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5133B - 采血管理管机 - Google Patents

采血管理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5133B
CN110255133B CN201910676263.7A CN201910676263A CN110255133B CN 110255133 B CN110255133 B CN 110255133B CN 201910676263 A CN201910676263 A CN 201910676263A CN 110255133 B CN110255133 B CN 110255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late
blood collection
conveying channel
gu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62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5133A (zh
Inventor
谢如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ista Medicine Instrument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ista Medicine Instrument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ista Medicine Instrument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ista Medicine Instrument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62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5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5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5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5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5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56Orientating, i.e.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e.g. of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血管理管机,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机架上,上料装置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内,定向输送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正反调向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上,接料输送装置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具有能够代替人工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保养成本低、耗能少及易于推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采血管理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整理包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理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疗体系的完善及相关医疗器械技术的提高俨然成为当前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中,医院进行血样的化验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普通人进行常规体检的必不可少的体检项目,因此,医疗和体检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采血管。
在采血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整理成整齐排列且管口朝向一致,再进行包装或后续的加工工序。而现有的采血管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整理或者机械自动设备进行整理,但是,现有人工整理的工作时间长,人工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满足高速生产的要求,而机械自动设备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保养成本高,而且耗能大,难以推广。
因此,急需一种采血管理管机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理管机,该采血管理管机具有能够代替人工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保养成本低、耗能少及易于推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血管理管机,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装置将采血管送入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内,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将所述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所述定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所述正反调向装置将所述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所述接料输送装置上,所述接料输送装置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所述采血管。
较佳地,所述上料装置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输送带及围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沿左右方向传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围板围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侧、前侧及后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右侧形成输出所述采血管出料口。
较佳地,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包含输送承载板、若干第一导正板及若干第一导正挡针,所述输送承载板由左上方至右下方倾斜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承载板的上端对接于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导正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相邻两所述第一导正板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采血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导正挡针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所述第一导正板的顶部,且相邻两第一导正挡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采血管的长度;
所述第一导正板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正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倾斜的第一倾斜导向面。
较佳地,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若干第二导正板及若干第二导正挡针,所述第二导正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所述第二导正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一导正板的右侧,且所述第二导正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导正板的顶部,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正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正挡针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所述第二导正板的顶部,且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正挡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采血管的长度;
所述第二导正板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所述第二导正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倾斜的第二倾斜导向面。
较佳地,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前侧板、后侧板、V形排料挡板、盖板及若干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二导正板的右侧,相邻两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第三输送通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盖板遮盖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上,所述V形排料挡板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V形排料挡板的尖部朝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前侧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前侧,所述后侧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后侧;所述V形排料挡板具有一前斜挡板及一后斜挡板,所述前斜挡板与所述前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前排料口,所述后斜挡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后排料口。
较佳地,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垂直滑动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下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下端的上方,所述挡料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开设有避让所述挡料板的避让凹槽,所述挡料板的底部设有缓冲条,所述挡料板可卡入所述避让凹槽内以阻挡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的所述采血管。
较佳地,所述采血管理管机还包括摆动送料机构,所述摆动送料机构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摆臂、摆动轴、摆动板及若干第二导向板,所述摆动轴沿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下端,所述摆动板固定于所述摆动轴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摆动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右侧,相邻两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第四输送通道,所述第四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枢接于输送承载板的下端,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摆动轴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较佳地,所述正反调向装置包含安装架、第三直线驱动器、第四直线驱动器、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调整转板、第二调整转板、若干第三导向板、若干第四导向板、水平滑座及若干顶杆,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摆动送料机构的右方,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均竖直滑动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枢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所述第一调整转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条上;
所述第三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调整转板上,相邻两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形成第五输送通道;所述第四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调整转板上,相邻两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形成第六输送通道,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及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宽度均等于所述第四输送通道的宽度;
所述水平滑座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水平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顶杆呈间隔开的水平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
所述第一调整转板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一一对接于所述第四输送通道,所述第六输送通道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所述顶杆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所述顶杆伸入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时,所述顶杆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所述采血管移动至所述第六输送通道内;
所述第一调整转板的右侧向下倾斜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的左侧向下倾斜时,位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内所述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位于所述第六输送通道内所述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左侧。
较佳地,所述采血管理管机还包括阻挡机构及转向接料座,所述阻挡机构包含安装板、第五直线驱动器及阻挡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五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阻挡板竖直滑动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阻挡板可向下移动至阻挡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
所述转向接料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转向接料座上形成有若干转向弯道,所述转向弯道上端竖直朝上,所述转向弯道的下端朝向右下方,所述转向弯道由上往下呈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第一调整转板的右侧向下倾斜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的左侧向下倾斜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一一对接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上端,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左侧也一一对接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上端。
较佳地,所述接料输送装置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二输送带及护板,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沿前后方向传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转向弯道下端的下方,所述护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后端的右侧,且所述护板正对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下端,所述第二输送带前端的左侧、右侧及前侧均设有限位板。
由于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的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机架上,上料装置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内,定向输送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正反调向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上,接料输送装置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则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放在上料装置上,由上料装置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内,采血管经过定向输送装置时,定向输送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采血管经过正反调向装置时,正反调向装置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上,最终由接料输送装置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从而代替了人工作业,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效率大大提高,能够更好满足高速生产的要求;而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保养成本低,耗能少,更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的上料装置及定向输送装置安装于机架上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的正反调向装置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100包括机架10、上料装置20、定向输送装置30、正反调向装置40及接料输送装置50,上料装置20、定向输送装置30、正反调向装置40及接料输送装置50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机架10上,上料装置20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30内,定向输送装置30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正反调向装置40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50上,接料输送装置50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则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放在上料装置20上,由上料装置20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30内,采血管经过定向输送装置30时,定向输送装置30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采血管经过正反调向装置40时,正反调向装置40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50上,最终由接料输送装置50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从而代替了人工作业,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效率大大提高,能够更好满足高速生产的要求;而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保养成本低,耗能少,更易于推广。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上料装置20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21、第一输送带22及围板23,第一旋转驱动器21优选为马达,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旋转驱动器21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输送带22沿左右方向传动设于机架10上,第一输送带22传动连接于第一旋转驱动器21的输出端,围板23围设于第一输送带22的左侧、前侧及后侧,第一输送带22右侧形成输出采血管出料口24。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放在第一输送带22上,由第一旋转驱动器21驱使第一输送带22水平向右传动,即可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30内。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定向输送装置30包含输送承载板31a、若干第一导正板32及若干第一导正挡针33a,输送承载板31a由左上方至右下方倾斜的固定于机架10上,输送承载板31a的上端对接于出料口24;第一导正板32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输送承载板31a上,相邻两第一导正板32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322,第一输送通道322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采血管的外径,第一导正挡针33a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第一导正板32的顶部,且相邻两第一导正挡针33a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采血管的长度。采血管输出出料口24后送入输送承载板31a的上端,其中,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自动落入第一输送通道322内,并在第一输送通道322内向下滑行;而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被第一导正挡针33a阻挡,使其朝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偏摆并继续向下滑落。较优是,第一导正板32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第一导正板32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第一输送通道322内倾斜的第一倾斜导向面321,使得采血管更顺畅的落入第一输送通道322内。
较优者,定向输送装置30还包含若干第二导正板34及若干第二导正挡针33b,第二导正板34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输送承载板31a上,第二导正板34一一对接于第一导正板32的右侧,且第二导正板34的顶部低于第一导正板32的顶部,相邻两第二导正板34之间形成对接于第一输送通道322的第二输送通道342,第二输送通道342的宽度等于第一输送通道322的宽度,第二导正挡针33b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第二导正板34的顶部,且相邻两第二导正挡针33b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采血管的长度。第一输送通道322内的采血管输入到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并在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向下滑行;而在第二导正板34上方的采血管会继续被第二导正挡针33b阻挡,使其朝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偏摆,其中偏摆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自动落入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并在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向下滑行;而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继续向下滑落。较优是,第二导正板34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第二导正板3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倾斜的第二倾斜导向面341,使得采血管更顺畅的落入第二输送通道342内。
再者,定向输送装置30还包含前侧板31b、后侧板31c、V形排料挡板35、盖板36及若干第一导向板37,第一导向板37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输送承载板31a上,第一导向板37一一对接于第二导正板34的右侧,相邻两第一导向板37之间形成对接于第二输送通道342的第三输送通道372,第三输送通道372的宽度等于第二输送通道342的宽度,第二输送通道342内的采血管输入到第三输送通道372内,并在第三输送通道372内向下滑行。盖板36遮盖固定于第一导向板37上,以阻挡采血管从第三输送通道372内脱离出来。V形排料挡板35固定于盖板36上,V形排料挡板35的尖部朝向第二输送通道342;前侧板31b固定于输送承载板31a的前侧,后侧板31c固定于输送承载板31a的后侧;V形排料挡板35具有一前斜挡板351及一后斜挡板352,前斜挡板351与前侧板31b的下端之间形成前排料口353,后斜挡板352与后侧板31c的下端之间形成后排料口354。如果到达第一导向板37区域的采血管仍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三输送通道372的输送方向),则在V形排料挡板35的前斜挡板351及后斜挡板352的导引下,分别从前排料口353或后排料口354排出。较优是,在本实施中,前排料口353及后排料口354的下方均对接设置有回流传输机构38a,以将从前排料口353或后排料口354排出的采血管进行回流收集,以便重新进行整理。其中,回流传输机构38a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定向输送装置30还包含挡料机构38,挡料机构38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381及挡料板382,挡料板382垂直滑动于第三输送通道372的下端,第一直线驱动器38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直线驱动器381垂直固定于第三输送通道372下端的上方,挡料板382固定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81的输出端,第一导向板37上开设有避让挡料板382的避让凹槽(图中未示),挡料板382的底部设有缓冲条(图中未示),以避免发生刚性碰撞,挡料板382可卡入避让凹槽内以阻挡第三输送通道372内的采血管,以根据生产需求控制第三输送通道372输出采血管或停止输出采血管。
较优者,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100还包括摆动送料机构39,摆动送料机构39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391、摆臂392、摆动轴393、摆动板394及若干第二导向板395,摆动轴393沿前后方向枢接于输送承载板31a的下端,摆动板394固定于摆动轴393上,第二导向板395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摆动板394上,第二导向板395一一对接于第一导向板37的右侧,相邻两第二导向板395之间形成对接于第三输送通道372的第四输送通道396,第四输送通道396的宽度等于第三输送通道372的宽度;第二直线驱动器39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直线驱动器391枢接于输送承载板31a的下端,摆臂392的一端固定于摆动轴393上,摆臂392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391的输出端。当第二直线驱动器391驱使摆臂392带动摆动轴393转动至摆动板394平行于输送承载板31a时,第四输送通道396对接于第三输送通道372,以承接从第三输送通道372输出的采血管,接着,第二直线驱动器391驱使摆臂392带动摆动轴393转动至摆动板394的右侧向下倾斜,以将采血管送入后续的正反调向装置40内,防止采血管停滞于第四输送通道396内造成堵塞。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正反调向装置40包含安装架41、第三直线驱动器42a、第四直线驱动器42b、第一齿条43a、第二齿条43b、第一齿轮43c、第二齿轮43d、第一转轴44a、第二转轴44b、第一调整转板45a、第二调整转板45b、若干第三导向板46、若干第四导向板47、水平滑座48及若干顶杆49,安装架41位于摆动送料机构39的右方,第三直线驱动器42a优选为气缸,第三直线驱动器42a竖直固定于安装架41上,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均竖直滑动于安装架41上,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均固定连接于第三直线驱动器42a的输出端,第一转轴44a及第二转轴44b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枢接于安装架41上,第一转轴44a位于第二转轴44b的左侧,第一调整转板45a固定于第一转轴44a上,第二调整转板45b固定于第二转轴44b上;第一齿轮43c固定于第一转轴44a上,第一齿轮43c啮合于第一齿条43a上,第二齿轮43d固定于第二转轴44b上,第二齿轮43d啮合于第二齿条43b上;则通过第三直线驱动器42a驱使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同步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43c及第二齿轮43d朝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以使第一转轴44a带动第一调整转板45a、第二转轴44b带动第二调整转板45b相互靠近的闭合转动或相互远离的展开转动。第三导向板46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第一调整转板45a上,相邻两第三导向板46之间形成第五输送通道461;第四导向板47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第二调整转板45b上,相邻两第四导向板47之间形成第六输送通道471,第五输送通道461及第六输送通道471的宽度均等于第四输送通道396的宽度。水平滑座48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安装架41上,第四直线驱动器42b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四直线驱动器42b沿左右方向固定于安装架41上,水平滑座48固定连接于第四直线驱动器42b的输出端,顶杆49呈间隔开的水平固定于水平滑座48上。第一调整转板45a及第二调整转板45b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五输送通道461一一对接于第四输送通道396,第六输送通道471一一对接于第五输送通道461,顶杆49一一正对于第五输送通道461,此时,第四直线驱动器42b驱使水平滑座48带动顶杆49水平向右移动;顶杆49伸入第五输送通道461时,顶杆49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采血管的管底,顶杆49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采血管移动至第六输送通道471内,而对于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顶杆49会插入到采血管内,不会顶推到采血管,使得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停留于第五输送通道461内;当第三直线驱动器42a驱使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分别带动第一调整转板45a及第二调整转板45b相互靠近的闭合转动至第一调整转板45a的右侧向下倾斜及第二调整转板45b的左侧向下倾斜时,位于第五输送通道461内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第五输送通道461的右侧,位于第六输送通道471内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第六输送通道471的左侧,使得采血管均是呈管口向上的向下滑出。
再者,采血管理管机100还包括阻挡机构60及转向接料座70,阻挡机构60包含安装板61、第五直线驱动器62及阻挡板63,安装板61固定于安装架41上,第五直线驱动器62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五直线驱动器62竖直固定于安装板61上,阻挡板63竖直滑动于安装板61上,阻挡板63可向下移动至阻挡于第五输送通道461的右侧;第一调整转板45a及第二调整转板45b转动至水平位置时,阻挡板63向下移动至阻挡于第五输送通道461的右侧,第五输送通道461一一对接于第四输送通道396,第六输送通道471一一对接于第五输送通道461,第四输送通道396内的采血管滑入到第五输送通道461内,在阻挡板63的阻挡作用下,防止采血管在惯性的作用下意外滑入到第六输送通道471内造成第六输送通道471内出现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结构简单合理。再者,转向接料座70固定于安装架41上,转向接料座70上形成有若干转向弯道71,转向弯道71上端竖直朝上,转向弯道71的下端朝向右下方,转向弯道71由上往下呈逐渐缩小的结构;第一调整转板45a的右侧向下倾斜及第二调整转板45b的左侧向下倾斜时,第五输送通道461的右侧一一对接于转向弯道71的上端,第六输送通道471的左侧也一一对接于转向弯道71的上端,使得采血管经过转向弯道71后调整成管口朝向左侧的水平位置输出于转向弯道71的下端。
再者,接料输送装置50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51、第二输送带52及护板53,第二旋转驱动器51优选为马达,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旋转驱动器51固定于机架10上,第二输送带52沿前后方向传动设于机架10上,第二输送带52传动连接于第二旋转驱动器51的输出端,第二输送带52位于转向弯道71下端的下方,护板53设于第二输送带52后端的右侧,且护板53正对于转向弯道71的下端,第二输送带52前端的左侧、右侧及前侧均设有限位板54。通过第二旋转驱动器51驱使第二输送带52由后向前输送,以承接转向弯道71下端输出的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并由后向前进行输送。通过护板53的阻挡作用能够防止采血管进入第二传送带时意外滑出第二输送带52,限位板54能够更好的保障采血管整齐稳定向前输送,防止采血管脱离于第二输送带52,结构更为安全合理。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100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首先,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放在第一输送带22上,由第一旋转驱动器21驱使第一输送带22水平向右传动,采血管输出出料口24后送入输送承载板31a的上端,其中,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自动落入第一输送通道322内,并在第一输送通道322内向下滑行;而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被第一导正挡针33a阻挡,使其朝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一输送通道322的输送方向)的偏摆并继续向下滑落。第一输送通道322内的采血管输入到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并在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向下滑行;而在第二导正板34上方的采血管会继续被第二导正挡针33b阻挡,使其朝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偏摆,其中偏摆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自动落入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并在第二输送通道342内向下滑行;而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二输送通道342的输送方向)的采血管会继续向下滑落。第二输送通道342内的采血管输入到第三输送通道372内,并在第三输送通道372内向下滑行。如果到达第一导向板37区域的采血管仍交错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即第三输送通道372的输送方向),则在V形排料挡板35的前斜挡板351及后斜挡板352的导引下,分别从前排料口353或后排料口354排出。较优是,在本实施中,前排料口353及后排料口354的下方均对接设置有回流传输机构38a,以将从前排料口353或后排料口354排出的采血管进行回流收集,以便重新进行整理。
当第二直线驱动器391驱使摆臂392带动摆动轴393转动至摆动板394平行于输送承载板31a时,第四输送通道396对接于第三输送通道372,以承接从第三输送通道372输出的采血管,接着,第二直线驱动器391驱使摆臂392带动摆动轴393转动至摆动板394的右侧向下倾斜,以将采血管送入后续的正反调向装置40内,防止采血管停滞于第四输送通道396内造成堵塞。
通过第三直线驱动器42a驱使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同步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43c及第二齿轮43d朝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以使第一转轴44a带动第一调整转板45a、第二转轴44b带动第二调整转板45b相互靠近的闭合转动或相互远离的展开转动。第一调整转板45a及第二调整转板45b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五输送通道461一一对接于第四输送通道396,第六输送通道471一一对接于第五输送通道461,顶杆49一一正对于第五输送通道461,此时,第四直线驱动器42b驱使水平滑座48带动顶杆49水平向右移动;顶杆49伸入第五输送通道461时,顶杆49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采血管的管底,顶杆49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采血管移动至第六输送通道471内,而对于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顶杆49会插入到采血管内,不会顶推到采血管,使得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停留于第五输送通道461内;当第三直线驱动器42a驱使第一齿条43a及第二齿条43b分别带动第一调整转板45a及第二调整转板45b相互靠近的闭合转动至第一调整转板45a的右侧向下倾斜及第二调整转板45b的左侧向下倾斜时,位于第五输送通道461内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第五输送通道461的右侧,位于第六输送通道471内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第六输送通道471的左侧,使得采血管均是呈管口向上的向下滑出。接着,采血管落入转向弯道71,经过转向弯道71后调整成管口朝向左侧的水平位置输出于转向弯道71的下端。通过第二旋转驱动器51驱使第二输送带52由后向前输送,以承接转向弯道71下端输出的管口朝向左侧的采血管,并由后向前进行输送。
而且,采血管输出出料口24后,进入输送承载板31a的上端,再经过第一导正板32、第一导正挡针33a、第一输送通道322、第二导正板34、第二导正挡针33b、第二输送通道342、第一导向板37、第三输送通道372、摆动送料机构39、正反调向装置40及转向接料座70这一系列的整理调向过程中,采血管都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下滑落,最终到达接料输送装置50上,因此,上述的整理调向过程,无需额外补偿其它的电能等能源,耗能大大减少,有利于的节省能源,使得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100更为环保,更利于推广。
由于本发明的采血管理管机100的上料装置20、定向输送装置30、正反调向装置40及接料输送装置50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机架10上,上料装置20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30内,定向输送装置30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正反调向装置40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50上,接料输送装置50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则将杂乱堆放的采血管放在上料装置20上,由上料装置20将采血管送入定向输送装置30内,采血管经过定向输送装置30时,定向输送装置30将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定向输送装置30的输送方向,采血管经过正反调向装置40时,正反调向装置40将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接料输送装置50上,最终由接料输送装置50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采血管。从而代替了人工作业,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效率大大提高,能够更好满足高速生产的要求;而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保养成本低,耗能少,更易于推广。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3)

1.一种采血管理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定向输送装置、正反调向装置及接料输送装置由左上方至右下方依次首尾对接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装置将采血管送入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内,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将所述采血管调整至平行于所述定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所述正反调向装置将所述采血管调整至管口朝向相同并送入所述接料输送装置上,所述接料输送装置承接并输送管口朝向相同的所述采血管;
所述上料装置包含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输送带及围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沿左右方向传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围板围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侧、前侧及后侧,所述第一输送带右侧形成输出所述采血管出料口;
所述定向输送装置包含输送承载板、若干第一导正板及若干第一导正挡针,所述输送承载板由左上方至右下方倾斜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承载板的上端对接于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导正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相邻两所述第一导正板之间形成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采血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导正挡针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所述第一导正板的顶部,且相邻两第一导正挡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采血管的长度;所述第一导正板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正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倾斜的第一倾斜导向面;
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若干第二导正板及若干第二导正挡针,所述第二导正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所述第二导正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一导正板的右侧,且所述第二导正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导正板的顶部,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正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正挡针呈间隔开的分布固定于部分的所述第二导正板的顶部,且相邻两所述第二导正挡针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采血管的长度;所述第二导正板顶部呈倾斜的设置,且所述第二导正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形成有朝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倾斜的第二倾斜导向面;
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前侧板、后侧板、V形排料挡板、盖板及若干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二导正板的右侧,相邻两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第三输送通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盖板遮盖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上,所述V形排料挡板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V形排料挡板的尖部朝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前侧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前侧,所述后侧板固定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后侧;所述V形排料挡板具有一前斜挡板及一后斜挡板,所述前斜挡板与所述前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前排料口,所述后斜挡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后排料口;
所述定向输送装置还包含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垂直滑动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下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下端的上方,所述挡料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开设有避让所述挡料板的避让凹槽,所述挡料板的底部设有缓冲条,所述挡料板可卡入所述避让凹槽内以阻挡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内的所述采血管;
所述采血管理管机还包括摆动送料机构,所述摆动送料机构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摆臂、摆动轴、摆动板及若干第二导向板,所述摆动轴沿前后方向枢接于所述输送承载板的下端,所述摆动板固定于所述摆动轴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摆动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板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右侧,相邻两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对接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第四输送通道,所述第四输送通道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枢接于输送承载板的下端,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摆动轴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
所述正反调向装置包含安装架、第三直线驱动器、第四直线驱动器、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调整转板、第二调整转板、若干第三导向板、若干第四导向板、水平滑座及若干顶杆,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摆动送料机构的右方,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齿条及第二齿条均竖直滑动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沿前后方向间隔开的枢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所述第一调整转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条上;
所述第三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调整转板上,相邻两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形成第五输送通道;所述第四导向板呈间隙开的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调整转板上,相邻两所述第四导向板之间形成第六输送通道,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及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宽度均等于所述第四输送通道的宽度;
所述水平滑座沿左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沿左右方向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水平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顶杆呈间隔开的水平固定于所述水平滑座上;
所述第一调整转板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一一对接于所述第四输送通道,所述第六输送通道一一对接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所述顶杆一一正对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所述顶杆伸入所述第五输送通道时,所述顶杆顶推管口朝向右侧的所述采血管移动至所述第六输送通道内;
所述第一调整转板的右侧向下倾斜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的左侧向下倾斜时,位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内所述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位于所述第六输送通道内所述采血管呈管口向上的滑出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管理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机构及转向接料座,所述阻挡机构包含安装板、第五直线驱动器及阻挡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五直线驱动器竖直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阻挡板竖直滑动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阻挡板可向下移动至阻挡于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
所述转向接料座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转向接料座上形成有若干转向弯道,所述转向弯道上端竖直朝上,所述转向弯道的下端朝向右下方,所述转向弯道由上往下呈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第一调整转板的右侧向下倾斜及所述第二调整转板的左侧向下倾斜时,所述第五输送通道的右侧一一对接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上端,所述第六输送通道的左侧也一一对接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血管理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输送装置包含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二输送带及护板,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沿前后方向传动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转向弯道下端的下方,所述护板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后端的右侧,且所述护板正对于所述转向弯道的下端,所述第二输送带前端的左侧、右侧及前侧均设有限位板。
CN201910676263.7A 2019-07-25 2019-07-25 采血管理管机 Active CN110255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263.7A CN110255133B (zh) 2019-07-25 2019-07-25 采血管理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263.7A CN110255133B (zh) 2019-07-25 2019-07-25 采血管理管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5133A CN110255133A (zh) 2019-09-20
CN110255133B true CN110255133B (zh) 2024-04-12

Family

ID=67928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6263.7A Active CN110255133B (zh) 2019-07-25 2019-07-25 采血管理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5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8404B (zh) * 2020-01-21 2021-06-25 林铭兰 一种可调节送料位置的盘香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65317A1 (de) * 1971-12-24 1973-06-28 Kurt Galow Sortiervorrichtung fuer flaschen, tuben, voll- oder hohlkoerper, insbesondere aus kunststoff
CN104355067A (zh) * 2014-10-30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
CN106395241A (zh) * 2016-09-23 2017-02-15 黄飞必 一种采血管输送装置
CN107176440A (zh) * 2017-05-24 2017-09-19 上海点键科技有限公司 理管机及理管设备
CN206705241U (zh) * 2017-01-25 2017-12-05 无锡市邦达新型电池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钢壳出料取向装置
CN107600980A (zh) * 2017-10-12 2018-01-19 张红波 牙膏生产流水线多工位牙膏管立管设备
CN210655071U (zh) * 2019-07-25 2020-06-02 深圳市远景医疗器械模具有限公司 环保型采血管定向装置
CN210655072U (zh) * 2019-07-25 2020-06-02 深圳市远景医疗器械模具有限公司 采血管理管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65317A1 (de) * 1971-12-24 1973-06-28 Kurt Galow Sortiervorrichtung fuer flaschen, tuben, voll- oder hohlkoerper, insbesondere aus kunststoff
CN104355067A (zh) * 2014-10-30 2015-02-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全自动输送装置
CN106395241A (zh) * 2016-09-23 2017-02-15 黄飞必 一种采血管输送装置
CN206705241U (zh) * 2017-01-25 2017-12-05 无锡市邦达新型电池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钢壳出料取向装置
CN107176440A (zh) * 2017-05-24 2017-09-19 上海点键科技有限公司 理管机及理管设备
CN107600980A (zh) * 2017-10-12 2018-01-19 张红波 牙膏生产流水线多工位牙膏管立管设备
CN210655071U (zh) * 2019-07-25 2020-06-02 深圳市远景医疗器械模具有限公司 环保型采血管定向装置
CN210655072U (zh) * 2019-07-25 2020-06-02 深圳市远景医疗器械模具有限公司 采血管理管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5133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5133B (zh) 采血管理管机
CN210655071U (zh) 环保型采血管定向装置
KR101586338B1 (ko) 알루미늄 튜브 자동 인발장치
CN103401027A (zh) 一种极板自动堆叠机
CN1410333A (zh) 反转装置和反转方法
CN212823210U (zh) 一种螺栓自动供料机构
CN104554900B (zh) 一种机械式数粒瓶装机
CN210655072U (zh) 采血管理管机
US8480344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for objects and welding apparatus with such a conveying apparatus
CN213053003U (zh) 一种钢管切割机自动上料装置
CN113335610B (zh) 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及集积装置
IT201900014079A1 (it)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di alimentazione di pere per la lavorazione a più linee
CN216263097U (zh) 缩管机用自动走料装置
CN215205599U (zh) 一种物料装箱系统及集积装置
US2013023739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uffering a plurality of goods or groups of goods and paper handling system comprising same
CN210635422U (zh) 一种高速理管机
CN108544574A (zh) 一种竹材自动截断分选设备
CN215247871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210653824U (zh) 采血管正反调向装置
CN106829417B (zh) 一种高速进出料系统
CN218591941U (zh) 一种医用长导管的上料装置
CN105173570A (zh) 一种医用配件的输送装置
CN221063577U (zh) 一种衬套筛选机
CN217497692U (zh) 一种出料齐头平铺收集装置
CN214452507U (zh) 筒状物料分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5

Address after: 518000 first floor, B building, 18 Fu Xin Road, Pingdi Street Community Center, Longgang,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VISTA MEDICINE INSTRUMENT MOUL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18 Fuxin Road, Pingdi Street Center Commun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e Ruw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