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4158A -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4158A
CN102984158A CN2012105148720A CN201210514872A CN102984158A CN 102984158 A CN102984158 A CN 102984158A CN 2012105148720 A CN2012105148720 A CN 2012105148720A CN 201210514872 A CN201210514872 A CN 201210514872A CN 102984158 A CN102984158 A CN 102984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terminal
address
server
terminal
vo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4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4158B (zh
Inventor
梁捷
俞永福
何小鹏
朱顺炎
陈伟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cweb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cweb Inc filed Critical Ucweb Inc
Priority to CN2012105148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84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84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4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4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包括: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服务器接收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消息;服务器根据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判断发生改变,则服务器向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第二通话终端;当第二通话终端判断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服务器发起地址转换NAT检测以实现切换。本发明当网络改变时能够自动切换,通话过程顺畅,用户体验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系统、一种终端和一种服务器。

Description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OIP(网络电话)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终端的设备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终端VOIP(Voice Over IP)技术的实现以及广泛应用成为可能。VOIP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上进行实时传递,是建立在网络协议技术上的语音和视屏传输技术。终端对语音进行编码压缩以及一系列处理之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转发给另外的客户端,再进行解码解压恢复处理之后播放给用户,达到通过网络语音和视屏的目的。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更廉价的服务。
但是,VOIP对于网络的要求也很高,WIFI网络的情况下通信质量会比较高,GPRS情况下会相对较差。但是目前WIFI网络普及率还不是很高,网络切换的场景非常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网络需要进行切换,如WIFI切换到GPRS网络,或者GPRS切换到WIFI,VOIP都会断开连接,从而中断了用户的通讯过程。用户需要手动切换VOIP所运行的网络,重新进行连接之后再进行通讯,即当检测到网络发生变化之后,会首先挂断当前的VOIP通话,然后由用户手动重新发起VOIP连接。因此对于用户来说,现有技术操作多,过程不连贯,用户的体验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当网络改变时能够自动切换,避免手动切换导致的通话中断,从而保持通话过程顺畅,不仅质量高效果好,而且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VOIP网络切换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服务器。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判断发生改变,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以及当所述第二通话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所述第二通话终端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网络地址转换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通过在服务器记录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根据身份信息转发发送到服务器的语音信息从而实现VOIP通话。当地址发生改变的时候,服务器通过错误响应更新相应通话终端的地址,从而实现了自动切换。本发明使VOIP网络通话能够顺畅不断,提高了通话质量,无需人工对VOIP网络进行切换,效果好,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自动切换至所述WIFI网络。自动切换到WIFI网络可以节省用户操作,并且由于WIFI网络状况更好,节省用户的网络流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通话质量,改善通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址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进一步包括:所述服务器分别对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进行NAT检测以获得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所述服务器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OIP网络切换系统,包括第一通话终端、第二通话终端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的消息之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并在判断发生改变时,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和所述错误响应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NAT检测以更实现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系统通过在服务器记录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根据身份信息转发发送到服务器的语音信息从而实现VOIP通话。当终端的地址发生改变的时候,服务器通过错误响应更新相应通话终端的地址,从而实现了网络自动切换时VOIP通话不中断。本发明使VOIP网络通话能够顺畅不断,提高了通话质量,无需人工对VOIP网络进行切换,效果好,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自动切换至所述WIFI网络。自动切换到WIFI网络可以节省用户操作,并且由于WIFI网络状况更好,节省用户的网络流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通话质量,改善通话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址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进行NAT检测以获得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错误响应和所述终端在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终端的当前地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错误响应和所述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变化;NAT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接收服务器的错误响应和信息,判断地址的变化并重新发送变更的信息,使得服务器能够即时更新信息,实现了终端的网络自动切换时通话不中断,使VOIP网络通话能够顺畅不断,提高了通话质量,无需人工对VOIP网络进行切换,效果好,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自动切换至所述WIFI网络。自动切换到WIFI网络可以节省用户操作,并且WIFI网络状况更好,节省用户的网络流量的同时还能提高通话质量,改善通话效果。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器,包括:通话控制模块,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记录模块,用于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的消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改变时,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NAT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起的NAT检测,并更新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在所述记录模块中记录的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通过记录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和地址,根据信息转发语音信息到终端从而实现VOIP通话。当地址发生改变的时候,服务器通过发送错误响应到终端获取更新网络地址,实现了自动切换,使VOIP网络通话能够顺畅不断,提高了通话质量,无需人工对VOIP网络进行切换,效果好,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正常情况下A与B之间的通讯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B切换网络之后A与B之间的通讯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
其中,地址包括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进一步包括:
步骤S111:服务器分别对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进行NAT检测以获得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
步骤S112:服务器分别记录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步骤S120:服务器接收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当前地址。
步骤S130:服务器根据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
步骤S140:如果判断发生改变,则服务器向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第二通话终端;以及
步骤S150:当第二通话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判断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第二通话终端重新向服务器发起NAT(网络地址转换)检测以更新第二通话终端在服务器中记录的地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自动切换至WIFI网络。
下面以图2和图3为例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将第一通话终端标记为A,将第二通话终端标记为B。其中,图2为正常情况下A与B之间的通讯流程,图3为B切换网络之后A与B之间的通讯流程。
步骤S210:A和B通话前分别向服务器做NAT的检测,服务器获取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步骤S220:服务器将获取的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进行存储,记录为A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以及B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形成一对一的关系。
此时A和B可以进行通话。
步骤S230:A向B发送消息。音频数据从A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240:B接收到A发送的消息。服务器向已记录的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从A接收到的数据,B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音频数据,从而完成A和B之间的通讯。
此时,假设B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B自动由原来的GPRS网络切换到WIFI网络,并且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生变化。B切换后与A通讯的过程如图3所示:
步骤S310:B向A发送消息。其中,B使用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消息。
服务器接收B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B的身份信息和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步骤S320:服务器向B发送错误响应及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服务器接收并根据消息进行判断,由于服务器记录的是B的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服务器找不到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的记录,服务器向B发送错误响应以及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步骤S330:B接收到错误响应和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之后,比较新旧IP地址和/或IP端口。
步骤S340:如果两者不一样,B向服务器发起NAT检测。如果两者不一样,则表明是网络已经切换,于是B重新向服务器发起NAT检测,更新B在服务器中记录的地址为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服务器收到NAT检测,重新记录B的信息。
步骤S350:A接收到B发送的消息。服务器向已记录的A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从B接收到的数据,A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音频数据,从而完成A和B之间的通讯,此时A与B通话不间断,达到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A与B进行通讯的例子仅出于示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使用WIFI网络通信时,进入WIFI信号外的区域,终端切换到GPRS网络。或者用户在在GPRS的情况下进行VOIP通话,终端检测到WIFI信号,终端可以自动切换到节省流量和质量更高的WIFI网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两种网络之间的相互切换均可实现,从而避免通话中断,保证了通话的流畅,在网络切换的过程中用户没有“无声”期,提高了通话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VOIP网络切换系统100,包括第一通话终端110、第二通话终端120和服务器130。其中,服务器130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110与第二通话终端120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第一通话终端110和第二通话终端120的身份信息和地址,以及在接收到第二通话终端120发送的包含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当前地址的消息之后,根据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并在判断发生改变时,向第二通话终端120发送错误响应,并将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当前地址发送至第二通话终端120;第二通话终端1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和错误响应判断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服务器130发起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其中,地址包括第二通话终端120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通话终端110和第二通话终端120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第一通话终端110或第二通话终端120还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自动切换至WIFI网络。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WIFI网络的连接时,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离开了WIFI网络覆盖区域后,自动切换至非WIFI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130用于分别对第一通话终端110和第二通话终端120进行NAT检测以获得第一通话终端110和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地址,并分别记录第一通话终端110和第二通话终端120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第一通话终端110与第二通话终端120之间的VOIP通话。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系统进行举例说明。将第一通话终端110标记为A,将第二通话终端120标记为B。A和B通话前向服务器130做NAT的检测,服务器130获取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服务器130将获取的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进行存储,记录为A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以及B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此时A和B可以进行通话,用户使用A说话,音频数据从A发送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向已记录的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数据,B接收到音频数据。此时,假设B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优选地,B自动由原来的GPRS切换到WIFI网络,并且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生变化。服务器130接收B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当前地址。
B使用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消息,服务器130接收并根据消息进行判断,由于服务器130记录的是B的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服务器130找不到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的记录,服务器130向B发送错误响应以及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B收到错误响应以及B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由于之前B做NAT检测已经获得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B比较服务器130发送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如果两者不一样,则表明是网络已经切换,于是B重新向服务器130发起NAT检测,更新B在服务器130中记录的地址为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服务器130收到NAT检测,重新记录B的地址,此时A与B通话不间断,达到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A与B进行通讯的例子仅出于示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系统,用户使用WIFI网络通信时,进入WIFI信号外的区域,终端切换到GPRS网络。或者,用户在在GPRS的情况下进行VOIP通话,终端检测到WIFI信号,终端可以自动切换到节省流量和质量更高的WIFI网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两种网络相互之间的切换均可实现,避免通话中断,保证了通话的流畅,在网络切换的过程中用户没有“无声”期,提高了通话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下面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200,包括:接收模块210、判断模块220和NAT检测模块230。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错误响应和服务器发送的终端的当前地址;判断模块220用于根据错误响应和当前地址判断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变化;NAT检测模块230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服务器发起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其中,地址包括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控制模块240,用于当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自动切换至WIFI网络。还用于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WIFI网络的连接时,在检测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离开了WIFI网络覆盖区域后,自动切换至非WIFI网络。
例如,将第一通话终端标记为A,将第二通话终端标记为B。A和B通话前,NAT检测模块230向服务器做NAT的检测,服务器记录A和B的地址。此时A和B可以进行通话,用户使用A说话,音频数据从A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向已记录的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数据,B接收到音频数据。此时,假设B的切换控制模块240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切换控制模块240自动由原来的GPRS切换到WIFI网络,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生变化。B使用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消息,并且接收模块210接收服务器向B发送错误响应以及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判断模块220对B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进行判断,由于之前NAT检测模块230做NAT检测已经获得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判断模块220比较服务器发送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如果两者不一样,则表明是网络已经切换,于是NAT检测模块230重新向服务器发起地址转换NAT检测,更新B在服务器中记录的地址。服务器收到NAT检测,重新记录B的地址,此时A与B通话不间断,达到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A与B仅出于示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用户使用WIFI网络通信时,进入WIFI信号外的区域,终端切换到GPRS网络。或者用户在在GPRS的情况下进行VOIP通话,终端检测到WIFI信号,终端可以自动切换到节省流量和质量更高的WIFI网络。当服务器返回错误响应时,终端发送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为服务器提供更新信息,从而实现切换,避免通话中断,保证了通话的流畅,提高了通话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300,包括:通话控制模块310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记录模块320用于分别记录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接收模块330用于接收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包含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的消息;判断模块340用于根据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发送模块350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改变时,向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第二通话终端;NAT检测模块360用于接收第二通话终端发起的NAT检测,并更新第二通话终端在记录模块中记录的地址。
其中,地址包括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例如,将第一通话终端110标记为A,将第二通话终端120标记为B。A和B通话前,通话控制模块310向服务器300做NAT的检测,获取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记录模块320将获取的A和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进行存储,记录为A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以及B的UID和对应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此时A和B可以进行通话,用户使用A说话,音频数据从A发送至服务器300,服务器300向已记录的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数据,B接收到音频数据。此时,假设B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B自动由原来的GPRS切换到WIFI网络,并且B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生变化。接收模块330接收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消息中包括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B使用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发送消息,判断模块340根据消息进行判断,由于记录模块320记录的是B的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判断模块340找不到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的记录,发送模块350向B发送错误响应以及B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B的接收模块330收到错误响应以及B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由于之前B做NAT检测已经获得旧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因此B比较服务器300发送的新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如果两者不一样,则表明是网络已经切换,于是NAT检测模块360重新发起地址转换NAT检测,更新B在服务器300中记录的地址。记录模块320收到NAT检测,重新记录B的地址,此时A与B通话不间断,达到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A与B通过服务器进行通讯的例子仅出于示例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在VOIP网络中上述当终端进行网络切换时,可以通过更新存储的地址实现切换,避免终端通话中断,保证了通话的流畅,在网络切换的过程中用户没有“无声”期,提高了通话质量,改善了用户体验。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实现VOIP网络的无缝切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网络电话VOIP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
如果判断发生改变,则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以及
当所述第二通话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所述第二通话终端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网络地址转换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自动切换至所述WIFI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进一步包括:
所述服务器分别对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进行NAT检测以获得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以及
所述服务器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5.一种VOIP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话终端、第二通话终端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的消息之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并在判断发生改变时,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以及
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当前地址和所述错误响应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处于非WIFI网络的连接时,所述第一通话终端或第二通话终端还用于在检测到存在可接入的WIFI网络之后,自动切换至所述WIFI网络。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包括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IP地址和/或IP端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VOIP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进行NAT检测以获得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并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和身份信息,并建立所述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错误响应和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终端的当前地址;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错误响应和所述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变化;以及
NAT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终端的地址发生变化之后,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起NAT检测以实现切换。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控制模块,用于建立第一通话终端与第二通话终端之间的VOIP通话;
记录模块,用于分别记录所述第一通话终端和第二通话终端的身份信息和地址;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的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中的当前地址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是否发生改变;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地址发生改变时,向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送错误响应,并将所述第二通话终端的当前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通话终端;以及
NAT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发起的NAT检测,并更新所述第二通话终端在所述记录模块中记录的地址。
CN201210514872.0A 2012-12-04 2012-12-04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Active CN102984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4872.0A CN102984158B (zh) 2012-12-04 2012-12-04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4872.0A CN102984158B (zh) 2012-12-04 2012-12-04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158A true CN102984158A (zh) 2013-03-20
CN102984158B CN102984158B (zh) 2015-12-23

Family

ID=4785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4872.0A Active CN102984158B (zh) 2012-12-04 2012-12-04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841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101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不同网系间话机的语音信号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7241742A (zh) * 2017-06-15 2017-10-10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动态修改应用配置方法
CN110198383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737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装置基地台切换与资料存取方法
CN1969507A (zh) * 2004-07-15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中继信息设定方法、中继信息设定装置
US20080162717A1 (en) * 2006-08-02 2008-07-03 Tsai Wei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et applications with p2p paradigm
CN101374356A (zh) * 2008-10-15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CN101384726A (zh) * 2006-01-05 2009-03-11 Ist国际公司 用于通用移动性和无线感知传送的端对端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507A (zh) * 2004-07-15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中继信息设定方法、中继信息设定装置
CN1901737A (zh) * 2005-07-21 2007-01-24 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装置基地台切换与资料存取方法
CN101384726A (zh) * 2006-01-05 2009-03-11 Ist国际公司 用于通用移动性和无线感知传送的端对端结构
US20080162717A1 (en) * 2006-08-02 2008-07-03 Tsai Wei K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et applications with p2p paradigm
CN101374356A (zh) * 2008-10-15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1018A (zh) * 2016-11-30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不同网系间话机的语音信号切换系统及方法
CN107241742A (zh) * 2017-06-15 2017-10-10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动态修改应用配置方法
CN107241742B (zh) * 2017-06-15 2024-02-02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动态修改应用配置方法
CN110198383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98383B (zh) * 2018-02-27 2022-06-0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4158B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3257B (zh) 一种心跳间隔调整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通信系统
CN101600240B (zh) 一种多网络切换的方法、即时通讯客户端、管理服务器及系统
US8724619B2 (en) Transparently routing a telephone call between mobile and VOIP services
CN100559866C (zh) 一种视频终端的切换方法及多点控制单元
CN101854598B (zh) 即时通信业务在客户端之间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US20110280239A1 (en) Communication session hand-off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37522A (zh) 通信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以及维护系统
US7844271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radio interfaces of a mobile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22640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自适应提升下载速率的方法
CN102651701A (zh) 建立音视频通讯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RU2008132295A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процедурой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вызова для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й связи
US20080227444A1 (en) Maintaining Continuity of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02082770A (zh) 多媒体业务在不同终端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US8527611B2 (en) Transparent service adaptation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CN103974361A (zh) 一种通话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873241A (zh) 建立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7264A (zh) 一种车载多娱乐设备蓝牙切换方法、娱乐设备及系统
CN102984158A (zh) Voip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634303A (zh) 一种实现VoIP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19022A (zh) 一种建立连接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7395715A (zh) 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产品
CN104917996A (zh) 视频通话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6658450B (zh) 一种远程异构网络移动实时通讯方法
JP2007074264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音声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2006219A (zh) 一种实现媒体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及用户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7

Address after: 310051 room 508, floor 5, building 4, No. 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libab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room 16, building 10-20, Building 29, Haidian District, Suzhou Stree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UC MOBILE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