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266A -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266A
CN110313266A CN201910662229.4A CN201910662229A CN110313266A CN 110313266 A CN110313266 A CN 110313266A CN 201910662229 A CN201910662229 A CN 201910662229A CN 110313266 A CN110313266 A CN 110313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ne tea
germination
seed
promoting
culture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22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德英
李学兰
张丽霞
牟燕
王艳芳
俞静
里二
尹翠云
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9106622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32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3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过水选的藤茶种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2)将经过步骤(1)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用水清洗2~3次后,均匀的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基质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本发明的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藤茶的繁育大多采用扦插育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藤茶种子育苗的方法,并且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和提前快速萌发,为藤茶种子育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海拔200~1500m的沟谷林中或山坡灌木丛里。
藤茶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有不同的别称,如:甜茶、茅岩莓茶、田婆茶、龙须茶、癞痢茶、棒棒茶、白茶、腊康歇(傣)等,其幼嫩茎叶当茶泡饮,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咽、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或全株入药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咽喉肿痛、感冒发热、皮肤过敏、体癣、疥疮、疮疡肿毒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藤茶及其总黄酮在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方面有较好的活性,可见藤茶是防治慢性代谢性疾患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12月批准显齿蛇葡萄叶为新食品原料。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及对藤茶认知度的增加,国内对藤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坐吃山空”,藤茶人工种植悄然兴起。目前,国内外对藤茶的研究多集中于资源调查、化学成分、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相关种苗繁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扦插方面,并有较多的专利申请,同时由于用藤茶种子育苗时有出苗率较低、出苗晚及出苗不整齐的现象,现有技术少有对藤茶种子育苗的研究。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经过该方法处理的藤茶种子能够提早发芽并且发芽率优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水浸种后沉底的藤茶种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
(2)将经过步骤(1)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用水清洗2~3次后均匀的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基质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9g/L。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赤霉素可以达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打破藤茶种子休眠的作用,促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萌发。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浸泡为在室温下浸泡12-120h。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浸泡过程可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及赤霉素。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保持为24-2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上述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培养过程为光照培养时间12h,黑暗培养时间12h。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模拟白天与黑夜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快速萌发。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中,步骤(2)所述培养皿中土壤的含水量保持为50-6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充分吸水发芽。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快速发芽的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大部分用扦插方式繁育藤茶种苗,而缺乏种子育苗研究技术的空白,并且本发明通过赤霉素浸泡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发芽率较高、发芽整齐而且快速,为藤茶种子育苗提供了研究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水选的藤茶种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
(2)将经过步骤(1)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用水清洗2~3次后均匀的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基质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
试验中土壤基质是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以预防种子在培养过程中受菌类感染,影响出苗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9g/L。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浸泡为在室温下浸泡12-120h。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4-26℃,并且光照培养时间12h,黑暗培养时间12h。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培养皿中土壤的含水量保持为50-60%。
下面,分别以浸种介质、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培养温度和发芽床作为变量,观察藤茶种子的发芽率。
1、浸种介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经水选的种子分别用赤霉素溶液、9°糯米白醋原液和9°糯米白醋原液:水=1:1的溶液浸种24h,结果发现经过9°糯米白醋原液和9°糯米白醋原液:水=1:1的溶液处理的藤茶种子的种皮腐烂,经过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无异样。
将经过上述三种方法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分别均匀的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基质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所述培养皿均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相同,结果发现经过9°糯米白醋原液和9°糯米白醋原液:水=1:1的溶液处理的藤茶种子发霉现象严重,未萌发,经过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发芽。
本次实验是拟通过酸腐蚀种皮,增加种子吸水能力,目的是考察发芽率低及发芽慢是否是由于种皮透水性差,导致种子吸水不充分造成的,实验结果说明藤茶种子并非由于种皮透水性导致发芽率低,并且能够说明藤茶种子经过赤霉素溶液处理有助于种子的萌发。
2、赤霉素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别用浓度为0g/L、1g/L、3g/L、5g/L、7g/L、9g/L的赤霉素(GA3)浸泡藤茶种子,每个浓度浸泡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120小时,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培养皿放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培养12小时,黑暗培养12小时,培养过程中每7天观察一次,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观察发现,经赤霉素处理的藤茶种子播种10天后开始发芽,15~20天时发芽最为集中,30天后为零星发芽,60天后少见发芽,未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播种30后才开始发芽。发芽率以培育80天的总发芽数计算,结果参见表1。
表1赤霉素浓度对发芽率的影响
表1中数据说明通过赤霉素浸泡藤茶种子能够减少发芽所需时间,并且提高发芽率。
3、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别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分别用常温水浸泡藤茶种子24h、48h和72h,对照组不对藤茶种子进行浸泡处理;
将上述种子分别均匀播种在无菌土壤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培养皿放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培养12小时,黑暗培养12小时,培养过程中每7天观察一次,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统计培养80天的发芽率,结果参见表2。
表2浸种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
表2中数据说明经过常温水浸泡的藤茶种子与未经过浸泡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大,拟用水浸种来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没有显著提高发芽率。
4、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经水选种子均匀播种在无菌土壤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培养皿放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
其中培养温度分别设置为15℃、20℃、25℃、30℃、20/30℃(20-30℃变温条件),光照时间分为24h黑暗培养和光照、黑暗各12h培养两种情况,培养过程中每7天观察一次,并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统计培养80天的发芽率,结果参见表3。
表3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
表3中的数据说明将种子在25℃左右的条件下,通过12h光照培养和12h黑暗培养能够达到最佳的发芽效率。
5、发芽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经水选的种子均匀播种在无菌发芽床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发芽床湿润,然后将培养皿放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25℃条件下光照培养12h、黑暗培养12h,培养过程中每7天观察一次,并根据发芽床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发芽床湿润。其中发芽床分别为纸上、纱布、河沙和土壤,统计培养80天的发芽率,结果参见表4。
表4发芽床对发芽率的影响
发芽床类型 纸上 纱布 河沙 土壤
发芽率 0 3 0 9.34
表4中的数据说明在纸上或者河沙不适宜作为藤茶种子的发芽床,而相较其他类型的发芽床,将土壤作为发芽床则会使得藤茶种子发芽率更高,因此选择土壤作为发芽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水选的藤茶种子用赤霉素溶液浸泡;
(2)将经过步骤(1)浸泡处理的藤茶种子用水清洗2~3次后均匀的播种在装有无菌土壤基质的培养皿中,浇水至土壤湿润,然后将所述培养皿置于人工培养箱中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5-9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为在室温下浸泡12-12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人工培养箱的温度保持为24-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培养过程为光照培养时间12h,黑暗培养时间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培养皿中土壤的含水量保持为50-60%。
CN201910662229.4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Pending CN1103132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2229.4A CN110313266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2229.4A CN110313266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266A true CN110313266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2229.4A Pending CN110313266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32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7276A (zh) * 2022-11-24 2023-03-14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促进水葫芦种子发芽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85A (zh) * 2000-07-03 2001-06-20 蒋奇志 显齿蛇葡萄的人工栽培方法
WO2008072602A1 (ja) * 2006-12-11 2008-06-19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生長調整剤及びその利用
CN106416920A (zh) * 2016-08-23 2017-02-22 成都新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85A (zh) * 2000-07-03 2001-06-20 蒋奇志 显齿蛇葡萄的人工栽培方法
WO2008072602A1 (ja) * 2006-12-11 2008-06-19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植物生長調整剤及びその利用
CN106416920A (zh) * 2016-08-23 2017-02-22 成都新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葡萄种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7276A (zh) * 2022-11-24 2023-03-14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促进水葫芦种子发芽的方法
CN115777276B (zh) * 2022-11-24 2024-02-0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促进水葫芦种子发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2448B (zh) 一种滇黄精组织培养的方法
CN111226704B (zh) 一种沙氏鹿茸草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6561251A (zh) 一种高产高质葛根的种植方法
CN107306741B (zh) 沉香木苗木的培育方法
CN109258460A (zh) 微茎尖培养结合热处理获得增城蜜菊脱毒苗的培育方法
CN1843095A (zh) 金线莲人工种子制作方法
CN105900771A (zh) 一种青钱柳的繁殖方法
CN104541659A (zh) 一种促进心叶紫金牛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3688830B (zh) 一种使铁皮石斛组培苗快速生根发芽的方法
CN104782500B (zh) 野木瓜种苗的培养方法
CN100407905C (zh) 杜鹃兰人工种子制作方法
CN108496668A (zh) 一种黄皮果的育苗方法
CN106165601A (zh) 一种金樱子扦插无性繁殖方法
CN110313266A (zh) 一种促进藤茶种子发芽的方法
CN108419475A (zh) 一种内生真菌促进刺五加种子发芽的方法
CN108308033A (zh) 茅苍术愈伤组织培养基及应用其的茅苍术愈伤组织诱导工艺
CN107852886A (zh) 一种促进剑叶龙血树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7197737A (zh) 一种提高鲁蜡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7278414A (zh) 一种促进珍稀濒危植物马蹄香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4798498B (zh) 一种杉木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
CN107318614A (zh) 一种铁皮石斛幼苗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8924B (zh) 一种适于多种植物玻璃化试管苗逆转的方法
CN111149702A (zh) 一种朝鲜淫羊藿根段诱导芽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14830867A (zh) 一种提高滇黄精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CN114631435A (zh) 一种青钱柳春季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