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9278A -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9278A
CN110259278A CN201910430315.2A CN201910430315A CN110259278A CN 110259278 A CN110259278 A CN 110259278A CN 201910430315 A CN201910430315 A CN 201910430315A CN 110259278 A CN110259278 A CN 110259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tongue
induction
shell
tongu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03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贤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03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92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9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9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05B63/146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locks with two or more bolts, each bolt itself being a tumbl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48Circuits, feeding, monitoring
    • E05B2047/0067Monitoring
    • E05B2047/0069Monitoring bolt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锁体组件、导向件、控制模块、第一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检测装置,锁体组件包括壳体、主锁舌以及感应锁舌,主锁舌和感应锁舌滑动设置于壳体内并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壳体,导向件设有与主锁舌配合的主锁孔,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设置于壳体,第二检测部设置于导向件,当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相对时向控制模块发生耦合信号,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锁舌的行程,控制模块同时检测到第一检测装置的信号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的信号来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孔,并判断门锁是否上锁到位,通过结合两者可更加准确的判断门锁的状态并准确控制锁舌伸入锁舌孔。

Description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门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门锁越来越普及。智能门锁的状态检测是智能门锁的关键功能之一,现有的智能门锁不能准确判断门的状态,导致智能门锁会出现误判的现象,例如:当门未关到位或者处于虚掩状态时,智能门锁会误判门为关闭状态便弹出锁舌,导致锁舌无法伸入锁孔内进行上锁。此外,智能门锁受到外界的干扰时门锁可能误弹出锁舌,导致误伤用户,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用于提高门锁状态检测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包括锁体组件、导向件、控制模块、第一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检测装置,锁体组件包括壳体、主锁舌以及感应锁舌,主锁舌以及感应锁舌滑动设置于壳体内并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壳体,导向件设有与主锁舌配合的主锁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主锁舌选择性地伸入主锁孔或缩回壳体,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检测部以及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第二检测部设置于导向件,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在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相对时向控制模块发送耦合信号,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第二检测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检测感应锁舌的行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门锁的控制方法,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检测装置的耦合信号,获取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当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时,发生锁舌动作指令,根据锁舌动作指令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的一种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装置以及第二检测装置用来检测门锁的状态,当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检测模块的耦合信号,同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满足预设行程时,控制模块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孔内进行上锁,这样能够实现准确控制锁舌伸入主锁舌孔进行上锁,同时,结合两者可以准确判断门锁是否上锁到位。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锁体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锁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Ⅴ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Ⅵ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门锁越来越普及,智能门锁的状态检测是智能门锁的关键功能之间,但是现有的智能门锁仅通过红外或者微动开关来判断门锁是否处于上锁状态,在一些情况下,门若处于未关闭到位或者处于虚掩状态时,且锁舌并未对准锁舌孔,此时,智能门锁可能误判为门已处于关闭状态便会弹出锁舌,导致锁舌无法伸入锁舌孔内进行上锁,此外,当人走过或者物体遮蔽智能门锁的红外装置时,智能门锁也可能会误判门已处于关闭状态便弹出锁舌,这样可能会误伤用户,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200,包括锁体组件80、导向件90、控制模块100、第一检测装置110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其中,锁体组件80与导向件90相互配合,第一检测装置110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锁体组件80包括壳体70、主锁舌60、感应锁舌50以及反锁舌40,其中,主锁舌60、感应锁舌50以及反锁舌40滑动设置于壳体70内并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壳体70,需要说明的是:伸出壳体70是指伸出于壳体70外并外露,收缩于壳体70是指收容于壳体70内。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壳体70包括后壳71以及安装板72,壳体70具有安装面721,具体的,安装板72为大致的矩形板状结构,安装面721形成于安装板72的一侧表面,安装板72具有安装背面722,其中,安装面721与安装背面722相互背离。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72设有一个或多个锁舌安装孔723,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锁舌安装孔723为多个时,多个锁舌安装孔723可以沿安装板7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均贯穿安装面721以及安装背面722,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是指壳体70安装于门体时沿门体的较长边的延伸方向。本实施例中,后壳71为大致的矩形壳体状,其中,后壳71容纳腔711,容纳腔711朝向安装板72形成开口,安装背面722位于安装板72朝向壳体70的一侧并可封闭开口。其中,容纳腔711可以用于安装电子器件以及结构件,当主锁舌60、感应锁舌50以及反锁舌40收缩于壳体70时,主锁舌60、感应锁舌50以及反锁舌40被收纳于容纳腔711内。此外,安装板72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检测装置110的第一安装槽724,第一安装槽724贯穿安装面721并外露。第一安装槽724与锁舌安装孔723间隔设置。装配时,安装板72装配于后壳71并封闭容纳腔711,且多个锁舌安装孔723与容纳腔711连通,其中,安装板72与后壳71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主锁舌60、感应锁舌50以及反锁舌40滑动设置于锁舌安装孔723,主锁舌60的滑动方向与安装面721大致垂直,其中,主锁舌60的滑动方向以及反锁舌40的滑动方向均与感应锁舌50的滑动方向大致平行。
本实施例中,门锁200还包括驱动部130以及控制模块100,其中,驱动部13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驱动部130安装于后壳71的容纳腔711内并与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壳体70。其中,控制模块100安装于后壳71的容纳腔711内,并用于控制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壳体70。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00包括用于存储相关信息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驱动部130例如可以是电机、联动机构或者传动齿轮等装置,其中,驱动部130单独控制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伸出或收缩于壳体70,或者,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形成联动,或者,也可以通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部130来分别控制主锁舌60和反锁舌40运动。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导向件90包括本体97及感应锁舌挡板98,在一些应用环境中,导向件90用于安装于门框内并用于供锁舌伸入。本体91为大致的矩形板状结构,本体97具有导向面91以及导向背面92,且导向面91与导向背面92相互背离,其中,导向面91朝向安装面721。导向件90设有与主锁舌60配合的主锁舌孔93。主锁舌孔93可以设置为通孔或者槽的形式,本实施例中,主锁舌孔93设置为通孔的形式,其贯穿导向面91以及导向背面92。此外,导向件90设有与感应锁舌50配合的感应锁舌孔94,感应锁舌孔94可以设置为通孔或者槽的形式,本实施例中,感应锁舌孔94设置为通孔的形式,其贯穿导向面91以及导向背面92。相应的,导向件90还设有与反锁舌40配合的反锁孔95,其中,反锁孔95可以设置为通孔或者槽的形式,本实施例中,反锁孔95设置为通孔的形式,其贯穿导向面91以及导向背面92。本实施例中,主锁舌孔93、感应锁舌孔94以及反锁孔95沿导向件90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长度方向是指沿导向件90安装于门框上时沿门框的较长边的延伸方向。此外,导向面91设有第二安装槽96,第二安装槽96设置于主锁舌孔93与感应锁舌孔97之间,且与第一安装槽724相对设置并用于安装第一检测装置110。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槽96可以设置于导向面91的任意位置。此外,在其他的一些方式中,主锁舌孔93、感应锁舌孔97以及反锁孔95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仅设置主锁舌孔93或者主锁舌孔93和感应锁舌孔97。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感应锁舌挡板98设置于感应锁舌孔94内且连接于本体97,具体的,感应锁舌挡板98为大致的U型状结构,其中,感应锁舌挡板9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于本体97靠近感应锁舌孔94的边缘处。其中感应锁舌挡板98用于限定感应锁舌50伸入感应锁舌孔94内的长度,即感应锁舌挡板98设置于感应锁舌50的伸缩方向上,且感应锁舌50伸入感应锁舌孔94内一定长度后与感应锁舌挡板98抵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用设置感应锁舌挡板98。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110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检测部111以及第二检测部112,其中,第一检测部111设置于壳体70,第二检测部112设置于导向件90,第一检测装置110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并在第一检测部111与第二检测部112相对时向控制模块100发生耦合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耦合信号是指第一检测部111与第二检测部112之间相互靠近时,第一检测部111与第二检测部112相互作用以使第一检测部111所产生相应的信号。其中,耦合信号可以指电流、电压、电容或者其他信号强度的变化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111设置于安装面721,第二检测部112设置于导向面91。具体的,第一检测部111设置于第一安装槽724内,第二检测部112设置于第二安装槽96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111和第二检测部112之间磁性耦合。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第一检测部111可以包括干簧管1111,其中,干簧管1111设置于壳体70并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具体的,干簧管1111设置于第一安装槽724内。干簧管1111的工作原理为:当带有磁性的物体靠近或者接触干簧管1111时,干簧管1111内的两个簧片被磁化相互接触发生闭合,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当带有磁性的物体远离干簧管1111时,干簧管1111内的两个簧片被退磁并相互分离。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112为磁性件1121,其中,磁性件1121由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磁性件1121安装于第二安装槽96内并外露于第二安装槽96中,其中,磁性件1121安装时可以与导向面91齐平。这样设置的好处:可以减少磁性件1121凸出于导向面91的高度,在一些应用环境下,当门框与门体之间的间距偏小时,这样可以避免磁性件1121与门框发生干涉,例如可以避免磁性件1121与门体之间发生碰撞或者摩擦。
当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相对或者靠近时,干簧管1111的簧片被磁化相互接触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控制模块100通过接收相应的电信号可以判断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是否处于相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干簧管1111外露于第一安装槽724以及磁性件1121外露于第二安装槽96,这样便于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相对或者靠近时,减少外界对磁场的干扰,这样通过增强磁场的穿透力来增加磁性件1121干簧管1111的影响,便于干簧管1111更容易检测到磁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部111也可以为霍尔传感器,通过霍尔传感器随磁场强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强度的信号值,当磁性件1121与霍尔传感器相对时,霍尔传感器产生特定强度的信号值,控制模块100通过判断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值来确定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是否处于相对的位置。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件1121包括多个子磁性件12111,多个子磁性件12111层叠设置,这样通过调整子磁性件12111的数量来调整子磁性件12111的层叠高度,在一些应用环境下,当门锁200与导向件90相对时,门锁200与导向件90之间的间距偏大,使得磁性件1121无法满足干簧管1111的磁化需求,可以理解的是:磁性件1121所产生的磁场作用于干簧管1111的磁场强度减弱,使得未能有足够强度的磁场来磁化干簧管1111内的簧片,导致干簧管1111内的簧片无法相互接触,这样通过增加子磁性件12111层叠的数量来增加子磁性件12111的层叠高度,进而减少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之间的间距,以使磁性件1121可以满足干簧管1111的磁化需求。相应的,当门锁200与导向件90之间的间距偏小时,可以通过减小子磁性件12111的数量来降低子磁性件12111的层叠高度,避免磁性件1121与壳体70之间相互干涉。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磁性件1121嵌入第二安装槽96内的深度来调节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之间的间距。
第二检测装置120设置于壳体70并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用于检测感应锁舌50的行程,需要说明的是:感应锁舌50的行程可以是感应锁舌50相对于安装面721的位置,例如:感应锁舌50的尖端相对于安装面721的位置,此外可以是感应锁舌50的朝向第二检测装置120的端部相对于第二检测装置12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120包括电位计121,其中,电位计121设置于壳体70并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用于在感应锁舌50在伸缩过程中检测感应锁舌50的实时位置。电位计121包括电阻体以及移动电触点,其中移动电触点与感应锁舌50连接,当感应锁舌50在伸缩过程中带动移动电触点沿电阻体滑移,电触点处于电阻体的不同位置时电位计121产生不同的电压或者电流,当感应在伸缩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电位计121产生不同的电流值或电压值。
在一些应用环境下,门锁200在出厂前,由于感应锁舌50处于不同的伸缩位置对应不同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可建立感应锁舌50的不同的行程与相应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并将映射关系表存储在控制模块100中的存储器内,控制模块100根据电位计121检测到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查询映射关系表,并获取到相应的伸缩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120也可以包括测距传感器,具体的例如: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者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测距传感器来直接测量感应锁舌50与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而来确定感应锁舌50的行程。
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装置110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在一些应用环境下,当门由开合状态变为关门状态时,磁性件1121与干簧管1111相对时,第一检测部111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第二检测装置120检测感应锁舌50的实时位置,控制模块100通过同时检测感应锁舌50的实时位置以及干簧管1111的电信号来共同判断门锁200是否处于真实的上锁状态,如果其中之一未满足,则判断门锁200为未上锁状态,即:通过干簧管1111来确定门是否为关门状态,在通过检测感应导向舌的实时位置来确定门锁200的上锁是否到位,通过结合两者来可更加精确的判定门锁200的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门锁200还可以包括第三检测装置140,其中,第三检测装置140设置于后壳71的容纳腔711内,并用于检测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的运动状态。具体的,第三检测装置140包括行程开关,其中,行程开关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程开关设置于容纳腔711内并分别与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相对应,并均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行程开关的开关触点朝向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可以理解的是:当主锁舌60完全伸缩于壳体70时触压开关触点并触发行程开关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当主锁舌60伸出壳体70并与开关触点分离时触发行程开关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相应的,反锁舌40在完全伸缩于壳体70或者伸出壳体70过程中,可以触发行程开关产生不同的电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100,控制模块100根据接收相应的信号来确定主锁舌60以及反锁舌40的运动状态。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检测装置可以为电位计121、测距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等,此外,也可以不用设置第三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门锁200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150,其中,通讯模块150安装于后壳71的容纳腔711内,并与控制模块100信号连接用于与终端建立通讯。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其中,通讯模块150可与控制模块100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通讯模块150可用于终端与门锁200之间通讯,例如:门锁200可以通过通讯模块150向用户发送门锁200是否上锁或者未上锁状态信息发送给用户的终端,此外,用户也可通过终端发送相应的指令来控制门锁200开锁或者上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锁200还可以包括报警模块160以及语音模块170,其中报警模块160以及语音模块170均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其中,报警模块160可用于门锁200的安全监测,例如:当用户随手关门后离开,门锁200无法正常上锁时,报警模块160可以发出警报来提醒用户。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模块170来对门锁200进行控制,例如:声控开锁或者上锁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锁200还可以包括界面系统,其中界面系统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可以设置有键盘或者触屏,用于用户输入相关指令或者信息。此外,界面系统还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或者虹膜识别模块,可用于门锁200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或者信息采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锁200还包括通讯接口,通讯接口与控制模块100电连接,其中通讯接口可用于与网关、路由器或者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具体例如:用户通过服务器可与终端建立连接,用户可通过终端的控制程序对门锁进行远程通讯以及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200,通过设置第一检测装置110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通过获取第一检测装置110的信号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的信号,来确定门锁200是否处于真实的上锁状态,通过第一检测装置110来确定门锁200是否上锁,同时,通过第二检测装置120来确定门锁200上锁是否到位,结合两者可以更精确的判定门锁200的状态,避免门锁200出现已上锁却上锁未到位的现象,提高了检测门锁200的状态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门锁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门锁,下面针对如图9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上述的门锁的控制方法具体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第一检测装置的耦合信号。
耦合信号是指: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相对时,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之间相互作用或者影响,使得第一检测部产生相应的信号。其中,耦合信号例如可以是电流值、电压值或者电容量,或者信号强度变化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检测部例如为干簧管,第二检测部为磁性件时,例如,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相对,此时,干簧管在磁性件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下,干簧管内的两个簧片被磁化并相互接触,干簧管内的电路闭合并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接收到该信号时可以判断门已经处于关闭状态。相应的,当第一检测部与第二检测部远离时,干簧管内的簧片退磁并相互远离,干簧管发生断路并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接收到该信号时可以判断门处于未关闭状态。
步骤S102:获取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
行程信息:可以是指感应锁舌相对于安装面的位置,例如:可以检测感应锁舌的尖端相对于安装面的位置确定感应锁舌的位置,进而获取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此外,可以检测感应锁舌的朝向第二检测装置的端部相对于第二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而获取感应锁舌的位置。具体的例如:行程信息还可以包括感应锁舌的运动状态,例如:运动状态包括感应锁舌是处于伸出状态还是缩回状态,其中,伸出状态是指感应锁舌伸出壳体的运动过程或者伸出壳体后的保持静止状态,缩回状态是指感应锁舌缩回壳体内的运动过程或者缩回壳体后的静止状态;其中,检测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例如:可以包括感应锁舌在运动路径上对应的每个位置点或者感应锁舌的伸缩长度,其中,运动路径是指:感应锁舌沿其伸缩方向运动所形成的路径。其中,可以通过检测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值或者信号变化值,具体的例如:电流值、电压值或者其他信号值。例如:感应锁舌位于不同的位置对应不同的信号强度值,通过信号强度值与感应锁舌的位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通过检测信号强度值来表征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具体的例如:感应锁舌处于不同的伸缩位置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不同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建立感应锁舌不同的行程信息与相应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并将映射关系表存储于存储器内,控制模块可根据检测到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查询映射关系表,并获取到感应锁舌对应的伸缩位置。
作为一种示例,例如,第二检测装置可以检测感应锁舌是处于伸出壳体的运动状态还是缩回壳体的运动状态,检测方式例如可以是:感应锁舌的尖端位于位置点1时,此时,感应锁舌的尖端与安装面对齐,当感应锁舌的尖端处于位置点1时,感应锁舌处于完全缩回状态,此时,感应锁舌的伸缩长度为0;当感应锁舌的尖端位于位置点2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感应锁舌伸出长度为a,其中伸出长度a大致等于感应锁舌的尖端与安装面之间的运动距离,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感应锁舌的伸出长度为b时,其中伸出长度a大致等于感应锁舌的尖端与安装面之间的运动距离,若数值a大于数b时,可以判断感应锁舌正处于缩回状态;当数值a小于数值b时,可以判断感应锁舌正处于伸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1与步骤S102顺序没有先后之分,可以理解的是,即可以先执行步骤S101再执行步骤S102,或者,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102再执行步骤S101,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1和步骤S102。
S103:判断行程信息是否符合预设行程。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感应锁舌由正常状态下伸出壳体的初始位置运动至完全缩回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并再由第二位置运动至完全伸入感应锁舌孔的第一位置时,判断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行程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设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获取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值,根据检测信号值与感应锁舌的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检测信号值可以是电压值、电流值、电容值或者其他的信号值,通过检测到的信号值来确定当前感应锁舌的位置,当感应锁舌的位置从第一位置变化至第二位置,并再由第二位置变化至第一位置时,判断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
具体的例如:可以将感应锁舌的不同的伸缩位置与相应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之间映射关系表,并将映射关系表存储在控制模块中的存储器内,控制模块根据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查询映射关系表,并获取到相应的伸缩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初始位置a是感应锁舌在正常状态下完全伸出壳体外所对应的位置点,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感应锁舌处于位置a时所对应的电流值为I1;第二位置b是感应锁舌完全缩回壳体内的所对应的位置点,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感应锁舌处于位置b时所对应的的电流值为I2;第一位置c是感应锁舌完全伸入感应锁舌孔内时所对应的位置点,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感应锁舌处于位置c时所对应的电流值为I3。其中,第一位置c可以是用户在第一次安装门锁时,当门锁处于正常上锁状态时后,用户根据感应锁舌此时伸出的长度记录此时对应的位置点c,并同时记录此时第二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电流值I3。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当门锁上锁后,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流值I3时,可以判断感应锁舌处于位置点c。当门处于开合或者半遮掩状态时,感应锁舌处于第一位置a,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流值为I1;当门由开合状态变化至闭合状态的过程中,感应锁舌先与导向件接触时,感应锁舌由于受到导向件的阻挡,此时,感应锁舌在导向件的作用下先缩回壳体内,进一步地,感应锁舌完全缩回壳体内的第二位置b,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流值为I2;当门完全处于闭合状态时,此时,感应锁舌与感应锁舌孔对齐,感应锁舌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感应锁舌伸出壳体并伸入感应锁舌孔并与感应锁舌挡板抵靠时,最后感应锁舌伸回至第一位置a,此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流值为I3。其中,初始位置a、第一位置c以及第二位置b均处于感应锁舌的运动路径上,其中,运动路径是指感应锁舌在伸缩过程中运动所形成的运动轨迹。控制模块通过获取第二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到的电流值,当检测到电流值先由I1变为I2,并再由I2变为I3时,控制模块判断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检测装置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或者其他类型的测距传感器时,可以记录感应锁舌的实时位置,例如通过测量感应锁舌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感应锁舌的伸缩位置点。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当感应锁舌在正常状态下完全伸出壳体外,感应锁舌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1,当感应所述完全缩回壳体内时,感应锁舌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2,感应锁舌完全伸入感应锁舌孔内时,感应所述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为L3。当感应锁舌与第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由L1变化至L2,再由L2变化至L3时,控制模块判断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当步骤S103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04。
S104:发出锁舌动作指令。
锁舌动作指令是指用于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孔的运动指令,其中,动作指令可以包括控制主锁舌的需伸缩的长度以及需伸缩的速度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舌动作指令也可以包括控制主锁舌以及反锁舌运动的指令,具体例如:包括控制主锁舌和反锁舌伸出的具体位置及顺序,例如可以是先控制主锁舌伸出到达预定伸缩位置后再控制反锁舌伸出的指令,或者,也可以是控制主锁舌和反锁舌同时伸出的指令。
S105:根据锁舌动作指令,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孔。
具体的例如:当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时,控制模块将锁舌动作指令发送给驱动部,驱动部接收到相应的指令时启动,并驱使主锁舌伸出壳体外并伸入主锁舌孔内,当主锁舌完全伸入主锁舌孔或者到达预定伸缩位置时,驱动部停止运动并使主锁舌保持上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锁舌动作指令的不同,还可以控制反锁舌伸入反锁孔内,具体的,可以先控制主锁舌伸入主锁舌孔后,再控制反锁舌伸入反锁舌孔,或者,也可以同时控制主锁舌以及反锁舌分别伸入主锁舌孔以及反锁孔。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控制模块100通过获取第一检测装置110的信号以及第二检测装置120的信号,来确定门锁200是否处于真实的上锁状态,可以获取第一检测装置的信号可以判断门是否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同时,通过获取第二检测装置120来判断感应锁舌是否完全伸入感应锁舌孔内,通过结合两者可以更精确的判定门锁200的状态,避免门锁200出现已上锁却未上锁到位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保证门在完全关闭的状态时门锁200才会控制锁舌弹出,避免锁舌误弹出伤到用户,此外,也可避免在锁舌在门锁200未上锁前弹出导致无法上锁,进一步,提高了检测门锁200的状态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示例,请参阅图9,控制模块100(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和存储器1120,该存储器112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由该处理器11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门锁的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存储器1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1121、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1123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所述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1122等。此外,存储器1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110对存储器1120的访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组件,所述锁体组件包括壳体、主锁舌以及感应锁舌,所述主锁舌以及所述感应锁舌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所述壳体;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有与所述主锁舌配合的主锁舌孔;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主锁舌选择性地伸入所述主锁孔或缩回所述壳体;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检测部以及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导向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并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与所述第二检测部相对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耦合信号;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感应锁舌的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之间磁性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干簧管,所述干簧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包括多个子磁性件,所述多个子磁性件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锁舌安装孔,所述主锁舌以及所述感应锁舌滑动设置于所述锁舌安装孔,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所述导向件设有朝向所述安装面的导向面,所述第二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外露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导向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检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电位计,所述电位计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位计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感应锁舌伸缩过程中检测所述感应锁舌的实时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本体及锁舌挡板,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感应锁舌配合的感应锁舌孔,所述锁舌挡板设置于所述感应锁舌孔内且连接于所述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主锁舌选择性地伸出或者收缩于所述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用于与终端建立通讯。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耦合信号;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感应锁舌的行程信息;
当所述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时,发出锁舌动作指令;
根据所述锁舌动作指令,控制所述主锁舌伸入所述主锁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设有与所述感应锁舌配合的感应锁舌孔,当检测到所述感应锁舌由正常状态下伸出所述壳体的初始位置运动至完全缩回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并再由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完全伸入所述感应锁舌孔内的第一位置时,判断所述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感应锁舌由正常状态下伸出所述壳体的初始位置运动至完全缩回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并再由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判断所述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值;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值与所述感应锁舌的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所述感应锁舌的位置;
当所述感应锁舌的位置从所述初始位置变化至所述第二位置,并再由所述第二位置变化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判断所述行程信息符合预设行程。
14.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30315.2A 2019-05-22 2019-05-22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2592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0315.2A CN110259278A (zh) 2019-05-22 2019-05-22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0315.2A CN110259278A (zh) 2019-05-22 2019-05-22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9278A true CN110259278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0315.2A Pending CN110259278A (zh) 2019-05-22 2019-05-22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927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756A (zh) * 2019-12-12 2020-03-27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cu内置自动锁体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4707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插锁、售卖机及控制电插锁的方法
CN111088910A (zh) * 2020-01-08 2020-05-01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关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62986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舱室门锁及船舶
CN112593775A (zh) * 2020-12-10 2021-04-0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664064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广东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N113027246A (zh) * 2021-03-26 2021-06-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锁体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65112A (zh) * 2021-10-25 2022-03-11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CN115110843A (zh) * 2022-07-11 2022-09-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开合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智能门锁以及介质
CN114165112B (zh) * 2021-10-25 2024-06-04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619A (zh) * 2009-12-01 2010-05-19 四维-约翰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运钞车的门结构
CN105715174A (zh) * 2016-04-06 2016-06-29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门及防盗门系统
CN207392926U (zh) * 2017-09-21 2018-05-22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9619A (zh) * 2009-12-01 2010-05-19 四维-约翰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运钞车的门结构
CN105715174A (zh) * 2016-04-06 2016-06-29 北京初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门及防盗门系统
CN207392926U (zh) * 2017-09-21 2018-05-22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4756A (zh) * 2019-12-12 2020-03-27 西安慧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cu内置自动锁体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4707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插锁、售卖机及控制电插锁的方法
CN111088910A (zh) * 2020-01-08 2020-05-01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关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88910B (zh) * 2020-01-08 2023-06-27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开关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62986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舱室门锁及船舶
CN111962986B (zh) * 2020-08-19 2021-09-0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舱室门锁及船舶
CN112593775A (zh) * 2020-12-10 2021-04-0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664064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广东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N113027246A (zh) * 2021-03-26 2021-06-2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锁体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65112A (zh) * 2021-10-25 2022-03-11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CN114165112B (zh) * 2021-10-25 2024-06-04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CN115110843A (zh) * 2022-07-11 2022-09-2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开合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智能门锁以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9278A (zh)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KR101089854B1 (ko) 차체 또는 차량 내부에 설치된 전자식 또는 전자기계식접근 시스템을 구동하기 위한 장치
KR101519512B1 (ko) 비접촉 방식으로 차량 도어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센서 유니트
EP2978913B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a leaf of doors, gates and the like
US9283905B2 (en) Error avoidance in the gesture-controlled opening of a motor vehicle door and trunk
US105506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condition of a door
KR20150135318A (ko) 록킹 시스템용 센서 시스템, 및 록킹 시스템에서의 조작의 검출 방법
JP5431915B2 (ja) ドアの位置センサ
KR20070031343A (ko) 차량의 도어 및/또는 리드의 전기식 또는 기계식 잠금장치를 구동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7786747A (zh) 移动设备及其防盗方法
US20190309565A1 (en) Method for actuating a motor-driven closure element assembly of a motor vehicle
CN104020900A (zh) 输入操作接受装置以及阈值调整方法
CN107925407A (zh) 用于车辆后备箱开启器的电容性传感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鲁棒的电容性传感器系统
CN103905025B (zh) 一种抗振型传感触碰开关及控制方法
CN112481934A (zh) 一种洗衣机偏心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KR102481001B1 (ko) 특히 가전기기를 위한 도어 잠금 장치
KR102482397B1 (ko) 특히 가전기기를 위한 도어 잠금 장치
US711950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quiring secondary safety sensors
CN213398835U (zh) 监测断路器合闸到位的装置
CN112664064A (zh) 智能锁及具有其的控制方法
CN206290102U (zh) 一种电控门锁的触发机构以及电控门锁
CN101833803A (zh) 电子装置在固定位置工作模式下的自适应窜改检测方法
US11069163B2 (en) Closure member sensor
CN210918546U (zh) 精准反馈锁止状态的锁
KR200329242Y1 (ko) 디지털 도어록용 도어개폐 감지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