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405A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405A
CN110213405A CN201910344535.3A CN201910344535A CN110213405A CN 110213405 A CN110213405 A CN 110213405A CN 201910344535 A CN201910344535 A CN 201910344535A CN 110213405 A CN110213405 A CN 11021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shell
mobile terminal
shooting
dr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45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405B (zh
Inventor
高培义
王栋
肖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heng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45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4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5238 priority patent/WO202021559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相对第一壳体具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可以被驱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来实现摄像头相对于第一壳体的收容或伸出动作。同时,摄像头在第二位置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并相对于第一壳体旋转,用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功能。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摄像头的旋转,能够分别实现前置拍摄、后置拍摄、以及对运动目标的跟踪拍摄等功能。由此可以省去前置摄像头的设置,或后盖摄像头开孔的设置,进而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以及外观一致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以及关于此终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众多移动终端设备都在争取屏幕占比最大化。因为前置摄像头必须放在手机屏幕侧,直接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功能,市场上出现很多款异形屏设计,如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等,既影响产品外观,同时还影响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当前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出于自拍和外摄的需求不同,大多同时配备了具备美颜效果的前置摄像头和具备夜拍、广角等效果的后置摄像头。这样的设置虽然满足了用户需求,但也造成了成本上升、器件布局空间占用多、售后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可伸缩旋转的移动终端,用于代替分别设置的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摄像头,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摄像头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摄像头可以以一定角度进行旋转,以实现在不同角度的拍摄。
其中,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摄像头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头部分收容于第一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超出第一壳体的部分可以以不同角度进行拍照。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单位,所述驱动单位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驱动单位与摄像头连接,所述驱动单位用以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所述驱动单位还用于当所述摄像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驱动所述摄像头旋转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其中,所述驱动单位包括伸出部、支撑部、摄像头和转动部,所述伸出部固定并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伸出部与所述支撑部固连,所述伸出部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支撑部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摄像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伸出部带动所述转动部运动,以使得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所述转动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还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
其中,所述伸出部包括伸出电机、第一传动机构和滑块,所述伸出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伸出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滑动台所述滑动台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台随所述滑块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台转动连接,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框架内,以实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摄像头的转动连接且所述框架的转轴平行于所述滑块的往复运动方向,所述框架相对所述滑动台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抵持所述滑动台并使得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台做同步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电机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滑动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伸出部将所述摄像头推出所述第一壳体后,将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所述摄像头的转动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传动的驱动件和从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电机固连,所述从动件与所述框架固连,且所述从动件在所述转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滑动台之间。
其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从动件的配合方式为齿轮啮合、摩擦传动、带传动以及链传动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导向柱和支架,所述丝杠和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伸出电机与所述支架固连,所述丝杠与所述伸出电机固连,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旋孔,以及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通孔。
其中,所述转动电机的所述输出轴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设置。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上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驱动单位将摄像头伸出移动终端的壳体;
控制驱动单位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拍摄角度;
控制摄像头完成拍摄。
其中,所述控制转动部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拍摄角度还包括:
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拍摄目标;
控制所述驱动单位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正对所述拍摄目标的角度。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正对所述拍摄目标的角度还包括:
若所述拍摄目标为移动目标,控制所述驱动单位转动所述摄像头以跟踪所述拍摄目标。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拍摄目标还包括:
若识别到所述拍摄目标为人脸,控制拍摄模式切换为美颜模式。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包括:
第一壳体;
拍摄单元,可以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拍摄单位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拍摄单元可以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拍摄。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其中,所述拍摄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其中第一摄像头以第一方向拍摄,所述第二摄像头以第二方向拍摄。
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并排设置。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包括:
壳体;
拍摄单元;
驱动单元,用以与所述拍摄单元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拍摄单元往返运动;
转动单元,用以与所述拍摄单元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拍摄单元呈一定角度旋转,并进行拍摄。
其中,所述拍摄单元收容于所述壳体,并在驱动单元驱动下,全部或部分超出壳体边缘。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与拍摄单元直接相连,所述转动单元与拍摄单元直接相连,驱动单元同时可以驱动转动单元往返运动。
本申请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相对于第一壳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来实现摄像头相对于第一壳体的收容或伸出动作。并通过摄像头在第二位置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旋转,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功能。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可以通过摄像头的旋转,来分别实现前置拍摄、后置拍摄、以及对运动目标的跟踪拍摄等功能。由此可以省去前置摄像头的设置,或后盖摄像头开孔的设置,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以及外观一致性。
本申请所述涉及的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利用所述摄像头可以旋转的特点,控制所述摄像头正对拍摄目标进行拍摄,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移动终端摄像头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摄像头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伸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5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摄像头40。摄像头40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具体的,所述摄像头40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A1移动至第二位置A2,或自第二位置A2移动至第一位置A1。或描述为,摄像头40可以被驱动在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之间切换。当摄像头40在所述第二位置A2时,所述摄像头40可以以一定角度进行旋转,以实现在不同角度的拍摄。
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状态,当所述摄像头40被驱动至所述第一位置A1时,所述摄像头40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而如图2所示,当所述摄像头40被驱动至所述第二位置A2时,所述摄像头40部分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且所述摄像头40超出第一壳体110的部分可以以不同角度旋转并进行拍照。参见图2,摄像头40可以理解为包括本体和转轴,本体作为摄像头40实现拍摄功能的组件,在摄像头40处于第二位置A2时可以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旋转。而转轴作为实现旋转动作的传动件,可以始终处于第一壳体110内接受移动终端100的驱动。
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驱动单位120。所述驱动单位120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内,所述驱动单位120与摄像头40连接,所述驱动单位120用以驱动所述摄像头40在所述第一位置A1和所述第二位置A2的切换,所述驱动单位120还用于当所述摄像头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A2时,驱动所述摄像头40旋转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包括有伸出部10、支撑部(图中未示)、摄像头40以及转动部50。其中伸出部10固设于第一壳体110内。伸出部10固定于第一壳体110内,伸出部10与支撑部固定连接。伸出部10可以在第一壳体110内往复运动,进而以将固定连接的支撑部伸出或收回第一壳体110内部。支撑部与摄像头40为转动连接,转动部50与支撑部固定连接。支撑部因为与伸出部10固定连接而具备了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往复运动的功能,因此与支撑部转动连接的摄像头40以及固定连接的转动部50也获得了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往复运动的功能,即转动部50和摄像头40均可以随支撑部伸出或收回第一壳体110。转动部50还与摄像头40固定连接,在摄像头40被支撑部伸出第一壳体110外部之后,转动部50还用于驱动摄像头40相对于第一壳体110进行转动。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部包括滑动台20。进一步的实施例,支撑部还可以包括框架30。伸出部10包括有伸出电机11、第一传动机构12以及滑块13。伸出电机1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来驱动滑块1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做往复运动。定义滑块13的往复运动方向为第三方向003。滑块13与滑动台20固定连接。具体的,滑动台20具有收容至少一部分滑块13的收容槽21,至少一部分滑块13嵌入收容槽21内。由此,滑块13沿第三方向003的往复运动,可以使得滑动台20也沿第三方向003做往复运动。摄像头40收容于框架30内,框架30包容摄像头40后可以为摄像头40提供防护。框架30转动连接于滑动台20上。具体的,框架30具有沿第一方向远离摄像头40延伸的支柱31,滑动台20设有与支柱31外形配合的收容孔22,支柱31穿过收容孔22以实现框架30与滑动台20的转动连接。需要提出的是,如图3所示,支柱31沿第三方向003需要在收容孔2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凸起32,以使得支柱31在滑动台20沿第三方向003滑动时能借助凸起32与滑动台20同步滑动。具体的,凸起32包括第一凸起321和第二凸起322,第一凸起321和第二凸起322沿第三方向003分列滑动台20的两侧,当滑动台20沿第三方向00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出时,滑动台20抵持第一凸起321,并推动框架30沿第三方向00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做同步滑出;当滑动台20沿第三方向00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入时,滑动台20抵持第二凸起322,并推动框架30沿第三方向00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做同步滑入。转动部50包括有转动电机51和第二传动机构52。转动电机51与滑动台20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机构52设置于转动电机51与框架30之间。具体的,第二传动机构52设置于转动电机51的输出轴511和支柱31之间。第二传动机构52用于将输出轴511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框架30的转动动作。
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处于初始状态(见图1)时,框架30、摄像头40均收容于第一壳体110之内。当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启动时,伸出电机11先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2驱动滑块13沿第三方向003运动,滑块13驱动滑动台20同步朝向第一壳体110外运动。因为凸起32与滑动台20的抵持,框架30也携带摄像头40一同朝向第一壳体110外运动。待滑块13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时,摄像头40完全伸出第一壳体110,得以行使拍摄功能(见图2)。摄像头40此时的拍摄方向与摄像头40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时的镜头朝向一致。可以理解的,当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时,如果摄像头40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的镜头朝向正对显示屏,则摄像头40在伸出第一壳体110后表现为前置摄像头的功能。如果摄像头40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的镜头朝向背离显示屏,则摄像头40伸出第一壳体110后表现为后置摄像头功能。表现为前置摄像头功能的摄像头40如果需要朝向移动终端后方拍摄,或表现为后置摄像头功能的摄像头40如果需要朝向移动终端的前方拍摄,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可以通过转动部50驱动摄像头40的转动来完成。
具体的,转动电机51与滑动台20固定连接,使得转动电机51也可沿第三方向003做滑动动作。当摄像头40伸出第一壳体110后,转动电机51驱动输出轴511转动,第二传动机构52将转动动作传递给支柱31。因为支柱31与滑动台20的转动连接,支柱31可以带动框架30整体相对于第一壳体110转动。固设于框架30内的摄像头40也相对于第一壳体110转动。可以理解的,当摄像头40转动角度达到180度时,摄像头40的镜头朝向刚好与其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的镜头朝向相反。由此,表现为前置摄像头功能的摄像头40得以朝向移动终端后方拍摄,或表现为后置摄像头功能的摄像头40得以朝向移动终端的前方拍摄。可以理解的,在装备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后,移动终端可以同时省去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只装备本申请驱动单位120即可满足两种拍摄需求。移动终端由此节约了成本,同时获得了更大的内部空间,利于其余各组件的布置,并缩小了外形体积。
进一步的,本申请驱动单位120还可以根据拍摄目标相对于用户的位置,来驱动摄像头40转动至特定的角度来完成拍摄工作,即摄像头40相对于第一壳体110的转动角度不局限于180度,可以适应更多拍摄场景的需求,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另一方面,因为摄像头40收容于框架30内,可以将框架30设置为前后对称的形状,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前后变换摄像头40的初始镜头朝向。例如,当用户更经常使用后置摄像头功能时,可以通过转动部50将摄像头40调整为正对移动终端的后方拍摄,然后收回框架30。此时摄像头40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时摄像头40的镜头朝向背离显示屏,当伸出部10再次伸出摄像头40时,用户可不执行转动功能,直接使用处于后置摄像头功能的摄像头40来进行拍摄。反之,如果用户经常使用自拍,也可以通过转动部50将摄像头40调整为正对移动终端的前方拍摄后,再收回框架30。此时再次伸出摄像头40时,摄像头40的镜头朝向正对显示屏方向,可以快速完成自拍功能。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52包括相互配合传动的驱动件521和从动件522。驱动件521与转动电机51固连,具体的,是与转动电机51的输出轴511固连。从动件521与框架30固连,具体的,是与支柱31固连。驱动件521与从动件522配合传动。从动件522在第三方向003上宜设置在摄像头40与滑动台20之间,当摄像头40伸出第一壳体110时可以隐藏于第一壳体110之内,不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传动方式都可以应用于第二传动机构52中,用于驱动件521对从动件522的驱动动作。如齿轮啮合、摩擦传动、带传动以及链传动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理解的,当只采用上述传动方式中的一者时,可以只通过一级传动来完成驱动件521对从动件522的驱动。一级传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对第一壳体110的内部空间占用较少。当采用上述传动方式中的二者或者多者时,二者或者多者的传动配合为二级或多级传动。二级或多级传动可以实现较大的传速比调节,使得转动电机51对摄像头40的转动控制更加精确。可以理解的,从动件522为齿轮时,从动件522可以代替第二凸起322,用于滑动台20对支柱31的抵持功用。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驱动件521和从动件522采用了齿轮传动,即转动电机51通过输出轴511驱动齿轮输出,该齿轮与设置于支柱31上的齿轮啮合,实现转动电机51对框架30的驱动。一种实施例,为了减小转动电机51在第一壳体110中的空间占用,将转动电机51的输出轴511沿第三方向003布置,使得转动电机51在长度方向上也沿第三方向003布置。由此在转动电机51随滑动台20沿第三方向003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的过程中,转动电机5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可以缩小转动电机51滑动所需的空间占用。进一步,转动电机51与滑动台20固连,转动电机51宜设置于滑动台20相对于框架30的另一侧,输出轴511穿过滑动台20后与驱动件521固定连接,由此可以缩短支柱31的长度,保证框架30的结构可靠性。
请参看图4,第一传动机构12包括丝杠121、导向柱122和支架123。丝杠121和导向柱122均沿第三方向003转动设置于支架123内。伸出电机11与支架123固连,丝杠121与伸出电机11固连,滑块13设有与丝杠121配合的螺旋孔131,螺旋孔131与丝杠121相互咬合,以使得丝杠121驱动滑块13沿第三方向003的滑动。滑块13还设有通孔132,通孔132穿入导向柱122。导向柱122限制通孔132随丝杠131的摆动,从而保证摄像头40伸出第一壳体110的平稳性。
本申请所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壳体110,以及上述的驱动单位120。因为驱动单位120的可旋转特性,本申请移动终端100只需要配置一个驱动单位120以及摄像头40,即可满足前置摄像和后置摄像的双重需求,由此节约了成本,并缩小了移动终端的体积。
请参见图5,本申请涉及上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控制驱动单位120将摄像头40伸出移动终端100的第一壳体110;
具体的,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驱动单位120通过控制伸出电机11转动,驱动第一传动机构12带动滑块13沿第三方向003滑动,与滑块13固连的框架30也随滑块13滑动,进而将摄像头40带出第一壳体110。
S20.控制驱动单位120将摄像头40转动至拍摄角度;
具体的,驱动单位120通过控制转动电机51转动,驱动第二传动机构52带动框架30转动,收容于框架30内部的摄像头40被转动至用户所需的拍摄角度。
S30.控制摄像头40完成拍摄。
具体的,转动至拍摄角度的摄像头40完成拍摄。
本申请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在控制摄像头40伸出第一壳体110后,可以根据用户的拍摄需求来对摄像头40进行旋转控制。当摄像头40转动至所需的拍摄角度后,再完成拍摄。由此,当摄像头40收容于第一壳体110内时,若摄像头40正对显示屏处于前置自拍模式,而用户需要向移动终端后方拍摄时,转动电机51驱动摄像头40转动180度,从而实现后摄功能;反之,若摄像头40背离显示屏处于后置摄影模式,而用户需要向移动终端前方自拍时,转动电机51驱动摄像头40转动180度,从而实现前摄功能。
一种实施例,参见图6,在控制驱动单位120将摄像头40旋转至拍摄角度时,本申请控制方法还包括:
S21.通过摄像头40识别拍摄目标;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取景框中的景象,对拍摄目标进行识别选取。或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程序控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对取景框中的拍摄目标进行识别选取。通常,被识别的拍摄目标可以在取景框中用框线加以标注。
S22.控制驱动单位120将摄像头40转动至正对拍摄目标的角度。
具体的,移动终端根据拍摄目标的相对位置,转动摄像头40来获得正对拍摄目标的拍摄角度。这样的实施例方便用户不用调整拍摄姿势,即获得较佳的拍摄角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拍摄目标与用户的位置关系,经常造成用户采用非常规的拍摄姿势,才能获得较佳的取景效果。或者,当用户处于卧姿、坐姿等情况,不便于移动身体进行拍摄姿势调整时,也会对拍摄造成一定的不良体验。进一步,非常规的拍摄姿势等情况下用户按下快门的动作也较为吃力,容易造成移动终端抖动,影响成像质量。而本申请移动终端控制方法,通过对拍摄目标的识别,进而通过转动部50来调整摄像头40的转动角度,实现正对拍摄目标的效果,可以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提高用户拍摄体验。
一种实施例,移动终端控制摄像头40转动至正对拍摄目标的角度时,本方法还包括:
S23.若拍摄目标为移动目标,控制驱动单位120转动摄像头40以跟踪拍摄目标。
具体的,在移动终端完成拍摄目标的识别后,如果拍摄目标相对于移动终端保持移动,则拍摄目标相对于摄像头40的角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为了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转动部50来驱动摄像头40转动,来保持摄像头40对移动目标的跟踪正对状态。可以理解的,移动终端对于移动的拍摄目标较难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一方面移动的拍摄目标对焦相相对困难,另一方面较难获得正对移动的拍摄目标的拍摄角度。用户通常为了捕获移动的拍摄目标而移动移动终端,移动中的移动终端更难于对拍摄目标实现准确对焦,从而影响拍摄质量。而本申请移动终端控制方法,通过转动摄像头40保持对移动拍摄目标的跟踪,可以解决正对拍摄目标的拍摄角度问题。同时移动终端可以保持稳定状态,有助于获得更佳的对焦效果。
一种实施例,在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40识别拍摄目标后,本方法还包括:
S24.若识别到拍摄目标为人脸,控制拍摄模式切换为美颜模式。
具体的,如果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40识别到拍摄目标为人脸,则移动终端将当前的拍摄模式自动切换为美颜模式。通常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用于自拍,因此前置摄像头打开时都切换为美颜模式。用户通过美颜模式能获得更好的自拍效果。而后置摄像头通常因为拍摄场景与前置摄像头的区别,而没有固定采用美颜功能。本申请移动终端因为摄像头40可以相对第一壳体110转动,因而同时兼具了后置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的作用。当本申请移动终端识别到拍摄目标为人脸时,再将拍摄模式切换为美颜模式,可以智能的识别出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并通过对应的拍摄场景来实现拍摄模式的切换,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
请参看图7,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100a,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移动终端100a包括第一壳体10a和拍摄单元40a。其中拍摄单元40a可以全部收容于第一壳体10a内。拍摄单位40a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A1移动至第二位置A2,拍摄单元40a在第二位置A2,可以以第一方向001和第二方向002拍摄。其中,第一方向001与第二方向002之间的夹角呈一定角度,该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的任意夹角。由此,本申请涉及的移动终端100a,可以将拍摄单元40a伸出后至少旋转两个不同的方向拍摄。例如第一方向001为0度,第二方向002为180度时,拍摄单元40a可以同时实现前摄和后摄的功能。
一种实施例,拍摄单元40a包括第一摄像头41a及第二摄像头42a。其中第一摄像头41a以第一方向001拍摄,第二摄像头42a以第二方向002拍摄。第一摄像头41a与第二摄像头42a宜为并排设置。这样,同上述的移动终端100,需要设置两个摄像头40以及两个驱动单位120来实现。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摄像头41a与第二摄像头42a为并排设置时,两个驱动单位120也需要并排设置。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拍摄单元40a从第一位置A1到第二位置A2的移动,还需要包括类似驱动单位120的驱动单元(图中未示),驱动单元用以与拍摄单元40a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以驱动拍摄单元40a的往返运动。移动终端100a还需要设置类似转动部50的转动单元(图中未示),转动单元用以与拍摄单元40a直接或间接相连,以驱动拍摄单元40a呈一定角度旋转,并进行拍摄。拍摄单元40a收容于壳体10a,并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全部或部分超出壳体10a的边缘。
一种实施例,驱动单元与拍摄单元40a直接相连,转动单元与拍摄单元40a也直接相连,驱动单元可以同时驱动转动单元在第一位置A1和第二位置A2之间的往返运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摄像头,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摄像头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摄像头可以以一定角度进行旋转,以实现在不同角度的拍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摄像头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头部分收容于第一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超出第一壳体的部分可以以不同角度进行拍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摄像头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当所述摄像头被驱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摄像头超出第一壳体内,且所述摄像头可以以不同角度进行拍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单位,所述驱动单位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驱动单位与摄像头连接,所述驱动单位用以驱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切换,所述驱动单位还用于当所述摄像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驱动所述摄像头旋转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位包括伸出部、支撑部和转动部,所述伸出部固定并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伸出部与所述支撑部固连,所述伸出部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往复运动,以将所述支撑部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摄像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伸出部带动所述转动部运动,以使得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所述转动部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还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包括伸出电机、第一传动机构和滑块,所述伸出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伸出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往复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滑动台,所述滑动台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台随所述滑块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往复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台转动连接,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框架内,以实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摄像头的转动连接且所述框架的转轴平行于所述滑块的往复运动方向,所述框架相对所述滑动台设置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抵持所述滑动台并使得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台做同步往复运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电机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滑动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用于在所述伸出部将所述摄像头推出所述第一壳体后,将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所述摄像头的转动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传动的驱动件和从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电机固连,所述从动件与所述框架固连,且所述从动件在所述转轴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滑动台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从动件的配合方式为齿轮啮合、摩擦传动、带传动以及链传动中的一者或多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导向柱和支架,所述丝杠和所述导向柱均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伸出电机与所述支架固连,所述丝杠与所述伸出电机固连,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旋孔,以及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的所述输出轴沿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设置。
14.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驱动单位将摄像头伸出移动终端的第一壳体;
控制驱动单位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拍摄角度;
控制摄像头完成拍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单位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拍摄角度还包括:
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拍摄目标;
控制所述驱动单位将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正对所述拍摄目标的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摄像头转动至正对所述拍摄目标的角度还包括:
若所述拍摄目标为移动目标,控制所述驱动单位转动所述摄像头以跟踪所述拍摄目标。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识别拍摄目标还包括:
若识别到所述拍摄目标为人脸,控制拍摄模式切换为美颜模式。
18.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拍摄单元,可以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拍摄单位可以被驱动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拍摄单元可以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拍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360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单元包括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其中第一摄像头以第一方向拍摄,所述第二摄像头以第二方向拍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并排设置。
22.一种移动终端,用以实现拍照或摄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拍摄单元;
驱动单元,用以与所述拍摄单元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拍摄单元往返运动;
转动单元,用以与所述拍摄单元直接或间接相连,用以驱动所述拍摄单元呈一定角度旋转,并进行拍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单元收容于所述壳体,并在驱动单元驱动下,全部或部分超出壳体边缘。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拍摄单元直接相连,所述转动单元与拍摄单元直接相连,驱动单元同时可以驱动转动单元往返运动。
CN201910344535.3A 2019-04-24 2019-04-2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213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535.3A CN1102134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PCT/CN2019/105238 WO2020215591A1 (zh) 2019-04-24 2019-09-10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535.3A CN1102134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405A true CN110213405A (zh) 2019-09-06
CN110213405B CN110213405B (zh) 2023-06-09

Family

ID=6778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4535.3A Active CN1102134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3405B (zh)
WO (1) WO2020215591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8597A (zh) * 2019-10-30 2020-02-1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1083912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541838A (zh) * 2020-05-18 2020-08-1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构及显示设备
WO2020215591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N112351161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422722A (zh) * 2020-11-16 2021-02-2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终端的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72823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1072824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1097945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21127902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升降旋转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452917A (zh) * 2021-07-06 2021-09-2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共用摄像头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CN114660873A (zh) * 2020-12-04 2022-06-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电子设备
WO2022257945A1 (zh) * 2021-04-06 2022-12-15 上海福赛梦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69164U (zh) * 2018-01-18 2018-09-14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08600596A (zh) * 2018-07-16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833621A (zh) * 2018-06-06 2018-11-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68032A (zh) * 2018-08-29 2018-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302552A (zh) * 2018-10-30 2019-02-0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405B (zh) * 2019-04-24 2023-06-09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869164U (zh) * 2018-01-18 2018-09-14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08833621A (zh) * 2018-06-06 2018-11-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00596A (zh) * 2018-07-16 2018-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68032A (zh) * 2018-08-29 2018-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302552A (zh) * 2018-10-30 2019-02-0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5591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N112351161A (zh) * 2019-08-08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72824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2738362B (zh) * 2019-10-14 2023-08-0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1072823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2738362A (zh) * 2019-10-14 2021-04-30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798597A (zh) * 2019-10-30 2020-02-1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WO2021082319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1083912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0839125B (zh) * 2019-11-20 2021-02-19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21097945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21127902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升降旋转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541838A (zh) * 2020-05-18 2020-08-1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构及显示设备
CN111541838B (zh) * 2020-05-18 2021-12-10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构及显示设备
CN112422722A (zh) * 2020-11-16 2021-02-2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终端的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0873A (zh) * 2020-12-04 2022-06-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及电子设备
WO2022257945A1 (zh) * 2021-04-06 2022-12-15 上海福赛梦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52917A (zh) * 2021-07-06 2021-09-2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共用摄像头自动对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405B (zh) 2023-06-09
WO2020215591A1 (zh)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405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
CN110581938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302552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US6330400B1 (en) Compact through-the-lens digital camera
CN212160203U (zh) 一种可调焦的镜头组件
US9116288B2 (en) Optical instrumen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instrument
CN108347564B (zh) 移动终端及其旋转摄像模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1664341A (zh)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9803074A (zh) 终端设备
CN109642698A (zh) 自拍装置
US20120249867A1 (en) Imaging unit
US20120249860A1 (en) Imaging device
CN111193848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11765350A (zh) 数码照相机智能控制全自动旋转云台及其全景拍摄方法
CN104111512B (zh) 具有可退避透镜的镜筒和摄像设备
CN112492128B (zh) 拍摄装置及拍摄系统
CN110381256A (zh)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6206966U (zh) 自拍杆及自拍杆上取景屏幕的安装结构
EP3817346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shooting method
CN201298140Y (zh) 单镜头立体图像光信号获取装置
TW200421860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14794A (zh) 一种分体式摄像头模组
CN106195554B (zh) 一种双相机的可调机架和动感照片的双相机拍摄装置
JP2915659B2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およびテレビ電話装置
CN210351249U (zh) 一种新型拍照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