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5753B -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5753B
CN110205753B CN201910091210.9A CN201910091210A CN110205753B CN 110205753 B CN110205753 B CN 110205753B CN 201910091210 A CN201910091210 A CN 201910091210A CN 110205753 B CN110205753 B CN 110205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hole
sewing machine
upper thread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1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5753A (zh
Inventor
庄锦伟
中野元就
加藤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255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9358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05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5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5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6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3/00Thread- or cord-laying mechanisms; Thread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的线张力检测装置的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缝纫机具有机针、挑线杆以及主夹线器。挑线杆设于从供线源到机针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机针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将面线提起。主夹线器在面线路径中配置于供线源与挑线杆之间,能够控制赋予面线的张力。缝纫机还具有线张力检测装置。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施加于面线的张力。线张力检测装置配置于面线路径中的主夹线器与挑线杆之间。因此,在挑线杆提起面线时,在挑线杆与机针之间不存在产生阻力的构件。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不会妨碍缝纫机的缝制,因此能够在布料上形成品质优良的线迹。

Description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具有机座部和机臂部。机臂部配置在机座部上方,且在顶端部具有头部。针杆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设于头部。机针安装于针杆下端。日本特许公开2007年159705号公报所记载的缝纫机具有线张力检测器。线张力检测器设于缝纫机的头部前表面,且位于机针与挑线杆之间。线张力检测器从上起依次排列有三个导线器,在中央的导线器设有应变片。线张力检测器利用应变片来检测线的张力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线张力检测器位于机针与挑线杆之间,因此,在挑线杆提起面线时,线张力检测器产生阻力,从而妨碍缝制。线张力检测器位于机针附近,因此妨碍缝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不会妨碍缝制且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的线张力检测装置的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机针,其保持面线,能够上下运动;挑线杆,其设于从供线源到所述机针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将所述面线提起;以及夹线器,其在所述面线路径中配置于所述供线源与所述挑线杆之间,能够控制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面线路径中的所述夹线器与所述挑线杆之间配置有能够检测施加于所述面线的张力的线张力检测装置。缝纫机在面线路径中的夹线器与挑线杆之间具有线张力检测装置,因此在挑线杆提起面线时,在挑线杆与机针之间不存产生阻力的构件。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不会妨碍缝制。挑线杆能够适当地提起面线,因此缝纫机能够在布料上形成品质优良的线迹。挑线杆不会拉拽面线的要由线张力检测装置检测张力的部分,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施加于面线的本来的张力。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的所述线张力检测装置具有:安装座,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机;检测构件,其具有固定部和线接触部,该固定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座,该线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沿与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挑线杆之间的所述面线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该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自身产生应变;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引导构件,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具有供所述面线穿过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夹线器侧进入所述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的位置,该第二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规定位置通向所述挑线杆侧的位置,该引导构件引导所述面线,以使所述面线在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线接触部接触地经过。线张力检测装置具有安装座、检测构件、传感器以及引导构件。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利用安装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缝纫机。检测构件将固定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座,因此能够根据缝纫机的机种适当地进行更换。面线与检测构件的线接触部接触。线接触部因与面线接触自身产生应变。传感器检测在线接触部产生的应变,并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输出信号。引导构件具有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设于供面线从夹线器侧进入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的位置。第二孔部设于供面线从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通向挑线杆侧的位置。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在从夹线器到挑线杆的面线路径中具有引导面线的功能。因此,缝纫机能够使面线无偏移地始终与检测构件的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接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缝纫机通过利用线张力检测装置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从而在缝制中能够立刻掌握张力异常,能够检测出缝制不良,能够立即停止缝制动作。因此,缝纫机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和工作效率。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的所述传感器是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所述应变的程度相应地输出信号的应变检测传感器。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使用应变检测传感器直接地检测在线接触部产生的应变。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所述应变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处于与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不会妨碍在利用缝纫机进行缝制时与线接触部接触地通过的面线。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的所述应变检测传感器具有:第一应变检测传感器,其在所述线接触部的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中,固定于比与所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的位置;以及第二应变检测传感器,其在处于与所述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中,固定于比与所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所述一端部侧的位置。第一应变检测传感器在线接触部的接触面中,固定于比与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的位置。第二应变检测传感器在线接触部的处于与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中,固定于比与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一端部侧的位置。因此,应变检测传感器通过在接触面和背面的相同位置检测线接触部的应变,能够不易受到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线接触部的应变。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具有:磁体,其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处于与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磁传感器,其是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与所述线接触部的应变相应地发生变化的所述磁体的磁通密度的变化,并与所述磁通密度的变化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传感器保持件,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以所述磁传感器与所述磁体之间在所述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发生变形的方向即规定方向上隔有间隙的方式支承所述磁传感器。磁体固定于线接触部的背面。传感器保持件以磁传感器与磁体之间隔有间隙的方式支承该磁传感器。当线接触部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变形时,经过磁传感器的磁通密度发生变化。磁传感器检测磁通密度的变化,并与该变化相应地输出信号。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线张力检测装置使用磁体和磁传感器,因此能够使结构紧凑且廉价。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的所述传感器保持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面方向,并且包括:支承面,其与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背面侧相对,支承所述磁传感器;以及安装面,其是所述支承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壁部,其与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相对;台阶部,其设于所述壁部,且向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侧突出,该台阶部抵接于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的一端部;保持件固定部,其在所述安装面的所述一端部抵接于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将所述传感器保持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以及保持件位置调整部,其能够调整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支承所述磁传感器的部分在与所述规定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保持件固定部能够在传感器保持件的安装面的一部分抵靠于台阶部的状态下将传感器保持件固定于安装座。保持件位置调整部能够调整传感器保持件的支承磁传感器的部分的位置。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适当地调整磁体与磁传感器之间的间隔。使用者一边看着磁传感器的输出一边使间隔与目标值一致,从而能够消除磁传感器的输出的偏差,能够稳定地检测面线张力。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8的缝纫机的所述保持件固定部具有:孔,其设于所述壁部中的除了所述台阶部以外的区域,该孔贯通所述壁部;以及紧固部,其将贯穿所述孔并从所述壁部侧的开口突出的顶端部紧固于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设置的保持件侧紧固孔,所述保持件位置调整部具有:螺纹孔,其设于在所述壁部上相对于所述孔而言与所述台阶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且是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该螺纹孔贯通所述壁部;以及棒状的调整部,其螺纹接合于所述螺纹孔,该调整部能够调整其顶端部自所述螺纹孔的所述壁部侧的开口突出的突出量,并能够与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设置的被抵接部抵接。使用者在将传感器保持件的安装面的一部分抵靠于台阶部的状态下,将紧固螺钉经由设于安装座的孔紧固于传感器保持件的保持件侧紧固孔,从而能够将传感器保持件固定于安装座。使用者能够通过调整调整部的位置,来适当地调整磁体与磁传感器之间的间隔。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的所述安装面中设有能够供所述调整部的所述顶端部插入的孔,所述被抵接部是所述孔的底部。调整部的顶端部插入设于传感器保持件的安装面的孔,并与在该孔的内侧设置的底部抵接。因此,调整部的顶端部能够在不发生错位的情况下抵接于孔。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0的缝纫机的所述磁体的磁化方向是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所述调整部是磁性体。磁体的磁化方向沿着线接触部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变形的方向即规定方向。调整部螺纹接合于在安装座设置的螺纹孔。螺纹孔在规定方向上设于与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因此,螺纹接合于螺纹孔的调整部的位置也是在规定方向上与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调整部是磁性体。因此,磁体的磁通能够贯通磁传感器并朝向调整部。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1的缝纫机的所述磁体是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轴线的圆柱状,所述磁体的轴线方向一端面是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背面的圆形形状的固定面。磁体是圆柱状,固定于线接触部的背面的固定面是圆形形状。因此,与固定面之间的由线接触部的应变引起的摩擦力的摩擦力分布不集中在一处而是连续的。因此,磁体难以自线接触部的背面剥离。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2的缝纫机的所述传感器保持件是非磁性体。传感器保持件是非磁性体,因此不会对固定于线接触部的背面的磁体造成影响。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3的缝纫机的所述磁传感器是霍尔元件。磁传感器是霍尔元件,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磁体的磁通密度的变化。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4的缝纫机的所述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检测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所述线接触部设于一对所述固定部之间。设于检测构件的两端部的两个固定部分别固定于安装座。线张力检测装置将检测构件的两端部固定,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线接触部。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抑制伴随着缝纫机的驱动在线接触部产生的振动。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5的缝纫机的所述规定位置是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线接触部中的与面线接触的规定位置是线接触部的中间位置,因此能够在线接触部整体形成应变。因此,线接触部与面线张力相应地变形,因此能够以较广的范围检测面线张力。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6的缝纫机的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规定位置位于比连结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的假想直线靠与所述安装座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位于比连结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假想直线靠与安装座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线接触部从侧方与经过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之间的面线接触。因此,面线在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之间相对于假想直线弯曲。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产生在规定位置向安装座侧按压检测构件的线接触部的力,能够容易地使检测构件变形。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7的缝纫机的所述线接触部具有在所述规定位置相对于所述面线平行地接触的接触面,在所述接触面的靠所述第一孔部侧的一端部和靠所述第二孔部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引导部,该引导部相对于与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向所述安装座侧倾斜地突出,能够将所述面线向所述规定位置引导。面线与线接触部的接触面接触。检测构件在接触面的靠第一孔部侧的一端部和靠第二孔部侧的另一端部分别设有引导部。引导部朝向安装座侧倾斜地突出。第一孔部侧的引导部将穿过第一孔部的面线向接触面的规定位置引导。第二孔部侧的引导部自规定位置朝向第二孔部侧引导面线。面线虽然在线接触部弯曲,但却能够利用两个引导部不被勉强地与接触面接触。因此,不会对面线施加较大的负荷,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面线在线接触部发生断线。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8的缝纫机的所述引导构件具有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引导构件的沿着所述面线路径的方向上的两端侧,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第一导线部,其具有所述第一孔部,且从所述第一壁部向与所述缝纫机相反的一侧突出;第一导线槽,其与所述第一孔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导线部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该第一导线槽,所述面线能够穿过该第一导线槽;第二导线部,其具有所述第二孔部,且从所述第二壁部向与所述缝纫机相反的一侧突出;以及第二导线槽,其与所述第二孔部连通,在所述第二导线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该第二导线槽,所述面线能够穿过该第二导线槽。面线穿过设于引导构件的第一壁部的第一孔部,与检测构件的线接触部接触后穿过设于第二壁部的第二孔部。在利用缝纫机进行缝制作业之前,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自第一导线槽向第一孔部穿引面线,并自第二导线槽向第二孔部穿引面线。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向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穿引面线时的操作性。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9的缝纫机的所述安装座具有空开间隙地与所述检测构件相对的壁部,所述第一导线槽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槽位于在俯视时比所述壁部靠所述缝纫机侧的位置。穿过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的面线因壁部的存在难以进入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因此,缝纫机能够使面线难以脱离线张力检测装置。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0的缝纫机的所述安装座具有在与所述检测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较长的贯通孔,该缝纫机具有:紧固孔,其设于所述缝纫机,并与所述贯通孔相对;以及紧固构件,其贯穿所述贯通孔,并紧固于所述紧固孔。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在贯通孔的范围内沿与检测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变更安装位置。通过变更线张力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缝纫机能够调整挑线杆提起面线时的提起量。缝纫机能够仅通过在贯通孔的范围内变更线张力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来容易地进行该调整。
技术方案21的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施加于缝纫机的面线的张力,该缝纫机具有:机针,其保持所述面线,能够上下运动;挑线杆,其设于从供线源到所述机针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将所述面线提起;以及夹线器,其在所述面线路径中配置于所述供线源与所述挑线杆之间,能够控制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该线张力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线张力检测装置配置于所述面线路径中的所述夹线器与所述挑线杆之间。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同样的效果。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2的线张力检测装置具有:安装座,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机;检测构件,其具有固定部和线接触部,该固定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座,该线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沿与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挑线杆之间的所述面线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该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自身产生应变;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引导构件,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具有供所述面线穿过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该第一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夹线器侧进入所述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的位置,该第二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规定位置通向所述挑线杆侧的位置,该引导构件引导所述面线,以使所述面线在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线接触部接触地经过。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获得与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头部5前表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周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I-I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6是表示面线按压板50的合力V3的图。
图7是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安装座40的立体图。
图9是板50的立体图。
图10是引导构件60的立体图。
图11是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立体图。
图12是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主视图。
图13是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仰视图。
图15是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2所示的II-II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17是图12所示的III-III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18是将间隙调小时的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剖视图。
图19是将间隙调大时的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在图中由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操作者输入缝制开始指示时,缝纫机1对布料进行缝制。
参照图1、图2对缝纫机1的构造进行说明。缝纫机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以及机臂部4。机座部2装配于工作台的开口,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机座部2在上表面装配有针板7。操作者将布料载置于机座部2和针板7上。针板7具有容针孔8和送布齿孔14。容针孔8为俯视时呈圆形的形状。送布齿孔14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径,且处于容针孔8的左方、后方、右方以及前方。支柱部3从机座部2右端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上端向左方延伸,且与机座部2上表面相对。机臂部4在前表面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三个操作钮24和显示部25。操作者一边看着显示部25一边操作操作钮24来输入各种指示。机臂部4在上表面左侧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插线杆20。插线杆20贯穿线筒,从该线筒引出的面线6。线筒是供线源的一例。
机臂部4在内部具有上轴和主马达。上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借助上轴带轮连结于主马达。上轴带轮固定于上轴右端部。机臂部4在左端部具有头部5。头部5从机臂部4向下方突出,且从上方与针板7相对。头部5以针杆16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16。针杆16下端部从头部5向下方突出。针杆16借助上下运动机构连结于上轴,随着上轴的转动在针板7上方进行上下运动。针杆16在下端装配有机针10。机针10保持贯穿针眼的面线6。机针10与针杆16一起进行上下运动。
机座部2在内部具有旋梭、切线机构以及送布机构。旋梭设于针板7下方,收纳卷绕有底线的梭芯。旋梭获得主马达的动力来进行旋转,并在针下位置附近捕捉由机针10保持的面线6。切线机构具有固定刀、可动刀以及切线电磁元件。可动刀连结于切线电磁元件。通过使切线电磁元件进行驱动,从而可动刀相对于固定刀移动,切线机构在可动刀和固定刀的协同作用下将面线6和底线切断。
如图2所示,头部5从自线筒引出的面线6的路径(以下称为面线路径)的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副夹线器26、主夹线器27、导线器28、线张力检测装置30、挑线杆23以及引导钩29。副夹线器26设于头部5前表面的右上部。主夹线器27在副夹线器26的下方,且设于头部5的前表面。副夹线器26和主夹线器27分别赋予面线6张力。副夹线器26将切线机构对面线6和底线进行切断时所需要的张力赋予面线6。主夹线器27使缝制时作用于面线6的张力适当。挑线杆23设于副夹线器26的左方,在主马达的驱动下进行上下运动。导线器28设于挑线杆23的下方,将经由主夹线器27的面线6向挑线杆23折回并引导。
线张力检测装置30利用螺钉90固定于在头部5前表面设置的凹部5A。凹部5A在主视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是自头部5的前表面向后方凹陷地形成的部位,凹部5A设于副夹线器26与主夹线器27之间。凹部5A在右端侧具有紧固孔12(参照图5)。螺钉90紧固于紧固孔12。线张力检测装置30设于挑线杆23与主夹线器27之间,能够检测施加于面线6的张力。引导钩29设于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左方,将经过挑线杆23的面线6向针杆16引导。
参照图3~图10对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固定于缝纫机1的状态下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朝向,来说明前后、左右、上下。如图3、图4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30在主视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是将多个构件相互组装起来构成的复合体。面线路径从导线器28向上方折回并朝向挑线杆23地向上方延伸。线张力检测装置30以相对于面线路径正交的方式沿左右方向配置。
如图7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30具有安装座40、板50、引导构件60以及一对应变片71、72等。安装座40是用于将线张力检测装置30安装于头部5的凹部5A的金属制基座。板50是固定于安装座40的前表面侧且与面线6接触时自身会产生应变的金属构件。一对应变片71、72贴附于板50的两面。一对应变片71、72是公知的电阻式的传感器,能够检测板50的应变。引导构件60是金属制,以将板50夹在其与安装座40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座40的前表面,引导构件60能够引导面线6,使得面线6与板50的接触面的规定位置接触地经过。
参照图7、图8对安装座40的构造进行说明。安装座40具有基座部41和安装部42。基座部41支承板50和引导构件60等。安装部42在基座部41的右侧与基座部41形成为一体,能够将基座部4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缝纫机1并且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来进行定位。安装座40的材质为金属、树脂等即可,优选由轧制钢板形成。
基座部41在主视时呈在左右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基座部41在前表面具有前壁部411。基座部41在前壁部411的左右两侧具有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向前壁部411的前方突出且呈大致长方体状。右支承部412在前表面中央具有固定孔415。左支承部413在前表面中央具有固定孔416。前壁部411位于比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各自的前表面靠后方的位置。
安装部42在主视时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环状。安装部42在中央具有贯通孔421。贯通孔421是在主视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其沿前后方向贯通。螺钉90的杆部能够从前方插入贯通孔421,并能够在贯通孔421的范围内移动。螺钉90的头部的直径大于贯通孔421的短径。
参照图7、图9对板50进行说明。板50在主视时沿左右方向延伸。板50的材质优选为金属,考虑到应变性和耐久性,使用碳素工具钢钢材、贝氏体钢等弹簧用钢材的话较佳。板50具有线接触部51、固定部52以及固定部53。
线接触部51设于板50的长度方向上的除了左右两侧之外的中间部,在主视时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窄板状。线接触部51的左右方向长度与安装座40的前壁部411的左右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线接触部51的厚度没有限定,但考虑到耐久性,例如设为0.5mm的话较佳。线接触部51的前表面是供面线6接触的接触面。接触面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是供面线6接触的规定位置。线接触部51在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上端部具有引导部56,在下端部具有引导部55。引导部55和引导部56在它们之间隔着线接触部51地彼此相对,并相对于与线接触部5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后方(安装座40侧)倾斜地突出。引导部55向后下方突出,在主视时呈大致梯形形状。引导部56向后上方突出,在主视时呈大致梯形形状。
固定部52设于线接触部51的右端侧。固定部53设于线接触部51的左端侧。固定部52、53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固定部52的形状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的前表面形状大致相同,固定部53的形状与安装座40的左支承部413的前表面形状大致相同。固定部52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固定孔521,固定部53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圆形形状的固定孔531。固定孔521与右支承部412的固定孔415对应,固定孔531与左支承部413的固定孔416对应。固定孔521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
参照图7对一对应变片71、72进行说明。应变片71将应变电阻线(日文:ゲージ線)71A安装于作为电绝缘体的树脂构件上,应变片72将应变电阻线72A安装于作为电绝缘体的树脂构件上。应变电阻线71A、72A是电阻材料的金属箔和引线。应变片71在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前表面)上利用粘接剂固定在比规定位置靠左侧的位置。应变片72在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与接触面相反的面(背面)上利用粘接剂固定在比规定位置靠左侧的位置。应变片71和应变片72以在它们之间隔着线接触部51的方式处于彼此相同的位置。
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应变向应变片71的应变电阻线71A的金属箔和应变片72的应变电阻线72A的金属箔传递。金属箔的电阻值在应变传递来时发生变化。缝纫机1的控制部接收金属箔的电阻值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来算出各应变电阻线71A、72A的金属箔的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分别检测线接触部51的以接触面为基准的应变和以背面为基准的应变。即,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通过在接触面和背面这两面检测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应变,从而能够不易受到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应变。因此,缝纫机1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6的张力。
参照图7、图10对引导构件60的构造进行说明。引导构件60在俯视时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且在侧视时呈朝向后方(缝纫机1侧)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状。引导构件60具有下壁部61、上壁部62、右侧连结壁部63以及左侧连结壁部64等。下壁部61和上壁部62彼此在上下方向上离开且平行地配置。下壁部61与上壁部62的间隔距离稍大于安装座40的基座部41的上下方向长度。
下壁部61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窄板状。下壁部61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下侧导线部66。下侧导线部66在仰视时呈大致字母U形状,其自下壁部61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然后向右方弯曲,再向后方弯曲。下侧导线部66在中央内侧具有孔部661。孔部661沿上下方向贯通。面线6从主夹线器27侧进入并穿过孔部661。在下侧导线部66的向后方弯曲的顶端部与下壁部61的前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导线槽662。导线槽662具有面线6能够穿过的宽度,且与孔部661连通。
上壁部62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窄板状,且与下壁部61相对。在引导构件60的左右方向上,上壁部62的左端部的位置与下壁部61的下侧导线部66的左缘部的位置对应。上壁部62在左端部具有上侧导线部67。上侧导线部67以与下侧导线部66相同的形状在俯视时呈大致字母U形状,其自上壁部62的左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然后向右方弯曲,再向后方弯曲。上侧导线部67在中央内侧具有孔部671。孔部671沿上下方向贯通。孔部671设于供面线6自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通向挑线杆23侧的位置。面线6自规定位置进入并穿过孔部671,再通向挑线杆23侧。在上侧导线部67的向后方弯曲的顶端部与上壁部62的前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导线槽672。导线槽672具有面线6能够穿过的宽度,且与孔部671连通。
右侧连结壁部63在侧视时呈朝向后方(缝纫机1侧)开口的大致字母U形状,其连结在下壁部61的右前端部与上壁部62的右前端部之间。右侧连结壁部63具有固定部63A。固定部63A以使面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固定部63A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形状的固定孔631。固定孔631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的固定孔415以及板50的右侧的固定部52的固定孔521相对应(参照图7)。
左侧连结壁部64在侧视时呈大致字母L形状,自下壁部61的左前端部向上方弯曲地延伸。左侧连结壁部64在向上方弯曲地延伸的部分具有固定部64A。固定部64A以使面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固定部64A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形状的固定孔641。固定孔641与安装座40的左支承部413的固定孔416以及板50的左侧的固定部53的固定孔531相对应(参照图7)。
参照图3~图7对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组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操作者将应变片71、72固定于板50的两面。操作者将板50的右侧的固定部52配置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将左侧的固定部53配置于安装座40的左支承部413。板50成为架设在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与左支承部413之间的状态。安装座40的前壁部411与板50的线接触部51空开间隙地相对(参照图3、图5)。
操作者将引导构件60配置成盖在配置有板50的安装座40上。安装座40的基座部41插入引导构件60的下壁部61与上壁部62之间。操作者将引导构件60的右侧连结壁部63的固定部63A隔着板50的固定部52地配置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操作者将引导构件60的左侧连结壁部64的固定部64A隔着板50的固定部53地配置于安装座40的左支承部413。
操作者将螺钉91插入右侧连结壁部63的固定部63A的固定孔631以及板50的固定部52的固定孔521,并紧固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上表面的固定孔415。操作者将螺钉92插入左侧连结壁部64的固定部64A的固定孔641以及板50的固定部53的固定孔531,并紧固于安装座40的左支承部413上表面的固定孔416。引导构件60和板50固定于安装座40。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组装完成。
如图3、图4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30将板50的左右两端部固定于安装座40的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稳定地支承板50的线接触部51,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缝纫机1的驱动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不想要的振动。假设在仅将板50的一端部固定时,线接触部51伴随着缝纫机1的驱动进行振动,从而产生作为噪音的低频率的振动。在应变片71、72所输出的信号中,难以区别在板50产生的低振动频率和面线6的张力变动的周期。因此,难以从信号仅提取面线6的张力。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板50的左右两端部固定,从而与仅将板50的一端部固定时相比能够提高板50的固有振动频率。因此,缝纫机1在应变片71、72所输出的信号中容易识别面线6的张力,因此能够从信号仅提取面线6的张力。
板5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利用螺钉91、92固定于安装座40,因此,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缝纫机1的机种以及面线6的材质、粗细、张力等,容易地更换成例如线接触部的厚度不同的其他的板。
参照图3对线张力检测装置30向缝纫机1固定的固定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操作者将线张力检测装置30以安装部42处于基座部41的右侧的朝向配置于头部5前表面的凹部5A的内侧。操作者将线张力检测装置30配置为在凹部5A的右侧设置的紧固孔12(参照图5)与安装部42的贯通孔421的内侧相对。操作者以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位于面线路径上的方式进行安装部42的在缝纫机1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操作者将螺钉90经由安装部42的贯通孔421紧固于凹部5A的螺纹孔。安装部42固定于凹部5A。线张力检测装置30向缝纫机1的固定完成。
通过拧松螺钉90,从而能够使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安装部42在贯通孔421的范围内沿凹部5A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对于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在贯通孔421的范围内在与板5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左右方向上变更安装位置。通过变更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安装位置,从而缝纫机1能够调整挑线杆23提起面线6时的提起量。因此,缝纫机1能够仅通过在贯通孔421的范围内变更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安装位置来容易地进行该调整。
以往的缝纫机将引导钩固定于在缝纫机1的头部5前表面设置的凹部5A。引导钩将经由主夹线器27和导线器28之后的面线6向挑线杆23引导。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能够固定线张力检测装置30来代替固定于凹部5A的引导钩。
参照图3~图6对向线张力检测装置30穿引面线6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操作者对在头部5的凹部5A固定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从前方穿引面线6。操作者对引导构件60的下侧导线部66的孔部661和上侧导线部67的孔部671穿引面线6。此时,操作者相对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在前侧穿引面线6。操作者自导线槽662向孔部661穿引面线6,能够容易地自导线槽672向孔部671穿引。因此,缝纫机1能够提高向孔部661、671穿引面线6时的操作性。操作者使面线6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的规定位置接触。面线6向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设置完成。
如图3、图5所示,导线槽662、672在俯视时位于比安装座40的前壁部411靠缝纫机1侧(凹部5A侧)的位置。因此,穿过孔部661、671的面线6因前壁部411的存在难以进入导线槽662、672。因此,缝纫机1能够使面线6难以脱离线张力检测装置30。
面线6与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的规定位置接触。板50的引导部55、56向安装座40侧弯曲地突出(参照图3)。引导部55将穿过孔部661的面线6向接触面的规定位置引导。引导部56自接触面的规定位置朝向孔部671侧引导面线6。如图5所示,面线6虽然在线接触部51弯曲,但却能够利用两个引导部55、56不被勉强地与接触面接触。因此,不会对面线6施加较大的负荷,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防止面线6在线接触部51发生断线。面线6能够顺畅地与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接触。
引导部55、56将面线6定位在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规定位置是线接触部51的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因此能够在线接触部51整体上形成应变。因此,线接触部51能够与面线6的张力相应地发生变形,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以较广的范围检测面线6的张力。
参照图6对面线6按压板50的力进行说明。面线6在穿过引导构件60和板50时,分别与孔部661的内缘部、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的规定位置P以及孔部671的内缘部接触。规定位置P位于比连结孔部661和孔部671的假想直线L靠与安装座40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线接触部51从后方与经过孔部661和孔部671之间的面线6接触。因此,面线6在孔部661和孔部671之间相对于假想直线L弯曲。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在面线6的张力的作用下产生在规定位置P向安装座40侧按压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力,能够容易地使板50变形。
在面线6产生第一张力V1和第二张力V2。第一张力V1是从规定位置P中的下端的位置朝向孔部661侧的力。第二张力V2是从规定位置P中的上端的位置朝向孔部671侧的力。将第一张力V1从规定位置P中的下端的位置向中央侧延长得到的线与将第二张力V2从规定位置P中的上端的位置向中央侧延长得到的线的交点是Q点。从Q点朝向与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正交的方向的力是第一张力V1和第二张力V2的合力V3。合力V3成为将线接触部51向缝纫机1侧按压的力。本实施方式以使第一张力V1和第二张力V2成为彼此相同的大小的方式决定线接触部51、孔部661以及孔部671彼此的位置关系。由于第一张力V1和第二张力V2为彼此相同的大小,因此面线6按压线接触部51的合力V3的方向成为与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垂直的方向。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限制板50的变形方向,因此能够使待检测的面线6的张力难以产生偏差。
本实施方式没有对第一张力V1和第二张力V2各自的大小以及合力V3的大小进行限定,但例如设为2:1的关系的话较佳。本实施方式没有对第一张力V1与第二张力V2之间的角度θ1进行限定,但例如设为145°的话较佳。此时,缝纫机1在面线6的张力的作用下不被勉强地将板50的线接触部51向缝纫机1侧按压,能够与面线6的张力的大小相应地使线接触部51变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具有机针10、挑线杆23以及主夹线器27。机针10保持面线6,能够上下运动。挑线杆23设于从供线源到机针10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机针10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提起面线6。主夹线器27在面线路径中配置于供线源与挑线杆23之间,能够控制赋予面线6的张力。缝纫机1还具有线张力检测装置30。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检测施加于面线6的张力。线张力检测装置30配置于面线路径中的主夹线器27与挑线杆23之间,因此,在挑线杆23提起面线6时,不会在挑线杆23与机针10之间产生阻力。线张力检测装置30不在机针10的附近。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不会妨碍缝纫机1的缝制。挑线杆23能够适当地提起面线6,因此缝纫机1能够在布料上形成品质优良的线迹。挑线杆23不会拉拽面线6的要由线张力检测装置30检测张力的部分。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检测施加于面线6的本来的张力。
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具有安装座40、板50、引导构件60以及一对应变片71、72等。安装座40能够利用螺钉90安装于缝纫机1的头部5前表面。板50具有线接触部51和两个固定部52、53。固定部52、53利用螺钉91、9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座40。线接触部51处于固定部52与固定部53之间,并沿相对于主夹线器27和挑线杆23之间的面线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线接触部51因与面线6接触自身产生应变。应变片71、72能够检测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应变,并与应变的程度相应地输出信号。引导构件60利用螺钉91、92固定于安装座40。引导构件60具有孔部661、671。孔部661设于供面线6相对于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从主夹线器27侧进入的位置。孔部671设于供面线6从规定位置通向挑线杆23侧的位置。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利用安装座4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缝纫机1。板50将固定部52、5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座40,因此能够根据缝纫机1的机种适当地进行更换。引导构件60以使面线6在规定位置与线接触部51接触地穿过的方式引导面线6。因此,缝纫机1能够使面线6始终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规定位置接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6的张力。通过线张力检测装置30高精度地检测面线6的张力,从而在缝制中能够立刻掌握张力异常,能够检测出缝制不良。因此,在缝制中检测到张力异常时,缝纫机1能够立即停止缝制动作。缝纫机1能够提高缝制品质和工作效率。
在以上说明中,副夹线器26和主夹线器27是本发明的夹线器的一例。板50是本发明的检测构件的一例。应变片71、72是本发明的应变检测传感器的一例。引导构件60的孔部661是本发明的第一孔部的一例,引导构件60的孔部671是本发明的第二孔部的一例。下壁部61是本发明的第一壁部的一例。下侧导线部66是本发明的第一导线部的一例。导线槽662是本发明的第一导线槽的一例。上壁部62是本发明的第二壁部的一例。上侧导线部67是本发明的第二导线部的一例。导线槽672是本发明的第二导线槽的一例。安装座40的前壁部411是本发明的壁部的一例。螺钉90是本发明的紧固构件的一例。
参照图11~图1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具有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线张力检测装置130通过使用磁体58和霍尔元件105间接地检测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在板50产生的应变,来检测面线张力。线张力检测装置13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的变形例,是改变了一部分结构所得到的装置。因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线张力检测装置30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共同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简化或省略说明。缝纫机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结构相同。
参照图11~图17对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图12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同样在主视时在左右方向上较长,是将多个构件相互组装起来构成的复合体。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同样地配置于缝纫机(参照图2)。
图13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具有安装座140、板50、磁体58、传感器保持件80、FPC100、霍尔元件105、温度传感器106、紧固螺钉95、调整螺钉96以及引导构件160等。板5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零件。安装座140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座40的一部分变更后得到的构件,引导构件160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构件60的一部分变更后得到的构件。
对安装座14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安装座140具有基座部410和安装部42。基座部410支承板50和引导构件160等。基座部410在主视时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基座部410在前表面具有前壁部431。前壁部431在主视时呈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与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相对。基座部410在前壁部431的左右两侧具有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向前壁部431的前方突出,且呈大致长方体状。右支承部412在前表面中央具有固定孔415。左支承部413在前表面中央具有固定孔416。
前壁部431位于比右支承部412和左支承部413各自的前表面靠后方的位置。前壁部431具有台阶部432、贯通孔435以及螺纹孔436等。台阶部432设于前壁部431的左端部。台阶部432向前壁部431的前方突出,且呈大致长方体状。贯通孔435接近台阶部432地设于台阶部432的右侧,其沿前后方向贯通前壁部431。贯通孔435供后述的紧固螺钉95插入。螺纹孔436接近贯通孔435地设于贯通孔435的右侧,后述的调整螺钉96螺纹接合于螺纹孔436的内侧。安装部42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
对磁体58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磁体58利用粘接剂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处于与接触面(前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中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线接触部51的中间部具有引导部55、56,因此磁体58在俯视时隐藏在引导部55、56的内侧。因此,能够防止面线6挂在磁体58上。线接触部51的背面中间部因引导部55、56的存在截面呈圆弧状,因此刚性较高,难以弯曲。因此,磁体58不易自线接触部51的面中间部剥离。
磁体58的形状不受限定,可以是圆柱形、方形、圆筒形等任意的形状,但优选为圆柱形。圆柱形的磁体58将一端面设为固定面,并利用粘接剂固定于线接触部51的背面。磁体58的固定面是圆形形状,因此,该固定面的由线接触部51的弯曲引起的摩擦力分布是连续的,不会偏于局部。方形的磁体的固定面为多边形状且具有多个角部,因此,该固定面的由线接触部51的弯曲引起的摩擦力分布集中在角部而不连续。因此,与方形的磁体相比,圆柱形的磁体58具有难以自线接触部51的背面剥离的优点。磁体58的磁化方向为沿轴线方向穿过圆柱形的磁体58的高度方向。
关于磁体58的大小,为了不给板50的固有振动频率带来影响,优选磁体58较小。例如,在将磁体58以Φ1mm或Φ1.5mm并且长度1mm左右设为板50的质量的1/20以下时,设有磁体58的板50与没有设置磁体58的板50的固有振动频率的一致率为95%。与板50的质量相比磁体58的质量极小,因此板50的固有振动频率不会大幅下降。因此,能够避免板50与磁体58的共振。磁体58的大小设为与霍尔元件105的检测磁场的检测部的面积相比足够大的话较佳。此时,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减小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相互的错位的影响。
磁体58的材质不受限定,能够应用铁素体、铝镍钴合金、钐钴、钕等任意材质,优选为钕。钕与其他的材质相比具有磁通密度较高、廉价且容易入手的优点。
对传感器保持件8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3、图16所示,传感器保持件80安装于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传感器保持件80的材质没有限定,但优选为非磁性体,例如能够采用铝。传感器保持件80呈在与线接触部51变形的方向(后方)正交的方向上具有面方向的板状,在侧视时呈随着朝向前方去上下方向宽度变小的大致梯形形状。传感器保持件80具有支承面81、安装面82以及外侧面83。支承面81是传感器保持件80的前表面,是对后述的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进行支承的面。支承面81具有左部81A和右部81B。左部81A设于支承面81的左侧,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右部81B从左部81A的右端部向右方延伸,呈上下方向宽度比左部81A小的大致矩形形状。支承面81的上下方向宽度与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的上下方向宽度一致。
安装面82是传感器保持件80的背面,是安装于安装座140的面。安装面82在后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安装面82的面积比支承面81的面积大。外侧面83是包围传感器保持件80的外周的侧面,呈随着从支承面81的外缘部朝向安装面82的外缘部去平滑地扩展的坡形。
传感器保持件80还具有螺纹孔85和孔86。螺纹孔85设于支承面81的左部81A的大致中央,将支承面81与安装面82之间贯通(参照图16)。在将传感器保持件80安装于安装座140的状态下,螺纹孔85与在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设置的贯通孔435的位置对应。孔86在安装面82设于螺纹孔85的右侧。孔86是在内侧具有底部的盲孔,不贯通支承面81(参照图16)。
对FPC100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FPC100是柔性电路板,具有传感器支承部101、横向部102以及纵向部103。传感器支承部10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面方向,是利用粘接剂固定于传感器保持件80的支承面81的部位。传感器支承部101呈与支承面81相同的形状,且具有左部101A和右部101B。左部101A与支承面81的左部81A对应,右部101B与支承面81的右部81B对应。传感器支承部101在上表面具有霍尔元件105和温度传感器106。霍尔元件105固定于右部101B的上表面。霍尔元件105是公知的半导体,其检测磁体的磁通密度并将与检测到的磁通密度的大小成比例的模拟信号(电压信号)作为传感器值输出。本实施方式的霍尔元件105是垂直检测型霍尔元件,能够检测磁体58的相对于霍尔元件105垂直地穿过的磁通。温度传感器106固定于左部101A与右部101B的交界部分。温度传感器106例如是热敏电阻,利用半导体的电阻温度特性来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
横向部102自传感器支承部101的左部101A的后端部向后方大致呈直角地弯曲,在俯视时呈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窄长的大致矩形形状。纵向部103呈自横向部102的右后端部与横向部102垂直地向上方弯曲并延伸的窄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传感器支承部101、横向部102以及纵向部103是形成有霍尔元件105和温度传感器106各自的电路的基板。
对紧固螺钉95和调整螺钉96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紧固螺钉95是具有圆棒状部和头部的通常的螺钉。棒状部在外侧具有螺纹牙。头部设于该棒状部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并向径向外侧突出。紧固螺钉95自安装座140后方插入贯通孔435并从前壁部431侧的开口突出,并且紧固于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设置的螺纹孔85。因此,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
调整螺钉96呈在外侧具有螺纹牙的圆棒状。调整螺钉96螺纹接合于安装座140的螺纹孔436,并使顶端侧部位从前壁部431侧的开口突出。调整螺钉96在位于安装座140的背面侧的一端部具有工具用的槽部96A。槽部96A呈一字形状。操作者将工具顶端从安装座140的背面侧插入螺纹孔436并插进槽部96A,使调整螺钉96向一方向或该一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调整螺钉96与工具的旋转方向相应地沿着螺纹孔436沿前后方向进退移动。因此,能够利用工具来调整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从螺纹孔436的前壁部431侧的开口突出的量。
在将传感器保持件80安装于安装座140的状态下,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插入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设置的孔86,并抵接于孔86的底部(参照图16)。传感器保持件80在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被台阶部432的上表面和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支承。操作者通过调整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来调整传感器保持件80借助FPC100所支承的霍尔元件105与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背面的磁体58之间的间隔。
对引导构件16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引导构件160具有下壁部61、上壁部62、右侧连结壁部63以及左侧连结壁部64等。下壁部61与上壁部62的间隔距离稍大于安装座140的基座部410的上下方向长度。
如图13、图14所示,下壁部61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下侧导线部166。下侧导线部166在仰视时呈大致字母U形状,其自下壁部61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然后向右方弯曲,再向后方弯曲。下侧导线部166在中央内侧具有孔部171。孔部171沿上下方向贯通。面线6从主夹线器27(参照图2)侧进入并穿过孔部171。在下侧导线部166的向后方弯曲的顶端部与下壁部61的前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导线槽172。导线槽172具有面线6能够穿过的宽度,且与孔部171连通。
如图13、图15所示,在引导构件160的左右方向上,上壁部62的左端部的位置与下壁部61的下侧导线部166的左端部的位置对应。上壁部62在左端部具有上侧导线部167。上侧导线部167在俯视时呈大致字母U形状,其自上壁部62的左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然后向右方弯曲,再向后方弯曲。上侧导线部167在中央内侧具有孔部181。孔部181沿上下方向贯通。孔部181设于供面线6自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中间部通向挑线杆23(参照图2)侧的位置。面线6自线接触部51的中间部进入并穿过孔部181,再通向挑线杆23侧。
如图15所示,上壁部62在前端部具有凹部183。凹部183设于上侧导线部167的基端部左侧且是与上侧导线部167的向后方弯曲的顶端部相对的位置。凹部183是仰视时呈大致半圆状的槽。上侧导线部167的顶端部呈大致半圆弧状,并配置于凹部183的内侧。在上侧导线部167的顶端部与凹部183的内缘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圆弧状的导线槽182。导线槽182具有面线6能够穿过的程度的宽度,且与孔部181连通。引导构件160沿着凹部183的内缘部将导线槽182形成为圆弧状,从而能够使面线6难以脱离孔部181。右侧连结壁部63和左侧连结壁部64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因此省略说明。
参照图11~图13、图16,对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组装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操作者将调整螺钉96螺纹接合于安装座140的螺纹孔436,并使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从螺纹孔436的前壁部431侧的开口突出(参照图16)。操作者使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的左端部抵接于安装座140的台阶部432,并将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插入设于安装面82的孔86。传感器保持件80在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被台阶部432和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支承。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与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之间隔有间隙。操作者将紧固螺钉95从安装座140的背面侧插入贯通孔435,并将顶端部紧固于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设置的螺纹孔85。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调整螺钉96隔着传感器保持件80位于在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固定的霍尔元件105的后方。
操作者利用粘接剂将磁体58的固定面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背面中间部。板50是磁性体(例如铁等金属),因此能够增加磁体58的有效磁通。在磁体58的固定作业时,磁体58借助磁力吸附于板50,因此能够使固定作业变得容易。操作者将板50的右侧的固定部52配置于安装座140的右支承部412,将左侧的固定部53配置于安装座140的左支承部413。板50成为架设在安装座140的右支承部412与左支承部413之间的状态。在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固定的霍尔元件105隔着间隙与在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背面中间部固定的磁体58相对。
操作者将引导构件160配置成盖在配置有板50的安装座140上。安装座140的基座部410插入引导构件160的下壁部61与上壁部62之间。操作者将引导构件160的右侧连结壁部63的固定部63A隔着板50的固定部52地配置于安装座140的右支承部412。操作者将引导构件160的左侧连结壁部64的固定部64A隔着板50的固定部53地配置于安装座140的左支承部413。FPC100的横向部102配置于引导构件160的上壁部62的下表面与安装座140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参照图17)。FPC100的纵向部103在引导构件160的右侧连结壁部63的后方配置成自横向部102的右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参照图12、图13)。
如图16所示,操作者将螺钉91从前方插入右侧连结壁部63的固定部63A的固定孔631和板50的固定部52的固定孔521,并紧固于安装座140的右支承部412上表面的固定孔415。操作者将螺钉92从前方插入左侧连结壁部64的固定部64A的固定孔641和板50的固定部53的固定孔531,并紧固于安装座140的左支承部413上表面的固定孔416。引导构件160和板50利用螺钉91、92固定于安装座140。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组装完成。
参照图16~图19,对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的间隔和间隔调整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的间隔G(参照图17)在满足即使板50的线接触部51最大程度地变形,磁体58也不会与霍尔元件105互相干扰这样的前提下,设为极小的话较佳。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间隔G,考虑到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组装性以及零件偏差等,例如将0.25mm设定为目标值的话较佳。
如图16所示,在利用紧固螺钉95将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的状态下,操作者利用工具使调整螺钉96向一方向或该一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调整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相对于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平行的姿势设为传感器保持件80的基本姿势。当自传感器保持件80为基本姿势的状态起增大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时,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向上顶传感器保持件80的孔86的孔底。此时,如图18所示,传感器保持件80以抵接于台阶部432的左端部和紧固有紧固螺钉95的螺纹孔85的部分为基点,将右端侧部分抬起。霍尔元件105靠近磁体58,因此霍尔元件105与磁体58之间的间隔变小。
如图19所示,当自传感器保持件80为基本姿势的状态起减小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时,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在安装座140的螺纹孔436内向下方移动。传感器保持件80以抵接于台阶部432的左端部和紧固有紧固螺钉95的螺纹孔85的部分为基点,使右端侧部分下倾。霍尔元件105向远离磁体58的方向移动,因此霍尔元件105与磁体58之间的间隔变大。在图18、图19所示的传感器保持件80中,为了便于理解传感器保持件80倾斜的状态,以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大程度地倾斜的方式进行图示。
操作者利用上述方法来调整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一边确认霍尔元件105的传感器值(电压信号)一边使间隔与目标值一致。因此,缝纫机能够得到霍尔元件105的稳定的输出。间隔调整完成。由于传感器保持件80是非磁性体,因此,能够抑制间隔在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背面的磁体58的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如图11、图12所示,对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的动作进行说明。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同样,也是面线6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接触面(前表面)接触。线接触部51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向后方变形。磁体58与线接触部51的应变相应地沿前后方向移动。与磁体58的移动相应地,磁体58的穿过霍尔元件105的磁通密度发生变化。霍尔元件105检测磁通密度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结果转换成电压信号。缝纫机基于从霍尔元件105输出的传感器值来算出面线张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相对于霍尔元件105在没有由面线张力引起的向板50作用的负荷的状态下检测到的磁通密度而言,霍尔元件105在有负荷作用于板50的状态下检测到磁通密度呈线性地较大程度地变化。
霍尔元件105具有温度特性。因此,霍尔元件105的传感器值有可能因环境温度、零件的温度上升等发生变化。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将温度传感器106固定于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温度传感器106位于霍尔元件105附近。因此,缝纫机利用温度传感器106检测霍尔元件105周围的温度并与检测到的温度相应地补正霍尔元件105的传感器值,从而能够得到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稳定的传感器值。
磁体58的磁化方向为沿着板50的线接触部51因与面线6接触发生变形的方向即规定方向的方向。传感器保持件80以霍尔元件105与磁体58之间在规定方向上隔有间隔的方式支承该霍尔元件105。因此,霍尔元件105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与线接触部51的应变相应地发生变化的磁通密度的变化。螺纹接合于传感器保持件80的螺纹孔436的调整螺钉96的位置为在规定方向上与霍尔元件105对应的位置。调整螺钉96是磁性体。因此,磁体58的磁通能够贯通霍尔元件105并朝向调整螺钉96。磁通自调整螺钉96穿过作为磁性体的安装座140再返回板50,从而能够良好地循环。
如上所述,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将板50的两端部固定于安装座140,因此,即使板50的线接触部51在面线张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线接触部51的中间部也不会倾斜。磁体58由于固定于线接触部51的背面中间部,因此能够始终与霍尔元件105相对地进行移动。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确保面线张力与霍尔元件105的传感器值之间的线性关系。
参照图12、图13以及图17,对缝制中面线6在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处乱动时的防伤线效果、防脱线效果进行说明。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使传感器保持件80的支承面81的右部81B的上下方向宽度和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的右部101B的上下方向宽度较小,且在主视时被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引导部55、56遮挡(参照图12、图13)。因此,在缝制中,即使在面线6发生乱动时,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也能够防止面线6挂在传感器保持件80和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上。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防止面线6受到损伤。
如图13所示,传感器保持件的支承面81的右部81B的上下方向宽度与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的右部101B的上下方向宽度一致。传感器保持件80的外侧面83呈随着从支承面81的外缘部朝向安装面82的外缘部去平滑地扩展的坡形。因此,在缝制中,即使在面线6发生乱动时,面线6也不易挂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外侧面83上。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防止面线6受到损伤。
如图17所示,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使间隙K1和间隙K2较小。间隙K1是传感器保持件80的上端部和引导构件160的与其相对的上侧导线部167之间的间隙。间隙K2是传感器保持件80的下端部和引导构件160的与其相对的下侧导线部166之间的间隙。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在间隙K1、K2抑制面线6的乱动。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防止面线6从孔部171、181穿过导线槽172、182地通向外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二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具有线张力检测装置130。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具有安装座140、板50、磁体58、传感器保持件80以及霍尔元件105等。磁体58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的背面。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以霍尔元件105与磁体58之间隔有间隙的方式支承该霍尔元件105。当线接触部51在面线张力的作用下变形时,穿过霍尔元件105的磁通发生变化。霍尔元件105检测磁通密度的变化,并与该变化相应地输出信号。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130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面线张力。线张力检测装置130使用磁体58和霍尔元件105,因此能够使结构紧凑且廉价。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设置的孔86是本发明的孔的一例。孔86的内侧的底部是本发明的被抵接部的一例。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以外,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共同的变形例)
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将板50的左右两端部固定于安装座40的基座部41,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将板50的左右两端部固定于安装座140的基座部410,但也可以仅将两端部中的一方即一端部固定。
板50的线接触部51配置成沿着与主夹线器27和挑线杆23之间的面线路径正交的左右方向延伸,但只要配置成与面线路径交叉即可。
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应变片71、72直接地检测在板50产生的应变,第二实施方式使用磁体58和霍尔元件105间接地检测在板50产生的应变。线张力检测装置也可以利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外的方法来检测在板50产生的应变,也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激光位移计等传感器来进行检测。
板50的引导部55、56也可以不是主视时呈大致梯形形状,而是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或主视时呈大致半圆形形状。在板50中,供面线6接触的规定位置不限于线接触部5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只要在左右两端部之间即可。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引导构件60具有下侧导线部66和上侧导线部67。下侧导线部66的顶端部也可以与下壁部61的前端部相连接。上侧导线部67的顶端部也可以与上壁部62的前端部相连接。导线槽662、672也可以省略。孔部661、671也可以是圆形的孔。
应变片71和应变片72分别固定于板50的线接触部51两面,但也可以固定于同一面。此时,可以是,应变片71和应变片72在同一面将规定位置隔在中间地固定于左右两侧的部位。此时,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以较广的范围检测将规定位置作为中间部产生的线接触部51整体的应变。固定于板50的应变片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但优选固定有多个应变片。此时,线张力检测装置30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线接触部51产生的应变。应变片也可以固定于线接触部51的处于与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因此,在利用缝纫机1进行缝制时,应变片71、72不会妨碍与线接触部51接触地经过的面线6。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霍尔元件105和温度传感器106固定于FPC100的传感器支承部101上,将该传感器支承部101固定于传感器保持件80的支承面81,但也可以是霍尔元件105和温度传感器106直接固定于传感器保持件80的支承面81。温度传感器106也可以省略。
通过在利用紧固螺钉95将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的状态下,调整调整螺钉96自前壁部431的突出量来调整传感器保持件80的支承霍尔元件105的部分的位置,从而调整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的间隔,但也可以自前壁部431省略台阶部432,将板状的间隔件夹入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与前壁部431之间。关于间隔件,既可以选择厚度不同的间隔件夹入,也可以调节夹入的间隔件的片数。也可以是,通过将板状的间隔件夹入安装座140的右支承部412与板50的固定部52之间,并将板状的间隔件夹入安装座140的左支承部413与板50的固定部53之间,来调整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的间隔。因此,线张力检测装置能够沿与板50变形的方向平行的规定方向调节传感器保持件80的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磁体58与霍尔元件105之间的间隔。也可以省略由调整螺钉96实现的间隔调整功能。将传感器保持件80固定于安装座140的方法不限于利用紧固螺钉95,也可以利用固定销等进行固定。
引导构件160具有下侧导线部166和上侧导线部167。下侧导线部166的顶端部也可以与下壁部61的前端部相连接。上侧导线部167的顶端部也可以与上壁部62的前端部相连接。导线槽172、182也可以省略。孔部171、181也可以是圆形的孔。
磁体58的磁化方向为沿轴线方向穿过圆柱形的磁体58的高度方向,但也可以采用例如磁通沿径向穿过的圆柱形的磁体。
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插入在传感器保持件80的安装面82设置的孔86,并抵接于该孔86的内侧底部。安装面82的供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抵接的部分的形状可以是孔形状、突出形状、平面形状等任意的形状。也可以是,省略安装面82的孔86,使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直接抵接于安装面82。也可以是,在安装面82的与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相对的部分设置向安装座140的前壁部431侧突出的突出部,使调整螺钉96的顶端部抵接于该突出部。
线张力检测装置130利用霍尔元件105来检测磁体58的磁通密度的变化,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传感器进行检测,能够使用磁阻抗元件、磁阻效应元件等。

Claims (19)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机针(10),其保持面线(6),能够上下运动;
挑线杆(23),其设于从供线源到所述机针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将所述面线提起;以及
夹线器(26、27),其在所述面线路径中配置于所述供线源与所述挑线杆之间,能够控制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该缝纫机(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线路径中的所述夹线器与所述挑线杆之间配置有能够检测施加于所述面线的张力的线张力检测装置(30、130),
所述线张力检测装置具有:
安装座(40、140),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机;
检测构件(50),其具有固定部(52、53)和线接触部(51),该固定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座,该线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沿与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挑线杆之间的所述面线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该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自身产生应变;
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
引导构件(60、160),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具有供所述面线穿过的第一孔部(661、171)和第二孔部(671、181),该第一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夹线器侧进入所述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的位置,该第二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规定位置通向所述挑线杆侧的位置,该引导构件引导所述面线,以使所述面线在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线接触部接触地经过,
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规定位置位于比连结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的假想直线靠与所述安装座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是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所述应变的程度相应地输出信号的应变检测传感器(71、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变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处于与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变检测传感器具有:
第一应变检测传感器(71),其在所述线接触部的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中,固定于比与所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侧的位置;以及
第二应变检测传感器(72),其在处于与所述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中,固定于比与所述规定位置对应的位置靠所述一端部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具有:
磁体(58),其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处于与供所述面线接触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
磁传感器(105),其是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与所述线接触部的应变相应地发生变化的所述磁体的磁通密度的变化,并与所述磁通密度的变化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
传感器保持件(80),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以所述磁传感器与所述磁体之间在所述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发生变形的方向即规定方向上隔有间隙的方式支承所述磁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持件在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面方向,并且包括:
支承面(81),其与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背面侧相对,支承所述磁传感器;以及
安装面(82),其是所述支承面的相反侧的面,安装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140)具有:
壁部(431),其与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相对;
台阶部(432),其设于所述壁部,且向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侧突出,该台阶部抵接于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的一端部;
保持件固定部(435、95),其在所述安装面的所述一端部抵接于所述台阶部的状态下,将所述传感器保持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以及
保持件位置调整部(436、96),其能够调整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支承所述磁传感器的部分在与所述规定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固定部具有:
孔(435),其设于所述壁部中的除了所述台阶部以外的区域,该孔贯通所述壁部;以及
紧固部(95),其将贯穿所述孔并从所述壁部侧的开口突出的顶端部紧固于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设置的保持件侧紧固孔(85),
所述保持件位置调整部具有:
螺纹孔(436),其设于在所述壁部上相对于所述孔而言与所述台阶部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且是在所述规定方向上与所述磁传感器对应的位置,该螺纹孔贯通所述壁部;以及
棒状的调整部(96),其螺纹接合于所述螺纹孔,该调整部能够调整其顶端部自所述螺纹孔的所述壁部侧的开口突出的突出量,并能够与在所述传感器保持件的所述安装面设置的被抵接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面中设有能够供所述调整部的所述顶端部插入的孔(86),
所述被抵接部是所述孔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的磁化方向是沿着所述规定方向的方向,
所述调整部是磁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是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具有轴线的圆柱状,
所述磁体的轴线方向一端面是固定于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背面的圆形形状的固定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保持件是非磁性体。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传感器是霍尔元件(105)。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检测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
所述线接触部设于一对所述固定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位置是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接触部具有在所述规定位置相对于所述面线平行地接触的接触面(51),
在所述接触面的靠所述第一孔部侧的一端部和靠所述第二孔部侧的另一端部设有引导部(55、56),该引导部相对于与所述线接触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向所述安装座侧倾斜地突出,能够将所述面线向所述规定位置引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构件具有第一壁部(61、66)和第二壁部(62、67),该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引导构件的沿着所述面线路径的方向上的两端侧,
所述引导构件包括:
第一导线部(66),其具有所述第一孔部,且从所述第一壁部向与所述缝纫机相反的一侧突出;
第一导线槽(662),其与所述第一孔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导线部与所述第一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该第一导线槽,所述面线能够穿过该
第一导线槽;
第二导线部(67),其具有所述第二孔部,且从所述第二壁部向与所述缝纫机相反的一侧突出;以及
第二导线槽(672),其与所述第二孔部连通,在所述第二导线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形成该第二导线槽,所述面线能够穿过该第二导线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具有空开间隙地与所述检测构件相对的壁部(411),
所述第一导线槽以及所述第二导线槽位于在俯视时比所述壁部靠所述缝纫机侧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具有在与所述检测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较长的贯通孔(421),
该缝纫机具有:
紧固孔(12),其设于所述缝纫机,并与所述贯通孔相对;以及
紧固构件(90),其贯穿所述贯通孔,并紧固于所述紧固孔。
19.一种线张力检测装置,其能够检测施加于缝纫机的面线(6)的张力,该缝纫机具有:机针(10),其保持所述面线,能够上下运动;挑线杆(23),其设于从供线源到所述机针的面线路径中,能够伴随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进行上下运动,将所述面线提起;以及夹线器(26、27),其在所述面线路径中配置于所述供线源与所述挑线杆之间,能够控制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该线张力检测装置(30、130)的特征在于,
该线张力检测装置配置于所述面线路径中的所述夹线器与所述挑线杆之间,
该线张力检测装置具有:
安装座(40、140),其安装于所述缝纫机;
检测构件(50),其具有固定部(52、53)和线接触部(51),该固定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座,该线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且沿与所述夹线器和所述挑线杆之间的所述面线路径交叉的方向延伸,该线接触部因与所述面线接触自身产生应变;
传感器,其能够检测在所述线接触部产生的所述应变,并与检测结果相应地输出信号;以及
引导构件(60、160),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且具有供所述面线穿过的第一孔部(661、171)和第二孔部(671、181),该第一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夹线器侧进入所述线接触部的规定位置的位置,该第二孔部设于供所述面线从所述规定位置通向所述挑线杆侧的位置,该引导构件引导所述面线,以使所述面线在所述规定位置与所述线接触部接触地经过,
所述线接触部的所述规定位置位于比连结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的假想直线靠与所述安装座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
CN201910091210.9A 2018-02-28 2019-01-30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110205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4667 2018-02-28
JP2018034667 2018-02-28
JP2018-125540 2018-06-29
JP2018125540A JP7293581B2 (ja) 2018-02-28 2018-06-29 ミ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5753A CN110205753A (zh) 2019-09-06
CN110205753B true CN110205753B (zh) 2022-02-08

Family

ID=6778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1210.9A Active CN110205753B (zh) 2018-02-28 2019-01-30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5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7970B (zh) * 2020-02-18 2022-11-25 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断线和张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2322A (zh) * 2003-03-21 2004-09-29 �Ŷ�����-�����չɷݹ�˾ 缝纫机
CN203754973U (zh) * 2013-01-31 2014-08-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426438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缝纫机缝线动态张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0696A (ja) * 1989-07-31 1991-03-15 Juki Corp 環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縫い状態判別装置
JPH07662A (ja) * 1993-06-21 1995-01-06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の糸張力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2322A (zh) * 2003-03-21 2004-09-29 �Ŷ�����-�����չɷݹ�˾ 缝纫机
CN203754973U (zh) * 2013-01-31 2014-08-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426438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缝纫机缝线动态张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5753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5753B (zh) 缝纫机和线张力检测装置
KR101524953B1 (ko) 재봉틀
US9476150B2 (en) Sewing machine
JP5219630B2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2019058572A (ja) 枠保持装置及び刺繍枠セット
JP2005246060A (ja) 不完全な縫い目の検出デバイスを有するミシン
JP7293581B2 (ja) ミシン
US10954616B2 (en) Embroidery frame transport device and embroidery frame
US4632048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pper thread in sewing machine
KR20070079001A (ko) 재봉기의 실 장력조절장치
JP2009142378A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4492162B2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N112095216B (zh) 纱线张力调整装置
US11286598B2 (en) Lower thread supply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JP2008023047A (ja) 下糸張力制御装置
US4248167A (en) Safety system to protect sewing machine needles
EP3889334A1 (en) Defect determination device
JP2022011424A (ja) ミシンと糸張力検知装置
JP2004283582A (ja) ミシン
US10876236B2 (en) Presser foot device
JPH0554360B2 (zh)
JP2011177251A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US20240175182A1 (en) Sewing machine external unit
KR200476409Y1 (ko) 편사의 장력검출장치
US20240175180A1 (en) Sewing machine external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