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797B -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797B
CN110291797B CN201880011118.0A CN201880011118A CN110291797B CN 110291797 B CN110291797 B CN 110291797B CN 201880011118 A CN201880011118 A CN 201880011118A CN 110291797 B CN110291797 B CN 110291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pickup
sound
electric wire
microphone
pickup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1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797A (zh
Inventor
内田裕
村田寿子
下条敬洋
藤井优美
高地邦明
小西正也
内田孝之
吉村智至
谷藤修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R5/0335Earpiece support, e.g. headbands or neckr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7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crophones, e.g. in dummy h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20/00Techniques used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20/01Enhanc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sound image or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using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or equivalents thereof, e.g.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 or 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 [I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10)包括:话筒部(11),所述话筒部在不堵塞外耳道(EC)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外耳孔(EH)附近的拾音位置(M),并朝向外耳道(EC)的外侧配置;以及电线(12),所述电线具有可塑性且延伸到拾音位置(M)。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12)被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沿着耳廓(EF)。

Description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安装部和耳挂部的电声变换装置。安装部构成扬声器部,位于耳廓的凹陷部内。耳挂部支承安装部并挂在耳廓的外周。安装部能够相对于耳挂部自由伸缩地进行长度调整,并且能够自由旋转地进行角度调整。
作为声像定位技术有使用双耳头戴耳机将声像定位在收听者的头外的头外定位技术(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了由对逆头戴耳机响应和空间响应进行卷积的结果构成的声像定位滤波器。通过测量从声源(扬声器)到耳边的空间传递特性(头部传递函数HRTF)来获得空间响应。逆头戴耳机响应是消除从头戴耳机到耳边或鼓膜的特性(也称为外耳道传递函数ECTF、外耳道传递特性)的逆滤波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566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52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对这种头外定位技术中使用的外耳道传递特性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来生成逆头戴耳机响应(逆滤波器)。因此,需要在佩戴头戴耳机的状态下在耳边或鼓膜附近配置话筒来进行测量。没有公开在佩戴头戴耳机的状态下将话筒设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的拾音装置。
本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设置在拾音位置的拾音装置以及拾音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话筒部,所述话筒部在不堵塞外耳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外耳孔附近的拾音位置,并朝向外耳道的外侧配置;以及电线,所述电线具有可塑性且延伸到所述拾音位置,所述电线被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沿着耳廓。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包括:第一拾音单元,所述第一拾音单元被佩戴在用户的左耳上;第二拾音单元,所述第二拾音单元被佩戴在所述用户的右耳上;以及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并向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相接近的方向产生施加力,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分别包括:话筒部,所述话筒部在不堵塞外耳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外耳孔附近的拾音位置,并朝向外耳道的外侧配置;以及电线,所述电线具有可塑性且延伸到所述拾音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在适当的拾音位置进行拾音的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拾音装置拾取从头戴耳机输出的声音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耳朵的各部位和拾音位置的图。
图3是示出拾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拾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简化示出将拾音装置佩戴在耳朵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拾音装置的话筒部及其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1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拾音装置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拾音装置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11是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4涉及的拾音装置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变形例4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拾音装置的佩戴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进行用于生成头外定位处理中使用的滤波器的测量。对头外定位处理的概要进行说明。头外定位处理是使用个人的空间音响传递特性(也称为空间音响传递函数)和外耳道传递特性(也称为外耳道传递函数)进行头外定位处理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从扬声器到收听者的耳朵的空间音响传递特性以及佩戴头戴耳机的状态下的外耳道传递特性来实现头外定位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了外耳道传递特性,所述外耳道传递特性是佩戴头戴耳机的状态下从头戴耳机扬声器单元到外耳道入口的特性。并且,通过使用外耳道传递特性的逆特性(也称为外耳道校正函数)进行卷积处理,能够消除外耳道传递特性。拾音装置用于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即,在用户佩戴拾音装置的状态下佩戴头戴耳机。
此时,拾音装置的话筒布置在外耳孔中。并且,拾音装置测量当来自头戴耳机的脉冲声音被输出时的脉冲响应。由此,能够测量从头戴耳机到耳边或鼓膜的外耳道传递特性。另外,拾音装置的话筒只要处于从耳边到鼓膜之间,可以配置在任何地方。耳边表示的范围是包含外耳道入口的范围。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头戴耳机40和拾音装置10被佩戴在用户U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拾音装置10L佩戴在用户U的左耳50L上。拾音装置10R佩戴在用户U的右耳50R上。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左右的拾音装置10L、10R的情况下,记载为拾音装置10。同样,在不区分左耳50L、右耳50R的左右的情况下,记载为耳朵50。
头戴耳机40包括头戴耳机带41、左单元43L和右单元43R。头戴耳机带41连结左单元43L和右单元43R。左单元43L向用户U的左耳50L输出声音。右单元43R向用户U的右耳50R输出声音。头戴耳机40可以是密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或半密闭型等头戴耳机的种类。头戴耳机40在拾音装置10被佩戴的状态下被佩戴到用户U上。即,分别将头戴耳机40的左单元43L、右单元43R佩戴在佩戴有拾音装置10L、10R的左耳50L、右耳50R上。头戴耳机带41产生将左单元43L和右单元43R分别按压在左耳50L、右耳50R上的施加力。
拾音装置10L拾取从头戴耳机40的左单元43L输出的声音。拾音装置10R拾取从头戴耳机40的右单元43R输出的声音。拾音装置10L、10R的话筒部配置在外耳孔附近的拾音位置。拾音装置10L、10R被构成为不干扰头戴耳机40。也就是说,在拾音装置10L、10R被配置在左耳50L、右耳50R的适当位置的状态下,用户U能够佩戴头戴耳机40。
接着,使用图2对耳朵50的各部位以及拾音位置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地示出耳朵50的外耳OE的结构的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是以用户U为基准的方向。例如,用户的头顶部侧为上侧,颈部侧为下方。此外,将内耳侧作为耳朵50的内侧,将外部空间侧作为耳朵的外侧。
耳廓EF是从头部侧方突出并采集声音的部分。耳廓EF是包围外耳孔EH的贝壳状突起,也称为耳壳。外耳OE是鼓膜ED的外侧的部分。外耳OE由外耳道EC和耳廓EF构成。
外耳道EC是用于将耳廓EF采集到的声音传递到鼓膜ED的管。外耳道EC通常弯曲成S形。外耳孔EH是形成外耳道EC的入口的孔。外耳孔EH被配置在耳廓EF的内侧并且是由耳廓EF包围的空间内。外耳孔EH通常位于耳廓EF的中央的下侧且前侧。外耳孔EH为可从外部看到的直径10mm左右的圆形。
在此,将配置拾音装置10的话筒部的位置作为拾音位置M。拾音位置M位于外耳孔EH的附近。拾音位置M可以位于外耳道EC的内部,也可以位于外耳道EC的外侧。优选地,拾音位置M靠近鼓膜ED。
接着,使用图3~图6对拾音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图4是示出拾音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图5是简化示出将拾音装置10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拾音装置10的话筒部11的结构的图。
拾音装置10包括话筒部11、电线12、电缆13、钩部14、保持部18和包覆材料19。另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包覆材料19的顶端侧的一部分以及钩部14。此外,在图5中,电线12和电缆13被简化为直线形状。另外,在图6中,省略了包覆材料19。
通过将钩部14挂在耳朵50上,从而将拾音装置10佩戴在耳朵50上。钩部14被形成为倒J状,以便挂在耳廓上。钩部14从耳廓EF的后侧通过上侧弯曲到前侧。即,钩部14在耳廓EF的后侧通过耳廓EF与头部之间。钩部14例如由硅树脂等树脂形成。钩部14优选形成为能够根据耳廓EF的形状而变形。钩部14具有与耳钩型耳机的钩部相同的形状。
保持部18从钩部14的前端14a延伸。保持部18是从钩部14伸出的部分,并被配置在耳廓EF的前侧。在保持部18的顶端设有话筒部11。保持部18的从钩部14的前端14a到话筒部11的部分成为保持部18。为了将话筒部11保持在外耳孔附近的拾音位置,保持部18被配置在钩部14和话筒部11之间。保持部18从耳廓EF的上侧延伸到拾音位置。
保持部18具有包覆材料19。如图5所示,包覆材料19包覆电线12和电缆13。包覆材料19为管状,以包入电线12和电缆13。因此,电线12和电缆13在包覆材料19的内部通过。即,电线12和电缆13内包在包覆材料19中。包覆材料19例如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或橡胶形成。保持部18由电线12、电缆13以及包覆材料19构成。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钩部14和保持部18中的包覆材料19。因此,在图5中,将与钩部14的前端14a对应的位置示出为电线12的钩端12a。
如图3所示,在钩部14上设有用于使包覆材料19通过的槽14c。槽14c沿着钩部14的形状从前端14a形成到后端14b。包覆材料19通过钩部14的槽14c从钩部14的前端14a延伸到后端14b。即,内包电缆13及电线12的包覆材料19嵌入槽14c中。
因此,电缆13沿着钩部14配置。如图3、图4所示,电缆13从钩部14的后端14b引出。另外,为了使电缆13通过钩部14,也可以代替槽14c而设置贯通孔。电缆13具有信号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等。信号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分别是包覆电线。
另外,电线12延伸到钩部14的中途。即,电线12也可以不延伸到钩部14的后端14b。例如,电线12也可以在钩部14的前端14a附近安装在钩部14上。电线12只要设置在保持部18上即可。当然,电线12也可以设置到钩部14的后端14b。
在保持部18的顶端配置有话筒部11。话筒部11被配置在外耳孔附近的拾音位置M。配置在拾音位置M处的话筒部11拾取从头戴耳机40到外耳道的声音。话筒部11以不堵塞外耳孔的状态配置在拾音位置M,对从头戴耳机40输出的测量信号进行拾取。测量信号例如是脉冲声音。
如图6所示,话筒部11具备话筒元件11a、基板11b和端子11c。基板11b比外耳孔小,例如为3mm×4mm的大小。话筒元件11a是形成在基板11b上的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话筒。即,在基板11b上搭载有话筒元件11a。在基板11b的端部形成有端子11c。端子11c是话筒元件11a的电源端子、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等。因此,在端子11c上连接有信号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的电缆13。在基板11b上形成有话筒元件11a和端子11c之间的布线。
在图6中,设有信号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这三根电缆。
信号电缆传送话筒元件11a的拾音信号。电源电缆向话筒元件11a供给电源。接地电缆将话筒元件11a的接地端子接地。当然,电缆的根数没有特别限定。
话筒元件11a被配置成朝向耳朵50的外侧、即外耳道EC的外侧。即,话筒元件11a能够拾取从头戴耳机输出的声音。因此,能够测量从头戴耳机到拾音位置的外耳道传递特性。
电线12靠近话筒部11设置。具体而言,在电线12的顶端附近配置有话筒部11。另外,话筒部11可以固定在电线12上,也可以不固定在电线12上。
电线12例如是具有可塑性的金属丝。电线12例如是直径为0.9mm的金属线。电线12只要是能够自由弯曲且能够固定的材质即可。通过用户U使电线12弯折或弯曲,电线12发生塑性变形。由此,能够将电线12维持在使其变形为所希望的形状的状态。能够使电线12变形为用户容易佩戴在耳朵50上的形状。由此,能够调整话筒部11的位置,以使拾音位置适当。此外,电线12比电缆13粗。话筒部11通过电线12保持在外耳道的中空部分中。例如,在基板11b不与外耳接触的状态下,话筒部11被保持。能够将话筒部11设置在所希望的拾音位置。
另外,在保持部18中,电缆13沿着电线12设置。具体而言,在保持部18中,电缆13通过包覆材料19安装在电线12上。电缆13连接到包括A/D转换器、存储器等的音响设备。由此,存储拾音信号。
电线12可自由变形,以便将话筒部11配置在所希望的拾音位置M。在用户U佩戴拾音装置10的状态下,调整者使电线12变形。例如,通过调整者弯曲电线12,从而调整拾音位置M。由此,能够将话筒部11配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调整者可以是用户U本人,或者也可以是用户U以外的人。
并且,调整者使电线12变形,以使话筒元件11a朝向所希望的方向。例如,通过调整者扭转或弯曲电线12,能够调整话筒元件11a的朝向。具体而言,当以电线12延伸的方向为轴并绕轴扭转电线12时,话筒部11旋转。由此,能够调整拾音方向。另外,在图5中,在保持部18中,将电线12简化为直线状而进行图示,但电线12的至少一部分以沿着耳廓EF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容易调整话筒元件11a的朝向和位置。例如,也可以在钩部14的前端14a调整电线12的朝向。由此,能够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进行测量。并且,在从钩部14的前端14a到拾音位置M之间,电线12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与耳廓EF接触。或者,电线12也可以不与耳廓EF接触。
并且,在使电线12变形以使话筒部11处于适当的位置和方向之后,用户U佩戴头戴耳机40。然后,在拾音装置10和头戴耳机40被佩戴在左右的耳朵50上的状态下执行脉冲响应测量。即,拾音装置10拾取从头戴耳机40输出的测量信号。由此,能够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
话筒部11被配置在耳廓EF内侧的空间内,成为仅保持部18从耳廓EF的内侧向外侧延伸的结构。因此,即使是在用户U佩戴头戴耳机40和拾音装置10的状态下,头戴耳机40和拾音装置10也不会发生物理干扰。因此,即使用户U从拾音装置10的上方佩戴头戴耳机40,话筒部11的位置和方向也不会偏离。由此,能够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进行拾音。在测量期间,由于拾音位置M不变,因此能够适当地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
而且,由于话筒部11比外耳道小,所以拾音装置10能够在不堵塞外耳道的状态下进行拾音。即,话筒部11的基板11b的尺寸比外耳道的直径小。因此,能够在考虑外耳道的回声的情况下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由此,能够适当地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
另外,也可以在钩部14的内部穿过电线12。这样一来,能够使钩部14变形。根据耳朵50的形状,能够调整钩部14的形状。通过以紧贴耳朵50的方式使钩部14变形,从而能够防止拾音位置M的偏移。
另外,由于电线12被设置成可自由变形,因此能够根据用户U来调整话筒部11。即,能够针对每个用户U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进行测量。由此,能够针对每个用户U适当地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此外,也可以根据耳朵50的大小准备大小不同的拾音装置10。而且,也可以根据用户U使用适当大小的拾音装置10进行测量。
另外,在保持部18中,构成为通过包覆材料19将电缆13安装在电线12上,也可以通过粘接带等将电缆13固定在电线12上。即,也可以在拾音装置10上不设置包覆材料19。另外,由于钩部14固定在耳朵50上,因此钩部14的长度优选为耳廓EF的50%以上。此外,也可以在用户U的脸的下方拉拽左右的拾音装置10L、10R的电缆13从而加以施加力以固定拾音装置10L、10R。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沿着电线12形成电缆13,但也可以不设置电缆13。即,拾音装置10也可以是不具有电缆13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来传送话筒部11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基板11b上搭载无线通信用的电路或电池即可。或者,也可以将电线12本身用作信号或电源的电缆13。
变形例1
使用图7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涉及的拾音装置10A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拾音装置10A的结构的立体图。在拾音装置10A中,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示的拾音装置10,追加了抵接部15。关于拾音装置10A的基本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拾音装置10相同,所以省略说明。此外,在图7中,省略了电缆13。拾音装置10A为未设置包覆材料19的结构。
电线12具有抵接部15。即,抵接部15由成为电线12的金属丝的一部分构成。或者,抵接部15也可以由与电线12不同的材质形成。例如,也可以由树脂等弹性体形成抵接部15。通过在话筒部11附近折弯电线12而形成抵接部15。抵接部15从话筒部11延伸到耳廓的内侧。抵接部15的一端配置在拾音位置,抵接部15的另一端与耳廓接触。抵接部15被按压在耳廓上,以使话筒部11的位置不偏离适当的拾音位置。抵接部15与耳廓的内侧抵接。由此,能够防止拾音位置错位。
此外,电线12从钩部14的后端14b延伸。即,电线12形成为比钩部14长,并从钩部14的两端引出。调整者能够从后端14b侧使保持部18变长。通过从后端14b拉拽电线12及电缆13,能够缩短保持部18的长度。或者,通过从后端14b向前端14a压入电线12和电缆13,能够使保持部18的长度变长。
由此,能够根据耳朵50的大小来调整保持部18的长度。能够调整从钩部14的前端14a到拾音位置M的电线12的长度。因此,对于每个用户U,能够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处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
此外,电线12穿过钩部14的内部。因此,能够使钩部14内的电线12塑性变形,从而能够使钩部14变形。根据耳朵50的形状,能够调整钩部14的形状。由此,使钩部14变形以与耳朵50紧密接触,从而能够防止拾音位置M错位。
通过上述的拾音装置10能够测量HRTF(头部传递函数)等的空间传递特性。即,通过拾音装置10例如能够测量从扬声器等声源到耳朵的空间传递特性。通过相同的拾音装置10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和空间传递特性,能够执行精度更高的测量。因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头外定位处理。
变形例2
使用图8及图9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涉及的拾音装置10B的电线12的形状进行说明。图8和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10B的电线12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在图8中,仅示出电线12和话筒部11,省略了钩部14和电缆13的图示。此外,在图9中,示出了电线12的形状,省略了话筒部11、钩部14以及电缆13等。
在图9中,将设置有话筒部11的位置作为电线12的话筒位置12b。图8示出了将拾音装置10B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图9示出了未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
在拾音装置10B中,相对于实施方式1所示的拾音装置10,电线12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在电线12上追加有弯曲部17。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拾音装置10共同的结构,适当省略说明。
在从钩部14的一端14a到拾音位置M的一部分,电线12沿着耳廓EF的槽形成。具体而言,以弯曲部17嵌入耳廓EF的槽中的方式配置有电线12。电线12具有产生施加力的弯曲部17。例如,通过使电线12的从拾音位置M延伸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弯曲部17。具体而言,通过将电线12弯曲成U状而形成弯曲部17。在此,在从电线12的钩端12a到话筒部11之间设置有弯曲部17。弯曲部17形成在保持部18的中途。在图9中,弯曲部17被配置在话筒位置12b的上侧,但也可以配置在下侧。
通过在存在于耳廓EF的内侧的槽或凹部中嵌入弯曲部17,弯曲部17产生施加力。施加力是弯曲部17扩展的方向的力。通过在弯曲部17产生的施加力,电线12被向耳廓EF的内侧施力,从而将拾音装置10B固定。能够将拾音装置10B可靠地固定在耳廓EF上。在话筒部11被配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的状态下,拾音装置10B被保持在耳廓EF内。能够可靠地固定拾音装置10B,以使话筒部11的位置不偏离适当的拾音位置M。由此,能够在将话筒部11配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的状态下进行拾音。
而且,在电线12的话筒位置12b处,电线12弯曲成U状。通过将电线12的折返成U状的部分作为话筒部11的台座,能够将话筒部11可靠地固定在电线12上。因此,能够防止拾音位置M错位。
另外,设置有向耳廓EF的下侧延伸的延伸部12c。即,在话筒位置12b的上侧设有保持部18,在下侧设有延伸部12c。并且,保持部18和延伸部12c从耳廓EF的内侧向外侧延伸。
变形例3
使用图10、图11对变形例3涉及的拾音装置10C的电线1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和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10C的电线12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0、图11中,仅示出电线12,省略了电缆13和话筒部11等的图示。因此,在图11中,将设置话筒部11的位置作为电线12的话筒位置12b。图10示出将拾音装置10C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图11示出未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
在拾音装置10C中,相对于变形例2的拾音装置10B,在没有设置钩部14这一点上不同。因此,成为未设置从钩部14到拾音位置M的保持部18的结构。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拾音装置10C和头戴耳机40之间的干扰。并且,电线12的延伸部12c从耳廓EF的下侧向耳廓EF的外侧引出。沿着延伸部12c将电缆13引到外耳的外侧。
电线12具备弯曲部17,该弯曲部17以沿着耳廓EF的内侧面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在拾音装置10C中,仅通过弯曲部17的施加力,将拾音装置10C固定在耳廓EF内。通过在设置于耳廓EF的内侧的槽或凹部中嵌入弯曲部17,弯曲部17产生施加力。通过在弯曲部17产生的施加力,电线12被向耳廓EF的内侧施力而被固定。由此,能够将拾音装置10C可靠地固定在耳廓EF上。
在话筒部11被配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的状态下,拾音装置10C被保持在耳廓EF上。以使话筒部11的位置不偏离适当的拾音位置M的方式能够可靠地固定拾音装置10C。由此,能够在将话筒部11配置在适当的拾音位置M的状态下进行拾音。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4
使用图12、图13对变形例4涉及的拾音装置10D的电线1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和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10D的电线12的形状的立体图。另外,在图12、图13中,仅示出电线12,省略了话筒部11和电缆13等的图示。因此,在图13中,将设置有话筒部11的位置作为电线12的话筒位置12b。图12表示将拾音装置10D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图13表示未佩戴在耳朵50上的状态。
在变形例4中,在电线12上没有设置延伸部12c这一点上与变形例3不同。即,成为电线12仅配置在耳廓EF的内侧的结构。并且,只有电缆(未图示)被引到耳廓EF的外侧。电缆可以从拾音位置M的上侧向耳廓EF的外侧引出,也可以从下侧向耳廓EF的外侧引出。
在变形例4中,在电线12上也设置有弯曲部17。并且,通过在弯曲部17产生的施加力,将拾音装置10D佩戴在耳朵50上。而且,在电线12的两端侧设有抵接部15。抵接部15被按压在耳廓EF上。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拾音装置10D错位。
根据拾音装置10D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拾音装置10、10A~10C同样的效果。另外,实施方式1和其变形例1~4可以适当组合。例如,也可以将变形例1所示的抵接部15和变形例2~4等所示的弯曲部17组合。即,也可以使用具有抵接部15和弯曲部17的电线12,将话筒部11保持在拾音位置M。
实施方式2
使用图14、图15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20进行说明。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用户U佩戴拾音装置20和头戴耳机40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5是示出拾音装置20的详细结构的图。
如图14所示,拾音装置20具有听诊器的结构。具体而言,拾音装置20包括左拾音单元22L、右拾音单元22R、以及连结左拾音单元22L和右拾音单元22R的连结部21。
左右的拾音单元22L、22R为同样的结构。并且,左右的拾音单元22L、22R左右对称地配置。连结部21连结左拾音单元22L和右拾音单元22R。连结部21形成为三叉状。在连结部21的第一端部21L安装有左拾音单元22L,在第二端部21R安装有右拾音单元22R。而且,来自拾音单元22L、22R的电缆13L、13R从连结部21的第三端部21C伸出。
在主视图中,连结部21配置在用户U的脸的下侧。并且,拾音单元22L从连结部21通过用户U的脸的左侧(在图14中为右侧)到达左耳50L。拾音单元22R从连结部21通过用户U的脸的右侧(在图14中为右侧)到达右耳50R。拾音单元22L从下侧佩戴在左耳50L上。拾音单元22R从下侧佩戴在右耳50R上。
如实施方式1所示,拾音单元22L具有电缆13L和电线12L。电缆13L沿着电线12L设置。在左拾音单元22L的顶端设有话筒部11L。同样地,拾音单元22R包括电缆13R和电线12R。电缆13R沿着电线12R设置。在右拾音单元22R的顶端设有话筒部11R。话筒部11L、11R的结构与图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电线12L插入连结部21的第一端部21L并固定。电线12R插入连结部21的第二端部21R并固定。电缆13L插入连结部21的第一端部21L。电缆13R插入连结部21的第二端部21R。如上所述,电缆13L、13R通过连结部21的内部从连结部21的第三端部21C引出。
连结部21对左右拾音单元22L、22R产生施加力。具体而言,在左右拾音单元22L、22R相接近的方向上产生施加力。由此,拾音单元22L、22R以夹着用户U的脸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防止话筒部11的位置偏移。另外,电线12L、12R以及电缆13L、13R从左耳50L、右耳50R的下侧引出。因此,能够防止头戴耳机40和拾音装置20之间的干扰。
在实施方式1、2中,在用户U佩戴了拾音装置10、20的状态下,调整者调整拾音位置M。即,通过使电线12变形,能够使拾音位置M成为适当的位置。而且,通过使电线12变形以改变话筒部11的朝向,也能够调整拾音方向。另外,电线12的变形可以在用户U佩戴了拾音装置10、20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卸下了拾音装置10、20的状态下进行。并且,在能够将拾音位置M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之后,用户U佩戴头戴耳机40。即,从拾音装置10、20的上方佩戴头戴耳机40。
然后,在用户U佩戴拾音装置10、20和头戴耳机40的状态下,进行脉冲声音测量。也就是说,通过拾音装置10、20拾取从头戴耳机40输出的脉冲声音。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外耳道传递特性的测量。
实施方式3
使用图16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30进行说明。图16是示意地示出拾音装置30的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保持部18的顶端设有插入部31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具体而言,拾音装置30包括钩部14、保持部18和插入部31。钩部14和保持部18与实施方式1等相同,因此适当省略说明。
如实施方式1所示,保持部18具备电缆13和电线12。在保持部18的顶端设有插入部31。插入部31插入到外耳道中。图16是示出佩戴拾音装置30的状态下的插入部31的放大图。如图16的放大图所示,插入部31具有框架部32和话筒部11。
插入部31具有穹顶状的框架部32,在框架部32之间设有开口部33。具体而言,框架部32是形成为半球状的框架。通过开口部33,外耳道EC的内侧的空间和外侧的空间相连。话筒部11被固定到框架部32。具体而言,在框架部32的顶部设有话筒部11。话筒部11朝向外耳道EC的外侧而安装在框架部32上。框架部32被安装在保持部18上。并且,沿着框架部32配置有来自保持部18的电缆13。电缆13被连接到话筒部11。另外,电线12被安装在框架部32上。
框架部32由具有弹性的树脂等形成。插入部31的外径为比外耳道EC的直径相同程度或稍大的尺寸。并且,在框架部32的顶部被配置在外耳道EC的里侧的状态下,框架部32嵌入在外耳道EC中。由于插入部31被插入到外耳道EC中,因此话筒部11被配置在外耳孔EH的入口附近的拾音位置M。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拾音位置M错位。另外,在框架部32上设置有开口部33。因此,即使将插入部31嵌入到外耳道EC中,也能够在不堵塞外耳道EC的状态下配置拾音装置30。可以在考虑外耳道的回声的情况下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由此,能够适当地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
在实施方式3中,通过将插入部31插入到外耳道EC中,用户U能够佩戴拾音装置30。并且,在佩戴拾音装置30之后,用户U佩戴头戴耳机40。并且,在用户U佩戴拾音装置30和头戴耳机40的状态下,执行脉冲声音测量。即,通过拾音装置30拾取从头戴耳机40输出的脉冲声音。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外耳道传递特性的测量。
另外,设置在插入部31上的话筒部11不限于图6所示的具有基板11b的MEMS话筒,也可以是话筒单体。例如,话筒部11也可以是没有设置基板11b的话筒元件。
实施方式4
使用图17对实施方式4涉及的拾音装置30A进行说明。图17是放大示出拾音装置30A的结构的图。拾音装置30A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具有插入部31。并且,在没有设置钩部14和保持部18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3不同。具体而言,在拾音装置30A中,成为没有设置电线12的结构。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3共同的结构,适当省略说明。
在框架部32上仅安装有电缆13。与实施方式3同样,在插入部31插入外耳道EC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结束后,通过拉拽电缆13,将插入部31从外耳道EC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插入部31插入外耳道EC,话筒部11被固定在拾音位置M。因此,即使是未设置电线12及保持部18的结构,也能够防止拾音位置M错位。另外,电缆13只要从任意的位置向耳廓的外侧拉出即可。由此,能够防止与头戴耳机40的干扰。
在实施方式4中,也与实施方式3同样,能够测量外耳道传递特性。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外耳道传递特性的测量。并且,在测量结束后,通过拉拽电缆13,从耳朵50上取下拾音装置30A。另外,为了取下拾音装置30A,也可以将电源电缆、信号电缆、接地电缆以外的电缆或绳安装在框架部32上。
另外,实施方式1~4及其变形例可以适当组合使用。此外,也可以是耳钩型,通过弹簧等向内侧(内耳方向)施加张力。此外,拾音装置不限于钩型,也可以是头带式。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拾音装置中,能够应对所有耳朵的大小。因此,对于以往难以取得效果的密闭型头戴耳机,也能够应对头外定位。也可以应对原本难以产生头外感的用户U。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本申请要求以2017年2月15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26332为基础的优先权,并将其公开内容全部纳入此处。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申请可适用于对声音进行拾取的拾音装置。
符号说明
10 拾音装置
11 话筒部
11a 话筒元件
11b 基板
11c 端子
12 电线
12a 钩端
12b 话筒位置
13 电缆
14 钩部
14a 前端
14b 后端
15 抵接部
17 弯曲部
18 保持部
19 包覆材料
20 拾音装置
21 连结部
22L 拾音单元
22R 拾音单元
30 拾音装置
32 框架部
33 开口部
40 头戴耳机
41 头戴耳机带
43L 左单元
43R 右单元
50 耳朵
EF 耳廓
EH 外耳孔
EC 外耳道
ED 鼓膜
OE 外耳
M 拾音位置

Claims (6)

1.一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于外耳孔的话筒部,所述话筒部在不堵塞外耳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外耳孔的内侧的拾音位置,并朝向所述外耳道的外侧配置;以及
电线,所述话筒部被配置在所述电线的顶端附近,所述电线具有可塑性,通过变形而使所述话筒部旋转且延伸到所述拾音位置以使得变为保持在所述外耳道的中空部分中的状态,
所述电线被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沿着耳廓的前侧形状而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钩部,所述钩部挂在所述耳廓上,
所述电线从所述钩部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拾音位置,
在从所述钩部的一端到所述拾音位置的一部分中,所述电线沿着所述耳廓的槽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调整从所述钩部的一端到所述拾音位置的所述电线的长度,
在所述钩部的一端能够调整所述电线的朝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具备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以沿着所述耳廓的内侧面的形状的方式形成,
通过所述弯曲部产生的施加力将所述电线向所述耳廓施力。
5.一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拾音单元,佩戴在用户的左耳上;
第二拾音单元,佩戴在所述用户的右耳上;以及
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并向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相接近的方向产生施加力,
所述第一拾音单元和所述第二拾音单元分别包括:
小于外耳孔的话筒部,所述话筒部在不堵塞外耳道的状态下被配置在外耳孔的内侧的拾音位置,并朝向所述外耳道的外侧配置;以及
电线,所述话筒部被配置在所述电线的顶端附近,所述电线具有可塑性,通过变形而使所述话筒部旋转且延伸到所述拾音位置以使得变为保持在所述外耳道的中空部分中的状态,
所述电线被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沿着耳廓的前侧形状而变形。
6.一种拾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用户佩戴了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拾音装置和头戴耳机的状态下从所述头戴耳机输出测量信号;以及
所述拾音装置拾取所述测量信号。
CN201880011118.0A 2017-02-15 2018-01-10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Active CN110291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6332 2017-02-15
JP2017026332A JP6903933B2 (ja) 2017-02-15 2017-02-15 収音装置、及び収音方法
PCT/JP2018/000381 WO2018150765A1 (ja) 2017-02-15 2018-01-10 収音装置、及び収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797A CN110291797A (zh) 2019-09-27
CN110291797B true CN110291797B (zh) 2021-06-01

Family

ID=63170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118.0A Active CN110291797B (zh) 2017-02-15 2018-01-10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1118B2 (zh)
EP (1) EP3585069A4 (zh)
JP (1) JP6903933B2 (zh)
CN (1) CN110291797B (zh)
WO (1) WO20181507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7719B2 (ja) * 2020-07-20 2024-03-12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頭外定位フィルタ生成システム、処理装置、頭外定位フィルタ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35334B2 (ja) 2020-07-20 2024-02-2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頭外定位フィルタ決定システム、頭外定位フィルタ決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741400B (zh) * 2020-08-25 2020-11-2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位置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437B (zh) * 2020-11-16 2022-11-11 中航华东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液冷散热装置以及高散热头戴式耳机
CN115240678B (zh) * 2022-09-21 2022-12-09 深圳市英特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识别装置
US11902733B1 (en) 2022-10-28 2024-02-13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s
CN117956342A (zh) * 2022-10-28 2024-04-3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5307B4 (de) * 1996-11-04 2004-07-01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Kopfhörer/Hörhilfe
JP2013058880A (ja) * 2011-09-08 2013-03-28 Rion Co Ltd 既製耳あな型補聴器
CN104365116A (zh) * 2012-03-29 2015-02-18 海宝拉株式会社 耳机用隔音罩及具备其的有线无线耳机
WO2016041950A1 (en) * 2014-09-15 2016-03-24 Dpa Microphones A/S Headworn microphone system with an earpie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7299A (ja) * 1986-09-19 1988-05-12 Yoshihiko Sumino 左右2チヤンネルによる立体音場録音方式とマイクロフオン設置器
JP2689532B2 (ja) * 1988-10-28 1997-12-1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超音波探触子の製造方法
JP2741817B2 (ja) 1992-03-06 1998-04-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頭外定位ヘッドホン受聴装置
JP3385725B2 (ja) * 1994-06-21 2003-03-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を伴うオーディオ再生装置
JPH1056698A (ja) 1996-08-12 1998-02-24 Sony Corp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4319404B2 (ja) * 2001-12-28 2009-08-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中継局、移動局及びパケット送信制御方法
EP1324509B1 (en) 2001-12-28 2010-11-17 NTT DoCoMo, Inc. Packet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WO2006026812A2 (en) * 2004-09-07 2006-03-16 Sensear Pt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ound enhancement
US7995771B1 (en) * 2006-09-25 2011-08-09 Advanced Bionics, Llc Beamforming microphone system
US8175316B2 (en) * 2006-12-05 2012-05-08 Sony Corporation Ear speaker device
WO2008150918A1 (en) * 2007-05-29 2008-12-11 Livescribe, Inc. Binaural recording for smart pen computing systems
US8270649B2 (en) * 2007-10-25 2012-09-18 Able Planet Incorporated Technology delivery, positioning and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the ear canal
EP2091267A1 (en) * 2008-02-15 2009-08-19 Oticon A/S Receiver module for a hearing device, hearing device and hearing device earpiece
JP4469898B2 (ja) * 2008-02-15 2010-06-02 株式会社東芝 外耳道共鳴補正装置
JP4355359B1 (ja) * 2008-05-27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イクを外耳道開口部に設置する耳掛型補聴器
JP5520456B2 (ja) * 2008-06-26 2014-06-11 株式会社エー・アール・アイ バイノーラル収音再生システム
WO2010131360A1 (ja) * 2009-05-15 2010-11-18 日本エムエムア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骨伝導マイク、ヘッドセット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フォン装置
EP3758394A1 (en) * 2010-12-20 2020-12-30 Earlens Corporation Anatomically customized ear canal hearing apparatus
CN102413410A (zh) * 2011-12-16 2012-04-11 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式助听器
US9338561B2 (en) * 2012-12-28 2016-05-10 Gn Resound A/S Hearing aid with improved localization
EP2819435A1 (en) * 2013-06-26 2014-12-31 Oticon A/s Vented dome
CN103731787A (zh) * 2014-01-10 2014-04-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音频设备测量系统及方法
US20160165334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Hearing device with self-cleaning tubing
CN107996028A (zh) * 2015-03-10 2018-05-04 Ossic公司 校准听音装置
CN205430534U (zh) * 2015-06-30 2016-08-03 唐由豫 抗噪防啸叫耳塞式话筒
JP2017026332A (ja) 2015-07-16 2017-0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ーンイン装置
CN205456827U (zh) * 2016-01-26 2016-08-17 王泽玲 一种骨传导发箍
US20180235540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Bose Corporation Collecting biologically-relevant information using an earpie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5307B4 (de) * 1996-11-04 2004-07-01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Kopfhörer/Hörhilfe
JP2013058880A (ja) * 2011-09-08 2013-03-28 Rion Co Ltd 既製耳あな型補聴器
CN104365116A (zh) * 2012-03-29 2015-02-18 海宝拉株式会社 耳机用隔音罩及具备其的有线无线耳机
WO2016041950A1 (en) * 2014-09-15 2016-03-24 Dpa Microphones A/S Headworn microphone system with an earpie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5069A4 (en) 2020-02-26
JP2018133708A (ja) 2018-08-23
US11051118B2 (en) 2021-06-29
WO2018150765A1 (ja) 2018-08-23
JP6903933B2 (ja) 2021-07-14
CN110291797A (zh) 2019-09-27
EP3585069A1 (en) 2019-12-25
US20190373385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1797B (zh) 拾音装置和拾音方法
JP7282043B2 (ja) 耳介用装置を備える眼鏡
US5953435A (en) Intra-concha stabilizer with length adjustable conchal wall hook
US10357403B2 (en) Wireless earplug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and form factor
JP5017117B2 (ja) 耳掛け型補聴器用アダプター
RU2611215C1 (ru) Внутриушной наушник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их ношения
US10003878B2 (en) In-the-ear earphone, its variations and methods of wearing the earphone
JP5990191B2 (ja) 細長い保持部材を備えているbte補聴器
JP2006517760A (ja) 外部の音響雑音を減少させる効果を有する双方向音声通信装置
CN102177730A (zh) 用于拾取用户语音的系统
US11477556B2 (en) Sound collecting device
CN108156567B (zh) 无线听力设备
CN110100456B (zh) 声音收集装置
CN105122842B (zh) 耳背式助听器
CN117581562A (zh) 主动降噪耳塞
JP2010268038A (ja) 耳掛型補聴器
WO2022264528A1 (ja) 収音装置
CN215379201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耳机
CN217904625U (zh) 一种头戴的开放式tws耳机结构
CN109429129B (zh) 用于听力设备的耳机和听力设备
WO2020116253A1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音響機器
CN115209293A (zh) 用于听力装置的耳级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