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067B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067B
CN110248067B CN201910565568.0A CN201910565568A CN110248067B CN 110248067 B CN110248067 B CN 110248067B CN 201910565568 A CN201910565568 A CN 201910565568A CN 110248067 B CN110248067 B CN 110248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camera module
side wall
fixing memb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55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067A (zh
Inventor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55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棱镜、以及第一固定件,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位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底壁围设形成收容槽,棱镜收容于收容槽内,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一侧壁及部分棱镜上,且第一固定件连接第一侧壁,以将棱镜固定于支架。本申请通过在棱镜、以及支架上增设第一固定件,使第一固定件连接支架的第一侧壁,并使第一固定件设于第一侧壁及部分棱镜上,因此第一固定件便可抵住棱镜,以防止棱镜移动或棱镜从支架内脱落,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性能。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厚度越来越薄。同时,电子设备为了实现高倍变焦,通常采用潜望式摄像头,即光学变焦是在机身内部完成的。潜望式摄像头通常包括棱镜,用于改变光在电子设备内的传播方向。目前,棱镜通过胶体固定于支架内,且棱镜的侧面涂覆有遮光层,由于遮光层对于胶体的附着力较小,导致棱镜易移动或从支架内脱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通过在棱镜、以及支架上增设第一固定件,使第一固定件连接支架的第一侧壁,并使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因此第一固定件可抵住棱镜,以防止棱镜移动或棱镜从支架内脱落,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性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棱镜、以及第一固定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槽,所述棱镜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将所述棱镜固定于所述支架。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摄像头模组,通过在棱镜、以及支架上增设第一固定件,使第一固定件连接支架的第一侧壁,并使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因此第一固定件可抵住棱镜,以防止棱镜移动或棱镜从支架内脱落。因此,第一固定件的设置,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支架的配合,可将棱镜紧密固定于支架内,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性能。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主板、以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所述主板及所述摄像头模组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板,所述壳体上具有入光孔,所述壳体外侧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孔传输至所述摄像头模组。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使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可使得棱镜紧密固定于支架内,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图14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
摄像头模组-1,电子设备-2,壳体-3,入光孔-31,主板-4,支架-10,第一侧壁-11,第一固定部-110,凹槽-111,第二定位部-112,第二侧壁-12,第二固定部-120,底壁-13,凹坑-130,收容槽-14,棱镜-20,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第三表面-23,第一侧面-24,第二侧面-25,第一固定件-30,第一定位部-300,过孔-301,通孔-302,第一限位部-303,固定柱-40,第二固定件-50,第二限位部-503,遮光层-51,缓冲层-52,第三固定件-60,第四固定件-70,旋转件-80,转轴-800,镜片-90,感光芯片-9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1,所述摄像头模组1包括支架10、棱镜20、以及第一固定件30。所述支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底壁13。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及所述底壁13围设形成14,所述棱镜20收容于所述14内。所述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及部分所述棱镜20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30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以将所述棱镜20固定于所述支架10。
接下来,本申请将首先对上述提到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
摄像头模组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器件之一,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不仅可以起到拍照、以及摄像的功能,还在识别以及移动支付的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按照摄像头模组中各个部件在电子设备中的排列方式,通常可包括垂直式摄像头模组、以及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其中,垂直式摄像头模组为传统的摄像头模组,即将摄像头模组中的各个部件沿电子设备壳体的厚度方向上排列,但这样会导致电子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或者摄像头模组会突出于电子设备的壳体表面。其中,潜望式摄像头模组相比于传统的垂直式摄像头模组会增设一个棱镜,而其他的各个部件在电子设备内沿平行于电子设备壳体表面的方向排列,因此使得摄像头模组不会突出于电子设备壳体表面,极大地减少了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进一步可选地,本申请的摄像头模组为潜望式摄像头模组。
棱镜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中起到“转向”的作用,即将垂直入射的光线通过棱镜的反射,从而转变成水平出射的光线。因此可将摄像头模组的其他部件沿平行于电子设备壳体表面的方向排列。支架在潜望式摄像头模组中是起到固定棱镜的作用,以防止棱镜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光线发生位移,最终导致拍摄性能下降。
但在相关技术中,棱镜与支架通常是通过连接胶层实现固定连接的。而且,棱镜的侧面为了防止光线的漏出,通常会涂覆遮光油墨从而形成遮光层,因此连接胶层其实是与遮光油墨进行连接的。而支架与连接胶层之间,连接胶层与遮光层之间,以及遮光层与棱镜之间的附着力较差,在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剧烈冲击后,支架与连接胶层之间,连接胶层与遮光层之间,或遮光层与棱镜之间会出现开裂,从而使棱镜发生移动,甚至使棱镜从支架内脱落,导致棱镜无法精准地反射光线,最终极大地降低了拍摄性能。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支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之间的底壁13,本申请的底壁13为倾斜设置的,以便于贴合棱镜20的表面。另外,在底壁13处可设置多个凹坑130,以使底壁13各处的厚度相等,从而提高光线反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侧壁12、及所述底壁13围设形成收容槽14,而棱镜20则设于所述收容槽14内,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棱镜20从支架10的一侧进入收容槽14,直至支架10完全设于收容槽14内。可选地,第一侧壁11上凸设有第一固定部110,第二侧壁12上凸设有第二固定部120,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二固定部120相互配合,以使棱镜20固定于所述支架10。本申请通过在棱镜20、以及支架10内增设第一固定件30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及部分所述棱镜20上,即第一固定件30会覆盖部分所述棱镜20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30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此时由于第一固定件30连接第一侧壁11,而第一固定件30又设于部分棱镜20上,因此第一固定件30便可抵住棱镜20,以防止棱镜20朝向第一固定件30的方向移动,而同时第一支架10也限定了棱镜20的其他方向的位移。因此本申请通过支架10和第一固定件30的配合,可将棱镜20紧密固定于支架10内,防止棱镜20发生位移,甚至棱镜20从支架10内脱落,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1的拍摄性能。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0可活动连接第一侧壁11,或者,第一固定件30可固定连接第一侧壁11。至于第一固定件30的具体结构,第一固定件30与第一侧壁11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会在后文进行详细的介绍。
请一并参考图3,图3为图1中棱镜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棱镜20包括三棱镜,所述棱镜20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及第三表面23。所述第三表面23贴合于所述底壁13,所述第一表面21用于接收光线,且所述光线经所述第三表面23反射后从所述第二表面22射出,所述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及所述棱镜20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21上。
本申请提供的棱镜20为三棱镜,因此,三棱镜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及第三表面23。第一表面21用于接收光线,因此第一表面21即为入射面。第三表面23用于反射光线,因此第三表面23即为反射面。第二表面22用于出射光线,因此第二表面22即为出射面。而本申请以所述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及所述棱镜20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21上进行示意,即第一固定件30是固定在入射面的表面上,而出射面则由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二固定部120进行固定。当然了,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30也可以固定在出射面的表面上,而入射面则由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二固定部120进行固定。可选地,第三表面23与第一表面21及第二表面22的夹角为45°,且第一表面21的面积等于第二表面22的面积。本申请提供的三棱柱为正三棱柱,这样可将垂直于第一表面21入射的光线,在第三表面23反射后,其出射方向旋转90°,即垂直入射的光线,在经过正三棱柱的第三表面23反射后,变成水平方向出射的光线。
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0的材质可选用透光材料,以使得当光线射入第一表面21对应的第一固定件30上时,光线可穿过第一固定件30从而到达第一表面21。进一步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0的材质与棱镜20的材质相同,这样可防止光线发生偏移。当第一固定件30的材质与棱镜20的材质不相同时,光线可能会发生偏移,因此本申请可使用电子设备2中的处理器来对该处已发生偏移的光线进行校正。
请一并参考图4及图5,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以及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上设有凹槽111,所述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凹槽111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3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1开设有所述凹槽111的表面齐平(请参阅图4),或者所述第一固定件3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表面低于所述第一侧壁11开设有所述凹槽111的表面(请参阅图5)。
本申请在第一侧壁11上设置凹槽111,并使第一固定件30设于所述凹槽111内,这样可避免增加支架10的厚度,从而增加电子设备2整机的厚度。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若凹槽111的深度正好等于第一固定件30的厚度,则所述第一固定件3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11开设有所述凹槽111的表面齐平,这样可使支架10表面较为平整,从而支架10在受力时,受力较为均匀,以防止支架10被破坏。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若凹槽111的深度较深,并大于第一固定件30的厚度,则所述第一固定件3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表面低于所述第一侧壁11开设有所述凹槽111的表面。此时第一侧壁11上的凹槽111内还可设置其他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架10的性能。
请一并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0设有第一定位部300,所述第一侧壁11上设有第二定位部112,所述第一定位部300、及所述第二定位部112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
本申请通过第一定位部300及第二定位部112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卡扣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这样可方便第一固定件30的安装与拆卸。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以第一定位部300设有过孔301,第二定位部112则为凸起结构进行示意。将第一定位部300套设在第二定位部112上,从而实现第一固定件30与第一侧壁11的活动连接。当然了,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300可为凸起结构,第二定位部112可为在第一侧壁11上开设的凹坑130,从而将第一定位部300装设于所述凹坑130内,从而实现第一固定件30与第一侧壁11的活动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通孔302,所述通孔302内设有固定柱40,所述固定柱40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
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通孔302,并在所述通孔302内设有固定柱40,因此固定柱40便可连接第一固定件30以及第一侧壁11,从而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可选地,将固定柱40设于所述通孔302内后,可加热固定柱40,从而使固定柱40软化,使固定柱40紧贴第一固定件3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一侧,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连接的效果。本申请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可进一步将棱镜20固定在支架10内,避免支架10进行移动。
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第二固定件50,所述第二固定件50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及部分所述棱镜20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50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固定件30、所述第二固定件50、及所述支架10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棱镜20固定于所述支架10。
本申请还可增设第二固定件50,使所述第二固定件50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及部分所述棱镜20上,并使所述第二固定件50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2,这样第二固定件50也可用于固定棱镜20。因此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0、所述第二固定件50、及所述支架10相互配合下,可将棱镜20更好地固定于所述支架10。防止棱镜20发生移动,甚至棱镜20从支架10中脱落。可选地,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对称设置。另外,上述对于第一固定件30提供的各种的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第二固定件50,在此就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0靠近所述棱镜20的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303,所述第二固定件50靠近所述棱镜20的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503,所述棱镜2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4、及第二侧面25,所述第一限位部303抵接所述第一侧面24,所述第二限位部503抵接所述第二侧面25。
由于棱镜20的大小有时并不完全能与支架10的收容空间的大小相匹配,如果不采用胶水,棱镜20的第一侧面24并不能抵接到第一侧壁11上,棱镜20的第二侧面25并不能抵接到第二侧壁12上。而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303以及第二限位部503,由于第一固定件30连接第一侧壁11,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侧壁12,因此第一固定件30与第二固定件50的位置将被固定,此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303抵接所述第一侧面24,所述第二限位部503抵接所述第二侧面25,从而使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进一步将棱镜20固定于支架10内,提高棱镜20的固定效果。另外,由于棱镜20的第一侧面24以及第二侧面25被固定,因此棱镜20与支架10之间不需要连接胶水,不仅使支架10适用于更多大小的棱镜20,提高支架10的使用率,还省去了连接胶水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请一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03背离所述第一侧面24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503背离所述第二侧面25的一侧、以及第一侧面24未被第一限位部303覆盖的区域、第二侧面25未被第二限位部503覆盖的区域设有遮光层51。遮光层51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光线从侧边露出,造成光线的损失。而本申请在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03背离所述第一侧面24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503背离所述第二侧面25的一侧设置遮光层51,可避免当遮光层51设置在第一侧面24抵接第一限位部303的区域、第二侧面25抵接第二限位部503的区域时,第一限位部303与第二限位部503会与遮光层51产生剧烈摩擦与撞击,从而将遮光层51破坏。
请再次参考图10,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靠近棱镜20的一侧设有缓冲层52,且缓冲层52抵接棱镜20。缓冲层52的设置可有效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对棱镜20造成磨损或损坏。而缓冲层52可有效地释放掉该冲击力。可选地,缓冲层5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硅胶、泡棉等等。
请一并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第三固定件60,所述第三固定件6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二固定件50,所述第三固定件60设于所述底壁13及部分所述棱镜20上,且所述第三固定件60连接所述底壁13,以将所述棱镜20固定于所述支架10。本申请还可通过增设第三固定件60,进一步提高棱镜20在支架10内的固定效果。另外,上述对于第一固定件30提供的各种的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第三固定件60,在此就不再赘述。请再参考图11,本申请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第四固定件70,所述第四固定件7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二固定件50,并且所述第四固定件70设于所述棱镜20上。本申请通过第一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50、第三固定件60、及第四固定件70围设在棱镜20的四周边缘,从而将棱镜20更好地固定在支架10内。
请一并参考图12及图13,图12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旋转件80,所述旋转件8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二固定件50,且所述旋转件80抵接所述底壁13,所述旋转件80包括转轴800,所述转轴800设于所述旋转件80与所述底壁13之间,所述转轴800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30、及所述第二固定件50朝向背离所述支架10的方向转动。
上述内容提到,本申请一实施方式可通过第三固定件60连接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从而提高将棱镜20固定在支架10内的固定效果。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还可通过旋转件80连接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并且通过旋转件80的转轴800将旋转件80与底壁13转动连接在一起。因此旋转件80便可朝向背离所述支架10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件30及第二固定件50朝向背离所述支架10的方向转动。这样不仅可实现第一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50、第三固定件60与支架10的一体化,还便于棱镜20的更换与拆卸。
请一并参考图14,图14为本申请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第十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还包括感光芯片91、及多个镜片90,所述感光芯片91与所述棱镜20间隔设置,所述多个镜片90自棱镜20的一侧朝向所述感光芯片91的一侧间隔排布。其中,感光芯片91是摄像头模组1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元件不同分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若干个镜片90间隔排布与所述棱镜20和所述感光芯片91之间。从图收容槽14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光线从棱镜20的第一表面21入射,经第三表面23反射后,将竖直传播的光线转变成了水平传播的光线,并从第二表面22出射。随后光线依次经过多个镜片90,最终传输至感光芯片91,通过所述感光芯片91成像。
请一并参考图15及图16,图1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沿A-A方向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壳体3、主板4、以及如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所述主板4及所述摄像头模组1装设于所述壳体3内,且所述摄像头模组1电连接所述主板4,所述壳体3上具有入光孔31,所述壳体3外侧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孔31传输至所述摄像头模组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2,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不仅可将摄像头模组1的各个镜片90设于电子设备2内,避免摄像头模组1突出于壳体3,从而使壳体3变得更加平整。还可使得棱镜20紧密固定于支架10内,从而提高光线传输的稳定性,最终提高摄像头模组1的拍摄性能。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棱镜、以及第一固定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槽,所述棱镜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将所述棱镜固定于所述支架;
其中,所述棱镜包括三棱镜,所述棱镜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贴合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接收光线,且所述光线经所述第三表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棱镜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所述凹槽的表面齐平,或者所述第一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低于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所述凹槽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所述支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棱镜固定于所述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棱镜的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固定件靠近所述棱镜的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棱镜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二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且所述旋转件抵接所述底壁,所述旋转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转轴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背离所述支架的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感光芯片、及多个镜片,所述感光芯片与所述棱镜间隔设置,所述多个镜片自棱镜的一侧朝向所述感光芯片的一侧间隔排布。
7.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支架、棱镜、以及第一固定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围设形成收容槽,所述棱镜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且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将所述棱镜固定于所述支架;
其中,所述棱镜包括三棱镜,所述棱镜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贴合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接收光线,且所述光线经所述第三表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所述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棱镜的部分所述第一表面上;
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及部分所述棱镜上,且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及所述支架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棱镜固定于所述支架;
其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且所述旋转件抵接所述底壁,所述旋转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转轴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背离所述支架的方向转动。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主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主板及所述摄像头模组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板,所述壳体上具有入光孔,所述壳体外侧的光线穿过所述入光孔传输至所述摄像头模组。
CN201910565568.0A 2019-06-26 2019-06-26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48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5568.0A CN110248067B (zh) 2019-06-26 2019-06-26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5568.0A CN110248067B (zh) 2019-06-26 2019-06-26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067A CN110248067A (zh) 2019-09-17
CN110248067B true CN110248067B (zh) 2021-04-23

Family

ID=6788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5568.0A Active CN110248067B (zh) 2019-06-26 2019-06-26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974A (zh) * 2020-09-15 2021-01-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3075845B (zh) * 2020-12-23 2022-04-22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光棱镜固定组件及投影光机
CN113075844B (zh) * 2020-12-23 2022-04-22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CN113156608B (zh) * 2021-04-16 2022-11-01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棱镜支架、棱镜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314623A (zh) * 2022-08-15 2022-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马达组件、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28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CN206946074U (zh) * 2017-06-19 2018-01-30 南阳凯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的胶合装置及棱镜的加工设备
CN107783244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
CN107783243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6586A (ja) * 2004-03-19 2005-09-29 Olympus Corp 撮像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013078B2 (ja) * 2007-04-24 2012-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CN107783245B (zh) * 2016-08-24 2023-12-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变焦模组
CN109274877B (zh) * 2018-11-06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633854B (zh) * 2019-01-08 2020-09-29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器及移动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289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CN107783244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
CN107783243A (zh) * 2016-08-24 2018-03-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6946074U (zh) * 2017-06-19 2018-01-30 南阳凯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的胶合装置及棱镜的加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067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8067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0007110A1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WO2020093820A1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20093819A1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6412166B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TW202011068A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WO2019237876A1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装置
WO2019096087A1 (zh) 摄像头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213415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218589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5453880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587990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CN10919486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218590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KR102350059B1 (ko) 광학 기기
US11175493B2 (en) Lens module
WO2021239030A1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887542B (zh) 电子设备
CN111556233A (zh) 光转换元件、镜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9787224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492190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908B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1580255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016947U (zh) 承载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4350411A1 (en) Optical lens,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