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7127A -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7127A
CN110257127A CN201910466000.3A CN201910466000A CN110257127A CN 110257127 A CN110257127 A CN 110257127A CN 201910466000 A CN201910466000 A CN 201910466000A CN 110257127 A CN110257127 A CN 110257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getable oil
preparation
oil
modified
dispers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60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玉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660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7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7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0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
    • C10M105/56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gen
    • C10M105/58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 C10M105/64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10M105/66Amines, e.g. polyalkylene polyamines, quaternary amines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5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of unknown or incompletely defined constitution
    • C10M159/12Reaction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10M169/048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the additives being a mixture of compounds of unknown or incompletely defined constitution, non-macromolecular an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1/00Inorganic compounds or element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1/06Metal compounds
    • C10M2201/062Oxides; Hydroxides; Carbonates or bi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1/00Inorganic compounds or element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1/14Inorganic compounds or element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inorganic compounds surface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40Fatty vegetable or animal oils
    • C10M2207/401Fatty vegetable or animal oil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103Polyethers, i.e. containing di- or higher polyoxyalkylen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2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23/02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having no phosphorus-to-carbon bonds
    • C10M2223/04Phosphate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6Oiliness; Film-strength; Anti-wear; Resistance to extreme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10Inhibition of oxidation, e.g. anti-oxid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本发明仍旧以植物油为基础油,保持了植物油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等优势,对植物油进行了改性处理,并结合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作用,克服了植物油自身存在的抗氧化性、稳定性差等缺陷,是一种环保的润滑油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渗透、泄漏、溢出和处理不当等问题,会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普通润滑油的大部分组分是无法生物降解的,具有严重生态毒性,会严重污染陆地、江河、湖泊等,危害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另一方面,随着尖端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植物油由于其天然的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性使其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特性。故以植物油为基础油的润滑油已经成为当今环保润滑油的主力军,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无毒且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能,来源丰富,是可再生资源。但是植物油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差,粘度指数较低,低温性能不佳,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克服植物油稳定性差等问题,人们研究了合成酯替代植物油,合成酯的生物降解性取决于结构,生物降解度较高的有双酯、多元醇酯等,但是成本相对较高。专利CN102421881B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性润滑油组合物,配合(A)使饱和脂肪族羧酸、直链脂肪族二元羧酸和多元醇反应而得到的、40℃时的运动粘度在 400mm2/s 以上、1000mm2/s以下、酸值在 0.5mgKOH/g 以下的酯、(B) 使直链饱和脂肪族羧酸和多元醇反应而得到的、酸值在 0.5mgKOH/g 以下的酯、和 (C) 酸性磷酸酯和烷基胺反应而得到的磷酸酯胺盐而成,所得产品的生物降解度在70%以下,生物降解性能一般,仍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故用合成酯替代植物油所获得效果并不理想。
植物油之所以具有较差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是因为不饱和酸的存在,倘若将不饱和酸直接加氢转化为饱和酸,并进一步醇化生成酯,自然可以一劳永逸,但是生产成本必然大幅上升,能耗大,推广意义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4~0.06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植物油选自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蓖麻油、棕榈油、葵花籽油、椰子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0~35℃,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55℃,保温反应5~6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2~0.3:0.1~0.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50~200分钟。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0~55℃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0~70℃搅拌反应50~6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0.02:0.1~0.2,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0~70℃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0~3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5~8:20~30。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40~60分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300~500转/分钟搅拌2~3小时即可。
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先将植物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得到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仍旧以植物油为基础油,保持了植物油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等优势,对植物油进行了改性处理,并结合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作用,克服了植物油自身存在的抗氧化性、稳定性差等缺陷,是一种环保的润滑油产品。
(2)本发明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环氧化反应与加氢催化相比,反应条件更加温和,能耗低,环氧化植物油接着开环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由于对氨基二苯胺具有抗氧化性,反应生成羟基胺后仍旧保留了抗氧化性的基团,从而提高了所得润滑油产品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3)本发明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处理可以在无机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类似磷酸钙的结构,从而实现有机改性处理,可均匀分散在聚醚中,进而实现与改性植物油的互溶。有机改性端可与改性植物油中的链状结构缠绕,纳米无机颗粒暴露在外,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为便于进行产品性能比较,实施例中的植物油均选择菜籽油,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植物油并不局限于菜籽油。
实施例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4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0℃,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保温反应5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2:0.1。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5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0℃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0℃搅拌反应5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0.1,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0℃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5:20。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4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300转/分钟搅拌2小时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6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5℃,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5℃,保温反应6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 0.3: 0.2。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20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5℃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 70℃搅拌反应6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 0.02: 0.2,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70℃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3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4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 8: 30。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6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 500转/分钟搅拌3小时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4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5℃,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保温反应6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2: 0.2。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5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0℃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 70℃搅拌反应5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 0.02:0.1,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70℃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3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 8:20。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6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300转/分钟搅拌3小时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6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0℃,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5℃,保温反应5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 0.3:0.1。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20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5℃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0℃搅拌反应6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 0.2,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0℃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4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5: 30。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4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 500转/分钟搅拌2小时即可。
实施例5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先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5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2℃,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3℃,保温反应5.5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25:0.14。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8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3℃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5℃搅拌反应55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5:0.15,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5℃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5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5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6:25。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5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400转/分钟搅拌2小时即可。
对比例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将植物油(菜籽油)改性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具体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
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2℃,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3℃,保温反应5.5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为1:0.25:0.14。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80分钟。后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反应结束后趁热用53℃蒸馏水洗涤2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5℃搅拌反应55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5:0.15,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5℃蒸馏水洗涤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对比例2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将植物油与0.05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5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5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6:25。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50分钟。
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植物油中,400转/分钟搅拌2小时即可。
试验例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所得润滑油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其中,摩擦系数使用ASTM D2174 中记载的环块法 (Block on Ring) 试验机(LFW-1)测定(50lbs);生物降解性参考CEC L-33-A-93;氧化稳定度试验参考 ASTM D2893,使供试油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空气氧化 (121℃、312 小时 ),测定其 100℃的运动粘度增加率、酸值增加量以及经微孔过滤器过滤时的泥浆量;并检测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
表1.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以植物油作为基础油,生物降解性好。实施例1~5所得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抗氧化性。对比例1仅将植物油改性处理后作为润滑油产品,稳定性明显变差,抗氧化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差,说明有机改性纳米颗粒的引入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对比例2直接将植物油与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作为润滑油产品,抗氧化性明显变差,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差,说明植物油改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植物油改性处理,然后将所得改性植物油与0.04~0.06倍重量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混合,即得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其中,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是:先利用甲酸和双氧水将植物油氧化得到环氧化植物油,然后在开环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并与对氨基二苯胺反应生成羟基胺,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是将纳米氧化钙经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改性后分散于聚醚中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选自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蓖麻油、棕榈油、葵花籽油、椰子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向植物油中加入甲酸,升温至30~35℃,然后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双氧水,双氧水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55℃,保温反应5~6小时,后处理,即得环氧化植物油;其中,植物油、甲酸、双氧水的质量比约为1:0.2~0.3:0.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氧水的滴加时间为150~20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植物油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环氧化植物油中加入开环催化剂和对氨基二苯胺,60~70℃搅拌反应50~60分钟,后处理,即得所述的改性植物油,其中,环氧化植物油、开环催化剂、对氨基二苯胺的质量比为1:0.01~0.02:0.1~0.2,所述开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用60~70℃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涤完成后真空脱水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纳米氧化钙加入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超声波振荡20~30分钟,得到初混液,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将初混液滴入聚醚中,投料完成后继续搅拌30~40分钟,即得所述的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其中,纳米氧化钙、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聚醚的质量比为1:5~8:20~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混液的滴加时间为40~6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的具体方法是:将有机改性纳米分散液加入改性植物油中,300~500转/分钟搅拌2~3小时即可。
10.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
CN201910466000.3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257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6000.3A CN110257127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6000.3A CN110257127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7127A true CN110257127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6000.3A Pending CN110257127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71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774A (zh) * 2020-05-22 2020-09-29 徐玉琴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稳定型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6982A (zh) * 2022-11-21 2023-04-04 上海丰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纺丝油剂制备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136A (ja) * 1991-06-21 1993-03-09 Sekisui Chem Co Ltd 型内被覆成形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被覆成形品
CN101875879A (zh) * 2010-06-10 2010-11-03 武汉永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锈型水基润滑添加剂、润滑油及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2911770A (zh) * 2012-10-22 2013-02-06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2107A (zh) * 2015-05-25 2018-01-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液态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
CN107541307A (zh) * 2017-08-31 2018-01-05 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基胺类抗氧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7030A (zh) * 2019-02-25 2019-05-24 江苏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开式齿轮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136A (ja) * 1991-06-21 1993-03-09 Sekisui Chem Co Ltd 型内被覆成形用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被覆成形品
CN101875879A (zh) * 2010-06-10 2010-11-03 武汉永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锈型水基润滑添加剂、润滑油及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2911770A (zh) * 2012-10-22 2013-02-06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可生物降解的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32107A (zh) * 2015-05-25 2018-01-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液态组合物和带端子的包覆电线
CN107541307A (zh) * 2017-08-31 2018-01-05 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油基胺类抗氧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7030A (zh) * 2019-02-25 2019-05-24 江苏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开式齿轮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乔森等: "植物油基润滑油应用研究现状", 《当代化工》 *
张强等: "植物油转化环境友好型润滑油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脂》 *
曾俊等: "植物油制备润滑油基油的研究", 《食品工业》 *
李瑞君等: "植物油化学改性做润滑油研究进展", 《农业机械》 *
杨小敏等: "植物油制备润滑基础油的化学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油脂》 *
欧风: "《合理润滑技术手册》", 31 May 1993,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普照等: "植物油制备可生物降解基础油的工艺现状及展望", 《石油商技》 *
黄风林等: "可生物降解植物基润滑油的研究与应用", 《石化技术与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8774A (zh) * 2020-05-22 2020-09-29 徐玉琴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稳定型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6982A (zh) * 2022-11-21 2023-04-04 上海丰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纺丝油剂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7127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高性能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531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723B (zh) 一种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WO2016175258A1 (ja) グリース、機構部品、及びグリースの製造方法
CN110105229A (zh) 一种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应用
CN108130172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环保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751A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Sukirno et al. Biogrease based on palm oil and lithium soap thickener: Evaluation of antiwear property
CN100441774C (zh) 一种造纸用纳米乳液型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4105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车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8628B (zh) 烷基醚改性菜籽油润滑油添加剂、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9093A (zh) 一种高清净取向硅钢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9205A (zh) 一种分散有氧化石墨烯的油溶性浆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52309A (zh) 一种采用生物基原料制备的可生物降解金属防锈脂
JPWO2019189239A1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機構部品、及びグリー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6281599B (zh) 萘乙酸酯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7186B (zh) 一种植物油基可降解型润滑油
CN110257149B (zh) 一种环保型润滑油
CN115746939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润滑剂的制备方法
CN110305726A (zh) 一种多功能低温环保耐用润滑油
CN105985841A (zh) 一种具有良好粘温特性的合成液压油
CN112410107A (zh) 一种纳米合成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9430B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全合成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8774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稳定型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42286B (zh) 一种葡萄糖基/氨基酸复合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