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271B -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271B
CN110267271B CN201910552980.9A CN201910552980A CN110267271B CN 110267271 B CN110267271 B CN 110267271B CN 201910552980 A CN201910552980 A CN 201910552980A CN 110267271 B CN110267271 B CN 110267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ed terminal
short
terminals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29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271A (zh
Inventor
尤洪松
何碧波
底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b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b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b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b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29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7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该方法中车载终端A和B之间首先进行短距离通信,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并根据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车载终端A和B中都设置一eSIM卡。利用本发明上述方法以及系统,使车辆在行进间可以进行安全度较高的短距离通信,并同时可以在车辆远离后自动切换网络,继续进行数据交互,而不间断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互联网、射频识别等新技术的推动下,物联网概念正日渐清晰。物联网是通过各种感知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物体与物体的,全自动的、智能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信息的,实现随时随地和科学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连。如今的交通运输领域,由于伴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成长,对物联网汽车已经形成需求,从现有的发展来看,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虽然已经出现萌芽,但尚未形成系统结构,因此,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两个或者多个车辆在行进时,会基于eSIM卡进行车载终端的短距离通信,但是由于路况和车速的原因,交互双方会经常因为离开短距离通信范围,重新连接还需要各自进行认证和连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具体为:
a、用户通过车载终端A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b、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c、获取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进行认证,同时,获取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进行认证,从而完成双向认证;
d、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e、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
上述方法还包括:f、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且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车载终端A和B中都设置一eSIM卡,其中,
车载终端A,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车载终端B,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还用于根据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完成双向认证,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车载终端A和B通过各自的eSIM卡建立连接。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
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上述方法以及系统,使车辆在行进间可以进行安全度较高的短距离通信,并同时可以在车辆远离后自动切换网络,继续进行数据交互,而不间断通信。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利用短距离通信保证重要数据的传输安全。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所选实施例的示意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是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是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系统示意图。
虽然本公开容易经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已作为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此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公开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地,本公开目的是要覆盖落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要注意的是,贯穿几个附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下面将对本公开内容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该技术问题仅是示例性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具体为:
a、用户通过车载终端A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a1、在车载终端A中显示短距离通信设备列表,该列表中是当前车载终端A可以搜索到的具备短距离通信条件的车载终端信息。
a2、用户在设备列表中选择车载终端B,并生成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当前使用车载终端A的用户信息的短距离通信请求,随后,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B的eSIM卡中。
所述短距离通信主要是短距离无线通信,具体包括:华为Hlilink协议、WIFI(IEEE802.11协议)、Mesh、蓝牙、ZigBee/802.15.4协议、Thread/802.15.4协议、Z—Wave、NFC、UWB、LiFi等。
远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有GPRS/CDMA、数传电台、扩频微波、无线网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技术等。
b、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c、获取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进行认证,同时,获取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进行认证,从而完成双向认证。在双向认证通过后,车载终端A和B通过各自的eSIM卡建立连接。
c1、车载终端B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并且确认用户信息正确后,等待车载终端A的认证结果。
c2、车载终端A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后,发送提示信息到车载终端B的eSIM卡中。
c3、车载终端B在认证通过,并且接收到车载终端A的eSIM卡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建立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连接。可以看出,如果有任意一个车载终端认证不通过,则无法建立连接。
d、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车载终端A和B所需的参数信息、车载终端A和B在远程交互时使用的公共密钥和私钥以及涉及双方需求的重要数据。
另外,在成功连接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传输所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上述协议存储在各自的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来保证车载终端A和B使用相同的协议进行通信。
由于这种短距离通信不经过第三方设备,而且在短距离范围内被其他设备接入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一些在交互中比较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而且,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中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之间相互进行数据传输,而不与其他区域进行数据交互。
e、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随后各自的eSIM卡中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所述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缓存远程无线通信协议、远距离数据交互使用的公共密钥和标识码以及远距离交互数据。
e1、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实时且同时根据证书进行运营商网络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利用各自的标识码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远程连接,随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接收远程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公共密钥。
e2、远程连接成功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并将接收到的公共密钥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随后在交互过程中将所需的交互数据和识别码也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
这样,在短距离通信中断后,可以快速切换到远距离通信,保证的车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
f、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则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如果车载终端A的eSIM卡搜索到车载终端B,在按照步骤a相同的方式发送请求,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如果车载终端B的eSIM卡搜索到车载终端A,可以按照步骤a相同的方式向车载终端A发送请求,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这样,不但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下面将根据具体实例进行上述方法的详述。
用户与好友在停车场中,即距离在100米内,希望利用各自的车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如游戏、照片传输等。在用户车载终端中显示短距离通信设备列表,随后,用户在设备列表中找到好友车载终端信息,点击通过eSIM卡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该请求中包括用户车载终端标识码、车牌号和用户姓名,同时,该请求同样利用短距离通信传输。
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好友车载终端的eSIM卡获取请求中的用户车载终端标识码、车牌号和用户姓名,并同时将好友车载终端的标识码和车牌号通过eSIM卡发送到用户车载终端中。
好友车载终端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车牌号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车牌号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并且好友在确认用户姓名是需要交互的用户后,等待用户车载终端的认证结果。
用户车载终端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好友车载终端的标识码、车牌号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车牌号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后,发送提示信息到好友车载终端的eSIM卡中。
好友车载终端在认证通过,并且接收到用户车载终端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建立两个车载终端之间的连接。
成功建立连接后,两个车载终端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两个车载终端标识码、车牌号、姓名、文件名称、游戏名称以及涉及双方需要的隐私照片或者账户信息等。
另外,在成功连接后,两个车载终端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缓存蓝牙传输协议和GPRS传输协议。
在用户和好友车辆开始行驶后,当车辆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如超出100米甚至更远的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两个车载终端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车牌号和GPRS传输协议,并根据上述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随后各自的eSIM卡中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随后,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用户车载终端和好友车载终端的eSIM卡每隔15-30分钟,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对方车载终端,即两个车辆再次进入停车区,或者两个车辆行驶直线距离小于100米等,则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用户车载终端和好友车载终端的短距离通信。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车载终端A和B中都设置一eSIM卡,其中,
车载终端A,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车载终端B,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还用于根据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完成双向认证。具体为:车载终端B的eSIM卡在获取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后,进行认证,同时,车载终端A的eSIM卡在获取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后,也进行认证。在双向认证通过后,车载终端A和B通过各自的eSIM卡建立连接。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车载终端A和B所需的参数信息、车载终端A和B在远程交互时使用的公共密钥和私钥以及涉及双方需求的重要数据。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随后各自的eSIM卡中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所述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缓存远程无线通信协议、远距离数据交互使用的公共密钥和标识码以及远距离交互数据。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则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对于车载终端的上述功能在通信中的具体体现详述如下。
车载终端A显示短距离通信设备列表,该列表中是当前车载终端A可以搜索到的具备短距离通信条件的车载终端信息。
在用户在设备列表中选择车载终端B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生成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当前使用车载终端A的用户信息的短距离通信请求,随后,发送到车载终端B的eSIM卡中。
车载终端B的eSIM卡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车载终端B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并且确认用户信息正确后,等待车载终端A的认证结果。
车载终端A的eSIM卡将接收到的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与预先存储的标识码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后,发送提示信息到车载终端B的eSIM卡中。
车载终端B在认证通过,并且接收到车载终端A的eSIM卡发送的认证通过信息后,建立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连接。可以看出,如果有任意一个车载终端认证不通过,则无法建立连接。
所述短距离通信主要是短距离无线通信,具体包括:华为Hlilink协议、WIFI(IEEE802.11协议)、Mesh、蓝牙、ZigBee/802.15.4协议、Thread/802.15.4协议、Z—Wave、NFC、UWB、LiFi等。
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在成功建立连接后,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车载终端A和B所需的参数信息、车载终端A和B在远程交互时使用的公共密钥和私钥以及涉及双方需求的重要数据。
车载终端A的eSIM卡在成功连接后,向车载终端B传输所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上述协议存储在各自的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来保证车载终端A和B使用相同的协议进行通信。
由于这种短距离通信不经过第三方设备,而且在短距离范围内被其他设备接入的可能性也较小,所以一些在交互中比较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就可以进行传输。而且,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中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之间相互进行数据传输,而不与其他区域进行数据交互。
如果车载终端A的eSIM卡搜索到车载终端B,在按照步骤a相同的方式发送请求,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如果车载终端B的eSIM卡搜索到车载终端A,可以按照步骤a相同的方式向车载终端A发送请求,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这样,不但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在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实时且同时根据证书进行运营商网络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利用各自的标识码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远程连接,随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接收远程网络服务器发送的公共密钥。
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在远程连接成功后,各自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并将接收到的公共密钥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随后在交互过程中将所需的交互数据和识别码也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
这样,在短距离通信中断后,可以快速切换到远距离通信,保证的车载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连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
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则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在该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所描述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所述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而不是必须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此外,甚至在按时间序列处理的步骤中,无需说,也可以适当地改变该顺序。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具体为:
a、用户通过车载终端A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b、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c、获取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后,车载终端B的eSIM卡进行认证,同时,获取车载终端B的标识码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进行认证,从而完成双向认证;
d、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e、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的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
f、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定期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确认,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则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车载终端A中显示短距离通信设备列表,该列表中是当前车载终端A可以搜索到的具备短距离通信条件的车载终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车载终端A和B所需的参数信息、车载终端A和B在远程交互时使用的公共密钥和私钥以及涉及双方需求的重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还包括:在成功连接后,车载终端A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传输所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还包括:远程连接成功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并将接收到的公共密钥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随后在交互过程中将所需的交互数据和标识码也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
6.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车载终端A和B中都设置一eSIM卡,其中,
车载终端A,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向车载终端B发送短距离通信请求,所述通信请求中包括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
车载终端B,用于通过其中的eSIM卡接收到短距离通信请求后,获取请求中的车载终端A的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并同时将车载终端B的标识信息通过eSIM卡发送到车载终端A中;
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还用于根据标识码和用户信息完成双向认证,并在双向认证通过后,车载终端A和B通过各自的eSIM卡建立连接;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成功建立连接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当车载终端A和B之间的距离超出短距离通信范围,使得当前短距离通信中断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各自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的标识码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并根据上述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获取的标识码和协议通过运营商网络重新建立连接;
车载终端A和B还用于,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短距离通信终端搜索,如果发现短距离通信中的车载终端,且中断当前远距离通信,重新连接车载终端A和B的短距离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远程连接成功后,车载终端A和B的eSIM卡各自建立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并将接收到的公共密钥和远程无线通信协议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随后在交互过程中将所需的交互数据和标识码也存储在远距离数据管理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数据管理区域缓存车载终端A和B所需的参数信息、车载终端A和B在远程交互时使用的公共密钥和私钥以及涉及双方需求的重要数据。
CN201910552980.9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Active CN110267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2980.9A CN11026727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2980.9A CN11026727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271A CN110267271A (zh) 2019-09-20
CN110267271B true CN110267271B (zh) 2022-06-03

Family

ID=67921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2980.9A Active CN110267271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7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5068B (zh) * 2019-11-29 2020-12-18 江苏驭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载系统及车载方法
US20210176612A1 (en) * 2019-12-06 2021-06-10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14339920A (zh) * 2021-12-01 2022-04-12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跨境车载管理系统及通信网络自适应切换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333A (zh) * 2008-04-21 2008-09-10 上海大学 一种车辆网络中节点间的安全通信方法
CN104301857A (zh) * 2014-09-24 2015-01-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41680A (zh) * 2017-04-27 2017-10-10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车辆的通信方法、车辆及服务器
CN108076016A (zh) * 2016-11-15 2018-05-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载设备之间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32404A1 (en) * 2012-11-14 2014-05-15 Denso Corporation Pedestrian collision detection system, pedestrian collision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vehicle collision det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333A (zh) * 2008-04-21 2008-09-10 上海大学 一种车辆网络中节点间的安全通信方法
CN104301857A (zh) * 2014-09-24 2015-01-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8076016A (zh) * 2016-11-15 2018-05-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车载设备之间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7241680A (zh) * 2017-04-27 2017-10-10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车辆的通信方法、车辆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271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271B (zh) 一种车载终端网络自动切换方法
CN101621314B (zh) 一种蓝牙手机及蓝牙手机配对绑定的方法
WO2019009020A1 (ja)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装置
CN106507330A (zh) 一种设备入网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301391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Mesh Network Vehicular Software Updating
US879858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wo or mor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rds in telematics applications
CN104254999A (zh) 密码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密钥分发装置、密码通信方法
CN103037534A (zh) 一种移动终端点对点的传输数据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装置
US20160198315A1 (en) Vehicle-mounted device used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using these device and method
CN105119882A (zh) 一种智能家居产品配置方法
CN105282868A (zh) 用于临时加入WiFi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82035A (zh) 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无线车辆充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US10834551B2 (en) Mobile objec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object side device
WO20161091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collaboration via a hybrid network
CN108540961A (zh) 一种基于v2x的应急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0197573B (zh) 基于无线传输表征车辆
JP4888288B2 (ja) マスタ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接続確立方法
JP2013106086A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配信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CN110291839B (zh) 单播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3898130B2 (ja) 携帯情報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リンク確立方法
KR19990050214A (ko) 기존의 무선통신망을 이용한 교통정보 서비스방법
CN114302366A (zh) 一种车辆通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0488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US11059377B2 (en) Charging device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ally driv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ccess to a data network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harging device of this kind
CN111567069A (zh) 车载设备接入点apn设置方法、终端及计算机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801, 8 / F, building 4a, international R & D headquarters park, 68 Olympic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9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ENGBAO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355 Hengtang Industrial Zone, Yunyang Town, Danya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ENGBAO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9

Address after: 212355 Hengtang Industrial Zone, Danya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NGBAO Corp.

Address before: 801, 8 / F, building 4a, international R & D headquarters park, 68 Olympic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9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HENGBAO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