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3931B -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3931B
CN110303931B CN201910456641.0A CN201910456641A CN110303931B CN 110303931 B CN110303931 B CN 110303931B CN 201910456641 A CN201910456641 A CN 201910456641A CN 110303931 B CN110303931 B CN 110303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ttery
vehicle
us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66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3931A (zh
Inventor
杨世春
周新岸
陈飞
闫啸宇
曹耀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uchuang Hang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66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3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3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3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3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4Optimising energy costs, e.g. responding to electricity 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在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充电运行模式选择,提供选择的充电运行模式包括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该方法能够根据车主的主动策略选择、出行规律统计以及电网用电高峰时间的综合考量,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车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源平抑电网的用电高峰压力,适合用户的不同用车需求,同时可以简化用户V2G充电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环保型新型交通工具得以发展迅速,续航里程不断在提升,相关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与此同时电力市场也在不断进行进步,电力工业管理从过去的供应侧单独管理逐渐变成了需求侧和供应侧双向管理的模式。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耗时通常较长,电动汽车用户往往会选择在不使用时将车辆长期停放在充电车位上使电动汽车能够保证电量充足以便保证用车续航里程。这就会造成大量电动汽车长时间接入电网。V2G(车辆到电网)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量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源作为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当电网负荷过高时,由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源向电网馈电;而当电网负荷低时,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源可以存储电网过剩的发电量,避免造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电动汽车可以在电价低时,从电网买电进行充电,电网电价高时向电网反向输电卖电给电网,从而在不改变用户用车习惯的基础上还能获得一定的电费差价收益。
引入V2G过程后,接入充电桩的电动汽车不再仅仅是充电同时还要将自身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这就要求当用户需要使用车辆时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必须要满足用户的日常续航里程需要,否则将会极大影响用户满意度。在现有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用户的满意度,采取设定电动汽车的输电下限统一值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有一个下限以满足电动汽车行驶需求同时可以利用剩余电池容量进行V2G操作。但实际上,个体用户的出行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采用总体策略往往无法完全适应个体用户的需求,不利于电动汽车输电的灵活调度以及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配合的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能够根据车主的主动策略选择、出行规律统计以及电网用电高峰时间的综合考量,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车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电动汽车电池储能源平抑电网的用电高峰压力。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充电运行模式选择,提供选择的所述充电运行模式包括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
B.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完全充电模式时,充电桩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其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充电优先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在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计用车时间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并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非用电高峰充满电的情况下再在用电高峰对电网进行输电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D.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出行保障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并根据预计用车里程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然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进一步地,步骤C还包括:
C1.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充电优先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t小时,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并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t0小时,充电桩从电网获取用电高峰时间段信息,计算得到t小时内总的用电高峰时间为t2小时,用电高峰时间段结束时间点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的时间差t3小时,若t小时内存在多段用电高峰时间段则还需得到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间段持续时间t4小时,当t小时内只存在一个用电高峰时间段则t4=t2;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充满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C2.当t0≥t时,表示充电时间不足,此时充电桩在t时间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至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3.当t0≤t且t-t0≤t2时,表示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需要在用电高峰时间段内也进行充电操作,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间段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4.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表示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且可以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并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5.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表示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中只能部分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以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其中一部分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6.当t0≤t、t-t0>t2且t-t0-t2≤t2时,表示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只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才可以保证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前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进一步地,步骤D还包括:
D1.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出行保障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并根据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SOCmin;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D2.当SOC≥SOCmin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直至SOC=SOCmin时停止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或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D3.当SOC<SOCmin时,充电桩优先对电动汽车进行连续充电至SOC=SOCmin,后执行D2步骤至充电结束。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满需要时间t0小时计算方法为t0=(1-SOC)*T充电,所述T充电为电池电量从0至100%充满所需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车保障电量SOCmin计算方法为SOCmin=x/X总续航+0.1,所述X总续航为电池电量为100%状态时能够供电动汽车行驶的总续航里程。
进一步地,所述D1至D3任一步骤中的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时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不低于预设阈值,当电动汽车电池反向输电至剩余电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即停止V2G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阈值为SOC=0.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当用户操作充电桩交互界面登录个人账户后获取用户充电操作规律数据,所述用户充电操作规律数据包括预计用车时间统计值a小时和预计用车里程统计值b公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1还包括当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t小时的同时并列显示推荐选项a小时,当用户选择推荐选项a小时即默认t=a。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1还包括当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的同时并列显示推荐选项b公里,当用户选择推荐选项b公里时默认x=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执行带有V2G过程的电动汽车充电操作,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充电运行模式选择,提供选择的所述充电运行模式包括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能够根据用户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结合电网用电高峰时段合理的分布电动汽车充电、反向输电时间配比,在不影响用户出行续航里程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的空余时间平抑电网用电高峰同时还可以利用电网错峰差价得到收益,做出最适合当前情况的输电策略;用户根据自身用车情况,可以自主选择优先保证电池电量的“充电优先模式”以尽可能提升下次用车的续航里程,或选择在保证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收益额的“出行保障模式”以提高电动汽车充电V2G过程的经济效益,适合用户的不同用车需求;通过建立用户充电规律的数据库,为用户提供适合的建议选项,简化用户V2G充电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适用于V2G的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充电运行模式选择,提供选择的所述充电运行模式包括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
B.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完全充电模式时,充电桩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其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充电优先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在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计用车时间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并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非用电高峰充满电的情况下再在用电高峰对电网进行输电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D.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出行保障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并根据预计用车里程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然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为方便说明,假设某一车型的慢充充电时间为8h,续驶里程为200km,当地用电高峰为上午9~12时,以及下午18~22时,接入充电桩的时间点为t,且充电和向电网输电的电流相同。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的优选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充电过程开始,用户操作充电桩交互界面登录个人账户,系统根据用户登录的账户获得用户以往充电时使用的模式选项以及实际充电时长等信息计算得到预计用车时间统计值a小时和预计用车里程统计值b公里;同时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选择本次充电过程希望采用的充电运行模式,用户可以从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中自主选择希望使用的充电模式。
B.当用户选择完全充电模式时,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B;充电过程B运行时电动汽车充电不涉及V2G过程,充电桩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其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1.当用户选择充电优先模式时,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t小时同时并列显示预计用车时间统计值a小时作为推荐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预计用车时间在t小时后或直接选择a小时作为预计用车时间,当选择a小时即默认t=a;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并根据t0=(1-SOC)*8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t0小时,即充电桩连续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状态下直至电池充满所需要时间为t0小时;充电桩从电网获取用电高峰时间段信息,计算得到t小时内总的用电高峰时间为t2小时,用电高峰时间段结束时间点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的时间差t3小时,若t小时内存在多段用电高峰时间段则还需得到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间段持续时间t4小时(当t小时内只存在一个用电高峰时间段则t4=t2);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充满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C2.当t0≥t时,表示充电时间不足,此时判断为C2状态,也就是说,可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不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充电不涉及V2G过程,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B,即在t时间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至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3.当t0≤t且t-t0≤t2时(t1-t0代表充电富裕时间),此时判断为C3状态,表示可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需要在用电高峰时间段内也进行充电操作,电动汽车充电不涉及V2G过程,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C3,此时在最后的用电高峰期持续段的最后t1-t0时间段内停止充电,其余时间段都进行充电,电动汽车不对电网进行输电,即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间段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4.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此时判断为C4状态,表示可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且可以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并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C4,即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时停止充电)并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当电池电量下降达到阈值SOC时停止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5.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此时判断为C5状态,表示可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只能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其中一部分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才可以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也就是说,该步骤表示充电时间足够,但是在最后的用电高峰持续段内无法全段输电,否则无法通过剩下的时间充满电,此时在非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充电(充满时停止),在除了最后的用电高峰持断段的前t4-t3时间的其他用电高峰时间内进行输电。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C5,即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时停止充电)并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其中一部分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6.当t0≤t、t-t0>t2且t-t0-t2≤t2时,此时判断为C6状态,此表示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只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才可以保证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前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C6,即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时停止充电)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进一步讲,该步骤表示充电时间足够,但是要保证最后充满电,用电高峰时间段内的输电时间会受到2个因素限制,t3和t1-t0-t2,设tmin为两者之间较小值,此时在非用电高峰时段进行充电(充满时停止);若只有一个用电高峰持续段,则只在该用电高峰前tmin内进行输电,若存在两个持续段(上午和晚上),如果tmin≤5,则只在晚上用电高峰期内的前tmin内进行输电,如果5<tmin≤7,则在晚上用电高峰进行输电,上午用电高峰的前tmin-5时间内进行输电;不可能存在三个连续段的情况,存在说明有一晚上的时候可供充电,不满足条件t1-t0-t2<t2
D1.当用户选择出行保障模式时,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同时并列显示预计用车里程统计值b公里作为推荐选项,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预计用车里程为x公里或直接选择b公里作为预计用车里程,当选择b公里即默认x=b,充电系统根据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依据SOCmin=x/200+0.1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SOCmin;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D2.当SOC≥SOCmin时,充电系统判断为D2状态,此时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D2,即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时停止充电)并在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直至电动汽车剩余电量等于用车保障电量时停止输电,即SOC=SOCmin时停止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或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D3.当SOC<SOCmin时,充电系统判断为D3状态,此时充电桩执行充电过程D3,即优先对电动汽车进行连续充电至SOC=SOCmin,后执行充电过程D2至充电结束。
进一步以某车主实际充电过程为例:
某车主早上10点停止用车,剩余电量(当前电池SOC)为37.5%,接上充电桩进行充电,充满预计充电时间为5个小时(完整一次充电时间T充电假设为8h,每小时充电量为12.5%)。而车主8个小时后有出行活动需要用车,根据行程路程估算此次出行至少需要35%的电池电量(预计SOCmin为35%)。该市的用电高峰假设为中午11:30到13:00,以及晚上17:30到20:00,假设非用电高峰充电一小时需要花费8元,用电高峰每小时充电花费10元(意味着反向输电每小时能赚10元)。
1)选择充电优先模式:在充电时间段内的用电高峰时间为2个小时,满足状态C6。该电动汽车将在10:00到11:30进行充电,在11:30到12:30进行V2G反向输电,12:30到13:00不进行任何动作,13:00到17:30进行充电,此时刚好充满,停止充电。车主在18:00用车时,车辆已充好电。本次充电所花费的电费为:6*8-1*10=38元。
2)选择完全充电模式,将直接从10:00充至15:00,电量充满,花费:4*8+1*10=42元。
3)选择出行保障模式:该电动汽车将在10:00到11:30进行充电,此时电量为56.25%,在11:30到13:00进行反向输电,此时电量为37.5%,13:00到17:30进行充电,此时电量为93.75%,17:30到18:00进行反向输电,车主用车时电量为87.5%,花费:6*8-2*10=28元。
本发明的该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可以根据车主的主动策略选择、出行规律以及用电高峰时间的结合,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用车的情况下,做出最适合当前情况的输电策略,想以充电为主要目的则选择“充电优先模式”,若想以经济为主要考虑目标则选择“出行保障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桩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充电运行模式选择,提供选择的所述充电运行模式包括完全充电模式、充电优先模式和出行保障模式;
B.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完全充电模式时,充电桩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其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充电优先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在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计用车时间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并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非用电高峰充满电的情况下再在用电高峰对电网进行输电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步骤C进一步包括:
C1.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充电优先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t小时,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并计算出电池充满需要时间t0小时,充电桩从电网获取用电高峰时间段信息,计算得到t小时内总的用电高峰时间为t2小时,用电高峰时间段结束时间点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的时间差t3小时,若t小时内存在多段用电高峰时间段则还需得到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间段持续时间t4小时,当t小时内只存在一个用电高峰时间段则t4=t2;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充满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C2.当t0≥t时,表示充电时间不足,此时充电桩在t时间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至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3.当t0≤t且t-t0≤t2时,表示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需要在用电高峰时间段内也进行充电操作,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间段内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4.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表示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且可以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并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整个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5.当t0≤t、t-t0>t2且t-t0-t2≥t2、t3<t4时,表示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中只能部分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以保证用电高峰结束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距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最近的用电高峰时段其中一部分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C6.当t0≤t、t-t0>t2且t-t0-t2≤t2时,表示进行充电操作的剩余时间能保证完全充满电动汽车电池但只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才可以保证用户预计用车时间点前有足够的时间充满电动汽车电池,此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且在用电高峰时段的其余部分不进行输电和充电操作,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D.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出行保障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并根据预计用车里程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然后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然后充电桩进行计算处理使得在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进一步包括:
D1.当接收到的用户选择为出行保障模式时,通过充电桩交互界面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并根据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计算得到用车保障电量SOCmin;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握手,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当前剩余电量SOC;此模式将在优先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满足预计用车总里程续航的条件下加入V2G过程平抑用电高峰;
D2.当SOC≥SOCmin时,充电桩在非用电高峰时间段内连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在用电高峰时段执行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直至SOC=SOCmin时停止输电,用电高峰时段结束后继续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直至电池充满后或用户停止充电并结束充电过程;
D3.当SOC<SOCmin时,充电桩优先对电动汽车进行连续充电至SOC=SOCmin,后执行D2步骤至充电结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满需要时间t0小时计算方法为t0=(1-SOC)*T充电,所述T充电为电池电量从0至100%充满所需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车保障电量SOCmin计算方法为SOCmin=x/X总续航+0.1,所述X总续航为电池电量为100%状态时能够供电动汽车行驶的总续航里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步骤中的V2G过程对电网进行反向输电时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不低于预设阈值,当电动汽车电池反向输电至剩余电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即停止V2G过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SOC=0.2。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当用户操作充电桩交互界面登录个人账户后获取用户充电操作规律数据,所述用户充电操作规律数据包括预计用车时间统计值a小时和预计用车里程统计值b公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还包括当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时间t小时的同时并列显示推荐选项a小时,当用户选择推荐选项a小时即默认t=a。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还包括当充电桩交互界面进一步提示用户输入预计用车里程x公里的同时并列显示推荐选项b公里,当用户选择推荐选项b公里时默认x=b。
CN201910456641.0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Active CN110303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641.0A CN11030393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641.0A CN11030393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3931A CN110303931A (zh) 2019-10-08
CN110303931B true CN110303931B (zh) 2021-03-23

Family

ID=68075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6641.0A Active CN110303931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3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8429A (zh) * 2019-10-10 2019-12-20 杭州艾参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方案
CN110712556A (zh) * 2019-10-12 2020-01-2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能够预约用电的储能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2559A (zh) * 2019-10-18 2020-01-21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电费分时计价的电动车经济性充电方法
CN111181151A (zh) * 2019-10-18 2020-05-19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预估用电负荷并进行控制的智能电网控制方法
CN113022334B (zh) * 2019-12-05 2023-04-0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远程智能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75757A (zh) * 2020-05-10 2020-10-16 南京酷沃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0940A (zh) * 2020-08-18 2020-12-29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vin码匹配v2g直流充电桩的方法及系统
CN112810493A (zh) * 2021-03-17 2021-05-18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42788B (zh) * 2021-06-29 2023-02-2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55612B (zh) * 2021-12-20 2023-02-28 深圳市爱拓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桩停车位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65141A (zh) * 2022-09-16 2022-12-13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003952A (zh) * 2024-04-09 2024-05-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预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5869A (zh) * 2014-03-10 2014-07-09 贾英昊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4924916A (zh) * 2015-06-08 2015-09-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经济充电控制方法
CN107169273A (zh) * 2017-05-05 2017-09-15 河海大学 计及延时和v2g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预测方法
CN108515863A (zh) * 2018-03-29 2018-09-1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8520314A (zh) * 2018-03-19 2018-09-11 东南大学 结合v2g技术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方法
CN109159715A (zh) * 2018-10-08 2019-01-0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考虑经济优化的v2g微网能量控制方法
CN109193718A (zh) * 2018-08-01 2019-01-11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适应于v2g的选择电动汽车入网调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8693B2 (en) * 2008-03-13 2011-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V2G optimization system
US9054532B2 (en) * 2012-03-02 2015-06-09 Alstom Technology Ltd. Dispatching vehicle-to-grid ancillary services with discrete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5869A (zh) * 2014-03-10 2014-07-09 贾英昊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4924916A (zh) * 2015-06-08 2015-09-2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经济充电控制方法
CN107169273A (zh) * 2017-05-05 2017-09-15 河海大学 计及延时和v2g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预测方法
CN108520314A (zh) * 2018-03-19 2018-09-11 东南大学 结合v2g技术的主动配电网调度方法
CN108515863A (zh) * 2018-03-29 2018-09-1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9193718A (zh) * 2018-08-01 2019-01-11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适应于v2g的选择电动汽车入网调控方法
CN109159715A (zh) * 2018-10-08 2019-01-0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考虑经济优化的v2g微网能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3931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3931B (zh) 一种适用于v2g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US10001798B2 (en) Determining power to be supplied based on reservation information of a vehicle
CN109177802B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JP6457266B2 (ja) 保有バッテリ群の充電
CN105398347A (zh) 一种提高充电效率的电动汽车智能排队方法
CN110472785A (zh) 一种基于负荷分类的电动汽车群调度方法
CN110015015B (zh) 一种储能快充的充电桩系统
CN10811625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预约定时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3683424A (zh) 基于动态分时电价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12257886A (zh) 一种小区充电桩的预约系统及方法
CN108416925A (zh) 电池包的控制方法、电池包控制器、服务器及汽车
EP3885182A1 (en) Power calcula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calculation method
CN104755313A (zh) 电池集的充电
FI20225573A1 (en) CHARGING ARRANGEMENT AND PROCEDURE FOR CONTROLLING TH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SOFTWARE PRODUCT
JP5404754B2 (ja) 車載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CN113580997B (zh)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的三度调度充电方法
CN109515244B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97299A (zh) 一种智能管理系统
CN113022334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远程智能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11995B (zh) 公共充电桩竞价排队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3324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共享式充电方法
WO2019171728A1 (ja)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10962B (zh) 一种充电桩充电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715659B (zh) 电动汽车在充电控制过程中对电池的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16426A (zh)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联网管理系统及人工智能管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101200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inggu District, Zone 1-231206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gyou Zhi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16e, unit 1, 13 / F, building 3, 48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G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No. 27, 20th Floor, Building B, No. 1 Yaojian Road, North of Gaoxin Avenue and West of Heying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Hubei Wuchuang Hang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200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inggu District, Zone 1-231206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gyou Zhix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