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2401B -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2401B
CN110252401B CN201910622352.3A CN201910622352A CN110252401B CN 110252401 B CN110252401 B CN 110252401B CN 201910622352 A CN201910622352 A CN 201910622352A CN 110252401 B CN110252401 B CN 110252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noble metal
ceramic precursor
solution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23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2401A (zh
Inventor
李明
田树梅
全红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223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2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metal ingredient
    • B01J35/393Metal or metal oxide crystallite siz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2Impregnation, coating or precipitation
    • B01J37/0201Impreg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34Irradiation by, or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wave energy, e.g. ultrasonic waves ; Ionic sputtering; Flame or plasma spraying; Particle radiation
    • B01J37/341Irradiation by, or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wave energy, e.g. ultrasonic waves ; Ionic sputtering; Flame or plasma spraying; Particle radiation making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8Dyes; Colorants; Fluorescent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10Photo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电喷雾技术中不同接收装置对颗粒接收的影响,Si‑H键活性测定以及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及其染料降解应用。染料降解包括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以及紫外光照等。该法以陶瓷先驱体为催化剂载体,电喷雾技术用于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利用离子液体接收,能够减少损失并能得到尺寸在2~4μm之间的微球颗粒。该法制得的陶瓷先驱体聚合物微球能够保持聚乙烯硅氮烷上的Si‑H活性键,并能够负载上铂金属纳米颗粒,将该催化剂用于对罗丹明染料的降解,具有很好的降解效率和反复使用性。

Description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贵金属纳米颗粒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非常活跃,Au,Pt,Ag等元素占了很大比重。载体则是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为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整个催化剂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本实验选用陶瓷先驱体载体,陶瓷先驱体是一种特殊的液态聚合物,其工艺特性好,材料分子内富有还原性Si-H基团可还原固载金属催化剂,烯基基团可供自交联载体成型,可在不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较低温烧成,避免高温烧结的弊端。尽管陶瓷先驱体载体具有以上工艺优点,但缺点是成型比表面积小,只能用于涂层材料。为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通过乳液合成,添加泡沫剂或牺牲添加物等方法已有报告,但表面Si-H在工艺过程中消失,很难保持官能团活性。
电纺丝技术均采用聚合物溶液在通电状态下喷出并得到拉伸最后被接收装置所接收的原理。所制备的材料多为纺丝或膜状材料,目前还没有在不添加任何粉末结晶材料直接采用陶瓷先驱体溶液喷射形成微球颗粒的文献及专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载体高比表面积成型以及成型后继续保留Si-H键,本发明采用电喷雾制备聚乙烯硅氮烷(PVSZ)微颗粒材料,在不添加任何粉末结晶的条件下,直接喷射PVSZ溶液形成微球颗粒,PVSZ上Si-H键仍能保持活性,并负载上铂金属纳米颗粒制备得到了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染料罗丹明6G的降解应用。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电压,流速以及喷射口与接收装置间的距离得到颗粒制备的最佳条件,并通过浸渍法负载上铂金属纳米颗粒得到铂-聚硅氮烷催化剂。本发明还探究了不同接收负极装置对颗粒制备的影响,接收器为铝箔纸,氢氧化钠碱溶液和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本发明还利用溴水与Si-H键的滴定反应测定了在PVSZ颗粒表面活性Si-H摩尔数。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通过将贵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陶瓷先驱体制备的载体颗粒上即得。
其中,所述载体颗粒通过电喷雾法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2~4μm。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载体颗粒的制备:选取陶瓷先驱体溶液采用电喷雾法对接受装置进行喷射,改变不同的电压,流速以及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的距离获得载体颗粒;
2)载体颗粒上负载贵金属:采用浸渍法将贵金属溶液负载到载体颗粒上,制备得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
其中,所述步骤1)的陶瓷先驱体为聚乙烯硅氮烷或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的陶瓷先驱体溶液选用聚乙烯硅氮烷原液或稀释液,并加入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
其中,所述步骤1)的接受装置为金属箔膜、贵金属盐的酸碱溶液、咪唑类阳离子、六氟磷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三氟甲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步骤2)贵金属包括Pt、Au、Ag、Pd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贵金属溶液为氯铂酸溶液;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2)氯铂酸溶液浓度为0.1wt%,pH=4.5。
其中,所述步骤1)的电压25kV,流速40μL/min,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的距离为8cm。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在降解染料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染料包括亚甲基蓝,甲基橙,酸性品红,孔雀石绿以及罗丹明B,罗丹明R6G等偶氮、三芳甲烷料、蒽醌、靛族、杂环、菁系料、硫化、酞菁类染料。
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催化剂在用于降解染料罗丹明6G中的应用。
在降解染料罗丹明6G可以采用氧化法也可以采用还原法。在用氧化法降解罗丹明6G时,可加入的过氧化物包括过氧化氢、过硼酸、重铬酸、氯酸、亚硝酸类氧化剂水溶液;在还原法降解罗丹明6G时可加入的还原剂,包括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其中,所述应用是利用溴与PVSZ上的Si-H反应,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溴,便能计算出消耗的Si-H键含量。
其中,作为优选,所述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01mol/L。
其中,所述溴与PVSZ上的Si-H反应具体步骤如下:取0.1014g的PVSZ样品,放入120mL干燥棕色试剂瓶中,溴取1.7mL,加入5mL乙酸,置于阴暗室温反应60min。
其中,所述硫代硫酸钠滴定溴具体步骤:溴与PVSZ上的Si-H反应完全后,加入3mL100g/L的碘化钾,快速振荡摇匀,此时体系呈红褐色,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体系变为黄色,滴入3~5滴10g/L淀粉指示剂溶液,体系变为蓝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消失(突变为无色)即为终点。
其中,所述染料为罗丹明6G,浓度为1×10-6g/mol;当采用氧化法降解染料罗丹明6G时,在染料中加入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1mmol/L。
本发明的电喷雾装置为在常规电喷雾装置进行的改进,该电喷雾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高压电源(HB-Z503-1AC,天津恒博仕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电压,电喷雾针口,接收装置以及用来控制流速的注射泵(LSP01-1A,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并通过改变不同的接收装置探究其对产生的颗粒的影响,接收装置选用铝箔纸,以及铺上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培养皿。
本发明还探究了催化剂降解染料的最佳条件,通过控制氧化剂用量,氯铂酸pH值,温度,紫外光以及反应时间探究对染料的去除效率,并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染料罗丹明6G的浓度进行测定。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电喷雾技术制备聚硅氮烷微球颗粒,此溶液从未使用电喷雾制备,在不添加任何粉末结晶的条件下直接用陶瓷先驱体溶液喷射形成颗粒状的材料,并能保持聚乙烯硅氮烷上Si-H键仍然具有活性,能够很好的负载上铂金属纳米颗粒。采用离子液体作为接收液体,能够获得呈球状,大小在2~4μm之间的颗粒,并且减少了因固体接收装置上颗粒很难刮下的损失,制得的催化剂用于降解染料罗丹明6G,具有很好的催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电喷雾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验技术路线图;
图3、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20kV,距离8cm的条件下利用NaOH溶液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50μm尺度下粒子图;b.2μm尺度下粒子图);
图4、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20kV,距离8cm的条件下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和b.1μm尺度下粒子图;c.10μm尺度下粒子图);
图5、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35kV,距离8cm的条件下利用NaOH溶液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50μm尺度下粒子图;b.40μm尺度下粒子图);
图6、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35kV,距离8cm的条件下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50μm尺度下粒子图;b.2μm尺度下粒子图;c.500nm尺度下粒子图);
图7、在流速40μL/min,电压25kV,距离为8cm的条件下利用NaOH溶液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500nm尺度下粒子图;b.30μm尺度下粒子图;c.2μm尺度下粒子图);
图8、在流速40μL/min,电压25kV,距离为8cm的条件下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a.30μm尺度下粒子图;b.20μm尺度下粒子图;c.2μm尺度下粒子图);
图9、PVSZ载体上负载铂纳米颗粒(a.PVSZ载体上铂纳米颗粒的SEM图;b.铂颗粒在PVSZ载体上的EDS图);
图10、不同氧化剂含量对罗丹明6G去除效率的影响;
图11、氯铂酸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图12、不同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图13、不同反应时间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图14、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喷雾装置为在常规电喷雾装置进行的改进,该电喷雾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高压电源(HB-Z503-1AC,天津恒博仕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电压,电喷雾针口,接收装置以及用来控制流速的注射泵(LSP01-1A,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并通过改变不同的接收装置探究其对产生的颗粒的影响,接收装置选用铝箔纸,以及铺上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培养皿。
实施例1铂-聚硅氮烷催化剂的制备
本实施例包括自制电喷雾装置,载体颗粒制备,聚硅氮烷上Si-H键活性测定,铂金属纳米颗粒负载的研究,制备载体颗粒最佳条件的选择(包括电压,流速以及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同接收装置对颗粒制备的影响(接收装置如铝箔纸,以及铺上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者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的培养皿)等。
1、自制电喷雾装置
实验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高压电源提供电压,电喷雾针口,接收装置以及用来控制流速的注射泵。通电状态下,陶瓷先驱体溶液在电喷雾针出口端形成细小的荷电液滴,液滴表面上的电荷密度随液滴中的溶剂挥发而增加,当电荷密度增加到Rayleigh稳定极限时,液滴受静电排斥而分裂成更小的液滴,并被接收装置所接收。如图1所示。
2、电喷雾技术制备载体颗粒的最佳条件
通过调节电压,流速以及喷雾出口与接收装置间的距离获得最佳的制备陶瓷先驱体材料的条件。控制流速为20μL/min,调节电压分别为20、25、30、35kV,距离为6、8、10、12、14cm;同样,电压设为25kV,改变流速分别为8、14、20、40μL/min,距离为6、8、10、12、14cm。图3、4是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20kV,距离8cm的条件下分别采用NaOH溶液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接收到的颗粒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仅有部分形成了微球颗粒,并且多为团聚体。而在其他条件下,形成的颗粒多数如图5、6所示(在流速为20μL/min,电压35kV,距离8cm条件下,分别用NaOH溶液和离子液体接收到的颗粒SEM图)形成的颗粒未成型。在电压为25kV,距离14cm,流速分别为20和40μL/min的条件下,由于距离和流速过大,未能获得颗粒,喷射出的样品呈液体状态,所以为了制备出要调节好电压,流速以及距离。图7、8分别是采用NaOH溶液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接收到的颗粒,喷射出的颗粒呈球状,并且颗粒之间存在间隙,此时是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电压25kV,流速40μL/min,距离为8cm。
3、PVSZ载体颗粒制备
称取约10g PVSZ原液(购于安徽艾约塔硅油有限公司),加入2wt%光固化剂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混匀,装入注射器中。固定在电喷雾装置上,调节电压为25kV,流速40μL/min以及距离为8cm,使喷射口处的液体呈液滴状喷射到接收装置上。通电一小时后,将喷出的样品放在紫外灯下照射20min,离心机6000r/min,25min,加入四氢呋喃离心6000r/min,15min洗3遍得到聚硅氮烷颗粒。
4、不同接收装置对颗粒制备的影响
改变不同的接收装置,原先选用铝箔纸时,绝大部分颗粒很难从铝箔纸上刮下来,对后续使用造成影响。后选用NaOH溶液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用于接收。NaOH溶液和离子液体接收的PVSZ载体SEM图参见图7、8,结果显示,接收装置中铺上一层NaOH溶液后,形成的铂金属颗粒多为团聚体,未成型(如图7)。而采用离子液体接收样品以后,喷射出的颗粒呈球状,大小多在2~4μm之间,并且颗粒之间存在间隙,增加了陶瓷先驱体材料的表面积,便于铂金属颗粒的负载(如图8)。
5、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
采用以上最佳条件将陶瓷先驱体载体制备好后,加入0.1wt%,pH=4.5的氯铂酸,静置15min,离心机6000r/min,15min,再蒸馏水漂洗3遍,离心6000r/min,10min,以除去未被还原的氯铂酸,放入烘箱中40℃下烘干多余的水分。制备出的载体负载上铂纳米颗粒,通过扫面电镜以及能谱分析,可以看出,铂金属纳米颗粒能够很好的被载体包覆,且PVSZ载体表面上的铂负载量达1.48wt%,参见图9。
实施例2 Si-H活性测定
利用溴与电喷雾获得的聚硅氮烷颗粒中(实施例1中的步骤3制备得到的聚硅氮烷颗粒)的Si-H键反应,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定Si-H键的量。原理:
Figure BDA0002124773680000061
Figure BDA0002124773680000062
过量的Br2与碘化钾反应2KI+Br2→I2+2KBr,析出的I2以硫代硫酸钠滴定I2+2Na2S2O3→Na2S4O6+2NaI。
取两份溴溶液,一份用于空白试验测定溴的含量,一份加入电喷雾制备出的聚硅氮烷颗粒样品(实施例1中的步骤3制备得到的聚硅氮烷颗粒)进行反应,控制两边溴含量相同。取0.1014g的电喷雾样品(实施例1中的步骤3制备得到的聚硅氮烷颗粒),放入120mL干燥棕色试剂瓶中。加入1.7mL溴,5mL乙酸,置于阴暗室温反应60min;待反应完全后,将试样转移至100mL锥形瓶,加入3mL 100g/L的碘化钾,快速振荡摇匀,此时体系呈红褐色,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体系变为黄色,滴入3~5滴10g/L淀粉指示剂溶液,体系变为蓝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消失(突变为无色)即为终点。空白试验同上(除不加样品,其他步骤相同),活性Si-H含量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124773680000071
V1: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mL;V2: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浓度,mol/L;m:PVSZ样品质量,g。
从溴与电喷雾获得的聚硅氮烷颗粒反应可以看出,电喷雾制备的载体颗粒仍然能够保留其中的Si-H键活性,并由滴定结果可以看出,每克催化剂上存在2.47×10-5mol的Si-H键,可用于对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还原固载。
实施例3铂-聚硅氮烷催化剂去除罗丹明6G
将实施例1最佳条件制得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用于去除染料罗丹明6G,1mmol/L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探讨其含量,氯铂酸pH值,温度,紫外光照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并对催化剂循环使用率进行了研究。
利用F97XP荧光分光光度计(F-7000,HITACHI)测定染料的浓度,罗丹明6G的激发波长525nm,发射起始波长540nm,终止波长600nm,扫描速度1000nm/min,扫描间隔1nm。
1、氧化剂不同浓度的影响
氧化剂含量会对罗丹明6G的去除效率产生影响,选用1mmol/L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去除4mL浓度为1×10-6g/mol的罗丹明6G,不加入催化剂,控制反应时间为5min,分别加入0.5、0.6、0.7、0.8、0.9、1.0mL的过氧化氢溶液,探究氧化剂用量对染料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过氧化氢溶液含量越高去除罗丹明6G的效率也越高,在投加量为0.9mL时,去除率达到了62%,而当其含量高于0.9mL时,染料的浓度变化不大,近饱和值,因此为了节约氧化剂的量,选用0.9mL作为固定投加量,来探究其他因素对罗丹明6G的降解效率的影响。参见图10。
2、氯铂酸pH的影响
改变不同的氯铂酸pH值探究其对罗丹明6G去除效率的影响,投加0.9mL 1mmol/L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去除4mL浓度为1×10-6g/mol的罗丹明6G,控制加入的催化剂(实施例1最佳条件制备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的量相同为0.007g,反应时间为5min,其他条件相同,改变氯铂酸pH值为4.5和8.5,探究催化剂pH值对染料催化去除的影响。
2mmol/L磷酸1mL(用1mol/LNaOH调至pH=4.5),0.2wt%氯铂酸1mL,混匀,得0.1wt%,pH=4.5的氯铂酸溶液;
2mmol/L磷酸1mL(用1mol/LNaOH调至pH=8.5),0.2wt%氯铂酸1mL,混匀,得0.1wt%,pH=8.5的氯铂酸溶液。
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的氯铂酸pH=4.5的时候对染料的降解效率最高。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更多的H+与氧气反应生成·HO2,·HO2与H+生成H2O2,H2O2的量增加提高了氧化性从而提高了对染料罗丹明6G的去除效率。参见图11。
3、不同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不同会对H2O2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对罗丹明6G的去除效率。控制过氧化氢溶液含量0.9mL,投加的催化剂(实施例1最佳条件制备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的含量一定为0.007g及pH为4.5,反应时间5min,改变温度分别为20、30、40、50℃,去除4mL浓度为1×10-6g/mol的罗丹明6G,探究温度的变化对染料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罗丹明6G在不同温度下的降解效率不同,并在30℃时呈现最低值,达到了50.2%。原因可能是,H2O2在30℃时的分解速率最高。参见图12。
4、紫外光照的影响
探讨有无紫外光照对染料去除效率的影响,紫外灯为256nm 45w,结果如表1所示。投加0.9mL 1mmol/L过氧化氢溶液,控制pH为4.5的催化剂(实施例1最佳条件制备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投加量一定为0.007g,在30℃下,反应5min,氧化降解4mL浓度为1×10-6g/mol的罗丹明6G。
表1有无紫外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2124773680000081
由表1可知,在有紫外光的照射下,催化剂对罗丹明6G的去除效率可达77.5%,而没有紫外光照的情况下去除率仅为35.6%。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H2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够直接产生·OH;二、光照能够产生电子,而H2O2本身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很好的电子受体,在反应过程中作为电子捕获剂,与e-生成·OH和OH-,·OH与染料反应生成CO2和H2O及其他无机小分子,提高了降解效率。
5、不同反应时间的影响
不同反应时间也会对氧化剂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对罗丹明6G的去除效率。控制其他条件一致,0.9mL 1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007g,pH=4.5的催化剂(实施例1最佳条件制备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在30℃有紫外光照下,改变反应时间分别为5、10、15、20、25、30、35、40min,去除4mL浓度为1×10-6g/mol的罗丹明6G,探究反应时间对染料去除效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罗丹明6G的浓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变小,并在5min处有一个明显的降解趋势,40min时降解效率达到了77.7%。参见图13。
6、催化剂循环使用率
催化剂的好坏可以通过其循环使用率来判断。取数份20mL,1×10-6g/mol的罗丹明6G溶液,每份中加入4.5mL 1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同一份质量为0.035g、pH=4.5的催化剂颗粒(实施例l最佳条件制备的PVSZ载体负载铂金属纳米颗粒)循环使用,在30℃有紫外光照下,反应15min。
每次反应限15min,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七次后的降解效率仍能达到50.3%,第十次降解效率变化不大,可见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性能,参见图14。

Claims (10)

1.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通过将贵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陶瓷先驱体制备的载体颗粒上即得,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2~4μm,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陶瓷先驱体溶液采用电喷雾法对接受装置进行喷射,并加入光固化剂,改变不同的电压,流速以及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的距离获得载体颗粒;然后采用浸渍法将贵金属溶液负载到载体颗粒上,制备得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所述陶瓷先驱体为聚乙烯硅氮烷或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所述光固化剂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载体颗粒的制备:选取陶瓷先驱体溶液采用电喷雾法对接受装置进行喷射,并加入光固化剂,改变不同的电压,流速以及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的距离获得载体颗粒;
2)载体颗粒上负载贵金属:采用浸渍法将贵金属溶液负载到载体颗粒上,制备得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先驱体为聚乙烯硅氮烷或烯丙基超支化聚碳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先驱体溶液选用聚乙烯硅氮烷原液或稀释液,并加入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装置为金属箔膜、贵金属盐的酸碱溶液、咪唑类阳离子、六氟磷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三氟甲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包括Pt、Au、Ag、Pd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溶液为氯铂酸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电压25 kV,流速40μL/min,喷射出口与接收装置的距离为8 c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在降解染料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在用于降解染料罗丹明6G中的应用。
CN201910622352.3A 2019-07-10 2019-07-10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252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2352.3A CN110252401B (zh) 2019-07-10 2019-07-10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2352.3A CN110252401B (zh) 2019-07-10 2019-07-10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2401A CN110252401A (zh) 2019-09-20
CN110252401B true CN110252401B (zh) 2021-11-12

Family

ID=67925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2352.3A Active CN110252401B (zh) 2019-07-10 2019-07-10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24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785A (zh) * 1995-07-05 1998-08-05 卡塔托尔公司 催化反应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86953A (zh) * 2012-01-17 2012-07-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聚碳硅烷纤维的催化交联方法
CN103833408A (zh) * 2014-03-28 2014-06-04 厦门大学 一种硅氧碳微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131301A (zh) * 2015-09-29 2015-12-0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聚铜碳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05457629A (zh) * 2015-12-11 2016-04-06 上海源由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54205A (zh) * 2016-11-25 2017-04-05 厦门大学 一种SiCO微米级多孔中空陶瓷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28759A (zh) * 2019-03-14 2019-06-25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SiC陶瓷膜电化学反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7081B2 (en) * 2003-01-29 2007-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lycarbosilane buried etch stops in interconnect structur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785A (zh) * 1995-07-05 1998-08-05 卡塔托尔公司 催化反应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86953A (zh) * 2012-01-17 2012-07-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聚碳硅烷纤维的催化交联方法
CN103833408A (zh) * 2014-03-28 2014-06-04 厦门大学 一种硅氧碳微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5131301A (zh) * 2015-09-29 2015-12-09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聚铜碳硅烷的制备方法
CN105457629A (zh) * 2015-12-11 2016-04-06 上海源由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型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54205A (zh) * 2016-11-25 2017-04-05 厦门大学 一种SiCO微米级多孔中空陶瓷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28759A (zh) * 2019-03-14 2019-06-25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SiC陶瓷膜电化学反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2401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2849B2 (en) Multi-phasic nanoparticles
Zhang et al. Photo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carbon dots (CDs) derived from chitosan and their use in electrochemical imaging
Ghosh et al. Nanostructured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towards a sustainable platform
JP3883120B2 (ja) 色素増感太陽電池基体用の多孔質酸化亜鉛薄膜及び色素増感太陽電池の光電極材料用の酸化亜鉛/色素複合薄膜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酸化亜鉛/色素複合薄膜を光電極材料に用いる色素増感太陽電池
Mehta et al.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by gold carbon dot core shell nanocatalyst under visible/sunlight
Selvakumari et al. Bio-active synthesis of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using eggshell membrane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
CN101362649B (zh) 一种电纺介孔氧化锆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Andrade et al. Easy preparation of gold nanostructures supported on a thiolated silica-gel for catalysis and latent fingerprint detection
CN108120709A (zh) 一种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毛细管微液滴金属球检测方法
CN110252401B (zh) 陶瓷先驱体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ssaglia et al. Semiconducting nanofibers in photoelectrochemistry
Guo et al.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suspensions responsive to electric fields
CN103243408B (zh) 一种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多孔纤维制备方法
CN108796661B (zh) 一种铂金掺杂荧光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
CN113101971B (zh) 一种PVDF/MoS2/AuNP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357028C (zh) 高活性光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12213289A (zh) 一种快速响应和完全可逆的光学过氧化氢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N102398041A (zh) 气-液界面组装银纳米粒子膜的方法
CN115043445A (zh) 氧化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Yao et al. Fluorescent CdS quantum dot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Xue et al. Role of surface ligands on CdSe/CdS QDs in affecting the charge s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in reducing the graphene oxide
CN113049567B (zh) 一种书写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542773A (zh) 具有双组分壳层的量子点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2435B (zh) 一种COTh-S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13462A (zh) TiO2中空全介孔纳米纤维在光催化剂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