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0284A -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0284A
CN110290284A CN201910179149.3A CN201910179149A CN110290284A CN 110290284 A CN110290284 A CN 110290284A CN 201910179149 A CN201910179149 A CN 201910179149A CN 110290284 A CN110290284 A CN 110290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input field
display
picture
soft key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91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0284B (zh
Inventor
畑中裕厚
涩川知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90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0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0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0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84Key input means, e.g. buttons or keyp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8Software related arrangements, e.g. loading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2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separate means, e.g. a server, a magnetic c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其目的在于在不受软键盘妨碍的情况下在同一画面上显示需要输入的输入栏。显示输入装置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并接受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其中具备以用户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通过显示在所述画面上的软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所述画面的显示使用户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不会被所述软键盘遮蔽。的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显示器在其物理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会在显示器显示的画面上的输入栏进行输入之际,向用户提供软键盘。
用软键盘对多个输入栏进行输入,当完成了一个输入栏的输入后选择其他输入栏时,软键盘暂时关闭,然后选择其他输入栏,再重新显示软键盘。这样的操作十分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16-17781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方案,即在显示软键盘的同时,显示一个键,用该键来接受将输入对象的输入栏改为下一个输入栏的指令。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案,软键盘上的按键操作决定发生改变的输入栏的顺序。也就是说,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案会发生即使是不需要输入的输入栏也会显示软键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显示输入装置,其目的在于在不受软键盘妨碍的情况下,在同一画面上显示需要输入的输入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输入装置,其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并接受对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以用户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通过显示在所述画面上的软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所述画面的显示使用户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不会被所述软键盘遮蔽。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在不受软键盘妨碍的情况下,在同一画面上显示需要输入的输入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MFP1的一例软件构成示意图。
图3是一例安装在MFP中的软件的示意图。
图4是主页应用程序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的一例示意图。
图6是显示登录画面时各部的动作流程的时序图。
图7是一例登录画面A1的示意图。
图8是一例显示方法的决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一例登录画面A2的示意图。
图10是一例登录画面A3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登录画面A4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输入栏的一例HTML叙述的示意图。
图13是一例登录画面A5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计算机以及记录媒体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的硬件结构示意图。MFP1是一例图像形成装置。如图1所示,MFP1具备主机10和操作部20,主机10是具备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打印机功能等各种图像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部,操作部20是用来接受与用户操作相应的输入的显示输入装置。
主机10和操作部20能够通过专用的通信路径30相互通信。通信路径30可以使用USB(通用串行总线)规格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30无论有线或无线,可以是任意规格的路径。另外,主机10既可以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打印机功能等图像形成功能之中的一项功能,也可以同时具有多项功能。
可以使用能够单独完成的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作为操作部20。例如用智能手机或平板型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作为操作部20。在这种情况下,被作为操作部20使用的信息处理终端起到MFP1的操作部的作用。
具体而言,以往的MFP1上固定设置专用操作面板作为操作部。对此,被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MFP1的操作部20使用的信息处理终端可以在MFP1的主机10上装卸。换言之,被当作操作部20使用的信息处理终端既可以从例如配置了MFP1操作面板的位置等规定位置上拆卸(可分离),也可以与MFP1一体设置。因此,可以把用来作为操作部20使用的信息处理终端与MFP1一起作为一台装置来处理。而被作为操作部20使用的信息处理终端如果被从MFP1中拆下,则可以通过该信息处理终端与MFP1之间进行例如蓝牙(注册商标)或者红外线通信等无线通信,发挥MFP1的操作部的功能。
主机执行与操作部20收到的输入相应的动作。主机10也可以与客户PC(个人电脑)等外部装置通信,执行与外部设备指示相应的动作。
主机的硬件构成
接下来描述主机10的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主机1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11、ROM(Read Only Memory)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以及HDD(Hard DiskDrive)14,还具备通信I/F(Interface)15、连接I/F16、引擎17、传真调制解调器(FAX调制解调器)19。各部11~17以及FAX调制解调器19通过系统总线18相互连接。
CPU11对主机10的动作进行整体上的控制。CPU11通过将RAM13作为作业区域执行保存在ROM12或HDD14等中的程序,来控制主机10整体的动作,实现上述的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等各种图像形成功能。另外,主机10中的HDD14也同样可以用闪存实现。
通信I/F15是用于与网络40上的客户PC(Personal Computer)、Web服务器装置或认证服务器装置等外部设备通信的接口。连接I/F16是通过通信通道30与操作部20进行通信的接口。另外,在图1及以下说明的图2中,虽然显示通信路径30是有线通信,但是如上所述,操作部20可以在MFP1的主机10上安卸。因此,通信路径30应被理解为,当操作部20安装在MFP1上时,通信路径30起到有线通信路径的作用,当从MFP1上卸下操作部20时,通信路径30起到无线通信路径的作用。
引擎17是为了实现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以及打印功能等而进行通用信息处理以及通信以外的处理的硬件。引擎17具备例如扫描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器、在打印用纸等打印介质上打印的绘图器、执行传真通信的传真通信部等。进而还可以设置对打印完毕的打印材料进行分类的后处理装置以及自动送稿的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文档馈送器)之类的特定选项。
操作部的硬件构成
接下来描述操作部20的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操作部20具备CPU21、ROM22、RAM23、闪存24、通信I/F25、连接I/F26、操作面板27、IC卡I/F29,这些都通过系统总线28相互连接。其中,操作部20的闪存24即使使用HDD也同样能够实现。
CPU21对操作部20的动作进行整体上的控制。CPU21通过将RAM23作为作业区域执行保存在ROM22等中的程序,来控制整个操控部20的动作。CPU21通过执行保存在ROM22等中的用户认证程序来进行用户认证处理。通信I/F25是用于与例如网络40上的服务器装置60通信的接口。连接I/F26是通过通信路径30与主机10通信的接口。
IC卡I/F29通过USB线连接读卡器6。读卡器6在MFP1登录操作时,与受到用户接近操作(非接触操作)的IC卡5之间进行非接触无线通信,读取IC卡5中保存的卡ID、用户信息等认证信息。除了非接触操作外,还可以通过接触操作读取IC卡5中的认证信息。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物理性质不同的装置读卡器6和操作部20之间通过USB缆线等连接,但在操作部20中可以内置读卡器6。也就是说,操作部20和读卡器6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作为一个装置形成)。
IC卡或ID卡等即使名称存在差异,如果是存储介质,无论哪种存储介质都适用本发明,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只限于IC卡或ID卡等。读卡器装置也同样,只要是能够从这样的存储介质读取用户信息的装置,都可以使用。
操作面板27由配备触摸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操作面板27在接受与用户操作相应的各种输入的同时,还显示如与收到的输入相应的信息、表示MFP1动作状况的信息、表示设定状态的信息等各种信息。操作面板27还可以由具备触摸传感器的有机EL(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构成。进而,除此之外或者以此取代,也可以设置硬件键等的操作部或发光部等的显示部件。
MFP的软件构成
图2是MFP1的一例软件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机10具有应用程序层101、服务层102、OS(Operating System)层103。应用程序层101、服务层102以及OS层103的实体是保存存放在ROM12或HDD14等中的各种软件。CPU11通过运行这些软件来提供各种功能。
应用程序层101的软件是用于运行硬件资源来提供特定功能的控制应用程序(以下称为″应用程序″)。例如,应用程序包括提供复印功能的复制应用程序、提供扫描功能的扫描应用程序、提供传真功能的传真应用程序、提供打印功能的打印应用程序等。
服务层102的软件是介于应用层101和OS层103之间,向应用程序提供利用主机10所具备的硬件资源的接口的软件。该软件具体提供接受对硬件资源的动作要求、调停动作要求的功能。服务层102所接受的动作要求有例如用扫描器读取或用绘图器打印等要求。
服务层102不仅向主机10的应用层101提供接口功能,而且还可以向操作部20的应用程序层201提供接口功能。也就是说,操作部20的应用程序层201(应用程序)也可以通过服务层102的接口功能,实现利用主机10的硬件资源(例如引擎17)的功能。
OS层103软件是用于提供控制主机10所具备的硬件的基本功能的基本软件(操作系统)。服务层102的软件将来自各种应用程序的硬件资源利用要求转换为OS层103能够解释的指令后交给OS层103。然后,通过OS层103的软件执行指令,硬件资源根据应用程序的要求动作。
同样,操作部20具有应用程序层201和OS层203。操作部20具有的应用软件层201和OS层203在层级结构上与主机10的应用软件层101和OS层103相同。但是,应用程序层201的应用程序提供的功能所能够接受的动作要求的种类与主体10的不同。应用程序层201的应用程序是通过操作部20所具备的硬件资源来提供特定功能的软件。如有用于提供UI(用户界面)功能的软件,该UI(用户界面)用于实行与本机10的功能(复制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打印机功能)有关的操作和显示。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MFP1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功能的独立性,主机10一方的OS层103的软件和操作部20一方的OS层203的软件互不相同。例如,在主机10一方安装了Linux(注册商标)作为主机10的OS层103软件,而在操作部20一方则安装了Android(注册商标)作为操作部20的OS层203的软件。这样,主机10和操作部20便分别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相互独立运行。
由于主机10和操作部20分别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运行,因而,主机10和操作部20之间不是设备内通用的进程之间的通信,而是作为不同装置之間的通信来进行的。向主机10传达操作部20受理的输入(用户的指示内容)的动作(指令通信)以及主机10通知操作部20事件的动作等就属于这种通信。在此,操作部20通过向主机10发送指令通信,可以使用主机10的功能。关于主机10通知操作部20的事件,例如有主机10的运行的执行状况、主机10一方设定的内容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由于操作部20是通过主机10经由通信路径30获得供电,因此可以让操作部20有别于主体10,独立进行的电源控制。
虽然本例中主机10和操作部20之间通过通信路径30电气性且物理性地连接,但是如上所述,操作部20也可以从主机10上卸下。这种情况下,在主机10以及操作部20中设有例如红外线通信部、RF通信部、蓝牙(注册商标)通信部等近程无线通信部。RF是″RadioFrequency″的缩写。或者,在主机10以及操作部20中设置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LAN通信功能,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无线LAN接入点(无线LANAP)41与网络40相互通信。LAN是″LocalArea Network″的缩写。在操作部20可以从主机10上拆下的情况下,操作部20通过通信路径30将来自主体10提供的电能储蓄在充放电电池中,当该操作部20被从主体10上拆下时,用蓄存在充放电电池中的电力运行,与主机10通信。
设于MFP中的软件
图3是一例安装在MFP1中的软件的示意图。如上所述,主机10分为应用程序层101、服务层102和OS层103。其中,应用程序层101中存放了控制图1所示的引擎17,进行原稿读取控制或打印控制等的应用程序。具体而言,应用程序层101中存放了复印应用程序111、扫描应用程序112、打印应用程序113以及传真(FAX)应用程序114。复印应用程序111~FAX应用程序114是标准配备的作业执行功能应用程序,是控制应用程序的一个例子。
服务层102中存放了节能管理程序121、内存管理程序122以及控制器控制程序123等对应各应用程序通用处理的各种程序。服务层102进行节能管理以及内存管理等各应用程序通用的处理。
对此,操作部20分为应用程序层201和OS层203。主机应用程序和操作部应用程序的不同在于,主机应用程序中用控制器控制程序123来进行引擎控制等,例如控制读取和打印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与此相比,操作部应用程序中进行UI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操作部应用程序进行画面显示,接受用户的操作,而后基于该用户操作,主机应用程序(控制器控制程序123)进行的引擎控制。
操作部应用程序中存在面向扫描器应用程序133等开发厂商开发出的供应商应用程序137。
另外,为了简化供应商应用程序137的开发,操作部应用程序中设置向供应商提供等同于操作部20的复印应用程序131~FAX应用程序135的功能的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
也就是说,操作部20的应用程序层201中存放经由用户接口接受用户操作的应用程序。具体而言,应用程序层201中存放主页应用程序130、复印应用程序131、扫描应用程序133、打印应用程序134、FAX应用程序135、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供应商应用程序137、故障管理应用程序140。
主页应用程序130显示排列了用来指定所需操作的图标等的主画面。然后用户通过图标操作启动指定的图标。复印应用程序131是通过操作按钮和设定按钮接受用户复印操作的应用程序。扫描应用程序133是通过操作按钮和设定按钮等来接受用户扫描操作的应用程序。打印应用程序134是通过操作按钮和设定按钮等接受用户打印操作的应用程序。FAX应用程序135是通过操作按钮和设定按钮等接受用户传真收发操作的应用程序。
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是一例图像处理程序。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可以保存在例如操作部20的ROM22、RAM23或闪存24等的存储部。
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如上所述,为了使供应商应用程序137的开发简易化,向开发商等提供与操作部20的复印应用程序131~FAX应用程序135相同的功能。
供应商应用程序137是一例要求应用程序。供应商应用程序137例如在打印的设定或执行时,调用与打印应用程序134相应的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
也就是说,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是与例如扫描应用程序133相应的应用程序时,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向开发厂商提供表示普通操作菜单以及设定菜单等用户接口的功能。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是与例如打印应用程序134相应的应用程序时,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向开发厂商提供表示通常操作菜单和设定菜单等用户接口的功能。
这样,在MFP1的操作部20中设有用于向供应商等提供与复印应用程序131~FAX应用程序135相同功能的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对于供应商应用软件137的开发厂商,实现功能提供应用程序136的功能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已被公开。
主页应用程序130用于例如在初始状态下显示接受各种用户信息登录的登录画面。
主页应用程序130的功能
图4是主页应用程序130的功能框图。操作部20的CPU21通过执行例如保存在ROM22、RAM23或闪存24等存储部中的主页应用程序130,实现如图4所示的控制单元150、通信单元151、数据处理单元152、数据保管单元153。
控制单元150控制操作面板27上的显示以及来自操作面板27的输入。控制单元150将用户输入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单元152。
通信单元151与主机10的控制器控制程序123通信,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处理单元152通过控制单元150解释输入的用户操作,生成与用户操作相应的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152具有表格T(参照图5)。图5是表T的一例示意图。图5所示的输入栏是与下述登录画面A1(参见图7)上的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备忘录)相对应的输入栏F1~F4。图5所示的表T是对于输入栏F1~F4,把相关的输入栏(需要一起输入的输入栏)作为群组进行管理。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用户名、地址、密码被作为同一群组来管理。
数据保管单元153将数据处理单元152处理的数据保存在RAM23或闪存24等存储部中。
本例中通过软件实现控制单元150、通信单元151、数据处理单元152、数据保管单元153,但控制单元150、通信单元151、数据处理单元152、数据保管单元153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用IC(Integrated Circuit)等硬件实现。
主页应用程序130还可以以可安装格式或可执行格式的文件记录在CD-ROM、软盘(FD)等计算机装置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进而可以记录在CD-R、DVD(Digital VersatileDi sk)、蓝光光盘(注册商标)、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装置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主页应用程序130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网络安装的形式来提供。主页应用程序130还可以事先安装在设备内的ROM等中提供。
主应用程序的用户登录画面的显示动作
以下描述主页应用程序130的登录画面的显示动作。图6是显示登录画面时各部的动作流程的时序图。
的如图6所示,数据处理单元152在需要登录的时刻,向控制单元150发送登录画面的画面显示要求的通知(步骤S1)。在此,控制单元150取得画面定义信息,作为注册画面的画面显示要求。
接着,控制单元150根据所取得的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备忘录)显示登录画面(步骤S2)。
这里,图7是一例登录画面A1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登录画面A1上设有与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备忘录)相对应的输入栏F1~F4。
在此,设用户选择用户名输入栏F1(步骤S3)。输入栏F1需要后述的软键盘K(参见图9)的显示。
在用户选择用户名输入栏F1时,控制单元150通知数据处理单元152用户名输入栏F1受到选择(步骤S4)。
数据处理单元152收到用户名输入栏F1的选择通知后,参考表T(步骤S5)。
然后,数据处理单元152对于参考表T得到的同一群组的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的输入栏,向控制单元15提出显示要求(步骤S6)。
而后,控制单元150决定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的输入栏的显示方式(步骤S7)。例如,控制单元150根据画面的显示区域和显示内容的大小决定显示方法,如配合显示区域缩小显示内容(用户名、地址、密码)的大小,或配合显示区域缩小显示内容之间的空白等。在此举例说明方法的决定方式。图8是显示方法的决定方式的一例示意图。在图8的示例是调整输入栏之间间隙d的例子。控制单元150根据下式(1)求出输入栏之间的间隙d。
d=(a-b-(c×n))/(n+1) (1)
d:输入栏之间的间隙。
a:显示区域的纵深。
b:软键盘的纵深。
c:输入栏的纵深。
n:输入栏的数量
用上述式(1)求出输入栏之间的间隙d,便能够根据画面的显示区域和显示内容的大小,配合显示区域来缩小显示内容(用户名、地址、密码)的输入栏之间的空白(输入栏之间的间隙)。
另外,根据画面显示区域和显示内容的大小,配合显示区域缩小显示内容(用户名、地址、密码)的输入栏的纵深尺寸时,控制单元150根据下式(2)求出输入栏的纵深c。
c=(a-b-d(n+1))/n (2)
c:输入栏的纵深
a:显示区域的纵深
b:软键盘的纵深
d:输入栏之间的间隙
n:输入栏的数量。
根据上式(2)求出输入栏纵深c,便可以根据画面显示区域和显示内容的大小,配合显示区域缩小显示内容(用户名、地址、密码)的输入栏的纵深尺寸。
此后,控制单元150根据步骤S7决定的显示方式,显示与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相应的输入栏(S8),同时显示软键盘(步骤S9)。
图9是登录画面A2的一例示意图。如图9所示,登录画面A2设有与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相对应的输入栏F1~F3,同时还显示了软键盘K。根据注册画面A2,在输入栏F1作为输入对象时,控制与输入对象相关联的输入栏F2以及输入栏F3的输入栏大小、位置、输入栏之间间隔,并将相关输入栏的一览(F1、F2、F3、F3)与软键盘K一起显示。
如图9所示,根据登录画面A2,输入F1时输入栏F2和输入栏F3不会由于软键盘K而被遮蔽,用户可以直接输入输入栏F1、F2、F3中任意一个输入栏。
用户在输入栏F1的输入结束后,选择相关联的输入栏F2或输入栏F3,在保持软键盘K显示的状态下,开始其它输入栏F2和输入栏F3的输入(步骤S10)。
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受到软键盘K妨碍的情况下,将需要输入的输入栏与需要软键盘K显示的用户所选择的输入栏一起,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
在图6所示的时序图中的步骤S110中,也可以在用软键盘K在需要软件键K显示的输入栏中输入了值的情况下,选择下一个输入栏或关闭软键盘K。
在与需要软键盘K显示的用户选择的输入栏相关联的输入栏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缩短输入栏的宽度以作并列排列。在此,图10是登录画面A3的一例示意图。如图10所示,登录画面A3上设置了两列输入栏F1~F6,同时,还显示软键盘K。根据登录画面A2,用输入栏F1作为输入对象时,与输入对象相关的输入栏一览(F1~F6)与软键盘K一起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显示软键盘K时,根据HTML属性决定要显示的项目的输入栏。以下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说明,仅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登录画面A4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登录画面A4设置了与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备忘录)相应的输入栏F1~F4。另外,如图11所示,输入栏F1~F3中显示了″※必须输入″,表示该输入栏是必须输入的项目。
图12是图11所示的输入栏F1~F4的一例HTML叙述。如图12所示,作为HTML属性叙述了″required″的项目是必须输入项目。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150不需要参考数据处理单元152的表格T,而是判断输入栏F1~F4是否设定了″required″属性,将该属性被设定了的输入栏作为相关联的输入栏来决定。也就是说,在图11的示例中,将输入栏F1~F3作为相关联的输入栏。
图13是一例登录画面A5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登录画面A5中不仅设置了与显示″※必须输入″的画面定义信息(用户名、地址、密码)相应的输入栏F1~F3,同时还显示软键盘K。根据登录画面A5,控制显示了″※必须输入″的输入栏F1~F3的输入栏大小、位置、以及输入栏之间的间隙,并将显示″※必须输入″的输入栏一览(F1、F2、F3)与软键盘K一起显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必须输入的输入栏可以在不受软键盘K妨碍的情况下,与需要软键盘K显示的用户所选择的输入栏一起显示在同一画面上。
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功能以及传真机功能中至少两种功能的复合机,但只要是复印机、打印机、扫描装置、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均适用本发明。
除了图像形成装置以外,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使用软键盘输入输入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等家电产品。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输入装置,其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并接受对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其特征在于,具备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以用户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通过显示在所述画面上的软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所述画面的显示使用户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不会被所述软键盘遮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数据处理单元,该数据处理单元具有把需要一起输入的多个输入栏组成群组的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息,决定需要与受到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用于所述画面的显示的语言的属性,决定需要与受到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入栏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入栏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入栏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用所述软键盘对受到选择的所述输入栏输入了值的情况下,接受下一个输入栏的选择或者关闭所述软键盘的选择。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输入单元,其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并接受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以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在所述画面上显示软键盘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受到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的显示不会因所述软键盘而被遮蔽。
9.一种画面显示方法,用于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并接受对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的显示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步骤,该控制步骤以用户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通过显示在所述画面上的软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所述画面的显示使用户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不会被所述软键盘遮蔽。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保存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经过处理器的执行,使得控制用来显示具有多个输入栏的画面以及接受对所述多个输入栏的输入的显示输入装置的计算机实现控制单元的功能,该控制单元以用户选择了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通过显示在所述画面上的软键盘来输入的输入栏为条件,控制所述画面的显示使用户选择的所述输入栏以及所述多个输入栏之中需要与该输入栏一起输入的其他输入栏不会被所述软键盘遮蔽。
CN201910179149.3A 2018-03-19 2019-03-08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Active CN110290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1836A JP7110637B2 (ja) 2018-03-19 2018-03-19 表示入力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面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51836 2018-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0284A true CN110290284A (zh) 2019-09-27
CN110290284B CN110290284B (zh) 2021-07-06

Family

ID=65276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9149.3A Active CN110290284B (zh) 2018-03-19 2019-03-08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86316A1 (zh)
EP (1) EP3543836A1 (zh)
JP (1) JP7110637B2 (zh)
CN (1) CN110290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8931B2 (ja) * 2019-06-28 2024-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86963B2 (ja) 2020-01-31 2024-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994A (zh) * 2002-07-19 2005-09-14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输入设备、信息显示/输入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US20110285656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Google Inc. Sliding Motion To Change Computer Keys
CN102270057A (zh) * 2010-06-03 2011-12-07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30219314A1 (en) * 2012-02-18 2013-08-22 Abb Technology Ag Method for adapting the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n the user interface of a computer user station
CN105518633A (zh) * 2013-08-29 2016-04-20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Web服务器系统、应用开发辅助系统、Web服务器系统中的多语言支持方法、Web服务器系统中的多设备支持方法以及应用开发辅助方法
US20160170547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ouch Gestures and Handwriting
CN105700802A (zh) * 2014-12-11 2016-06-22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通过使用屏幕键盘输入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6870A (ja) 2000-06-13 2001-12-26 Toshiba Corp 情報入力端末装置
KR101450640B1 (ko) 2008-06-27 2014-10-14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유저인터페이스생성장치
US20100033439A1 (en) * 2008-08-08 2010-02-11 Kodimer Marianne 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display field text entry
JP5736880B2 (ja) 2011-03-22 2015-06-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設定方法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14106625A (ja) 2012-11-26 2014-06-09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518141B2 (ja) * 2015-06-16 2019-05-22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6173522B2 (ja) 2016-04-25 2017-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994A (zh) * 2002-07-19 2005-09-14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输入设备、信息显示/输入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US20110285656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Google Inc. Sliding Motion To Change Computer Keys
CN102270057A (zh) * 2010-06-03 2011-12-07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30219314A1 (en) * 2012-02-18 2013-08-22 Abb Technology Ag Method for adapting the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n the user interface of a computer user station
CN105518633A (zh) * 2013-08-29 2016-04-20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Web服务器系统、应用开发辅助系统、Web服务器系统中的多语言支持方法、Web服务器系统中的多设备支持方法以及应用开发辅助方法
CN105700802A (zh) * 2014-12-11 2016-06-22 三星麦迪森株式会社 通过使用屏幕键盘输入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US20160170547A1 (en) * 2014-12-15 2016-06-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ouch Gestures and Handwri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86316A1 (en) 2019-09-19
JP7110637B2 (ja) 2022-08-02
JP2019164573A (ja) 2019-09-26
EP3543836A1 (en) 2019-09-25
CN110290284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01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78643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783165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nd utilizing external applications contained on external apparatuses
US20070206225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3288319B1 (en) Control method
CN102195961A (zh)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101294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screen with position configurable ico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4980610A (zh) 操作装置以及具备该操作装置的电子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7211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設定値セット転送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4541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連携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290284A (zh) 显示输入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画面显示方法
JP201225257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19211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ユーザマネージャサーバ装置
CN104427179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作业设定方法
JP20160512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4699306B2 (ja) 電子機器
US1193473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520288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60357A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91713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5052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91158B2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809573B2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62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803770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