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6647B -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6647B
CN110306647B CN201910379980.3A CN201910379980A CN110306647B CN 110306647 B CN110306647 B CN 110306647B CN 201910379980 A CN201910379980 A CN 201910379980A CN 110306647 B CN110306647 B CN 110306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guide
assembly
drive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99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6647A (zh
CN110306647B9 (zh
Inventor
储顺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Qilush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Qilush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Qilush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Qilush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799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6647B9/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6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6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6647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6647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排水泵,用于将积水抽出;辊筒,转动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吊绳,缠绕在辊筒外周,用于与排水泵相连,通过转动辊筒可带动排水泵上下移动;承托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的底部,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对排水泵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用于承托排水泵的工作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承托机构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触发机构,用于随着排水泵的抬升而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所处的状态。本发明在承托机构的状态调节过程中,是利用排水泵的抬升而触发调节动作,无需通过人工参与进行手动调节,减少了调节操作的间隙,更加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线缆检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背景技术
地下线缆在埋置时,通常在其转拐弯处、分支处、线缆过马路的两端分别设置线缆井,以便于检修。地下线缆定期检修时,通常在各线缆井处完成线缆的检修。在对线缆井内的检修点进行检修前,需要先用排水泵将井内的积水抽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检修环境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目前,排水泵的调节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和缠绕有绳索的辊筒,底座上具有可供排水泵通过的空缺区域,底座上与空缺区域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一个用于承托排水泵的承托架,支架安装在底座的上方,辊筒转动安装在支架上部,绳索的一端与排水泵相连,通过转动辊筒可调节排水泵上下移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移动的滚轮。当需要将线缆井内的积水抽出时,先将该设备移至与线缆井口相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辊筒调节排水泵上移一端距离,再由操作人员以手动方式对承托架进行翻转操作,使承托架对排水泵的下移轨迹进行避让,最后通过辊筒调节排水泵下移穿过空缺区域并到达井下,即可进行抽水操作;抽水完毕后,通过辊筒调节排水泵上移至底座上方能够对承托架的翻转进行避让的位置,再由操作人员以手动方式将承托架翻转至对排水泵进行承托的状态,最后通过辊筒调节排水泵下落至承托架上。然而,该设备在调节排水泵上下移动时非常不便,需要人工参与的工作量较多,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在排水泵的使用过程中,急需一种能够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调节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使操作更加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
排水泵,用于将积水抽出;
辊筒,转动安装在机架的上部;
吊绳,缠绕在辊筒外周,用于与排水泵相连,通过转动辊筒可带动排水泵上下移动;
承托机构,活动安装在机架的底部,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对排水泵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用于承托排水泵的工作位;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承托机构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
触发机构,用于随着排水泵的抬升而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所处的状态。
优选地,承托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水平滑动。
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换向组件、传动组件和锁定组件,换向组件与触发机构相连,传动组件与承托机构相连,换向组件用于将触发机构施加的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调整为沿水平方向并施加到传动组件上,传动组件用于调节承托机构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锁定组件设置在换向组件与传动组件之间,锁定组件用于在触发机构的相邻两次触发动作的执行间隙,对承托机构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锁定,并在触发机构的触发动作执行时,对承托机构先前所处的状态解除锁定。
优选地,换向组件为呈立状布置的换向杆件构成,换向杆件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换向杆件的一端与触发机构活动连接,换向杆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活动连接,换向杆件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驱使传动组件调节承托机构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
优选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件和连接件,传动杆件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传动杆件与连接件相连,连接件与承托机构相连,传动杆件用于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通过连接件调节承托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锁定组件用于在承托机构移动到位时对传动杆件的位置实施锁定。
优选地,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与传动杆件相连,传动杆件由沿杆长方向顺延布置的主动杆、从动杆构成,主动杆与换向组件相连;
主动杆、从动杆、复位组件和锁定组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主动杆沿杆长方向移动并推动从动杆调节承托机构切换至避让位时,锁定组件对从动杆实施锁定,使承托机构保持在避让位;其二为:主动杆沿杆长方向移动,触发锁定组件进行解锁,复位组件驱使从动杆件复位,使承托机构切换至工作位。
优选地,锁定组件包括同芯布置的锁定套筒、安装在主动杆端部的主动柱齿、转动安装在从动杆端部的从动柱齿,主动柱齿滑动安装在锁定套筒内,主动柱齿和锁定套筒之间设置有对主动柱齿进行滑动导向和转动限位的导向限位组件,锁定套筒靠近从动柱齿的端部端面设置有A半齿,A半齿沿着锁定套筒周向围绕布置,A半齿分为A1半齿和A2半齿,A1半齿和A2半齿交错布置,A1半齿的齿根向其本体内延伸设置A1导向部,主动柱齿的端部端面具有C全齿,C全齿沿着主动柱齿的周向围绕布置,从动柱齿的端部外侧壁上间隔设置B导向部,B导向部延伸至从动柱齿的本体外侧的端部具有B半齿,A半齿的齿高方向、B半齿的齿高方向和C全齿的齿高方向均与锁定套筒的轴向保持一致,A半齿的齿厚方向、B半齿的齿厚方向和C全齿的齿厚方向均与锁定套筒的圆周向保持一致,C全齿的齿宽与A半齿的齿宽之和与B半齿的齿宽保持一致;
主动柱齿、从动柱齿、锁定套筒处于如下两种装配状态:
其一为:承托机构处于工作位,A1导向部与B导向部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对从动柱齿的转动进行限位,B半齿的局部与C全齿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推动从动柱齿向远离锁定套筒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完全脱离锁定套筒后,A1导向部与B导向部分离,从动柱齿转动使得B半齿完全与C全齿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的局部与A2半齿抵靠啮合;主动柱齿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驱使从动柱齿回退,从动柱齿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完全与A2半齿抵靠啮合,锁定套筒对从动柱齿进行锁定使得承托机构处于避让位;
其二为:承托机构处于避让位,主动柱齿向靠近从动柱齿的一侧移动,两者相接触后,B半齿的局部与C全齿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抵靠从动柱齿一起向远离锁定套筒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完全脱离锁定套筒后,从动柱齿转动使得B半齿完全与C全齿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的局部与A1半齿抵靠啮合;主动柱齿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驱使从动柱齿回退,从动柱齿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完全与A1半齿抵靠啮合,A1导向部转动至与B导向部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状态,复位组件驱使从动柱齿继续回退,直至承托机构处于工作位。
优选地,导向限位组件包括A2导向部和安装在主动柱齿上的C导向部,A2导向部由A2半齿的齿根向其本体内延伸形成,C导向部沿着主动柱齿的周向间隔围绕布置,C导向部与A2导向部对应布置,C导向部与A2导向部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限制主动柱齿相对于锁定套筒转动,当B导向部移动至与A2导向部相对应时,A2半齿的齿根用于限制B导向部沿A2导向部移动。
优选地,A1导向部为A1导向槽构成,A2导向部为A2导向槽构成, A1导向槽沿锁定套筒径向的槽深大于A2导向槽沿锁定套筒径向的槽深,B导向部为设置在从动柱齿外围的B导向块构成,B导向块移动至与A2导向槽对应时,A2半齿的齿根与B导向块相抵靠并限制B导向块沿A2导向槽滑动,C导向部为安装在主动柱齿外围的C导向块构成,C导向块与A2导向槽滑动导向配合。
优选地,复位组件为压缩弹簧构成,压缩弹簧套设在从动杆的外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从动柱齿相连,另一端与机架相连,压缩弹簧用于驱使从动柱齿沿锁定套筒的轴向朝靠近主动柱齿的一侧移动。
优选地,触发机构包括随动触发组件和从动触发组件,随动触发组件装配在吊绳和/或排水泵上,能够随着吊绳和/或排水泵上下移动,从动触发组件活动安装在机架上,从动触发组件与随动触发组件抵靠连接,随动触发组件在上升时可抵靠从动触发组件移动并通过从动触发组件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的状态。
优选地,随动触发组件为触发件构成,触发件装配在吊绳上;从动触发组件为升降杆件构成,升降杆件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杆件在受到触发件抵靠时抬升。
优选地,升降杆件为水平布置的横杆,升降杆件上具有供吊绳活动穿过的A空缺部;触发件位于升降杆件的下方,其用于在吊绳上移时带动升降杆件抬升。
优选地,A空缺部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吊绳沿水平方向相对于升降杆件移动的方向保持一致。
优选地,机架上具有与升降杆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竖直导杆。
优选地,承托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承托机构在调节机构调节时分别朝向远离彼此或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调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两组承托机构对应布置。
优选地,承托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承托板件和与承托板件固定连接的滑块,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滑块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导轨,承托板件的顶面形成用于支撑排水泵的承托部,调节机构与承托板件相连并调节承托板件沿导轨移动。
优选地,承托部上设置有与排水泵的底部相适配的限位件,限位件用于在承托机构处于工作位时防止排水泵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承托部移动,滑块固定设置在承托板件的底部。
优选地,机架的底部具有供排水泵活动穿过的空缺区域,空缺区域由承托机构移动至避让位而形成。
优选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的滚轮。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通过抬升排水泵带动触发机构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当承托机构处于避让位时,能够对排水泵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有利于将排水泵下放到线缆井内进行抽水操作,当承托机构处于工作位时,承托机构能够对放置其上的排水泵进行支撑,起到承载排水泵的作用。由于在承托机构的状态调节过程中,是利用排水泵的抬升而触发调节动作,无需通过人工参与进行手动调节,减少了调节操作的间隙,更加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调节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一个视角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6为锁定组件与主动杆、从动杆和复位组件的装配图;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图8为图6的爆炸视图;
图9为主动柱齿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从动柱齿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定套筒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锁定套筒的局部视图;
图16为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定套筒的轴测图;
图17为全齿的示意图;
图18为半齿的示意图;
图19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有自动锁止机构的排水泵调节设备的轴测图;
图20为图19中所示的自动锁止机构与排水泵调节设备在拆解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21为自动锁止机构在调节辊筒处于正常转动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2为自动锁止机构在调节辊筒处于锁止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3为制动组件的轴测图;
图24为转盘与活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示状态下的活动件用于与制动组件中的卡齿构成锁止配合来调节辊筒处于锁止状态。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0-排水泵,1100-B限位板,2000-辊筒,3000-吊绳,4000-承托机构,4100-承托板件,4110-承托部,4111-限位件,4111a-A1限位板,4111b- A2限位板,4200-滑块,5000-换向组件,5100-换向杆件,5200-转轴,6000-传动组件,6100-传动杆件,6110-主动杆,6111-抵靠部,6120-从动杆,6200-连接件,6210-连接板,6220-连接杆,6230-连接套,7000-锁定组件,7100-锁定套筒,7110-A半齿,7111-A1半齿,7112-A2半齿,7113-A1导向部,7114-A2导向部,7120-固定支座,7200-主动柱齿,7210-C全齿,7220-C导向部,7300-从动柱齿,7310-B导向部,7311-B半齿,8000-复位组件,9000-触发件,10000-升降杆件,10100-A空缺部,11000-机架,11100-竖直导杆,11200-导轨,11300-空缺区域,11400-滚轮,11500-导向支撑块,12000-自动锁止机构,12100-转盘,12110-B空缺部,12200-活动件,12300-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包括有机架11000,机架11000上设置有:
排水泵1000,用于将积水抽出;
辊筒2000,转动安装在机架11000的上部;
吊绳3000,缠绕在辊筒2000外周,用于与排水泵1000相连,通过转动辊筒2000可带动排水泵1000上下移动;
承托机构4000,活动安装在机架11000的底部,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对排水泵1000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用于承托排水泵1000的工作位;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承托机构4000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
触发机构,用于随着排水泵1000的抬升而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所处的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通过抬升排水泵1000带动触发机构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当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时,能够对排水泵1000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有利于将排水泵1000下放到线缆井内进行抽水操作,当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时,承托机构4000能够对放置其上的排水泵1000进行支撑,起到承载排水泵1000的作用。由于在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调节过程中,是利用排水泵1000的抬升而触发调节动作,无需通过人工参与进行手动调节,减少了调节操作的间隙,更加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调节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通过转动辊筒2000带动吊绳3000缠绕在辊筒2000上,进而通过吊绳3000带动排水泵1000抬升;由于本实施例要实现的目的是通过抬升排水泵1000就能调节承托机构4000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以便在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时将排水泵1000下放到线缆井下进行抽水操作,并在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时将排水泵1000放置到承托机构4000上,因此,设置了触发机构和调节机构,通过设置触发机构能够随着排水泵1000的抬升而执行触发动作,以触发调节机构执行调节动作,调节机构在交替执行调节动作时调节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避让位或工作位。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使承托机构4000以较小的行程移动就能够实现其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目的,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承托机构4000是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调节机构在调节承托机构4000所处的状态时,是通过调节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滑动而实现状态切换。通过这种设置,有利于减小承托机构4000移动的行程,而且能够实现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滑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易于实现,有利于节约成本。
在上述优选方案的基础上,由于承托机构4000是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而排水泵1000的抬升又是沿竖直方向,因此,当调节机构收到触发机构触发后,首先要将竖直方向的触发作用力的作用方向调整至与水平方向相一致,以便调节承托机构4000进行水平滑动。鉴于前述分析,本实施例提供了调节机构的一种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调节机构包括换向组件5000和传动组件6000,换向组件5000与触发机构相连,传动组件6000与承托机构4000相连,换向组件5000用于将触发机构施加的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调整为沿水平方向并施加到传动组件6000上,传动组件6000用于调节承托机构4000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本实施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调节机构受到触发机构的触发作用力后,先由换向组件5000将触发机构的触发作用力的作用方向进行调整,使之沿水平方向作用于传动组件6000上,再通过传动组件6000调节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或工作位。
由于承托机构4000由工作位切换至避让位是通过排水泵1000的抬升实现,在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之后,排水泵1000还处于承托机构4000上方的某一位置,排水泵1000若要从当前的位置经由承托机构4000的避让处下放到线缆井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在这段时间内,使承托机构4000保持在避让位,以便排水泵1000的下放操作;另外,排水泵1000在完成抽出井下积水的任务后,需要将排水泵1000抬升至承托机构4000上方,也就是说,排水泵1000在再次抬升的过程中,排水泵1000需要再次通过承托机构4000的避让处,因此,在触发机构再次触发调节机构前,需要承托机构4000保持在避让位。综合前述分析,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是:如图1至图5所示,调节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7000,锁定组件7000设置在换向组件5000与传动组件6000之间,锁定组件7000用于在触发机构的相邻两次触发动作执行的间隙,对承托机构4000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锁定,并在触发机构的触发动作执行时,对承托机构4000先前所处的状态解除锁定。本实施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触发机构对调节机构实施触发动作时,锁定组件7000解除对承托机构4000所处状态的锁定,以便调节机构执行调节动作,改变承托机构4000所处的状态;而在调节机构执行调节动作之后,且在调节机构再次执行调节动作之前,通过对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实施锁定,以使承托机构4000保持当前所处的状态,以便进行相应的其他操作,比如,将承托机构4000锁定在避让位,以便将排水泵1000经由承托机构4000的避让处下放到线缆井下,进行抽水操作。
上述的换向组件5000所要实现的技术目的是,将触发机构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调整为水平方向并施加到传动组件6000上,以便对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实施调节操作。为了易于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优选的一种方案是:如图1至图5所示,换向组件5000为呈立状布置的换向杆件5100构成,换向杆件5100的中部通过转轴5200转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换向杆件5100的一端与触发机构活动连接,换向杆件5100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6000活动连接,换向杆件5100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驱使传动组件6000调节承托机构4000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换向杆件5100实现其技术目的原理为:在触发机构对调节机构实施触发动作前,换向杆件5100处于倾斜状态;当触发机构对调节机构实施触发动作时,换向杆件5100的一端由于受到竖直方向的触发作用力而沿一个方向相对于机架11000转动,同时换向杆件5100的另一端沿该方向的反向相对于机架11000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组件6000调节承托机构4000移动,由于承托机构4000是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且带动传动组件6000调节承托机构4000进行移动的力,是换向杆件5100下端对传动杆件6100所施加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因此,传动杆件6100相当于将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调整为水平方向并施加到传动杆件6100上,以调节承托机构4000进行水平滑动。
为了便于对传动组件6000进行拆装更换以及便于实现对承托机构4000所处状态的锁定,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如图1至图5所示,传动组件6000包括传动杆件6100和连接件6200,传动杆件6100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传动杆件6100与连接件6200相连,连接件6200与承托机构4000相连,传动杆件6100用于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通过连接件6200调节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方向滑动;锁定组件7000用于在承托机构4000移动到位时对传动杆件6100的位置实施锁定。本优选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传动杆件6100受到换向杆件5100施加的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带动连接件6200移动,进而带动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方向滑动;当承托机构4000移动到位后,通过锁定组件7000对传动杆件6100实施锁定,使得传动杆件6100保持在当前的位置,进而使得承托机构4000也保持在当前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承托机构4000所处状态的锁定;另外,通过将传动组件6000设置为传动杆件6100和连接件6200构成的分体式结构,有利于对传动杆件6100和连接件6200单独运输和装配,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降低维保成本。
如图3所示,连接件62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板6210、连接杆6220和连接套6230,连接板6210与传动杆件6100相连,连接套6230固定在承托机构4000上,连接杆6220的杆长方向与传动杆件6100的杆长方向相一致。
如图2至图5所示,机架11000上还固定设置有导向支撑块11500,导向支撑块11500上具有A导向孔和B导向孔,A导向孔用于沿水平方向与传动杆件610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在对传动杆件6100与导向支撑块11500进行装配时,先将传动杆件6100上远离承托机构4000的一端穿过A导向孔,然后用螺栓将传动杆件6100与连接板6210锁紧连接即可;B导向孔用于沿水平方向与连接杆622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在对连接杆6220与导向支撑块11500进行装配时,先将连接杆6220上远离承托机构4000的一端穿过B导向孔,然后用螺栓将连接杆6220与连接板6210锁紧连接即可。
如图1至图16所示,为了使调节机构对承托机构4000的调节操作更加高效,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8000,复位组件8000与传动杆件6100相连,传动杆件6100由沿杆长方向顺延布置的主动杆6110、从动杆6120构成,主动杆6110与换向组件5000相连;
主动杆6110、从动杆6120、复位组件8000和锁定组件7000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主动杆6110沿杆长方向移动并推动从动杆6120调节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避让位时,锁定组件7000对从动杆6120实施锁定,使承托机构4000保持在避让位;其二为:主动杆6110沿杆长方向移动,触发锁定组件7000进行解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杆6120件复位,使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工作位。
本实施例通过将传动杆件6100分为主动杆6110和从动杆6120,并通过锁定组件7000在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避让位时对从动杆6120件实施锁定,以使得承托机构4000保持在避让位;通过增设复位件,有利于在锁定组件7000解除对从动杆6120的锁定后,驱使从动杆6120快速复位,从而带动承托机构4000快速复位至工作位,使得承托机构4000的位置切换更加高效。
其中,如图8和图10所示,从动杆6120用于穿过A导向孔与连接板6210相连,主动杆6110的一端部端面具有用于与换向杆件5100相抵靠的抵靠部6111,抵靠部6111可以是与换向杆件5100相配合的弧形面,弧形面的凸面朝向换向杆件5100,也可以将抵靠部6111设置成与换向杆件5100相配合的凹槽,或者将凹槽的槽底设置成弧形面结构。抵靠部6111的结构优选为具有弧形面槽底的凹槽结构,既能对换向杆件5100进行定位、限位,还能有利于抵靠部6111与换向杆件5100在抵靠过程中进行光滑过渡,减少阻力和摩擦损耗,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使抵靠部6111与换向杆件5100之间的抵靠配合更加可靠,可将换向杆件5100上用于抵靠抵靠部6111的端部设置为弯曲状,弯曲的曲率中心位于换向杆件5100靠近主动杆6110的一侧,如图1和图3所示。
如图6至图16所示,为了能够通过锁定组件7000更好的实现对从动杆6120的锁定和解锁,本实施例提供了锁定组件7000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
锁定组件7000包括同芯布置的锁定套筒7100、安装在主动杆6110端部的主动柱齿7200、转动安装在从动杆6120端部的从动柱齿7300,主动柱齿7200滑动安装在锁定套筒7100内,主动柱齿7200和锁定套筒7100之间设置有对主动柱齿7200进行滑动导向和转动限位的导向限位组件,锁定套筒7100靠近从动柱齿7300的端部端面设置有A半齿7110,A半齿7110沿着锁定套筒7100周向围绕布置,A半齿7110分为A1半齿7111和A2半齿7112,A1半齿7111和A2半齿7112交错布置,A1半齿7111的齿根向其本体内延伸设置A1导向部7113,主动柱齿7200的端部端面具有C全齿7210,C全齿7210沿着主动柱齿7200的周向围绕布置,从动柱齿7300的端部外侧壁上间隔设置B导向部7310,B导向部7310延伸至从动柱齿7300的本体外侧的端部具有B半齿7311,A半齿7110的齿高方向、B半齿7311的齿高方向和C全齿7210的齿高方向均与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保持一致,A半齿7110的齿厚方向、B半齿7311的齿厚方向和C全齿7210的齿厚方向均与锁定套筒7100的圆周向保持一致,C全齿7210的齿宽与A半齿7110的齿宽之和与B半齿7311的齿宽保持一致;
主动柱齿7200、从动柱齿7300、锁定套筒7100处于如下两种装配状态:
其一为: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A1导向部7113与B导向部73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对从动柱齿7300的转动进行限位,B半齿7311的局部与C全齿7210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推动从动柱齿7300向远离锁定套筒7100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7300完全脱离锁定套筒7100后,A1导向部7113与B导向部7310分离,从动柱齿7300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C全齿7210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7311的局部与A2半齿7112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回退,从动柱齿7300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A2半齿7112抵靠啮合,锁定套筒7100对从动柱齿7300进行锁定使得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
其二为: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主动柱齿7200向靠近从动柱齿7300的一侧移动,两者相接触后,B半齿7311的局部与C全齿7210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抵靠从动柱齿7300一起向远离锁定套筒7100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7300完全脱离锁定套筒7100后,从动柱齿7300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C全齿7210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7311的局部与A1半齿7111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回退,从动柱齿7300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A1半齿7111抵靠啮合,A1导向部7113转动至与B导向部73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继续回退,直至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
其中,A半齿7110的齿高h1、齿厚s1、齿宽b1如图13至图1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A半齿7110的齿高方向与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相一致,A半齿7110的齿厚方向与锁定套筒7100的圆周方向相一致,A半齿7110的齿宽方向与该A半齿7110在锁定套筒7100上对应位置处的径向一致;B半齿7311的齿高h2、齿厚s2、齿宽b2如图11和图1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B半齿7311的齿高方向与从动柱齿7300或从动杆6120的轴向相一致,B半齿7311的齿厚方向与从动柱齿7300或从动杆6120的圆周方向相一致,B半齿7311的齿宽方向与该B半齿7311在从动柱齿7300上对应位置处的径向一致;C全齿7210的齿高h3、齿厚s3、齿宽b3如图9和图10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C全齿7210的齿高方向与从动柱齿7300的轴向相一致,C全齿7210的齿厚方向与从动柱齿7300的圆周方向相一致,C全齿7210的齿宽方向与该C全齿7210在从动柱齿7300上对应位置处的径向一致。再者,如图17所示为全齿的的齿形示意图,图中所示的s为齿厚,h为齿高,沿正视该图的方向为齿宽的方向,C全齿7210的齿形与该图所示的全齿齿形相近或相一致;如图18所示为半齿的的齿形示意图,图中所示的s为齿厚,h为齿高,沿正视该图的方向为齿宽的方向,A半齿7110的齿形和B半齿7311的齿形分别与该图所示的半齿齿形相近或相一致。
其中,锁定套筒7100的下方设有固定支座7120,用于将其固定在机架11000的底部。固定支座7120与锁定套筒710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或可拆卸连接方式,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单独更换零件,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6所示,从动柱齿7300与从动杆6120可以设置成分体式结构,这样便于拆换、减少维保成本,两者为分体式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从动柱齿7300上用于与从动杆6120连接的端部端面设置用于插接从动杆6120的插接部,插接部可以为凹槽或者为一凸出于从动柱齿7300的端部端面的管状部件;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将从动柱齿7300与从动杆6120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这样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零件的管理,放置零件丢失。主动柱齿7200与主动杆6110之间可以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或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优选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制作时快速成型。
更进一步地,主动柱齿7200上朝向从动柱齿7300的端面中部向其本体内延伸形成导向空缺部,从动柱齿7300上朝向主动柱齿7200的端面中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导向凸出部,导向凸出部与导向空缺部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起到对主动柱齿7200和从动柱齿7300进行定位的作用,使得两者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同轴配合,且能防止两者沿轴向相对运动时发生滑脱。
如图13至图16所示,导向限位组件包括A2导向部7114和安装在主动柱齿7200上的C导向部7220,A2导向部7114由A2半齿7112的齿根沿齿高方向向其本体内延伸形成,C导向部7220沿着主动柱齿7200的周向间隔围绕布置,C导向部7220与A2导向部7114对应布置,C导向部7220与A2导向部7114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限制主动柱齿7200相对于锁定套筒7100转动,当B导向部7310移动至与A2导向部7114相对应时,A2半齿7112的齿根用于限制B导向部7310沿A2导向部7114移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C导向部7220和A2导向部7114,是为了使主动柱齿7200的在锁定套筒7100内沿着A2导向部7114的导引方向滑动,且不能相对于锁定套筒7100转动;从动柱齿7300上的B半齿7311会在不同时刻分别与C全齿7210、A1半齿7111、A2半齿7112相啮合,即从动柱齿7300会不断转换角度,以实现将从动杆6120锁定在不同的位置,而A2导向部7114位于A2半齿7112的齿根处,因此A2导向部7114需要与A1导向部7113不同,不同之处在于,B导向部7310只能与A1导向部7113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而不能与A2导向部7114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也即A2导向部7114需要限制B导向部7310沿A2导向部7114滑动,从而能将B半齿7311锁止在A2半齿7112的齿根处,使得B半齿7311在交替转换至A1半齿7111的齿根处、A2半齿7112的齿根处时,分别处于沿锁定套筒7100轴向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从动杆6120件的位置调节。
具体的,如图13至图16所示,A1导向部7113为A1导向槽构成,A2导向部7114为A2导向槽构成, A1导向槽沿锁定套筒7100径向的槽深大于A2导向槽沿锁定套筒7100径向的槽深,B导向部7310为设置在从动柱齿7300外围的B导向块构成,B导向块移动至与A2导向槽对应时,A2半齿7112的齿根与B导向块相抵靠并限制B导向块沿A2导向槽滑动,C导向部7220为安装在主动柱齿7200外围的C导向块构成,C导向块与A2导向槽滑动导向配合。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A1导向槽可以设置成贯穿锁定套筒7100的筒壁的贯穿槽,而A2导向槽仅开设在锁定套筒7100的内壁上,如图16所示。如此以来,一方面方便对锁定套筒7100进行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方便装配时对从动柱齿7300进行快速定位以及在维修时对从动柱齿7300进行拆卸。
为了使从动柱齿7300的复位方向与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相一致,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复位组件8000为压缩弹簧构成,压缩弹簧套设在从动杆6120的外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从动柱齿7300相连,另一端与机架11000相连,压缩弹簧用于驱使从动柱齿7300沿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朝靠近主动柱齿7200的一侧移动。
在具体实施时,触发机构包括随动触发组件和从动触发组件,随动触发组件装配在吊绳3000和/或排水泵1000上,能够随着吊绳3000和/或排水泵1000上下移动,从动触发组件活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从动触发组件与随动触发组件抵靠连接,随动触发组件在上升时可抵靠从动触发组件移动并通过从动触发组件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其原理是:随动触发组件用于在排水泵1000的抬升而实现随动上升,从动触发组件是随动触发组件与调节机构建立联动关系的中间部件,其用于在受到随动触发组件抵靠并移动时触发调节机构实施调节动作。
由于调节机构中的换向组件5000要实现的技术目的是,将竖直方向的触发作用力调整为水平方向,因此,从动触发组件作为随动触发组件与调节机构的关联部件,应当是在受到随动触发组件抵靠时进行抬升,以使得调节机构中的换向组件5000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如图1至图5所示,随动触发组件为触发件9000构成,触发件9000装配在吊绳3000上;从动触发组件为升降杆件10000构成,升降杆件10000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升降杆件10000在受到触发件9000抵靠时抬升。其原理是:触发件9000能够随着排水泵1000的上移而抬升,从而可抵靠升降杆件10000向上滑动,升降杆件10000在上升时触发调节机构,使得调节机构中的换向组件5000受到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
其中,升降杆件10000与换向杆件5100在实际装配时,两者之间采用一个连杆分别与两者枢轴连接。另外,为了防止该连杆在随升降杆件10000上下移动过程中与机架11000发生干涉,可以将升降杆件10000的端部沿杆长方向延伸至机架11000外侧,形成用于连接连杆的连接部。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将升降杆件10000延伸至机架11000外侧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弯折部,采用该弯折部作为连接部用以连接连杆,这样更有利于增大避让空间,防止发生干涉,如图1至图5所示。
由于吊绳3000在排水泵1000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通常吊绳3000会随之上升或下降,而在触发件9000尚未接触升降杆件10000前,吊绳3000难免会与升降杆件10000之间发生干涉,因此,为了避免吊绳3000与升降杆件10000之间发生干涉,延长绳子和升降杆件100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如图1至图3所示,升降杆件10000为水平布置的横杆,升降杆件10000上具有供吊绳3000活动穿过的A空缺部10100;触发件9000位于升降杆件10000的下方,其用于在吊绳3000上移时带动升降杆件10000抬升。其原理是:通过设置A空缺部10100,使得吊绳3000在上升和下移过程中,能够在A空缺部10100中上下活动,以防与升降杆件10000之间发生干涉。
由于吊绳3000在排水泵1000的上升或下降过程中,通常是沿着辊筒2000的轴向平移的同时在辊筒2000上进行缠绕或释放,因此,为了进一步避免吊绳3000与升降杆件10000之间发生干涉,延长绳子和升降杆件10000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如图3所示,A空缺部10100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吊绳3000沿水平方向相对于升降杆件10000移动的方向保持一致。
为了使升降杆件10000相对于机架11000上下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且不发生横向偏移,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机架11000上具有与升降杆件1000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竖直导杆11100。
为了使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切换更加快捷高效,本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如图1至图5所示,承托机构4000设置有两组,两组承托机构4000在调节机构调节时分别朝向远离彼此或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调节机构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两组承托机构4000对应布置。其原理是:通过调节两组承托机构4000相互远离实现向避让位切换,通过调节两组承托机构4000相互靠近实现向工作位切换,由于在状态的切换过程中,两组承托机构4000同时进行移位,可以有效减少单个承托机构4000的行程,从而有利于提高移位效率,进而提高状态切换的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对于承托机构4000,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承托机构4000包括水平布置的承托板件4100和与承托板件4100固定连接的滑块4200,机架11000上设置有用于与滑块420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导轨11200,承托板件4100的顶面形成用于支撑排水泵1000的承托部4110,调节机构与承托板件4100相连并调节承托板件4100沿导轨11200移动。具体的,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承托部4110上设置有与排水泵1000的底部相适配的限位件4111,限位件4111用于在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时防止排水泵1000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承托部4110移动,滑块4200固定设置在承托板件4100的底部两端,导轨11200对应设置有两处。
如图4所示,具体的,限位件4111包括A1限位板4111a和设置在A1限位板4111a两端的A2限位板4111b,则两组承托板件4100共有两组限位件4111,A1限位板4111a和A2限位板4111b均为板状,排水泵100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B限位板1100。当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时,A1限位板4111a位于两个B限位板1100之间,用于限制排水泵1000沿两个B限位板1100的间距方向移动,另外B限位板1100位于两A2限位板4111b之间,用于限制排水泵1000沿A1限位板4111a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承托机构4000向避让位切换时,先将排水泵1000抬起,使限位件4111对排水泵1000的限位得以解除,才能便于承托机构4000向避让位切换,以对排水泵1000的移动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机架11000的底部具有供排水泵1000活动穿过的空缺区域11300,空缺区域11300由承托机构4000移动至避让位而形成。通过设置空缺区域11300,以便排水泵1000活动穿过,实现排水泵1000的下放操作,当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时,承托机构4000处于与空缺区域11300相对应的位置,并对排水泵1000提供支撑作用,从而防止排水泵1000的下落;当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时,空缺区域11300裸露出来,且排水泵1000失去了承托机构4000的支撑作用,从而防止承托机构4000对排水泵1000的移动产生干涉,以便于排水泵1000的下放操作。
由于该设备经常需要转移到不同的线缆井,以便对不同的线缆井进行检修操作。因此,为了方便移动该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机架11000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11000的滚轮114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该设备能够实现对井下积水的排水操作,该设备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窨井,比如下水道井、雨水井等,以实施对井下积水的排水任务,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描述的线缆井。
实施例2
如图19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排水泵升降调节用自适应锁止装置,包括有机架11000,机架11000上设置有:
辊筒2000,转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辊筒2000受驱动力作用而实现转动;
吊绳3000,缠绕在辊筒2000外周,用于与排水泵1000相连;
自动锁止机构12000,用于实时感应或检测辊筒2000所受的驱动力或与驱动力相关参数的变化,并根据所述变化来调节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或正常转动状态,所述驱动力为用于驱动辊筒2000转动的力的合力。
采用本实施例明提供的排水泵升降调节用自适应锁止装置,能够实时感应或检测辊筒2000所受的驱动力或与驱动力相关参数的变化,并根据所述变化来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使得调节操作更加方便高效,而且,还有利于防止排水泵1000因急速下降而伤及操作人员,提高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的,自动锁止机构12000用于实时感应离心力的变化,并根据该变化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离心力为辊筒2000转动时辊筒2000上某处或者与辊筒2000相关某处的离心力。其工作原理是:当滚筒转动时,滚筒上某处能感应到离心作用力,辊筒2000的转速越高,离心力就会越大,离心力间接反映了辊筒2000的转速和辊筒2000所受驱动力的变化,本实施例就是利用离心力变化来实现辊筒2000锁止状态的自适应调节;同理,若与辊筒2000相关的其他部件上某处能感受到因辊筒2000转动而带来的离心力的变化,也可作为调节辊筒2000锁止状态的依据;由于离心力越大,辊筒2000的转速也较大,而且也间接反映了排水泵1000的下降速度较大,通过根据离心力变化及时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有利于设备安全而稳定的运行。
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如图21、图22和图24所示,自动锁止机构12000包括转盘12100和活动安装在转盘12100上的活动组件,转盘12100与辊筒2000传动连接,辊筒2000转动时带动转盘12100转动,活动组件用于感应离心力的变化并根据所述变化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其原理是:当转盘12100随辊筒2000转动时,活动组件就会实时感应离心力的变化,从而根据该变化对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实施调节。
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如图21至图23所示,自动锁止机构12000还包括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安装在机架11000上,活动组件与制动组件对应布置,活动组件用于感应自身所受的离心力,并在其所受离心力大于自身所受束缚力时移动至与制动组件构成锁止配合的位置,使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当活动组件所受离心力小于自身所受束缚力时,活动组件与制动组件错开布置,使辊筒2000处于正常转动状态。其原理是:活动组件在其所受的离心力较小时,活动组件在自身所受束缚力的作用下与制动组件错开,转盘12100能够相对于制动组件发生转动,辊筒2000也能够正常转动;当活动组件感应的离心力足够大并且能够克服其自身所受束缚力时,活动组件就会移动至与制动组件构成锁止配合的位置,使得转盘12100相对于制动组件停止转动,并使得辊筒2000停止转动,由此将辊筒2000调节至锁止状态。
如图21、图22和图2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12200和弹性复位件,活动件12200通过弹性复位件活动安装在转盘12100上,制动组件布置在活动件12200的外侧,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对活动件12200向转盘12100外部的移动进行约束的弹性束缚力;当活动件12200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弹性复位件提供的弹性束缚力时,活动件12200的局部相对于转盘12100移出并与制动组件构成锁止配合,使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其原理是:当活动件12200所受的离心力较小时,活动组件在弹性束缚力的作用下与制动组件相错开,此时辊筒2000能够正常转动;当活动件12200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弹性束缚力时,活动件12200的局部会相对于转盘12100移出并与制动组件构成锁止配合,使得转盘12100和辊筒2000均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将辊筒2000锁止。
由于制动组件要实现的技术目的是,用于与活动件12200构成锁止配合以调节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那么关于制动组件上用于直接与活动件12200进行锁止配合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为:如图21至图23所示,制动组件上具有卡齿12300,卡齿12300用于与活动件12200的局部构成锁止配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卡齿1230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为了使制动组件能够快速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如图21至图23所示,制动组件包括环形齿轮,环形齿轮的外周圈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法兰安装部,用于通过螺栓将环形齿轮固定安装在机架11000上,环形齿轮与转盘12100同芯布置,卡齿12300在环形齿轮的内圈周向间隔围绕布置;活动件12200为与环形齿轮相匹配的活动爪构成,当活动爪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弹性复位件提供的弹性束缚力时,活动爪的局部相对于转盘12100移出并与环形齿轮啮合配合时,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其原理是:由于卡齿12300是间隔布置在环形齿轮的内周圈,当活动件12200感应到的离心力大于弹性束缚力时,其局部能够及时与最为靠近的卡齿12300构成锁止配合,从而将辊筒2000快速调节至锁止状态。
其中,如图21至图23所示,环形齿轮可由内棘轮代替,活动爪选用与之相适配合的棘爪。
具体实施时,如图24所示,活动爪的一端为爪部构成,另一端通过弹性复位件与转盘12100相连,转盘12100上设置有供活动爪复位时存放的B空缺部12110,当活动爪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弹性复位件提供的弹性束缚力时,活动爪的爪部相对于转盘12100移出并与环形齿轮啮合配合,使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B空缺部12110还用于在辊筒2000处于锁止状态时限制活动爪沿环形齿轮的反作用力方向相对于转盘12100转动,即B空缺部12110具有在活动爪移动至与环形齿轮相啮合时对活动爪进行限位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活动爪与环形齿轮可靠啮合,以调节辊筒2000的锁止状态。
因为离心力的变化是与辊筒2000传递至转盘12100的转速有关,因此,为了使辊筒2000在不同转速时调节其处于锁止状态,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变速组件,变速组件用于调节辊筒2000与转盘12100的转速比。
本实施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变速组件用于将辊筒2000与转盘12100的转速比调节至小于1,即将辊筒2000的转速放大后传递至转盘12100,由此,可使活动件12200迅速做出反应并调节辊筒2000至锁止状态,以防辊筒2000因失去驱动力而快速下降较大的行程。
具体的,变速组件为变速齿轮构成。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变速组件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实现转速的调节即可。
具体实施时,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拉簧和片簧三者中的一者。
关于活动件12200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为:活动件12200转动安装或滑动安装在转盘12100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调节辊筒2000锁止状态的效率和保证锁止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如图22和图24所示,活动件12200沿转盘12100的周向间隔围绕布置在转盘12100上。这样便于在活动件12200在与卡齿12300进行锁止配合时,卡齿12300能够与最为靠近的活动件12200构成锁止配合,以使得辊筒2000快速调节至锁止状态;另外,若卡齿12300为环形齿轮的内周圈上间隔布置的结构,那么调节辊筒2000至锁止状态的效率和锁止配合的可靠性将会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1000),机架(11000)上设置有:
排水泵(1000),用于将积水抽出;
辊筒(2000),转动安装在机架(11000)的上部;
吊绳(3000),缠绕在辊筒(2000)外周,用于与排水泵(1000)相连,通过转动辊筒(2000)可带动排水泵(1000)上下移动;
承托机构(4000),活动安装在机架(11000)的底部,其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对排水泵(1000)的移动轨迹进行避让的避让位;其二为:用于承托排水泵(1000)的工作位;
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承托机构(4000)交替处于避让位、工作位;
触发机构,用于随着排水泵(1000)的抬升而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所处的状态;
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水平滑动;
调节机构包括换向组件(5000)、传动组件(6000)和锁定组件(7000),换向组件(5000)与触发机构相连,传动组件(6000)与承托机构(4000)相连,换向组件(5000)用于将触发机构施加的沿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调整为沿水平方向并施加到传动组件(6000)上,传动组件(6000)用于调节承托机构(4000)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锁定组件(7000)设置在换向组件(5000)与传动组件(6000)之间,锁定组件(7000)用于在触发机构的相邻两次触发动作执行的间隙,对承托机构(4000)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锁定,并在触发机构的触发动作执行时,对承托机构(4000)先前所处的状态解除锁定;
机架(11000)的底部具有供排水泵(1000)活动穿过的空缺区域(11300),空缺区域(11300)由承托机构(4000)移动至避让位而形成;
机架(11000)的底部安装有便于移动机架(11000)的滚轮(11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换向组件(5000)为呈立状布置的换向杆件(5100)构成,换向杆件(5100)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换向杆件(5100)的一端与触发机构活动连接,换向杆件(5100)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6000)活动连接,换向杆件(5100)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驱使传动组件(6000)调节承托机构(4000)在避让位与工作位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6000)包括传动杆件(6100)和连接件(6200),传动杆件(6100)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传动杆件(6100)与连接件(6200)相连,连接件(6200)与承托机构(4000)相连,传动杆件(6100)用于在触发机构触发时通过连接件(6200)调节承托机构(4000)沿水平方向滑动;锁定组件(7000)用于在承托机构(4000)移动到位时对传动杆件(6100)的位置实施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还包括复位组件(8000),复位组件(8000)与传动杆件(6100)相连,传动杆件(6100)由沿杆长方向顺延布置的主动杆(6110)、从动杆(6120)构成,主动杆(6110)与换向组件(5000)相连;
主动杆(6110)、从动杆(6120)、复位组件(8000)和锁定组件(7000)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主动杆(6110)沿杆长方向移动并推动从动杆(6120)调节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避让位时,锁定组件(7000)对从动杆(6120)实施锁定,使承托机构(4000)保持在避让位;其二为:主动杆(6110)沿杆长方向移动,触发锁定组件(7000)进行解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杆(6120)复位,使承托机构(4000)切换至工作位;
锁定组件(7000)包括同芯布置的锁定套筒(7100)、安装在主动杆(6110)端部的主动柱齿(7200)、转动安装在从动杆(6120)端部的从动柱齿(7300),主动柱齿(7200)滑动安装在锁定套筒(7100)内,主动柱齿(7200)和锁定套筒(7100)之间设置有对主动柱齿(7200)进行滑动导向和转动限位的导向限位组件,锁定套筒(7100)靠近从动柱齿(7300)的端部端面设置有A半齿(7110),A半齿(7110)沿着锁定套筒(7100)周向围绕布置,A半齿(7110)分为A1半齿(7111)和A2半齿(7112),A1半齿(7111)和A2半齿(7112)交错布置,A1半齿(7111)的齿根向其本体内延伸设置A1导向部(7113),主动柱齿(7200)的端部端面具有C全齿(7210),C全齿(7210)沿着主动柱齿(7200)的周向围绕布置,从动柱齿(7300)的端部外侧壁上间隔设置B导向部(7310),B导向部(7310)延伸至从动柱齿(7300)的本体外侧的端部具有B半齿(7311),A半齿(7110)的齿高方向、B半齿(7311)的齿高方向和C全齿(7210)的齿高方向均与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保持一致,A半齿(7110)的齿厚方向、B半齿(7311)的齿厚方向和C全齿(7210)的齿厚方向均与锁定套筒(7100)的圆周向保持一致,C全齿(7210)的齿宽与A半齿(7110)的齿宽之和与B半齿(7311)的齿宽保持一致;
主动柱齿(7200)、从动柱齿(7300)、锁定套筒(7100)处于如下两种装配状态:
其一为: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A1导向部(7113)与B导向部(73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对从动柱齿(7300)的转动进行限位,B半齿(7311)的局部与C全齿(7210)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推动从动柱齿(7300)向远离锁定套筒(7100)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7300)完全脱离锁定套筒(7100)后,A1导向部(7113)与B导向部(7310)分离,从动柱齿(7300)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C全齿(7210)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7311)的局部与A2半齿(7112)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回退,从动柱齿(7300)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A2半齿(7112)抵靠啮合,锁定套筒(7100)对从动柱齿(7300)进行锁定使得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
其二为:承托机构(4000)处于避让位,主动柱齿(7200)向靠近从动柱齿(7300)的一侧移动,两者相接触后,B半齿(7311)的局部与C全齿(7210)的局部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抵靠从动柱齿(7300)一起向远离锁定套筒(7100)的一侧移动,从动柱齿(7300)完全脱离锁定套筒(7100)后,从动柱齿(7300)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C全齿(7210)抵靠啮合并且B半齿(7311)的局部与A1半齿(7111)抵靠啮合;主动柱齿(7200)退回至初始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回退,从动柱齿(7300)继续转动使得B半齿(7311)完全与A1半齿(7111)抵靠啮合,A1导向部(7113)转动至与B导向部(7310)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状态,复位组件(8000)驱使从动柱齿(7300)继续回退,直至承托机构(4000)处于工作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导向限位组件包括A2导向部(7114)和安装在主动柱齿(7200)上的C导向部(7220),A2导向部(7114)由A2半齿(7112)的齿根向其本体内延伸形成,C导向部(7220)沿着主动柱齿(7200)的周向间隔围绕布置,C导向部(7220)与A2导向部(7114)对应布置,C导向部(7220)与A2导向部(7114)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并限制主动柱齿(7200)相对于锁定套筒(7100)转动,当B导向部(7310)移动至与A2导向部(7114)相对应时,A2半齿(7112)的齿根用于限制B导向部(7310)沿A2导向部(7114)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A1导向部(7113)为A1导向槽构成,A2导向部(7114)为A2导向槽构成, A1导向槽沿锁定套筒(7100)径向的槽深大于A2导向槽沿锁定套筒(7100)径向的槽深,B导向部(7310)为设置在从动柱齿(7300)外围的B导向块构成,B导向块移动至与A2导向槽对应时,A2半齿(7112)的齿根与B导向块相抵靠并限制B导向块沿A2导向槽滑动,C导向部(7220)为安装在主动柱齿(7200)外围的C导向块构成,C导向块与A2导向槽滑动导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复位组件(8000)为压缩弹簧构成,压缩弹簧套设在从动杆(6120)的外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从动柱齿(7300)相连,另一端与机架(11000)相连,压缩弹簧用于驱使从动柱齿(7300)沿锁定套筒(7100)的轴向朝靠近主动柱齿(7200)的一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触发机构包括随动触发组件和从动触发组件,随动触发组件装配在吊绳(3000)和/或排水泵(1000)上,能够随着吊绳(3000)和/或排水泵(1000)上下移动,从动触发组件活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从动触发组件与随动触发组件抵靠连接,随动触发组件在上升时可抵靠从动触发组件移动并通过从动触发组件触发调节机构调节承托机构(4000)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随动触发组件为触发件(9000)构成,触发件(9000)装配在吊绳(3000)上;从动触发组件为升降杆件(10000)构成,升降杆件(10000)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1000)上,升降杆件(10000)在受到触发件(9000)抵靠时抬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杆件(10000)为水平布置的横杆,升降杆件(10000)上具有供吊绳(3000)活动穿过的A空缺部(10100);触发件(9000)位于升降杆件(10000)的下方,其用于在吊绳(3000)上移时带动升降杆件(10000)抬升。
CN201910379980.3A 2019-05-08 2019-05-08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Active CN110306647B9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9980.3A CN110306647B9 (zh) 2019-05-08 2019-05-08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9980.3A CN110306647B9 (zh) 2019-05-08 2019-05-08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647A CN110306647A (zh) 2019-10-08
CN110306647B true CN110306647B (zh) 2020-10-30
CN110306647B9 CN110306647B9 (zh) 2020-12-01

Family

ID=68074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9980.3A Active CN110306647B9 (zh) 2019-05-08 2019-05-08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6647B9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4208B1 (en) * 2001-02-02 2002-10-15 Donald E. Smith I-beam walk assist device
CN103723514B (zh) * 2013-11-21 2016-01-20 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底托自动上线装置
CN103569893B (zh) * 2013-11-22 2016-07-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电力系统排水泵升降辅助器
CN104030184B (zh) * 2014-06-19 2016-08-1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电分公司 用于变电站消防井的排水泵升降机构
CN104477807B (zh) * 2014-12-18 2016-09-07 重庆维大力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扳葫芦的制动离合装置
CN107458886A (zh) * 2017-08-30 2017-12-12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Pvc填料片全自动码垛机
CN207608262U (zh) * 2017-10-27 2018-07-1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煤气遮断阀锁紧装置
CN209907561U (zh) * 2019-05-08 2020-01-07 安徽企路石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6647A (zh) 2019-10-08
CN110306647B9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4431B (zh) 带有自适应锁止装置的电力系统检修设备
CN209907561U (zh)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CN110306647B (zh) 用于电力系统检修的装备
DE19842680A1 (de) Parkvorrichtung
CN110212445B (zh) 一种电力系统地下线缆用检修方法
CN114197904A (zh) 一种外架搭设人员保护装置
CN2113934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停层平台
CN212954226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工作台的锁定装置
CN204700634U (zh) 一种锯管机自动下料机构
CN206751082U (zh) 一种自动快速收绳装置
CN220889582U (zh) 一种高空钢梁安装用防护装置
CN215860036U (zh) 一种修井机井架行车锁止机构及修井机
CN215264828U (zh) 一种用于双目人脸识别的装置
CN219929520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装置
CN218091907U (zh) 一种机场航站楼安装施工用防护装置
CN114743837B (zh) 一种断路器套管装配辅助装置及断路器套管装配方法
CN220061219U (zh) 一种智能楼宇安防装置
CN220285726U (zh) 一种抽油机让位装置
CN215702082U (zh) 一种切割线定位装置
CN22070508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架
CN220585797U (zh) 一种电力控制柜
CN220629128U (zh) 核电厂电机翻转架与就地抽穿转子工具
CN117287019B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106865334A (zh) 一种自动快速收绳装置
CN219885417U (zh) 一种施工用电梯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Description

Correct: Specification submitted on October 14, 2020

False: Instructions submitted on June 3, 2020

Number: 44-02

Page: ??

Volume: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