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5167A -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5167A
CN110195167A CN201910349996.XA CN201910349996A CN110195167A CN 110195167 A CN110195167 A CN 110195167A CN 201910349996 A CN201910349996 A CN 201910349996A CN 110195167 A CN110195167 A CN 110195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aterial
nickel
solution
nickel alloy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99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5167B (zh
Inventor
甘雪萍
陈世强
周科朝
赵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499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5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5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2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 B22F3/14Both compacting and sintering simultaneously
    • B22F3/15Hot isostatic pres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05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 C22C1/101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by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10Alloys containing non-metals
    • C22C1/1005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 C22C1/1015Pretreatment of the non-metallic additives by preparing or treating a non-metallic additive pre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8/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 C23C18/16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either liquid compounds or solutions of the coating forming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Contact plating by reduction or substitution, e.g. electroless plating
    • C23C18/31Coating with metals
    • C23C18/32Coating with nickel, cobalt or mixtures thereof with phosphorus or bor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e Of Alloys Or Alloy Compounds (AREA)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碳材料依次进行除油、粗化;将碳材料加入镍镀液中进行化学镀得到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然后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将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烧结,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材料的表面镀覆含镍复合金属层,然后在合金熔点以下采用热压烧结的办法得到了具有连续三维网络结构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效地避免了碳材料间的团聚现象,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方法的制得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应用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镍/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不仅具有碳材料优良的减磨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高的抗烧蚀能力,还具有金属镍良好的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具备在复杂苛刻工况下应用的条件,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发动机系统的传动及密封部件。
由于碳材料密度与金属密度差距较大,通过传统的粉末冶金方法以及熔铸法很难获得组织均匀、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材料内部的碳材料容易发生团聚现象,且碳材料之间的弱结合会导致材料内部存在大量孔隙,其产品往往孔隙率较高,物理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目前镍/碳复合材料逐渐向轻量化发展,这就需要提高复合材料中低密度组元(即碳材料)的含量。国际上关于高碳材料含量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报道较少,且制备方法多为熔渗法,但该方法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在熔渗过中需引入Ti、Cr等金属元素改善金属与碳材料之间的润湿性,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前,Bin Wu等人发表的论文“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graphite–nickel composite coatings by automatic brush plating”采用自动刷镀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碳材料含量的镍/碳材料复合涂层,但是碳材料体积分数超过15%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团聚现象;Haijun Zhao等人发表的论文“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Ni–graphite composites prepared by electroforming”采用电沉积的办法,制备了镍/碳复合材料,碳材料团聚现象被大大改善,但是镍与碳材料的界面结合不佳,得到的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因此,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金属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碳材料依次进行除油、粗化;
(2)将步骤(1)后的碳材料加入镍镀液中进行化学镀,得到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
(3)将步骤(2)后的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
(4)将步骤(3)后的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烧结,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含镍复合金属层中包含第一成分、第二成分和第三成分,第一成分为镍,第二成分为铁、铬、钼、钨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成分为磷和/或硼。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碳化物形成元素铁、铬、钼、钨,改善了镍、碳界面的润湿性,增强金属与非金属的界面结合强度,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膨胀系数;通过引入陶瓷相形成元素P、B,在镍基合金内部原位析出粒度可控的陶瓷相,同时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化学镀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85℃下,将步骤(1)活化后的碳材料加入镍镀液中,用碱液调节pH值为3-9.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直至溶液澄清,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经干燥后得到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镍镀液中含有主盐和络合剂,所述主盐由含有第一成分的盐和含有第二成分的盐组成,含有第一成分的盐为镍盐,含有第二成分的盐为铁盐、铬盐、钼盐或钨盐,络合剂为乳酸、柠檬酸、酒石酸钾钠、柠檬酸三钠、乙二胺、葡萄糖、乳酸氨基乙酸、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碳材料的质量和镍镀液的体积的比为5-15g/L,所述主盐的浓度为0.05-0.45mol/l。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还原剂为次亚磷酸钠和/或硼氢化钠;以镍镀液的体积计,所述还原剂的加入量为30~80g/L。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碱液由浓度为10g~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1.5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化学镀的镀覆工艺条件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在碳材料表面同时沉积多种元素,引入碳化物形成元素(铁、钼、钨、铬)及陶瓷相形成元素(磷、硼),为后续沉淀强化效应与固溶强化效应做准备,可以获得更为优异的基体强度,改善镍与碳的界面结合。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热处理的温度为150-300℃,时间为0.5-2h,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一氧化碳气氛、分解氨气氛(75%氢气+25%氮气)中的至少一种。在热处理过程中,伴随沉淀强化相(即陶瓷相)的析出,镀层逐渐硬化;需将热处理参数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果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会导致强化相过度生长,从而降低沉淀强化的效果;如果低于本发明的范围,则包覆粉末硬度较低,不利于压力环境下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 3Pa,升温速率为30-100℃/min,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压力为15-40Mpa,烧结时间为10-30min,烧结完成后以50-20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在烧结过程中,沉淀析出相会继续长大,同时碳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也会开始形成。需将烧结温度、压力及时间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果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将导致金属相流动性大大增加,金属三维网络结构被破坏,而且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强化相过度生长,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如果低于本发明的范围,将难以实现致密化。将升温速率控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减缓强化相的长大,也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石墨为人造球形石墨或天然鳞片石墨,人造球形石墨的粒径为3-1000μm,天然鳞片石墨的粒径为15-1000μm,厚度为1-50μ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20nm,石墨烯的粒径为10-100μm,碳纤维的长度为20-2000μm。选用多种类型的碳材料作为原材料时,优选的,将各种类型的碳材料分别镀镍后再混合进行烧结,可以更有效地避免碳材料的团聚现象,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
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对碳材料进行粗化后,再对碳材料进行敏化和活化;
除油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80-100℃下,将碳材料加入除油液中处理1-3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碳材料;
粗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80-100℃下,将除油后的碳材料加入粗化液中处理1-3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碳材料;
敏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50℃下,将粗化后的碳材料加入敏化液中处理20-5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碳材料;
活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40℃下,将敏化后的碳材料加入活化液中处理40-8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碳材料;
所述除油液是浓度为2-3mol/L的NaOH溶液或KOH溶液,所述粗化液是浓度为3-5mol/L的浓硝酸溶液或浓硫酸溶液,所述敏化液是氯化亚锡溶液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0.2mol/L,HCl的浓度为10-15mol/L,所述活化液是浓度为0.005-0.01mol/L的氯化钯溶液或浓度为0.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该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连续三维网络结构,镍合金内部形成了粒度可控的陶瓷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材料的表面镀覆含镍复合金属层,然后在合金熔点以下采用热压烧结的办法得到了具有连续三维网络结构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效地避免了碳材料间的团聚现象,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本发明通过引入Fe、Mo、Cr、W等碳化物形成元素,改善了镍与碳材料之间的界面结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
(3)本发明烧结所得复合材料的金属镀层中含有弥散分布的Ni3P或Ni3B陶瓷相,且可通过控制烧结参数调控陶瓷相的大小,进一步调控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幅提升材料的耐磨性能。
(4)本发明可以保证金属镍完整地包覆碳材料,并通过后续半固态烧结形成三维网络,最大限度防止碳材料团聚现象,可有效制备金属相含量低至10vol.%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碳材料的含量可高达90%,从而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以及抗电火花的能力,使得复合材料更适用于高转速的减磨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此外,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复合材料的自重,有利于提高系统传动效率及燃油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烧结时间所得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背散射电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文发明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7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3mol/L、乳酸20ml/L、柠檬酸10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4-5.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6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
(4)在氢气气氛下,将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于150℃热处理1h,得到硬化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5)将硬化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80℃/min,烧结温度为75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分别为5、10、2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不同烧结时间,所得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背散射电子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白色区域为沉淀强化相Ni3P,随着材料保温时间的延长,沉淀强化相明显长大,说明调节材料的保温时间,可以调节析出相的大小和体积分数,进而实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调节。
经检测,实施例1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实施例2: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60℃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2mol/L、六水合硫酸亚铁氨0.2mol/L、乳酸20ml/L、酒石酸钾钠30g/L、柠檬酸5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3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5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6.5-7,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6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铁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铁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于200℃热处理0.5h,得到硬化的镍铁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铁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50℃/min,烧结温度为78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1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近乎全致密,其成分及性能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vol.%)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7.2Ni2.8Fe10.6P69.4C 3.49g/cm<sup>3</sup> 140Mpa 98.30% 49HV
实施例3: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55℃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2mol/L、六水合硫酸亚铁氨0.2mol/L、柠檬酸三钠15g/L、酒石酸钾钠10g/L、乙二胺7.5ml/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8-9.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3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铁硼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铁硼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于200℃热处理0.5h,得到硬化的镍铁硼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铁硼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50℃/min,烧结温度为76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1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近乎全致密,其成分及性能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7.1Ni3.4Fe7.8B71.7C(vol.%) 3.57g/cm<sup>3</sup> 145Mpa 99.90% 50HV
实施例4: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80℃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2mol/L、钼酸钠0.1mol/L、柠檬酸三钠25g/L、酒石酸钾钠30g/L、氢氧化钠5g/L、乙二胺10ml/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8.5-9.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8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钼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钼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于300℃热处理0.5h,得到硬化的镍钼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钼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60℃/min,烧结温度为75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2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近乎全致密,其成分及性能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4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7.8Ni2.1Mo10.4P69.7C(vol.%) 3.54g/cm<sup>3</sup> 151Mpa 99.92% 54HV
实施例5: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75℃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2mol/L、三氯化铬0.15mol/L、柠檬酸20ml/L、酒石酸钾钠30g/L、葡萄糖5g/L、乳酸氨基乙酸5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5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3-4.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8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铬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铬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于150℃热处理1h,得到硬化的镍铬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铬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80℃/min,烧结温度为80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2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近乎全致密,其成分及性能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8.4Ni1.8Cr10.4P69.4C(vol.%) 3.55g/cm<sup>3</sup> 162Mpa 99.87% 56HV
实施例6: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80℃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2mol/L、钨酸钠0.15mol/l,钼酸钠0.1mol/L、酒石酸钾钠30g/L、氢氧化钠5g/L、乙二胺10ml/L、乳酸20ml/l),用碱液(由浓度为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镀液pH值为8.5-9.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8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钼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钨钼磷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石墨粉末于300℃热处理0.5h,得到硬化的镍钼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钨钼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60℃/min,烧结温度为75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2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近乎全致密,其成分及性能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6.2Ni1.9Mo1.1W10.7P70.1C(vol.%) 3.65g/cm<sup>3</sup> 167Mpa 99.79% 54HV
实施例7: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7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3mol/L、乳酸20ml/L、柠檬酸10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4-5.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还原剂的加入量为6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
(4)在100℃下,将直径为30nm的碳纳米管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碳纳米管;
(5)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碳纳米管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碳纳米管;
(6)在60℃下,将粗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0.3mol/L重铬酸钾和3mol/L硫酸溶液中进行氧化处理0.5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氧化后的碳纳米管;
(7)在25℃下,将氧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10g/L氯化亚锡与10ml/L的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碳纳米管;
(8)在25℃下,将敏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碳纳米管;
(9)在75℃下,将活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3mol/L、乳酸20ml/L、柠檬酸10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4-5.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6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磷合金包覆碳纳米管;
(10)在氢气气氛下,将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以及镍磷合金包碳纳米管分别于150℃热处理1h,得到硬化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11)将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与镍磷合金包碳纳米管按照质量比为50:1混合并使用罐搅拌器进行干混处理,转速100r/min,时间24h。
(12)将干混后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80℃/min,烧结温度为75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分别为1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经过混粉过程后,包覆粉末核壳结构有破碎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属网络的连续性。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致密度良好,其成分及性能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7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20.8Ni10.9P68.3C(vol.%) 3.62g/cm<sup>3</sup> 148Mpa 99.72% 58HV
实施例8:
一种本发明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100℃下,将粒径为17-50μm的球形石墨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除油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石墨;
(2)在100℃下,将除油后的石墨加入3mol/L的硝酸溶液中进行粗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石墨;
(3)在25℃下,将粗化后的石墨加入氯化亚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敏化处理0.5h,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mol/L,盐酸的浓度为10mol/L,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石墨;
(4)在25℃下,将敏化后的石墨加入0.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中进行活化处理1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石墨;
(5)在75℃下,将活化后的石墨粉加入镍镀液(硫酸镍0.3mol/L、柠檬酸10g/L、硫脲0.05g/L)中,用碱液(由浓度为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混合而成)调节pH值为8,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直至溶液澄清以镍镀液的体积计,还原剂的加入量为30g/L,镀覆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于50℃的烘箱内干燥后得到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
(6)在氢气气氛下,将镍磷合金包覆石墨粉末于150℃热处理30min,得到硬化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
(7)将硬化的镍磷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100℃/min,烧结温度为750℃,烧结压力为30Mpa,烧结时间为20min,烧结完成后以12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形貌图如图8所示,由图可知,该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无团聚现象,组织分布均匀,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孔隙率较低,其成分及性能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8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分及性能
材料成分 密度 抗弯强度 致密度 硬度
10.1Ni5.9P84C(vol.%) 2.85g/cm<sup>3</sup> 54Mpa 97.6% 27HV

Claims (10)

1.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碳材料依次进行除油、粗化;
(2)将步骤(1)后的碳材料加入镍镀液中进行化学镀得到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
(3)将步骤(2)后的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
(4)将步骤(3)后的硬化的镍合金包覆碳材料进行烧结,得到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含镍复合金属层中包含第一成分、第二成分和第三成分,第一成分为镍,第二成分为铁、铬、钼、钨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成分为磷和/或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化学镀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85℃下,将步骤(1)活化后的碳材料加入镍镀液中,用碱液调节pH值为3-9.5,然后缓慢加入还原剂,直至溶液澄清,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经干燥后得到含镍复合金属层镀覆的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镀液中含有主盐和络合剂,所述主盐由含有第一成分的盐和含有第二成分的盐组成,含有第一成分的盐为镍盐,含有第二成分的盐为铁盐、铬盐、钼盐或钨盐,络合剂为乳酸、柠檬酸、酒石酸钾钠、柠檬酸三钠、乙二胺、葡萄糖、乳酸氨基乙酸、硫脲中的至少一种;碳材料的质量和镍镀液的体积的比为5-15g/L,所述主盐的浓度为0.05-0.4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次亚磷酸钠和/或硼氢化钠;以镍镀液的体积计,所述还原剂的加入量为30~80g/L;
所述碱液由浓度为10g~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5g/L~10g/L的氨水按照体积比为20:1~1.5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热处理的温度为150-300℃,时间为0.5-2h,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一氧化碳气氛、分解氨气氛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控制真空度≤10-3Pa,升温速率为30-100℃/min,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压力为15-40Mpa,烧结时间为10-30min,烧结完成后以50-200℃/min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石墨为人造球形石墨或天然鳞片石墨,人造球形石墨的粒径为3-1000μm,天然鳞片石墨的粒径为15-1000μm,厚度为1-50μm;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20nm,石墨烯的粒径为10-100μm,碳纤维的长度为20-20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碳材料进行粗化后,再对碳材料进行敏化和活化;
除油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80-100℃下,将碳材料加入除油液中处理1-3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除油后的碳材料;
粗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80-100℃下,将除油后的碳材料加入粗化液中处理1-3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粗化后的碳材料;
敏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50℃下,将粗化后的碳材料加入敏化液中处理20-5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敏化后的碳材料;
活化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在20-40℃下,将敏化后的碳材料加入活化液中处理40-8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得到活化后的碳材料;
所述除油液是浓度为2-3mol/L的NaOH溶液或KOH溶液,所述粗化液是浓度为3-5mol/L的浓硝酸溶液或浓硫酸溶液,所述敏化液是氯化亚锡溶液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其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1-0.2mol/L,HCl的浓度为10-15mol/L,所述活化液是浓度为0.005-0.01mol/L的氯化钯溶液或浓度为0.1-0.4mol/L的硝酸银溶液。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CN201910349996.X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195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9996.XA CN11019516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9996.XA CN11019516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167A true CN110195167A (zh) 2019-09-03
CN110195167B CN110195167B (zh) 2020-08-18

Family

ID=6775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9996.XA Active CN110195167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516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0627A (zh) * 2019-12-18 2020-04-17 青岛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NiP的方法
CN111644599A (zh) * 2020-06-10 2020-09-11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石墨/铸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6280A (zh) * 2021-03-22 2021-07-1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石墨烯模板化制备定向生长TiBw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4231957A (zh) * 2022-02-21 2022-03-25 北京航天天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复合密封层及密封结构
CN114556638A (zh) * 2019-10-07 2022-05-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被覆金属多孔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3058A (ja) * 1990-10-18 1992-09-18 Union Carbide Coatings Service Technol Corp 炭化クロム−ニッケル基時効硬化性合金コーティングを生成する方法及びそうして製造されたコーティング付き物品
CN102337526A (zh) * 2011-09-15 2012-02-01 济南大学 一种压电复合材料镍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6424713A (zh) * 2016-10-13 2017-02-22 中南大学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361600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composition gradient
CN109666915A (zh) * 2019-01-30 2019-04-23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3058A (ja) * 1990-10-18 1992-09-18 Union Carbide Coatings Service Technol Corp 炭化クロム−ニッケル基時効硬化性合金コーティングを生成する方法及びそうして製造されたコーティング付き物品
CN102337526A (zh) * 2011-09-15 2012-02-01 济南大学 一种压电复合材料镍电极的制备方法
US20170361600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composition gradient
CN106424713A (zh) * 2016-10-13 2017-02-22 中南大学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915A (zh) * 2019-01-30 2019-04-23 中南大学 一种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6638A (zh) * 2019-10-07 2022-05-2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被覆金属多孔体
CN114556638B (zh) * 2019-10-07 2023-12-26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表面被覆金属多孔体
CN111020627A (zh) * 2019-12-18 2020-04-17 青岛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NiP的方法
CN111020627B (zh) * 2019-12-18 2020-10-16 青岛大学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化学镀NiP的方法
CN111644599A (zh) * 2020-06-10 2020-09-11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石墨/铸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4599B (zh) * 2020-06-10 2022-04-12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三维连续网络结构石墨/铸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6280A (zh) * 2021-03-22 2021-07-1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石墨烯模板化制备定向生长TiBw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3106280B (zh) * 2021-03-22 2022-04-22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石墨烯模板化制备定向生长TiBw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4231957A (zh) * 2022-02-21 2022-03-25 北京航天天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复合密封层及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167B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5167A (zh) 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6438B (zh) 一种表面改性zta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17665B (zh)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8134B (zh) 一种泡沫金属‑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424713B (zh) 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5104B (zh) 一种纳米化学复合镀方法
CN109778249B (zh) 一种制备金属核壳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1186990A (zh) 超细硬质合金包覆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46891B (zh) 一种铁基非晶/氧化铝陶瓷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94610B (zh) 一种金属包覆球形铸造碳化钨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915A (zh) 一种复合金属层镀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02758B (zh) 一种Cu-X/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6989B (zh) 一种铜基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
CN110424043A (zh) 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钴基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65229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碳纤维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38496A (zh) 真空熔覆+化学镀熔-镀复合涂层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4218A (zh) 一种通过化学镀铜制备钨铜复合粉末的方法
Feng et al. A review of the design,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Ni-based composite powders
CN105177540B (zh) 一种应用于石材切割刀具的金刚石复合镀层
Zhou et al. Effect of Ni2+ concentr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bonding capacity of electroless copper plating on carbon fibers
CN101552064B (zh) 一种磁性空心球或磁性管制备方法
CN100595326C (zh) 玻璃纤维化学镀Ni-Fe-La-P四元合金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7668A (zh) 用化学镀或电镀工艺制备Ni-P-UFD复合镀层的方法
R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i-Cu dual coated ZTA particles by ionic liquid-assisted electroless plating as reinforcement of metal-based composites
CN110616451B (zh) 一种增强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强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