基)丙二酸酯的合成
将2-(3-甲苯基)丙二酸(1.8g,9.20mmol)、N,N-二甲基甲酰胺(1mL)和二氯甲烷(5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冰浴搅拌下,慢慢滴加草酰氯(5mL,60mmol),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恢复至室温,继续反应6h,向反应液中加入2,4,6-三氯苯酚(6g,30.00mmol),继续反应12h,浓缩反应液,加入甲醇(30mL),室温静置3h,反应液中析出了大量白色沉淀,过滤,甲醇(15mL)洗涤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3.2g,收率:60%)。
第五步: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甲)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甲苯基)丙二酸酯(275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85mg,收率:23.6%)。
1H NMR(400MHz,CDCl3):δ(ppm)9.51(d,J=4.8Hz,1H),7.97(d,J=5.9Hz,1H),7.56(d,J=35.9Hz,3H),7.29(d,J=52.3Hz,5H),7.12(s,3H),6.97(d,J=7.3Hz,3H),5.65(s,2H),2.40(s,3H);
MS(ES-API,pos.ion)m/z[M+1]+:470.1。
实施例18: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氟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3-氟苯乙酸甲酯的合成
将3-氟苯乙酸(3.1g,20mmol)溶于60mL甲醇中,加入浓硫酸2mL,将反应温度升至60℃,反应10h,将反应体系浓缩,得到的残留物用100mL乙酸乙酯溶解;而后用水洗涤(30mLx 3),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h,过滤,将滤液浓缩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30:1]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无色液体,2.9g,收率:86.3%)。
第二步:2-(3-氟苯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合成
将3-氟苯乙酸甲酯(2.9g,17.5mmol)溶于四氢呋喃40mL中,在室温下分批加入氢化钠(含量60%,分五次加入1.70g,42mmol),加入完毕后室温下反应30min;而后将碳酸二甲酯(8.1g,90mmol)滴入到反应中,滴入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18h,而后加入15ml氯化铵饱和溶液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5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将滤液浓缩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0:1]分离,得到目标产物(无色液体,3.0g,收率:75.8%)。
第三步:2-(3-氟苯基)丙二酸的合成
称取2-(3-氟苯基)丙二酸二甲酯(2.26g,10.00mmol)于100mL反应瓶,缓慢加入氢氧化钠(2.00g,50.00mmol)的水溶液(20mL),在60℃油浴下搅拌反应3h,将反应移至冰浴下搅拌,缓慢加入浓盐酸(5mL),使溶液pH值为1,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后,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标题化合物(黄色固体,1.8g,收率:90%)。
第四步:双(2,4,6-三氯苯基)2-(3-氟苯基)丙二酸酯的合成
将2-(3-氟苯基)丙二酸(1.8g,9.00mmol)、N,N-二甲基甲酰胺(1mL)和二氯甲烷(5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在冰浴搅拌下,慢慢滴加草酰氯(5mL,60mmol),加入完毕后,将反应恢复至室温,继续反应6h,向反应液中加入2,4,6-三氯苯酚(6g,30.00mmol),继续反应12h,浓缩反应液,加入甲醇(30mL),室温静置3h,反应液中析出大量白色沉淀,过滤,用甲醇(15mL)洗涤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白色固体,3.4g,收率:67.8%)。
第五步:1-(2-(4-氯苯氧基)苄基)-4-氧代-3-(3-氟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氯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3-氟苯基)丙二酸酯(278mg,0.5mmol)和甲苯(10mL)加入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粉末,55mg,收率:23.3%)。
1H NMR(400MHz,CDCl3):δ(ppm)9.45(d,J=4.9Hz,1H),8.05(d,J=6.3Hz,1H),7.68(m,3H),7.33(m,5H),7.12(s,3H),6.95(d,J=7.2Hz,3H),5.63(s,2H),2.30(s,3H);
MS(ES-API,pos.ion)m/z[M+1]+:473.8。
实施例19:4-氧代-3-苯基-1-(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三氟甲基苯酚(3.24g,20.00mmol)、碳酸钾(11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到250mL单口瓶中,加热至60℃反应12h,向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常温下激烈搅拌10min,用乙酸乙酯(100mL x 3)萃取水相,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得到标题化合物(棕色油状物,4.78g,收率:90%)。
第二步:N-(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醛(2.66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100mL单口瓶中,在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6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3: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3g,收率:37.8%)。
第三步:1-(2-(4-三氟甲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72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268mg,0.5mmol)和甲苯(8mL)加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残余液用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旋干溶剂,得到的固体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66mg,收率:27%)。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8(d,J=6.9Hz,1H),8.25(t,J1=13.2Hz,J2=7.2Hz,1H),7.72(d,J=8.7Hz,2H),7.65(d,J=7.2Hz,2H),7.60(d,J=9.0Hz,1H),7.50(t,J1=14.0Hz,J2=6.8Hz,1H),7.41-7.35(m,2H),7.29-7.14(m,4H),7.10(dd,J1=8.3Hz,J2=3.3Hz,3H),5.52(s,2H);
MS(ES-API,pos.ion)m/z[M+1]+:488.7。
实施例20:4-氧代-1-(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1-(2-(4-三氟甲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72mg,0.5mmol)、(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酸酯(302mg,0.5mmol)和甲苯(8mL)加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残余液用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旋干溶剂,得到的固体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58mg,收率:22%)。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9(d,J=5.7Hz,1H),8.29(t,J1=14.4Hz,J2=7.2Hz,1H),8.10(s,1H),8.06(d,J=7.5Hz,1H),7.70(d,J=8.7Hz,2H),7.65(d,J=9.1Hz,1H),7.55(d,J=7.1Hz,2H),7.51(d,J=6.6Hz,2H),7.38(t,J1=15.6Hz,J2=7.2Hz,1H),7.20(t,J1=14.8Hz,J2=7.6Hz,1H),7.09(t,J1=16.0Hz,J2=8.0Hz,3H),5.54(s,2H);
MS(ES-API,pos.ion)m/z[M+1]+:556.7。
实施例21:4-氧代-3-苯基-1-(2-(对甲苯基氧基)苄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对-甲苯基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5.46g,44.0mmol)、对甲基苯酚(4.32g,40.0mmol)、碳酸钾(22g,16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到250mL单口瓶中,加热到60℃反应12h,向反应液中加入冰水(100mL),在常温下搅拌10min,用乙酸乙酯(100mL x 3)萃取水相,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得到标题化合物(棕色液体,5.37g,收率:63%)。
第二步:N-(2-(4-甲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2-(对-甲苯基氧基)苯甲醛(2.12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1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4g,收率:48.2%)。
第三步:1-(2-(4-甲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45mg,0.5mmol)、双(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268mg,0.5mmol)和甲苯(8mL)加到25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残余液用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旋干溶剂,得到的固体用乙醇(2mL)和石油醚(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130mg,收率:59.6%)。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31(d,J=6.8Hz,1H),8.26(t,J1=14.4Hz,J2=7.2Hz,1H),7.69(d,J=7.2Hz,2H),7.59(d,J=8.9Hz,1H),7.51(t,J1=14.0Hz,J2=6.8Hz,1H),7.34–7.24(m,3H),7.24–7.08(m,4H),7.05(t,J1=22.8Hz,J2=14.8Hz,1H),6.95(d,J=8.5Hz,2H),6.86(d,J=8.1Hz,1H),5.55(s,2H),2.30(s,3H);
MS(ES-API,pos.ion)m/z[M+1]+:435.0。
实施例22:4-氧代-1-(2-(对甲苯基氧基)苄基)-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氧代-1-(2-(对甲苯基氧基)苄基)-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45mg,0.5mmol)、(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酸酯(302mg,0.5mmol)和甲苯(8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40mg,收率:32%)。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32(d,J=7.1Hz,1H),8.29(t,J1=14.4Hz,J2=7.2Hz,1H),8.14(s,1H),8.09(d,J=7.9Hz,1H),7.62(d,J=8.7Hz,1H),7.57–7.47(m,3H),7.27(t,J1=16.0Hz,J2=8.4Hz,1H),7.18(dd,J1=13.1Hz,J2=8.0Hz,3H),7.05(t,J1=15.2Hz,J2=8.4Hz,1H),6.92(d,J=8.4Hz,2H),6.86(d,J=8.1Hz,1H),5.56(s,2H),2.30(s,3H);
MS(ES-API,pos.ion)m/z:503.1[M+1]+
实施例23:1-(2-(4-溴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4-溴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溴苯酚(3.44g,20.00mmol)、碳酸钾(11.0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30mL)加入到250mL单口瓶中,60℃油浴下反应18h,向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激烈搅拌10min有固体析出,过滤,用水洗涤(50mL x 3)滤饼,得到标题化合物(米白色固体,2.81g,收率:51%)。
第二步:N-(2-(4-溴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2-(4-溴苯氧基)苯甲醛(2.77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3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0.9g,收率:25.4%)。
第三步:1-(2-(4-溴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将N-(2-(4-溴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77mg,0.5mmol)、(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酸酯(302mg,0.5mmol)和甲苯(8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絮状固体,70mg,收率:25%)。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32(d,J=5.9Hz,1H),8.28(t,J1=14.4Hz,J2=7.2Hz,1H),8.13(s,1H),8.07(d,J=7.6Hz,1H),7.62(d,J=9.0Hz,1H),7.56–7.48(m,5H),7.32(t,J1=15.6Hz,J2=7.8Hz,1H),7.22(d,J=7.1Hz,1H),7.13(t,J1=15.6Hz,J2=8.0Hz,1H),6.96(t,J1=16.4Hz,J2=8.8Hz,3H),5.54(s,2H);
MS(ES-API,pos.ion)m/z[M+1]+:567.1。
实施例24:1-(2-(4-溴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1-(2-(4-溴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溴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77mg,0.5mmol)、(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268mg,0.5mmol)和甲苯(8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絮状固体,68mg,收率:27%)。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30(d,J=5.8Hz,1H),8.25(dd,J1=11.6Hz,J2=4.3Hz,1H),7.67(d,J=7.2Hz,2H),7.62-7.56(m,2H),7.52(dd,J1=14.6Hz,J2=7.5Hz,2H),7.30(t,J=7.7Hz,3H),7.18-7.09(m,3H),6.97(d,J=8.9Hz,3H),5.53(s,2H);
MS(ES-API,pos.ion)m/z[M+1]+:499.7。
实施例25:1-(2-(4-甲氧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4-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6.0g,48.00mmol)、对甲氧基苯酚(4.96g,40.00mmol)、碳酸钾(22g,16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100mL)加到500mL单口瓶中,在60℃下搅拌反应12h,加入冰水(200mL),常温下搅拌10min,用乙酸乙酯(200mL x 3)萃取水相,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得到的残余物用柱层析法分离[正己烷/乙酸乙酯(v/v)=10:1],得到标题化合物(油状物,3.1g,收率:24%)。
第二步:N-(2-(4-甲氧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2-(4-甲氧基苯氧基)苯甲醛(2.28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5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1.6g,收率:52.3%)。
第三步:1-(2-(4-甲氧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甲氧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53mg,0.5mmol)、(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酸酯(303mg,0.5mmol)和甲苯(8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正己烷/乙酸乙酯(v/v)=2:1]分离,得到的产物用乙醇(2mL)和正己烷(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48mg,收率:19%)。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34(d,J=6.9Hz,1H),8.30(t,J1=14.8Hz,J2=7.6Hz,1H),8.15(s,1H),8.10(d,J=7.7Hz,1H),7.64(d,J=8.9Hz,1H),7.53(dt,J1=16.4Hz,J2=5.9Hz,3H),7.24(t,J1=16.0Hz,J2=8.4Hz,1H),7.13(d,J=6.9Hz,1H),7.06–6.95(m,5H),6.78(d,J=8.0Hz,1H),5.59(s,2H),3.76(s,3H);
MS(ES-API,pos.ion)m/z[M+1]+:519.1。
实施例26:1-(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2-(4-(叔丁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邻氟苯甲醛(2.48g,20.00mmol)、对叔丁基苯酚(3.0g,20.00mmol)、碳酸钾(11.0g,80.00mmol)和N,N-二甲基甲酰胺(40mL)加到250mL双口瓶中,加热到70℃反应12h,往反应液中加入冰水(200mL),常温下搅拌10min,用乙酸乙酯(100mL x3)萃取水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滤液,得到的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正己烷/乙酸乙酯(v/v)=9:1],得到标题化合物(棕色液体,3.0g,收率:59%)。
第二步:N-(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合成
将2-(4-(叔丁基)苯氧基)苯甲醛(2.54g,10mmol)、邻氨基吡啶(0.94g,10mmol)和二氯甲烷(20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降至室温,加入2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减压浓缩反应液,将残余液在真空、90℃下反应1h,如是重复三次,得到黄色油状物2.8g。
将以上黄色油状物溶于四氢呋喃(20mL)中,并慢慢滴加到硼氢化钠(304mg,8.0mmol)的四氢呋喃/甲醇[24mL,v/v=5:1]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室温下搅拌12h,加入20mL水猝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30mL x 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有机相,残余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2.3g,收率:69.2%)。
第三步:1-(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400mg,1.2mmol)、(2,4,6-三氯苯基)2-苯基丙二酸酯(536mg,1.0mmol)和甲苯(16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正己烷/乙酸乙酯(v/v)=2:1]分离,得到的产物用乙醇(2mL)和正己烷(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103mg,收率:22%)。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9(d,J=6.5Hz,1H),8.25(t,J1=15.6Hz,J2=7.8Hz,1H),7.68(d,J=7.6Hz,2H),7.60(d,J=8.9Hz,1H),7.50(t,J1=13.6Hz,J2=6.8Hz,1H),7.39(d,J=8.7Hz,2H),7.29(q,J=7.3Hz,3H),7.16(t,J1=14.8Hz,J2=7.2Hz,2H),7.07(t,J1=14.8Hz,J2=8.4Hz,1H),6.91(t,J1=14.8Hz,J2=6.4Hz,3H),5.55(s,2H),1.29(s,9H);
MS(ES-API,pos.ion)m/z[M+1]+:477.2。
实施例27:1-(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1-(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4-氧代-3-(3-(三氟甲基)苯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的合成
将N-(2-(4-(叔丁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66mg,0.5mmol)、(2,4,6-三氯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丙二酸酯(304mg,0.5mmol)和甲苯(8mL)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在110℃油浴下搅拌反应24h,减压浓缩反应液,用硅胶柱层析法[正己烷/乙酸乙酯(v/v)=1:1]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的残余物用乙醇(2mL)和正己烷(1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135.5mg,收率:50%)。
1H NMR(400MHz,DMSO-d6):δ(ppm)9.29(d,J=6.8Hz,1H),8.29(t,J1=14.4Hz,J2=7.2Hz,1H),8.14(s,1H),8.08(d,J=7.5Hz,1H),7.64(d,J=8.9Hz,1H),7.57–7.48(m,3H),7.36(d,J=8.8Hz,2H),7.29(t,J1=11.2Hz,J2=8.0Hz,1H),7.22(d,J=6.9Hz,1H),7.08(t,J1=14.8Hz,J2=7.6Hz,1H),6.89(dd,J1=13.0Hz,J2=8.7Hz,3H),5.57(s,2H),1.28(s,9H);
MS(ES-API,pos.ion)m/z[M+1]+:545.3。
实施例28:3-烯丙基-4-氧代-1-(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3,4-二氢-2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第一步: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将对氟苯甲醛(2.48g,20mmol)、对三氟甲基苯酚(3.24g,20mmol)、碳酸钾(4.16g,30mmol)混溶于30mL的DMF溶液中,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60℃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冰水,搅拌30min后有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水洗涤,得到标题化合物(浅黄色固体,0.86g,收率:16%)。
第二步:N-(4-(4-(三氟甲基)苯氧基)亚苄基)吡啶-2-胺)的合成
将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甲醛(2.66g,10mmol)、2-氨基吡啶(0.94g,10mmol)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反应30min;再将反应在90℃减压浓缩1h,而后继续加入10mL二氯甲烷室温搅拌30min,再将反应在90℃减压浓缩1h,如此循环进行三次,用LC-MS检测是否有目标产物生成,得到标题化合物粗品(黄色粘稠物,2.61g,收率:75.8%)。
将硼氢化钠(0.55g,14mmol)溶于甲醇/THF(40mL,v/v=1:3)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0min,将反应得到的N-(4-(4-(三氟甲基)苯氧基)亚苄基)吡啶-2-胺(2.71g,7mmol)的THF溶液(20mL)慢慢滴入到以上硼氢化钠的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反应10h,慢慢滴入8mL盐酸(1N)并搅拌5min,而后加入水(40mL)的混合物激烈搅拌10min,加入乙酸乙酯萃取,用氢氧化钠(1N,30mL)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1h,过滤,减压浓缩滤液,用硅胶柱层析法[石油醚/乙酸乙酯(v/v)=5:1]分离,得到标题化合物(淡黄色油状物,2.3g,收率:69.2%)。
第三步:3-烯丙基-4-氧代-1-(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4H-吡啶并[1,2-a]嘧啶-1-鎓-2-醇盐
将N-(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苄基)吡啶-2-胺(1.032g,3mmol)和烯丙基丙二酸(0.432g,3mmol)溶于12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3.09g,15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mL,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4h,过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将滤液减压浓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v/v)=1/3],得到目标化合物(黄色固体,0.06g,收率:15%)。
1H NMR(400MHz,CDCl3):δ(ppm)9.49(d,J=5.6Hz,1H),7.98(dd,J=11.6,4.4Hz,1H),7.59(d,J=8.6Hz,2H),7.39(d,J=8.8Hz,1H),7.32(dd,J=11.7,4.6Hz,2H),7.28(d,J=8.6Hz,2H),7.04(d,J=8.5Hz,2H),7.04(d,J=8.5Hz,1H),6.17–6.00(m,1H),5.58(s,2H),5.25(d,J=17.1Hz,1H),5.06(d,J=9.0Hz,1H),3.48(d,2H);
MS(ES-API,pos.ion)m/z[M+1]+:453.7。
活性测试
在以下试验例中,发明人以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为例,检测了本发明化合物对害虫的作用。
试验方法
浸叶法:供试靶标为粘虫,将适量玉米叶片在配好的药液中充分浸润后自然阴干,放入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接粘虫3龄中期幼虫10头/皿,置于24-27℃观察室内培养,72h后统计结果。样品试验浓度500mg/L。
喷雾法:供试靶标为桃蚜,分别将接有桃蚜的甘蓝叶片于Potter喷雾塔下喷雾处理,置于20-22℃观察室内培养,48h后统计结果。样品试验浓度500mg/L。
喷雾法:供试靶标为水稻褐飞虱,分别将接有水稻褐飞虱的水稻苗于Potter喷雾塔下喷雾处理,处理后置于24-27℃观察室内培养,72h后统计结果。样品试验浓度500mg/L。
实验结果示于表A-C中。
表A
表B
表C
结论:可见本发明化合物在500mg/L下对粘虫、桃蚜和褐飞虱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部分化合物在相同剂量下具有相当于甚至高于对照化合物的防效。例如:实施例16、22的化合物与对照化合物在500mg/L下对褐飞虱的防效均为100%;相比对照化合物在500mg/L对桃蚜56.8%的防效,实施例9、23的化合物对桃蚜的防效分别为100%、80%;相比对照化合物在500mg/L对粘虫80%的防效,实施例16、25的化合物对粘虫的防效均为100%。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其他方式用来实施本发明。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将作为例证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本发明所描述的内容,还可能是在本发明范围内所作的修改或在权利要求中所添加的等同内容。本发明所引用的所有出版物或专利都将作为本发明的参考文献。

Claims (10)

1.一种化合物,其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氮氧化物及其盐:
其中:
R1为氢、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3烷氧基-C1-3烷基、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烯基、卤代C2-6炔基、C6-14芳基-C1-3烷基、C3-8环烷基、C3-8环烷基-C1-3烷基、C1-6烷基羰基、C3-8环烷基羰基、C1-6烷基-O-C(=O)-、C1-6烷基氨基羰基或C3-8环烷基氨基羰基;
或R1为C6-14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各R2独立地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6烷基、C1-6烷氧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2-6烯基、卤代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炔基、C3-8环烷基、C3-8环烷基-C1-6烷基、C1-6烷基羰基、C1-6烷基-C(=O)-O-、C1-6烷基-O-C(=O)-、C1-6烷基-S(O)m-、C1-6烷基-O-C(=O)-O-、R2aR2bN-C(=O)-、R2cR2dN-或R2eR2fN-SO2-;
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氧代(=O)、C1-6烷基、卤代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氧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卤代C2-6烯基、卤代C2-6炔基、C6-14芳基、卤代C6-14芳基、C6-14芳基-C1-6烷基、C6-14芳基-O-、C6-14芳基-S(O)m-、C6-14芳基-O-C1-6烷基、5-10元杂芳基、3-10元杂环基、C1-6烷基羰基、C1-6烷基-O-C(=O)-、C1-6烷基-S(O)m-、C1-6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R2a、R2b、R2e、R2f、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6烷基;
R2c、R2d、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6烷基、C1-6烷基羰基或C1-6烷基-S(O)m-;
n为0、1、2、3、4或5;m为0、1或2;
条件是:式(I)不包含以下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为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3烷氧基-C1-3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C1-3烷基、C3-6环烷基、C3-6环烷基-C1-3烷基、C1-4烷基羰基、C3-6环烷基羰基、C1-4烷基氨基羰基或C3-6环烷基氨基羰基;
或R1为C6-10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各R3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卤代C6-10芳基、C6-10芳基-C1-4烷基、C6-10芳基-O-、C6-10芳基-O-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4烷基;
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烷基羰基或C1-4烷基-S(O)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为氢、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炔基、C3-6环烷基或C6-10芳基;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各R3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或C3-6环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为氢、-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CH2、-CH2CH=CH2、-CH=CHCH3、-CH2CH2CH=CH2、-CH2CH=CHCH3、-C≡CH、-CH2-C≡CH、-CH2-C≡CCH3或-CH2CH2-C≡CH;
或R1为以下子结构式:
R1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3的取代基取代;
各R3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2F、-CHF2、-CF3、-CH2Cl、-CHCl2、-CCl3、-CH2CH2F、-CH2CHF2、-CH2CF3、-CH2CH2CH2F、-CH2CH2CHF2、-CH2CH2CF3、-CH2CF2CF3、-CH(CF3)2、-CF(CF3)2、-CH2CH2CH2CH2F、-CH2CH2CH2CHF2、-CH2CH2CH2CF3、-CH2CH(CF3)2、-C(CF3)3、-OCH3、-OCH2CH3、-OCH2CH2CH3、-OCH(CH3)2、-OCH2CH2CH2CH3、-OCH2CH(CH3)2、-OC(CH3)3、-OCF3、-OCH2CF3、-OCF2CF3或-OCF(CF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各R2独立地为氢、硝基、卤素、氰基、C1-4烷基、C1-4烷氧基、C1-3烷氧基-C1-3烷基、卤代C1-4烷基、卤代C1-4烷氧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炔基、C3-6环烷基、C3-6环烷基-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C(=O)-O-、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O-C(=O)-O-、R2aR2bN-C(=O)-、R2cR2dN-或R2eR2fN-SO2-;
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各R4独立地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卤代C1-4烷氧基、C3-6环烷基、C2-4烯基、C2-4炔基、卤代C2-4烯基、卤代C2-4炔基、C6-10芳基、卤代C6-10芳基、C6-10芳基-C1-4烷基、C6-10芳基-O-、C6-10芳基-O-C1-4烷基、C1-4烷基羰基、C1-4烷基-O-C(=O)-、C1-4烷基-S(O)m-、C1-4烷基-C(=O)-O-、R3aR3bN-C(=O)-或R3cR3dN-;
R2a、R2b、R2e、R2f、R3a和R3b各自独立地为氢或C1-4烷基;
R2c、R2d、R3c和R3d各自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烷基羰基或C1-4烷基-S(O)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各R2独立地为氢、卤素、硝基、氰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1-4烷氧基或卤代C1-4烷氧基;
R2任选地被1、2、3、4或5个选自R4的取代基取代;
各R4独立地为氟、氯、溴、碘、羟基、氰基、硝基、C1-4烷基、卤代C1-4烷基、C2-4烯基、卤代C2-4烯基或C3-6环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各R2独立地为氢、氟、氯、溴、碘、氰基、硝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CH2F、-CHF2、-CF3、-CH2Cl、-CHCl2、-CCl3、-CH2CH2F、-CH2CHF2、-CH2CF3、-CH2CH2CH2F、-CH2CH2CHF2、-CH2CH2CF3、-CH2CF2CF3、-CH(CF3)2、-CF(CF3)2、-CH2CH2CH2CH2F、-CH2CH2CH2CHF2、-CH2CH2CH2CF3、-CH2CH(CF3)2、-C(CF3)3、-OCH3、-OCH2CH3、-OCH2CH2CH3、-OCH(CH3)2、-OCH2CH2CH2CH3、-OCH2CH(CH3)2、-OC(CH3)3、-OCF3、-OCH2CF3、-OCF2CF3或-OCF(CF3)2
8.一种化合物,其为具有下列之一结构的化合物或具有下列之一结构化合物的氮氧化物及其盐:
9.一种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及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中的应用。
CN201810266886.2A 2018-03-28 2018-03-28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Active CN110317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6886.2A CN110317200B (zh) 2018-03-28 2018-03-28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6886.2A CN110317200B (zh) 2018-03-28 2018-03-28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7200A true CN110317200A (zh) 2019-10-11
CN110317200B CN110317200B (zh) 2020-09-11

Family

ID=6811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6886.2A Active CN110317200B (zh) 2018-03-28 2018-03-28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72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1665A (zh) * 2019-11-28 2021-05-28 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 新型介离子化合物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9929A1 (en) * 2008-02-06 2009-08-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soionic pesticides
US20100168114A1 (en) * 2007-06-18 2010-07-01 Yuan-Ping Pang Invertebrate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WO2011017347A2 (en) * 2009-08-05 2011-02-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soionic pesticides
CN103582639A (zh) * 2011-04-06 2014-02-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防治动物害虫的取代嘧啶鎓化合物
CN105121441A (zh) * 2013-04-11 2015-12-02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防除动物害虫的取代嘧啶鎓化合物和衍生物
WO2016171053A1 (ja) * 2015-04-21 2016-10-2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メソイオン性化合物
CN104540824B (zh) * 2012-06-21 2017-03-29 杜邦公司 吡啶并嘧啶鎓内盐的固体形式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8114A1 (en) * 2007-06-18 2010-07-01 Yuan-Ping Pang Invertebrate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WO2009099929A1 (en) * 2008-02-06 2009-08-1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soionic pesticides
CN101939302B (zh) * 2008-02-06 2014-10-29 纳幕尔杜邦公司 介离子杀虫剂
WO2011017347A2 (en) * 2009-08-05 2011-02-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soionic pesticides
CN102574815A (zh) * 2009-08-05 2012-07-11 杜邦公司 介离子杀虫剂
CN103582639A (zh) * 2011-04-06 2014-02-12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防治动物害虫的取代嘧啶鎓化合物
CN104540824B (zh) * 2012-06-21 2017-03-29 杜邦公司 吡啶并嘧啶鎓内盐的固体形式
CN105121441A (zh) * 2013-04-11 2015-12-02 巴斯夫欧洲公司 用于防除动物害虫的取代嘧啶鎓化合物和衍生物
WO2016171053A1 (ja) * 2015-04-21 2016-10-27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メソイオン性化合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1665A (zh) * 2019-11-28 2021-05-28 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 新型介离子化合物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12851665B (zh) * 2019-11-28 2023-08-08 东莞市东阳光农药研发有限公司 新型介离子化合物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7200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54608B1 (ko) 광학 활성 프탈아미드 유도체, 농원예용 살충제, 및 그의사용 방법
TWI407910B (zh) 醯胺化合物之生產方法
RU245168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амид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CN107074781B (zh) 嘧啶酮化合物
KR101769162B1 (ko) 살선충성 설폰아미드
CN104185628B (zh) 芳基烷氧基嘧啶衍生物、含有芳基烷氧基嘧啶衍生物作为活性成分的农业和园艺用杀虫剂、以及它们的用途
CN107074779B (zh) 哒嗪化合物
CN105636957B (zh) 四唑啉酮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4024222A (zh) 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和含有该衍生物的农业和园艺用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29481A (zh) 一类含吡唑环的稠合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BR112017003216B1 (pt) composto oxazepina, pesticida para usos agrícola e hortícola que contém o dito composto como ingrediente ativo e método para uso do dito pesticida para usos agrícola e hortícola
CN110437144A (zh) 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431433A (zh) 有杀有害生物活性的具有含硫取代基的二环或三环杂环
JP2022510438A (ja) 除草性組成物
CN108690043B (zh) 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6089469A (ja) 光学活性フタルアミド誘導体及び農園芸用殺虫剤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CN110997665A (zh) 杀有害生物活性噻吩衍生物
CN109320452B (zh) 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52167B (zh) 喹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17200A (zh)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EP1626047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ubstituted aminoquinazolinone derivative, intermediate therefor, and pest control agent
CN111263757A (zh) 取代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549053B (zh) 一种吡唑喹(唑)啉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JPH11292720A (ja) 縮合イミダゾリノン誘導体を含有する除草剤
CN110452238A (zh) 嘧啶鎓化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4

Address after: Room 608, building 2, No. 368, Zhong Zhen'a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dongyangguang pesticide R & D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Zhen'an road 523871 No. 368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DONGYANG GUANGKE R & D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