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8327A -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8327A
CN110258327A CN201910615222.7A CN201910615222A CN110258327A CN 110258327 A CN110258327 A CN 110258327A CN 201910615222 A CN201910615222 A CN 201910615222A CN 110258327 A CN110258327 A CN 110258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uter container
case
air bag
interio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52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8327B (zh
Inventor
李涛
张邦
赖小颖
黄亚娥
孙浩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9106152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8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8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0Railings; Protectors against smoke or gases, e.g. of locomotives; Maintenance travellers; Fastening of pipes or cables to bridges
    • E01D19/103Parapets, railings ; Guard barriers or road-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属于道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防护组件,呈整列排布;第一栏杆,用于防护组件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栏杆上安装有气囊弹射组箱,其中,防护组件包括柱体,柱体套接有可绕柱体旋转的内箱,内箱外环绕设有外箱,外箱箱壁通过绳体与气囊弹射组件连接,通过外箱旋转启动气囊弹射组件弹射气囊。本发明的防撞护栏系统可实现对车辆撞击护栏可起到缓冲作用,实现了车辆和桥梁护栏的弹性碰撞,有效降低车辆和乘车人员因刚性碰撞造成的伤害与损失。

Description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交通事故在道路和桥梁地段发生最为频繁。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在公路与桥梁两旁分别安装有各种各样的防护栏,由于护栏杆为由铁质结构无弹性,刚性护栏这类护栏的防护能力强,但是汽车与护栏相撞时,在瞬间冲击荷载的作用下,护栏基本上不移动、不变形,碰掩过程中的能量吸收一是靠汽车本身的塑性变形,二是靠汽车与护栏之间的摩擦接触,三是靠汽车沿着护栏的爬高和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对于护栏有效起到防护作用可能会出现,车辆与护栏相碰后改变其行驶方向与车道上的车辆发生次生事故,如图1所示。对于车辆在发生事故与护栏相撞后,护栏难以起到防护作用时,车辆会直接冲破护栏,后果难以估计,特别是对于桥梁护栏防护能力差的情况,车辆可能直接冲破护栏坠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对车辆撞击护栏可起到缓冲抗撞作用,并有效防止车辆与护栏碰撞后变向,降低冲击对车辆和乘车人员造成的伤害。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包括:
防护组件,呈整列排布;
第一栏杆,用于防护组件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栏杆上安装有气囊弹射组箱,
其中,防护组件包括柱体,柱体套接有可绕柱体旋转的内箱,内箱外环绕设有外箱,外箱箱壁通过绳体与气囊弹射组件连接,通过外箱旋转启动气囊弹射组件弹射气囊。
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呈阵列排布的方式来实现沿道路进行布设护栏,对行驶过往车辆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组件之间的间隔均匀,并通过第一栏杆将防护组件之间相连接起来,实现整体防撞护栏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防撞护栏对抗冲击力时承受瞬间冲击力的载荷,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设置成内外可绕柱体旋转的箱体,通过内外箱体与物体接触的滚动摩擦来代替现有技术中普通护栏与物体的接触摩擦,实现将车辆与护栏产生的撞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从而减小车辆直接撞破护栏的可能性,提高护栏的防护安全性,特别是针对桥上护栏,最直接的作用是,避免车辆冲破护栏出现坠桥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避免车辆与护栏碰撞产生方向偏移与正常行驶车辆发生二次事故,利用外箱与车辆接触时可产生形变或旋转的方式提供启动条件所需的拉动力,来触发气囊弹射组件内的触发器使气囊弹射出来,通过弹射的气囊对车辆起到柔性缓冲的效果,进一步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载荷,所弹射出的气囊与第一护栏级防护组件之间呈90°夹角,相当于使车辆行驶方向驶向夹角处直至车辆停止,实现防止车辆与护栏碰撞后变向,有效降低冲击力对车和乘车人员的伤害。
优选的,柱体上具有用于限制内箱、外箱Z轴方向移动的限位板,外箱上方的柱体侧壁环绕开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通过第一卡箍对内箱、外箱Z轴方向移动限位。利用限位板用于限制内箱、外箱沿柱体高度方向的移动,来减小在碰撞过程中内箱、外箱沿高度方向产生的形变,保证其对冲击时产生的冲击载荷时产生有效旋转,利用滚动摩擦方式来转移冲击载荷力。
优选的,外箱、内箱与柱体同轴设置,外箱、内箱等高设置,内箱底面与外箱内底面连接。通过将外箱、内箱与柱体同轴设置的方式,使外箱、内箱可绕柱体旋转运动将冲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冲击力,并进一步设置内箱与外箱的连接方式,实现内箱与外箱所产生的旋转是连动的,保证对冲击力的转移效果,且将内箱设于外箱内侧可增强外箱相对强度使内箱、外箱在撞击过程中损坏程度降低。
优选的,内箱通过外壁环绕设置的隔板与内箱内壁连接,隔板表面均布有第一透水孔。外箱上端部开口设置,利用隔板将内箱与外箱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外箱上端开口设置用于收集雨水,增加外箱的整体重量,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还可利用水体来吸收冲击能量,为避免雨水的蒸发,通过设置多层隔板来减缓雨水蒸发量,保持内箱及外箱内存在水体,隔板表面所开设的第一透水孔以便于水体流向外箱底部,通过所在外箱与内箱之间设置隔板可在碰撞中通过隔板的形变来吸收部分能量,降低车体加速度及对乘车人员的伤害程度,隔板的设置还增大了外箱与柱体之间的距离来降低车体与立柱相撞的可能性,且在内外箱内沿高度方向均匀布设隔板使内外箱受理均匀化,实现增强防护组件抗冲击性能。
优选的,内箱内设有储水腔,内箱底部的箱壁上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二透水孔。利用内箱内的储水箱来储存水体,用于在车体碰撞时利用水体来吸收碰撞能量,且将水体储存于储水腔内有利于减小水体蒸发,避免箱体内无水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第一栏杆上至少连接有一个气囊弹射箱,第一栏杆两端连接有用于与柱体固定的第一卡箍。气囊弹射箱为机械式弹射气囊。由于所设置的内箱、外箱可收集水体,其存在一定重量,普通情况下内外箱难以产生旋转运动,避免气囊弹射箱启动气囊弹射,当防护组件收到撞击时,内外箱抽冲击产生滚动,利用该力来触发气囊弹射箱的启动,实现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撞击对乘车人员的伤害。第一栏杆通过第一卡箍可进一步限定内外箱体的上下移动保证内外箱体的有效旋转运动,同时避免内外箱体向上移动可能导致车体向上移动翻过护栏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防护组件呈阵列排布方式为:
优选为:一字型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优选为:“X”型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优选为:“W”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优选的,柱体底部设有与地面连接固定组件,用于保证柱体在碰撞时不会产生倾斜而导致车辆翻出护栏,同时将柱体底部与地面固定还利于车辆与护栏产生碰撞时起到最后防护作用,利于滚凝土浇筑的或钢材制备的柱体使车辆加速度骤减。
优选的,连接固定组件包括与柱体轴线垂直设置的固定板,柱体侧面环绕设置三角形加强板与固定板表面连接,固定板表面还均设有第一通孔,用于通过螺栓将固定板与地面固定。利用固定板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柱体在碰撞时产生倾斜的可能性。通过加强板来强柱体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柱体安装过程中,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地面固定。
优选的,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于柱体地面的第二浇筑板和设置于第二浇筑板上方的第一浇筑板,第一浇筑板下方的柱体及第二浇筑板通过浇筑方式固定于地面下方。将柱体一部分设于地面底部,在发生碰撞时可将部分冲击能量传递至地面来减小车辆加速度。
优选的,立柱上端设有盆体,用于在盆体内种植绿色植物提高路面美观,并有利于降低驾驶人员的疲劳感,外箱外侧环绕连接有荧光条,用于在夜间显示护栏位置,避免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呈阵列排布的方式来实现沿道路进行布设护栏,对行驶过往车辆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组件之间的间隔均匀,并通过第一栏杆将防护组件之间相连接起来,实现整体防撞护栏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防撞护栏对抗冲击力时承受瞬间冲击力的载荷,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设置成内外可绕柱体旋转的箱体,通过内外箱体与物体接触的滚动摩擦来代替现有技术中普通护栏与物体的接触摩擦,实现将车辆与护栏产生的撞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从而减小车辆直接撞破护栏的可能性,提高护栏的防护安全性。本发明的护栏还有效避免车辆与护栏碰撞产生方向偏移与正常行驶车辆发生二次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背景技术中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后与正常行驶车辆二次碰撞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防护组件示意图;
图4是第一栏杆与气囊弹射箱示意图;
图5是安装有盆体的防护组件示意图;
图6是内箱、外箱内部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放大图;
图8是柱体与固定板连接示意图;
图9是安装有第一浇筑板、第二浇筑板的防护组件示意图;
图10是安装有第一浇筑板、第二浇筑板的柱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防护组件呈“W”型排布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防护组件呈“X”型排布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防护组件应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防护组件;200-气囊弹射箱;210-卡板;220-绳体;300-第一栏杆;310-第一卡箍;10-柱体;11-第一环槽;12-限位板;20-内箱;21-储水腔;22-第二透水孔;30-外箱;40-荧光条;50-固定板;51-第一通孔;52-加强板;60-盆体;70-隔板;71-第一透水孔;80-第一浇筑板;81-第二浇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2-10所示,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包括:
防护组件100,呈整列排布;
第一栏杆300,用于防护组件100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栏杆300上安装有气囊弹射组箱200,
其中,防护组件100包括柱体10,柱体10套接有可绕柱体10旋转的内箱20,内箱20外环绕设有外箱30,外箱30箱壁通过绳体220与气囊弹射组件200连接,通过外箱30旋转启动气囊弹射组件200弹射气囊。
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100呈阵列排布的方式来实现沿道路进行布设护栏,对行驶过往车辆起到防护作用,防护组件100之间的间隔均匀,并通过第一栏杆300将防护组件100之间相连接起来,实现整体防撞护栏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防撞护栏对抗冲击力时承受瞬间冲击力的载荷,本发明通过将防护组件100设置成内外可绕柱体10旋转的箱体,通过内外箱体与物体接触的滚动摩擦来代替现有技术中普通护栏与物体的接触摩擦,实现将车辆与护栏产生的撞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从而减小车辆直接撞破护栏的可能性,提高护栏的防护安全性,特别是针对桥上护栏,最直接的作用是,避免车辆冲破护栏出现坠桥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避免车辆与护栏碰撞产生方向偏移与正常行驶车辆发生二次事故,利用外箱30与车辆接触时可产生形变或旋转的方式提供启动条件所需的拉动力,来触发气囊弹射组件200内的触发器使气囊弹射出来,通过弹射的气囊对车辆起到柔性缓冲的效果,进一步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载荷,所弹射出的气囊与第一护栏300级防护组件100之间呈90°夹角,相当于使车辆行驶方向驶向夹角处直至车辆停止,实现防止车辆与护栏碰撞后变向,有效降低冲击力对车和乘车人员的伤害。
柱体10上具有用于限制内箱20、外箱30Z轴方向移动的限位板12,外箱30上方的柱体10侧壁环绕开设有第一环槽11,第一环槽11通过第一卡箍310对内箱20、外箱30Z轴方向移动限位。利用限位板12用于限制内箱20、外箱30沿柱体10高度方向的移动,来减小在碰撞过程中内箱20、外箱30沿高度方向产生的形变,保证其对冲击时产生的冲击载荷时产生有效旋转,利用滚动摩擦方式来转移冲击载荷力。
外箱30、内箱20与柱体10同轴设置,外箱30、内箱20等高设置,内箱20底面与外箱30内底面连接。通过将外箱30、内箱20与柱体10同轴设置的方式,使外箱30、内箱20可绕柱体10旋转运动将冲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冲击力,并进一步设置内箱20与外箱30的连接方式,实现内箱20与外箱30所产生的旋转是连动的,保证对冲击力的转移效果,且将内箱20设于外箱30内侧可增强外箱30相对强度使内箱20、外箱30在撞击过程中损坏程度降低。
内箱20通过外壁环绕设置的隔板70与内箱30内壁连接,隔板70表面均布有第一透水孔71。外箱30上端部开口设置,利用隔板70将内箱20与外箱3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外箱30上端开口设置用于收集雨水,增加外箱30的整体重量,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还可利用水体来吸收冲击能量,为避免雨水的蒸发,通过设置多层隔板70来减缓雨水蒸发量,保持内箱20及外箱30内存在水体,隔板70表面所开设的第一透水孔71以便于水体流向外箱30底部,通过所在外箱30与内箱20之间设置隔板70可在碰撞中通过隔板70的形变来吸收部分能量,降低车体加速度及对乘车人员的伤害程度,隔板70的设置还增大了外箱30与柱体10之间的距离来降低车体与立柱10相撞的可能性,且在内外箱内沿高度方向均匀布设隔板使内外箱受理均匀化,实现增强防护组件100抗冲击性能。
内箱20内设有储水腔21,内箱20底部的箱壁上设有与储水腔21连通的第二透水孔22。利用内箱20内的储水箱21来储存水体,用于在车体碰撞时利用水体来吸收碰撞能量,且将水体储存于储水腔21内有利于减小水体蒸发,避免箱体内无水的情况出现。
第一栏杆300上至少连接有一个气囊弹射箱200,第一栏杆300两端连接有用于与柱体10固定的第一卡箍310。气囊弹射箱200为机械式弹射气囊。由于所设置的内箱20、外箱30可收集水体,其存在一定重量,普通情况下内外箱难以产生旋转运动,避免气囊弹射箱200启动气囊弹射,当防护组件100收到撞击时,内外箱抽冲击产生滚动,利用该力来触发气囊弹射箱200的启动,实现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撞击对乘车人员的伤害。第一栏杆300通过第一卡箍310可进一步限定内外箱体的上下移动保证内外箱体的有效旋转运动,同时避免内外箱体向上移动可能导致车体向上移动翻过护栏的情况出现。
防护组件100呈阵列排布方式为:
一字型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100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300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柱体10底部设有与地面连接固定组件,用于保证柱体10在碰撞时不会产生倾斜而导致车辆翻出护栏,同时将柱体10底部与地面固定还利于车辆与护栏产生碰撞时起到最后防护作用,利于滚凝土浇筑的或钢材制备的柱体10使车辆加速度骤减。
连接固定组件包括与柱体10轴线垂直设置的固定板50,柱体10侧面环绕设置三角形加强板52与固定板50表面连接,固定板50表面还均设有第一通孔51,用于通过螺栓将固定板50与地面固定。利用固定板50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柱体10在碰撞时产生倾斜的可能性。通过加强板52来强柱体10与固定板5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柱体10安装过程中,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通孔51与地面固定。
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于柱体10地面的第二浇筑板81和设置于第二浇筑板81上方的第一浇筑板80,第一浇筑板80下方的柱体10及第二浇筑板81通过浇筑方式固定于地面下方。将柱体10一部分设于地面底部,在发生碰撞时可将部分冲击能量传递至地面来减小车辆加速度。
立柱10上端设有盆体60,用于在盆体60内种植绿色植物提高路面美观,并有利于降低驾驶人员的疲劳感,外箱30外侧环绕连接有荧光条,用于在夜间显示护栏位置,避免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
实施例2: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组件100呈“W”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100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300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实施例3: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组件100呈“X”型整列排布;通过将防护组件100间隔排布。并利用第一栏杆300连接,可实现沿道路安装防撞护栏,实现降低事故伤亡。
实施例4:
本发明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在桥梁、公路上进行安装使用,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通过内外箱体与物体接触的滚动摩擦将车辆与护栏产生的撞击力通过滚动摩擦转移,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内外箱体内的水体吸收冲击能量,同时利用外箱30与车辆接触时可产生形变或旋转的方式提供启动条件所需的拉动力,来触发气囊弹射组件200内的触发器使气囊弹射出来,通过弹射的气囊对车辆起到柔性缓冲的效果,进一步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载荷,所弹射出的气囊与第一护栏300级防护组件100之间呈90°夹角,实现防止车辆与护栏碰撞后变向,有效降低冲击力对车和乘车人员的伤害。
同时本发明通过建模方式对本发明的防护组件100进行应力分析,其结构如图13所示,可见在力的冲击下本发明的防护组件100滚动摩擦转移冲击力且防护组件100产生形变量较低可应对较强的冲击力。
对于机械式安全气囊弹射技术为现有公知技术,故在此不过多赘述。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包括:
防护组件(100),呈整列排布;
第一栏杆(300),用于防护组件(100)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栏杆(300)上安装有气囊弹射组箱(200),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100)包括柱体(10),所述柱体(10)套接有可绕柱体(10)旋转的内箱(20),所述内箱(20)外环绕设有外箱(30),所述外箱(30)箱壁通过绳体(220)与气囊弹射组件(200)连接,通过外箱(30)旋转启动气囊弹射组件(200)弹射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0)上具有用于限制内箱(20)、外箱(30)Z轴方向移动的限位板(12),所述外箱(30)上方的柱体(10)侧壁环绕开设有第一环槽(11),所述第一环槽(11)通过第一卡箍(310)对内箱(20)、外箱(30)Z轴方向移动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30)、内箱(20)与柱体(10)同轴设置,所述外箱(30)、内箱(20)等高设置,所述内箱(20)底面与外箱(30)内底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20)通过外壁环绕设置的隔板(70)与内箱(30)内壁连接,所述隔板(70)表面均布有第一透水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20)内设有储水腔(21),所述内箱(20)底部的箱壁上设有与储水腔(21)连通的第二透水孔(2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栏杆(300)上至少连接有一个气囊弹射箱(200),所述第一栏杆(300)两端连接有用于与柱体(10)固定的第一卡箍(31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组件(100)呈阵列排布方式为:
优选为:一字型整列排布;
优选为:“X”型整列排布;
优选为:“W”整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0)底部设有与地面连接固定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包括与柱体(10)轴线垂直设置的固定板(50),所述柱体(10)侧面环绕设置三角形加强板(52)与固定板(50)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板(50)表面还均设有第一通孔(51),用于通过螺栓将固定板(50)与地面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于柱体(10)地面的第二浇筑板(81)和设置于第二浇筑板(81)上方的第一浇筑板(80),所述第一浇筑板(80)下方的柱体(10)及第二浇筑板(81)通过浇筑方式固定于地面下方。
CN201910615222.7A 2019-07-09 2019-07-09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Active CN110258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5222.7A CN110258327B (zh) 2019-07-09 2019-07-09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5222.7A CN110258327B (zh) 2019-07-09 2019-07-09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8327A true CN110258327A (zh) 2019-09-20
CN110258327B CN110258327B (zh) 2020-12-15

Family

ID=6792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5222.7A Active CN110258327B (zh) 2019-07-09 2019-07-09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832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6466A (zh) * 2020-11-06 2021-02-19 韩梅 一种带式柔性吸能公路防护栏
CN112523133A (zh) * 2020-12-28 2021-03-19 王正威 一种道路交通用防撞隔离带
CN112554104A (zh) * 2020-11-30 2021-03-26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接口处用防撞防护栏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43614A (ko) * 2010-10-26 2012-05-04 안진희 절접(롤러 블라인드)형 방벽(防壁) 펜스
CN207193830U (zh) * 2017-08-16 2018-04-06 施爽 一种盘山公路护栏
CN109056523A (zh) * 2018-09-12 2018-12-21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CN208733526U (zh) * 2018-08-13 2019-04-12 济南金宇公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公路护栏
CN209010972U (zh) * 2018-09-25 2019-06-21 黄山学院 一种新型桥梁道路用防护栏
CN209011053U (zh) * 2018-10-17 2019-06-21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
CN109930482A (zh) * 2018-12-29 2019-06-25 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护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43614A (ko) * 2010-10-26 2012-05-04 안진희 절접(롤러 블라인드)형 방벽(防壁) 펜스
CN207193830U (zh) * 2017-08-16 2018-04-06 施爽 一种盘山公路护栏
CN208733526U (zh) * 2018-08-13 2019-04-12 济南金宇公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公路护栏
CN109056523A (zh) * 2018-09-12 2018-12-21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10972U (zh) * 2018-09-25 2019-06-21 黄山学院 一种新型桥梁道路用防护栏
CN209011053U (zh) * 2018-10-17 2019-06-21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
CN109930482A (zh) * 2018-12-29 2019-06-25 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护栏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6466A (zh) * 2020-11-06 2021-02-19 韩梅 一种带式柔性吸能公路防护栏
CN112554104A (zh) * 2020-11-30 2021-03-26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接口处用防撞防护栏
CN112523133A (zh) * 2020-12-28 2021-03-19 王正威 一种道路交通用防撞隔离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8327B (zh) 202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8327A (zh) 跨海桥梁的柔性防撞护栏系统
CN109457606A (zh)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结构的桥梁用防撞护栏
CN106740918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头防撞结构及车头
CN106836067A (zh) 防撞护栏
CN208072207U (zh) 一种路桥护栏
CN207998812U (zh) 一种城市交通用吸能道路隔离栏
CN110004852A (zh) 一种具有减震耗能作用的装配式道路隔离墩结构
CN212582522U (zh)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整体式六级三横梁金属梁柱式护栏
CN113911014A (zh) 抗冲击耐用型防撞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CN109577187A (zh) 一种桥梁护栏
CN106894367A (zh) 一种针对斜向撞击的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105780690B (zh) 护栏端头和护栏
CN210881985U (zh) 带有缓冲防撞柱的防撞装置
CN109024384B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209338997U (zh) 一种缓冲防撞桥梁护栏
CN201777216U (zh) 保护行人和车上人员的新型汽车引擎盖
CN206800270U (zh) 一种针对斜向撞击的高速公路防撞护栏
CN103507742A (zh) 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201405816Y (zh) 车辆行人保护装置
CN107815993A (zh) 一种v型道路交通安全护栏
CN211364467U (zh) 用于道路维护设备上的防扭多级缓冲防撞装置
CN209323429U (zh) 一种v型道路交通安全护栏
CN201137049Y (zh) 波形梁护栏端头
CN201605553U (zh) 单波梁防撞垫
CN208072278U (zh) 一种用于公路的安全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