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383A -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383A
CN110198383A CN201810164561.3A CN201810164561A CN110198383A CN 110198383 A CN110198383 A CN 110198383A CN 201810164561 A CN201810164561 A CN 201810164561A CN 110198383 A CN110198383 A CN 110198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essage
talk client
public network
process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45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383B (zh
Inventor
周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45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75Details of addressing, directories or routing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81Network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地址检测系统包括地址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注册消息处理模块;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注册消息处理模块;注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注册请求消息,获取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本发明实现在IP电话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IP电话地址的变化,从而避免了IP电话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在IP电话处于通话状态时,能够避免通话客户端的单通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Description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叫中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呼叫中心,又称客户服务中心,在呼叫中心中,通常是由坐席代表通过电话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由一批服务人员组成的服务机构,通常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来处理来自企业、顾客的垂询与咨询需求。以电话咨询为例,具备同时处理大量来话的能力,还具备主叫号码显示,可将来电自动分配给具备相应技能的人员处理,并能记录和储存所有来话信息。一个典型的以客户服务为主的呼叫中心可以兼具呼入与呼出功能,当处理顾客的信息查询、咨询、投诉等业务的同时,可以进行顾客回访、满意度调查等呼出业务。
现有技术中,呼叫中心在企业应用中已经逐渐从电话营销中心向着CTI(ComputerTelephony Integration,计算机电话集成)综合呼叫中心转变,已经将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综合应用于营销、服务等多项工作当中。呼叫中心是一种基于CTI技术、集成通讯网和计算机网等多项功能,并与企业连为一体的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呼叫中心充分将现代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如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交互式语音呼叫中心流程应答系统)、ACD(Automatic Call Distribution,自动呼叫分配系统)等,可以自动灵活地处理大量不同的电话呼入和呼出业务和服务,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务。
如图1所示,现有CTI系统通常包含如下功能单元:多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IP信令交换机(IP 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服务代理端(Proxy)和通话客户端(如IP电话)。其中,多媒体网关用于连接电信网与IP网络。IP信令交换机用于提供信令交换服务;服务代理端用于为互联网电话的接入代理,提供地址转换、媒体转发等功能;服务代理端通常会配置两个IP地址,一个是呼叫中心的内网地址,用于跟呼叫中心内部设备通讯,如IP信令交换机或多媒体网关;一个是公网地址,用于与通话客户端之间进行通讯。通话客户端通过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与服务代理端进行通讯,根据SIP协议的规定,通话客户端定时发送注册消息给服务代理端,该注册消息中包含了自己的公网地址。通话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服务代理端,服务代理端检测到的是该通话客户端的私网地址转换后的公网地址。
由于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由电信运营商动态分配,在连接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其中,根据通话客户端与服务代理端遵循的SIP协议,公网地址变化后,通话客户端只有重新发起一次新的注册请求,才能使服务代理端获取自己新的地址。无论是服务代理端还是IP信令交换机,其对注册消息的处理是比较重量级的,需要在接收到注册消息后,更新相应的注册表表项,并进行一些其他的内部处理工作。注册消息的发送如果太频繁的话,会加重服务代理端的负担,进而减少其可同时提供服务通话客户端的数量,因此,注册消息的发送是不应该太频繁的;但是,为了使服务代理端能及时获取客户端通话客户端地址的变化,通话客户端应该用尽量短的间隔来发送注册消息,所以上述两种情况相互矛盾。另外,对于标准SIP协议,并没有对在通话过程中地址的变化规定有效的处理流程,在网络状况不佳,如若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比较频繁的情况下,通话过程的出现单通现象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因此,当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后,如果服务代理端不能及时检测到该变化,就会给后续的语音通讯带来麻烦,如:当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将一直不能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当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将不能正常接收服务代理端发送的语音流,产生单通现象,从而降低用户的体验。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检测方法存在不能及时检测到公网地址变化,易造成当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一直不能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当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将不能正常接收服务代理端转发过来的语音流,从而降低客户的体验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址检测系统,所述地址检测系统包括地址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注册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可选地,所述地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
所述地址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和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将所述地址检测消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检测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回应消息,调用所述判断模块。
可选地,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和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调用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和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将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送至所述RT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RT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所述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注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所述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包括,则调用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并在所述注册消息中添加用于指明可以支持地址检测机制的相关字段;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字段,控制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向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收的所述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是,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启动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判断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否,则生成所述第一回应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址检测方法,所述地址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判断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中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可选地,所述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在所述通话客户中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将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服务代理端;
根据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
可选地,所述地址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判断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所述通话客户端;
所述通话客户端接收的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根据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所述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代理端。
可选地,所述地址检测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将注册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代理端;
其中,所述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所述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服务代理端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包括,则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根据所述设定字段,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所述通话客户端检测接收的所述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是,则启动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应消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判断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否,则生成所述第一回应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地址检测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地址检测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分别在通话客户端和服务代理端中增设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地址的变化,保证通话客户端一直能够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因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能够避免通话客户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公网地址发生变化造成的单通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CTI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地址检测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地址检测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和4中的地址检测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地址检测系统包括地址检测模块1、判断模块2和注册消息处理模块3。
具体地,地址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判断模块2用于判断地址检测模块1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注册消息处理模块3;若是,则向通话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字符;其中,确认字符用于表征公网地址没有发生变化。
注册消息处理模块3用于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本实施例通过地址检测模块1获取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从而避免造成通话客户端因为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和单通现象,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地址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和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
地址检测模块1包括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
注册消息处理模块3包括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1和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
其中,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1和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均设置在通话客户端中。
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均设置在服务器中。
具体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用于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定时将地址检测消息通过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发送至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
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用于将接收的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
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用于根据地址检测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还用于根据第一回应消息,调用判断模块2。
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用于在判断模块2在判断为否时,调用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1。
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1用于将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
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发送至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
本实施例通过分别在通话客户端和服务代理端中增设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保证通话客户端一直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判断模块2包括RTP消息处理模块21;
注册消息处理模块3还包括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3和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
其中,RTP消息处理模块21、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3和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均设置在服务代理端中。
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还用于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根据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将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送至RTP消息处理模块21。
RTP消息处理模块21用于判断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3。
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3用于将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
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用于根据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且暂停RTP语音消息的发送,并通过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发送至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
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用于将接收的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
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用于根据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然后通过第一通讯处理模块4发送至第二通讯处理模块5,以保证通话客户端与服务代理端之间的正常通讯。
本实施例通过分别在通话客户端和服务代理端中增设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保证通话客户端一直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因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能够避免通话客户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公网地址发生变化造成的单通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还用于将注册消息发送至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
其中,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设定字段,若包括,则调用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
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还用于根据设定字段,控制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34向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32用于检测接收的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设定字段,若是,则通过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31启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若否,则服务代理端不支持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此时不启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其中,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还用于判断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否,则生成第一回应消息。若是,则表明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太短,则将该地址检测消息扔掉,不做任何回应,并结束该处理流程。
本实施例首先确定服务代理端支持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同时通过分别在通话客户端和服务代理端中增设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1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12,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保证通话客户端一直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能够避免通话客户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公网地址发生变化造成的单通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地址检测方法包括:
S101、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S102、判断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继续步骤S103;
若是,则向通话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字符;其中,确认字符用于表征公网地址没有发生变化。
S103、在通话客户端中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本实施例通过地址检测模块获取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从而避免造成通话客户端因为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和单通现象,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在通话客户中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定时将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服务代理端;
S1012、判断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是,表明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太短,则将该地址检测消息扔掉,不做任何回应,并结束该处理流程;
若否,则继续步骤S1013;
S1013、根据地址检测消息在服务代理端中获取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步骤S102具体包括:
S1021、通话客户端根据第一回应消息,判断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
若是,则向通话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字符;其中,确认字符用于表征公网地址没有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通话客户端主动发送地址检测消息给服务代理端,再经由服务代理端获取通话客户端本次检测的公网地址相对于上一次检测的公网地址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通话客户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使得服务代理端能够获取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从而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保持通话客户端一直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步骤S101还包括:
S1014、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服务代理端根据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步骤S103具体包括:
S1031、根据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在服务代理端中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且暂停RTP语音消息的发送,并发送至通话客户端;
S1032、通话客户端接收的地址变化通知消息,根据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
本实施例中,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通话客户端主动发送地址检测消息给服务代理端,再经由服务代理端获取通话客户端本次检测的公网地址相对于上一次检测的公网地址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通话客户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使得服务代理端能够获取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从而实现在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保证通话客户端一直接收到服务代理端转发的呼叫请求,从而避免了因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
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通过服务代理端获取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判断本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与上一次检测的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向通话客户端发送地址变化通知消息,通话客户端根据该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进而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器,使得服务代理端能够获取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在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能够避免通话客户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公网地址发生变化造成的单通现象,从而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S1001、通话客户端将注册消息发送至服务代理端;
其中,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S1002、判断服务代理端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设定字段,若包括,则在服务代理端中根据设定字段,向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S1003、通话客户端检测接收的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设定字段,若是,则启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若否,则服务代理端不支持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此时不启动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本实施例首先确定服务代理端支持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同时通过地址检测模块获取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能够及时检测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变化,从而避免造成通话客户端因为公网地址变化导致的失联现象和单通现象,提升了客户体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地址检测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5-8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地址检测方法。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5-8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实现实施例5-8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检测系统包括地址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注册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地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和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
所述地址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和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将所述地址检测消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检测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回应消息,调用所述判断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和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检测消息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否时,调用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RT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注册消息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和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将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送至所述RT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RT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并调用所述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应用逻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并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所述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处理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讯处理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注册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所述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包括,则调用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
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设定字段,控制所述第二SIP消息处理模块向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所述第一SIP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收的所述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是,则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逻辑处理模块启动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址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址检测消息模块还用于判断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否,则生成所述第一回应消息。
7.一种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判断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中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服务代理端,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获取所述通话客户端的新的公网地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空闲状态时,在所述通话客户中生成地址检测消息,并将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发送至服务代理端;
根据所述地址检测消息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并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应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包括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所述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回应消息,判断所述地址检测模块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通话客户端处于通话状态时,所述服务代理端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RTP语音消息获取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
判断所述本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与上一次检测的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是否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
根据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公网地址发生变化的内容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生成地址变化通知消息,并发送至所述通话客户端;
所述通话客户端接收的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根据所述地址变化通知消息生成会话地址协商消息,并根据所述会话地址协商消息生成注册请求消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代理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检测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将注册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代理端;
其中,所述注册消息包括设定字段,所述设定字段用于表征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服务代理端检测接收到的注册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包括,则在所述服务代理端中根据所述设定字段,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二回应消息;
所述通话客户端检测接收的所述第二回应消息中是否包括所述设定字段,若是,则启动所述通话客户端的地址检测机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通话客户端发送第一回应消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通话客户端判断连续发送两次所述地址检测消息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设定字段对应的时间间隔,若否,则生成所述第一回应消息。
12.一种地址检测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地址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64561.3A 2018-02-27 2018-02-27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98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4561.3A CN110198383B (zh) 2018-02-27 2018-02-27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4561.3A CN110198383B (zh) 2018-02-27 2018-02-27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383A true CN110198383A (zh) 2019-09-03
CN110198383B CN110198383B (zh) 2022-06-07

Family

ID=6775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4561.3A Active CN110198383B (zh) 2018-02-27 2018-02-27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541A (zh) * 2018-12-04 2020-06-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39A (zh) * 2009-06-17 2009-11-11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浮动的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02045208A (zh) * 2009-10-22 2011-05-04 友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服务自动检测回复方法及系统
EP2504982A1 (fr) * 2009-11-27 2012-10-03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basculement d'un hss primaire sur un hss de secours dans un reseau ip
CN102984158A (zh) * 2012-12-04 2013-03-20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57135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ip地址切换过程中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39A (zh) * 2009-06-17 2009-11-11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浮动的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02045208A (zh) * 2009-10-22 2011-05-04 友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型服务自动检测回复方法及系统
EP2504982A1 (fr) * 2009-11-27 2012-10-03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basculement d'un hss primaire sur un hss de secours dans un reseau ip
CN102984158A (zh) * 2012-12-04 2013-03-20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57135A (zh) * 2014-04-24 2014-07-30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ip地址切换过程中不中断通话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7541A (zh) * 2018-12-04 2020-06-1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CN111277541B (zh) * 2018-12-04 2023-06-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注册服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383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90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stimated response-wait-time displays for data network-based inquiries to a communication center
US96610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all flow information to terminal devices
CN101150419A (zh) 一种新一代呼叫中心系统及自动业务实现方法
GB2420246A (en) Predetermined greeting or announcement related to caller
JPH11164021A (ja) 付属装置と交換システムの間で呼を調整するシステム
CN101193166A (zh) 会议系统及其多媒体数据存储方法
CN114401252B (zh) 话务系统的呼叫方法以及话务系统
CN109831591B (zh) 呼叫中心的呼叫方法、装置及终端
US83914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related contacts
US114701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hold-time with a call-back in a contact center environment
US106940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pplication data from call data
CN108259433B (zh) 一种呼叫排队分发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JP2004500754A (ja) ユーザ対話サービスのための仮想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ネットワーク
CN110198383A (zh)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7020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efault media content to a calling party
JP2012044569A (ja) コールセンタ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ールセンターシステム開発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電話制御用インタフェースプログラム
CN115002283A (zh) 一种虚拟数字人电话应答系统及方法
US6791975B1 (en) Call signature in a packet-based network
WO2015196579A1 (zh) 一种云联络中心及联络中心的云化方法
KR101003790B1 (ko) VoIP 기반의 호 전달 서비스 방법
CN103856641B (zh) 语音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KR20020008459A (ko) 선택적 녹음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9769072A (zh) 语音留言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6939104A (zh) Cti系统和事件处理方法
KR100596003B1 (ko) 할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채용한 ip교환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