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2705B -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2705B
CN110272705B CN201910416160.7A CN201910416160A CN110272705B CN 110272705 B CN110272705 B CN 110272705B CN 201910416160 A CN201910416160 A CN 201910416160A CN 110272705 B CN110272705 B CN 110272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poxy resin
adhesive
polyurethane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6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2705A (zh
Inventor
侯立杰
刘志勇
季明航
刘咏杭
张守鹏
徐同辉
李世宇
艾仕利
刘悦
杨雪
吴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t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161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2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黏剂为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其中甲组分合成过程是首先低聚物多元醇、非离子亲水单体、多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含磺酸盐亲水扩链剂或者含磺酸基的多元醇在聚氨酯预聚体分子链上引入磺酸根,加入一定量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乳化,乳化后加入胺类扩链剂与环氧基、‑NCO反应生成含有胺基的聚氨酯乳液;乙组分为水性环氧树脂,将甲、乙两组份按一定比例相混合、并加入水性增稠剂调整乳液粘度构成新的胶黏剂体系,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耐环境变化稳定性以及无异味的特点,满足对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异味、双组分水性胶黏剂,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已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及销售大国。汽车内饰也是胶粘剂用量增长的一个重要领域。汽车工业常用的胶粘剂主要有溶剂型、水基型以及热熔型等。溶剂型胶粘剂因其挥发性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而被限制使用,水基型胶粘剂因其无毒、不易燃、使用方便是替代传统溶剂型胶黏剂的重要发展方向。应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的胶黏剂需要具有良好初粘性、耐热性、环境稳定性(在耐-40℃及80℃下80%湿度环境下不开胶,通过PV1200测试)以及无异味,在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国内少有相关产品生产专利CN102863938B_CN中介绍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胶黏剂生产方法主要是通过国外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复配;目前国外用于汽车内饰的水性胶黏剂主要是羟基水性聚氨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构成的双组份体系,在固化干燥过程中羟基与-NCO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交联结构而具有良好地耐热性及环境稳定性,但是该类型产品存在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价格较高、-NCO与水的副反应而使粘合效果不稳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汽车内饰粘合的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采用聚合物多元醇、异氰酸酯、磺酸型亲水单体、非离子型亲水单体、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以及水溶性胺合成含胺基水性聚氨酯,加入增稠剂调节粘度构成甲组分,并与水性环氧树脂(乙组分)构成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并应用汽车内饰材料粘合。
为实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制备方法,包括甲、乙组分,
甲组分为无异味的且含有活性胺基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乙组分为水性环氧乳液,其中,甲组分合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I.40-95℃下加入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溶剂、非离子亲水单体、小分子扩链剂、磺酸类亲水单体共反应120-420min,然后,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继续反应1-40min后,加入环氧树脂搅拌1-2min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即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其中,按照质量份数(以预聚体中固形物质量为100份计),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溶剂、小分子扩链剂、磺酸类亲水扩链剂、非离子亲水单体、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份数为(25-75):(20-40):(0-0.5):(5-50):(0-10):(0-30):(0-15):(0-30):(0-8);
II.然后将步骤I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加水乳化1000-3000r/min搅拌3-10min后,100-500r/min搅拌滴加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多元胺,20-40min滴加完成,再继续搅拌反应1h后真空除溶剂制得得乳液,向所述乳液中加入杀菌防腐剂和水性增稠剂调整所述乳液的黏度至2000-10000mPas即得甲组分,
其中,按照质量份数,所述水溶性或水分散性多元胺、水性增稠剂、杀菌防腐剂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质量份数为(3-20):(0-5):(0-0.4):100;
III.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乙组分中水性环氧树脂与甲组分中的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30):100。
本发明制备的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在干燥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使胶层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耐热性及耐水性。
所述胶黏剂的甲、乙两组份按一定比例相混合、并加入水性增稠剂调整乳液粘度构成新的胶黏剂体系,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110℃,48h)、耐环境变化稳定性(经历-40℃以及80℃下、80%相对湿度环境下不开胶,通过相应的环境变化测试,如PV1200测试)以及无异味(气味:≤3级)的特点;该组分胶黏剂同时具有合成过程易控制、不需使用价格较贵的水溶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优点。
优选,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分子量为400-4000的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羟基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多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或者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HDI三聚体、IPDI的三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有机铋、有机铅和有机锌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溶剂为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先,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环己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间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氧化乙基封端的双酚A和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非离子亲水单体为分子量400-3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或者其它含有羟基及乙氧基链段的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磺酸类亲水单体为分子量190-3000的磺酸基的二元醇、胺基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为胺基硅烷偶联剂,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或肿胺基硅烷偶联剂,如HD-M8372、HD-M8173(恒达众诚),或环氧硅烷偶联剂,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
优选,所述环氧树脂为分子量300-20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羟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间苯二酚甲醛环氧树脂、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氨基苯酚环氧树脂、三聚氰酸环氧树脂、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脂肪族环氧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胺为气味较小的为异佛二酮二胺(IPDA)、分子量200-600的聚醚胺、小分子量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以上述胺类为主,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三乙烯四胺为辅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水性增稠剂为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土、分子筛、硅凝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淀粉、明胶、海藻酸钠、干酪素、瓜尔胶、甲壳胺、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大豆蛋白胶、琼脂、聚羧酸盐类、碱溶胀性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络合型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衍生物、苯并米唑酯类、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其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所述乙组分为水性环氧阴离子或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液,如所述乙组份选用EPlKOTE6520-WH-53A(美国瀚森迈图)、WE-375A(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JY8350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东莞市俊怡化工科技有限公司)、F0704(深圳市吉田化工有限公司)。。
优选,为了提高合成稳定性以及合成效率,对合成甲组分合成参数进行优化,如在Ⅰ步骤中异氰酸酯与聚合物多元醇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60-90min为宜;加入小分子扩链剂以50-60℃为宜;加入磺酸类亲水扩链剂选择乙二胺乙磺酸钠(AAS)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并且合成时以在40-55℃缓慢滴加、20-50min滴完、滴加后反应30-50min为宜;Ⅱ中乳化温度10-30℃为宜、加入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胺类继续反应60min。
为实现发明目的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方法制备的甲组分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064498580000041
为实现发明目的之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制备的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在干燥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使胶层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耐热性及耐水性。
所述方法制制备的双组份水性胶黏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的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双组份水性胶黏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聚氨酯半硬泡、聚丙烯板材、海绵布料、无纺布布料、PVC布料、皮革、合成革等)的粘合,涂胶量30-60g/m2(以固形物质量为计),烘干后,在80-110℃、热压完成汽车内饰件的粘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采用了含胺基水性聚氨酯乳液与水性环氧构成双组份体系,克服了传统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含有大量溶剂,不环保、易燃、设备清晰困难等问题。
II、本发明以磺酸型亲水单体、非离子亲水单体合成水性胶黏剂,产品不含有以羧酸型亲水单体合成水性聚氨酯常采用具有难闻气味的挥发性胺类成盐剂,满足对胶黏剂气味的要求。
III、本发明以含胺基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构成双组份体系,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环境稳定性,合成过程易控制、不需使用价格较贵的水溶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优点。
IV、本发明合成水性胶黏剂与水性丙烯酸酯、水性醋酸乙烯酯、水性醇酸、水性聚酯树脂、水性有机硅等乳液有良好相容性,这些树脂一定比例加入本发明合成水性胶黏剂中可降低成本、改善使用性能。
V、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室内装修等对环保要求严格的领域,同时可应用于木材粘合、皮革粘合等其它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合成甲组分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2是合成甲组分乳液粒径分布图。
图3是合成胶黏剂初粘性剥离强度测试效果图,其中,a)聚氨酯半硬泡与海绵,b)铁板与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用于汽车顶棚内饰材料(聚氨酯半硬泡板材与海绵布料)粘合的效果。
实施例1:
I、50℃下加入51g低聚物多元醇(PEPA、分子量2000,华大化学集团有限公司)、24.3g IPDI、0.19g月桂酸铋催化剂,升温至85C反应60min,降温至60℃、加入12.8g非离子亲水单体聚乙二醇(PEG1000)、2.79g小分子扩链剂(1,4-丁二醇、BDO),反应30min,升温至80℃反应2h,降温至50℃加入28.6g丙酮,滴加2.08g磺酸类亲水扩链剂乙二氨基乙磺酸钠(AAS)反应30min,降温至室温加入7.0g环氧828,搅拌2min后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II、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80g去离子水乳化,1000r/min搅拌5min后,500r/min滴加3.65gIPDA,20-40min滴加完,继续反应1h,真空除溶剂得乳液。
III、加入聚氨酯预聚体质量1%非离子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RM-8W(罗门哈斯公司)、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1%防腐剂调整乳液黏度至3000mPas作为胶黏剂的甲组分。
IV、乙组分选用水性环氧WE-375A(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甲组分:乙组分的质量比为4:1。
实施例2:
I、50℃下加入低聚物多元醇,包括:35g聚酯多元醇(PEPA、分子量2000)、聚丙二醇(分子量2000)10.5g、27.5g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0.18g月桂酸铋催化剂,升温至85C反应60min,降温至60℃、加入12.6g PEG1000、2.5g1,4-丁二醇,反应30min,升温至80℃反应2h,降温至50℃加入27.5g丙酮,滴加2.1g乙二胺基丙磺酸钠(A95、北京佰源化工有限公司)反应30min,降温至室温加入7.0g环氧E-44、2.02gHDI三聚体HT-100(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gKH560,搅拌2min、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II、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78g去离子水乳化,1500r/min搅拌5min后,300r/min滴加3.72gIPDA,20-40min滴加完,继续反应1h,真空除溶剂得乳液。
III、加入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4%非离子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
Figure BDA0002064498580000071
817W(法国高泰)、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1%防腐剂调整乳液黏度至4000mPas作为胶黏剂的甲组分。
IV、乙组分选用水性环氧EPlKOTE6520-WH-53A,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甲组分:乙组分的质量比为3.8:1。
实施例3:
I、50℃下加入28g聚酯多元醇(PEPA)、23.8gIPDI、0.18g月桂酸铋催化剂,升温至85C反应60min,降温至60℃、加入17.5g丁酮、12.6g PEG1000、17.5g磺酸盐二元醇BY3305B(北京佰源化工有限公司)2.50g1,4丁二醇,反应30min,升温至80℃反应3h,降温至50℃加入10.8g丙酮,滴加1.75g硅烷偶联剂KH550反应30min,降温至室温加入14.0g环氧E-828,搅拌2min、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II、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74g去离子水乳化,1500r/min搅拌5min后,500r/min滴加6.6gIPDA,20-40min滴加完,继续反应1h,真空除溶剂得乳液。
III、加入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2%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济南昊聚化工有限公司)、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1%防腐剂调整乳液黏度至4000mPas作为胶黏剂的甲组分。
IV、乙组分选用水性环氧EPlKOTE6520-WH-53A,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甲组分:乙组分的质量比为5:1。
实施例4:
I、50℃下加入62.9g聚酯多元醇PBA(分子量2000,华大化学集团有限公司)、14.7gIPDI、5.56gHDI、0.18g月桂酸有机锡,升温至85C反应60min、降温至60℃、加入3.49gPEG1000、2.50g一缩二乙二醇,反应30min,升温至80℃反应2.5h,降温至50℃加入22.2g丙酮,滴加AAS5.31g反应30min,降温至室温加入10.06g环氧828,搅拌2min、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II、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200g去离子水乳化,1500r/min搅拌5min后,500r/min滴加17.7g聚醚胺
Figure BDA0002064498580000081
°T-403(分子量440,亨斯曼),20-40min滴加完,继续反应1h,真空除溶剂得乳液。
III、加入聚氨酯预聚体质量1%非离子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RM-8W(罗门哈斯公司)、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1%防腐剂调整乳液黏度至3000mPas作为胶黏剂的甲组分。
IV、乙组分选用水性环氧WE-375A(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甲组分:乙组分的质量比为3.5:1。
实施例5:
I、50℃下加入45.4g聚酯多元醇PEPA(分子量2000,华大化学集团有限公司)、23.3g IPDI、0.19月桂酸铋催化剂,升温至85C反应60min、降温至60℃、加入10.48gPEG1000、2.67g 1,4-丁二醇,反应30min,升温至80℃反应3h,降温至50℃加入15.7g丙酮,滴加AAS 2.17g反应30min,降温至室温加入6.71g环氧828,搅拌2min、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II、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90g去离子水乳化,1000r/min搅拌5min后,500r/min先滴加1.15g乙二胺、然后滴加4.62gIPDA,20-40min滴加完,继续反应1h,真空除溶剂得乳液。
III、加入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5%非离子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RM-8W(罗门哈斯公司)、聚氨酯预聚体质量0.1%防腐剂调整乳液黏度至3000mPas作为胶黏剂的甲组份。
IV、乙组分选用水性环氧WE-375A(吉力水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份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甲组分:乙组分的质量比为4:1。
将上述双组份胶黏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聚氨酯半硬泡与海绵布料、铁板与海绵布料的粘合,涂胶量60g/m2(以固形物质量为计),烘干后,在90℃、热压1min完成汽车内饰件的粘合。胶黏剂乳液的基本性质及粘合效果如表1所示。
表1胶黏剂乳液的基本性质及粘合效果
Figure BDA0002064498580000091
a: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意大利Adhesive Based产品。b:胺值是以纯树脂质量计。c:采用半透膜透析、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对水中游离胺进行检测。1#~5#对应实施例1-5产物的样品。
从表1可以看出,所合成甲组分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除4#有少量游离胺其余样品均不含有游离胺小分子。从图2的粒径分布图表明乳液粒径在20-100nm范围内,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甲乙两组分按比例混合成膜后凝胶率均在70%以上形成有效的交联结构;将甲乙两组分按比例混合用于聚氨酯半硬泡与海绵布料粘合、铁板与海绵布料粘合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以及持粘性、满足产品对粘合性能的要求,接近、甚至超过目前应用较好的双组分(羟基聚氨酯分散体+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固化剂)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意大利Adhesive Based产品),并满足汽车内饰领域对无异味的使用要求。
剥离强度测试效果如图3所示,粘合破坏方式均为海绵基材破坏、粘合效果良好,而相比目前的常用羟基聚氨酯分散体+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体系而言该发明中的双组份胶黏剂不需价格较贵的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因而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从表1可以看出,所合成双组份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甲乙两组份成膜后形成有效的交联结构,用于聚氨酯半硬泡与海绵布料粘合、铁板与海绵布料粘合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以及持粘性,4#、5#方案粘合性能甚至超过商品双组份水性聚氨酯,同时满足汽车内饰领域对无异味的使用要求。
所述胶黏剂的甲、乙两组份按一定比例相混合、并加入水性增稠剂调整乳液粘度构成新的胶黏剂体系,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具有良好的初粘性、耐热性(110℃,48h)、耐环境变化稳定性(经历-40℃以及80℃下、80%相对湿度环境下不开胶,通过相应的环境变化测试,如PV1200测试)以及无异味(气味:≤3级)的特点,满足对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要求;该组分胶黏剂同时具有合成过程易控制、不需使用价格较贵的水溶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优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制备方法,包括甲、乙组分,乙组分为水性环氧乳液,
其特征在于甲组分,甲组分为含有活性胺基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其合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I.40-95℃下在三颈瓶中依次加入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溶剂、非离子亲水单体、小分子扩链剂、磺酸类亲水单体共反应2-7h,再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继续反应1-40min后,再加入环氧树脂搅拌1-2min后降温至室温,即合成聚氨酯预聚体10,
其中,以预聚体中固形物质量100份为基准,低聚物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催化剂、溶剂、小分子扩链剂、磺酸类亲水单体、非离子亲水单体、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份数为(25-75):(20-40):(0-0.5):(5-50):(0-10):(0-30):(0-15):(0-30):(0-8);
II.然后将步骤I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加水乳化,1000-3000r/min搅拌3-10min后,100-500r/min搅拌同时滴加水溶性或具有较好水分散性的多元胺20-40min滴加完成,再继续搅拌反应1h后真空除溶剂制得得乳液,向所述乳液中加入杀菌防腐剂和水性增稠剂调整所述乳液的黏度至2000-10000mPas即得甲组分,
其中,按照质量份数,所述多元胺、水性增稠剂、杀菌防腐剂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质量份数为(3-20):(0-5):(0-0.4):100;
III.甲乙组分混合即得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其中,以固形物质量计,乙组分中水性环氧树脂与甲组分中的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30):100;
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低聚物多元醇为分子量为400-4000的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羟基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者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IPDI的三聚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为包括有机锡、有机铋、有机铅和有机锌的金属类催化剂,
所述溶剂为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非离子亲水单体为分子量400-3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或者其它含有羟基及乙氧基链段的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1,4-环己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间苯二酚双(β-羟乙基)醚、氧化乙基封端的双酚A和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磺酸类亲水单体为分子量190-3000的磺酸基的二元醇、胺基磺酸盐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胺基硅烷偶联剂、环氧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环氧树脂为分子量300-20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羟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间苯二酚甲醛环氧树脂、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氨基苯酚环氧树脂、三聚氰酸环氧树脂、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脂肪族环氧树脂聚丁二烯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多元胺为气味较小的异佛二酮二胺、分子量200-600的聚醚胺、低分子量聚酰胺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为气相法白炭黑、钠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土、分子筛、硅凝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淀粉、明胶、海藻酸钠、干酪素、瓜尔胶、甲壳胺、阿拉伯树胶、黄原胶、大豆蛋白胶、琼脂、聚羧酸盐类、碱溶胀性增稠剂、聚氨酯增稠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杀菌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衍生物、苯并米唑酯类、1,2-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乙组份为水性环氧阴离子或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加入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中的任意一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HD-M8372、HD-M8173、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组份选用EPlKOTE6520-WH-53A、WE-375A、JY8350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F07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Ⅰ步骤中异氰酸酯与低聚物多元醇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60-90min;加入小分子扩链剂后反应温度为50-60℃;在40-55℃缓慢滴加磺酸类亲水扩链剂、20-50min滴完、滴加后反应30-50min;Ⅱ步骤中乳化温度为10-30℃、加入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胺类继续反应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磺酸类亲水扩链剂为乙二胺乙磺酸钠。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水性胶黏剂的甲组分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251260420000021
8.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双组份水性胶黏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粘合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水性胶黏剂用于聚氨酯半硬泡、聚丙烯板材、海绵布料、无纺布布料、PVC布料、皮革、合成革的粘合。
CN201910416160.7A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272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6160.7A CN110272705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6160.7A CN110272705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705A CN110272705A (zh) 2019-09-24
CN110272705B true CN110272705B (zh) 2021-10-26

Family

ID=6796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6160.7A Active CN110272705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2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0987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水性乳液型碳纤维上浆剂的方法
CN110682727B (zh) * 2019-10-21 2023-06-16 青岛成友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粘结式平衡块及其制备工艺
CN110964172B (zh) * 2019-11-06 2021-11-23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改性无溶剂生物基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CN112391137B (zh) * 2020-10-29 2021-08-24 东莞市力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水性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363B (zh) * 2021-01-12 2022-11-01 北京九天行歌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低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87868B (zh) * 2021-05-19 2022-09-30 上海矽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的羧基有机硅聚氨酯树脂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896B (zh) * 2021-12-13 2023-03-14 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羟基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高性能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7148A2 (en) * 2008-08-19 2010-02-24 The Boeing comany Low RF loss static dissipative adhesive
CN103102787A (zh) * 2012-11-13 2013-05-15 合肥市科睦佰水性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玻璃漆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941A (zh) * 2013-12-16 2014-04-02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577707B (zh) * 2015-10-19 2017-04-11 Nanya Plastics Corp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olventless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s
CN106800632B (zh) * 2017-01-04 2020-02-14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57148A2 (en) * 2008-08-19 2010-02-24 The Boeing comany Low RF loss static dissipative adhesive
CN103102787A (zh) * 2012-11-13 2013-05-15 合肥市科睦佰水性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玻璃漆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磺酸盐的阴/非离子型高固含量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孙东成,黄中元;《化工学报》;20090228;第60卷(第2期);第496页 *
高固含量环氧改性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李伟,夏正斌,宁蕾;《涂料工业》;20110930;第41卷(第9期);第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705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2705B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双组分水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US7838076B2 (en) Thermosetting aqueous paint composition
CN110229301B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381043B (zh) 一种水性双组份聚氨酯底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325275B1 (ko) 합성수지수성분산액
CN110799608B (zh) 水性分散体、由水性分散体形成的涂料组合物和多层涂层
CN107163217B (zh) 一种纳米金刚石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4194610A (zh) 一种自交联型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NZ279057A (en) Aqueous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adhesive; bonded assemblies
GB2350365A (en) Coating composition
CN111909346B (zh) 高温自交联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CN104448206A (zh) 一种环保型可剥离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7687B (zh) 一种无溶剂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JP2003518546A (ja) 付加ポリマー及びポリウレタンを含む水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CN107903372A (zh) 一种uv光固化柔性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211899B (zh) 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涂料中的应用
CA2166290A1 (en) Modular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JPH05125326A (ja) 水性自然乾燥性コーテイング剤、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
JPS6225114A (ja) 水性ポリウレタン組成物
CN104592469B (zh) 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其预聚物单体及制备工艺
US5252671A (en)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coatings that are permeable to water vapor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CN107177289B (zh) 单组分涂料组合物及用其涂覆的基底
JPH05222288A (ja) ポリウレタン水性分散液
CN111620984B (zh) 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水性涂料及涂膜制品
JP2009091474A (ja) ウレタン塗膜防水用トップコート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