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0775A -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0775A
CN110210775A CN201910499908.4A CN201910499908A CN110210775A CN 110210775 A CN110210775 A CN 110210775A CN 201910499908 A CN201910499908 A CN 201910499908A CN 110210775 A CN110210775 A CN 110210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project
data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9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0775B (zh
Inventor
徐晓东
赵云志
薛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Inspection Examin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Inspection Examin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Inspection Examin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entre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Inspection Examin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entre
Priority to CN2019104999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0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0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0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0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0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它可用于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多重审查管理和流程监管,在初始信息数据录入后,经过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由不同的用户对象操作该功能模块,便于不同的用户基于上述功能模块对信息数据流完成审查、立项、审定和审批操作,并在各个操作阶段,信息流转模块对同一标识的信息数据在各个功能模块间的流转进行存储和更新,以衔接上下功能模块,保证信息数据流转的连续性,自动化办公水平更高,操作更加高效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地方标准制定、财务以及采购等办公领域;特别在地方标准制定中,通过平台在线标准的制修订过程,实现标准的全流程监管控制,提高地方标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技术,尤其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种社会校色的协同工作直接影响着效率和结果及其质量。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为远程在线协同办公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的信息管理技术用户面还比较单一,权限划分不清晰,灵活性和通用性较差。
以地方标准制定为例,地方标准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重要性。地方标准是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地方标准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部分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虽然也在使用计算机对标准化业务进行管理,但是做法非常简单、原始。仅仅是在对标准的信息采集之后,将有关信息资料存入电脑,以备将来查阅统计使用。这种没有实现对地方标准业务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其动态变化的跟踪监督管理模式的后果就是要查清一个地方标准的基本信息,要先后查阅很多资料才能查清楚,对于人力、时间是极大的浪费。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地方标准管理部门,目前各省地方标准相对较多,如何通过信息化监管,实现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发布、地方标准制定情况的跟踪、报批和实施,是面临升级转型时期政府部门的一大重要课题。
而在财务、采购等领域,同样面临着多角色、多权限、多流程的协同管理难问题,市场迫切需求一种权限明确、通用灵活的信息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它具有高效可靠、权限清晰和通用灵活的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分配信息数据的处理权限,至少将处理权限划分成如下功能模块:
信息录入模块,用于采集或录入初始信息数据,并存储;
信息审查模块,用于对初始信息数据进行审查;
信息立项模块,用于有选择地对审查通过的初始信息数据进行立项;
信息审定模块,用于针对立项结果递交二次信息数据,并对二次信息数据进行审定;
信息报批模块,用于针对审定结果递交三次信息数据,并对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审批;
信息流转模块,用于更新并存储信息数据的所有流转过程;
其中,初始信息数据、二次信息数据和三次信息数据具有的相同的标识,信息流转模块基于该标识识别信息数据在信息录入模块、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之间的流转过程。
它还包括信息归档模块,用于将审批通过的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
它还包括附件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和存储基于信息数据而上传的附件。
它还包括查询模块与统计模块,分别用于查询和统计已经归档的信息数据。
优选的是: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还至少包括校验模块,该校验模块用于将录入的初始信息数据与已经归档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近似度。
优选的是:所述审查至少包括两个用户分别采用信息审查模块对信息数据进行初审和复审。
本发明还记载了一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信息管理平台基于上述信息管理平台,它至少包括地方标准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采购信息管理。
本发明还记载了一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基于上述信息管理平台在地方标准管理中的应用,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通过权限管理模块至少定义并分配标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信息和权限;
S2、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录入模块录入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
S3、归口单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
S4、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归口单位审查后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复审;
S5、主管部门通过信息立项模块筛选本年度需要立项的地方标准,并发布立项计划。
S6、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审定模块上传地方标准审定信息,主管部门对审定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S7;否则,将申请信息退回给提出单位;
S7、提出单位将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通过信息报批模块提交到系统中,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括地方标准报批稿和报批材料;
S8、主管部门通过信息报批模块对提交的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进行审批;
S9、通过信息归档模块对地方标准进行归档;
S10、用户查询由信息归档模块所生成的地方标准数据。
所述S2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201、用户需要录入和上传项目建议书及其附件;项目建议书录入完成后,系统会保存两类信息,一类是项目申报信息,另外一类是建议书信息;
其中项目申报信息至少包含项目的申报情况,包括项目编号、申报时间以及是否审核通过;
其中建议书信息为用户录入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书信息与项目申报信息的项目编号相关联;
S202、校验模块判断将要申报标准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是否重复,并人工确认;
S203、经过提出单位确认后,将项目的重复状态信息更新到项目申报信息中;
S204、更新项目流转状态,流转状态存储和显示项目的编号、项目的名称、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
S205、对上传的项目附件进行管理和更新,至少保存项目的编号、标准名称和附件的服务器文件地址。
优选的是:所述S202还包括为校验模块设定判断阈值的过程,以及校验模块提取将要申报标准的名称关键字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若关键字重复大于阈值,则将要申报的标准有重复可能,需人工进行确认;所述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地方标准审定信息和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具有的相同的标识,该标识包括项目的编号和名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信息管理平台及其应用和方法,它可用于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多重审查管理和流程监管,在初始信息数据录入后,依次经过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由不同的用户对象操作该功能模块,便于不同的用户基于上述功能模块对信息数据流完成审查、立项、审定和审批操作,并在各个操作阶段,信息流转模块对同一标识的信息数据在各个功能模块间的流转进行存储和更新,以衔接上下功能模块,保证信息数据流转的连续性,自动化办公水平更高,操作更加高效可靠,可广泛应用于地方标准制定、财务以及采购等办公领域;特别在地方标准制定中,通过平台在线标准的制修订过程,实现标准的全流程监管控制,提高地方标准管理的效率,保证地方标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在进行地方标准制修订流程图。
图2 为本发明在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录入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地方标准项目立项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方标准项目审查申请提交与审核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地方标准项目报批与归档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信息管理平台至少包括: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分配信息数据的处理权限,至少将处理权限划分成如下功能模块:信息录入模块,用于采集或录入初始信息数据,并存储;信息审查模块,用于对初始信息数据进行审查;信息立项模块,用于有选择地对审查通过的初始信息数据进行立项;信息审定模块,用于针对立项结果递交二次信息数据,并对二次信息数据进行审定;信息报批模块,用于针对审定结果递交三次信息数据,并对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审批;信息流转模块,用于更新并存储信息数据的所有流转过程;其中,初始信息数据、二次信息数据和三次信息数据具有的相同的标识,信息流转模块基于该标识识别信息数据在信息录入模块、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之间的流转过程;本发明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一种基于B/S结构的管理平台,可用于完成对信息数据的多重审查管理和流程监管,在初始信息数据录入后,依次经过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所述审查至少包括两个用户分别采用信息审查模块对信息数据进行初审和复审;由不同的用户对象操作该功能模块,便于不同的用户基于上述功能模块对信息数据流完成审查、立项、审定和审批操作,并在各个操作阶段,信息流转模块对同一标识的信息数据在各个功能模块间的流转进行存储和更新,以衔接上下功能模块,保证信息数据流转的连续性,自动化办公水平更高,操作更加高效可靠。
为了便于信息数据的管理,该平台还包括信息归档模块,用于将审批通过的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附件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和存储基于信息数据而上传的附件;查询模块与统计模块,分别用于查询和统计已经归档的信息数据;该附加功能模块满足了对信息数据处理结果的管理归档、查询、统计以及信息数据对应附件的上传,使得平台对应的信息数据处理更加灵活多样;当然,该管理平台功能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设置中,它还包括时限模块,通告模块等,其中时限模块和通告模块与所述信息流转模块绑定,在上一个功能模块处理结束时,信息流转模块将信息流转到下一个功能模块时,时限模块开始计时,并设定处理期限,而且通告模块则将该信息流转的信息分别转达给上一个功能模块对应的用户和下一个功能模块对应的用户,并在时限模块计时接近处理期限前,通告给该功能模块对应的用户。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还至少包括校验模块,该校验模块用于将录入的初始信息数据与已经归档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近似度,这样就避免了管理中的信息重复处理问题,通过近似度对比,可有效过滤先前已经处理并获得处理结果的信息数据;该平台可用于远程自动化办公,包括同一单位间的财务、采购信息管理,还可以用于不同单位间的项目审批,如科技项目立项的审查、审批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该信息管理平台基于上述结构的信息管理平台,它至少包括地方标准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采购信息管理。
下面以地方标准管理为例详细阐述其应用过程,
其中其管理平台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于采集或录入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并存储到项目建议书数据库;
信息审查模块:用于归口单位和主管部门对提出单位申请的地方标准项目进行审查;
信息立项模块:用于主管部门对上报的地方标准进行立项,并将立项的结果存储到项目信息数据库;
信息审定模块:提出单位通过该模块来提交地方标准审定申请,主管部门通过该模块来对申请进行审批;
信息报批模块:用于提出单位对编写完成的地方标准进行报批,并将报批的结果存储到标准报批表中;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该模块对报批的标准进行审查,并将审查后的结果更新到标准报批表中;
信息归档模块:用于提出单位对审定完成的地方标准进行申报,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该模块对上报的标准进行归档,并将归档后的结果存储到标准信息数据库中;
信息流转模块:用于更新并存储项目的所有流转过程;
附件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并存储地方标准项目的所有上传附件信息;
信息查询与统计模块:用于主管部门对地方标准进行查询和统计;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定义并管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和主管部门等地方标准制修订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类型。
基于上述平台可进行地方标准制修订过程的管理,其具体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
S1、用户通过权限管理模块至少定义并分配标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信息和权限;
S2、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录入模块录入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
S3、归口单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
S4、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归口单位审查后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复审;
S5、主管部门通过信息立项模块筛选本年度需要立项的地方标准,并发布立项计划。
S6、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审定模块上传地方标准审定信息,主管部门对审定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S7;否则,将申请信息退回给提出单位;
S7、提出单位将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通过信息报批模块提交到系统中,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括地方标准报批稿和报批材料;
S8、主管部门通过信息报批模块对提交的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进行审批;
S9、通过信息归档模块对地方标准进行归档;
S10、用户查询由信息归档模块所生成的地方标准数据。
在S1中,用户通过权限管理模块输入的单位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类型、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其中单位类型包括提出单位、归口单位、技术委员会和主管部门。
所述S2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201、用户需要录入和上传项目建议书及其附件,该附件为归口单位盖章的PDF格式的项目建议书文件;项目建议书录入完成后,系统会保存两类信息,一类是项目申报信息,另外一类是建议书信息;其中项目申报信息至少包含项目的申报情况,包括项目编号、申报时间以及是否审核通过;其中建议书信息为用户录入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建议书信息与项目申报信息的项目编号相关联;
S202、校验模块判断将要申报标准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是否重复,并人工确认;
S203、经过提出单位确认后,将项目的重复状态信息更新到项目申报信息中;
S204、更新项目流转状态,流转状态存储和显示项目的编号、项目的名称、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
S205、对上传的项目附件进行管理和更新,至少保存项目的编号、标准名称和附件的服务器文件地址。
所述S202还包括为校验模块设定判断阈值的过程,以及校验模块提取将要申报标准的名称关键字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若关键字重复大于阈值,则将要申报的标准有重复可能,需人工进行确认;所述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地方标准审定信息和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具有的相同的标识,该标识包括项目的编号和名称。
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项目建议书信息,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录入项目建议书之前,标准主管部门可以对预设的重复值进行设定。在录入标准的归口单位时,可以从权限管理模块所管理的单位中进行选择。当提出单位录入完成以后,系统会将录入的标准名称与标准数据库中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的结果大于预设值,则该标准的名称可能与现有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有重复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提醒标准的提出单位,该标准可能有重复制定的情况。之所以是可能重复,是因为该方法仅仅比较字符串的相似度,具体是否是同一个标准还需要提出单位人工确认。例如提出单位上报的标准名称为“栎类播种育苗技术规程”,预设的相似度比例为0.6,则该标准4项地方或国家标准名称重复,其中一项国家标准名称为“育苗技术规程”。虽然两者相似度达到了0.6以上,不过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标准。项目建议书录入完成以后,会将录入情况提交给归口单位。
所述S3具体步骤如下:
S301、归口单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获取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
S302、归口单位对项目建议书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查看;
S303、修改项目信息中的归口单位审查状态信息,将状态设置为“已审查”。如果项目建议书没有问题,归口单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完成审查,修改项目信息中的归口单位审查结果状态,将状态设置为“审查通过”。最后,将项目信息提交给标准主管部门。如果项目建议书中具有问题,修改项目信息中的归口单位审查结果状态,将状态设置为“审查不通过”,并将建议书退回给提出单位,进入S304;
S304、平台将项目的流转状态提交给信息流转模块。在流转模块中,会存储项目的编号、项目的名称、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
S305、提出单位对项目建议书修改后,重新提交。
所述S4具体步骤如下:
S401、标准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审查模块获取归口单位同意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
S402、标准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查看;
S403、修改项目信息中的主管部门审查状态信息,将状态设置为“已审查”。如果项目建议书没有问题,标准主管部门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完成审查,修改项目信息中的主管部门审查结果状态,将状态设置为“审查通过”。最后,将项目建议书提交给信息立项模块。如果项目建议书中具有问题,修改项目信息中的归口单位审查结果状态,将状态设置为“审查不通过”,将建议书退回给提出单位,进入S404;
S404、提出单位对项目建议书修改后,重新提交。
如图3所示,所述S5 具体包括以下步:
S501、主管部门查看报的地方标准项目,并勾选想要立项的标准项目;同时若立项的标准项目需要修改,则反馈提出单位,尤其上报新的项目建议书;
S502、主管部门将勾选的地方标准项目进行立项,将项目信息中的立项设置为“已立项”,为项目分配立项编号,并导出立项的标准信息;
S503、平台将未立项的地方标准项目状态修改为“未立项”。
如图4所示,所述S6 具体包括以下步:
S601、对确认立项的地方标准项目,提出单位填写并递交审定申请信息,并上报相关附件;
S602、主管部门查看并审定,若审定通过,则进入S7,否则退回,提出单位修改申请信息,重新递交审定;
提出单位在填写项目审定申请时,除了需要填写审定会的时间和地点以外,还需要上传相关附件,它包括《地方标准审查申请表》、《标准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汇总表》,这些附件会传递给附件管理模块保存到数据库中。主管部门可以对申请的内容审定,如果审定不通过,可以将申请进行退回。
所述S7 中,报批材料包括《地方标准呈报审批表》、《地方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请求意见汇总表》、《审查结论意见》、《地方标准审查组专家表决表》、《审查会议修改意见表决表》、《标准原文及译文》、《专利相关文件》和、《标准主管部门参加审查人员审查见证记录》。
如图5所示,所述S8具体步骤如下
S801、标准主管部门通过信息报批模块获取标准的报批信息和报批材料信息;
S802、标准主管部门对项目报批信息和报批材料进行查看;
S803、修改项目信息中的主管部门报批材料审查状态信息,将状态设置为“已审查”。如果项目报批信息和报批材料没有问题,标准主管部门通过项目报批模块完成审查,修改项目信息中的报批材料审批结果,将其设置为“审批通过”,并将项目信息提交给项目流转模块。如果项目报批信息有问题,修改项目信息中的报批材料审批结果,将其设置为“审批不通过”,将报批信息和报批材料退回给提出单位,进入S804;
S804、提出单位对报批信息和报批材料修改后,重新提交。
主管部门在对项目进行归档时,使用的是信息归档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会从信息报批模块中获取审批通过的报批申请。主管部门填写归档相关信息后完成标准的归档工作。标准归档以后,平台会将标准信息传递给信息查询与统计模块,供平台的其他用户查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地方标准管理平台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平台在线管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过程,实现对地方标准申报、审查、立项、审定、报批和归档的监管,提高地方标准管理的效率,保证地方标准的质量,本发明的管理重点是地方标准制修订每个环节中的材料的上报和审查,并管理最终的地方标准题录和文本。
当然,上述实施过程同样适用于财务信息审批和采购信息审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基本流程相同,仅仅是管理审批过程中的权限设定和原始信息数据种类不同,如在财务方面,需要设定报批人员、部门审批人员和财会审批,分别对应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和主管单位,而相应的标准信息数据对应的表格也对应了财务审核表格。

Claims (10)

1.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
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分配信息数据的处理权限,至少将处理权限划分成如下功能模块:
信息录入模块,用于采集或录入初始信息数据,并存储;
信息审查模块,用于对初始信息数据进行审查;
信息立项模块,用于有选择地对审查通过的初始信息数据进行立项;
信息审定模块,用于针对立项结果递交二次信息数据,并对二次信息数据进行审定;
信息报批模块,用于针对审定结果递交三次信息数据,并对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审批;
信息流转模块,用于更新并存储信息数据的所有流转过程;
其中,初始信息数据、二次信息数据和三次信息数据具有的相同的标识,信息流转模块基于该标识识别信息数据在信息录入模块、信息审查模块、信息立项模块、信息审定模块和信息报批模块之间的流转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信息归档模块,用于将审批通过的三次信息数据进行归档和存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附件管理模块,用于更新和存储基于信息数据而上传的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查询模块与统计模块,分别用于查询和统计已经归档的信息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还至少包括校验模块,该校验模块用于将录入的初始信息数据与已经归档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近似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查至少包括两个用户分别采用信息审查模块对信息数据进行初审和复审。
7.一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信息管理平台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管理平台,它至少包括地方标准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采购信息管理。
8.一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信息管理平台在地方标准管理中的应用,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通过权限管理模块至少定义并分配标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信息和权限;
S2、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录入模块录入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
S3、归口单位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
S4、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审查模块对归口单位审查后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复审;
S5、主管部门通过信息立项模块筛选本年度需要立项的地方标准,并发布立项计划;
S6、提出单位通过信息审定模块上传地方标准审定信息,主管部门对审定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入S7;否则,将申请信息退回给提出单位;
S7、提出单位将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通过信息报批模块提交到系统中,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括地方标准报批稿和报批材料;
S8、主管部门通过信息报批模块对提交的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进行审批;
S9、通过信息归档模块对地方标准进行归档;
S10、用户查询由信息归档模块所生成的地方标准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201、用户需要录入和上传项目建议书及其附件;项目建议书录入完成后,系统会保存两类信息,一类是项目申报信息,另外一类是建议书信息;
其中项目申报信息至少包含项目的申报情况,包括项目编号、申报时间以及是否审核通过;
其中建议书信息为用户录入的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书信息与项目申报信息的项目编号相关联;
S202、校验模块判断将要申报标准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是否重复,并人工确认;
S203、经过提出单位确认后,将项目的重复状态信息更新到项目申报信息中;
S204、更新项目流转状态,流转状态存储和显示项目的编号、项目的名称、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
S205、对上传的项目附件进行管理和更新,至少保存项目的编号、标准名称和附件的服务器文件地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2还包括为校验模块设定判断阈值的过程,以及校验模块提取将要申报标准的名称关键字与当前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比对,若关键字重复大于阈值,则将要申报的标准有重复可能,需人工进行确认;所述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数据、地方标准审定信息和地方标准报批数据包具有的相同的标识,该标识包括项目的编号和名称。
CN201910499908.4A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Active CN110210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9908.4A CN110210775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9908.4A CN110210775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0775A true CN110210775A (zh) 2019-09-06
CN110210775B CN110210775B (zh) 2023-12-05

Family

ID=67791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9908.4A Active CN110210775B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077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078A (zh) * 2019-11-25 2020-04-28 湖南舞龙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质量监测标准库的通用方法
CN111126962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并网标准申报系统和方法
CN111861416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刘言东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自检系统
CN112036808A (zh) * 2020-07-29 2020-12-04 刘言东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自检方法
CN112381496A (zh) * 2020-09-29 2021-02-19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一种采购计划线上自动审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22653A (zh) * 2021-09-27 2021-12-21 润申标准化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标准立项评审辅助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4590A1 (en) * 2008-12-29 2011-01-20 Jason Scott Project Management Guidebook and Methodology
CN108388996A (zh) * 2018-03-08 2018-08-10 青岛东方深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科研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4590A1 (en) * 2008-12-29 2011-01-20 Jason Scott Project Management Guidebook and Methodology
CN108388996A (zh) * 2018-03-08 2018-08-10 青岛东方深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科研业务综合管理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0078A (zh) * 2019-11-25 2020-04-28 湖南舞龙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质量监测标准库的通用方法
CN111126962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并网标准申报系统和方法
CN111126962B (zh) * 2019-12-24 2024-03-1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并网标准申报系统和方法
CN111861416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刘言东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自检系统
CN112036808A (zh) * 2020-07-29 2020-12-04 刘言东 一种应用于自然资源的自检方法
CN112381496A (zh) * 2020-09-29 2021-02-19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一种采购计划线上自动审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22653A (zh) * 2021-09-27 2021-12-21 润申标准化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标准立项评审辅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0775B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0775A (zh) 一种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及其方法
CN106203712A (zh) 基于大数据的优化决策导排系统
CN104463399A (zh) 一种学生培养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164822A (zh) 开放式教务管理系统框架
CN101763398A (zh) 一种自动匹配人员与岗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08064A (zh) 行政协同审批系统及审批方法
CN109961264A (zh) 一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7292592A (zh) 建筑工程项目数据自动分类定向推送系统
CN103761598A (zh) 一种企业信息集中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257999A (zh) 一种提供情报的系统及方法
CN11306787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档案管理方法
CN109102249B (zh) 一种环保督查工作管理平台
CN201974848U (zh) 一种生产设备检修计划统筹安排与执行管理系统
CN102722568B (zh) 提高办公管理系统中权限设置和查询效率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6327217A (zh) 数据公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779889A (zh) 基于移动互联设备的油站网络发票管理方法
Abudayyeh 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model for rural municipalities
CN108205564A (zh) 知识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CN206696883U (zh) 一种空管系统质量安全检查全流程电子操作系统
CN113823367A (zh) 一种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334863A (zh) 基于要素分析的综合集成研讨环境中的方案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10807603A (zh) 一种面向舰船生活舱室布置设计的知识应用系统与方法
Mueller The telephone war: Interconnection,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in the making of universal telephone service, 1894-1920
Шепітько Автоматизація прийняття рішення суддею під час кваліфікації кримінального правопорушення та призначення покарання
Zhang et al.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Policy in China's Central Subordinated Universities: A Perspective from the Bayh-Dole A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