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5831B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5831B
CN110195831B CN201910078395.XA CN201910078395A CN110195831B CN 110195831 B CN110195831 B CN 110195831B CN 201910078395 A CN201910078395 A CN 201910078395A CN 110195831 B CN110195831 B CN 110195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ligh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83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5831A (zh
Inventor
釜野健一
石坂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5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5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7/0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7/1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n concave supports or substrates, e.g. on the inner side of bowl-shaped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导光体的发光面中亮度不均匀的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0)具备发光元件(20)、保持发光元件(20)的保持部件(30)及与保持部件(30)啮合,并与所述发光元件(20)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导光体(40)。导光体(40)具备射出来自发光元件(20)的光的发光面(42)及与发光面(42)连接的侧面(44)。侧面(44)具有向外突出的凸部(46),凸部(46)具有第1倾斜面(48A)。第1倾斜面(48A)相对于侧面(44)的倾斜角度(θ)大于0度小于20度。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设置于乘坐物的内部装饰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会在汽车等乘坐物的内部装饰设置照明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此种照明装置使用长条状的导光体。
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长条状的导光体一般通过注射成形形成。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69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现有技术,在通过注射成形制作导光体时,在导光体上,在用于浇注设置于金属模具的注射材料的入口附近,会形成凸状的入口痕迹。
若在导光体残留有凸状的入口痕迹,由于光在入口痕迹反射,可能导致导光体的发光面中发生亮度不均匀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导光体的发光面中亮度不均匀的照明装置。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发光元件、保持所述发光元件的保持部件及与所述保持部件啮合并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导光体,所述导光体具备发光面及侧面,该发光面射出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该侧面与所述发光面连接,所述侧面具有向外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侧面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小于20度。
根据上述照明装置,由于在设置于导光体侧面的凸部设置了倾斜面,所以能够适当分散来自凸部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导光体的发光面。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凸部的反射光的照射位置与未照射位置的亮度差。因此,根据上述照明装置,能够抑制导光体的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凸部具有沿所述导光体的导光方向延伸的上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上面连接,同时向所述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
由此,因为以凸部中光的导光方向的交叉面为倾斜面,所以能够分散在光的导光方向的交叉面中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发光面。据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导光体的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凸部具有分别与所述上面连接,并向所述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的第1交叉面和第2交叉面,所述第1交叉面比所述第2交叉面距所述发光元件的距离更远,所述第1交叉面即为所述倾斜面。
如此,在凸部中,光的导光方向的交叉面中,因为以距离发光元件更远的一侧为倾斜面,所以能够分散来自凸部中反射光量最大的地方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导光体的发光面。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交叉面相对于所述侧面倾斜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1交叉面相对于所述侧面倾斜的倾斜角度相等。
由此,能够使凸部形成左右对称的形状。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凸部的模型。
另外,也能够适当分散在第2倾斜面反射并射向发光面的光。据此,能够抑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光体具有与所述发光面相对的凹槽部,所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发光面和所述凹槽部之间。
如此设置凹槽部,能够抑制射向侧面的光量增加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相对于所述凹槽部的深度方向,所述凹槽部与所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由此,即使在凹槽部反射并射向凸部的光量进一步增加时,也能够抑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因此,即使导光体超薄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光体的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倾斜角度,大于0度小于10度。
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散来自凸部的反射光,进一步抑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导光体的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能够分散相对于光的导光方向交叉的面中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发光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分散来自凸部中反射光量最大的地方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导光体的发光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形成凸部的模型。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射向侧面的光量增加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即使导光体超薄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导光体的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散来自凸部的反射光,进一步抑制发光面中的亮度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的车门内衬板的大致构成图。
图2为表示照明装置相对于车门内衬板的安装构造的图。
图3为表示车门内衬板的整体构造的图。
图4为放大表示保持部件与导光体的连接部分的图。
图5为图4的V-V截面图。
图6为图5的VI-VI截面图。
图7为图5的VII-VII截面图。
图8为表示导光体的整体构造的图。
图9为表示导光体的端面部的构造的图。
图10为图9的X箭头图。
图11为图9的XI-XI截面图。
图12为放大表示导光体的凸部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XIII-XIII截面图。
图14为说明照明装置的凸部的第1倾斜面产生的光的分散效果的图。
图15为表示倾斜角度与亮度不均匀间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5,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照明装置10进行说明。
照明装置10设置于汽车等乘坐物的内部装饰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照明装置10设置于汽车的车门内衬板1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更容易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定本发明。即,对于以下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而进行更改、改善的同时,本发明包括其等价物是理所当然的。
车门内衬板1
图1表示安装了照明装置10的车门内衬板1的大致构成图。图1所示的车门内衬板1主要由例如含有塑料等树脂材料构成,为安装于汽车的门板内侧的内部装饰部件。
此外,以下说明中,上下、前后、内外的各方向与就坐于汽车座椅的乘客所见的上下、前后、内外的各方向一致。此外,上述的“内外”的方向对应从车门内衬板1起的汽车的车内方向、车外方向。
如图1所示,车门内衬板1具有向车内方向突出设置的车门扶手3及用于进行车门开关操作的车门把手7。
此外,在车门扶手3设置有含有多个开关的开关部5,能够通过开关部5的操作来执行设置于未图示的车门的窗户的开关操作等。另外,通过开关部5的操作,还可以进行照明装置10的发光的开关、发光模式的切换。
并且,在车门内衬板1安装有照明装置10,能够使车门内衬板1的一部分(例如车门扶手3)线状发光。
图2表示向车门内衬板1安装照明装置10的构造。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0相对于与车门内衬板1的车门扶手3一体成形的安装部件9被安装。
在此,照明装置10主要具有发光单元12及对发光单元12照射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体40,发光单元12与导光体40分别固定于安装部件9。
另外,在安装部件9及导光体40的上方设置有移动限制部8,通过移动限制部8抵接于发光单元12,限制发光单元12的移动,进而防止错位。
照明装置10
以下,参照图3至图13就照明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照明装置10具备发光单元12及导光体40作为其主要构成。
如图4至图7所示,发光单元12具备发光元件20及保持发光元件20的保持部件30作为其主要构成。
发光元件20为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电子配件,例如LED及半导体激光器。
发光元件20安装于电路板22,根据通过电路板22输入的电信号(电流)输出光信号。相对于电路板22,上述电信号由未图示的控制单元传输。
发光元件20与电路板22保持于由树脂材料成形的保持部件30。并且,电路板22具有安装有发光元件20的连接部及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电信号的输入的终端部。
此外,保持部件30通过镶嵌成形在内部形成保持电路板22的形状。并且,通过将发光元件20焊接在电路板22上,发光元件20相对于电路板22被安装。
另外,保持部件30具备容纳部32及筒部34作为其主要构成。
容纳部32的内部容纳发光元件20及电路板22。另外,筒部34为圆筒体,连接于容纳部32并向保持于容纳部32的发光元件20的射出方向延伸。此外,容纳部32与筒部34一体成形。
如图4至图7所示,筒部34具有多个向发光元件20的射出方向延伸的保持部35。并且,如图7所示,保持部35的前端形成有向导光体40突出的钩状的爪部36,通过爪部36与设置于导光体40的凸状的啮合部64相啮合,导光体40固定于筒部34。
即,由于导光体40的一端部以进入筒部34内部的状态被保持,因此导光体40的端面部50相对于发光元件20,以相向的状态配置。
导光体40
接下来,就导光体40的构成进行说明。
导光体40是与保持部件30相啮合并与发光元件20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部件。具体而言,导光体40是由丙烯酸树脂等透明树脂构成的,将从与发光元件20相向一侧的端部((输入侧)端面部50)入射的光向其他侧的端部(输出端面部51)引导的部件。
如图8所示,导光体40具有第1导光部40A及第2导光部40B,第1导光部40A与第2导光部40B通过弯曲的弯曲部40C连接。
第1导光部40A设置于导光体40中距发光元件20较近的位置。即,作为第1导光部40A的端部的端面部50配置于与发光元件20相向的位置。
在此,参照图9至图11,就导光体40的端面部50以及端面部50附近的构成进行说明。端面部50与端面部50的附近大致为圆柱形。
如图9所示,作为聚集由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的透镜发挥功能的聚光部52在端面部50一体成形。具体而言,聚光部52具有设置于端面部50的中央部的端面侧凸部54及包围端面侧凸部54的端面侧凹部56。
端面侧凸部54为向发光元件20突出的、弯曲为凸透镜状而形成的部分。如图6所示,端面侧凸部54的中心与发光元件20的中心配置于相向的位置。并且,由于从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通过端面侧凸部54被聚光于导光体40的中心轴方向,因此抑制从发光元件20射向端面部50的中心附近的光向导光体40的外部射出。
进一步地,在端面侧凸部54的周围形成有端面侧凹部56。此端面侧凹部56为端面侧凸部54周围的圆环状凹陷部分,弯曲为凹透镜状而形成的部分。即,端面侧凹部56能使发光元件20向外侧扩散发出的光向导光体40的长度方向折射。
并且,如图6所示,端面侧凸部54的外径与发光元件20的外径相等或比其略大。
如此,由于在与发光元件20相向的端面部50设置有由端面侧凸部54及端面侧凹部56构成的聚光部52,因此,使从发光元件20向端面部50射出的光通过导光体40的内部,能够抑制其向外侧散射。
另外,在端面部50中,在包围端面侧凹部56的位置形成外周部58。此外周部58为向发光元件20突出的圆环状凸部。
另外,如图10所示,外周部58具有向端面部50直径逐渐缩小的锥形部59。即,外周部58的外侧面朝向端面部50的直径逐渐地缩小。而且,锥形部59从侧面看可为直线状,也可弯曲。
另外,如图9至图11所示,外周部58在与端面部50邻接的位置,具有用于限制导光体40位置的第1位置限制部60。具体而言,第1位置限制部60具有从锥形部59向周围方向外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60A及第2突出部60B。并且,第1突出部60A与第2突出部60B设置于夹住聚光部52(端面侧凸部54)的位置。
此外,端面侧凸部54中,靠近发光元件20一侧的第1端部54A比外周部58中靠近发光元件20一侧的第2端部58A距保持部件30的距离更远。
即,如图7所示,第1突出部60A与第2突出部60B抵接于保持部件30,据此,使导光体40的端面侧凸部54不与发光元件20接触,进而限制导光体40的位置。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导光体40的外周部58中,较第1位置限制部60距发光元件20更远的位置,外侧形成有两个凸状的啮合部64。如图6所示,啮合部64与筒部34的爪部36相嵌合,以此,导光体40安装于保持部件30,同时限制导光体40向输出侧端面部51方向的错位。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导光体40的外周部58中,较第1位置限制部60距发光元件20更远的位置,外侧形成有凸状的第2位置限制部62。如图4及图5所示,第2位置限制部62配置于筒部34的保持部35之间,据此,限制导光体40向筒部34的内侧(即发光元件20的方向)移动,使其不移动至特定位置以上。另外,第2位置限制部62以导光体40安装于保持部件30的状态,限制导光体40旋转。
此外,如图9所示,在从正面看端面部50时,第2位置限制部62与第1位置限制部60位于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并且,啮合部64位于与第1位置限制部60错开90度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导光体40中,从第1导光部40A的中央部向第2导光部40B,形成有凹槽部43。并且凹槽部43的相反侧为发光面42。
并且,如图8、图12、图13所示,导光体40的第2导光部40B中,在与发光面42连接的侧面44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凸部46。此凸部46为将导光体40注射成形时的入口痕迹。
此外,上述侧面44为相对于发光面42大致正交连接的面。
如图13所示,相对于凹槽部43的深度方向,凹槽部43与凸部4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具体而言,靠近凸部46的发光面42一侧的端部,相对于凹槽部43的深度方向,位于凹槽部43的槽底部43A与发光面42之间。
另外,对凹槽部43的槽底部43A进行咬花加工,使槽底部43A中的光能够扩散反射。
如槽底部43A与发光面42之间的距离变短,虽然凸部46中反射光的影响增大,但是通过凸部46的形状降低此反射光的影响。以下,就凸部46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凸部46具有沿导光体40的导光方向延伸的上面47、与上面47连接的第1倾斜面48A(第1交叉面)及第2倾斜面48B(第2交叉面)。
此外,上述的“导光方向”为从端面部50面向输出侧端面部51的方向,相当于第2导光部40B的长度方向。
另外,第1倾斜面48A及第2倾斜面48B分别向上述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
即,第1倾斜面48A及第2倾斜面48B的法线方向与第2导光部40B的长度方向(导光方向)交叉。
在此,第1倾斜面48A位于比第2倾斜面48B距发光元件20的距离更远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面48A与第2倾斜面48B相对于上面47左右对称设置,第1倾斜面48A与侧面44所形成的角度(第1倾斜角度)及第2倾斜面48B与侧面44形成的角度(第2倾斜角度)相等并作为倾斜角度θ。
如图14所示,由于使第1倾斜面48A相对于侧面44倾斜,从发光单元12反射并通过导光体40的内部的光,一进入凸部46,便在第1倾斜面48A反射,并从发光面42射出。
此时,如图14所示,通过改变倾斜角度θ,第1倾斜面48A中反射光的扩散产生变化,据此发光面42中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差发生变化。
在此,第1发光区域A为来自第1倾斜面48A的反射光没有照射到的区域,第2发光区域B为来自第1倾斜面48A的反射光照射的区域
并且,图15表示在多次改变倾斜角度θ的情况下,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及亮度差。
此外,图15所示的亮度(cd/m2)是基于光学模拟的结果得到的,图15中倾斜角度θ显示为10度、20度、30度。
如图15所示,第1倾斜面48A的倾斜角度θ为30度、20度、10度,亮度差随着角度的变小而缩小。
并且,若倾斜角度θ小于20度,能够把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差控制在30%左右。
另外,若倾斜角度θ在10度以下,能够把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差控制在10%以下。
从上述结果来看,若使倾斜角度θ大于0度小于20度,能够抑制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差,缩小亮度的不均匀。
进一步地,若使倾斜角度θ大于0度小于10度,能够进一步地抑制第1发光区域A与第2发光区域B的亮度差,进一步地缩小亮度的不均匀。
如此,通过适合地设定第1倾斜面48A的倾斜角度θ的值,即使在残留有凸部46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光体40的亮度不均匀。
总结
以下为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的主要特征。
[1]照明装置10具备发光元件20、保持发光元件20的保持部件30及与保持部件30啮合并与发光元件20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导光体40。导光体40具备射出来自发光元件20的光的发光面42及连接于发光面42的侧面44。侧面44具有向外突出的凸部46,凸部46具有倾斜面(第1倾斜面48A)。倾斜面相对于侧面44的倾斜角度θ大于0度小于20度。
根据上述照明装置10,由于在设置于导光体40的侧面44的凸部46设置有倾斜面,因此能够适当地分散来自凸部46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导光体40的发光面42。由此,能够抑制来自凸部46的反射光照射的位置及没有照射的位置的亮度差。因此,根据上述照明装置10,能够抑制导光体40的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2]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凸部46具有沿导光体40的导光方向延伸的上面47,倾斜面与上面47连接,同时向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
由此,凸部46中,由于以与光的导光方向相交叉的面作为倾斜面,因此能够分散凸部46中主要的反射光使其射向发光面42。据此,能够进一步地抑制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3]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凸部46具有分别与上面47连接,并向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的第1交叉面(第1倾斜面48A)和第2交叉面(第2倾斜面48B)。第1交叉面比第2交叉面距发光元件20的距离更远,第1交叉面为倾斜面。
如此,由于凸部46中,以光的导光方向的交叉面内距发光元件20较远侧作为倾斜面,因此,能够分散凸部46中来自反射光量最大的位置的反射光并使其射向导光体40的发光面42。
[4]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第2交叉面相对于侧面44倾斜的倾斜角度与第1交叉面相对于侧面倾斜的倾斜角度相等。
由此,凸部46能够呈左右对称的形状。据此,凸部46的模型成形能够较容易。
另外,能够适度地分散在第2交叉面反射并射向发光面42的光。由此,能进一步地抑制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5]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导光体40具有与发光面42相对的凹槽部43,凸部4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发光面42和凹槽部43之间。
通过以此种方式设置凹槽部43,能够在射向侧面44的光量增加时,抑制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6]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相对于凹槽部43的深度方向,凹槽部43与凸部46的至少有一部分重叠。
由此,即使是在凹槽部43反射并射向凸部46的光量进一步地增加时,亦能够抑制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7]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倾斜角度θ,大于0度小于10度。
由此,能够有效地分散来自凸部46的反射光,进一步地抑制发光面42中的亮度不均匀。
[8]另外,照明装置10具备发光元件20、保持发光元件20的保持部件30及与保持部件30啮合并与发光元件20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导光体40。导光体40具有与发光元件20相向的端面部50,端面部50中聚集由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的聚光部52一体形成。
根据上述照明装置10,从发光元件20向导光体40发出的光,通过形成于导光体40的输入侧的端面的聚光部52聚集并向导光体40内部引导。由此能够抑制光在导光体40的输入侧的端面附近向外部发散。
[9]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聚光部52具有在端面部50的中央形成的凸状的端面侧凸部54及在包围端面侧凸部54的位置形成的凹状的端面侧凹部56。
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将从发光元件20发出的光向导光体的内部聚集。
[10]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端面侧凸部54与端面侧凹部56各自的表面弯曲。
由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将来自发光元件20光向导光体40的内部聚集。
[11]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具有设置在包围端面侧凹部56位置的凸状的外周部58,端面侧凸部54中靠近保持部件30一侧的第1端部54A比外周部58中靠近保持部件30一侧的第2端部58A距保持部件30的距离更远。
由此,能够抑制导光体40与保持部件30之间的干涉。另外,能够确保导光体40与发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在一定值以上。
[12]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外周部58具有面向端面部50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部59。
由此,抑制光从锥形部59向导光体40的外部透射,进一步有效地聚集从发光元件20向导光体40发出的光。
[13]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外周部58在与端面部50邻接的位置具有限制导光体40的位置的第1位置限制部60。
由此,能够抑制导光体40相对于发光元件20错位。
[14]在上述照明装置10中,第1位置限制部60具有从外周部58向周围方向外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60A及第2突出部60B,第1突出部60A与第2突出部60B以夹住聚光部52的方式设置。
由此,能够进一步地抑制导光体40相对于发光元件20错位。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凸部46设置有第1倾斜面48A及第2倾斜面48B两面的倾斜面,也可以只设置第1倾斜面48A。此时,与上面47内靠近发光元件20一侧的边连接的面,可以与侧面44正交。
另外,也可不在凸部46设置上面47,而是直接连接第1倾斜面48A与第2倾斜面48B。
另外,第1倾斜面48A并不限定为平面,也可以弯曲。
另外,相对于侧面44,凸部46并不限定为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另外,也可以在凹槽部43中槽底部43A以外的部分(即连接槽底部43A的壁部)进行咬花加工。
另外,照明装置10并不限定于机动车的车门内衬板1,也能够设置于仪表盘及其他的内部装置。
另外,照明装置10并不限定于汽车,也能够设置于摩托车、自动三轮车、船舶、飞机、火车等各种乘坐物的内部装饰。
符号说明
1 车门内衬板
3 车门扶手
5 开关部
7 车门把手
8 移动限制部
9 安装部件
10 照明装置
12 发光单元
20 发光元件
22 电路板
30 保持部件
32 容纳部
33 卡止爪部
34 筒部
35 保持部
36 爪部
40 导光体
40A 第1导光部
40B 第2导光部
40C 弯曲部
42 发光面
43 凹槽部
43A 槽底部
44 侧面
46 凸部
47 上面
48A 第1倾斜面(第1交叉面)
48B 第2倾斜面(第2交叉面)
50 端面部
51 输出侧端面部
52 聚光部
54 端面侧凸部
54A 第1端部
56 端面侧凹部
58 外周部
58A 第2端部
59 锥形部
60 第1位置限制部
60A 第1突出部
60B 第2突出部
62 第2位置限制部
64 啮合部
A 第1发光区域
B 第2发光区域
θ 倾斜角度

Claims (7)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发光元件、保持所述发光元件的保持部件及与所述保持部件啮合并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向配置的长条状的导光体;
所述导光体具备发光面、侧面及凹槽部,该发光面射出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该侧面相对于所述发光面正交连接;该凹槽部与所述发光面相对;
所述凹槽部的槽底部经咬花加工;
所述侧面具有向外突出的凸部,为将所述导光体注射成形时的入口痕迹;
所述凸部具有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侧面的倾斜角度大于0度小于2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沿所述导光体的导光方向延伸的上面;
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上面连接,同时向所述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分别与所述上面连接,并向所述导光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的第1交叉面和第2交叉面;
所述第1交叉面比所述第2交叉面距所述发光元件的距离更远;
所述第1交叉面即为所述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交叉面相对于所述侧面倾斜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1交叉面相对于所述侧面倾斜的倾斜角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发光面和所述凹槽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凹槽部的深度方向,所述凹槽部与所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角度,大于0度小于10度。
CN201910078395.XA 2018-02-26 2019-01-21 照明装置 Active CN110195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2290 2018-02-26
JP2018032290A JP2019147439A (ja) 2018-02-26 2018-02-26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831A CN110195831A (zh) 2019-09-03
CN110195831B true CN110195831B (zh) 2022-02-11

Family

ID=6775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8395.XA Active CN110195831B (zh) 2018-02-26 2019-01-21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47439A (zh)
CN (1) CN110195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285B (zh) * 2021-03-26 2024-02-1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虚拟开关内饰件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472A (zh) * 2001-08-15 2004-12-15 3M 与背光照明显示器一起使用的光导向件
JP2006236871A (ja) * 2005-02-28 2006-09-07 Kojima Press Co Ltd オーバー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CN103168195A (zh) * 2010-10-22 2013-06-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导光部件以及具备该导光部件的发光装置
CN203930102U (zh) * 2014-04-29 2014-11-05 江苏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
CN106604846A (zh) * 2014-09-05 2017-04-26 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9633A (ja) * 2007-02-26 2008-09-11 Rohm Co Ltd 線状光源装置
JP5294642B2 (ja) * 2008-01-25 2013-09-18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薄肉導光板を成形する射出成形金型
JP2009259557A (ja) * 2008-04-16 2009-11-05 Toyoda Gosei Co Ltd 線状発光装置
JP2009303080A (ja) * 2008-06-16 2009-12-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棒状導光体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011249A (ja) * 2008-06-30 2010-01-14 Rohm Co Ltd 導光体、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JP5999352B2 (ja) * 2012-11-30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導光部材
JP6540988B2 (ja) * 2014-06-09 2019-07-10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472A (zh) * 2001-08-15 2004-12-15 3M 与背光照明显示器一起使用的光导向件
JP2006236871A (ja) * 2005-02-28 2006-09-07 Kojima Press Co Ltd オーバー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CN103168195A (zh) * 2010-10-22 2013-06-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导光部件以及具备该导光部件的发光装置
CN203930102U (zh) * 2014-04-29 2014-11-05 江苏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及使用该光学膜片的背光模组
CN106604846A (zh) * 2014-09-05 2017-04-26 林特琅普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7439A (ja) 2019-09-05
CN110195831A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7179B2 (en) Vehicle interior member
US9690031B2 (en) Mood lamp for vehicle
JP6120799B2 (ja) 光検出装置
WO2015076114A1 (ja) 車輌用灯具
US20140254196A1 (en) Lamp
CN110195831B (zh) 照明装置
WO2015076113A1 (ja) 車輌用灯具
CN11709868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双反射光导的转向模块、转向装置以及机动车辆
US8721140B2 (en) Transmission indicator for vehicle
CN111741874A (zh) 照明装置
US2021038897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N211526339U (zh) 外后视镜转向灯、外后视镜及车辆
JP2009234367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11378258B2 (en) Line lighting device
JP7115103B2 (ja) Etcアンテナ
US20210221284A1 (en) Lens and license lamp
EP3838564A1 (en) Vehicle lighting fixture
US11372166B2 (en) Structure for fixing light guiding member
KR102557248B1 (ko) 램프 유닛, 및 램프 유닛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도어
KR102498928B1 (ko) 차량용 퍼들 램프 모듈
WO2023157585A1 (ja) 車輌用灯具
US11236883B2 (en) Water shut-off structure
US11679715B2 (en) Vehicle interior-dedicat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EP4382801A1 (en) Vehicle lamp
CN109793318A (zh) 用于安全带的发光锁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