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538A -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 Google Patents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538A
CN110248538A CN201880008786.8A CN201880008786A CN110248538A CN 110248538 A CN110248538 A CN 110248538A CN 201880008786 A CN201880008786 A CN 201880008786A CN 110248538 A CN110248538 A CN 110248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r
pipe
surface side
recess po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7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沢一磨
高橋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4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5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8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of ambient medium or of target ;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spray devices or of supply means, e.g. pipes, pumps or their drive means
    • B05B12/08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of ambient medium or of target ; responsive to condition of spray devices or of supply means, e.g. pipes, pumps or their drive means responsive to flow or pressure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be discharged
    • B05B12/087Flow or presssure regulators, i.e. non-electric unitary devices comprising a sensing element, e.g. a piston or a membrane, and a controlling element, e.g. a valve
    • B05B12/088Flow or presssure regulators, i.e. non-electric unitary devices comprising a sensing element, e.g. a piston or a membrane, and a controlling element, e.g. a valv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er, e.g. membrane, diaphragm, bell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2Watering arrangements located above the soil which make use of perforated pipe-lines or pipe-lines with dispensing fittings, e.g. for drip irrigation
    • A01G25/023Dispensing fittings for drip irrigation, e.g. dripp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抑制滴灌用管内的液体压力变动引起的液体排出量的变化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本发明的发射器为一种配置在具有排出口的管的内壁,并调节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管内向所述管外的灌溉用液体的排出的发射器。发射器具有:吸入部、调节部、排出部、及流道。所述调节部具有:凹部及膜;所述膜被固定为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状态,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区域为隔膜部;所述凹部在其底面中在所述筒部的内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排出部连通,在其底面具有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狭缝,在其底面中,形成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除了所述狭缝以外,为对所述膜的阀座部。在所述发射器配置在所述管内的状态下,所述膜的隔膜部当所述管内不存在所述液体时,不接触所述阀座部,当所述管内存在所述液体时,根据所述液体的压力能够接触所述阀座部;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区域以时间差进行接触。

Description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背景技术
在植物栽培中,已知有滴灌法。滴管法是一种在土壤中配置滴灌用管,并从所述管向土壤滴落水及液体肥料等灌溉用液体的方法。近年来,由于地球的温暖化而引起沙漠化、水资源枯竭等问题,滴灌法由于能够最小化灌溉用液体的消费量,因此特别受注目。
所述滴灌用管通常具有排出灌溉用液体的多个贯通孔的管和用于从所述各贯通孔排出灌溉用液体的多个发射器(也称为“滴头”)。发射器的种类例如已知有接合在管的内壁面并进行使用的发射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所述发射器包含:吸入部,从管吸入液体;减压流道,在所述发射器内减压液体的同时使液体流动;调节部,将流过所述减压流道的液体,根据所述管内液体压力,调节通过所述发射器从所述管排出的液体的排出量。所述调节部使用根据所述管内液体的压力而变形的隔膜,所述隔膜例如使用硅橡胶模等具有弹性的膜等。
根据所述发射器,由于可根据所述管内压力来调节排出量,因此例如在管内流动的液体压力变动的情况下,或在根据管内的位置而液体的压力不同的情况下,可无变动地排出液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046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所述管内液体的压力在规定的压力以上,则即使出现压力变动,也能维持抑制变化的排出量,但是在达不到规定压力的范围内,具有排出量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长管长距离进行滴灌的情况下等,根据距离送液泵的位置,排出量会受到影响。具体地,例如在用于将所述液体输送到所述管的送液泵附近,所述发射器可维持无变化的排出量,但是在远离所述送液泵的位置,所述发射器有可能无法实现与所述送液泵附近相同的排出量。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抑制滴灌用管内液体的压力变动引起的所述液体排出量的变化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射器为一种配置在具有排出口的管的内壁,并调节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管内向所述管外的灌溉用液体的排出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吸入部,其将所述管内的所述液体吸入内部;
调节部,其调节所述吸入的液体的排出量;
排出部,其通过所述管的排出口排出所述吸入的液体;和
流道,其连通所述吸入部和所述调节部,
所述调节部,其具有:
凹部及膜,
就所述膜而言,
其以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状态固定,
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区域为隔膜部,
就所述凹部而言,
在其底面具有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排出部连通,
在其底面具有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狭缝,
在其底面中,形成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
除了所述狭缝以外,为对于所述膜的阀座部,
在所述发射器配置在所述管内的状态下,所述膜的隔膜部
当所述管内不存在所述液体时,不接触所述阀座部,
当所述管内存在所述液体时,根据所述液体的压力能够接触所述阀座部,
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区域以时间差进行接触。
本发明的滴灌用管的特征在于,
其具有:管和发射器,
所述发射器为所述本发明的发射器,
所述管具有排出灌溉用液体的排出口,
所述发射器配置在所述管的内壁的具有所述排出口的部位,
所述发射器的排出部与所述管的所述排出口相对应。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可抑制滴灌用管内液体的压力变动引起的所述液体排出量的变化。因此,例如在如上所述的长距离滴灌或向所述管内的送液压力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对排出量的影响而实施滴灌。
附图说明
[图1]图1(A)及(B)为示出实施方案1的滴灌用管的概略的截面图。
[图2]图2(A)及(B)为示出实施方案1的发射器的立体图。
[图3]图3(A)至(C)为示出实施方案1的发射器的平面图。
[图4]图4(A)至(C)为示出实施方案1的发射器的截面图。
[图5]图5(A)及(B)为说明实施方案1的发射器的运作的示意图。
[图6]图6为实施方案2的发射器的平面图。
[图7]图7为实施方案3的发射器的截面图。
[图8]图8为实施方案4的发射器的截面图。
[图9]图9为实施方案4的其他发射器的截面图。
[图10]图10为实施方案5的其他发射器的截面图。
[图11]图11为示出实施例中的管内的水压力和从管排出口排出的水的单位时间排出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1)。
条件(1):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不满足所述条件(1)。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在所述条件(1)中,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且3以下,优选例如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和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的比(L1∶L2)为1.1至3∶1。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椭圆。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2)。
条件(2):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不满足所述条件(2)。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在所述条件(2)中,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且3以下,优选例如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和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的比(L1∶L2)为1.1至3∶1。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椭圆。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以下条件(3)。
条件(3):在所述凹部的轴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偏离。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以下条件(4)。
条件(4):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彼此不平行地配置。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倾斜。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倾斜。
本发明的发射器中,例如在所述凹部的底面,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周围可为向上方向突出的凸状。下文中,所述突出的凸状的区域也称为所述贯通孔周围的“筒状区域”。此时,在所述筒状区域中,例如突出的凸部的上表面,在其一部分具有所述狭缝,在凸部的上表面中,内侧的边缘部除了所述狭缝以外为对所述膜的阀座部。
本发明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其特征在于,如上所述,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筒状区域中的阀座部的整个区域以时间差进行接触。
本发明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中,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筒状区域中的阀座部的整个区域以时间差进行接触是重点,其他结构不受特别限制。并且,本发明的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中,只要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筒状区域中的阀座部的整个区域能以时间差进行接触即可,对所述以时间差进行接触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发射器如上所述,作为所述以时间差进行接触的方案,例如可例示第1发射器、第2发射器、第3发射器、第4发射器、第5发射器。下文中,对第1发射器、第2发射器、第3发射器、第4发射器及第5发射器分别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各发射器为例示,本发明的发射器不限于这些方案。并且,对本发明的各发射器的说明,除非特别指出,可援用在各方案中。
(第1发射器)
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中,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1)。
条件(1):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只要满足所述条件(1)即可,其他结构及条件等不受任何限制。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及具备其的第1滴灌用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不限于下述实施方案。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符号。在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有时候适当简化各部分的结构,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等不限于图中的条件。
在各图中,除非特别指出,方便起见“管的轴方向”意为连结所述管的两端开口的方向,“管的上下方向”意为与所述轴方向垂直且将所述管置于台上时的垂直方向。在各图中,除非特别指出,所述发射器方便起见,以配置在所述管的下方向的内壁上的状态示出,就所述发射器的上下方向而言,所述凹部的开口侧(配置所述膜的一侧)称作上方向,所述凹部的底面侧称作下方向,所述发射器的上方向也称作所述发射器的表面侧,所述发射器的下方向也称作所述发射器的背面侧。所述发射器的高度是指所述上下方向的长度,所述发射器的长度是指长边方向(沿所述管的轴方向的方向)的长度,所述发射器的宽度是指与所述上下方向及所述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也称为短边方向或宽度方向)的长度。下文中,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相同。
[实施方案1]
图1为示出第1滴灌用管内第1发射器的配置状态的示意图。图1(A)为所述管的轴方向且上下方向的截面图,图1(B)为与所述管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图。并且,实施方案1的发射器中,所述凹部的底面为在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开口的周围具有所述筒状区域的形态。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此,所述凹部的底面也可不具有所述筒状区域。
下文中,对第1滴灌用管及第1发射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其次,对这些的功能及效果进行说明。
对滴灌用管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滴灌用管100具有管110及多个发射器120,在管110内部的内壁上配置有发射器120。
管110为用于在其内部流动灌溉用液体的中空管。管110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聚乙烯。管110的管壁在管110的轴方向上,以规定间隔(例如,200至500mm)具有多个贯通孔112。贯通孔112为将管110内部的所述液体排出到管110外的排出口112。排出口112的孔形状及大小只要可排出所述液体即可,不受特别限制。排出口112的孔形状例如为圆形,其直径例如为1.5mm。
在管110的内壁中,在对应各排出口112的位置上,配置有多个发射器120。在与管110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及截面积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内部可配置发射器120即可。
在使用滴灌用管100时,发射器120例如只要配置成不从管110脱离即可。发射器120例如接合于管110,滴灌用管100例如能够以将发射器120的背面138接合于管110的内壁的方式制作。管110和发射器120的接合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将构成发射器120或管110的树脂材料熔接,用粘合剂粘合等。在滴灌用管100中,排出口112例如可在管110中配置发射器120之后形成,也可在管110中配置发射器120之前形成。
接着,对发射器120进行说明。在这里发射器120的表面侧为配置在管110时,面对管110的内部空间侧的表面侧,发射器120的背面侧为配置在管110时,面对管110的内壁侧的表面侧。下文中,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相同。
图2为示出发射器120概略的立体图。图2(A)为从表面139侧看发射器120的立体图。图2(B)为从背面138侧看发射器120的立体图。方便起见,在发射器120的长边方向中,将未配置有膜124的一侧称作上游,将配置有膜124的一侧称作下游。所述上游及下游并不表示发射器120中的液体的流动,仅仅是方便说明的定义。在图2(A)和(B)中,发射器120的方向如图中的箭头A所示,箭尾为上游,箭头为下游(以下相同)。
图3为示出发射器120概略的平面图。图3(A)为发射器120的上表面图(表面侧的平面图),图3(B)及图3(C)为示出关于发射器120,将膜124配置在发射器本体122上之前,膜124通过铰链部126连接至膜124以外的发射器本体122的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图3(B)为从表面侧看过去的平面图,图3(C)为从背面侧看过去的平面图。
图4(A)至(C)为示出发射器120概略的截面图,图4(A)为图3(A)中I-I方向的截面图,图4(B)为图4(A)中以虚线包围的区域的部分截面图,即调节部135附近的部分截面图,图4(C)为图3中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图(调节部135附近的部分截面图)。
如图1所示,发射器120在管内部以覆盖排出口112的方式配置在内壁上。发射器120的整个形状例如只要可贴紧在管110的内壁,并覆盖排出口112即可,不受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案中,就发射器120而言,其平面形状例如为四角带有R倒角的大致矩形。发射器120在与管110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中,在接合于管110内壁的背面138具有凸部,所述凸部为以沿管110内壁的方式向着管110内壁的大致圆弧形状。发射器120整体的大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例示长边方向的长度为25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8mm、上下方向的高度为2.5mm。
通过在发射器本体122上配置膜124来形成发射器120。膜124和发射器本体122如图3(A)及(B)所示,例如可通过铰链部126连接,发射器本体122和膜124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品。此时,只要使膜124以铰链部126作为轴旋转至发射器本体122侧,并配置固定在发射器本体122上即可。铰链部126例如可在发射器本体122上固定膜124之后,切断并去除。膜124和铰链部126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相同的厚度。膜124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0.3mm。
发射器本体122和膜124例如可分别形成,并将膜124配置固定在发射器本体122上。将发射器本体122和膜124固定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将构成发射器本体122或膜124的材料的熔接、通过粘合剂粘合等。就膜124而言,在发射器本体122上固定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膜124中比隔膜部更外侧的区域。
发射器本体122例如优选具有柔韧性,并优选以柔韧性材料形成。并且,膜124如后所述,由于具有隔膜部,因此优选具有柔韧性,并优选以柔韧性材料形成。发射器本体122和膜124例如能够以相同材料形成,也能够以不同材料形成,在如上所述一体成型的情况下,优选相同材料。所述柔韧性材料例如可为一个种类,也可包含两个种类以上。所述柔韧性材料例如可举例树脂及橡胶等,所述树脂例如可举例聚乙烯及硅酮等。发射器本体122或膜124的柔韧性例如可通过使用弹性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来进行调节。柔韧性的调节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弹性树脂的选择、所述弹性材料对硬质树脂等硬质材料的混合比的调节等。
发射器120具有吸入部131、调节部135、排出部137及流道143。在发射器120中,例如上游侧为具有吸入部131的区域,下游侧为具有调节部135及排出部137的区域,所述两个区域以流道143连通。
吸入部131为向发射器120的内部导入管110中的所述液体的部位,并设置在发射器120的表面139侧。在将发射器120的表面139侧和背面138侧的界线作为发射器120的基座部的情况下,如图2(A)、图3(A)及(B)所示,在发射器120的上游侧,发射器本体122的基座部在其外边缘处具有向上方向突出的凸状外壁部,以形成吸入用凹部153。吸入用凹部153的外壁部具有多个狭缝154。并且,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在吸入用凹部153的内部区域中具有沿长边方向延伸的第1凸部157及向短边方向的两端延伸的多个第2凸部156。然后,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即吸入用凹部153的底面,在与向短边方向的两端延伸的多个第2凸部156正交的长边方向上具有通向背面138侧的1对吸入用贯通孔152。在发射器120中,吸入用凹部153、所述外壁部的狭缝154、凸部群155(第1凸部157及第2凸部156)例如如后所述,由于使所述液体流入发射器120的内部且可防止所述液体中的浮游物的侵入,因此也可称作过滤部151,过滤部151和一对吸入用贯通孔152成为发射器120的吸入部131。
以所述外壁部包围的吸入用凹部153的深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根据发射器120的大小为适当设定。
所述外壁部中的狭缝154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如上所述,优选为可防止浮游物的侵入的形状。在图2(A)及图3(A)中,狭缝154具有在吸入用凹部153的所述外壁部中,宽度从外侧表面朝向内侧表面逐渐增大的形状。狭缝154例如优选这样的楔形丝结构。在狭缝154为所述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吸入用凹部153中,可抑制向发射器120内部流入的液体的压力损失。
凸部群155的位置及数量不受特别限制,如上所述,优选为起到使所述液体流入且防止所述液体中的浮游物的侵入的功能的形态。第2凸部156例如为从发射器本体122的表面139向吸入用凹部153的底面宽度逐渐变小的形状。即多个第2凸部156优选在其排列方向中,与相邻的第2凸部156之间的空间为所谓楔形丝结构。在第2凸部156之间的所述空间为所述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吸入用凹部153中,可抑制向内部流入的液体的压力损失。相邻的第2凸部156之间的距离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优选发挥上述功能的条件。
第1凸部157例如与第2凸部156同样为从发射器本体122的表面139向吸入用凹部153的底面宽度逐渐变小的形状,也可为从发射器本体122的表面139到吸入用凹部153的底面为止宽度相同的形状。
一对吸入用贯通孔152的形状及数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可将通过过滤部151吸入到吸入用凹部153中的液体流入到发射器120的内部,即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的形态。一对吸入用贯通孔152分别如上所述,为在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吸入用凹部153的底面)中,沿着与第2凸部156正交的长边方向设置的长孔。在图3(A)、(B)中,一对吸入用贯通孔152各自看上去是多个贯通孔沿着长边方向存在,这是由于在长孔的吸入用贯通孔152的上侧,存在有多个第2凸部156,如图2(B)所示,吸入用贯通孔152在本实施方案中为长孔。
流道143为连通吸入部131和调节部135的流道,并设置在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如图2(B)、图3(C)所示,在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在外边缘上具有向上方向突出的凸状外壁部,并具有以所述外壁部包围的凹部。然后,在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中,具有沿所述凹部的外壁部的内侧大致U字形状的沟132及通过短边方向中心并沿长边方向之字形状的沟133。大致U字形状的沟132为连通吸入部131中的一对吸入用贯通孔152的沟,之字形状的沟133为连通大致U字形状的沟132的中心部和所述基座部中的贯通孔161的沟。在发射器120中,沟132及沟133成为流道143。具体地,在将发射器120配置到管110时,沟132和沟133与管110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成为流道143。所述基座部中的贯通孔161如后所述,为与调节部135的连通孔。
沟132例如由于是一个与吸入部131的连接部,因此可称作连接沟132,以连接沟132构成的流道也可称作连接流道。并且,沟133例如由于连接连接沟132和调节部135,并在使液体从连接沟132移动至调节部135的期间减压吸入到内部的液体压力,因此可称作减压沟133,以减压沟133构成的流道也可称作减压流道。
减压沟133例如配置在比调节部135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减压沟133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平面视形状为如图2(B)所示的之字形状,也可为直线形状,也可为曲线形状。减压沟133例如由于在使用时,起到将通过发射器120内部的液体进行减压的功能,因此例如优选之字形状。减压沟133例如在其内部侧面具有多个凸部162,多个凸部162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从两个侧面向中心侧交替突出。凸部162具有例如大致三角柱形状。凸部162例如在平面视时,以其前端不超过减压沟133的中心轴的方式配置。
调节部135为调节吸入到发射器120内部的液体的排出量的部分,并设置在发射器120的表面139侧的下游侧。如图2(B)、图3(B)及(C)、图4(A)所示,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在其中心附近具有与流道143连通的贯通孔161,在其下游侧具有与排出部137连通的贯通孔174。前一种贯通孔161可称作向调节用凹部171内导入液体的孔,后一种贯通孔174可称作将液体从调节用凹部171内导出的孔。然后,在发射器120的表面139侧,发射器120的基座部具有调节用凹部171,并以覆盖调节用凹部171的内部空间的状态固定有膜124。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座部为调节用凹部171的底面,所述底面具有调节用贯通孔174和导出用贯通孔161,进一步在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周围具有向表面139侧突出的凸状调节用筒状区域172。进一步,在发射器本体122的表面139侧,如上所述,膜124以覆盖调节用凹部171内部的方式配置。在发射器120中,调节用凹部171、调节用筒状区域172、膜124(隔膜部175)、调节用贯通孔174成为调节部135。
膜124只要能够以覆盖调节用凹部171内部空间的状态固定即可,其固定位置如上所述,不受特别限制。在膜124中,覆盖调节用凹部171的区域为隔膜部175。即通过隔膜部175覆盖以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侧壁上表面内侧的边缘部171a包围的区域。发射器120通过膜124中的隔膜部175使调节用凹部171的内部和管110的内部分隔。
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根据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上表面的内侧的边缘部而限定。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上表面的内侧的边缘部为对膜124的阀座部172a。在使用时,在管110内不存在液体的状态下,覆盖调节用凹部171的膜124不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在相同状态下,膜124例如可为接触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的状态,也可为不接触的状态。然后,在使用时,若在管110内存在所述液体,则对应管110中的所述液体的压力,膜124以接触(贴紧)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的方式变形。具体地,随着所述液体的压力变高,膜124以向下方向弯曲的方式变形。此时,膜124例如在接触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后,再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由此,在发射器120的上下方向中,形成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的高度高于形成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阀座部172a的高度。另外,在管110中不存在液体的状态下,膜124也可接触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在下文中也称作支撑部。
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只要满足所述条件(1)即可。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例如可根据阀座部172a的形状而限定。调节用筒状区域172及阀座部172a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根据阀座部172a而形成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满足所述条件(1)即可。通过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满足所述条件(1),而如上所述,即使由于液体压力使膜124向下方向弯曲,膜124也不会同时接触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而是从部分接触开始,并由于更大的压力最终接触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
条件(1):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调节用凹部171的轴方向为与其底面垂直的方向,也为发射器120的上下方向。并且,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轴方向为和调节用凹部171的轴方向相同的方向,也为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中空的轴方向。
在所述条件(1)中,例如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并且,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和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的比(L1∶L2)例如为1.1至3∶1。
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例如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例如可为圆筒形,也可为多边形筒形。
在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为圆形的情况下,作为具体例,例如可举例椭圆形。此时,例如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为椭圆筒形,阀座部172a为椭圆形。在图3(B)中作为一例以椭圆筒形示出调节用筒状区域172,在图4(B)中示出图3(A)中的I-I方向的部分截面图,在图4(C)中示出3(A)中的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图。在图4(B)中,长度L2为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短轴的长度,在图4(C)中示出的长度L1为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长轴的长度。
本发明不限于该例,例如,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可为多边形,作为具体例,例如可举例长方形。此时,例如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为长方筒形,阀座部172a为长方形。
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例如可对应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以满足所述条件(1)的方式设定。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根据调节用凹部171的支撑部(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171a)的形状而决定,并限定膜124的隔膜部175。作为具体例,在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及支撑部171a的形状为大致正圆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成为椭圆形,上表面侧开口172b能够满足所述条件(1)。此时,阀座部172a的形状为椭圆形,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形状为椭圆筒形。并且,在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及支撑部171a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形状成为长方形,上表面侧开口172b能够满足所述条件(1)。此时,例如,阀座部172a的形状为长方形,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形状为长方筒形。
然后,针对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172b的条件(1),例如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优选不满足所述条件(1)。
调节用筒状区域172在其凸部(侧壁)上表面的一部分具有狭缝173,狭缝173连通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内部和外部。如上所述,即使由于管110内的液体压力,膜124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侧壁中的狭缝173也不会被膜124闭塞。由此,即使膜124在调节用凹部171中接触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通过贯通孔161导入到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液体也通过狭缝173并经过调节用贯通孔174而输送到后述的排出部137。
狭缝173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如图3(B)所示,可举例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中的侧壁上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侧壁的内侧向外侧缺失的形状。狭缝173的大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深度为0.1mm,所述侧壁中的周围方向的宽度为0.3mm。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深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只要大于狭缝173的深度即可。
排出部137为通过管110的排出口112将吸入到发射器120内部的液体排出的部位,并设置在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如图2(B)、图3(B)及(C)所示,在发射器120的背面138侧且下游侧中,发射器本体122的基座部具有排出用凹部191。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座部为排出用凹部191的底面,在排出用凹部191底面的上游侧具有调节部135的调节用贯通孔174。在发射器120中,排出用凹部191的空间成为排出部137。具体地,在将发射器120配置在管110内具有排出口112的位置时,排出用凹部191和管110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成为与管110的排出口112连通的排出部137。
排出用凹部191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平面视形状为大致矩形。排出用凹部191例如,如图2(B)及图3(C)所示,可在其底面,在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下游侧的、比对应管110的排出口112的位置更上游侧,具有多个凸部193。多个凸部193沿宽度方向配置。这些凸部193例如,如后所述可使液体在凸部193之间通过且防止所述液体中的浮游物等异物通过。
接着,对发射器120和将发射器120配置在管110中的滴灌用管100的功能进行说明。
首先,灌溉用液体被输送到滴灌用管100的管110中。所述灌溉用液体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水、液体肥料、农药及这些的混合液等。向管110输送的所述液体的压力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了可更简便地实施滴灌法,并且更加防止管110及发射器120的损坏而优选为0.1MPa以下。
导入到管110内的所述液体从发射器120的吸入部131吸入到发射器120内。具体地,所述液体在发射器120中,从狭缝154或第2凸部156之间的缝隙进入吸入用凹部153,并通过吸入用贯通孔152从表面139侧向背面138侧移动。在吸入部131具有过滤部151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过滤部151的狭缝154、和第2凸部156之间的缝隙等去除所述液体中的浮游物等。并且,在吸入部131中,例如由于狭缝154、第2凸部156之间的缝隙采用所述楔形丝结构,而能够更加抑制将水吸入到吸入部131时的水的压力损失。
吸入到吸入部131中的所述液体通过吸入用贯通孔152而到达连接流道132。然后,所述液体从连接流道132流入减压流道133。
流入减压流道133的所述液体通过贯通孔161移动到调节部135。具体地,所述液体从贯通孔161移动到调节部135中的调节用凹部171和调节用筒状区域172之间的区域。然后,移动到调节部135的所述液体通过调节用贯通孔174并移动到排出部137。此时,通过调节部135,流向排出部137的所述液体流量的控制与从发射器120通过管110的排出口112向管110外排出的所述液体流量的控制相关联。在这里,使用图5对调节部135的流量控制,具体地,对满足所述条件(1)的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第1发射器的流量控制进行说明。
图5为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调节部135中,根据管110内液体的压力而变化的膜124和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在调节部135中,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为椭圆环形。图5(A)示出图4(B)的截面图中的变化,即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中的短轴侧截面图中的变化,图5(B)示出图4(C)的截面图中的变化,即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中的长轴侧截面图中的变化。在图5(A)及(B)中,各自第1阶段的图为管110内液体的压力未施加到膜124上的状态。从第2阶段到第4阶段的图表示施加在膜124上的压力逐渐变大的状态。如第1阶段的图所示,是一种压力未施加在膜124上的状态,在膜124上看不到变化。接着,如第2阶段的图所示,若通过管110内的液体对膜124施加压力,则会出现向膜124的下方向的弯曲。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压力,则如图5(A)的第3阶段的图所示,膜124进一步弯曲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但是,即使膜124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短轴侧的阀座部172a,以这种程度的膜124的弯曲,如图5(B)的第3阶段的图所示,在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长轴侧的阀座部172a上不会出现发生接触。由此,在该状态下,虽然由膜124引起的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闭塞已经开始,但由于是根据时间差的接触,因此在长轴侧中,在调节用筒状区域172和膜124之间存在与狭缝173不同的缝隙,并且液体可在该缝隙中通过。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则如图5(B)的第4阶段的图所示,膜124也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长轴侧的阀座部172a,除了狭缝173以外,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开口会被闭塞。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的结果,在确认压力的增加与每小时排出量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如下现象:在逐渐增加压力的情况下,在某压力范围内每小时排出量下降。然后,获知该理由为所述膜同时接触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周围。即在所述管内液体的压力足够低并且所述膜未接触所述阀座部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凹部的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没有闭塞,即使压力低,也从其上表面侧开口向排出部排出所需量的液体。并且,相反即使在由于所述液体的压力所述膜接触所述阀座部的情况下,若所述液体的压力足够高,也从所述狭缝向排出部排出所需量的液体。但是,在压力不如前者低,又不如后者高的情况下,所述膜接触所述阀座部,而所述凹部的贯通孔的上面侧开口关闭,并且由于压力不充分,因此推测会出现从所述狭缝向排出部排不出所需量的液体的现象。于是,想到将对所述阀座部整个区域的所述膜的隔膜部的接触以不同时而是产生时间差的方式设定。由此,可抑制压力变动的影响,并维持规定排出量。
本发明中的第1发射器以将所述凹部的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设定为所述条件(1)的方式实现所述时间差的设定。另外,虽然以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效果,但是所述效果对后述的第2发射器、第3发射器、第4发射器、第5发射器也共通,这是本发明所有发射器的效果。并且,该效果如上所述,由于是根据接触以时间差产生而获得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第1发射器、第2发射器、第3发射器、第4发射器及第5发射器的形态。
然后,以调节部135调节的所述液体从调节部135通过调节用贯通孔174向排出口137移动。发射器120由于排出口137配置在对应管110的排出口112的位置上,因此移动到排出部137的液体通过管110的排出口112排出到管110外。
(第2发射器)
本发明的第2发射器,如上所述,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2)。
条件(2):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本发明的第2发射器只要满足所述条件(2)即可,其他结构及条件等不受任何限制。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发射器及具备其的第2滴灌用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2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不限于下述实施方案。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符号。本发明的第2发射器除非特别指出,可援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记载。
[实施方案2]
图6为示出发射器220的概略的从表面侧看的平面图,和所述实施方案1的图3(B)相同,为示出将膜124配置在发射器本体122上之前的发射器220的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状态中膜124通过铰链部126连接至除膜124以外的发射器本体122。
本实施方案的发射器220只要调节用凹部2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所述条件(2)即可,调节用凹部271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通过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所述条件(2),而如上所述,即使由于液体压力使膜124向下方向弯曲,膜124也不会同时接触阀座部的整个周围,而是从部分接触开始,并由于更大的压力最终接触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以外)。
调节用凹部271的上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所述上面侧开口例如由于其内边缘和膜124接触,因此在下文中也称作支撑部。
条件(2):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在所述条件(2)中,例如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并且,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和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的比(L1∶L2)为1.1至3∶1。
在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支撑部)为圆形的情况下,作为具体例,例如可举例椭圆形。图6作为一例以椭圆形示出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膜124的隔膜部275例如由于以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内边缘限定,因此隔膜部275为椭圆形。
本发明不限于该例,例如,在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为多边形的情况下,例如为长方形。
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可对应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以满足所述条件(2)的方式设定。作为具体例,在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大致正圆的情况下,例如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可通过成为椭圆形,而满足所述条件(2)。在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的情况下,例如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可通过成为长方形,而满足所述条件(2)。此时,针对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条件(2),例如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优选不满足所述条件(2)。
在将发射器220配置在管110内的情况下,限定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的、膜124对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接触例如为如下的关系。若由管110内的液体对膜124施加压力,则会产生膜124的向下方向的弯曲。此时,成为膜124的支撑部的是调节用凹部2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内边缘。在本实施方案中,调节用凹部2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所述条件(2),具体地,在图6中为椭圆形,因此如上所述,膜124的隔膜部275为椭圆形。由此,膜124的隔膜部275以椭圆形状向下方向弯曲。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压力,则膜124的隔膜部275进一步弯曲,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但是,膜124的隔膜部275由于以椭圆形弯曲,因此即使隔膜部275的短轴侧的两端附近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以这种程度的膜124的弯曲,在隔膜部275的长轴侧的两端附近不会发生对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接触。由此,在该状态下,虽然膜124引起的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闭塞已经开始,但由于是根据时间差的接触,因此在隔膜部275的长轴侧的两端附近,在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和膜124之间存在与狭缝173不同的缝隙,并且液体可在该缝隙中通过。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即使在隔膜部275的长轴侧的两端附近,也会发生对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接触,除了狭缝173以外,调节用贯通孔的上表面侧的开口会被闭塞。
本发明中的第2发射器以将所述调节用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设定为所述条件(2)的方式实现所述时间差的设定。
(第3发射器)
本发明的第3发射器,如上所述,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3)。
条件(3):在所述凹部的轴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偏离。
本发明的第3发射器只要满足所述条件(3)即可,其他结构及条件等不受任何限制。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发射器及具备其的第3滴灌用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3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不限于下述实施方案。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符号。本发明的第3发射器除非特别指出,可援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记载。
[实施方案3]
图7为示出发射器320的概略的从表面侧看的平面图,和所述实施方案1的图3(B)相同,为示出将膜124配置在发射器本体122上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所述状态中膜124通过铰链部126连接至除膜124以外的发射器本体122。
本实施方案的发射器320只要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满足所述条件(3)即可,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及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当所述两个中心的关系满足所述条件(3),如上所述,即使由于液体压力,膜124向下方向弯曲,膜124也不会同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的整个周围,而是从部分接触开始,并由于更大的压力最终接触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以外),并闭塞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
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调节用贯通孔274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在本实施方案中,调节用凹部171中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和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例如在尺寸上不受限制,并优选相同形状。
在所述条件(3)中,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的偏离程度不受特别限制。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的距离例如为0.1至1mm。偏离的程度例如可将膜124的隔膜部175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的时机作为基准来设定,作为具体例,能够设定为以压力0.2Bar的程度开始接触,以压力1.0Bar的程度结束对阀座部整个周围的接触。
在将发射器320配置在管110中的情况下,膜124对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的接触例如为如下的关系。若由管110内的液体对膜124施加压力,则会产生膜124的向下方向的弯曲。此时,成为膜124的支撑部的是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内边缘。在本实施方案中,若对膜124施加压力,则膜124从隔膜部175的中心开始向下方向弯曲。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压力,则膜124的隔膜部175进一步弯曲,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但是,膜124的隔膜部175的中心和被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包围的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彼此偏离。因此,即使膜124的隔膜部175接触接近于隔膜部175的中心的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以这种程度的膜124的弯曲,在比隔膜部175的中心更远处的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上不会发生接触。由此,在该状态下,虽然膜124引起的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闭塞已经开始,但由于是根据时间差的接触,因此在比隔膜部175的中心更远处的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和膜124之间存在与狭缝173不同的缝隙,并且液体可在该缝隙中通过。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隔膜部175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372的阀座部的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以外,调节用贯通孔274的上表面侧的开口会被闭塞。
本发明中的第3发射器以将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设定为所述条件(3)的方式实现所述时间差的设定。
(第4发射器)
本发明的第4发射器,如上所述,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以下条件(4)。
条件(4):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不平行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4发射器只要满足所述条件(4)即可,其他结构及条件等不受任何限制。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发射器及具备其的第4滴灌用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4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不限于下述实施方案。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符号。本发明的第4发射器除非特别指出,可援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记载。
[实施方案4-1]
图8为示出发射器中的调节用筒状区域概略的截面图,也为和所述实施方案1的图4(C)相同方向的截面图。
本实施方案中的发射器为对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不平行地配置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态。具体地,为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对底部平行,而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却对底部倾斜的形态。通过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像这样倾斜,如上所述,即使由于液体压力,膜124向下方向弯曲,膜124也不会同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整个周围,而是从部分接触开始,并由于更大的压力最终接触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以外)。
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例如可通过在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中,相对的区域(272a、272a’)的高度不同,而对底部倾斜。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倾斜程度例如可根据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中的相对的区域(272a、272a’)的高度差来设定。相对的区域(272a、272a’)的高度差不受特别限制,最高阀座部(例如,阀座部272a)的高度和最低阀座部(例如,阀座部272a’)的高度比例如为1.1至2∶1。
在将具有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第4发射器配置在管110内的情况下,膜124对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接触例如为如下的关系。若由管110内的液体对膜124施加压力,则会产生膜124的向下方向的弯曲。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压力,则膜124进一步弯曲,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但是,由于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倾斜,因此即使接触接所述阀座部的一个区域272a,以这种程度的膜124的弯曲,在和所述阀座部相对的区域272a’上不会发生接触。由此,在该状态下,虽然膜124引起的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闭塞已经开始,但由于是根据时间差的接触,因此在所述阀座部的相对区域272a’和膜124之间存在与狭缝173不同的缝隙,并且液体可在该缝隙中通过。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则会发生对调节用筒状区域272的阀座部的整个周围的接触,除了狭缝173以外,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的开口会被闭塞。
[实施方案4-2]
图9为示出发射器中的调节用筒状区域概略的截面图,也为和所述实施方案1的图4(B)相同方向的部分截面图。
本实施方案中的发射器为对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不平行地配置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态。具体地,为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开口对底部平行,而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却对底部倾斜的形态。通过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像这样倾斜,如上所述,即使由于液体压力,膜124向下方向弯曲,膜124也不会同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而是从部分接触开始,并由于更大的压力最终接触所述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除了狭缝173以外)。
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例如可通过在调节用凹部171的支撑部中,相对的区域(171a、171a’)的高度不同,而对底部倾斜。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倾斜程度例如可根据调节用凹部171的支撑部中的相对的区域(171a、171a’)的高度差来设定。支撑部的相对的区域(171a、171a’)的高度差不受特别限制,最高支撑部(例如,171a)的高度和最低支撑部(例如,171a’)的高度比例如为1.1至2∶1。
在将具有调节用凹部171的第4发射器配置在管110中的情况下,膜124对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的接触例如为如下的关系。若由管110内的液体对膜124施加压力,则会产生膜124的向下方向的弯曲。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压力,则膜124进一步弯曲,并接触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但是,由于调节用凹部171的上表面侧开口因支撑部171a、171a’而倾斜,因此膜124以倾斜的状态弯曲。因此,即使位于低位的膜124接触阀座部172a的一个区域,位于高位的膜也不会接触阀座部172a的相对的区域。由此,在该状态下,虽然膜124引起的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闭塞已经开始,但由于是根据时间差的接触,因此在阀座部172a的相对的区域和膜124之间存在与裂缝173不同的缝隙,并且液体可在该缝隙中通过。然后,若对膜124进一步施加更大的压力,则会发生对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的整个周围的接触,除了狭缝173以外,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侧的开口172b会被闭塞。
本发明中的第4发射器以将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调节用筒状区域中的阀座部设定为所述条件(4)的方式实现所述时间差的设定。
(第5发射器)
本发明的第5发射器为所述凹部的底面在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开口的周围不具有所述筒状区域的形态,具体地,为所述凹部的底面平坦,在所述底面具有所述贯通孔的形态。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5发射器及具备其的第5滴灌用管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第5发射器及滴灌用管不通过下述实施方案进行任何限定和限制。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付与相同符号。本发明的第5发射器除不具有所述筒状区域之外,可援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的记载。
[实施方案5]
图10(A)及(B)为示出第5发射器概略的部分截面图,也为和所述实施方案1的图4(B)及(C)相同方向的部分截面图。
在本实施方案的发射器中,调节用凹部471的底面471c具有调节用贯通孔174,并具有和调节用贯通孔174连通的狭缝173。在底面471c中,形成调节用贯通孔174的上表面开口的边缘部为对膜124的阀座部471b,调节用凹部471的侧壁(凸部)的上表面中的内侧边缘部为对膜124的支撑部471a。
在本实施方案中,除了阀座部471b具有与调节用凹部471的底面471c平齐的位置以外,和上述的实施方案相同,上述的实施方案中的“贯通孔周围的调节用筒状区域中的阀座部”可改称为本实施方案中的“调节用凹部的阀座部”。
在本发明的发射器中,在调节用贯通孔的周围是否具有所述筒状区域不受特别限制。所述筒状区域例如可以在所述凹部中,用以调节限定膜的隔膜部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阀座部之间的高度。也就是说,所述筒状区域的有无例如对应限定膜的隔膜部的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阀座部之间的期望间隙而可设置,也可以不设置。作为具体例,在希望相对推迟压力补正的时机的情况下,例如不设置所述筒状区域,而可将所述凹部的底面平坦设置。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第1发射器制作了在图2中示出的发射器120。在发射器120中,调节用筒状区域172的阀座部172a为椭圆形。然后,关于阀座部172a的内边缘的大小,将通过中心的最长直径的长度(L1)设定为1.5mm,对其正交的最短直径的长度(L20)设定为1.0mm,并将两者的比L1∶L2设定为1.5∶1的发射器作为实施例1-1。并且,将通过中心的最长直径的长度(L1)设定为1.3mm,对其正交的最短直径的长度(L20)设定为1.0mm,并将两者的比L1∶L2设定为1.3∶1的发射器作为实施例1-2。
并且,作为比较例,制作了除了将所述阀座部设定为正圆,将所述阀座部的内边缘的直径设定为1.0mm以外,和实施例相同的发射器。
另外,实施例的发射器和比较例的发射器设定为仅所述阀座部的形状不同,并在充分的压力(2Bar)下,每小时的排出量皆为1.2L/Hr的结构。
将各发射器接合到直径1.6cm的管上,而制造滴灌用管。然后,在所述管内通水,并根据通过的水的压力,确认通过各发射器排出的每小时水量。这些结果示于图10。
图10为示出所述管内的水压力和从所述管的排出口排出的水的单位时间排出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纵轴为单位时间的排出量(L/小时),横轴为所述管内的水压力(Bar)。如图10所示,比较例的发射器虽然在开始向所述管通水时,在压力0.4Bar附近排出量达到1.2L/Hr,但是在之后,在某压力范围(0.4至1.6Bar)内排出量下降,并在压力2Bar附近排出量回复到1.2L/Hr。相对于此,实施例的发射器即使在可以看到比较例的发射器中排出量下降的压力范围(0.4至1.6Bar)内,也可抑制排出量的大幅下降,并可在压力全区域中维持稳定的排出量。特别是,根据实施例1-1的发射器,未发现排出量的下降,并在压力全区域中排出量稳定。由此可知,根据本发明可回避压力的影响,并能够在压力全区域范围内维持稳定的排出量。
产业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可抑制滴灌用管内液体的压力变动引起的所述液体排出量的变化。因此,例如在如上所述的长距离滴灌或向所述管内的送液压力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对排出量的影响而实施滴灌。
本申请主张以2017年1月30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014745为基础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纳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滴灌用管
110 管
112 排出口
120、220、320 发射器
122 发射器本体
124 膜
126 铰链部
131 吸入部
132、133 沟
135、335 调节部
137 排出部
138 背面
139 表面
143 流道
151 吸入用过滤部
152 吸入用贯通孔
153 吸入用凹部
154 狭缝
155 凸部
156 第2凸部
157 第1凸部
161 贯通孔
162 凸部
171、271、471 调节用凹部
171a、171a’、471a 支撑部(边缘部)
172、272、372 调节用筒状区域
172a、272a、272a’、471b 阀座部
172b、471d 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
173 狭缝
174、274 贯通孔
175、275 隔膜部
191 排出用凹部
193 凸部
471c 底面

Claims (14)

1.一种发射器,其为一种配置在具有排出口的管的内壁,并调节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管内向所述管外的灌溉用液体的排出的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吸入部,其将所述管内的所述液体吸入内部;
调节部,其调节所述吸入的液体的排出量;
排出部,其通过所述管的排出口排出所述吸入的液体;
流道,其连通所述吸入部和所述调节部,
所述调节部具有:
凹部及膜,
对所述膜而言,
其以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状态固定,
覆盖所述凹部的内部空间的区域为隔膜部,
就所述凹部而言,
在其底面具有贯通孔,
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排出部连通,
在其底面具有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狭缝,
在其底面中,形成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边缘部,除了所述狭缝以外,为对所述膜的阀座部,
在所述发射器配置在所述管内的状态下,所述膜的隔膜部
当所述管内不存在所述液体时,不接触所述阀座部,
当所述管内存在所述液体时,根据所述液体的压力能够接触所述阀座部,
所述膜的隔膜部,对所述阀座部的整个区域以时间差进行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1),
条件(1):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不满足所述条件(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在所述条件(1)中,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且3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椭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2),
条件(2):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通过轴中心的一个方向的长度(L1)长于与通过所述轴中心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不满足所述条件(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在所述条件(2)中,在将所述正交方向的长度(L2)设为1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方向的长度(L1)的相对值为超过1且3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形状为椭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以下条件(3),
条件(3):在所述凹部的轴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的中心偏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满足以下条件(4),
条件(4):在与所述凹部的轴方向垂直的平面方向上,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和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不平行地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上表面侧开口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射器,其中,
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侧开口倾斜。
14.一种滴灌用管,其特征在于,
其具有:管和发射器,
所述发射器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记载的发射器,
所述管具有排出灌溉用液体的排出口,
所述发射器配置在所述管的内壁的具有所述排出口的部位,
所述发射器的排出部与所述管的所述排出口相对应。
CN201880008786.8A 2017-01-30 2018-01-30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Pending CN1102485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4745A JP6814648B2 (ja) 2017-01-30 2017-01-30 エミッ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7-014745 2017-01-30
PCT/JP2018/002861 WO2018139663A1 (ja) 2017-01-30 2018-01-30 エミッ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538A true CN110248538A (zh) 2019-09-17

Family

ID=6297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786.8A Pending CN110248538A (zh) 2017-01-30 2018-01-30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88924A1 (zh)
EP (1) EP3563672A4 (zh)
JP (1) JP6814648B2 (zh)
CN (1) CN110248538A (zh)
IL (1) IL268287A (zh)
WO (1) WO20181396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779A (zh) * 2021-08-11 2021-12-03 刘明启 一种采用低压高频次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30559B2 (en) 2014-09-11 2019-06-25 Rain Bird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ecking emitter bonds in an irrigation drip line
USD883048S1 (en) 2017-12-12 2020-05-05 Rain Bird Corporation Emitter part
US11985924B2 (en) 2018-06-11 2024-05-21 Rain Bird Corporation Emitter outlet, emitter, drip line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same
CN112205282B (zh) * 2020-11-12 2021-10-0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滴灌灌水器和滴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2135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Ron Keren Irrigation emitter
CN105578872A (zh) * 2013-09-25 2016-05-11 内塔芬有限公司 滴灌灌水器
CN105792638A (zh) * 2013-11-27 2016-07-20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JP2016154525A (ja) * 2015-02-25 2016-09-0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577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620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578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21967A (en) 1997-10-14 2001-06-14 Hydro Plan Eng Ltd Irrigation output unit
JP6691746B2 (ja) 2015-06-29 2020-05-13 旭化成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建物の外周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2135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Ron Keren Irrigation emitter
CN105578872A (zh) * 2013-09-25 2016-05-11 内塔芬有限公司 滴灌灌水器
CN105792638A (zh) * 2013-11-27 2016-07-20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JP2016154525A (ja) * 2015-02-25 2016-09-01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577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578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16220620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779A (zh) * 2021-08-11 2021-12-03 刘明启 一种采用低压高频次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68287A (en) 2019-09-26
US20190388924A1 (en) 2019-12-26
WO2018139663A1 (ja) 2018-08-02
JP2018121549A (ja) 2018-08-09
EP3563672A1 (en) 2019-11-06
EP3563672A4 (en) 2020-08-19
JP6814648B2 (ja)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8538A (zh) 发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滴灌用管
EP3075237B1 (en) Emitter and drip irrigation tube
CN108289424B (zh) 发射器和滴灌用输送管
CN107613758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05916370B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07613757B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WO2015080127A1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532763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WO2015093246A1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417176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IL273619A (en) Irrigation hose in drops and distributor
CN107920479B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JP6710612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CN107613756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08024515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09413998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09561663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CN110072381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JP6429577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CN108882681A (zh) 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JP6444124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6837377B2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WO2019078180A1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JP2021078420A (ja) エミッタおよび点滴灌漑用チューブ
CN210096504U (zh) 一种肿瘤患者专用一次性阴道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