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308B -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308B
CN110291308B CN201880011862.0A CN201880011862A CN110291308B CN 110291308 B CN110291308 B CN 110291308B CN 201880011862 A CN201880011862 A CN 201880011862A CN 110291308 B CN110291308 B CN 110291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balance shaft
driven
count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308A (zh
Inventor
平野崇
北村正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91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22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 F16F15/26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of crankshaft systems using solid masses, other than the ordinary piston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i.e. masses connected through a kinematic mechanism or gear system
    • F16F15/264Rotating balancer shafts
    • F16F15/265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alancer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22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 F16F15/26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of crankshaft systems using solid masses, other than the ordinary piston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i.e. masses connected through a kinematic mechanism or gear system
    • F16F15/264Rotating balancer shafts
    • F16F15/267Rotating balance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bearing support of balancer shafts; Lubric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2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 F01M2011/028Arrangements of lubricant conduits for lubricating balance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4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具备:上壳体(3)和下壳体(4),其在内部设有收容部(10);一对的驱动轴(5)、从动轴(6),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设于收容部内的4个滑动轴承(11~14)支承,并从曲轴向其传递旋转力;圆弧带状的推力承受部(32a、33a),其能够供设于该各轴上的驱动齿轮(8)、从动齿轮(9)各自的推力凸缘部从推力方向抵接;在推力承受部的两齿轮的啮合部的重力方向下侧设有第一贮油槽(34、35)、槽通路(36、37)及纵槽通路(38a~39b)。通过上述的平衡装置的结构,能够抑制推力承受部的磨损产生。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通常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而言,作为自曲轴的动力传递单元,使用被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收容部轴支承的一对平衡轴、和设于该各平衡轴上的驱动侧和从动侧的斜齿轮。随着该两斜齿轮的旋转,在各平衡轴上产生旋转轴方向的推力载荷。
因此,在下壳体的轴承部的附近,形成有供各斜齿轮的一侧面抵接的推力承受部。在该推力承受部,形成有向该推力承受部供给润滑油液(以下,称为润滑油。)的供油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49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设于推力承受部的供油槽设为朝着下壳体的底部向平衡轴的径向延伸。因此,推力承受部中自供油槽向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润滑油供给量不足,从而有可能在推力承受部的局部产生磨损。
本申请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向推力承受部与斜齿轮之间充分供给润滑油,而能够抑制推力承受部的磨损产生的平衡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具备: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配设于壳体收容部的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该平衡轴传递旋转力;圆弧状的推力承受部,其能够供上述平衡轴的推力凸缘部从旋转轴方向抵接;凹部,其配设于上述推力承受部的与上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推力承受部的磨损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安装到内燃机的气缸体下部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得到的俯瞰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和油泵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将平衡装置的上壳体拆下后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部放大图;
图8是图6的D-D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图5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安装到内燃机的气缸体下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得到的俯瞰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和油泵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将平衡装置的上壳体拆下后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及图2中表示各方向的方式,将内燃机的曲轴的轴线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与该前后方向正交的内燃机主体的轴线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与这两条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平衡装置1收容于未图示的油底壳内,该油底壳安装于未图示的内燃机(本实施方式中为直列四缸式内燃机)的气缸体的下部。就平衡装置1而言,如图1所示,从曲轴齿轮02被传递旋转力,其中,该曲轴齿轮02是斜齿轮,且设于被内燃机的轴承盖轴支承的的曲轴01。另外,在该平衡装置1,一体地设有油泵2。从平衡装置1向该油泵2传递旋转力来驱动该油泵2。
在内燃机的内部,设有向内燃机内部的滑动部等供给润滑油液(以下称为润滑油。)的主油道。该主油道中,如后述,通过油泵2将贮存于未图示的油底壳内的油吸入、排出而经由排出通路供给。
就平衡装置1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在内燃机的气缸体的下表面,经由未图示的安装单元即4个安装螺栓而固定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脚部1a。4个脚部1a一体地设于后述的上壳体3的上表面,在各自的上端,定位用的中空销1b向上方突出。
平衡装置1具有上壳体3和下壳体4,上壳体3经由4个脚部1a安装在气缸体的重力方向下部,下壳体4通过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固定单元即联接螺栓25结合到该上壳体3的油底壳底部侧。
上壳体3及下壳体4均由作为金属材的铝合金材成形。在形成于两个壳体3、4之间的收容部10内,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并行配置的一对平衡轴即驱动轴5及从动轴6。在驱动轴5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设有与曲轴齿轮02啮合而被传递旋转力的驱动齿轮7,其中,该驱动齿轮7是斜齿轮。
需要说明的是,上壳体3和下壳体4通过未图示的两个销相互定位。
另外,在驱动轴5的旋转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如图5所示,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有驱动侧反转齿轮即驱动齿轮8,其中,该驱动齿轮8是斜齿轮。进一步地,在从动轴6固定有从动侧反转齿轮即从动齿轮9,其中,该从动齿轮9是斜齿轮,且与驱动齿轮8啮合而被传递旋转力。
通过上述上壳体3和下壳体4,构成壳体即平衡装置壳体。
下壳体4形成为与上壳体3大致相同形状的矩形箱状。另外,下壳体4的前方侧的端面构成供油泵2安装的平坦状的被安装面。
就驱动轴5而言,如图5所示,旋转轴方向的两端侧的一对轴颈部5a、5b被设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4之间的轴承部即一对滑动轴承11、12轴支承。
另外,驱动轴5通过一端部的驱动齿轮7旋转时,从固定于该驱动轴5另一端的驱动齿轮8经由固定于从动轴6的从动齿轮9以曲轴速度的两倍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驱动轴5在一对轴颈部5a、5b的轴向之间一体地设有配重5c。
就从动轴6而言,与驱动轴5同样地,在旋转轴方向的两端侧形成的一对轴颈部6a、6b被设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4之间的轴承部即一对滑动轴承13、14轴支承。另外,在该一对轴颈部6a、6b的轴向间一体地设有配重6c。
如图4及图5所示,各滑动轴承11~14在两壳体3、4侧分别形成为对开圆弧状,将各相向端部对接而整体形成为圆筒状。另外,各滑动轴承11~14各自的对开部配置于半圆弧状的轴承槽内,该轴承槽形成于在两壳体3、4间设置的上下各一对的分隔壁15a、15b、16a、16b的相向面。
另外,如图5所示,在各分隔壁15a、15b、16a、16b的相向面,形成有向各滑动轴承11~14供给润滑油的通路槽17、18。
该各通路槽17、18由一个连通槽19相互连通,该连通槽19形成于将两壳体3、4的各分隔壁15、16相连的一方的壁部3a、4a的相向面。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出了下壳体4侧的通路槽17、18及连通槽19。
各通路槽17、18在环状槽孔20a、20b、20c、20d开口,其中,环状槽孔20a、20b、20c、20d各自的一端部形成于各轴承槽的外周面。该各环状槽孔20a~20d形成于各轴承槽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另一方面,各另一端部与连通槽19连接。各通路槽17、18及连通槽19在两壳体3、4通过螺栓25从上下方向结合的状态下,在与上壳体3的相向面之间形成有通路。
各滑动轴承11~14在周壁的规定位置贯通形成有与各环状槽孔20a~20d连通的连通孔11d、12d、13d、14d。该连通孔11d~14d形成于各滑动轴承11~14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在同一圆周上分别形成有各4个。通过该各连通孔11d~14d,向各滑动轴承11~14的内周面与各轴颈部5a~6b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内导入油。
另外,从动轴6在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6d固定有作为比从动齿轮9小径的外部齿轮的驱动用斜齿轮21。该驱动用斜齿轮21驱动油泵2。
油泵2是通常的变量式叶片泵,因而基于图4简单说明。泵壳体通过作为固定单元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螺栓26,安装于平衡装置1的上、下壳体3、4的被安装面侧。泵壳体包含由金属材、例如铝合金材构成的壳体主体22、和同样由铝合金材构成的罩部件23。
就壳体主体22而言,其一端侧开口,形成为在内部具有泵收容室的截面コ字形状。另外,罩部件23以将壳体主体22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
另外,油泵2在泵收容室的内部具备泵轴24a、转子24b和叶片24d。泵轴24a配置于泵收容室的大致中心部,且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将壳体主体22及罩部件23贯穿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另外,泵轴24a在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固定有与驱动用斜齿轮21啮合的从动侧斜齿轮27。
转子24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于泵收容室内,且中心部通过花键配合与泵轴24a结合。叶片24c分别以能够伸出缩回的方式收容于在转子24b的外周部呈辐射状切割形成的多个(例如7个)槽内。
另外,油泵2具备凸轮环24d、作为施力部件的未图示的线圈弹簧、和一对叶片环。凸轮环24d形成为在内周设有圆形孔的环形状。另外,凸轮环24d的孔与各叶片24c的外周侧接触。
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图7是图6的C部放大图,图8是图6的D-D线剖视图。
如图4、图5及图8所示,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分别在外周一体地设有斜齿8a、9a。另外,两齿轮8、9在旋转轴方向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推力凸缘部29a、30a、29b、30b。
第一、第二推力凸缘部29a~30b分别呈平坦状地设置在与一方的分隔壁15a的外侧面(后述的推力承受部32a、33a)相向的一侧面和与下壳体4的前端壁4b的内侧面(后述的推力承受部32b、33b)相向的另一侧面。
该各推力凸缘部29a~30b分别形成为圆环状,将各齿轮8、9例如在模具成形时一起形成。
另外,在各推力凸缘部29a~30b的外周侧分别形成有圆环凹状的落差间隙31a、31b。该各落差间隙31a、31b自各推力凸缘部29a~30b起形成于各齿轮8、9的中心径向的两斜齿8a、9a的各两侧面侧。因此,各齿轮8、9由于各落差间隙31a、31b而不与相向的分隔壁15a的外侧面和前端壁4b的内侧面接触。需要说明的是,落差间隙31a、31b形成为比推力承受部32a~33b与推力凸缘部29a~30b之间的间隙宽度大。
另一方面,在下壳体4侧的分隔壁15a的外侧面和前端壁4b的内侧面,如图6及图7所示,一体地形成有能够与各齿轮8、9的各推力凸缘部29a~30b抵接的推力承受部32a、32b、33a、33b。
该推力承受部32a~33b与下壳体4侧的各推力凸缘部29a~30b的圆弧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平坦的圆弧状。即,形成为与各齿轮8、9的各推力凸缘部29a~30b的整体形状大致相同的圆弧形状,并能够与其抵接。
即,旋转力从曲轴齿轮02经由驱动齿轮7传递到驱动轴5,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在啮合的同时旋转。于是,在驱动轴5和从动轴6,如图4、图8的箭头方向所示,图4中,作用有向右方向的推力载荷。由此,两齿轮8、9的各推力凸缘部29a、30a从各轴5、6的旋转轴方向与各推力承受部32a、33a抵接,同时旋转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轴5、6上产生了旋转变动的情况等时,产生与图4、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侧的推力载荷,相反侧的各推力凸缘部29b、30b在抵接到与其相向的各推力承受部32b、33b的同时旋转滑动。
另外,在两推力承受部32a~33b的横向(下壳体4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凹陷部(凹部)即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另外,在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的两侧(下壳体4的宽度方向),形成有从两轴5、6侧的两端部34a、34b延伸的一对第一槽通路36、37、和未图示的第二槽通路。
以下,主要基于图6、图7,说明在分隔壁15a的外侧面侧设置的第一贮油槽34和一对第一槽通路36、37的构造。
第一贮油槽34和第一槽通路36、37利用形成于推力承受部32a、33a的一对突部40、41与推力承受部32a、33a的落差形成。
两突部40、41沿着下壳体4的大致圆弧状的内底面4c、4d分别形成为圆弧带状。即,该各突部40、41以下部周缘(图6、图7中为下侧)接近并沿着下壳体4的各内底面4c、4d的状态而形成。另一方面,上部周缘(图6、图7中为上侧)形成在相对于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的旋转轴的、径向的各自下侧一半附近。因此,各突部40、41形成为圆弧带状,并且表面形成为平坦面状。
另外,两突部40、41所结合的中央部呈大致V字形状地弯折形成。各突部40、41的各上部周缘与各推力承受部32a、33a的落差部形成为细长的倒角状的锥形面。该圆弧带状的各突部40、41自推力承受部32a~33b的平坦面起的突出量形成为数mm左右。该突出量可以任意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例如通过铸造法将下壳体4成形时,两突部40、41被一起成形。或者,通过铸造法将第一、第二推力承受部32a~33b成形后,对该推力承受部32a~33b的一部分进行机械加工而将两突部40、41成形。例如,两突部40、41也可以由通过切削加工等切削而成的残余部而成形。
继而,在两突部40、41的上部周缘的结合部位与推力承受部32a、33a的落差部,形成有第一贮油槽34。
具体而言,第一贮油槽34形成于各推力承受部32a、33a的两驱动、从动齿轮8、9的各斜齿8a、9a的啮合部位的下侧。即,设于两齿轮8、9的啮合部位的与旋转方向(图6中的箭头方向)相反侧,即啮合解除的下侧。
该第一贮油槽34形成为在左右开放的V字形状,朝着竖直方向的上侧即两齿轮8、9的啮合部开口。另外,第一贮油槽34隔着通过两齿轮8、9的啮合部中心的垂直线P左右对称地形成。该第一贮油槽34与从两轴5、6侧的两端部34a、34b延伸的一对槽通路36、37连通。
两槽通路36、37形成于各突部40、41的上部周缘与推力承受部32a、33a的落差部。
各槽通路36、37沿着各轴5、6的重力方向下侧的圆周方向形成为长圆弧状,配置于各轴5、6与两齿轮8、9的各斜齿8a、9a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
就各槽通路36、37而言,其各内侧端部分别与第一贮油槽34的两端部34a、34b连通。另外,各外侧端部36a、37a分别在下壳体4的内部开口。
如图6所示,该各外侧端部36a、37a形成为大致倒V字形状,与下壳体4的周壁内表面和各齿轮8、9的各斜齿8a、9a的齿顶之间的空间部连通。
另外,在各槽通路36、37的中途,形成有向推力承受部32a、33a的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各一对(全体为4个)纵槽通路38a、38b、39a、39b。
图6及图7中,就右侧的一方的两纵槽通路38a、38b而言,其间隔距离为与驱动轴5的外径大致等长的位置。图6及图7中,左侧的另一方的两纵槽通路39a、39b也是,其间隔距离设定为与从动轴6的外径大致等长。
各纵槽通路38a~39a各自的上端缘在各槽通路36、37开口形成,各自的下端缘38c、38d、39c、39d为闭合而不开口的状态。
继而,向各推力承受部32a、33a与推力凸缘部29a、30a之间供给排出到油泵2的排出通路中的润滑油。
即,排出到排出通路的润滑油经连通槽19、各通路槽17、18、进一步经环状槽孔20a~b、20d绕至各轴承槽。由此,强制供给到各推力承受部32a、33a与推力凸缘部29a、30a之间。尤其向第一推力承受部32a、33a与第一推力凸缘部29a、29b之间,从各轴承槽直接予以供给。另外,也可以是,从油泵2排出的油在通过了从向设于气缸体的主油道输送的油通路分支的分支油通路、主油道后,经由在上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之间形成的连通路向连通槽19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说明中,对第一推力承受部32a、33a侧的第一贮油槽34等进行了说明,但图8所示的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侧的第二贮油槽35等也是相同结构。即,在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除第二贮油槽35以外,也形成有第二槽通路、纵槽通路等相同构造的结构。
另外,从油泵2排出的润滑油经由在泵壳体的内部及平衡装置1的上壳体3的内部形成的未图示的油通路向连通槽19供给。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以下,简单说明平衡装置1和油泵2(变量泵)的动作。
在内燃机启动而处于低转速的运转状态的情况下,驱动轴5受到曲轴的旋转力,经由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驱动从动轴6旋转。由此,油泵2自从动轴6的驱动用斜齿轮21向泵轴24a的从动侧斜齿轮27传递旋转力。
因此,泵轴24a旋转驱动而发生基于泵要素的泵作用,润滑油被从排出口向排出通路排出。由此,润滑油被向主油道供给,并且经由在油泵2与平衡装置1之间形成的连通路向连通槽19供给。进一步地,由此,润滑油经通路槽17、18流入到各环状槽孔20a、20b、20d而用于各滑动轴承11~14的内外周面的润滑。
另外,对各滑动轴承11~14进行了润滑的润滑油向第一、第二推力承受部32a、33a与驱动、从动齿轮8、9的推力凸缘部29a、30a之间供给。
由此,用于第一、第二推力承受部32a、33a与推力凸缘部29a、30a之间的润滑。另外,向驱动侧斜齿轮8和从动侧斜齿轮9的各斜齿8a、9a之间供给,用于该两斜齿8a、9a间的润滑。
同时,通过了各斜齿8a、9a之间和落差间隙31a、31b的润滑油流入到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内,成为暂时保持于此的状态。即,成为如下状态:暂时贮存在该各贮油槽34、35与平坦的推力凸缘部29a~30b之间。
被保持于此的润滑油从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各自的两端部34a、34b分别流入各槽通路36、37。流入到该各槽通路36、37的润滑油成为如下状态:以该各槽通路36、37的重力方向下方向的大的圆弧形状和各外侧端部36a、37a的倒V字形状的形态,在与推力凸缘部29a~30b之间流动并且被暂时保持。
另外,此处流动的润滑油分别流入各纵槽通路38a~39b。流入到该各纵槽通路38a~39b的润滑油由于各下游端为闭合形态,因而此处也成为被暂时保持的状态。
因此,保持于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和各槽通路36、37及各纵槽通路38a~39b内的润滑油从这些结构向重力方向下侧慢慢流下。即,随着驱动、从动齿轮8、9的旋转,如图6所示,在重力方向下侧形成有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细斜线区域)。该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在图中自第一贮油槽34和各槽通路36、37起形成于径向下侧的区域。
继而,随着驱动、从动齿轮8、9的旋转,在驱动轴5和从动轴6上产生由图5的箭头表示的推力载荷。由此,各推力凸缘部29a、30a相对于各推力承受部32a、33a从轴向压接并滑动,而在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内得到充分润滑。
因此,自各齿轮8、9的啮合部位的下部位置起在旋转方向上的推力承受部32a、33a的磨损产生得到抑制。
自两齿轮8、9的啮合部位附近起,旋转方向的区域中是易产生磨损的部位,因而,该部位的磨损减少效果增大,可实现耐久性的提高。
特别地,第一贮油槽34、35、槽通路36、37及纵槽通路38a~39b具有暂时保持润滑油的功能。因此,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内的相对于推力承受部32a、33a的润滑状态被充分维持,润滑性能更佳。
而且,能够将附着于各齿轮8、9的啮合部上的润滑油通过所谓齿轮泵的作用向第一贮油槽34、35供给。因此,能够向第一贮油槽34、35内有效地供给润滑油。
在下壳体4的收容部10的内底面4c、4d侧贮存有润滑油,因而,随着各齿轮8、9的旋转将润滑油带起。由此,能够向啮合部供给润滑油,进而对第一贮油槽34、35充分地供给润滑油。
另外,通过将第一贮油槽34形成为V字形状,能够充分确保推力承受部32a、33a的面积。由此,能够尽可能减小各齿轮8、9的推力凸缘部29a、30a对推力承受部32a、33a施加的面压力。
在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也是,形成有相同构造的第二贮油槽35、槽通路36、37及纵槽通路38a~39b。因此,形成有同样的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由此,即使对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作用向反推力方向的大载荷,也能够充分抑制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的磨损产生。
内燃机启动后或低转速区域中,润滑油的粘性高,因而,相对于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和各槽通路36、37、纵槽通路38a~39b而言容易保持润滑油。但是,在高转速区域的情况下,润滑油的粘性低,因而,难以向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等保持润滑油。但是,相应地,能够减小驱动轴5和从动轴6的旋转阻力。
然而,对各推力承受部32a~33b的润滑性能得到充分确保。
在各槽通路36、37中,除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以外,也能够捕集在各齿轮8、9的旋转驱动中从各槽通路36、37的重力方向上侧经各推力承受部32a~33b流下的润滑油。因此,能够在大范围确保润滑性。
另外,由于在两齿轮8、9之间形成有落差间隙31a、31b,因而,从重力上方流入到各落差间隙31a、31b的润滑油暂时流入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但是,该润滑油的大部分和该润滑油中所含的金属粉等污染物从各落差间隙31a、31b与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之间流下而流到下壳体4的内底面4c、4d。因此,能够抑制污染物等进入到推力承受部32a~33b与推力凸缘部29a~30b之间。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使用与直齿轮相比表面面积大的斜齿8a、9a,因而,驱动音非常小。
〔第二实施方式〕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从各驱动、从动轴5、6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于第一、第二推力承受部32a~33b的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的形状形成为矩形状。
即,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位于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的啮合部的重力方向下侧。另外,形成为以通过驱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的中心的垂直线P为中心向图中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状。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各贮油槽34、35的容积增大。其他的槽通路36、37和纵槽通路38a~39b等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各贮油槽34、35的容积增大,因而,能够保持大量的润滑油。因此,各贮油槽34、35附近的润滑性能提升,并且向各槽通路36、37和纵槽通路38a~39b的润滑油的供给量也增多,因而,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内的润滑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表示第三实施方式,其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但进一步变更了第一、第二贮油槽34、35的形状。
即,基于附图说明时,第一贮油槽34在两轴5、6侧的两端部34a、34b形成有一对贮存部34c、34d。该一对贮存部34c、34d将倒V字形的两端部34a、34b的前端部侧向重力方向下方呈U字形状地弯折而形成。另外,各贮存部34c、34d形成为将第一贮油槽34和各槽通路36、37结合并连通。
因此,主要流入到第一贮油槽34的润滑油在从该第一贮油槽34流入各槽通路36、37时,流入各贮存部34c、34d,并暂时被保持于此。因此,高保持性得到确保,各贮存部34c、34d周围的润滑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各贮油槽34、35等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差异处在于,驱动齿轮8(驱动轴5)和从动齿轮9(从动轴6)的旋转方向相反。另外,在各槽通路36、37的外侧端部36a、37a的倒V字形状的弯折部位,分别形成有一对贮存部36b、37b。
各贮存部36b、37b将各外侧端部36a、37a的倒V字形状的前端部侧向重力方向下方呈U字形状地弯折而形成,并且与各槽通路36、37连续地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推力承受部32b、33b侧也为相同结构。
因此,随着各齿轮8、9的箭头方向的旋转,附着于该各齿轮8、9的两侧面(附图中为一侧面)上的润滑油首先流入各贮存部36b、37b。接着,流入各槽通路36、37,并且流入第一贮油槽34。流入到这些部分的润滑油被暂时保持于此。因此,例如,即使各齿轮8、9的旋转方向不同,特别地也能够在各贮存部36b、37b得到润滑油的高保持性,因而,各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内的润滑性能提升。此外可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图12表示第五实施方式,驱动轴5和从动轴6的旋转方向(箭头方向)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上壳体3的上壁,设有将该上壳体3的外部和收容部10连通的通孔42
基于附图说明时,第一贮油槽34、槽通路36、37及各纵槽通路38a~39b等形成于各推力承受部32a~33b的重力方向上侧。即,第三实施方式的图11中表示的第一贮油槽34、各槽通路36、37、各纵槽通路38a~39b及一对贮存部36b、37b翻转地形成于重力方向上侧。
需要说明的是,各贮油槽34、35等由形成于各推力承受部32a~33b的圆弧带状的突部40、41形成,这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
通孔42沿着竖直方向贯通形成于上壳体3的重力方向上侧的上壁部3b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就该通孔42而言,其一端开口42a开口形成于在上壳体3的上壁部3b的宽度方向中央上表面形成的凹槽3c。另外,面向收容部10的另一端开口42b在两推力承受部32a~33b的沿着两齿轮8、9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开口。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向图中箭头方向旋转。于是,随着该旋转,滞留在下壳体4的内底面4c、4d的润滑油被各斜齿8a、9a带起。该被带起的润滑油成为如下形态:由一对贮存部36b、37b、各槽通路36、37及第一贮油槽34接收。被接收的润滑油成为就这样被暂时保持在各槽通路36、37等的状态,并且流入并保持于各纵槽通路38a~39b。
之后,推力承受部32a~33b与推力凸缘部29a、30a之间,尤其是重力方向上侧全体得到充分供给,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内的润滑性能提升。因此,与各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推力承受部32a~33b的磨损产生。
另外,从内燃机排出并落下的润滑油附着于上壳体3的上壁部3b上表面,并且被捕集并贮存于凹槽3c。该贮存的润滑油从通孔42直接滴落并供给到两齿轮8、9的斜齿8a、9a的啮合部及落差间隙31a、31b等。因此,沿着各齿轮8、9的旋转方向供给到贮油槽34、35等,并且流入推力承受部32a~33b与推力凸缘部29a~30b之间。由此,遍布各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
因而,上述的润滑油一并作用于通过各斜齿8a、9a的带起对各贮油槽34、35等的积极供给和保持,润滑油向各润滑油膜形成范围X、Y的供给得到促进。即,该范围的润滑性能充分提升。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随着两轴5、6的旋转速度上升,在各贮油槽34、35保持润滑油而提升润滑性。另一方面,在使推力承受部32a~33b得到润滑的必要性低的低转速时,尤其在润滑油的粘度高的启动时,在各贮油槽34、35难以保持润滑油。因此,该润滑油的保持性的降低不会对粘性造成影响,因而,亦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能够降低各轴5、6的旋转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两轴5、6的轴承部而使用了不需要大量润滑油的滚针轴承或滚珠轴承等滚动轴承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不限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将贮油槽34、35和槽通路36、37等形成于下壳体4的油泵2侧的后端壁内表面的推力承受部。另外,也可以形成于上壳体4。进一步地,还可以将贮油槽等形成于其他的分隔壁16a的外侧面。
另外,作为两轴5、6的轴承部,也可以是滚针轴承或滚珠轴承。
作为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平衡装置,例如可考虑下述方面。
在其一方面中,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可供润滑油流入的收容部;轴承部,其配设于上述收容部;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该平衡轴传递旋转力;圆弧状的推力承受部,其能够供上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从旋转轴方向抵接;凹部,其配设于上述推力承受部的与上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通过使润滑油保持在凹部,有效润滑推力承受部使其磨损降低得以实现。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凹部朝向竖直方向的上方开口。能够通过上述凹部有效地保持润滑油。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上述平衡轴,设有用于传递旋转的齿轮,上述齿轮作用有使上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与上述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方向上的力。
即使大推力作用于推力承受部,通过保持在凹部的润滑油,也会提升对推力承受部的润滑性。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齿轮的侧面与上述推力承受部抵接。
通过在侧面附着有润滑油的齿轮的旋转,能够将上述润滑油供给到凹部,并且使保持在该凹部的润滑油附着于推力承受部而提升润滑性。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上述推力承受部,形成有与上述凹部连通的槽。
能够通过润滑油从凹部向槽流入,进一步大范围地提升润滑性。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槽具有多个。由此,润滑性能进一步提升。
作为又一优选方面,具备:上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下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上述上壳体;轴承部,其跨着上述上壳体和上述下壳体而形成;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备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备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且从啮合位置向上述下壳体的底部方向旋转;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设于上述下壳体,供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上述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凹部,其设于两个上述推力承受部互相接近的位置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是,构成为,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上述从动侧反转齿轮通过啮合而作用有使其经由各上述平衡轴与各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力。
即使大推力作用于推力承受部,通过保持在凹部的润滑油,也能够消除相对于该推力承受部的润滑油的不足。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上述从动侧反转齿轮是斜齿轮。
能够通过斜齿的大面积,减小齿轮彼此的啮合音。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上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轴向侧面与上述推力承受部抵接。
能够将附着于上述两齿轮的啮合部上的润滑油通过所谓齿轮泵的作用保持在凹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设于上述下壳体的内部的收容部内,滞留有润滑油。
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从动侧反转齿轮能够将收容部中滞留的润滑油带起而使其保持在凹部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凹部从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V字形状。
通过将凹部形成为V字形状,能够尽可能地增大推力承受部的面积,因而,能够尽可能减小各齿轮对推力承受部施加的面压力。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凹部从各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矩形形状。
由于能够尽可能地增大凹部的容积,因而,能够大量保持润滑油。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上述一对推力承受部分别设有上述凹部。
由于设于两方,因而,能够向各推力承受部的承受面与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从动侧反转齿轮的各相向面这两方之间供给润滑油。
进一步优选的是,各上述凹部分别设于各上述推力承受部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上位的位置。
能够从考虑了重力的位置将润滑油向各凹部供给。
作为又一优选方面,具备:上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下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上述上壳体;轴承部,其跨着上述上壳体和上述下壳体而形成;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备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备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且从啮合位置朝上述上壳体的方向旋转;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设于上述下壳体,供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凹部,其设为在两个上述推力承受部的与各上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开口。
各平衡轴即使是与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比反向旋转,也能够随着各齿轮的旋转在凹部保持润滑油。
作为又一优选方面,具备:上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下壳体,其在安装到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上述上壳体;轴承部,其跨着上述上壳体和上述下壳体而形成;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有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上述轴承部支承,具有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而旋转;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设于上述上壳体,供上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上述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凹部,其设为在两个上述推力承受部的与各上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开口。
随着两平衡轴的旋转速度上升,将润滑油保持在凹部而提升润滑性,在使推力承受部得到润滑的必要性低的低转速时,尤其在润滑油的粘度高的启动时,难以在凹部保持润滑油,因而,能够降低平衡轴的旋转阻力。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上壳体设有将形成于该上壳体的内部的收容部和上壳体的外部连通的通孔。
附着于上壳体的上表面上的润滑油能够从通孔被导入收容部,该润滑油能够从驱动侧反转齿轮与从动侧反转齿轮的啮合部向凹部供给。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通孔沿着上壳体的竖直方向形成,上述通孔的收容部侧的端部在两个上述推力承受部的沿着两个上述齿轮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开口。
从上述通孔滴落到收容部内的润滑油能够沿着各齿轮的旋转方向向凹部供给。

Claims (19)

1.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在内部具有可供润滑油流入的收容部;
轴承部,其配设于所述收容部;
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从内燃机向该平衡轴传递旋转力;
圆弧状的推力承受部,其能够供所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从该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抵接;
凹部,其配设于所述推力承受部的与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所述推力承受部能够与设于所述平衡轴的齿轮从该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抵接,
在从与所述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凹部与所述齿轮的前端部重合、且在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凹陷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朝向竖直方向的上方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作用有使所述平衡轴的一部分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方向上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的侧面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力承受部,形成有与所述凹部连通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具有多个。
7.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
下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所述上壳体;
轴承部,其跨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而形成;
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
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且从啮合位置向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方向旋转;
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配设于所述下壳体,供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
凹部,其配设于两个所述推力承受部互相接近的位置之间,
在从与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凹部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前端部重合、且在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方向凹陷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通过啮合而作用有使其经由各所述平衡轴与各推力承受部抵接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是斜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轴向侧面与所述推力承受部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的收容部内,滞留有润滑油。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从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V字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从各平衡轴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时形成为矩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推力承受部分别配设有所述凹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凹部分别配设于各所述推力承受部在竖直方向上的最上位的位置。
16.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
下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所述上壳体;
轴承部,其跨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而形成;
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
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备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且从啮合位置朝所述上壳体的方向旋转;
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存在于所述下壳体,供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
凹部,其配设于两个所述推力承受部的与各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在从与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凹部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前端部重合、且在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方向凹陷而形成。
17.一种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上侧;
下壳体,其在安装于内燃机的状态下配置于竖直方向的下侧,并组装到所述上壳体;
轴承部,其跨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而形成;
驱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有驱动侧反转齿轮,从内燃机向该驱动侧反转齿轮传递旋转动力;
从动侧平衡轴,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所述轴承部支承,具有从动侧反转齿轮,该从动侧反转齿轮在附着有润滑油的状态下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啮合而旋转;
圆弧状的一对推力承受部,其设于所述上壳体,供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分别抵接;
凹部,其配设于两个所述推力承受部的与各所述平衡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端部,
在从与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凹部与所述驱动侧反转齿轮和所述从动侧反转齿轮的前端部重合、且在所述驱动侧平衡轴和所述从动侧平衡轴的旋转方向凹陷而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具备将形成于该上壳体的内部的收容部和上壳体的外部连通的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内燃机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沿着上壳体的竖直方向形成,所述通孔的收容部侧的端部在两个所述推力承受部的沿着两个所述齿轮的旋转方向的位置具有开口部。
CN201880011862.0A 2017-03-16 2018-02-06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Active CN110291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721 2017-03-16
JP2017050721A JP2020076412A (ja) 2017-03-16 2017-03-16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PCT/JP2018/003883 WO2018168257A1 (ja) 2017-03-16 2018-02-06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308A CN110291308A (zh) 2019-09-27
CN110291308B true CN110291308B (zh) 2021-08-10

Family

ID=6352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862.0A Active CN110291308B (zh) 2017-03-16 2018-02-06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4358B2 (zh)
JP (1) JP2020076412A (zh)
CN (1) CN110291308B (zh)
WO (1) WO20181682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58979A (en) * 1925-03-23 1928-02-14 Willys Overland Co Balancer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JP3337831B2 (ja) * 1993-10-21 2002-10-28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3712864B2 (ja) * 1998-08-12 2005-11-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JP2006002852A (ja) * 2004-06-17 2006-01-05 Hitachi Ltd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4665638B2 (ja) * 2005-07-15 2011-04-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CN100432479C (zh) * 2005-08-29 2008-11-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曲轴平衡轴机构
JP4594373B2 (ja) * 2007-12-14 2010-1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KR101055084B1 (ko) * 2008-12-03 2011-08-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밸런스샤프트 모듈
JP5190348B2 (ja) * 2008-12-22 2013-04-24 株式会社音戸工作所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US8857400B2 (en) * 2011-12-12 2014-10-14 Honda Motor Co., Ltd. Balancer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4092206A (ja) * 2012-11-01 2014-05-19 Toyota Motor Corp バランサ装置
JP6122825B2 (ja) 2014-11-12 2017-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6443623B2 (ja) * 2015-02-17 2018-12-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6439173B2 (ja) * 2015-05-28 2018-12-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WO2018123682A1 (ja) * 2016-12-28 2018-07-0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及びオイルポンプ一体型のバラン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308A (zh) 2019-09-27
WO2018168257A1 (ja) 2018-09-20
US10914358B2 (en) 2021-02-09
US20200232538A1 (en) 2020-07-23
JP2020076412A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3839A2 (en) Positive lubrication of a meshing gear
EP1081345A1 (en) Balance shaft housing
EP0789165A1 (en) Rotary shaft lubricating structure
JP5360120B2 (ja)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4612072B2 (ja) 内燃機関のコンロッド軸受
US20060120896A1 (en) Oil pump
RU2382262C2 (ru) Механизм трансмиссии
JP6395157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CN110291308B (zh)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CN112714840A (zh) 差速器箱
GB2572253A (en) Main bearing for crankshaf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96615B2 (ja) エンジンバランサの潤滑構造
JP6426981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4487377B2 (ja) エンジンバランサ
EP2134936B1 (en) Pitot engine crankshaft oil pump
JP4733671B2 (ja) 往復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つり合い装置
CN112020617A (zh) 齿轮、平衡装置以及带油泵的平衡装置
JPWO2019058939A1 (ja) オイルポンプ付きバランサ装置およびバランサ装置
JP2021050784A (ja)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JP5226728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2002349222A (ja) 内燃機関用バランスシャフト
JP3360678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2012202442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及び金属シャフトの軸受構造
JP5096550B2 (ja) 往復ピストンエンジンのつり合い装置
JP2015025481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