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2040B -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2040B
CN110242040B CN201910610785.7A CN201910610785A CN110242040B CN 110242040 B CN110242040 B CN 110242040B CN 201910610785 A CN201910610785 A CN 201910610785A CN 110242040 B CN110242040 B CN 110242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movable
post
cast strip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07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2040A (zh
Inventor
何耀
黄涛
但敏铨
阳东升
李腾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Guo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C Guo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C Guo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C Guo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07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2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2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2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2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2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混凝土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横板,横板沿着后浇带分布在支撑架上,横板上设有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纹杆能够在横板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与螺纹杆连接,并且螺母位于横板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模板,所述螺纹杆上还设有螺帽,并且螺帽位于模板的底部,使得模板与螺纹杆通过可拆式连接,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所述模板朝向混凝土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均与模板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能够在模板上转动;所述模板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Description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沉降变形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现浇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沉降变形,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建筑结构施工中,砼楼板后浇带施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工序复杂、容易造成质量问题和拖延工期。特别对于高支撑的砼楼层,传统的方式在后浇带下搭建满堂架,然后在安装支撑模板,若用传统方法施工,其后浇带的模板支撑,费工、费时、费材料,目前也采用吊装的方式安装模板,即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上安装支架,然后利用起吊装置将模板起吊至后浇带下方,将模板与支架连接,利用支架对模板产生朝上约束力,实现将模板固定在后浇带下方的目的,但是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后浇带与下层地面存在一定的高度,无法快速将模板与后浇带上方的支架连接,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能够将模板从后浇带上方放入至后浇带的下方,易于对后浇带进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浇筑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上安装支撑架,
2)将移动块与支撑架连接,使得横板安装待浇筑后浇带上方;
3)将与模板连接着的螺纹杆通过螺母与横板连接;
4)旋转螺母,螺纹杆带动模板沿着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使得模板穿过待浇筑后浇带达到至待浇筑后浇带下方;
5)在混凝土下层的楼板上搭建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两个折叠起来的活动支撑板展开,保证模板与活动支撑板齐平;
6)利用活动块带动移动板移动,使得移动板一端位于活动支撑板底部的第一移动槽内,利用移动板对活动支撑板进行限位;
7)再次旋转螺母,使得螺纹杆带动模板朝上移动,保证活动支撑板与混凝土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8)重复步骤2)至7),根据后浇带的长度,完成对模板的拼接;
9)利用固紧杆和固紧环将相邻的两个模板固定在一起;
10)在模板顶部铺设木板;
11)利用混凝土对后浇带进行浇筑;
包括设置在混凝土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横板,横板沿着后浇带分布在支撑架上,横板上设有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纹杆能够在横板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与螺纹杆连接,并且螺母位于横板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模板,所述螺纹杆上还设有螺帽,并且螺帽位于模板的底部,使得模板与螺纹杆通过可拆式连接,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所述模板朝向混凝土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均与模板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能够在模板上转动;所述模板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在对后浇带的模板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可以先在混凝土上搭建支撑架,然后将模板与螺纹杆连接,旋转螺母时,螺纹杆能够在后浇带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由于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使得模板能够通过后浇带的下方,然后将折叠在模板上的两个活动支撑板打开,并且利用固定组件限制其位置,保证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最后旋转螺母,迫使螺纹杆带动模板朝上移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底部对模板两侧的活动支撑板进行限制,从而使得模板能够稳定固定在待浇筑后浇带下,完成对混凝土后浇带的快速搭建。本装置在对后浇带混模板进行安装时,由于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使得施工人员能够站在混凝土上将模板送入至后浇带下方,施工时,作业人员只需要在后浇带上安装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活动支撑板展开即可,无需在后浇带的下方搭建脚手架或者使用起吊设备,便可以对混凝土后浇带模板的搭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杆、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移动板,所述第一连接块分别位于模板的轴线两侧,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连接,并且转动杆能够在第一连接块内转动,所述移动板位于模板的底部,并且移动板水平贯穿在第一连接块内,旋转转动杆,移动板能够在第一连接块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设有活动块,活动块通过螺纹与转动杆连接,所述活动块上均设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与移动板连接,活动块在转动杆上移动时,连接杆能够带动移动板一起移动。
在利用固定组件对活动支撑板进行限位时,由于第一连接块通过螺纹与转动杆连接,使得转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块能够在转动杆上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迫使第一连接块上的连接杆带动移动板移动至活动支撑板的下方,利用设置的移动板限制活动支撑板朝下转动,保证模板在被螺纹杆朝上提升时,活动支撑板能够稳定位于混凝土下,从而保证模板稳定支撑在待浇筑的后浇带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包括固定杆、两根横杆以及两根螺杆,两根横杆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轴承,并且第一轴承与螺杆连接,所述连接块内还设有与螺杆匹配的第二轴承,螺杆与第二轴承连接。
在利用转动杆调节两个连接块的位置时,由于两个活动块分别独立安装在两个螺杆上,使得其中一个螺杆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另一个螺杆旋转,保证两个螺杆上的活动块能够朝着分别朝着两个活动支撑板方向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板对两个活动支撑板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支撑板的底部均设有与移动板匹配的第一移动槽,模板的底部还设有两条与移动板匹配的第二移动槽,移动板位于第二移动槽内,当模板的上表面与活动支撑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第一移动槽与第二移动槽连通,移动板的一端能够从第二移动槽内移动至第一移动槽内,连接块与模板的连接处设有与移动板匹配的通孔,移动板一部分位于第二移动槽内,另一部分位于连接块的通孔内,保证移动板贯穿在连接块内,同时又能够位于第二移动槽内。
由于移动板设置在第二移动槽内,当活动支撑板旋转至与模板齐平时,此时第二移动槽与第一移动槽处于连通的状态,使得位于第二移动槽内的移动板,在活动块的作用下,将移动板一端移动至第一移动槽内,利用移动板对活动支撑板进行限位,保证活动支撑板与模板处于齐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连接槽,所述活动支撑板朝向模板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两个与连接槽匹配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位于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槽内还设有活动轴,并且活动轴穿插在第二连接块内,第二连接块能够在活动轴上转动。
利用设置的连接槽与第二连接块使得模板与活动支撑板能够铰接,即活动支撑板上的第二连接块能够绕着连接槽内的活动轴转动,实现对活动支撑板的折叠与展开,同时在实际应用时,当完成对后浇带模板的搭建之后,在活动支撑板与模板的连接处覆盖木板或钢板,避免混凝土从模板与活动支撑板的连接处的细小间隙泄漏,同时避免混凝土进入至形成的间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的底部均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设有与支撑架匹配的滑槽,支撑架位于滑槽内,移动块能够在支撑架上移动。所述模板的底部均设有凸边,两个模板之间设有固紧杆,固紧杆贯穿在两个模板上的凸边内,所述固紧杆上还设有两个固紧环,固紧环通过螺纹与固紧杆连接,并且两个固紧环分别位于两个凸边的外侧。
在对后浇带的模板进行搭建时,利用若干个支撑模板相互拼接在一起,从而满足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后浇带使用,在对模板进行拼接时,先将各个模板与各个横板上的螺纹杆连接,然后再将各个横板上的移动块与支撑架连接,利用连接块上的滑槽,使得横板能够沿着后浇带在后浇带上方移动,使得后浇带能够依次拼接在一起,利用设置的固紧环和固紧杆将相邻两个模板固定在一起,在实际使用时,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从两个模板之间的细小间隙泄漏,可以在搭建好的模板上铺设与后浇带匹配的木板,使得木板覆盖在模板上,从而能够避免浇筑时混凝土的泄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在对后浇带下的模板进行搭建时,由于模板的长度小于后浇带的宽度,使得模板能够从后浇带上的安装至后浇带下方,同时利用设置的活动支撑板能够展开与收缩,当活动支撑板折叠在模板上时,保证模板能够顺利从后浇带上通过,当活动板展开时,保证活动支撑板能够将模板限制在后浇带的下方,从而使得后浇带模板能够顺利搭建,提高了对后浇带的搭建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后浇带在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浇带模板安装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两个模板拼接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模板与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支撑架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混凝土,2-活动支撑板,3-模板,4-活动块,5-支撑架,6-横板,7-螺母,8-螺纹杆,9-后浇带,10-移动块,11-移动板,12-转动杆,13-螺帽,14-连接杆,15-第一连接块,16-固紧杆,17-活动轴,18-第一移动槽,19-第二移动槽,20-固紧环,21-凸边,22-连接槽,23-第二连接块,24-横杆,25-固定杆,2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浇筑后浇带9两侧的混凝土1上安装支撑架5;
2)将移动块10与支撑架5连接,使得横板6安装待浇筑后浇带9上方;
3)将与模板3连接着的螺纹杆8通过螺母7与横板6连接;
4)旋转螺母7,螺纹杆8带动模板3沿着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使得模板3穿过待浇筑后浇带9达到至待浇筑后浇带9下方;
5)在混凝土1下层的楼板上搭建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两个折叠起来的活动支撑板2展开,保证模板3与活动支撑板2齐平;
6)利用活动块4带动移动板11移动,使得移动板11一端位于活动支撑板2底部的第一移动槽18内,利用移动板11对活动支撑板2进行限位;
7)再次旋转螺母7,使得螺纹杆8带动模板3朝上移动,保证活动支撑板2与混凝土1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8)重复步骤2)至7),根据后浇带9的长度,完成对模板3的拼接;
9)利用固紧杆16和固紧环20将相邻的两个模板3固定在一起;
10)在模板3顶部铺设木板;
11)利用混凝土对后浇带9进行浇筑;
其中,包括设置在混凝土1上的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上设有若干横板6,横板6沿着后浇带9分布在支撑架5上,横板6上设有螺纹杆8和螺母7,所述螺纹杆8能够在横板6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7与螺纹杆8连接,并且螺母7位于横板6的顶部;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设有模板3,模板3与螺纹杆8可拆式连接,模板3的长度小于后浇带9的宽度,所述模板3朝向混凝土1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2,活动支撑板2均与模板3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2能够在模板3上转动;所述模板3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与模板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杆12、两个第一连接块15、两个移动板11,所述第一连接块15分别位于模板3的轴线两侧,转动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15连接,并且转动杆12能够在第一连接块15内转动,所述移动板11位于模板3的底部,并且移动板11水平贯穿在第一连接块15内,旋转转动杆12,移动板11能够在连接块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转动杆12的两端均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通过螺纹与转动杆12连接,所述活动块4上均设有连接杆14,并且连接杆14与移动板11连接,活动块4在转动杆12上移动时,连接杆14能够带动移动板11一起移动。所述转动杆12包括固定杆25、两根横杆24以及两根螺杆26,两根横杆24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杆25的两端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轴承,并且第一轴承与螺杆2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5内还设有与螺杆26匹配的第二轴承,螺杆26与第二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板2的底部均设有与移动板11匹配的第一移动槽18,模板3的底部还设有两条与移动板11匹配的第二移动槽19,移动板11位于第二移动槽19内,当模板3的上表面与活动支撑板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第一移动槽18与第二移动槽19连通,移动板11的一端能够从第二移动槽19内移动至第一移动槽18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模板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连接槽22,所述活动支撑板2朝向模板3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两个与连接槽22匹配的第二连接块23,第二连接块23位于连接槽22内,所述连接槽22内还设有活动轴17,并且活动轴17穿插在第二连接块23内,第二连接块23能够在活动轴17上转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横板6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底部设有与支撑架5匹配的滑槽,支撑架5位于滑槽内,连接块10能够在支撑架5上移动。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模板3的底部均设有凸边21,两个模板3之间设有固紧杆16,固紧杆16贯穿在两个模板3上的凸边21内,所述固紧杆16上还设有两个固紧环20,固紧环20通过螺纹与固紧杆16连接,并且两个固紧环20分别位于两个凸边21的外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待浇筑后浇带(9)两侧的混凝土(1)上安装支撑架(5);
2)将移动块(10)与支撑架(5)连接,使得横板(6)安装待浇筑后浇带(9)上方;
3)将与模板(3)连接着的螺纹杆(8)通过螺母(7)与横板(6)连接;
4)旋转螺母(7),螺纹杆(8)带动模板(3)沿着竖直方向朝下移动,使得模板(3)穿过待浇筑后浇带(9)达到至待浇筑后浇带(9)下方;
5)在混凝土(1)下层的楼板上搭建梯子,施工人员爬上梯子,将两个折叠起来的活动支撑板(2)展开,保证模板(3)与活动支撑板(2)齐平;
6)利用活动块(4)带动移动板(11)移动,使得移动板(11)一端位于活动支撑板(2)底部的第一移动槽(18)内,利用移动板(11)对活动支撑板(2)进行限位;
7)再次旋转螺母(7),使得螺纹杆(8)带动模板(3)朝上移动,保证活动支撑板(2)与混凝土(1)底部紧密贴合在一起;
8)重复步骤2)至7),根据后浇带(9)的长度,完成对模板(3)的拼接;
9)利用固紧杆(16)和固紧环(20)将相邻的两个模板(3)固定在一起;
10)在模板(3)顶部铺设木板;
11)利用混凝土对后浇带(9)进行浇筑;
所述支撑架(5)上设有若干横板(6),横板(6)沿着后浇带(9)分布在支撑架(5)上,横板(6)上设有螺纹杆(8)和螺母(7),所述螺纹杆(8)能够在横板(6)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螺母(7)与螺纹杆(8)连接,并且螺母(7)位于横板(6)的顶部;
所述螺纹杆(8)的底部设有模板(3),模板(3)与螺纹杆(8)可拆式连接,模板(3)的长度小于后浇带(9)的宽度,所述模板(3)朝向混凝土(1)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支撑板(2),活动支撑板(2)均与模板(3)铰接,并且活动支撑板(2)能够在模板(3)上转动;
所述模板(3)的底部还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能够将活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与模板(3)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杆(12)、两个第一连接块(15)、两个移动板(11),所述第一连接块(15)分别位于模板(3)的轴线两侧,转动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15)连接,并且转动杆(12)能够在第一连接块(15)内转动,所述移动板(11)位于模板(3)的底部,并且移动板(11)水平贯穿在第一连接块(15)内,旋转转动杆(12),移动板(11)能够在连接块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的两端均设有活动块(4),活动块(4)通过螺纹与转动杆(12)连接,所述活动块(4)上均设有连接杆(14),并且连接杆(14)与移动板(11)连接,活动块(4)在转动杆(12)上移动时,连接杆(14)能够带动移动板(11)一起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板(2)的底部均设有与移动板(11)匹配的第一移动槽(18),模板(3)的底部还设有两条与移动板(11)匹配的第二移动槽(19),移动板(11)位于第二移动槽(19)内,当模板(3)的上表面与活动支撑板(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第一移动槽(18)与第二移动槽(19)连通,移动板(11)的一端能够从第二移动槽(19)内移动至第一移动槽(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的两端均设有两个连接槽(22),所述活动支撑板(2)朝向模板(3)方向的侧壁上均设有两个与连接槽(22)匹配的第二连接块(23),第二连接块(23)位于连接槽(22)内,所述连接槽(22)内还设有活动轴(17),并且活动轴(17)穿插在第二连接块(23)内,第二连接块(23)能够在活动轴(17)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6)的底部均设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的底部设有与支撑架(5)匹配的滑槽,支撑架(5)位于滑槽内,移动块(10)能够在支撑架(5)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的底部均设有凸边(21),两个模板(3)之间设有固紧杆(16),固紧杆(16)贯穿在两个模板(3)上的凸边(21)内,所述固紧杆(16)上还设有两个固紧环(20),固紧环(20)通过螺纹与固紧杆(16)连接,并且两个固紧环(20)分别位于两个凸边(21)的外侧。
CN201910610785.7A 2019-07-08 2019-07-08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242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0785.7A CN110242040B (zh) 2019-07-08 2019-07-08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0785.7A CN110242040B (zh) 2019-07-08 2019-07-08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2040A CN110242040A (zh) 2019-09-17
CN110242040B true CN11024204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789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0785.7A Active CN110242040B (zh) 2019-07-08 2019-07-08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204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4068A (en) * 1998-01-01 1999-12-21 Hosley; Davi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rench or catch basin void
CN102619329B (zh) * 2011-01-26 2015-01-07 甘肃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后浇带有约束膨胀施工方法
CN202000380U (zh) * 2011-01-27 2011-10-05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回填保护板
CN104153508B (zh) * 2014-09-02 2017-09-2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楼板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98486U (zh) * 2014-10-13 2015-01-14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浇筑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混凝土吊模
CN204645613U (zh) * 2015-05-12 2015-09-16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翻板的后浇带模板
CN106522282B (zh) * 2016-12-27 2019-01-15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一种可升降后浇带模板结构及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32309U (zh) * 2017-10-13 2018-05-08 福建省南铝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的支撑模板
CN207775737U (zh) * 2018-01-05 2018-08-2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桥梁后浇带加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2040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98908A1 (en) Construction building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A2227258C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asting large concrete boxes
CN108149706B (zh) 一种现浇暗梁及叠合板拼接的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08777A (zh) 一种综合管廊滑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23980B (zh)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
CN109680930A (zh) 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09555978U (zh)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井筒定型组合钢模板
US1114943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iling element and ceiling formwork
CN111119071A (zh) 混凝土预制节段箱梁拼装施工方法
CN112832368A (zh) 一种超高处悬挑梁快速施工工艺
WO2023082776A1 (zh) 一种箱型预制构件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0242040B (zh) 基于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CN110242039B (zh) 一种建筑模板施工时的使用方法
CN10845741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89256B (zh) 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隧道用电缆模架装置
CN109610354B (zh) 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及应用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KR101658929B1 (ko) 공장제작된 조립식 프리캐스트 박스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박스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20825140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楼板
CN109296117B (zh) 复合式中空内模板轻质隔墙及施工方法
CN210370015U (zh) 一种建筑后浇带应用的支撑机构
CN218508158U (zh) 可周转拼接式施工便道
KR20020005537A (ko) 암거 제작용 이동식 철재 거푸집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암거의 증기촉진양생 연속시공방법
CN210342767U (zh) 一种建筑施工使用模板支撑装置
WO2017054724A1 (zh) 凹字型楼层成型装置的吊装设备
CN112012473A (zh) 污水池扶臂肋梁型墙身一体成型钢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