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3052B -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3052B
CN110203052B CN201910130820.5A CN201910130820A CN110203052B CN 110203052 B CN110203052 B CN 110203052B CN 201910130820 A CN201910130820 A CN 201910130820A CN 110203052 B CN110203052 B CN 110203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deflector assembly
wall
win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08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3052A (zh
Inventor
D·凯勒
I·肖尔纳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Original Assignee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filed Critical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ublication of CN110203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3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2Wind deflectors for ope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挡风板组件,其包括静止部分和封闭装置,并且其定位在车顶开口的前部附近,其能够在位于固定车顶下方的不起作用位置与从固定车顶上方突出的起作用位置之间移动,其包括能够移动地连接到静止部分的上部细长元件和柔性的挡风材料,其中上部细长元件包括第一空腔,挡风材料在折叠部分中在上端部处折叠,折叠部分具有铰接部分和相对的第一外端部部分,并且其中折叠部分安装在第一空腔内,其中至少当所述挡风板组件处于起作用位置时,第一外端部部分在第一空腔中被支撑在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挡风材料的折叠部分由聚酯材料增强,聚酯材料被施加成使得聚酯材料将挡风材料的纱线包封在被增强的部分中。

Description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风板组件,所述挡风板组件用于在其固定车顶中具有车顶开口的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中。
背景技术
从CN203172404U中已知一种挡风板组件,其中公开了具有挡风网的挡风板,所述挡风网借助于附接到挡风网的单独的V形零件连接到上部杆。为了制造现有技术的这种挡风网涉及通常为柔性零件的单独的V形零件到甚至更柔性的半透性的挡风网的牢固的连接。制造可靠的连接涉及材料和最终产品的额外处理。此外,单独的零件的不充分固定可能在挡风板的起作用位置中影响挡风网的形状,由此与挡风网的张紧的相邻区域相比,挡风网的不具有相同张力的区域可能不会张紧,这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期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挡风板组件(wind deflector assembly)。
因此,根据本发明,其涉及一种挡风板组件,所述挡风板组件包括静止部分和至少封闭装置,所述封闭装置由静止部分支撑并且适于封闭固定车顶中的车顶开口并且通过至少向后移动而选择性地打开车顶开口,并且所述挡风板组件定位在车顶开口的前部附近,所述挡风板组件能够在位于固定车顶下方的不起作用位置与从固定车顶上方突出的起作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挡风板组件包括上部细长元件,所述上部细长元件能够移动地连接到静止部分,所述挡风板组件还包括柔性的挡风材料,所述挡风材料至少沿着车顶开口的前部延伸、在下端部处附接到静止部分、并且在上端部处附接到上部细长元件以使得挡风材料在至少起作用位置中保持张紧,其中上部细长元件包括至少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具有包括上表面的内部成形的突出部分,其特征在于挡风材料在折叠部分中在上端部处折叠,
所述折叠部分具有铰接部分和相对的第一外端部部分,并且其中所述折叠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其中至少当所述挡风板组件处于起作用位置时,所述第一外端部部分在所述第一空腔中被支撑在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其中挡风材料的折叠部分由聚酯材料增强,所述聚酯材料被施加成使得聚酯材料将挡风材料的纱线包封在被增强的部分中。挡风材料与上部细长元件之间的这种连接由折叠部分形成,所述折叠部分本身是挡风材料本身的一部分。当制造挡风网时,挡风网的形状被切割成适当设计的尺寸,并且在下一个制造步骤中,挡风网的上部部分被折叠,并且条带形式的聚酯材料被加热而压入折叠部分中,使得折叠部分由于聚酯材料包封挡风网的织物的纱线而被增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折叠部分由聚酯材料在折叠部分的从第一外端部部分到铰接部分测量的长度X上增强,其中所述长度X位于折叠部分的长度的50%至100%的范围内。聚酯材料的增强产生刚性折叠部分,其可以承受由挡风网中的张力引起的载荷的一部分。在静态条件下,这种张力是在细长构件的起作用位置中由在下端部处到静止部分的附接与在上端部处到细长构件的附接之间拉伸挡风网而引起的。细长构件在挡风板组件的侧向端部中的每一个处通过弹簧加载。在动态条件下,载荷可以通过将挡风材料推向后部的风载荷来增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聚酯材料的增强部从折叠部分的第一外端部部分经由铰接部分在长度Y上朝向挡风材料的区域延伸,所述区域在挡风板组件的起作用状态下向下延伸,所述长度Y在相反方向上沿着挡风材料从铰接部分测量,并且其中所述长度Y位于折叠部分的长度的0%至100%的范围内。在该实施例中,不仅折叠部分被增强,而且铰接部本身和挡风材料的靠近铰接部的上部部分也被增强。这使得挡风材料的上部区域更加刚性以承受施加到挡风板组件的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沿着车顶开口的前部的挡风材料的折叠部分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一外端部部分一起延伸。柔性的挡风材料的上部区域还由细长部分中的中心定位的壁在基本上水平方向上支撑,所述壁被称为上部细长元件的第二壁。边缘的这种取向对于风载荷的方向是有利的,从车辆的纵向方向看,所述风载荷向后拉动网。在第一空腔中,折叠部分和挡风材料的上部部分被支撑。折叠部分支撑在突出部分的竖向边缘上,并且挡风材料的上部部分由第一空腔的第二壁在向后方向上支撑。当风载荷在向后方向上拉动挡风材料时,该第二壁有利于挡风材料的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上部细长元件是沿其长度具有基本上恒定横截面的挤压部件,并且其中所述上部细长元件包括在沿着所述车顶开口的前部的区域中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细长部分,并且还包括两个第二细长部分,所述两个第二细长部分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所述车顶开口的相对的侧向边缘的相应区域中并且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细长部分中的每一个通过基本上圆形形状的第三细长部分连接到第一细长部分。上部细长元件可以形成为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是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一个长部件。挤压部件可以弯曲成根据图6的形状,其中单独的铰接部分安装在两个第二细长部分的每个后端部处。以这种方式,可以制造成本有效的上部细长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上部细长元件是挤压部件,其包括与第一空腔相邻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由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以及第四壁形成,所述第四壁在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的上端部处将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的每一个在其下端部处敞开。所述第二空腔形成为使得其适用于在所述第二细长部分中接收板簧,并且其中所述板簧适配在所述第二壁、第三壁与所述第四壁之间。在平行于第二壁的方向上从第四壁测量,所述第二壁短于第一壁。
两个相邻的空腔形成刚性轮廓,以承受上部细长元件所经受的力。第一空腔用于挡风材料的接合,并且第二空腔可以用于容纳挡风板板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的每一个由为第二壁的共享壁限制,并且其中从车辆的纵向方向看,所述第一空腔在沿着车顶开口的前部的区域中定位在第二空腔的前方。因此,容纳在第二空腔中的挡风板板簧适配在挡风材料的向内侧使得从外部看不到弹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的挡风材料沿着第一细长部分围绕圆形形状的第三细长部分、沿着第二细长部分朝向第二细长部分与静止部分的可移动连接部延伸。在挡风板组件的侧向区域中,挡风材料可以一直朝向挡风板组件与静止部分的可移动连接部延伸。以这种方式,挡风板组件的弹簧隐藏在挡风材料之后,并且不能从车辆的外部看到。除了该优点之外,挡风板组件的侧向区域由挡风材料封闭在车辆行驶条件下减少风噪声方面也是有利的。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的挡风材料在第二细长部分的区域中还包括在挡风材料中延伸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用于当挡风板组件移动到其不起作用位置时保持网脱离板簧。当挡风板组件从其起作用位置返回到其不起作用位置时,上部细长元件向下移动并且挡风材料将从张紧状态变为松散状态。在动态车辆条件下,松散的网可能干扰挡风板板簧,并且因此网可能会被弹簧卡住或损坏,在这种情况下,挡风材料中的缝合线会使得网以预先确定的方式折叠并避免网被弹簧卡住或损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的挡风材料在第二细长部分的区域中还包括附接到柔性的挡风材料的弹性带,其中所述弹性带在挡风板组件的起作用位置和不起作用位置中均偏压挡风材料。如上所述,条带是松散的挡风材料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其中条带引起网以预先确定的方式折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分包括上表面并且还包括钩形部分,所述第一外端部部分定位在钩形部分之后以避免折叠部分移出所述第一空腔。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阐明本发明。
图1示出具有敞开式车顶构造的车辆的示意图,其中所述敞开式车顶构造的封闭装置处于打开位置。
图2示出敞开式车顶构造的侧视图,示出处于起作用位置的挡风板组件。
图3示出具有上部细长元件和挡风材料的挡风板组件的沿着图1中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和图5示出在两个不同实施例中的具有折叠部分的挡风材料的上部部分的剖视图。
图6以等距视图示出包括上部细长元件和挡风材料的挡风板组件。
图7示出具有上部细长元件和弹簧的沿着图2中的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和图9示出具有不同实施例的挡风板组件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总体布局。车辆包括车辆的固定车顶3中的车顶开口2。从车辆的纵向方向看,挡风板组件1定位在车顶开口2的前部区域中。挡风板组件1可移动地附接到静止部分4并且被拉到起作用位置,在起作用位置处所述挡风板组件1在固定车顶3的表面上方突出。在本示例中,可移动附接件是可铰接附接件,并且静止部分4是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框架部分或引导部分。在图1中,封闭装置5被拉到打开位置。本发明的挡风板组件1可以用于所谓的顶部滑块或扰流板车顶的敞开式车顶构造中,但也可以用于例如滑块内置式车顶的敞开式车顶构造。挡风板组件1包括上部细长元件6和挡风材料7。上部细长元件6借助于单独的塑料铰接部分(图2和图6所示)能够铰接地附接到静止部分4。挡风材料7在上部细长元件6与静止部分4之间延伸,并且当上部细长元件6处于其上部起作用位置时,挡风材料7处于张紧状态。在封闭装置5打开、挡风板组件1处于起作用位置并且车辆正在行驶的情况下,风载荷稍微向后推动挡风材料7,并且因此可以增加网中的张力。
在图2中,挡风板组件1以侧视图示出。示出静止部分4的一部分,示出挡风板组件1的铰接点。挡风板组件1还包括将挡风板组件1偏压到向上方向的板簧26。板簧26支撑在静止部分4上。
在图3中示出挡风材料7的上端部9和上部细长元件6的细节。上部细长元件6包括第一壁22、第二壁23以及第三壁24,其中第四壁25在它们相应的上端部处连接第一壁22、第二壁23和第三壁24。挡风材料7的上端部9包括接合在第一空腔10中的折叠部分9'。折叠部分9'包括第一外端部部分15,当挡风材料7处于张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外端部部分15被推靠在突出部分11的上表面12上。上端部9的后部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向后方向上压靠在支撑上端部9的第二壁23上。因此,由于折叠部分9'的竖向支撑和挡风材料7的上端部9的基本上水平支撑,上端部9和折叠部分保持接合在第一空腔10中,尽管在上端部9和下端部8之间的挡风材料7中形成有张力。上部细长元件6包括与第一空腔10相邻的第二空腔21,板簧26可以适配在所述第二空腔21中(在图3中未示出,但是在图7中示出)。
在图4和图5中,详细示出上端部部分9,其中在图4中,折叠部分9'在长度X上用聚酯材料16增强。聚酯材料16被压在折叠部分9'的材料(即,挡风材料7)中以便包封挡风材料7的纱线。长度X可以在折叠部分16的长度的50%至100%的范围内。
图6示出包括上部细长元件6的挡风板组件1。上部细长元件6基本上是包括两个空腔并且以U形形状弯曲的挤压型材。U形形状允许标识上部细长元件6的三个部分。第一细长部分18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其端部处所述第一细长部分并入第三细长部分20,所述第三细长部分20成形为圆形段的四分之一部分。第二细长元件19从第三细长部分20在向后纵向方向上延伸。单独的塑料铰接部分适配在第二细长部分19的后端部处。
图7示出上部细长元件6的第二细长部分19的剖视图,示出板簧26适配在其中的第二空腔21。此外,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钩形部分29形成在第一空腔10的突出部分11上。钩形部分29形成用于折叠部分9'的附加屏障,以使得折叠部分9'能够不会由于挡风材料7中的张力而移出空腔10。
图8和图9各自示出不同的实施例。图8公开在第二细长部分19与静止部分4之间延伸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到第二细长部分19的后端部的挡风材料7。此外,形成挡风材料7中的缝合线27。缝合线27可以包括在挡风材料7中缝合摺边,或者可以涉及将单独的条带缝合到挡风材料7。缝合线27可以是直线或曲线,并且可以从塑料铰接部的附近朝向挡风板组件的前部延伸。当上部细长元件6移动到不起作用位置而导致挡风材料7较松散时,缝合线27可以在远离板簧26的方向上折叠挡风材料7,并且如此来避免挡风材料7被捕获在板簧26中。图9中公开了类似的实施例,其中弹性带28缝合到挡风材料7。弹性带28在基本上竖向方向上偏压挡风材料7。当挡风材料7松散时,弹性带28使得挡风材料7在其附近保持张紧,并且如此来避免材料被捕获在板簧26中。
本发明不限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其可以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广泛地变化。

Claims (14)

1.一种挡风板组件(1),所述挡风板组件用于在其固定车顶(3)中具有车顶开口(2)的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中,所述挡风板组件包括:
静止部分(4),
至少封闭装置(5),所述封闭装置由静止部分(4)支撑并且适于封闭固定车顶(3)中的车顶开口(2)并且通过至少向后移动而选择性地打开车顶开口,并且
所述挡风板组件(1)定位在车顶开口(2)的前部附近,所述挡风板组件(1)能够在位于固定车顶(3)下方的不起作用位置与从固定车顶(3)上方突出的起作用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挡风板组件(1)包括上部细长元件(6),所述上部细长元件能够移动地连接到静止部分(4),
柔性的挡风材料(7),所述挡风材料至少沿着车顶开口(2)的前部延伸,在下端部(8)处附接到静止部分(4),并且在上端部(9)处附接到上部细长元件(6)以使得挡风材料(7)在至少起作用位置中保持张紧,
其中上部细长元件(6)包括至少第一空腔(10),所述第一空腔具有包括上表面(12)的内部成形的突出部分(11),
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材料(7)在折叠部分(9')中在上端部(9)处折叠,
所述折叠部分(9')具有铰接部分(14)和相对的第一外端部部分(15),
并且其中所述折叠部分(9')安装在第一空腔(10)内,其中至少当所述挡风板组件(1)处于起作用位置时,所述第一外端部部分(15)在第一空腔(10)中被支撑在突出部分(11)的上表面(12)上,并且
其中挡风材料(7)的折叠部分(9')由聚酯材料(16)增强,所述聚酯材料被施加成使得在被增强的所述折叠部分中聚酯材料(16)将挡风材料(7)的纱线包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所述折叠部分(9')由聚酯材料(16)在折叠部分(9')的从第一外端部部分(15)到铰接部分(14)测量的长度X上增强,其中所述长度X位于折叠部分(9')的长度的50%至10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具有聚酯材料(16)的增强部从折叠部分(9')的第一外端部部分(15)经由铰接部分(14)在长度Y上朝向挡风材料(7)的上端部(9)的区域延伸,所述上端部(9)的区域在挡风板组件的起作用状态下向下延伸,所述长度Y在相反方向上沿着挡风材料(7)从铰接部分(14)测量,其中所述长度Y位于折叠部分(9')的长度的0%至10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沿着车顶开口(2)的前部的挡风材料(7)的折叠部分(9')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向前方向上与第一外端部部分(15)一起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所述上部细长元件(6)是沿其长度具有恒定横截面的挤压部件,并且其中所述上部细长元件(6)包括在沿着车顶开口(2)的前部的区域中相对于车辆的纵向方向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细长部分(18),并且还包括两个第二细长部分(19),所述两个第二细长部分中的每一个定位在车顶开口(2)的相对的侧向边缘的相应区域中并且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细长部分(19)中的每一个通过圆形形状的第三细长部分(20)连接到第一细长部分(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所述上部细长元件(6)是挤压部件,所述上部细长元件包括与第一空腔(10)相邻的第二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由第一壁(22)、第二壁(23)、第三壁(24)以及第四壁(25)形成,所述第四壁在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的上端部处将所述第一壁(22)、第二壁(23)和第三壁(24)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21)中的每一个在其下端部(8)处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所述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21)中的每一个由为第二壁(23)的共享壁限制,并且其中从车辆的纵向方向看,第一空腔(10)在沿着车顶开口(2)的前部的区域中定位在第二空腔(21)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所述第二空腔(21)形成为使得其适用于在第二细长部分(19)中接收板簧(26)并且其中所述板簧(26)适配在第二壁(23)、第三壁(24)与第四壁(2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柔性的挡风材料的上部区域还由上部细长元件(6)的第二壁(23)在水平方向上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在平行于第二壁(23)的方向上从第四壁(25)测量,第二壁(23)短于第一壁(22)。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柔性的挡风材料(7)沿着第一细长部分(18)围绕圆形形状的第三细长部分(20)、沿着第二细长部分(19)朝向第二细长部分(19)与静止部分(4)的可移动连接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柔性的挡风材料(7)在第二细长部分(19)的区域中还包括在挡风材料(7)中延伸的缝合线(27),所述缝合线用于当挡风板组件(1)移动到其不起作用位置时保持挡风材料(7)脱离板簧(26)。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柔性的挡风材料(7)在第二细长部分(19)的区域中还包括附接到柔性的挡风材料(7)的弹性带(28),其中所述弹性带(28)在挡风板组件(1)的起作用位置和不起作用位置中均偏压挡风材料(7)。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板组件(1),其中,突出部分(11)包括上表面(12)并且还包括钩形部分(29),所述第一外端部部分(15)定位在所述钩形部分(29)后方,以避免折叠部分(9')移出第一空腔(10)。
CN201910130820.5A 2018-02-28 2019-02-22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Active CN110203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81011049 2018-02-28
DE202018101104.9U DE202018101104U1 (de) 2018-02-28 2018-02-28 Windabweiser für Offendachkonstruktion
DE202018101104.9 2018-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3052A CN110203052A (zh) 2019-09-06
CN110203052B true CN110203052B (zh) 2024-03-12

Family

ID=6699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0820.5A Active CN110203052B (zh) 2018-02-28 2019-02-22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4707B2 (zh)
CN (1) CN110203052B (zh)
DE (1) DE202018101104U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9533B1 (en) * 2002-09-09 2003-12-09 Asc Incorporated Vehicle convertible roof
CN103707746A (zh) * 2012-10-05 2014-04-09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开口车顶构造
CN104340029A (zh) * 2013-08-07 2015-02-11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部组件和包括这种顶部组件的车辆
CN104417329A (zh) * 2013-09-11 2015-03-18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开启天窗构造
DE202006021314U1 (de) * 2006-07-07 2015-11-06 Webasto SE Rollo für ein Fahrzeugdach mit wenigstens einem transparenten Dacht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0409A (en) * 1987-03-31 1988-04-26 Lefkowitz Leonard R Nonwoven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DE102005054186B4 (de) 2005-11-14 2009-11-26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im Kraftfahrzeugbereich
DE202006019899U1 (de) * 2006-02-08 2007-05-24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im Kraftfahrzeugbereich
DE102006006553B3 (de) * 2006-02-13 2007-06-14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DE102006043275B3 (de) * 2006-09-14 2008-01-24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für ein öffenbares Fahrzeugdach
EP2730441B1 (en) * 2012-11-12 2017-06-28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Rollo assembly and open roof construction provided therewith
CN203172404U (zh) 2013-02-04 2013-09-04 伟巴斯特车顶供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车辆车顶天窗用的挡风条
NL2012011C2 (en) * 2013-12-20 2015-06-26 Apollo Vredestein Bv Vehicle front spoil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9533B1 (en) * 2002-09-09 2003-12-09 Asc Incorporated Vehicle convertible roof
DE202006021314U1 (de) * 2006-07-07 2015-11-06 Webasto SE Rollo für ein Fahrzeugdach mit wenigstens einem transparenten Dachteil
CN103707746A (zh) * 2012-10-05 2014-04-09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开口车顶构造
CN104340029A (zh) * 2013-08-07 2015-02-11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部组件和包括这种顶部组件的车辆
CN104417329A (zh) * 2013-09-11 2015-03-18 银娜珐天窗系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开启天窗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63237A1 (en) 2019-08-29
US10814707B2 (en) 2020-10-27
CN110203052A (zh) 2019-09-06
DE202018101104U1 (de) 201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9026B1 (ko) 썬루프의 풍향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936207B (zh) 遮阳组件以及设有遮阳组件的天窗结构
CN101421126B (zh) 用于车辆的卷帘装置
US7025403B2 (en) Covering structure having automatic coupling system
US20030168892A1 (en) Wind deflector for a vehicle roof
US7229121B2 (en) Vehicle cover
US5879051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xing a seat covering and the seat obtained
EP1780066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and wind deflector
US9242682B2 (en) Wind deflector of an openable vehicle roof
US20080272612A1 (en) Covering Device for Glazing in a Vehicle
CN104773051A (zh) 用于车辆的敞开式车顶构造和在车顶构造中使用的导风板
CN110203052B (zh) 用于敞开式车顶构造的挡风板
EP3163006A1 (en) Roller blind
DE102005054185B4 (de) Windabweiser im Kraftfahrzeugbereich
EP2383132A1 (en) Sha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7848382B (zh) 具有用于可展开的导向元件的固定系统的导风件
US7156445B2 (en) Sealing mechanism for convertible top of vehicle
KR101275165B1 (ko) 선루프 결합장치
EP3974219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and wind deflector assembly
CN102689583B (zh) 遮蔽组件和设置其的敞开车顶结构
JP4369745B2 (ja) 巻取式シェード装置
CN214057197U (zh) 挡风板组件,开放式车顶构造以及车辆
NL2026373B1 (nl) Inrichting voor bevestiging aan een schermdoek in een kas en schermdoek met deze inrichting
US7261218B2 (en) Cover for a container opening
CN114074537A (zh) 导风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