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4004A -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4004A
CN110274004A CN201910120075.6A CN201910120075A CN110274004A CN 110274004 A CN110274004 A CN 110274004A CN 201910120075 A CN201910120075 A CN 201910120075A CN 110274004 A CN110274004 A CN 110274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ircuit
shaft
lubricating oil
shaft end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0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4004B (zh
Inventor
野村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74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4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0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6Means for guiding lubricant into an axial channel of a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4Lubricant guiding means in the wall of or integrated with the casing, e.g. grooves, channels,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47Control of lubricant levels, e.g. lubricant level control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了高效地供给润滑油,且润滑量的调节也较为容易的润滑油供给结构。本发明为一种向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3、4)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设有油路(40),所述油路(40)从与枢轴支撑于壳体(2)的内部的转轴(3)的轴端部(4)相对应的壳体(2)的壁部(2a)连通至转轴(3)的轴端部(4),油路(40)具有设于转轴(3)的轴端部(4)侧的轴端油路(41)、和设于转轴(3)的轴内并从轴端油路(41)沿轴向延伸的轴内油路(42),轴端油路(41)上设有流量调节件(60),流量调节件(60)调节从轴端油路(41)向轴内油路(42)流动的润滑油。

Description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等的壳体内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形成如下结构:从形成于转轴的轴向的轴内油路和自轴内油路贯穿径向的贯穿路向壳体内的各部分提供润滑油,润滑油仅从转轴的轴内油路中的壳体开口侧(前部侧)供给。在这样的结构中,相对于润滑油的流向,轴内油路的上游侧的润滑量最多,越往下游侧,润滑量越少(专利文献1)。另外,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的油路是从壳体的开口侧放入工具而实施机械加工而形成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7-54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结构中,从轴内油路的上游侧至下游侧的距离较长,特别是在高速转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因此,壳体前侧部存在由润滑量过多引起的摩擦增大的问题,而下游侧的壳体的后壁部侧存在有润滑量不足引起的烧灼的问题。虽然可以在多处设置贯穿路,并在上游侧和下游侧改变孔径以调整润滑量,但存在加工行的制约等,例如想要统一孔径或者不能减小孔径,从而导致调整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能够高效地供给润滑油,且容易进行润滑量调节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向壳体的内部的被润滑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结构,设有油路,所述油路从与枢轴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转轴的轴端部相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壁部起连通至所述转轴的轴端部,所述油路具有设于所述转轴的轴端部侧的轴端油路、和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内并从所述轴端油路沿轴向延伸的轴内油路,所述轴端油路上设有流量调节件,所述流量调节件调节从该轴端油路向所述轴内油路流动的润滑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效地供给润滑油,且容易进行润滑量调节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从后方观察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的一部分时的图(a)、(a)的i-i剖视图(b)。
图3为图2(b)的ii-ii剖视图(a)及iii-iii剖视图(b)。
图4为设于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的转轴的外观图(a)及与表示润滑油供给路径的图1相对应的具备剖视图(b)。
符号说明
1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2 壳体
2a 壳体后壁部
3 转轴
3a 扩径部
3b 突出部
4 轴端部
5 轴承
20 第一油路
21 第一轴内油路
22 第一管件
23 第一轴端油路
24 第一导入油路
25 第一贯穿路
30 第二油路
31 第二轴内油路
32 第二管件
33 第二轴端油路
34 第二导入油路
35 第二贯穿路
40 第三油路
41 第三轴端油路
42 第三轴内油路
43 分隔件
44 第三流入油路
44a 开口部
45 第三连接油路
46 第三导入油路
47 第三贯穿路
50 盖体
51 法兰部
52 螺纹部
53 密封材料
60 流量调节件
61 第一引导件
61a 圆筒部
61b 圆盘部
62 第二引导件
G1 第一间隙
G2 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从后方观察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后壁部的一部分时的图(a)、(a)的i-i剖视图(b)。图3为图2(b)的ii-ii剖视图(a)及iii-iii剖视图(b)。
下面,参考图1至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进行说明説明。
本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适用于例如汽车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向壳体内部的被润滑部提供润滑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例如能够进行前进10级、后退1级的变速。被润滑部例如为离合机构或行星齿轮机构、转轴3及可转动自如的支撑以上各构件的轴承。
壳体2具有轴向的一方开口,另一方密封的中空箱状的外形。下面,将壳体2的开口侧称为壳体前部侧(图1中,该侧为沿着x轴的右侧),将壳体的密封侧称为壳体后壁部侧(图1中,该侧为沿着x轴的左侧)。
在壳体2的内部,转轴3被转动自如的轴支撑,在转轴3上设有第一油路20、第二油路30及第三油路40。转轴3为输入轴或输出轴,输入轴从驱动源被输入驱动力,输出轴输出输入轴的旋转被变速后的驱动力。第一油路20及第二油路30是被后述第一管件22及第二管件32隔离而构成的,用于供给操作液压(离合压力),该第一管件22及第二管件32插入从转轴3的轴端部4沿着转轴3的轴心所形成的轴孔,该操作液压油用于切换离合机构的联接及非联接。第三油路40为用于向轴承等供给润滑油的油路。
第一油路20具备沿着转轴的轴心形成于轴内的第一轴内油路21。第一轴内油路21被中空圆筒状的第一管件22流体密封地分隔,第一管件22的内侧形成第一轴内油路21。第一轴内油路21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的第一管件22延伸至形成于壳体后壁部(在变速器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状态下,该后壁部为侧壁)2a的第一轴端油路23,第一轴内油路21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一导入油路24交叉并连通。另外,在第一轴内油路21的另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右侧的壳体内部侧)上,形成有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一贯穿路25。
第一导入油路24具有圆形流路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图中,该侧部为纸面的下侧)向中央部(图中的y方向)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第一轴内油路21在与第一导入油路24正交的方向上,即从壳体后壁部2a向壳体内部沿第二方向(x方向)延伸。液压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一导入油路24通过第一轴端油路23及第一轴内油路21,并从第一贯穿路25施加于图中未示出的离合机构的活塞室。
第二油路30具备第二轴内油路31,该第二轴内油路31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围绕第一轴内油路21的外侧而形成。第二轴内油路31通过第一管件22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一轴内油路21分隔,在第一管件22的内侧形成第一轴内油路21,在与设于第一管件22的外侧的第二管件32之间形成第二轴内油路31。第二轴内油路31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的第二管件32延伸至形成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二轴端油路33,第二轴内油路33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二导入油路34交叉并连通。另外,在第二轴内油路31的另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右侧的壳体内部侧)上,形成有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二贯穿路35。
在壳体后壁部2a上,第二导入油路34配置于比第一导入油路24更靠下方的位置。第二导入油路34具有圆形流道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向中央部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第二油路30在与第二导入油路24正交的方向上,即从壳体后壁部2a向壳体2内部沿第二方向(x方向)延伸。第二贯穿路35位于比第一油路30的第一贯穿路25更靠近壳体后壁部2a侧的位置。液压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二导入油路34通过第二轴端油路33及第二轴内油路31,并从第二贯穿路35施于图中未示出的离合机构的活塞室。
第三油路40具备形成于壳体后壁部2a和转轴3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之间的第三轴端油路41、和形成于转轴3的轴内的第三轴内油路42。第三轴内油路42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形成于比第二轴内油路31更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三轴内油路42并未以围绕第二轴内油路31的方式形成与转轴3周围的整周,而是形成于轴周围的一部分。
第三轴端油路41通过第二管件32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二轴内油路31分隔,且,通过分隔件43流体密封地相对第二轴端油路33分隔。另外,第三轴内油路42位于转轴3的轴内,且形成于第二轴内油路31的径向外侧,并从第三轴端油路41延伸至壳体内部侧(x方向)。
第三轴端油路41具备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流入油路44和连通第三流入油路44与第三轴端油路41的第三连接油路45。第三流入油路44与设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导入油路46交叉并连通。第三导入油路46具有圆形流道剖面,并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一侧部向中央部沿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
第三连接油路45以从第三流入油路44向着斜上方的方式,从壳体后壁部2a侧向壳体内部侧延伸第三流入油路44在壳体后壁部2a形成有圆筒形的开口部44a。开口部44a被设置以用于加工第三连接油路45。从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插入用于钻孔加工的钻头等并加工第三连接油路45之后,利用盖体50流体密封地密闭开口部44a。盖体50形成有法兰部51和螺纹部52,可相对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拆装。盖体50与形成于第三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的螺纹部螺纹连接,从而固定于壳体后壁部2a。另外,盖体50在法兰部51和壳体后壁部2a之间夹设有密封材料53的状态下被固定。第三轴端油路41经由流量调节件60与轴承5及第二轴内油路42的壳体后壁部侧连通,轴承5可转动自如的支撑转轴3的轴端部4,通过流量调节件60调节流入轴承5及第二轴内油路42的润滑油量及流速。流量调节件60拦阻从第三轴端油路41向轴承5及第三轴内油路42流动的润滑油,适当地调节积蓄于第三轴端油路41中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
第三轴内油路42的一端部(图1中,该端部为左侧的壳体后壁部侧)与第三轴端油路41连接,形成有多个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三贯穿路47a、47b、47c。润滑油被图中未示出的泵泵送而从第三导入油路46通过第三流入油路44、第三连接油路45、第三轴端油路41及第三轴内油路42,并从第三贯穿路47流出至转轴3的周围,从而向壳体内的被润滑部供给润滑油。
在壳体后壁部2a上,第三导入油路46和盖体50配置于比第一导入油路24及第二导入油路34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另外,第三流入油路44、第三连接油路45及第三轴端油路41的流道剖面面积大致相同。这样一来,通过使油路的各剖面面积,能够使流量及流速均匀从而抑制产生气泡,使对被润滑部的润滑稳定。另外,通过将第三流入油路44及盖体50配置于比第三连接油路45及第三轴端油路41更靠近下方的位置,使得混入润滑油的气泡不会以第三流入油路44为着陆区而滞留,能够形成气泡容易上升并排出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三油路40具备第三流入油路44和从第三流入油路44向轴承5沿斜上方延伸的第三连接油路45,以在壳体2的内部,于与被轴承5支撑的转轴3的轴端部4相对应的壳体2的壁部2a上设置开口部44a,并从开口部44a至少与轴承5连通。由此,与供给给第一油路20及第二油路30的液压油相同地,导入第三油路40的润滑油也能够从壳体后壁部2a上的第三导入油路46供给。另外,能够缩短从壳体后壁部2a的第三流入油路44至第三轴内油路42的油路的长度,且能够防止气泡滞留于油路从而使润滑性能稳定。特别是,在离合机构及行星齿轮机构配设至壳体后壁部2a的前进10级的自动变速器等中,能够从壳体2的后壁部2a供给充足的润滑油,能够向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的各个角落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另外,在转轴3的轴内,第一轴内油路21及第二轴内油路31是被第一及第二管件22、32以在径向重叠的方式分隔开而构成的,第三轴内油路42与转轴3的轴中心平行地延伸,因此,能够在比被导入转轴3中的液压油的油路(第二油路30的第二贯穿路35)更靠近壳体前部侧的位置形成第三油路40的第三贯穿路47b、47c。即,在仅从壳体前部侧(后述图4的第四油路70)供给润滑油的现有构成中,高速转动时需要向活塞室供给较多的液压油,因此,存在向壳体后壁部侧供给的润滑油量不足的问题,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中,高速转动时从壳体后壁部侧也能够提高充足的润滑油,因此,能够从壳体2的内部的前部侧向后壁部侧整体供给充足的润滑油。需要指出,不仅是高速转动时,高负载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润滑性能。
<流量调节件>
接着,参考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所包括的流量调节件进行说明。
图4为设于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壳体内部的转轴的外观图(a)及表示润滑油供给路径的与图1相对应的局部剖视图(b)。需要指出,图4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符号表示。
如图4所示,在转轴3的壳体后壁部侧的外周面设有沿外径方向扩大的法兰3a、从扩径部3a向壳体后壁部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3b。
扩径部3a构成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壳体前部侧的侧壁部,突出部3b从扩径部3a向第三轴端油路41突出。
流量调节件60包括剖面为L字形的第一引导件61和剖面为“コ”字形的第二引导件62。第一引导件61包括圆筒部61a和从圆筒部61a的壳体后壁部侧向外径方向扩大的圆盘部61b。圆筒部61a经由第一间隙G1靠近转轴3上的与形成有第二轴内油路31的部位相对应的外周面而配置。圆盘部61b的外周缘部通过卡环等紧固部件固定于第三轴端油路41的壁部的一部分。
第二引导件62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具备凹部的环状外径。第二引导件62的外周面安装于转轴3的轴端部4的突出部3b的内周面。第二引导件62的内周面经由第二间隙G2靠近第一引导件61上的圆筒部61a的外周面而配置。
需要指出,支撑转轴3的轴端部4的轴承5比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第一引导件61更靠近壳体前部侧,其配置于被第一引导件61和第二引导件62所分隔的空间内。
如上构成的流量调节件60拦阻从第三连接油路45流入第三轴端油路41的润滑油,第一间隙G1起到如节流孔的作用,从而适当地调节积蓄于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并且,流向第三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下流侧的润滑油被导入第三轴内油路42,同时,第二间隙G2起到如节流孔的作用,从而适当地调节导入轴承5的润滑油。导入第三轴内油路42的润滑油从第三贯穿路47a~47c供给至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
另一方面,在转轴3上设有从壳体前部侧延伸至壳体后壁部侧的第四油路70。第四油路70具备沿转轴3的轴心形成于轴内的第四轴内油路71。第四轴内油路71的壳体后壁部侧延伸至第一油路20的壳体前部侧的附近。另外,在第四轴内油路71中形成有多个贯穿转轴3的径向的第四贯穿路72。
作为第四油路70,从壳体前部侧向第四轴内油路71供给润滑油,并从第四轴内油路71经由第四贯穿路72将该润滑油供给于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
这样一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通过流量调节件60拦阻润滑油,通过第一间隙G1调节为适当的流量并输出,因此,能够高效地将润滑油供给于下流侧的轴承5及第三轴内油路42。另外,容易调节通过第三油路40的第三轴内油路42而从第三贯穿路47a~47c向被润滑部供给的润滑油量。
另外,由于能够在从壳体2的内部的前部侧至后壁部侧之间均衡地配置油路,因此,能够向壳体2的整个内部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上述实施方式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手段的一例,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下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变形而得到的形式。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给结构1不限定于自动变速器,能够应用于各种需要供给润滑油的机构。
[实施方式的总结]
<第一方案(aspect)>
一种润滑油供给结构1,向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3、4供给润滑油,
设有油路40,所述油路40从与枢轴支撑于上述壳体2的内部的转轴3的轴端部4相对应的上述壳体2的壁部2a起连通至上述转轴3的轴端部4,
上述油路40具有设于上述转轴3的轴端部4侧的轴端油路41、和设于上述转轴3的轴内且从上述轴端油路41沿轴向延伸的轴内油路42,
上述轴端油路41上设有流量调节件60,该流量调节件60调节从该轴端油路41向上述轴内油路42流动的润滑油。
根据第一方案,流量调节件60拦阻流入轴端油路41的润滑油,并适当地调节并输出积蓄于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因此能够高效地向下流侧的轴内油路42供给润滑油。另外,容易调节通过油路40的轴内油路42而向被润滑部3、4供给的润滑油量。
<第二方案>
在第一方案中,上述流量调节件60具有经由第一间隙G1将上述轴端油路41分隔为上流侧和下流侧的引导件61、62。
根据第二方案,第一间隙G1起到节流孔的作用,从而适当地调节积蓄于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上流侧的润滑油向下流侧流动时的流量。
<第三方案>
在第二方案中,具有管件32,该管件32插入从上述转轴3的轴端部4起沿上述转轴3的轴心形成的轴孔21中,
上述引导件61、62具有第一引导件61和第二引导件62,该第一引导件61配置为与上述管件3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上述第一间隙G1,第二引导件62配置于上述转轴3的轴端部4和上述第一引导件61上的与形成上述第一间隙G1的内周面相反的外周面之间,
在被上述第一引导件61和上述第二引导件62分隔出的空间内配置有对上述转轴3进行枢轴支撑的轴承5。
根据第三方案,流向轴端油路41上的流量调节件60的下流侧的润滑油被导入轴承5或与轴端油路41连通的轴内油路42,并供给至壳体2的内部的被润滑部3、4,因此,能够高效地向下流侧的轴承5或轴内油路42供给润滑油。
<第四方案>
在第三方案中,在上述第一引导件61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二引导件62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第二间隙G2,以使得从上述轴端油路41的上流侧向下流侧流动的润滑油流入上述空间内。
根据第四方案,能够适当地调节从第二间隙G2导入轴承5的润滑油。
<第五方案>
在第三或第四方案中,经由上述第一间隙G1从上述轴端油路41的上流侧向下流侧流动的润滑油流入上述轴内油路42。
根据第五方案,能够适当地调节从第一间隙G1导入轴内油路42的润滑油。
<第六方案>
在第一至第五方案的任一方案中,上述油路40设于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且具有连接油路45,该连接油路45用于连接向上述壳体2的内部导入润滑油的导入油路46和上述轴端油路41,
在上述壳体2的壁部2a上形成有开口部44a,以便从上述壳体2的壁部2a经由上述连接油路45连通至上述轴端油路41。
根据第六方案,能够从壳体2的壁部2a上的导入油路46供给导入油路40的润滑油。另外,能够缩短从壳体后壁部2a至轴内油路42的油路的长度,且能够防止气泡滞留于油路从而使润滑性能稳定。另外,能够在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形成油路40,从而能够向壳体2的内部的各个角落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另外,能够从流入油路44的开口部44a插入用于钻孔加工的钻头并加工连接油路45,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壳体2的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形成油路40。

Claims (6)

1.一种润滑油供给结构,向壳体的内部的被润滑部供给润滑油,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供给结构设有油路,所述油路从与枢轴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转轴的轴端部相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壁部起连通至所述转轴的轴端部,
所述油路具有设于所述转轴的轴端部侧的轴端油路、和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内并从所述轴端油路沿轴向延伸的轴内油路,
所述轴端油路上设有流量调节件,所述流量调节件调节从该轴端油路向所述轴内油路流动的润滑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件具有经由第一间隙将所述轴端油路分隔为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引导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供给结构具有管件,所述管件插入从所述转轴的轴端部起沿所述转轴的轴心形成的轴孔中,
所述引导件具有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件配置为在与所述管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引导件配置于所述转轴的轴端部和所述第一引导件上的与形成所述第一间隙的内周面相反的外周面之间,
在被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隔出的空间内配置有对所述转轴进行枢轴支撑的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件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以使得从所述轴端油路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润滑油流入所述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一间隙从所述轴端油路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润滑油流入所述轴内油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设于所述壳体的壁部,且具有连接油路,所述连接油路用于连接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导入润滑油的导入油路和所述轴端油路,
在所述壳体的壁部上形成有开口部,以便从所述壳体的壁部经由所述连接油路连通至所述轴端油路。
CN201910120075.6A 2018-03-14 2019-02-18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74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7157 2018-03-14
JP2018047157A JP6705855B2 (ja) 2018-03-14 2018-03-14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004A true CN110274004A (zh) 2019-09-24
CN110274004B CN110274004B (zh) 2022-07-19

Family

ID=6790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0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74004B (zh) 2018-03-14 2019-02-18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4017B2 (zh)
JP (1) JP6705855B2 (zh)
CN (1) CN110274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2747B2 (ja) * 2017-03-29 2019-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供給構造体
JP6705855B2 (ja) * 2018-03-14 2020-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44856A (ja) * 2008-12-19 2010-07-01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伝達装置のオイル供給機構
US20130283972A1 (en) * 2011-02-04 2013-10-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6545645A (zh) * 2017-01-13 2017-03-29 必扬星环(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结构
ITUA20162735A1 (it) * 2016-04-20 2017-10-20 Ge Avio Srl Unita' di trasferimento d'olio per trasferire olio tra una parte statica ed una parte rotante
JP2017227321A (ja) * 2016-06-17 2017-12-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5458A (en) * 1972-04-14 1974-01-1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gear drive mechanism
JPS57140964A (en) * 1981-02-20 1982-08-31 Nissan Motor Co Ltd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transfer axle
US4987974A (en) * 1989-12-11 1991-01-29 Saturn Corporation Device to assist with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of lubricating fluid from a rotating shaft
US5154517A (en) * 1991-04-17 1992-10-13 Ina Bearing Company, Inc. Anti-friction bearing with integral oil feed tube
JP2916856B2 (ja) 1993-08-20 1999-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3669648B2 (ja) * 1995-12-05 2005-07-1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US7022039B2 (en) * 2003-09-11 2006-04-04 Komatsu America Corp. Lubrication system for planetary transmission
JP4500177B2 (ja) * 2005-02-21 2010-07-14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変速機
DE102006055808B4 (de) * 2006-11-27 2008-08-21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Ölschöpfanordnung zur Ölversorgung von zueinander drehenden Maschinenbauteilen
JP4944624B2 (ja) * 2007-01-22 2012-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伝動装置
US9528509B2 (en) * 2010-08-31 2016-12-27 Nuovo Pignone S.P.A.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rankshaft adapter and method
JP5551573B2 (ja) * 2010-11-26 2014-07-16 株式会社ニフコ 潤滑オイル収集案内具
JP5553817B2 (ja) * 2011-11-24 2014-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JP5450716B2 (ja) * 2012-03-28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05723125B (zh) * 2013-11-12 2018-08-3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动力传递系统的润滑构造
JP2016039741A (ja) * 2014-08-11 2016-03-22 Ntn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452747B2 (ja) * 2017-03-29 2019-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油圧供給構造体
JP6705855B2 (ja) * 2018-03-14 2020-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JP6705856B2 (ja) * 2018-03-14 2020-06-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44856A (ja) * 2008-12-19 2010-07-01 Toyota Motor Corp 動力伝達装置のオイル供給機構
US20130283972A1 (en) * 2011-02-04 2013-10-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drive device
ITUA20162735A1 (it) * 2016-04-20 2017-10-20 Ge Avio Srl Unita' di trasferimento d'olio per trasferire olio tra una parte statica ed una parte rotante
JP2017227321A (ja) * 2016-06-17 2017-12-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CN106545645A (zh) * 2017-01-13 2017-03-29 必扬星环(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减速器动力输入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85164A1 (en) 2019-09-19
JP2019158045A (ja) 2019-09-19
JP6705855B2 (ja) 2020-06-03
US11054017B2 (en) 2021-07-06
CN110274004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9576B2 (en) Optimized outer clutch housing for reduced spin loss, improved oil flow and improved clutch durability
US7252615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electro-mechanical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US8425361B1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planetary gear set
CN110274005A (zh)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CN104981632A (zh) 行星传动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支承装置
CN101346554B (zh) 摩擦接合装置
CN104302954A (zh)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3890404A (zh) 分流引导装置尤其是磁力泵
CN110274004A (zh) 变速器的润滑油供给结构
CN103842668A (zh) 挤压油膜阻尼器
CN101782116A (zh) 离合器支座
US8104317B2 (en) Compact oil transfer manifold
CN104295716A (zh) 一种二档电动车变速器总成的中间轴
JP2015048890A (ja) 車両用差動歯車装置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CN203430981U (zh) 装载机销轴新型润滑结构
CN206429640U (zh) 混动变速箱润滑系统
CN102650284B (zh) 用于齿轮泵的输入轴润滑
CN104565105A (zh) 板载具、多板离合器和制造板载具的工艺
CN111503251A (zh) 差速装置的润滑结构
WO2020041714A1 (en) Planetary gear system
CN202746562U (zh) 齿轮箱轴向进油结构
CN104405849A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
US7261183B2 (en) Lube oil distribution apparatus
CN105370755A (zh) 液力偶合器
CN202764603U (zh) 一种用于重型贯通式驱动桥上的前输入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