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4C - 双频带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双频带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4C
CN1101994C CN97102055.8A CN97102055A CN1101994C CN 1101994 C CN1101994 C CN 1101994C CN 97102055 A CN97102055 A CN 97102055A CN 1101994 C CN1101994 C CN 11019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output
radio wave
filter
band 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020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23A (zh
Inventor
榎贵志
佐佐木富士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DDEMODULATION OR 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 H03D7/00Transference of modulation from one carrier to another, e.g. 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 H03D7/161Multiple-frequency-changing all the frequency changers being connected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26Circuits fo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接收机,包含:天线输入端;分别取出两个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和第二带通滤波器;选择并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通过上述的滤波器的两条信号通路的第一和第二开关;对两种模式分别产生两个本振信号的第一本机振荡器;把第二开关两种模式的输出分别与本振信号混频的第一混频器;对混频输出进行滤波以输出频率相同的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的第一滤波器;第二本机振荡器;第二混频器;产生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

Description

双频带接收机
本发明涉及接收两个频带无线电波信号的双频带接收机。
第一种已有技术的便携式接收机接收800MHz频带的无线电波,第二种已有的便携式接收机接收1.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当用户要接收800MHz频带的无线电波时用户使用第一种已有技术的便携式接收机,而当用户要接收1.5GHz频带的无线电波时用户使和第二种已有的便携式接收机。因此,必须有两个接收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频带接收机。
根据本发明,提供第一种接收机,它包含: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对从第一开关来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带通滤波器;对从第一开关来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第一和第二开关可选择地形成分别在第一模式时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和在第二模式时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二信号通路;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本机振荡器;把第二开关的输出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一混频器;对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输出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本机振荡器;把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二混频器;对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输出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模式时的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
在第一种接收机中,第一本机振荡器可以包含产生第一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频率合成器、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频率合成器和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开关。
在第一种接收机中,第一本机振荡器可以包含产生第一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频率合成器、把第一振荡信号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以提供第二振荡信号的第三混频器和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三开关。而且,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模式向第三开关以及在第二模式向第三混频器提供第一振荡信号的第四开关和在第二模式向第三混频器提供电源的第五开关。
第一种接收机可以进一步包含放大器,它设置在第二开关和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二开关的输出。
第一种接收机可以进一步包含:设置在第一带通滤波器和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一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第一放大器和设置在第二带通滤波器与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二放大器。而且,还可以提供第三滤波器和第四滤波器,第三滤波器用于对第一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第四滤波器用于对第二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
第一种接收机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设置在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一滤波器的输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第二种接收机,它包含: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本机振荡器,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本机振荡器,以及第一和第二接收电路。每个接收电路包括: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对第一开关的无线电波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带通滤波器;对第一开关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第一和第二开关可选择地形成分别在第一模式时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和在第二模式时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二信号通路;把第二开关的输出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与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频的第一混频器;对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输出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把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二混频器;对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其中第一和第二接收电路的第二滤波器提供分集接收的中频输出信号。
在第二种接收机中,各接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含设置在第一带通滤波器与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一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一放大器和设置在第二带通滤波器与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二放大器。
在第二种接收机中,各接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放大电路,设置在第二开关和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二开关的输出。
在第二种接收机中,各接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含对第一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器和对第二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四滤波器。
在第二种接收机中,各接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设置在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一滤波器的输出。
第三种接收机除包含第一种接收机的结构之外,还包括从另一天线接收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二输入端以及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把无线电波信号或者第二无线电波信号提供给第一开关的第三开关,其中所述无线电波信号或者第二无线电波的提供具有分集接收的作用。
第三种接收机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设置在第二开关和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二开关的输出。而且,它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第一带通滤波器与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一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第一放大器和设置在第二带通滤波器与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二放大器。此外,又可以提供对第一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器和对第二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四滤波器。
第三种接收机可以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设置在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之间,放大第一滤波器输出。
根据本发明,提供第四种接收机,它包含: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第一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一输入端;从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一开关;从另一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二输入端;从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二开关;对第一开关的第一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在第一模式取出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带通滤波器;在第二模式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开关接收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信号并在第二模式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输出第一或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三开关;对第三开关的输出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二带通滤波器;第四开关,第一和第四开关在第一模式形成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的第一通路,第三和第四开关在第二模式形成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二通路;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本机振荡器;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把第二开关的输出与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一混频器;对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输出中频信号的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本机振荡器;把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二混频器;对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对第二开关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三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在第一模式向第三带通滤波器提供第二无线电波信号;在第一模式把第三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与第一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三混频器;对第三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第一模式输出第三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把第二滤波器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的第四混频器;对第四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第一模式输出第四中频信号的第二滤波器。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的部分方框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接收机的部分方框图,它示出了本机振荡电路;
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接收机的部分方框图,它示出了本机振荡电路;
图5是第四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6是第五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7是第六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8是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9是第八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图10是第十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或部件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
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包含从天线(未图示)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的天线端11、第一开关12、第一中心频率对应于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带通滤波器13,它对第一开关12的无线电波信号时行带通滤波以取出第一无线电波分量、第二中心频率对应于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二带通滤波器14,它对第一开关12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以取出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第二开关17,第一和第二开关12和17响应于第一频带控制信号28可选择地形成在第一模式时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13和在第二模式时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14的第一和第二通路、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a和30b的第一本机振荡器19、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把第二开关17的输出与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a和30b混频的第一混频器18、对混频器18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输出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20a和20b的第一滤波器21,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20a和20b具有相同的中频、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22a的第二本机振荡器22、把第一滤波器21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22a混频的第二混频器23,以及对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24a和24b的第二滤波器25。由放大器26放大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根据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提供该接收机的输出。频带控制信号29指示第一和第二模式。
图2是本实施例的接收机的部分方框图。
第一本机振荡器19(19a)包含产生第一本机振荡信号30a的频率合成器31、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b的频率合成器32以及响应于频带控制信号29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第一和第二本机荡信号30a和30b的开关33。
下面将描述工作情况。
把来自天线的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提供给第一开关12。第一带通滤波器13的第一中心频率对应于第一无线电波分量,以从第一开关12的无线电波信号中取出第一无线电分量。第二带通滤波器14的第二中心频率对应于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以从第一开关12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中取出第二无线电分量。响应于频带控制信号29,选择第一和第二开关12和17形成分别在第一模式时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13和在第二模式时通过第二带通滤波器14的第一和第二信号通路。
第一本机振荡器19响应于频带控制信号29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a和30b。第一混频器18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把第二开关17的输出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a和30b混频。第一滤波器21对第一混频器18的输出进行滤波,以抑制不需要的分量,例如相加的频率分量,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输出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差频分量)20a和20b。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20a和20b具有相同的中频。
第二本机振荡器22固定地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22a,第二混频器23把第一滤波器21的输出与第三本机振荡信号22a混频。第二滤波器25对第二混频器23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24a和24b。由放大器26对第三和四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根据第一和第二模式时的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提供该寻呼机的输出。
如上所述,根据所要求的频带改变第一本机振荡器19的本机振荡频率,提供具有相同频率的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以共同使用混频器18后的电路。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相同。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接收机的部分方框图。区别在第一本机振荡电路19内。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由频率合成器31产生第一本机振荡信号。但,由混频器34把第一本机振荡信号与第三本机振荡频率信号22a混频,形成第二本机振荡频率信号30b来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因此,第三本机振荡信号的本机振荡频率是考虑了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频率差来确定的。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接收机中,用混频器34代替了第一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二频率合成器32,所以电路结构可以制得更小。
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与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区别在第一本机振荡电路19内。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部分方框图,它示出了本机振荡电路19c。第三实施例的本机振荡电路19c除包含第一本机振荡电路19的结构外,还包含响应于频带控制信号29,把第一本机振荡信号在第一模式时传送给开关33,在第二模式时传送给混频器34的开关41以及在第二模式时向混频器34提供电源的开关42。
在第一模式中,把第一本机振荡信号30a通过开关41和开关33提供给混频器18,而不提供给混频器34。而且,在第一模式时不向混频器34提供电源。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而在第三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式时不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所以可以防止开关33的隔离特性产生的寄生响应特性的劣化。
在第二模式中,把第一本机振荡信号提供给已提供有电源的混频器34,混频器34产生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b,把该振荡信号30b通过开关33提供给混频器18。第一本机振荡信号30a被开关33和41与把开关33连接到混频器18的线隔开。因此,也可以防止开关33的隔离特性产生的寄生响应特性的劣化。而且,可以减少混频器34在第一模式的功耗。
下面描述第四实施例。
图5是第四实施例的方框图。
第四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省略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放大器15和16,代之的是在开关17和混频器18之间设置放大器51。放大器51具有宽带特性或者具有两个频带特性。因此,可以减少放大器的数量。
下面描述第五实施例。
图6是第五实施例的方框图。
第五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除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之外,还分别在放大器15与开关17之间以及放大器16与开关17之间设置了滤波器61和62。虽然滤波器的数量增加了,但滤波器13、14、61和62所要求的衰减特性变缓,所以这些滤波器可以相对缩小,使总成本降低。而且,滤波器的小型化提高了在接收机组件内安装元件的自由度。
下面描述第六实施例。
图7是第六实施例的方框图。
第六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还在滤波器21和混频器23之间设置放大器71。
放大器71具有较高的隔离特性,所以可以防止对滤波器21的负载变化。更具体地说,如果强电场进入天线,混频器23可能饱和,所以滤波器21的负载条件改变。因此,接收特性可能由于群延迟特性或者滤波器21的类似特性劣化而降低。而具有较高隔离特性的放大器71减少了混频器23后的电路内的负载变化对滤波器21的影响。
下面描述第七实施例。
图8是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方框图。
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机相同。即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具有从第一天线(未图示)接收第一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一接收电路1a、从第二天线(未图示)接收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二接收电路1b以及本机振荡器19和20,第二天线分布成离第一天线适当的距离。该电路提供了分集接收。
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提供了有利的接收特性,即使碰到衰落情况。在该实施例中,把第七实施例中的电路用于各接收电路。然而,也可以用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电路。
下面描述第八实施例。
图9是第八实施例的方框图。
第八实施例的接收机具有与第七实施例的接收机共同的结构。即,省略了带通滤波器14、放大器16以及设置在第七实施例内的接收电路1b的滤波器52和开关17。另一方面,还在开关12和带通滤波器14之间设置了开关91。开关91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92或输出开关12的输出或输出设置在接收电路1d的天线端和带通滤波器13’之间的开关85的输出。当该接收机接收第一无线电波分量时,两条信号通路接收第一无线电波分量,以供检波后选择一条通路的分集接收。当该接收机接收第二无线电波分量时,由两天线接收第二分量,开关91选择接收到的第二分量,提供天线接收后选择的分集接收。
更具体地说,当接收机接收第一无线电波分量时,开关12、开关17和开关85转到“a”侧。然后,包括带通滤波器13和混频器18的信号通路通过开关12和开关17处理第一天线(未图示)的第一无线电波分量,并把其中频输出提供在中频输出端27b上。包括带通滤波器13’和混频器18’的信号通路通过开关85处理第二天线(未图示)的第一无线电波分量,并把其中频输出提供在中频输出端84。
当接收机接收第二无线电波分量时,开关12、开关17和开关85转到“b”侧。开关91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92转到“c”侧或“d”侧。然后,通过开关91和17把第一和第二天线(未图示)的无线电波信号之一提供给包括带通滤波器14和混频器18的信号通路,并在中频输出端27b上提供其中频输出。即,在本实施例中,仅通过一条信号通路来处理第二无线电波分量。
如上所述,根据第八实施例,当由两个信号通路来处理第一无线电波分量时,提供检波后选择的分集接收。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天线接收到的第二无线电波分量时,由一条信号通路进行处理,所以提供天线接收后选择的分集接收。
下面描述第十实施例。
图10是第十实施例的接收机的方框图。
第十实施例的接收机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基本上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开关94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93选择性地提供第一和第二天线(未图示)的无线电波信号。开关94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92向开关12提供第一或第二天线的无线电波信号,所以提供天线接收后选择的分集接收。开关12根据频带控制信号29转换,以与第六实施例相似的方式进行接收。该结构在第一和第二频带上提供了有利的接收,即使在衰落的情况下。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之外,还设置了开关和天线端83。但,该结构也可以应用于第二到第六实施例中。

Claims (18)

1、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包含:
输入端(11),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
第一开关(12);
第一带通滤波器(13),对从所述第一开关来的所述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一无线电波分量;
第二带通滤波器(14),对从所述第一开关来的所述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二无线电波分量;
第二开关(17),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可选择地形成分别在第一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和在第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二信号通路;
第一本机振荡器(19),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30a,30b);
第一混频器(18),把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一滤波器(21),对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输出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
第二本机振荡器(22),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22a);
第二混频器(23),把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二滤波器(25),对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输出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的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机振荡器包含产生所述第一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频率合成器(31)、产生所述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二频率合成器(32)和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开关(3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机振荡器包含产生所述第一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一频率合成器(31)、把所述第一振荡信号与所述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以提供所述第二振荡信号的第三混频器(34)和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第三开关(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模式时向所述第三开关以及在所述第二模式时向所述第三混频器提供所述第一振荡信号的第四开关(41)和在所述第二模式时向所述第三混频器提供电源的第五开关(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放大器(51),它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13)和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第一放大器(15)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14)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第二放大器(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对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器(61)和对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进行滤波的第四滤波器(6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71),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波器(21)和所述第二混频器(23)之间,放大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
9、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该接收机包含:
第一本机振荡器(19),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
第二本机振荡器(22),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
第一和第二接收电路(1a-1,1b-1,1a-2,1b-2);每个接收电路包括:
输入端(11a,11b),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无线电波信号;
第一开关(12a,12b);
第一带通滤波器(13),对所述第一开关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一无线电波分量;
第二带通滤波器(14),对所述第一开关的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二无线电波分量;
第二开关(17),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可选择地形成分别在所述第一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和在所述第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和第二信号通路;
设置在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13)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一放大器(15)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14)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二放大器(16);
第一混频器(18),把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频;
第一滤波器(21),对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
第二混频器(23),把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二滤波器(25),对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接收机的所述第二滤波器提供分集接收的中频信号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收电路进一步包含一放大电路(51),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收电路进一步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放大器(15)和第二开关(17)之间的第三滤波器(6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放大器(16)和第二开关(17)之间的第四滤波器(62)。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收电路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71),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波器(21)和所述第二混频器之间,放大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另一天线接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的第二输入端(83)和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把所述无线电波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开关(94),其中提供所述无线电波信号或者所述第二无线电波的提供了分集接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51),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一混频器之间,放大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设置在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13)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输出的第一放大器(15)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14)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以放大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的第二放大器(16)。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对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三滤波器(61)和对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进行滤波的第四滤波器(62)。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放大器(71),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波器(21)和所述第二混频器之间,放大所述第一滤波器输出。
18、一种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包含:
第一输入端(11),从天线接收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第一无线电波信号;
第一开关(12),从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无线电波信号;
第二输入端(83),从另一天线接收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分量之一的第二无线电波信号;
第二开关(85),从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信号;
第一带通滤波器(13),对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在所述第一模式时取出所述第一无线电波分量;
第三开关(91),在所述第二模式时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波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模式时响应于天线开关信号(93)输出所述第一或第二无线电波信号之一;
第二带通滤波器(14),对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二无线电波分量;
第四开关(17),所述第一和第四开关在所述第一模式时形成通过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第一通路,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关在所述第二模式时形成通过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二通路;
第一本机振荡器(19),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产生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
第一混频器(18),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把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一滤波器(21),对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输出中频信号,所述第一和第二本机振荡信号的产生,使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频信号具有相同的中频;
第二本机振荡器(22),产生第三本机振荡信号;
第二混频器(23),把所述第一滤波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二滤波器(25),对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式时分别输出第三和第四中频信号;
第三带通滤波器(13’),对所述第二开关的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并取出所述第一无线电波分量,所述第二开关在所述第一模式时向所述第三带通滤波器提供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信号;
第三混频器(18’),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把所述第三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一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二滤波器(21’),对所述第三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所述第一模式时输出第三中频信号;
第四混频器(23’),把所述第二滤波器的输出与所述第三本机振荡信号混频;
第二滤波器(25’),对所述第四混频器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在所述第一模式时输出第四中频信号。
CN97102055.8A 1996-01-12 1997-01-10 双频带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9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06/1996 1996-01-12
JP20706/96 1996-01-12
JP8020706A JPH09200070A (ja) 1996-01-12 1996-01-12 受信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23A CN1162223A (zh) 1997-10-15
CN1101994C true CN1101994C (zh) 2003-02-19

Family

ID=1203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0205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994C (zh) 1996-01-12 1997-01-10 双频带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835853A (zh)
EP (1) EP0784381B1 (zh)
JP (1) JPH09200070A (zh)
CN (1) CN1101994C (zh)
CA (1) CA2194898C (zh)
DE (1) DE69733219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8186A1 (de) * 1996-07-12 1998-01-15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Umschaltbares Bandfilter für Mehrband-Tuner
SE507527C2 (sv) * 1996-10-11 1998-06-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lerbandsmottagare som genererar en mellanfrekvens som är gemensam för de olika frekvensbanden, och förfarande för densamma
GB2320632B (en) * 1996-12-23 2001-09-0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DE19701459A1 (de) * 1997-01-17 1998-07-23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Rundfunkempfänger
SE508290C2 (sv) * 1997-01-21 1998-09-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ttagaranordning för två frekvensband
US5966646A (en) * 1997-05-13 1999-10-12 Ericsson, Inc. Dual-band radio receiver
JP3848445B2 (ja) * 1997-09-26 2006-11-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複数通信方式対応の無線機
JP3048136B2 (ja) 1997-12-18 2000-06-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GB2338853B (en) 1998-06-18 2002-11-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adio receiver
US6622028B1 (en) * 2000-04-19 2003-09-16 Isco International, Inc. Receiver front-end having a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filter and a bypass path
FR2813724B1 (fr) * 2000-09-07 2004-12-17 Sagem Circuit de reception multibandes dans un telephone mobile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associe
EP1213844B1 (en) * 2000-12-07 2004-03-17 Motorola, Inc. Multibranch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US6959206B2 (en) * 2001-03-16 2005-10-25 Isco International, Inc. Dual-duplexed, tower-top front-end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system
JP2002300487A (ja) * 2001-03-30 2002-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
GB0122983D0 (en) 2001-09-25 2001-11-14 Zarlink Semiconductor Ltd Rdio fequency tuner front end and tuner
US20050143031A1 (en) * 2002-02-06 2005-06-30 Oswald Moonen Multi-band receiver
GB0209959D0 (en) * 2002-05-01 2002-06-0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ireless terminals
DE60202066T2 (de) * 2002-09-12 2005-03-31 Siemens Ag Doppelband-Diversitätsempfänger
ATE363159T1 (de) * 2003-03-11 2007-06-1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Mehrband-frequenzsynthetisierer
US8676134B2 (en) * 2003-07-04 2014-03-18 Pirelli & C. S.P.A. Highly reliable receiver front-end
EP1499030A3 (en) * 2003-07-14 2006-0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deband quadrature generation technique requiring only narrowb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thereof
US7116952B2 (en) 2003-10-09 2006-10-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an area efficient antenna diversity receiver
US9026070B2 (en) 2003-12-18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power wireless diversity receiver with multiple receive paths
US7444166B2 (en) * 2004-02-12 2008-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diversity receiver with shared receive path
JP2006050450A (ja) * 2004-08-06 2006-02-16 Yazaki Corp 受信システム
JP2006203653A (ja) * 2005-01-21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回路とそれを用いた受信装置及び受信システム
US9450665B2 (en) 2005-10-19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versity re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7295457A (ja) * 2006-04-27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TWI320638B (en) * 2006-08-11 2010-02-11 Benq Corp Transceiver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 capable of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868463B2 (ja) * 2008-01-16 2012-02-01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565814B2 (en) * 2008-08-28 2013-10-22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8285241B2 (en) * 2009-07-30 2012-1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Receiver apparatus having filters implemented using frequency translation techniques
US20110159809A1 (en) * 2009-12-30 2011-06-30 Peter Kenington Active antenna array with a single common clock and a method for relay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signals
EP2615740B1 (en) * 2010-09-10 2017-12-27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US9178669B2 (en) 2011-05-17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adjacent carrier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US9252827B2 (en) 2011-06-27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split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9154179B2 (en) 2011-06-29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with bypass mode for improved sensitivity
US8774334B2 (en) 2011-11-09 2014-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eiver switching
US9362958B2 (en) 2012-03-02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chip signal split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9172402B2 (en) 2012-03-02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reuse architecture
US9118439B2 (en) 2012-04-06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for imbalanced carriers
US9154356B2 (en) 2012-05-25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noise amplifier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867194B2 (en) 2012-06-12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UE scheduling with shared antenna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00420B2 (en) 2012-09-11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architecture
US9543903B2 (en) 2012-10-22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mplifiers with noise splitting
US8995591B2 (en) 2013-03-14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ing a single-chip carrier aggregation receiver to support non-cellular diversity
US9068505B1 (en) * 2014-02-20 2015-06-30 Golden Lion Enterprise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type starting fly wheel of a model vehicle gasoline engine
KR102301680B1 (ko) * 2014-07-16 2021-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이버시티 증폭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177722B2 (en) 2016-01-12 2019-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low-noise amplifier with tunable integrated power split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3978B2 (ja) * 1975-11-11 1983-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チユ−ナ
JPS5826699B2 (ja) * 1975-11-13 1983-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チユ−ナ
JPS573439A (en) * 1980-06-06 1982-0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Broad band receiving circuit
US4419768A (en) * 1980-09-30 1983-1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Wideband tuner for VHF, CATV and UHF television signals
US4539710A (en) * 1983-09-30 1985-09-03 Transkinetics Systems, Inc. Diversity telemetry receiver having plural spaced antennas
JP2546331B2 (ja) * 1988-04-26 1996-10-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Fm・am受信機
JPH0537435A (ja) * 1991-07-31 1993-02-12 Nec Corp Tdma方式に用いる局部発振周波数シンセサイザ
DE4126915A1 (de) * 1991-08-14 1993-02-18 Siemens Ag Integrierter frequenzsynthesizer-schaltkreis fuer sende-und empfangsbetrieb
JPH05102899A (ja) * 1991-08-16 1993-04-23 Shiyoudenriyoku Kosoku Tsushin Kenkyusho:Kk 多周波通信方式
JPH0528144U (ja) * 1991-09-18 1993-04-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受信機
JPH06132849A (ja) * 1992-10-22 1994-05-13 Hitachi Ltd 無線機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194898A1 (en) 1997-07-13
US5835853A (en) 1998-11-10
CA2194898C (en) 2000-09-05
EP0784381B1 (en) 2005-05-11
CN1162223A (zh) 1997-10-15
EP0784381A3 (en) 2002-10-30
JPH09200070A (ja) 1997-07-31
EP0784381A2 (en) 1997-07-16
DE69733219D1 (de) 200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94C (zh) 双频带接收机
CN100341252C (zh) 射频前端和提高射频前端的使用灵活性的方法
CN1147180C (zh) 多频带移动单元通信设备
CN1155162C (zh) 多频带接收机
CN100340068C (zh)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方法及具有无线前端部件的收发机
EP1764926B1 (en) Analog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with
US7796956B2 (en) Receiver for a multi-antenna, multi-band radio
CN130926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波段射频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0384093C (zh) 前端模块
EP1708371B1 (en) Multiple ban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ceiver integrated circuit
EP1708372A2 (en) Multiple band direct conversion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 integrated circuit
CN1110124C (zh) 用于移动无线电收发机的接收混频器电路
CN1868132A (zh) 用于多频段多模式通信机的前端装置
CN1364343A (zh) 多频段多模式无线接收机和相关的共用电路部件的方法
CN1868133A (zh) 用于在收发器中对信号进行滤波的系统及方法
WO2000019629A1 (en) Using a single low-noise amplifier in a multi-band wireless station
CN1264963A (zh) 多频带接收器
CN1471272A (zh) 无线通讯电路结构
CN1625065A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
CN1190904C (zh) 直接转换接收机
CN112260713A (zh) 一种收发机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523912A (zh) 双模移动电话的高频路径设置装置及方法
CN101395810A (zh) 可降低噪声的射频信号接收和/或发射设备
CN1913598A (zh) 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的低中频接收器
CN1365197A (zh) 在接收机中避免频带干扰波的方法和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