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6741B -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6741B
CN110286741B CN201910579870.1A CN201910579870A CN110286741B CN 110286741 B CN110286741 B CN 110286741B CN 201910579870 A CN201910579870 A CN 201910579870A CN 110286741 B CN110286741 B CN 110286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nit
receiving
instruction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98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6741A (zh
Inventor
李湘锦
张鹏
董怀玉
王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Memor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Memor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Memor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Union Mem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Ramaxe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Mem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98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6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6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6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其中,方法,包括:S1,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S2,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S3,EP+PCS接收下电指令S4,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S5,NVME接收下电指令;S6,下电指令结束;S7,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S8,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S9,NVME接收上电指令;S10,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S11,EP+PCS接收上电指令;S1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S1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S14,上电指令结束。本发明在频繁上电‑>下电的低功耗场景中提高速度,切换速度快,灵活性高,功耗低,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低功耗的应用中,功耗管理控制器控制系统部分模块的上电/下电,当上电/下电场景复杂的时候,传统方案需要等到上电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电,反之,下电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上电,这种处理方式速度慢,灵活性低,影响性能,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于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若是,进入S2;若否,则进入S15;
S2,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4,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若否,进入S5;若是,则进入S7;
S5,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6,下电指令结束;
S7,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8,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9;若是,则进入S14;
S9,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0,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1;若是,则进入S14;
S11,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3;若是,则进入S14;
S1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4,上电指令结束;
S15,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若是,进入S16;若否,则结束;
S16,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17,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8;若是,则进入S24;
S18,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9,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0;若是,则进入S24;
S20,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1,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若否,进入S22;若是,则进入S25;
S2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3;若是,则进入S24;
S2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4,上电指令结束;
S25,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6,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7;若是,则进入S32;
S27,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28,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9;若是,则进入S32;
S29,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0,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31;若是,则进入S32;
S31,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2,下电指令结束。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2包括:
S21,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2,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22中,还包括: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3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2;所述S5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3。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9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4;所述S11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5;所述S1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18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7;所述S20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8;所述S2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9。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S27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0;所述S29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1;所述S31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2。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判断单元,配置接收单元,第一接收下电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第二接收下电单元,第一下电结束单元,第一配置单元,第三判断单元,第一接收上电单元,第四判断单元,第二接收上电单元,第五判断单元,第三接收上电单元,第一上电结束单元,第六判断单元,第二配置单元,第七判断单元,第四接收上电单元,第八判断单元,第五接收上电单元,第九判断单元,第十判断单元,第六接收上电单元,第二上电结束单元,第三配置单元,第十一判断单元,第三接收下电单元,第十二判断单元,第四接收下电单元,第十三判断单元,第五接收下电单元,及第二下电结束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
所述配置接收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接收下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
所述第二接收下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下电结束单元,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一接收上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二接收上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三接收上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一上电结束单元,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四接收上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五接收上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九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
所述第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六接收上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二上电结束单元,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三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十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三接收下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四接收下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五接收下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下电结束单元,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针对频繁上电或下电场景中,将上电或下电流程分成不同的组,组内执行不允许被打断,当组内执行完之后,可以中断上电或下电流程,从而在频繁上电->下电的低功耗场景中提高速度,切换速度快,灵活性高,功耗低,成本低,更好地满足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功耗管理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若是,进入S2;若否,则进入S15;
S2,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4,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若否,进入S5;若是,则进入S7;
S5,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6,下电指令结束;
S7,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8,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9;若是,则进入S14;
S9,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0,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1;若是,则进入S14;
S11,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3;若是,则进入S14;
S1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4,上电指令结束;
S15,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若是,进入S16;若否,则结束;
S16,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17,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8;若是,则进入S24;
S18,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9,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0;若是,则进入S24;
S20,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1,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若否,进入S22;若是,则进入S25;
S2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3;若是,则进入S24;
S2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4,上电指令结束;
S25,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6,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7;若是,则进入S32;
S27,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28,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9;若是,则进入S32;
S29,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0,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31;若是,则进入S32;
S31,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2,下电指令结束。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PCIE为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EP为PCIE控制器,PCS为PCIEPHY里面的物理编码子层;NVME为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器寄存器为从AHB配置端口,用于配置控制器内部的寄存器;主要涉及低功耗相关的信号,中断控制,去抖信号模块的设置,I2C的设置,及从总线,可以通过功耗管理控制器的主总线进行访问,也可以通过外部访问;控制器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去抖信号模块产生的信号,产生主I2C信号,通过主总线到外部SRAM取指令码运行,产生低功耗处理的信号,也可以接收从总线的配置,产生低功耗处理的信号;低功耗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低功耗相关的信号,产生中断给外部中央处理器,接收通过从总线配置,经由控制器寄存器,产生低功耗相关的信号;接收主总线取指令码运行产生的低功耗相关的信号;去抖信号模块用于接收低功耗相关的信号,经过去抖逻辑;I2C主模块用于产生I2C主信号,用于控制外部,如电源芯片;主总线状态机用于产生主总线AHB的控制逻辑。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以下2种应用场景:
1、应用1(除一开始初始化,后续可以不需要中央处理器);
步骤1,使用中央处理器对外部存放指令的SRAM进行初始化,主要涉及上电处理流程和下电处理流程;
步骤2,等待外部上电/下电信号,或者配置开始信号,功耗管理控制器去外部SRAM取指令,开始处理相关流程,直到处理完成。
2、应用2(不需要外挂的指令SRAM,但是依赖中央处理器);
步骤1,中央处理器接收低功耗信号产生的中断;
步骤2,根据接收到的中断信号进行判断,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相关设置,开始处理上电/下电的流程。
其中,所述S2包括:
S21,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2,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其中,所述S22中,还包括: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
其中,所述S3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2;所述S5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3。
其中,所述S9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4;所述S11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5;所述S1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6。
其中,所述S18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7;所述S20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8;所述S2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9。
其中,所述S27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0;所述S29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1;所述S31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2。
其中,在下电过程中碰到上电,进行组内保护,不会立即执行上电,等组内程序执行完之后,开始执行上电流程,在上电过程中判断相关模块是否已经上电,如果已经上电,则不执行此模块的上电程序;而在上电过程中碰到下电,进行组内保护,不会立即执行下电,等组内程序执行完之后,开始执行下电流程,在下电过程中判断相关模块是否已经下电,如果已经下电,则不执行此模块的下电程序,有效地在频繁上电->下电的低功耗场景中提高速度,切换速度快,灵活性高,功耗低,成本低,更好地满足需求。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0,配置接收单元20,第一接收下电单元30,第二判断单元40,第二接收下电单元50,第一下电结束单元60,第一配置单元70,第三判断单元80,第一接收上电单元90,第四判断单元100,第二接收上电单元110,第五判断单元120,第三接收上电单元130,第一上电结束单元140,第六判断单元150,第二配置单元160,第七判断单元170,第四接收上电单元180,第八判断单元190,第五接收上电单元200,第九判断单元210,第十判断单元220,第六接收上电单元230,第二上电结束单元240,第三配置单元250,第十一判断单元260,第三接收下电单元270,第十二判断单元280,第四接收下电单元290,第十三判断单元300,第五接收下电单元310,及第二下电结束单元320;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
所述配置接收单元20,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接收下电单元30,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40,用于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
所述第二接收下电单元50,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下电结束单元60,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70,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三判断单元80,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一接收上电单元90,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四判断单元100,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二接收上电单元110,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五判断单元120,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三接收上电单元130,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一上电结束单元140,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六判断单元150,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160,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所述第七判断单元170,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四接收上电单元180,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八判断单元190,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五接收上电单元200,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九判断单元210,用于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
所述第十判断单元220,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六接收上电单元230,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二上电结束单元240,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三配置单元250,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所述第十一判断单元260,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三接收下电单元270,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二判断单元280,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四接收下电单元290,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三判断单元300,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五接收下电单元310,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下电结束单元320,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其中,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本发明在固态硬盘片上系统低功耗的应用中,针对频繁上电/下电场景中,将上电/下电流程分成不同的组,组内执行不允许被打断,组内执行完之后,可以中断上电/下电流程,从而在频繁上电->下电的低功耗场景中提高速度,而且额外资源消耗小,控制简单,成本低,收益高。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若是,进入S2;若否,则进入S15;
S2,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4,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若否,进入S5;若是,则进入S7;
S5,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6,下电指令结束;
S7,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8,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9;若是,则进入S14;
S9,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0,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1;若是,则进入S14;
S11,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3;若是,则进入S14;
S1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4,上电指令结束;
S15,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若是,进入S16;若否,则结束;
S16,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S17,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18;若是,则进入S24;
S18,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19,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0;若是,则进入S24;
S20,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1,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若否,进入S22;若是,则进入S25;
S22,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若否,进入S23;若是,则进入S24;
S23,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S24,上电指令结束;
S25,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6,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7;若是,则进入S32;
S27,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28,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29;若是,则进入S32;
S29,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0,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若否,进入S31;若是,则进入S32;
S31,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S32,下电指令结束;
其中,PCIE为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EP为PCIE控制器,PCS为PCIE PHY里面的物理编码子层;NVME为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S21,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S22,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中,还包括: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2;所述S5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4;所述S11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5;所述S1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8中,对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7;所述S20中,对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8;所述S23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7中,对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0;所述S29中,对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1;所述S31中,对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操作分组,标记组号12。
9.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判断单元,配置接收单元,第一接收下电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第二接收下电单元,第一下电结束单元,第一配置单元,第三判断单元,第一接收上电单元,第四判断单元,第二接收上电单元,第五判断单元,第三接收上电单元,第一上电结束单元,第六判断单元,第二配置单元,第七判断单元,第四接收上电单元,第八判断单元,第五接收上电单元,第九判断单元,第十判断单元,第六接收上电单元,第二上电结束单元,第三配置单元,第十一判断单元,第三接收下电单元,第十二判断单元,第四接收下电单元,第十三判断单元,第五接收下电单元,及第二下电结束单元;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下电过程;
所述配置接收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且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接收下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下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上电信号;
所述第二接收下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一下电结束单元,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一接收上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二接收上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三接收上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一上电结束单元,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片上系统是否处于上电过程;
所述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上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七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四接收上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八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五接收上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九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上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下电信号;
所述第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上电;
所述第六接收上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上电指令,进行上电;
所述第二上电结束单元,用于上电指令结束;
所述第三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功耗管理控制器,设置下电指令基地址;
所述第十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中央处理器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三接收下电单元,用于中央处理器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EP+PCS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四接收下电单元,用于EP+PCS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十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NVME是否已下电;
所述第五接收下电单元,用于NVME接收下电指令,进行下电;
所述第二下电结束单元,用于下电指令结束;
其中,PCIE为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EP为PCIE控制器,PCS为PCIE PHY里面的物理编码子层;NVME为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寄存器,控制器控制中心,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所述控制器寄存器,低功耗处理模块,去抖信号模块,I2C主模块,及主总线状态机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中心连接。
CN201910579870.1A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0286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870.1A CN11028674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870.1A CN11028674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741A CN110286741A (zh) 2019-09-27
CN110286741B true CN110286741B (zh) 2020-12-29

Family

ID=6801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9870.1A Active CN110286741B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674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484A (zh) * 2018-08-03 2019-01-11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启动固态硬盘的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1443A (ja) * 2011-04-14 2012-11-12 Seiko Epson Corp コントローラー、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10031000B2 (en) * 2014-05-29 2018-07-24 Apple Inc. System on a chip with always-on processor
US9653079B2 (en) * 2015-02-12 2017-05-16 Apple Inc. Clock switching in always-on component
CN109857243B (zh) * 2017-11-28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级芯片、通用串行总线主设备、系统及唤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484A (zh) * 2018-08-03 2019-01-11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启动固态硬盘的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6741A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6773B (zh) 一种多核dsp启动方法
CN101470509B (zh) 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及笔记本电脑
US7600142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nserving power during transitions between normal and power-saving modes
US7117377B2 (en) Computer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reducing the standby power requirement in a computer supporting a wake-up function
US8850252B2 (en) USB host wake from sleep state for mobile devices
KR20120096858A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어플리케이션 프로세서의 원격 시동
JP5773288B2 (ja) ハイスピードインターチップhsicインタフェースに基づくウェイクアップ方法、ホットスワップ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10716633B (zh) 协调管理ssd功耗的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2533106A (ja) Usbアタッチメントの検出
US10656676B2 (en) Docking device, electrical device, and MAC address cloning method
CN105446916B (zh) Usb总线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196819B (zh) 一种片上系统芯片自适应启动设备的方法
CN103761129B (zh) 一种在Bootloader层实现SDIO接口驱动的方法
CN111966626B (zh) 一种基于espi总线的服务器启动装置和方法
CN103150288B (zh) 一种快速开机的soc芯片及其实现方法
KR100687925B1 (ko) 컴퓨터 시스템
CN110286741B (zh) 一种固态硬盘片上系统功耗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3197933A (zh) 计算机及其快速启动方法
JP2016066361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におけるバッテリー限界ステータスの表示
CN111149077A (zh) 分立式通信端口组件的电源管理
CN111061659A (zh) 一种总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TWI502333B (zh) 用於節省功率和節省面積計算的異構性多處理器設計
US20090094472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aving power thereof
US20090198876A1 (en) Programmable Command Sequencer
CN116755783B (zh) 一种多核芯片启动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