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8943A -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8943A
CN110218943A CN201910590016.5A CN201910590016A CN110218943A CN 110218943 A CN110218943 A CN 110218943A CN 201910590016 A CN201910590016 A CN 201910590016A CN 110218943 A CN110218943 A CN 110218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alloy
austenitic stainless
minutes
molybde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0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雨
李清涼
袁兵
李党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orong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orong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orong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orong 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00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8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8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89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7936 priority patent/WO202100076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05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4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石墨烯0.01~0.02%;镍18~20%;铬17~20%;硅0.4~0.7%;钼4.5~5.5%;锰1.9~2%;余量为铁。相较比现有不锈钢材料,本发明所得奥氏体不锈钢所形成的不锈钢钝化膜的致密性显著增强、膜内载流子浓度显著下降、内外层钝化膜内的氧化钼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能有效抑制氯离子所造成点蚀问题的节点浓度,且性价比高,适合应用于注氧环境下的油套管材料,解决目前油田急需的抗氧、抗氯离子腐蚀所用油套管钢的需求,为注氧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陆上油田进入开采相继进入中后期,单位油井的原油采出率逐年下降,这就使得油田原油产量逐年减少,油田原油产量的小到可以影响油气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然而,利用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可以显著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其原理是将高压空气注入油藏层,空气中的氧气会与烃类发生多种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油藏层中余油的饱和度会降低,油藏层的压力会升高,同时原油的粘度会发生降低,最终使得原油的采收率大大增加。
然而,油藏层处的压力和温度都很高,采用注空气提高原油开采率技术后大量的氧气会在油藏层处聚集,氧气的引入会引起油套管钢的腐蚀,加之高温高压的环境以及井里的酸性气体,使得油套管钢的腐蚀会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采用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会对现役油套管钢造成非常严重的的腐蚀问题,传统的碳钢材料不适合应用在注氧工况,而13Cr、316L等不锈钢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其在抗氧工况下仍然存在严重的腐蚀问题。如果使用等级更高的镍基合金作为油套管材料是可以防止氧腐蚀,但是成本将大大提高,油气企业难以承受。
由此可见,现有不锈钢材料存在无法适用于注氧工况、无法抵抗氯离子、硫离子等阴离子的腐蚀作用或者成本高昂、油气企业难以负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旨在解决现有不锈钢材料存在无法适用于注氧工况、无法抵抗氯离子、硫离子等阴离子的腐蚀作用或者成本高昂、油气企业难以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0.02%;镍18~20%;铬17~20%;硅 0.4~0.7%;钼 4.5~5.5%;锰 1.9~2%;余量为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炼液;
将所述合金熔炼液浇注到铸铁模具中成型,得到铸造锭;
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150~1250℃,保温3.5~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
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00~1100℃下保温0.5~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即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相较比现有不锈钢材料,其所形成的不锈钢钝化膜的致密性显著增强、膜内载流子浓度显著下降、内外层钝化膜内的氧化钼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能有效抑制氯离子所造成点蚀问题的节点浓度,且性价比高,适合应用于注氧环境下的油套管材料,解决目前油田急需的抗氧、抗氯离子腐蚀所用油套管钢的需求,为注氧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N80(a)、P110(b)、13Cr(c)、316L(d)和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奥氏体不锈钢(e)在25MPa、120℃、200000mg/L氯离子、200000mg/L矿化度地层水中腐蚀7天后试样表面的SEM形貌图;
图2为N80、P110、13Cr、316L和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奥氏体不锈钢在25MPa、120℃、200000mg/L氯离子、200000mg/L矿化度地层水中腐蚀7天后的腐蚀失重量以及对应的腐蚀速率;
图3为含有不同钼含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测得的动电位扫描曲线图;
图4为含有不同钼含量的实施例2制备的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测得的Nyquist曲线(a)和相位角-频率曲线(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不锈钢比碳钢具有更加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其原理在于不锈钢表面会自发形成一层致密性非常强的钝化膜,这层膜能有效地抑制腐蚀性很强的阴离子与基体的结合,从而达到减缓腐蚀发生的目的。因此,腐蚀减缓的效果与钝化膜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不锈钢和镍基合金钝化膜大都呈现双层结构,其中,内层是对腐蚀起关键作用的Cr3O3,外层是铁和镍的氧化物组成。在氯离子环境中,氯离子会与钝化膜中的氧空位形成通过Mott-Schottky Pair(莫特-肖特基)产生氧空缺/金属离了空缺对,生成的氧空缺又可以与膜/溶液界面其他氯离子继续反应,产生更多的金属离了空缺。由于该过程是自催化,多余金属离子空缺在金属基体/膜界面局部堆积,将金属基体与钝化膜隔离,阻止了钝化膜的继续生长。钝化膜最终只溶解而不再继续生长,由于局部钝化膜的完全溶解或局部张力使钝化膜产生穿透性破裂,导致点蚀的发生、发展。这是不锈钢经受不住氯离子侵蚀的理论所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不锈钢中加入适量的钼元素可能有效地抑制氯离子造成的点蚀问题。以316L不锈钢为例,其钝化膜由内外两层组成。其中,内层是Cr3O3, 外层是铁和镍的氧化物组成,氧化钼会分散在内外层中。氧化钼的出现有两个优点,其一是氧化钼可以使内外层膜中的载流子(或缺陷)浓度下降,从而使膜的完整性增强,进而使得钝化膜耐腐蚀性能增强;其二是氧化钼可以与氯离子结合使其处于钝化状态,造成氯离子对不锈钢钝化膜的点蚀作用显著降低,基于此,理论上316L是具有优异的耐氯离子腐蚀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油田工况中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原因在于不锈钢中的钼含量过低,其钝化膜中出现的氧化钼的含量还不是很高,对氯离子的钝化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实际油田环境中其耐腐蚀性能不理想。基于此,本发明着重于研究一种耐氧、耐氯离子腐蚀性能优异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以适用于注氧环境下的油套管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以铁为基体,还添加了一定量的钼、镍和铬以及石墨烯作为碳元素进行添加,其中,钼含量不得低于4.5%,否则材料的抗氯离子点蚀能力将有所下降,该奥氏体不锈钢,相较比现有不锈钢材料,其所形成的不锈钢钝化膜的致密性显著增强、膜内载流子浓度显著下降、内外层钝化膜内的氧化钼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能有效抑制氯离子所造成点蚀问题的节点浓度,且性价比高,适合应用于注氧环境下的油套管材料,解决目前油田急需的抗氧、抗氯离子腐蚀所用油套管钢的需求,为注氧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0.02%;镍18~20%;铬17~20%;硅 0.4~0.7%;钼 4.5~5.5%;锰 1.9~2%;余量为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钼元素的添加对所得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抗氯离子点蚀性能具有直接影响,其含量不得低于4.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奥氏体不锈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47~0.018%;镍19~20%;铬18~19%;硅 0.48~0.64%;钼 4.5~4.95%;锰 1.95~2%;余量为铁。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奥氏体不锈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5%;镍19.7%;铬18.6%;硅 0.5%;钼 4.5%;锰 1.97%;余量为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炼液;
将所述合金熔炼液浇注到铸铁模具中成型,得到铸造锭;
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150~1250℃,保温3.5~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
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00~1100℃下保温0.5~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即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炼液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升温至1600~1700℃熔炼110~130分钟,再降温至1400~1500℃并保持55~65分钟,得到熔炼液;
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00~1700℃继续熔炼40~50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00~1500℃,保持25~35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00~1700℃继续熔炼40~50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00~1500℃,保持25~35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50℃继续熔炼45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50℃,保持30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气剂为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或铜镁合金。其中,除气剂的加入量为合金材料总重量的0.08~0.16wt%;即除气剂中的镁、铜元素的加入量需要控制在每100公斤熔炼料加入100克~200克,高于200克/100公斤则会将镁元素引入熔炼合金而引起合金污染。由于加入的除气剂的量很少,在精炼过程中加入后绝大部分镁都会与氧结合而消耗掉,真正进入熔炼合金中的量小于ppm级,可以忽略不计,故由其引入到合金熔炼液引入镁元素杂质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以下具体实施例中所用除气剂均选为铜镁合金,用量控制为:每100公斤熔炼合金中加入的铜镁除气剂为100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150~1250℃,保温3.5~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20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00~1100℃下保温0.5~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5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奥氏体不锈钢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2%的石墨烯,18%的Ni,20%的Cr,0.65%的Si,4.5%的Mo,2.0%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50℃下熔炼12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50℃并保持60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50℃下继续熔炼45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5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20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05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2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18%的石墨烯,19%的Ni,20%的Cr,0.5%的Si,5.2%的Mo,2.0%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00℃下熔炼12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00℃并保持60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00℃下继续熔炼45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0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18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08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3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15%的石墨烯,20%的Ni,20%的Cr,0.5%的Si,5.5%的Mo,2.0%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80℃下熔炼12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80℃并保持60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80℃下继续熔炼45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8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22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10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4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1%的石墨烯,20%的Ni,17%的Cr,0.4%的Si,4.5%的Mo,1.9%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00℃下熔炼11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00℃并保持65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00℃下继续熔炼50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8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250℃,保温3.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000℃下保温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5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2%的石墨烯,20%的Ni,20%的Cr,0.7%的Si,5.5%的Mo,2%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700℃下熔炼13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500℃并保持55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700℃下继续熔炼40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50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150℃,保温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100℃下保温0.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6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147%的石墨烯,19%的Ni,18%的Cr,0.48%的Si,4.5%的Mo,1.95%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00℃下熔炼12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00℃并保持60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00℃下继续熔炼45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0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18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08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实施例7
首先将重量百分比为:0.018%的石墨烯,20%的Ni,19%的Cr,0.64%的Si,4.95%的Mo,2%的Mn,余量Fe于中频真空感应炉内1600℃下熔炼110分钟,然后将熔液降至1400℃并保持65分钟,再次将温度升高到1600℃下继续熔炼50分钟,然后加入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进行除气(镍镁的加入量按每100公斤熔炼合金加入100克的量加入),随后降温到1480℃并保持30分钟后,将合金熔液浇入直径180mm的铸铁模中,30分钟后将真空炉炉盖打开,将铸铁模具吊出后直接投入到水中,1小时后将合金铸锭从模具中取出。然后铸锭在电炉内加热到1250℃,保温3.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利用2吨空气锤进行自由锻造,将其锻造成所需直径的棒。对锻造所得合金在1000℃下保温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得到奥氏体不锈钢。
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所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与市售不锈钢材料(P110、N80、316L、13Cr)在高温高压釜中进行腐蚀试验,
其中实验条件如下:
1)溶液组成:200000mg/L NaCl,矿化度200000mg/L,21%O2含量;
2)温度和压力:25MPa、100℃;
3)腐蚀时间:168h。
结果表明,市售不锈钢材料(P110、N80、316L、13Cr)四种材料表面均发生了明显腐蚀,而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7所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均几乎没有腐蚀发生。
进一步,为证实本发明实施例所得奥氏体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将进行腐蚀试验(25MPa、120℃、200000mg/L氯离子、200000mg/L矿化度地层水中腐蚀7天后试样)后的市售不锈钢材料(P110、N80、316L、13Cr)以及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试样在扫描电镜SEM下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如图1所示,市售不锈钢材料(P110、N80、316L、13Cr)四种材料表面均发生了严重腐蚀,而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试样不存在任何锈点;进一步,本发明还对市售不锈钢材料(P110、N80、316L、13Cr)以及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腐蚀失重量以及对应的腐蚀速率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失重量是N80的1/33、是13Cr和316L不锈钢的1/11.5和1/6,而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速率约为0.044mm/a,小于0.076mm/a的腐蚀速率节点,表明实施例1所制备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是可以作为抗氧、抗氯离子腐蚀用油套管材料,可以作为注氧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推广提供保证。
本发明为进一步验证奥氏体不锈钢成分中的钼元素含量对体系腐蚀效果的影响,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钼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例1-3的设计实验;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改变钼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例4-6的设计实验,具体方案如下:
对比例1
除不添加钼元素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除钼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除钼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除钼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2。
对比例5
除钼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2。
对比例6
除钼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5%外,其余元素、含量及制备工艺同实施例2。
将本发明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3所制备得到的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进行动电位扫描测试,所得结果见图3所示,很明显,随着钼含量的增加,钝化电流减小、钝化电位区间增加,表明钼含量增加,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增强。最后,选择4.5%的钼含量是考虑到过高的钼含量一方面会造成不锈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过高的钼含量会造成合金锻造、轧制等性能急剧恶化,不利于合金成型,而4.5%的钼含量对合金的成型性能影响不大,且其耐腐蚀性能又显著增强。
进一步,将本发明实施例2以及对应对比例4-6所制备得到的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进行Nyquist曲线和相位角-频率测试,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与动电位扫描曲线相似,随着钼含量增加,不锈钢在氯化钠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增强,表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不锈钢的耐氯离子点蚀能力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由于添加了含量不小于4.5%的钼、20%左右的镍和铬以及石墨烯作为碳元素进行添加使得不锈钢钝化膜的致密性显著增强、膜内载流子浓度显著下降、内外层钝化膜内的氧化钼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能有效抑制氯离子所造成点蚀问题的节点浓度;其中,提升材料抗氯离子点蚀能力贡献最大的元素就是钼元素,即不锈钢中钼含量不得低于4.5%,否则材料的抗氯离子点蚀能力将会大大减弱。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0.02%;镍18~20%;铬17~20%;硅 0.4~0.7%;钼 4.5~5.5%;锰 1.9~2%;余量为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47~0.018%;镍19~20%;铬18~19%;硅 0.48~0.64%;钼 4.5~4.95%;锰 1.95~2%;余量为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
石墨烯0.015%;镍19.7%;铬18.6%;硅 0.5%;钼 4.5%;锰 1.97%;余量为铁。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炼液;
将所述合金熔炼液浇注到铸铁模具中成型,得到铸造锭;
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150~1250℃,保温3.5~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
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00~1100℃下保温0.5~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进行熔炼,得到合金熔炼液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升温至1600~1700℃熔炼110~130分钟,再降温至1400~1500℃并保持55~65分钟,得到熔炼液;
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00~1700℃继续熔炼40~50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00~1500℃,保持25~35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升温至1600~1700℃熔炼110~130分钟,再降温至1400~1500℃并保持55~65分钟,得到熔炼液的步骤,具体为:
将石墨烯、镍、铬、硅 、钼 、锰 以及铁按比例加入中频真空感应炉内,升温至1650℃熔炼120分钟,再降温至1450℃并保持60分钟,得到熔炼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00~1700℃继续熔炼40~50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00~1500℃,保持25~35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熔炼液升温至1650℃继续熔炼45分钟后,加入除气剂进行除气处理,并降温至1450℃,保持30分钟,得到合金熔炼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剂为含镁量为20%的镍镁合金或铜镁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150~1250℃,保温3.5~4.5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铸造锭放置于电驴内加热至1200℃,保温4小时后进行锻造处理,得到锻造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00~1100℃下保温0.5~1.5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锻造合金置于1050℃下保温1小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
CN201910590016.5A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218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0016.5A CN110218943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0/097936 WO2021000768A1 (zh) 2019-07-02 2020-06-24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0016.5A CN110218943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8943A true CN110218943A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1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0016.5A Pending CN110218943A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8943A (zh)
WO (1) WO20210007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768A1 (zh) * 2019-07-02 2021-01-07 珠海国合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105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南昌大学 一种应用于含氧高温氯腐蚀环境的改性904l合金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042A (zh) * 2003-02-06 2006-03-15 Ati资产公司 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钢
JP2009161802A (ja) * 2007-12-28 2009-07-23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高耐食性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ならびにそのステンレス鋼を用いて構成した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溶接継手および構造部材
JP2012211348A (ja) * 2011-03-18 2012-11-01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温耐へたり性に優れる冷間圧延ステンレス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32233A (zh) * 2014-05-27 2014-09-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工艺
CN107058905A (zh) * 2016-12-27 2017-08-18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9194A (zh) * 2017-06-29 2017-12-01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板卷的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4953A (ja) * 1994-08-11 1996-04-23 Nisshin Steel Co Ltd 抗菌性を有する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US5841046A (en) * 1996-05-30 1998-11-24 Crucible Materials Corporation High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t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consolidated article
KR20180091105A (ko) * 2011-05-26 2018-08-14 유나이티드 파이프라인스 아시아 패시픽 피티이 리미티드 오스테나이트계 스테인리스강
JP2014005497A (ja) * 2012-06-25 2014-01-16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高耐食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FR3003271B1 (fr) * 2013-03-13 2015-04-17 Areva Np Acier inoxydable pour forgeage a chaud et procede de forgeage a chaud utilisant cet acier
JP6265311B1 (ja) * 2016-06-30 2018-01-2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電縫溶接ステンレスクラッド鋼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02328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A new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n austenitic alloy
CN109735696B (zh) * 2019-01-25 2019-10-29 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晶粒细化的方法
CN110218943A (zh) * 2019-07-02 2019-09-10 珠海国合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042A (zh) * 2003-02-06 2006-03-15 Ati资产公司 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钢
CN101407890A (zh) * 2003-02-06 2009-04-15 Ati资产公司 含钼的奥氏体不锈钢
JP2009161802A (ja) * 2007-12-28 2009-07-23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高耐食性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ならびにそのステンレス鋼を用いて構成した原子力発電プラント、溶接継手および構造部材
JP2012211348A (ja) * 2011-03-18 2012-11-01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温耐へたり性に優れる冷間圧延ステンレス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32233A (zh) * 2014-05-27 2014-09-1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工艺
CN107058905A (zh) * 2016-12-27 2017-08-18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9194A (zh) * 2017-06-29 2017-12-01 振石集团东方特钢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板卷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劲松等: "《航空工程材料》", 31 August 2015, 湖南大学出版社 *
吉泽升等: "《热处理炉 第四版》", 30 April 2016,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周建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31 December 2014,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王邦杰等: "《实用模具材料手册》", 30 June 2014,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郝石坚: "《现代铸铁学(第2版)》", 31 March 2009, 冶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0768A1 (zh) * 2019-07-02 2021-01-07 珠海国合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1056A (zh) * 2021-02-08 2021-06-18 南昌大学 一种应用于含氧高温氯腐蚀环境的改性904l合金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0768A1 (zh)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9994B (zh) 一种抗co2/h2s及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无缝管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JP4144283B2 (ja) マルテンサ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CN104018083B (zh) 含氮不锈轴承钢及制备方法
CN101171351A (zh) 扩管性优良的油井管用不锈钢管
CN102245345B (zh) 奥氏体系焊接材料以及使用了该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预防维护方法和晶界腐蚀预防维护方法
JPWO2005007915A1 (ja) マルテンサ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CN104928602A (zh) 一种耐h2s腐蚀的管线钢宽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3817964B (zh) 一种含Cu高耐冲击腐蚀压裂泵阀体用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04862607A (zh) 一种耐二氧化碳腐蚀管线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2396B (zh) 一种长寿命适用于非常规油气作业压裂泵阀体用钢及其锻造方法
CN106435396B (zh) 一种耐高温抗硫化氢腐蚀的压力容器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18943A (zh)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0175A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无磁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526739A (ja) 高強度耐高温腐食性マルテンサ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41883A (zh) 一种抗海水和潮湿环境腐蚀钢
CN101906579A (zh) 一种耐低温、高焊接性能、高强度的风电法兰用钢
CN108588581A (zh) 一种海洋混凝土结构用高强耐蚀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0144B (zh) 一种钢材
CN104694821A (zh) 一种含v抗h2s腐蚀l360qs无缝管线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6605A (zh) 一种高强度抗腐蚀管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TW200401037A (en) Ni-Cr-Mo alloys resistant to wet process phosphoric acid and chloride-induced localized attack
CN104611640A (zh) 一种高硼铁基耐冲刷腐蚀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9333B (zh) 一种钢材、包括其的抽油杆、及钢材的应用
CN106001514A (zh) 一种高硅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的铸造工艺
CN101994052B (zh) 一种含氮奥氏体合金油套管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