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5135A -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5135A
CN110195135A CN201910493759.0A CN201910493759A CN110195135A CN 110195135 A CN110195135 A CN 110195135A CN 201910493759 A CN201910493759 A CN 201910493759A CN 110195135 A CN110195135 A CN 110195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ecting bed
catch basin
heat
waste hea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3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5135B (zh
Inventor
范跃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lun iron and Stee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范跃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范跃稳 filed Critical 范跃稳
Priority to CN2019104937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5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1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3/00Gener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pig-iron
    • C21B3/04Recovery of by-products, e.g. slag
    • C21B3/06Treatment of liquid slag
    • C21B3/08Cooling sla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3/00Gener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pig-iron
    • C21B3/04Recovery of by-products, e.g. slag
    • C21B3/06Treatment of liquid slag
    • C21B3/10Slag pots; Slag c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400/00Treatment of slags originating from iron or steel processes
    • C21B2400/05Apparatus features
    • C21B2400/062Jet nozzles or pressurised fluids for cooling, fragmenting or atomising sla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2400/00Treatment of slags originating from iron or steel processes
    • C21B2400/08Treatment of slags originating from iron or steel processes with energy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炼钢转炉渣焖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不易损失、灰尘不易外溢且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不易洒出、不易使集水槽内产生沉淀的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包括有左安装台、右安装台和第一集水槽等;地面上放置有左安装台、第一集水槽和右安装台。本发明达到了热能不易损失、灰尘不易外溢且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不易洒出、不易使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内产生沉淀、易使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入到第一集水槽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转炉渣焖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渣是炼钢工业的主要固体废料,堆积如山的转炉渣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污染空气,破坏水源,影响植被生长;因此,做好转炉渣的处理和再利用,并有效回收炉渣余热,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是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有的转炉渣焖罐虽然有热交换系统,但是还会放出大量热,进而造成热量浪费。还有转炉渣焖罐底部是集中放热的地方,但是现有技术中转炉渣焖罐底部放出的热量都未能进行回收,因此也浪费了很多的热量。在向转炉渣焖罐内加入转炉渣时,会有很多的灰尘,现有技术中未能将灰尘进行遮挡,因此弥漫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此外现有技术中也能够将灰尘遇水之后的产生的沉淀进行搅拌,因此能够使得集水槽内的水和灰尘全部排出。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热能不易损失、灰尘不易外溢且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不易洒出、不易使集水槽内产生沉淀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热能易损失、灰尘易外溢且不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易洒出、易使集水槽内产生沉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热能易损失、灰尘易外溢且不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易洒出、易使集水槽内产生沉淀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不易损失、灰尘不易外溢且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不易洒出、不易使集水槽内产生沉淀的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包括有左安装台、右安装台、第一集水槽、第一出水管、机架、排风机构、第一连接杆、焖罐、热能回收机构、洒水机构、尼龙布、安装板、电机、升降机构、吸热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地面上放置有左安装台、第一集水槽和右安装台,左安装台右侧和右安装台左侧之间固接有吸热机构;右安装台右侧下部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升降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吸热机构的输入端固接;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顶部安装有焖罐,焖罐位于吸热机构输出端的正上方;焖罐上方设有机架,机架底部固接有热能回收机构,热能回收机构底部固接有洒水机构,洒水机构前后两侧的热能回收机构底部等间距固接有多条尼龙布;一排风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底部,另一排风机构固接于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之间;靠近洒水机构的排风机构位于洒水机构的下方,且位于焖罐的上方;靠近吸热机构的排风机构位于吸热机构的下方;第一集水槽位于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之间,且位于靠近洒水机构的排风机构的下方;防堆积机构的输出端位于第一集水槽内,第一集水槽左侧壁下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
进一步优选地,排风机构包括有进风管和环形风管;第一连接杆底部和左安装台与右安装台之间均固接有环形风管,环形风管一侧安装有进风管,环形风管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多个出风口。
进一步优选地,洒水机构包括有第二进水管、流水管和喷头;流水管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底部,流水管底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喷头,流水管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
进一步优选地,热能回收机构包括有第一进水管、空心金属板和第二出水管;机架底部固接有空心金属板,空心金属板靠近第二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水管,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管。
进一步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凸轮、滚轮、弹性件、导向板和升降杆;右安装台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固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第一转轴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轴承座枢接,且贯穿左侧的第一轴承座固接有凸轮;导向板固接于右安装台左侧,且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上方;导向板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导向孔,导向板底部固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下端固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底部固接有滚轮,滚轮与凸轮接触配合;升降杆穿过弹性件和导向孔与吸热机构的输入端底部固接。
进一步优选地,吸热机构包括有第二集水槽、第二连接杆、滑轨和滑块;左安装台右侧和右安装台左侧上均固接有滑轨,第二连接杆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两第二连接杆之间固接有第二集水槽,第二集水槽位于焖罐的正下方,且位于下部的排风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防堆积机构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平皮带、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搅拌杆和第三轴承座;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位于第一转轴的右侧;右安装台右侧固接有第三轴承座,且第三轴承座位于安装板的下方;第一集水槽左侧固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固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正下方,且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平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位于第一集水槽内。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焖罐阀门打开;
步骤2:将一定量的转炉渣加入到焖罐内,并启动排风机构工作;
步骤3:当一定量的转炉渣全部加入到焖罐内时,将焖罐阀门关闭;
步骤4:启动焖罐工作,与此同时启动洒水机构和电机工作,电机工作就会带动升降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工作,同时升降机构工作就会带动吸热机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热能不易损失、灰尘不易外溢且能被吸收、喷头喷洒下来的水不易洒出、不易使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内产生沉淀、易使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入到第一集水槽内的效果。
1、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能够使得焖罐浸入到第二集水槽内,从而使得焖罐底部的热能被吸收,从而使得热能不易损失;同时也能够使得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入到第一集水槽内,同时还会使得第二集水槽内不易产生沉淀。
2、本发明通过两排风机构同时工作形成的风墙,使得在加入转炉渣时产生的灰尘不易外溢,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被污染,而且通过水蒸气将尼龙布打湿,从而使得打湿的尼龙布将灰尘进行吸收;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得喷头喷洒到焖罐上的水直接流入到第一集水槽内,因此使其不易外洒,因此也防止了热能的损失。
3、本发明通过防堆积机构能够将第一集水槽内的水和灰尘进行搅拌,因此使其不易产生沉淀,之后再将第一集水槽内的水和灰尘全部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从而使其热能被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排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环形风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能回收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洒水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心金属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吸热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防堆积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地面,2-左安装台,3-右安装台,4-第一集水槽,5-第一出水管,6-机架,7-排风机构,71-进风管,72-环形风管,73-出风口,8-第一连接杆,9-焖罐,10-热能回收机构,101-第一进水管,102-空心金属板,103-第二出水管,11-洒水机构,111-第二进水管,112-流水管,113-喷头,12-尼龙布,13-安装板,14-电机,15-升降机构,151-第一转轴,152-第一轴承座,153-凸轮,154-滚轮,155-弹性件,156-导向孔,157-导向板,158-升降杆,16-吸热机构,161-第二集水槽,162-第二连接杆,163-滑轨,164-滑块,17-防堆积机构,171-第一皮带轮,172-第二皮带轮,173-平皮带,174-第二转轴,175-第二轴承座,176-搅拌杆,177-第三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左安装台2、右安装台3、第一集水槽4、第一出水管5、机架6、排风机构7、第一连接杆8、焖罐9、热能回收机构10、洒水机构11、尼龙布12、安装板13、电机14、升降机构15、吸热机构16和防堆积机构17;地面1上放置有左安装台2、第一集水槽4和右安装台3,左安装台2右侧和右安装台3左侧之间固接有吸热机构16;右安装台3右侧下部固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顶部固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上固接有升降机构15和防堆积机构17,升降机构15的输出端与吸热机构16的输入端固接;左安装台2和右安装台3顶部安装有焖罐9,焖罐9位于吸热机构16输出端的正上方;焖罐9上方设有机架6,机架6底部固接有热能回收机构10,热能回收机构10底部固接有洒水机构11,洒水机构11前后两侧的热能回收机构10底部等间距固接有多条尼龙布12;一排风机构7通过第一连接杆8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10底部,另一排风机构7固接于左安装台2和右安装台3之间;靠近洒水机构11的排风机构7位于洒水机构11的下方,且位于焖罐9的上方;靠近吸热机构16的排风机构7位于吸热机构16的下方;第一集水槽4位于左安装台2和右安装台3之间,且位于靠近洒水机构11的排风机构7的下方;防堆积机构17的输出端位于第一集水槽4内,第一集水槽4左侧壁下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5。
排风机构7包括有进风管71和环形风管72;第一连接杆8底部和左安装台2与右安装台3之间均固接有环形风管72,环形风管72一侧安装有进风管71,环形风管72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多个出风口73。
洒水机构11包括有第二进水管111、流水管112和喷头113;流水管112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10底部,流水管112底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喷头113,流水管112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111。
热能回收机构10包括有第一进水管101、空心金属板102和第二出水管103;机架6底部固接有空心金属板102,空心金属板102靠近第二进水管1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0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03。
升降机构15包括有第一转轴151、第一轴承座152、凸轮153、滚轮154、弹性件155、导向板157和升降杆158;右安装台3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轴承座152,第一转轴151固接于电机14的输出端上;第一转轴151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轴承座152枢接,且贯穿左侧的第一轴承座152固接有凸轮153;导向板157固接于右安装台3左侧,且位于第一轴承座152的上方;导向板157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导向孔156,导向板157底部固接有弹性件155,弹性件155下端固接有升降杆158,升降杆158底部固接有滚轮154,滚轮154与凸轮153接触配合;升降杆158穿过弹性件155和导向孔156与吸热机构16的输入端底部固接。
吸热机构16包括有第二集水槽161、第二连接杆162、滑轨163和滑块164;左安装台2右侧和右安装台3左侧上均固接有滑轨163,第二连接杆162通过滑块164与滑轨163滑动连接;两第二连接杆162之间固接有第二集水槽161,第二集水槽161位于焖罐9的正下方,且位于下部的排风机构7的上方。
防堆积机构17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1、第二皮带轮172、平皮带173、第二转轴174、第二轴承座175、搅拌杆176和第三轴承座177;第一皮带轮171固接于电机14的输出端上,且位于第一转轴151的右侧;右安装台3右侧固接有第三轴承座177,且第三轴承座177位于安装板13的下方;第一集水槽4左侧固接有第二轴承座175,第二转轴174一端与第二轴承座175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177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77固接有第二皮带轮172;第二皮带轮172位于第一皮带轮171的正下方,且与第一皮带轮171通过平皮带173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74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搅拌杆176,搅拌杆176位于第一集水槽4内。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9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焖罐9阀门打开;
步骤2:将一定量的转炉渣加入到焖罐9内,并启动排风机构7工作;
步骤3:当一定量的转炉渣全部加入到焖罐9内时,将焖罐9阀门关闭;
步骤4:启动焖罐9工作,与此同时启动洒水机构11和电机14工作,电机14工作就会带动升降机构15和防堆积机构17工作,同时升降机构15工作就会带动吸热机构16工作。
当需要将炼钢转炉渣焖罐9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时,首先将焖罐9阀门打开,接着将一定量的转炉渣加入到焖罐9内。与此同时启动两排风机构7同时工作,进而两排风机构7的输出端内就会有风吹出,此时就会形成一个风墙,因此能够防止转炉渣加入到焖罐9内时产生的灰尘外溢,从而能够防止空气受到污染。当一定量的转炉渣全部加入到焖罐9内时,将焖罐9阀门关闭即可。
然后启动焖罐9工作,进而就会放出大量的热,与此同时启动洒水机构11工作,则水就会喷洒到焖罐9上,从而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就会向上蒸发,从而将尼龙布12打湿,从而能够吸收灰尘,从而起到环保的作用。与此同时启动热能回收机构10,从而将其热量进行了回收,此外由于向热能回收机构10的输入端内注入的是冷水,因此热能回收机构10的输入端为冷却状态,因此此时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再滴落下去。由于焖罐9工作时会转动,此时两排风机构7工作时形成的风墙就会使洒水机构11喷洒到焖罐9上的水直接流入到第一集水槽4内。与此同时形成的风墙也会防止水蒸气外溢,从而能够防止热量损失,同时焖罐9上的部分水就会顺着焖罐9流入到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内。
与此同时启动电机14工作,进而就会带动升降机构15和防堆积机构17工作,升降机构15工作就会带动吸热机构16工作,从而带动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上下运动,进而焖罐9就会浸入到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内,从而使得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内的水溢出,从而流入到第一集水槽4内。其次由于焖罐9底部是集中放热的地方,因此当焖罐9浸入到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内时就会使其内的水将焖罐9底部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热回收更多。又由于向焖罐9内加入转炉渣时会产生灰尘,因此流入到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内的水会有沉淀,此时吸热机构16的输出端上下运动就会起到搅拌作用,从而使得其内底部不会产生沉淀。
由于第一集水槽4内的水也会有沉淀,因此防堆积机构17工作,就会将第一集水槽4内的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第一集水槽4底部不会产生沉淀,从而使得水和灰尘混合物全部从第一出水管5流出,从而将热量进行回收。
当焖罐9内的转炉渣处理完毕时,电机14、排风机构7、热能回收机构10和洒水机构11均停止工作。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排风机构7包括有进风管71和环形风管72;第一连接杆8底部和左安装台2与右安装台3之间均固接有环形风管72,环形风管72一侧安装有进风管71,环形风管72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多个出风口73。
当需要形成风墙时,首先向进风管71内通入气体,则气体就会进入到环形风管72内,之后再通过环形风管72上下两侧的出风口73排出,从而就会形成风墙。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洒水机构11包括有第二进水管111、流水管112和喷头113;流水管112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10底部,流水管112底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喷头113,流水管112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111。
与此同时通过第二进水管111向流水管112内加入水,则流水管112内的水就会通过喷头113喷出,从而喷洒到焖罐9上,从而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就会向上蒸发,从而将尼龙布12打湿,从而能够吸收灰尘,从而起到环保的作用。此外当水蒸气遇到通入冷水的空心金属板102时就会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再滴落下去。由于焖罐9工作时会转动,因此此时排风机构7工作时形成的风墙就会使喷头113喷洒到焖罐9上的水直接流入到第一集水槽4内。与此同时形成的风墙也会防止水蒸气外溢,从而能够防止热量损失。
其中,如图5所示,热能回收机构10包括有第一进水管101、空心金属板102和第二出水管103;机架6底部固接有空心金属板102,空心金属板102靠近第二进水管1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水管101,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管103。
由于启动焖罐9工作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此时通过第一进水管101向空心金属板102内通入冷水,则空心金属板102内的冷水就会吸收热量,从而通过第二出水管103就会流出热水,进而将此热水进行收集,从而将其热量进行了回收。
其中,如图8所示,升降机构15包括有第一转轴151、第一轴承座152、凸轮153、滚轮154、弹性件155、导向板157和升降杆158;右安装台3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轴承座152,第一转轴151固接于电机14的输出端上;第一转轴151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轴承座152枢接,且贯穿左侧的第一轴承座152固接有凸轮153;导向板157固接于右安装台3左侧,且位于第一轴承座152的上方;导向板157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导向孔156,导向板157底部固接有弹性件155,弹性件155下端固接有升降杆158,升降杆158底部固接有滚轮154,滚轮154与凸轮153接触配合;升降杆158穿过弹性件155和导向孔156与吸热机构16的输入端底部固接。
当电机14工作时,就会带动第一转轴151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53转动,进而凸轮153就会与滚轮154接触,此时在弹性件155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升降杆158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吸热机构16上下运动。
其中,如图9所示,吸热机构16包括有第二集水槽161、第二连接杆162、滑轨163和滑块164;左安装台2右侧和右安装台3左侧上均固接有滑轨163,第二连接杆162通过滑块164与滑轨163滑动连接;两第二连接杆162之间固接有第二集水槽161,第二集水槽161位于焖罐9的正下方,且位于下部的排风机构7的上方。
升降机构15工作就会带动滑块16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162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集水槽161上下运动,进而焖罐9就会浸入到第二集水槽161内,从而使得第二集水槽161内的水溢出,从而流入到第一集水槽4内。其次由于焖罐9底部是集中放热的地方,因此当焖罐9浸入到第二集水槽161内时就会使得其内的水将焖罐9底部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热回收更多。又由于向焖罐9内加入转炉渣时会产生灰尘,因此流入到第二集水槽161内的水会有沉淀,此时第二集水槽161上下运动就会起到搅拌作用,从而使得其内底部不会有沉淀。
其中,如图10所示,防堆积机构17包括有第一皮带轮171、第二皮带轮172、平皮带173、第二转轴174、第二轴承座175、搅拌杆176和第三轴承座177;第一皮带轮171固接于电机14的输出端上,且位于第一转轴151的右侧;右安装台3右侧固接有第三轴承座177,且第三轴承座177位于安装板13的下方;第一集水槽4左侧固接有第二轴承座175,第二转轴174一端与第二轴承座175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177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177固接有第二皮带轮172;第二皮带轮172位于第一皮带轮171的正下方,且与第一皮带轮171通过平皮带173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74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搅拌杆176,搅拌杆176位于第一集水槽4内。
当电机14工作时,也会带动第一皮带轮171转动,在平皮带173的作用下,就会带动第二皮带轮17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174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176转动,因此就会将第一集水槽4内的水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第一集水槽4底部不会有沉淀,从而使得水和灰尘混合物全部从第一出水管5流出,从而将热量进行回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包括有左安装台、右安装台、第一集水槽、第一出水管和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风机构、第一连接杆、焖罐、热能回收机构、洒水机构、尼龙布、安装板、电机、升降机构、吸热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地面上放置有左安装台、第一集水槽和右安装台,左安装台右侧和右安装台左侧之间固接有吸热机构;右安装台右侧下部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升降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吸热机构的输入端固接;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顶部安装有焖罐,焖罐位于吸热机构输出端的正上方;焖罐上方设有机架,机架底部固接有热能回收机构,热能回收机构底部固接有洒水机构,洒水机构前后两侧的热能回收机构底部等间距固接有多条尼龙布;一排风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底部,另一排风机构固接于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之间;靠近洒水机构的排风机构位于洒水机构的下方,且位于焖罐的上方;靠近吸热机构的排风机构位于吸热机构的下方;第一集水槽位于左安装台和右安装台之间,且位于靠近洒水机构的排风机构的下方;防堆积机构的输出端位于第一集水槽内,第一集水槽左侧壁下部安装有第一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排风机构包括有进风管和环形风管;第一连接杆底部和左安装台与右安装台之间均固接有环形风管,环形风管一侧安装有进风管,环形风管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有多个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洒水机构包括有第二进水管、流水管和喷头;流水管固接于热能回收机构底部,流水管底部等间距安装有多个喷头,流水管一侧安装有第二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热能回收机构包括有第一进水管、空心金属板和第二出水管;机架底部固接有空心金属板,空心金属板靠近第二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水管,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凸轮、滚轮、弹性件、导向板和升降杆;右安装台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固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第一转轴两端分别与两第一轴承座枢接,且贯穿左侧的第一轴承座固接有凸轮;导向板固接于右安装台左侧,且位于第一轴承座的上方;导向板上沿竖直方向开有导向孔,导向板底部固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下端固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底部固接有滚轮,滚轮与凸轮接触配合;升降杆穿过弹性件和导向孔与吸热机构的输入端底部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吸热机构包括有第二集水槽、第二连接杆、滑轨和滑块;左安装台右侧和右安装台左侧上均固接有滑轨,第二连接杆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两第二连接杆之间固接有第二集水槽,第二集水槽位于焖罐的正下方,且位于下部的排风机构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防堆积机构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平皮带、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搅拌杆和第三轴承座;第一皮带轮固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位于第一转轴的右侧;右安装台右侧固接有第三轴承座,且第三轴承座位于安装板的下方;第一集水槽左侧固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三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三轴承座固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正下方,且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平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上下两侧对称固接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位于第一集水槽内。
8.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焖罐阀门打开;
步骤2:将一定量的转炉渣加入到焖罐内,并启动排风机构工作;
步骤3:当一定量的转炉渣全部加入到焖罐内时,将焖罐阀门关闭;
步骤4:启动焖罐工作,与此同时启动洒水机构和电机工作,电机工作就会带动升降机构和防堆积机构工作,同时升降机构工作就会带动吸热机构工作。
CN201910493759.0A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Active CN1101951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759.0A CN110195135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759.0A CN110195135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135A true CN110195135A (zh) 2019-09-03
CN110195135B CN110195135B (zh) 2021-01-26

Family

ID=6775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3759.0A Active CN110195135B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513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7932A (zh) * 1999-12-29 2000-06-28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双腔式滚筒钢渣处理装置
CN102433401A (zh) * 2011-12-20 2012-05-02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熔融炉渣急冷干式粒化及显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65457A (zh) * 2012-12-11 2013-03-13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旋转干法粒化和余热回收系统
CN202968571U (zh) * 2012-12-15 2013-06-05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脱硫渣罐自适应定位淋水装置
US20130154168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Virgil Dewitt Perryman Dry processing of, and thermal recovery from, slag
CN103233085A (zh) * 2013-05-09 2013-08-07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不锈钢渣打水冷却过程喷灰扬尘的方法
CN109797260A (zh) * 2019-03-25 2019-05-2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不锈钢渣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7932A (zh) * 1999-12-29 2000-06-28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双腔式滚筒钢渣处理装置
US20130154168A1 (en) * 2011-12-15 2013-06-20 Virgil Dewitt Perryman Dry processing of, and thermal recovery from, slag
CN102433401A (zh) * 2011-12-20 2012-05-02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熔融炉渣急冷干式粒化及显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2965457A (zh) * 2012-12-11 2013-03-13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旋转干法粒化和余热回收系统
CN202968571U (zh) * 2012-12-15 2013-06-05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脱硫渣罐自适应定位淋水装置
CN103233085A (zh) * 2013-05-09 2013-08-07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不锈钢渣打水冷却过程喷灰扬尘的方法
CN109797260A (zh) * 2019-03-25 2019-05-24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不锈钢渣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135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0769U (zh) 新型钢渣粒化装置
US20200299134A1 (en) Gas-solid separa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ple substance sulphur in sulphur-containing exhaust
CN101423876A (zh) 高炉渣处理及渣热能利用方法及实施装置
CN105063273B (zh) 一种转炉一次烟气低能耗半干法除尘系统
CN108554157A (zh) 一种无浆池二级循环的单塔洗涤湿法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7143270U (zh) 铁水脱硫渣处理系统
CN113926295B (zh) 一种热镀锌酸雾吸收装置
CN110195135A (zh) 一种炼钢转炉渣焖罐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及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CN208742195U (zh) 一种用于钢渣含水烟尘的干法除尘装置
CN105885959A (zh) 立式煤气洗涤脱水一体化系统
CN109945677A (zh) 一种带脱硫功能的高效烟气余热回收塔
CN108671687A (zh) 一种用于钢渣含水烟尘的干法除尘装置及其工艺
CN108939758A (zh) 工业废气净化装置用排气系统
CN107470318A (zh) 铝灰梯级利用装置
CN209271104U (zh) 一种高炉水冲渣蒸汽回收处理系统
CN207169318U (zh) 一种用于转炉的一次烟气净化系统
CN111232934A (zh) 一种对脱硫废液进行利用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531178B (zh) 一种水流喷射封闭式熄焦系统
CN107262501B (zh) 铝灰渣除氮的反应装置及除氮系统
CN109854432A (zh) 一种脱硫烟气冷凝循环水势能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4619638U (zh) 一种阳极熔铅锅烟气除尘装置
CN210305956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的快速切割设备
CN208097762U (zh) 一种大厦废气处理装置
CN206262126U (zh) 一种可提高热量回收率并降低废气排放的闪蒸系统
CN206371369U (zh) 一种农用便捷式喷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7

Address after: No.2 Zhengtong Road, Yangli sub district office,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Fulun iron and Steel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No.9 Yuxi lane, Zhongshan Road,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an Yuew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